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呼吸的作用優選九篇

時間:2023-02-12 19:03:0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呼吸的作用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呼吸的作用

第1篇

1、在呼吸過程中被氧化的物質稱為呼吸作用

2、植物體內含量最豐富的3大類有機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類都可作為呼吸的物,但最為普遍的是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有時己糖磷酸也可作為呼吸的物。

3、在有氧條件下,參加反應,植物體內的有機物被徹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4、在無氧條件下,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可通過脫氫、脫羧等方式氧化降解,但經氧化后大部分的碳仍呈有機態,其中還保留較多的能量,是一種不徹底的氧化。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關鍵詞:呼吸;舞蹈;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8-0092-01

在物質生活不斷發展的同時,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漸提升,對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越來越重視。舞蹈作為一項傳承久遠的藝術形式,可以有效地表達情感,陶冶情操,是一種肢體語言,也是一種情感藝術,受到越來越多推崇和喜愛。而要更好的學習舞蹈,真正在舞蹈表演中融入情感,必須要掌握舞蹈的精髓,也就是呼吸。

一、舞蹈呼吸的概念

我們所說的舞蹈中的呼吸,與普通概念上的呼吸是截然不同的。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呼吸,是指為了維持人們生理機能的正常運行而進行的一種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一種簡單的生理現象,無需學習的自然本能。而舞蹈中的呼吸,則是對于生理呼吸的一種高層次的延伸,可以稱之為藝術呼吸,是專屬于舞蹈動作中的一種換氣方式,通過正確的呼吸換氣方式,可以實現對于舞蹈節奏、速度、風格、情感的完美把握和高度統一,進一步提升舞蹈的表現效果,可以說是舞蹈表演的靈魂所在。

二、呼吸與舞蹈的聯系

首先,呼吸是舞蹈的靈魂。舞蹈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并不僅僅是由動作和姿勢組成的肢體語言,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其側重在于對情感的抒發和表達。呼吸是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舞蹈動作相互結合,通過對呼吸節奏的調整,可以實現舞蹈動作的連貫性和優雅性,而舞蹈對于情感的表現同樣需要呼吸的貫穿和連接。

其次,呼吸可以影響舞蹈的表現效果。舞蹈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不同舞蹈的動作對于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動作幅度的波動要求都是不同的,這就需要結合不同的呼吸方式來進行掌握和記憶。呼吸有著屬于自身的長短、輕重、緩急變化,這就隱藏著節奏的性質變化,可以通過改變呼吸來實現對與舞蹈動作的支配和影響。簡單的舉例說明:在表現憂傷、寧靜的感情時,舞蹈動作一般比較柔和,節奏平緩,可以用平穩的呼吸;在表現歡快、愉悅的情感時,可以用快而短小的呼吸;而在表現憤怒、不屈的情感時,可以配合急促、沉重的呼吸。通過對呼吸的調節,可以有效表達舞蹈所要傳達的情感和內容,更加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三、呼吸對于舞蹈的重要作用

作為舞蹈的靈魂,呼吸對于舞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正確的呼吸節奏可以使舞蹈演員更好地進入舞蹈狀態。其實不只是對于舞蹈而言,很多藝術表演,如演唱、器樂演奏、話劇表演等,在上臺之前,表演者都會存在一定的緊張情緒,這是不可避免的。為了緩解緊張心理,盡快進入狀態,表演者通常都會進行深呼吸,使自己的心情逐漸平緩。在舞蹈表演過程中,正確的呼吸節奏可以保證舞蹈表演者的心理穩定,不至于出現緊張和憋氣的情況。因此,良好的呼吸狀態可以幫助舞蹈者更好的進入狀態,使得表演更加協調優美。

其次,呼吸是一種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手段。舞蹈中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是十分嚴格的,甚至可以說關系著舞蹈表演的成敗。舞蹈演員可以通過對呼吸的節奏、輕重、長短等的細微調整,完美地表現出人物在不同環境下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變化,有助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使得舞蹈表演者更好地融入所要表現的舞蹈形象,使舞蹈的表演更加生動,更加真實,也更容易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

最后,舞蹈中的呼吸與舞蹈的表演動作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對呼吸的調整可以促使舞蹈表演者對于自身各個部位與神經的協調和控制,從而完美地表現出舞蹈的動作和姿勢,使得舞蹈成為表演者內心世界的展現,可以使舞蹈表演者充分融入舞蹈之中,通過自身最為真實的情感,表現出對于舞蹈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實現層次上的升華,使得舞蹈不僅僅作為一種表現形式而存在,更是對于舞蹈表演者自身情感的表露和展現。

結語:對于舞蹈而言,呼吸是必須關注和強調的問題。呼吸賦予了舞蹈鮮活的生命力,與舞蹈相輔相成,相互影響,推動著舞蹈表演的順利進行。舞蹈因為呼吸而獲得發展和成功,呼吸則可以在舞蹈中得到升華。因此,必須充分重視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加以磨練,使得呼吸與舞蹈可以達到高度的統一。

參考文獻:

[1]趙蕾.對舞蹈教學中呼吸的深入思考[J].大眾文藝,2011,(20):250-251.

第3篇

1、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在細胞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化學過程,是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項生命活動。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生物體內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呼吸作用是一種酶促氧化反應。雖名為氧化反應,不論有無氧氣參與,都可稱作呼吸作用。有氧氣參與時的呼吸作用,稱之為有氧呼吸;沒氧氣參與的反應,則稱為無氧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一、 立足必修本,構建章節內部知識結構,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輪復習,必須緊依大綱,建立牢固的章節內部知識體系,同時填補知識漏洞,將該補充的知識有針對性地補足。另一方面,以各種生活、生產等方面出現的相關問題為背景,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高考中基于能力立意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在復習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復習思路及方法

對于光合作用生理,主要涉及光合作用過程、條件、反應式、細胞學基礎、意義等內容;而呼吸作用生理主要涉及呼吸作用的類型、過程、條件、細胞學基礎、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方式、意義等內容。二者既有區別,又相互關聯,尤其是綠色植物,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行呼吸作用,更顯復雜。所以,可以采取“先分后合”教學思路,即先分別復習兩個生理過程的相關知識,分析相關問題,再探討二者的聯系與區別,分析綜合問題,這樣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復習教學過程中可采用講解法、觀察法、直觀教學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教學模式:多媒體直觀教學與問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2 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展示過程

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展示,是教學過程的關鍵,是學生從中獲得“效益”的關鍵。應當符合學生心理順應過程,即讓學生學得自然,學得輕松,學得有趣。換句話說,教學過程應當具有邏輯性。怎樣做到這一點呢?可如下組織和展示:

(1) 復習光合作用生理過程

首先,演示光合作用的過程圖像(或動畫),可以提取出學生原來建立的光合作用過程的表象,鞏固所學知識,并總結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

接著,從圖中分析光合作用兩個階段的物質變化與能量變化,以及限制和影響光反應、暗反應兩個過程的各種條件;

然后,分析并總結出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別和聯系;

最后,通過提問設疑,建立與其他章節之間的橫向知識聯系和提醒必須注意的細節。

(2) 復習呼吸作用生理過程

首先,分析教材中的有氧呼吸過程圖解,并通過設問理解有氧呼吸過程中所涉及的物質變化與能量變化、H2O的利用和產生階段、O2的消耗階段、ATP的產生階段、各階段所進行的場所等內容;

接著,投影有氧呼吸過程的三個階段,并總結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

然后,投影無氧呼吸過程的反應式及過程,并與有氧呼吸加以比較;

最后,分析生產、生活中的相關生物現象,達到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目的;

(3) 比較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與聯系

針對代謝類型、進行部分和場所、條件、物質變化與能量變化等區別及聯系以表格的形式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

另一方面,提醒學生針對綠色植物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行呼吸作用,分析CO2和O2的變化、有機物的變化,外界條件和原料發生不同改變時的相應變化等比較復雜的問題。

3 教學主要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教學

建議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多方面的優點:

第一,直觀形象,如果設計動畫,效果會更好,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第二,節省時間,這里的“時間”是指教學時間,不是備課時間(備課時間可能多得多),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容納更多的信息量;

第三,縮短差距,因為多媒體直觀性較強,可以將深奧的知識淺顯化,便于差生理解和掌握。

第四,很容易建立“超級鏈接”,可以將不同內容進行多維聯系,這是其他手段很難實現的。等等。

最大的不足:備課艱苦,所花時間很長,這是一般人難以接受的。但有一個辦法――就是網上“下載”。

4 典型例題分析與解答

【例一】將某一綠色植物置于密閉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不給光照,CO2的含量每小時增加8mg;如給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內CO2的含量每小時減少36mg。據實驗測定上述光照條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時能產生葡萄糖30mg。請回答:

(1) 上述條件下,比較光照時呼吸作用的強度與黑暗時呼吸作用的強度是的。

(2) 在光照時植物每小時葡萄糖的凈生產量是mg。

(3) 若一晝夜中先光照4 h,接著放置在黑暗的條件下20 h,該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的變化是。

【分析】

光合作用強度大小的指標一般用光合速率表示。由于綠色植物每時每刻(不管有無光照)都在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只在有光條件下才能進行。也就是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還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釋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體又被光合作用利用,所以人們把在光照下測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稱為表觀光合速率或凈光合速率。如果我們在測光合作用速率時,同時測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觀光合速率上去,則可得到真正光合速率。即:

真正光合速率(總光合)=表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具體可表達為:

真正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表觀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釋放量

同樣也可將上述公式推廣到氧氣和葡萄糖,則得相應的計算公式,這里不再一一列出。

【求解】

根據上面的分析和題意可知,光照時葡萄糖凈(表觀)生產量是光合作用每小時產生的真正的(總的)葡萄糖量減去呼吸作用每小時消耗的葡萄糖量。而葡萄糖量與CO2量求解有直接關系,可通過CO2量的變化推測有機物(葡萄糖)含量的變化。

(1)先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出光照條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時真正產生30mg葡萄糖需要消耗的CO2量。

從上面計算結果可知,植物真正產生30mg的葡萄糖,需要44mg的CO2,而實際上容器內CO2的含量每小時只減少36mg,還有8(44-36)mg的CO2來自光照條件下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與題目交待的不給光照時(只能進行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量相等。所以在該條件下,光照時呼吸作用的強度與黑暗時呼吸作用的強度是相等的。

(2)由呼吸作用每小時產生的CO2的量是8mg,計算出消耗的有機物葡萄糖量。

根據題意,植物每小時真正

(總的)能產生葡萄糖30mg,呼吸作用消耗5.5mg,則凈生產量為24.5(30-5.5)mg。

此問題,還可以根據CO2的實際減少量來計算,題目交待在光照條件下容器內的CO2的含量每小時減少36mg,這是與植物的呼吸作用無關的,減少的CO2已作為光

合作用的原料合成了葡萄糖,也就是凈產生的葡萄糖,具體計算如(1)。

(3)根據上述(1)(2)的計算結果,可知一晝夜(24 h)中,4 h制造的葡萄糖總量為4×30=120mg,消耗總量為24×5.5=132mg,兩數說明該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減少。或者先計算4h產生的葡萄糖量為4×24.5=98mg,再計算20 h黑暗(只有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量為20×5.5=110mg,然后再比較這兩個數據,可得出同樣結論。

二、 圍繞必修本,講解選修本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構建背景知識,開拓學生視野,拓展學生知識面

選修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包括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C3植物和C4植物、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生物固氮四個方面的內容。這些都是在必修本的基礎上加以擴展和加深的,在講解時注意以下幾點:

1 依據大綱,注意講解的層次與深度,不要講得過寬、過多、過深;

2 注意與必修本的相關內容加以比較學習,建立知識聯系;

3 盡量用多媒體以圖表等形式概括相關內容,簡化記憶內容與形式;

4 多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問題,用所學知識加以分析,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表達的簡潔性、邏輯性與嚴密性;通過圖表識別與判斷,訓練抽象概括能力、提取有效知識的能力。

三、注重教育,以學生為本;注意情感與反應,提高學習興趣;根據學生需求,調整教學方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當然,這不是僅在此章節才需注意的。應當說,所有的教學過程中都應貫穿教育的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了興趣,教師只能唱單簧戲,等于沒上課,就不可能建立所謂的知識體系和培養能力啦。在教育與教學之間,我有以下觀點:

1 不一定要有專門時間才能進行教育,教育可以在課堂的講解過程中,也可以是在課堂的提問、設問、解答、輔導中,甚至是在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語中。

2 教師本身應有熱情、激情。教師走進教室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決定著一節課的整體效果,決定著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情感是風向標,可讓學生感受著上課的陰晴雨雪,學習的輕松與凝重。那么,教師的激情從何而來?可能來自責任感、事業成就感和外界環境氛圍的感染,但有一點還得來自對課的精心準備。

3 教育與教學并重。教育可以解決學生學不學的問題,教學是解決學生怎樣學的問題和學什么、學多少的問題。

第5篇

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生物體內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生物體內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細胞把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化學過程,又稱為細胞呼吸。無論是否自養,細胞內完成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都是來自呼吸作用。真核細胞中,線粒體是與呼吸作用最有關聯的胞器,呼吸作用的幾個關鍵性步驟都在其中進行。

(來源:文章屋網 )

第6篇

程中,教師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評講和練習,但效果卻不甚理想。

我認為原因可能有2個,一是學生雖掌握基礎知識,但還不能熟練運

用。二是缺少實題感悟,不知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題。以上問題的解

決都需要教師精選例題,利用典型例題對學生進行訓練,并及時選擇配

套的練習進行變式訓練,及時進行鞏固,深化。下面就以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中的一些難點為例講講例題的選擇。

一、曲線中各點所代表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關系的分析

在解題時經常遇到分析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且大都都是在

曲線圖上。如下圖:哪些點表示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

大多數學生都能說出是c,。這源于教師對這部分內容的反復強

調。如學生能真正弄懂原因,那教師立即進行變式訓練:如下圖: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是D,H。但很多學生可能都會說是E

點。這時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分析:比較兩個圖的縱坐標的含義有什么不

同?CD段上升的原因?DE段下降的原因?

從“CD段時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罩內二氧化碳濃度增加。DE

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罩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可知,D點時應該

是光合速率增大至與呼吸速率相等。

這時,還可進行再次變式訓練,如下圖:

該圖中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點是哪些?該題中縱坐標與上圖的

區別是由二氧化碳改為氧氣。上圖弄懂的學生能很輕松的得出是B,C

點。

這樣通過3個圖形的分析,學生應該對這個問題有較好的掌握。

二、光合作用中午休現象的分析

學生常會遇到下圖:e點的形成原因?教師對這一問題強調較多,大

多數學生都能答出“氣孔關閉”。這時,教師可再繼續研究:

是否是所有植物都有午休現象?什么情況下會沒有?

出示下圖:

春季的某一晴天 盛夏的某一晴天

由上圖可知,盛夏季節有午休現象。由此進一步深入分析,午休的

原因是由于溫度過高,植物防止丟失大量水分,從而關閉氣孔。進而分

析氣孔的關閉,影響二氧化碳的吸收,影響光合作用。這時,教師可以選

擇例題進行這一知識點運用的訓練。如下題:

(2011·廣東理綜,26)觀賞植物蝴蝶蘭可通過改變C02吸收方式以適

應環境變化。長期干旱條件下。蝴蝶蘭在夜間吸收C02并貯存在細胞

中。

1.依圖1分析,長期干旱條件下的蝴蝶蘭在0~4時_____(填“有”或“無”)

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此時段_____(填“有”

或“無”)光合作用的暗反應發生,原因是_____

2.10—16時無明顯C0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

該題中可以看出蝴蝶蘭在干旱時有午休現象,原因由于缺水。缺水

時氣孔關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0,但由于夜間吸收了二氧化碳,所以

在10~16時是有光合作用的。

三、一段時間內,植物有機物的合成及消耗分析

在題目中,除了比較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還會讓學生分析

有機物的變化量。如下圖:

一晝夜后,該植物有機物的量的變化?這對于學生而言較難。教師

需分析到位,先比較24時與0時的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得出24時二

氧化碳濃度下降,說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產生的

二氧化碳。從而得出答案:增加。分析完這條題目后,教師應立即進行變

式訓練:

一晝夜,植物有機物量的變化?教師可指導學生分析縱坐標含義的

變化。在弄懂上題后,能輕松得到該題的答案:減少。

四、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測定實驗

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還有一類題目較為常見,就是光合速率

和呼吸速率的測定實驗。該實驗需學生始終記住植物時刻都進行呼吸

作用,而光合作用只在光下才進行。所以,若用植物研究呼吸作用,裝置

需放在黑暗條件下。而在光下,由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又進行呼吸作

用,所以學生一定要理解并牢記實驗測得的數據應表示的是凈光合速

率。在理論分析后,一定要及時進行例題訓練:

(2010·揚州市第一次調研)某轉基因作物有很強的光合作用強度。某中

學生物興趣小組在暑假開展了對該轉基因作物光合強度測試的研究課

題。設計了如下裝置。請你利用下列裝置完成光合作用強度的測試實

驗。并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I.實驗步驟

(1)先測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強度,方法步驟是:

①_____;

②_____;

③30分鐘后分別記錄甲、乙兩裝置紅墨水滴移動的方向和刻度。

(2)測定植物的凈光合作用強度,方法步驟是:

①_____;

②_____;

③30分鐘后分別記錄甲、乙兩裝置紅墨水滴移動的方向和刻度。

(3)實驗操作30分鐘后,記錄甲、乙裝置紅墨水滴移動情況

Ⅱ.實驗分析:假設紅墨水滴每移動1 cm,植物體內的葡萄糖增加或減

少1 g。那么該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g/小時。白天光照15

小時,一晝夜葡萄糖的積累量是_____g。(不考慮晝夜溫差影響)

本題較全面的考查了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1),(2)兩小

題考查學生基礎的實驗操作。第(3)題則較難,需學生能理解乙裝置的

作用:用于校正由于氣體膨脹而造成的誤差。第Ⅱ題則更難,需要學生

會處理校正的數據,并還考查學生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有機物

的計算”的能力。

第7篇

1.光合作用速率的表示方法

1.1光合作用速率的概念:通常以一定時間內CO2等原料的消耗或O2、(CH2O)等產物的生成量來表示,根據測量的實際情況,光合作用速率又分為表觀(凈)光合速率和實際(總)光合速率。

1.2呼吸速率的概念:將綠色植物置于黑暗中,實驗容器中測得的CO2增加量O2減少量或有機物的減少量都可表示呼吸速率。

1.3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有光的條件下,綠色植物同時進行著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密閉實驗容器中測得的O2增加量、CO2減少量或有機物的增加量,稱為表觀(凈)光合速率,而植物的實際(總)光合速率=表觀(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解題方法技巧

解此類題的關鍵是正確判斷題目中涉及的光合作用速率是表觀(凈)光合速率呢?還是實際(總)光合速率?所以正確判斷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技巧就是解此類題的方法技巧。下面對此判斷方法總結如下:

2.1對于坐標曲線圖,當光照強度為0時,若CO2吸收值為0,則為實際(總)光合速率曲線;若光照強度為0時,CO2吸收值為負,則為表觀(凈)光合速率曲線。

2.2結合實際情況理解:綠色植物在陽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同時進行,相關物質的量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對表觀(凈)光合速率和實際光合速率文字表述有以下不同:

2.2.1表觀(凈)光合速率:常用植株的O2 釋放量、CO2吸收量或有機物積累量來表示。

2.2.2實際(總)光合速率:常用植株的O2產生量、CO2固定量或有機物產生量(或制造量)來表示。

3.經典練習題

3.1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光照相同時間,35°C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30°C時相等

B. 光照相同時間,在20°C條件下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最多

C.溫度高于25°C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開始減少

D.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相等

3.2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它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對該表數據分析正確的是:

A.晝夜不停地光照,在35℃時該植物不能生長

B.晝夜不停地光照,在15℃時該植物生長得最快

C.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在20℃ 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在3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10℃時的2倍。

3.3右圖表示20℃時玉米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S1 、S2 、S3 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積,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

B.S2+S3 表示玉米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總量

C.若土壤中缺Mg,則B點右移,D點左移

D.S1+S3 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量

3.4將狀況相同的某種綠葉分成四等分,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h,再光照1h(光強相同),測其重量變化。得到如表1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約是27℃ w.w.w.k.s.5 u.c.o.m B.該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約是29℃

C.27~29℃下的凈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為2mg/h

3.5圖3表示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強度和氧氣釋放速度的關系。圖4表示該植物在不同溫度(15℃和25℃)下,某一光強度時氧氣釋放量和時間的關系,請據圖回答:

①當圖4縱坐標分別表示光合作用所產生氧氣的凈釋放量和總量時,則它們分別是在光強度為________和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測定值。

②若該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為0.8,在25℃條件下,1小時內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為________毫升。

③若該植物的呼吸商為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強度下,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除完全利用呼吸所產生的CO2外,每小時還應從外界吸收CO2_______毫升。

④在4千勒克司光強度下,25℃時該植物每小時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葡萄糖量是15℃時的______倍,這主要是因為______。

經典練習題參考答案:

第8篇

【關鍵詞】臨床藥學干預;呼吸內科;抗生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呼吸內科患者中隨機抽取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齡25~82歲,平均(43.65±7.59)歲。采用隨機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9例,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齡(42.78±6.87)歲;觀察組29例,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齡(42.99±6.42)歲。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獲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抗生素治療,觀察組采用臨床藥學干預的抗生素治療,內容如下:①抗生素使用情況的統計與記錄:內容有抗生素使用的頻率、情況以及數量的多少,將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內容重點記錄和圈注,匯總整個呼吸內科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現象。②處方的審核:藥師嚴格審核醫師開具的處方,及時指出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地方,與醫師商討將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化并實施。③合理用藥制度的規范:伴隨藥師積極的配合,規范使用抗生素,有效提高科室內醫師的合理化使用抗生素的意識。④抗生素合理使用相關交流會和培訓的定期開展:培訓護理人員及醫師合理使用抗生素相關知識,為醫務人員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提供平臺,藥師為講座主持,進行關于抗生素濫用給患者及醫院帶來危害的詳細講解,帶領和指導呼吸內科所有醫務人員合理用藥。⑤聯合用藥:當給呼吸道感染嚴重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時,可以給患者做病原學檢測,和主治醫師商討后制定合理的具有科學性的抗生素聯合治療方案,防止或者降低多種抗生素聯合用藥和濫用的現象。⑥法規和制度的落實:對于長期濫用抗生素或者屢教不改的醫師采取處方權撤銷的處罰;藥師在對醫師開具的處方藥進行檢查時發現抗生素濫用情況則給予駁回,并實施懲罰;將相關的醫藥法規依照規定嚴格落實,以臨床治療規范和合理應用為原則對醫師使用抗生素的數量、種類采用限制策略;建立有效反饋通道,不定期檢查、了解科室內抗生素的使用情況。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抗生素療程、住院時間、抗生素費用、病原學檢測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三聯以上抗生素使用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χ—±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的抗生素費用、療程以及住院時間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抗生素費用低于對照組,抗生素療程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病原學檢測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三聯以上抗生素使用率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病原學檢測率小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三聯以上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第9篇

【關鍵詞】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方案

探究式教學,對訓練學生科學研究素養,提高動手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探究式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使學生通過再發現的步驟進行學習的方法。它有別于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接受式學習關注的是過去和結果,而探究式學習關注的是過程和未來。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呼吸作用雖然簡單,但對于剛剛接觸生物的初中生來說卻有些問題,而且還牽扯初三的化學知識。現象與產物,學生難以接受。但應用探究式教學卻很好的克服了學生存在的理解問題,快樂的接受相對復雜的知識。將探究式教學方式滲透到生物學教學中,有助于生物教學的順利實施,下面是我的一點體會:

一、創設探究活動情境,為學生提出合理的問題做好鋪墊

學生的探究活動畢竟不同于科學家的真正的科學研究,探究活動主要圍繞課本知識開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建議。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使學生學習方式產生了由被動變為主動的效果。為了讓學生的探究過程能夠順利進行,教師準備了部分資料供作參考,使學生對與呼吸作用有關的研究中需要的實驗用具、實驗方法、資料來源等有所了解,也使教師的教學建議能夠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作出假設

由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長處或愛好選擇探究的方法,他們首先需要初步了解所學的內容,提出他們發現的感興趣的問題,然后選擇能夠更好地理解、表達“植物呼吸作用”的學習手段。這一階段,實際就是探究活動的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和準備檢驗假設的階段。

三、制定計劃并討論計劃的可行性

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目的對選擇的實驗方法進行可行性討論,當學生缺乏信心或遇到困難時,教師及時鼓勵、幫助、引導他們,和他們一起商討確定實驗方案。對于如何實施,教師要給予適當指導。進行探究實驗,需要學習實驗操作的方法和對實驗的結果的預測、觀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查閱資料的,不能僅僅擁有資料,還要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反映自己對資料內容的理解。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為什么做,為進一步的學習活動作好了準備。

四、多種途徑收集證據

通過實驗來檢驗假設是探究活動的關鍵之一,是學生獲得科學發現的基礎,教師要創設適當的實驗條件,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研究性活動。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問題要及時提出討論,以便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對教師提供的實驗資料,學生肯定會模仿,教師要說明提倡創造性的模仿和參照,實驗設計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變化。對占有的各種資料要有自己的見解,努力從中發現問題的要點。

五、交流探究結果得出結論

由于學生的探究活動在課前就開始了,課堂上主要進行交流,展示、檢驗、分析探究結果,得出相關的結論,深化對有關知識的認識。

具體過程:生物體是怎樣獲得能量的?生物體內的呼吸作用是怎樣進行的?請同學們通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交流對“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認識。

(1)展示學生制作的“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識結構的提綱。展示學生制作的“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識結構的提綱,使學生對“生物的呼吸作用”的內容有概括的了解,有利于針對有關內容展開討論。

(2)展示學生的實驗設計并操作完成實驗。課堂上演示的主要的學生實驗如下:①通過實驗裝置蠟燭的熄滅,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②實驗石灰水變渾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③通過在密閉環境中溫度計示數的增大證明呼吸作用釋放熱量。在學生展示、操作實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明確表達:為什么這么做―實驗目的;怎么做的―實驗方法、材料、條件;發現了什么―結果怎樣?其他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中,注意體驗:知道―怎么知道―知道什么。

在討論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實驗目的、實驗條件、實驗方法、實驗材料和實驗步驟等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設置了對照實驗,學生由此可以推斷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實驗結論的科學性。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討論,說明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學生實驗后,及時引導學生歸納各實驗的特點,分別說明哪些問題。例如,哪個實驗能說明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哪個實驗能說明呼吸作用產生了水?有沒有實驗能夠說明呼吸作用有能量產生?同時,針對實驗現象,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例如進行有氧呼吸時二氧化碳和水是在細胞的什么部位產生的?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酒精時,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在哪里產生的?能否繼續設計實驗,證明生物的無氧呼吸還能產生其它產物?

(3)展示學生查閱的有關資料。展示學生查閱收集的有關資料,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是在告訴學生,科學研究是復雜的工作,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是前人長期的科學研究的結果。

利用這些資料,還可以進一步討論什么是呼吸作用,說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與區別。舉例說明植物、動物及其它生物的呼吸作用類型,說明呼吸作用與生物生命活動的密切聯系,補充和豐富學生的有關方面的知識,使認知水平進一步提高。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 操三八男人的天堂 | 一级毛片完整版 | 深夜视频免费观看 |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色欧美在线视频 | 男女网站免费 | 五月婷婷色丁香 | 精品一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日本免费不卡视频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人成小说 | 国产不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 成年人视频黄色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无线看软件 | 成人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高清精品自在线看 | 色爱五月天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人成人免费国产 | 久久精品99毛片免费 | 五月天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 | 精品你懂的 | 国产亚洲网站 |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 九九综合九九 | 天天五月天丁香婷婷深爱综合 | 五月天婷婷激情 |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高清的 | 欧美激情aa | 色婷婷综合欧美成人 |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 | 国产97色在线中文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的毛片网站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