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新生兒肺炎護理措施優選九篇

時間:2022-05-16 05:43:2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新生兒肺炎護理措施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新生兒肺炎護理措施

第1篇

關鍵詞:新生兒肺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3-0272-01

發熱是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的自然防御反應,是機體抵抗疾病的防御機能。在兒科門診,發熱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是各種疾病的重要病理過程。患兒發熱或出現高熱時,除做病因治療和對癥處理外,患兒的護理工作也不容忽視。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其占新生兒疾病死亡病歷的12.6%左右,由于新生兒期器官功能發育尚不完善,受宮內窘迫和特殊生理、解剖、免疫狀態多種因素的影響易出現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環衰竭,因此在新生兒學科中越來越重視。經綜合治療和護理,治療效果滿意觀察及護理體會如下。

1 臨床資料

65例新生兒肺炎患兒,男35例,女30例;其中早產兒13例,足月兒52例;生后72h內發病者26例;吸入性肺炎37例(包括奶汁、羊水及胎糞吸入),感染性肺炎28例(包括產前、產時及產后感染);合并窒息8例,缺氧缺血性腦病5例,低體溫13例,敗血癥3例。通過采用維持體溫,合理喂養,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病情,防治并發癥和預防交叉感染等綜合護理措施,本組患者痊愈58例,好轉5例,死亡2例,總有效率96 9%,效果滿意。

2 護理措施

2.1 基礎護理:保持病室空氣新鮮,經常通風,避免對流風,溫濕度適宜,保證充足的熱量與水分,喂養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飽,以防引起嘔吐,嗆咳重或拒奶者可鼻飼,保持皮膚清潔,預防臀紅及皮膚感染。

2.2 保持呼吸道通暢,減少肺部瘀血:因新生兒不會咯痰,應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予以吸痰。但要避免頻繁而無目的的吸痰操作,以減少刺激,防止加重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黏稠者可給蒸汽吸入或超聲霧化吸入[2],稀釋分泌物,以便于清除。

2.3 吸氧:合理吸氧,以提高血氧飽和度,糾正缺氧改善酸中毒,減輕缺氧引起的腦細胞水腫,促進腦細胞恢復,減少后遺癥的發生。一般采用面罩給氧2~4L/min。吸氧期間應注意觀察呼吸頻率、節律、口周青紫及末梢循環情況。對早產兒吸氧應遵醫囑。避免長時間吸氧導致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生。

2.4 霧化吸入:肺炎患兒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加上患兒幼小,無力將痰咳出,臨床上常用生理鹽水5ml給予氧氣霧化吸入。本文每天對患兒進行霧化吸入1次/4h,每次15~20min,在霧化吸入中加入 -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相應的抗生素,使藥物隨吸氣吸入到較深的終末支氣管及肺泡,對消炎、止咳、化痰、濕潤氣道有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有利于痰液吸出[2]。

2.5 預防和控制感染:由于患兒機體抵抗力低下,交叉感染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加強消毒隔離制度,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病房嚴格控制人員探視,加強室內空氣及地面消毒,定時通風,保持病房環境清潔,每日堅持空氣消毒1次,定期監測空氣,以防發生并發癥。做好患兒口腔、臍部、臀部及皮膚的護理,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2.6 合理喂養:新生兒能量儲備低,在病理情況下,反射及反應低下,食欲及胃內納功能差,進乳少,同時,病理情況下的機體熱量消耗大,易造成患兒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癥。為了供給足夠營養和水分,增強機體力,應盡可能的給予母乳喂養,每2h1次,注意發生嗆咳和溢奶,如病情嚴重,吞咽反射差,拒奶或進食時嗆咳嚴重,應給予鼻飼,每次10~30ml,每2h1次到恢復期,每次喂奶可30~50ml,每3h1次,喂奶后輕輕叩背,使胃中空氣排出,以免發生溢奶。

參考文獻

[1] 范玲,林曉云.兒科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

第2篇

關鍵詞:護理干預新生兒肺炎臨床運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45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0243-01

新生兒肺部組織尚未發育成熟,易受外界感染,其呼吸道分泌物無法及時排除,易導致通氣受阻,從而引發嚴重的肺炎疾病。新生兒肺炎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疾病,嚴重影響了新生兒的良好成長[1]。為此我院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措施,旨在更好的幫助新生兒患者恢復健康,就臨床療效判定來看,護理干預措施效果良好。

1新生兒肺炎概述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時期常發生的一種呼吸道感染疾病,按照其病因狀況可將其分為產前感染與出生后感染,這源于新生兒肺臟十分嬌嫩,尚未發育成熟,極易受到空氣中的細菌感染,其臨床表現為發熱、呼吸困難及咳嗽等癥狀,若不對新生兒肺炎患者進行及時診斷治療,極有可能會引發新生兒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敗血癥等多種嚴重的并發癥[3],為了有效避免新生兒肺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我院對新生兒患者在常規新生兒肺炎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又采取了多種護理干預措施,并取得了讓人十分滿意的效果。其中我院在新生兒肺炎患者治療期間所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有引流、霧化吸入、胸背叩擊震動排痰及吸痰。這些護理干預措施對新生兒肺炎患者盡快痊愈具有重要作用,其詳細分析如下所述。

2護理干預

2.1引流。對新生兒肺炎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引流的護理措施,促使新生兒肺部的分泌物由小支氣管往大支氣管的方向引流,分泌物較多,應據患者病情每隔2~4h翻身一次,右側分泌物較多應對其進行左側臥位,左側分泌物較多應對其進行右側臥位,從而改善患者肺部通氣狀態,確保患者支氣管的暢通。

2.2霧化吸入。對新生兒肺炎患者可以采取霧化吸入的護理干預措施,應每隔8~12h進行霧化吸入一次,每次時間15~20min[1]。在霧化液中可加入地塞米松及氨溴索藥劑,這些藥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患者的肺炎癥狀反映,將低痰黏度,有效改善肺部通氣狀況,對治療新生兒肺炎患者具有輔助作用。同時對于呼吸無力的新生兒患者應采取墊高床頭的方式,墊高程度一般控制在30度左右。此做法可以增大患者肺部氣體的交換量,增強患者呼吸深度。

2.3胸背叩擊震動排痰。新生兒肺炎患者治療過程中,在采取引流的同時還可對患者特殊采取胸背叩擊震動排痰的護理措施,利用患者胸壁震動能夠使患者小氣道分泌物松動脫落,有利于分泌物順暢進入較大的氣道。護理人員在胸背叩擊時一般都是用手掌、手指或者叩擊器對新生兒肺炎患者進行輕叩,叩擊頻率為10/min,叩擊時間為1~2min,每個部位的叩擊反復次數應控制在6次或者7次,叩擊總共時間應小于10min[2]。護理人員在叩擊時要時刻觀察新生兒肺炎患者的反應,注意其心率、呼吸及皮膚等因素變化。但這種護理干預措施對新生兒本身的身體素質有一定要求,對于一些呼吸十分困難、肺出血或者是體重在1000g以下的早產兒不適合采取這種護理干預措施[4],相關工作人員采取胸背叩擊震動排痰護理干預措施之前,要了解新生兒的病情狀況及身體狀況,從而選擇適宜的護理干預措施,確保新生兒肺炎護理干預措施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2.4吸痰。護理人員對新生兒患者采取引流、霧化吸入及胸背叩擊等護理干預措施后,應及時對其進行吸痰。首先將新生兒患者鼻內分泌物全部清理出去,而后將吸痰管插入患者器官預設部位,稍退0.5~1.0cm,以免導管尖部位置損害患者氣道黏膜。然后再將吸痰管在深部位置輕輕旋轉,并向上提拉。每次吸痰壓力應控制在100mmHg。吸痰時間小于15s[2],另外相關護理人員在吸痰護理干預過程中應保證護理干預的無菌操作[4],并且吸痰的動作要輕巧,因為新生兒肺部器官十分脆弱,稍不注意就極有可能傷害到新生兒,因此為了保證新生兒肺炎的生命安全,應嚴格按照護理干預相關規范進行吸痰護理操作。

3結論

新生兒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支氣管道相對較為狹窄,軟骨柔軟,且黏膜豐富,同時新生兒黏液分泌物較少,排痰功能較差,出現呼吸道不暢等狀況無法有效咳嗽,因此呼吸道感染易引發肺炎[2]。本次研究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引流、霧化吸入、胸背叩擊震動排痰以及吸痰等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快速改善新生兒肺炎患者的通氣道,使患者大小氣道的分泌物得以及時清除,減少新生兒呼吸道阻力,有效改善了新生兒肺炎患者缺氧等狀況,降低了新生兒呼吸道感染發病率,對新生兒肺炎患者盡快痊愈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肺炎患者治療中采取引流、霧化吸入、胸背叩擊震動排痰以及吸痰等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顯著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翠花.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肺炎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3,7(17):65-66

[2]鐘雪娟.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肺炎中的臨床應用[J].護理研究.2010,2(02):512-513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肺炎的特點、臨床癥狀及護理要點。方法:對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46例新生兒肺炎的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經過有效的治療措施,密切的觀察與恰當的護理,46例患兒均病愈出院。結論:新生兒肺炎發病急,死亡率高,治療后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病情變化以及恰當的護理措施是保證治療效果、減少新生兒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新生兒肺炎;觀察;護理

引言: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的常見疾病,由于新生兒各方面發育均不健全,因此,一旦感染該病,極易出現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環衰竭等,危險性極大,也是造成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新生兒肺炎按其感染方式不同分為二種,一種是感染性肺炎,另一種是吸入性肺炎。由于是新生兒發病,在治療過程中,對護理的要求更高,病情及患兒各種體征的變化均要通過護理人員的密切觀察才能掌握,因此,恰當的護理和細致觀察對提高治療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2]。通過對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46例新生兒肺炎的病例護理觀察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就新生兒肺炎的觀察及護理要點進行探討,以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46例新生兒肺炎的病例,男31例,女15例;最小1天,最大25天;其中早產兒13例;本組病例中感染性肺炎41例,吸入性肺炎5例。

1.2 病情觀察方法:我院對新生兒肺炎的患兒要求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首先進行生命體征及狀態的觀察,由于新生兒各方面發育都不成熟,因此不僅要根據體溫、脈搏、呼吸心率等進行癥狀判斷,還需對新生兒意識狀態,哭聲微弱、眼睛等進行觀察,有時體溫未升高,但患兒表現意識狀態差、呼吸心率減慢、哭聲微弱或不哭以及刺激時無反應等,均顯示病情嚴重;其次對患兒呼吸頻率的觀察,重點是呼吸頻率、呼吸深淺、雙肺有無呼吸音改變等,另觀察患兒面部、唇、指、趾有無青紫,若出現呼吸異常如張口呼吸、點頭樣呼吸、吸氣、呼吸暫停等,即表示病情嚴重,應立即搶救。第三,觀察新生兒哺乳情況和呼吸道分泌物性狀,多數患兒因肺炎會拒奶、嗆奶、吐奶,一旦觀察到患兒呈噴射狀吐奶顯示疑似顱內壓增高,應即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對呼吸道分泌物的觀察主要檢查是否有嘔吐物、羊水、血液、或胎糞的吸入以及分泌物的顏色、量、黏稠度等;第四,注意觀察患兒情況,注意并發癥的發生,新生兒肺炎常見并發癥是呼吸衰竭、敗血癥、心力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多臟器功能衰竭[3]。

1.3 新生兒肺炎的護理:

1.3.1 一般護理:室內最好保持適宜的溫度22~24℃,濕度控制在65%以下,保持病室安靜,定時開窗通風換氣;根據患兒病情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進行體溫檢測,對于體溫不升的患兒,應放置暖箱內,高熱患兒,可先采取物理降溫及藥物降溫,保持患兒體溫在36.5~37.5℃;對感染性肺炎患兒分感染種類分室,傳染性較強的盡可能隔離;本組46例患兒均每日定時用生理鹽水棉簽擦拭口腔2次以上,患兒便后用溫水洗凈,臍帶未脫落的患兒要注意觀察臍部有無滲出情況等,以預防口腔、臍部及皮膚炎癥;對患兒的檢查、治療等盡可能集中進行,以防止因患兒哭鬧掙扎而加重心臟負擔;呼吸困難及缺氧的患兒在給氧時注意濃度和流量[4]。

1.3.2 保證呼吸通暢:由于新生兒發育不健全,呼吸中樞尚未發育成熟,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等可導致呼吸道阻塞而引起窒息、呼吸暫停,從而加重肺部感染。因此,出現痰液應及時吸出,以保持患兒保證呼吸通暢。

1.3.3 合理喂養,預防和控制感染:在對患兒進行喂養時應采取多次少量的喂養方式,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和水分,對不能進食的患兒可鼻飼喂養,每次鼻飼后沖洗鼻飼管,保持管內清潔;對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護理中要特別注意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一旦發生感染及交叉感染極易造成患兒死亡,因此,在護理時必須按照無菌技術操作。加強消毒和隔離措施。

1.3.4 用藥方面的護理:保持輸液速度穩定,做好心電監護及觀察用藥后患兒的反映;在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情況,注意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癥狀。

2 結果

通過仔細觀察及精心護理,本組46例患兒均治愈出院,無一例感染及并發癥發生,治愈率100%。

3 結束語

新生兒肺炎發病急,死亡率高,由于新生兒身體各方面發育均不健全,因此,所有癥狀均需通過護理觀察才能發現并及時處理,密切的觀察和有效恰當的護理是提高新生兒肺炎救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 李培英.新生兒肺炎的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06,8(13):87.

[2] 薛春香. 新生兒肺炎炎32例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33):1013-1014

[3]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356―366.

第4篇

關鍵詞: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觀察與護理

【中圖分類號】R4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8-0364-01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為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特點為一般情況差、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嗆奶、口周發青、呼吸短淺急促、體溫異常(發熱或體溫不升)、全身皮膚網狀花紋等癥狀[1]。由于新生兒氣管及支氣管腔相對狹小,黏膜柔嫩,黏膜及黏膜血管豐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發生氣道狹窄甚至阻塞。肺部含血量多,易淤血發生感染,特別是早產兒咳嗽反射減弱,無法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直接威脅患兒的生命。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的病情狀況以及通過維持體溫,給氧,物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等治療和護理措施后的病情改變情況。得知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均能收到滿意的治療護理效果[2]。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齡介于出生后1h-25d之間,足月72例,早產30例,過期產2例。出生體重小于2kg的4例,2-4kg的98例,大于4kg的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吸入性肺炎,均無宮內窘迫史及產時、產后窒息史。

2 病情觀察

2.1 一般病情:①體溫:新生兒患肺炎后不但表現出發燒癥狀,還可表現為體溫不升,但需與正常體溫波動相鑒別。出生1周內體溫波動較明顯,部分新生兒可出現脫水熱現象。②呼吸:新生患兒表現出呼吸增快、表淺、呼吸不規則或反復窒息,鼻孔稍擴大,鼻翼扇動等癥狀。新生兒出生后即開始有呼吸,有時也可以短暫窒息后才開始有呼吸、呼吸表淺,常不規則。出生后前兩周呼吸約40次/min,也可波動范圍較大。③意識及吸乳:新生患兒常出現反應差,哭聲低或不哭,吸吮力差,拒食或嗆奶等現象。正常新生兒生后數日常處于睡眠狀態,吸吮與吞咽功能完善,也易發生溢乳、哭聲響亮。④皮膚和粘膜:患兒常出現面色蒼白,口周青紫,可伴有硬腫,四肢厥冷,黃疸,出血、全身皮膚網狀花紋等癥狀。大部分新生兒出生后2-3日內會出現生理性黃疸,可自然消退。

2.2 肺臟、心臟病況及其他: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兩肺可無濕鳴,可出現吸氣三凹征,有時可聞及小水泡音或捻發音。有些患兒心率增加過快,易導致心力衰竭。正常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呼吸表淺,常不規則。另外,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有時還伴有口腔炎、臍炎、腹瀉、腹脹,尿量異常等癥狀。

3 護理措施

3.1 環境: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每日通風兩次,避免對流風,溫濕度適宜,保證充足的熱量與水分。一般室溫保持22~26℃,使患兒皮溫達36~37℃,以減少氧的消耗,改善缺氧癥狀[3]。夏季包裹物勿過于嚴密,冬季注意保溫預防并發硬腫癥。另外,病室應嚴格控制潔凈度,避免污染,并盡量與其他病種的新生兒隔離開。室內應保持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安靜、清潔、舒適,并保持相對濕度在50%-60%,有利于患兒分泌物的排出。

3.2 :要注意經常變換,取頭高側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3.3 喂養: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飽,以防引起嘔吐,嗆咳重或拒奶者可管飼,保持皮膚清潔,預防臀紅及皮膚感染。如病情危重者,可暫停喂奶、喂藥,以免嘔吐引起窒息[4]。如喂奶時患兒口鼻周圍出現青紫、嗆咳,應立即停止,并予鼻前吹氧,必要時吸痰。病情穩定后,喂奶也應少量多次,注意有無腹脹現象。

3.4 物療:①翻身:能預防肺內分泌物堆積和改善受壓部位肺擴張。②拍背:五指并攏呈空杯狀,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門拍擊,使小氣道分泌物松動易于進入較大氣道。有利于吸痰和促進肺循環。③吸痰;奶前或必要時吸痰,及時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進分泌物排出。

3.5 保暖:新生兒主要靠棕色脂肪產熱,速度快,耗氧多。肺炎時導致棕色脂肪產熱受限,使產熱小于散熱,導致體溫下降形成低溫。一般情況下多采用暖箱、熱毯等措施進行保溫,以維持正常的體溫。

3.6 給氧:為減少對患兒鼻黏膜的刺激,多采用頭罩法給氧、箱內吸氧或小硅膠管鼻前庭吸氧。氧氣應先予濕化,并加溫至31-33℃為宜。

3.7 密切觀察病情:保證抗生素及其他藥物有效進入體內。尤其注意并發癥先驅癥狀,注意藥物毒副作用,發現異常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

4 結果

本研究的104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均采用以上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治療,護理治療時間均為為1-2周,其中痊愈的72例,痊愈率69.23%,好轉的30例,好轉率28.84%,家長放棄治療的2例,總有效率為98.08%。

5 討論

綜上所述,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患病率高、死亡率也高,表現不典型,危害性極大。通過本次研究證實了,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能起到滿意的治療護理效果。因此,臨床護理人員需要通過一定的護理措施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細心護理,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問題,盡心盡力為每個新生患兒服務,以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魏克倫.我國新生兒感染現狀與展望[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26(1):1-2

[2] 王曉莉.新生兒細菌肺炎82例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J].臨床醫學,2008,33(2):184-186

第5篇

【關鍵詞】新生兒肺炎;胃出血;護理滿意度

新生兒肺炎在新生兒所有感染性疾病中居于首位[1],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兒肺炎合并胃出血屬于嚴重類型,在嚴重胃出血或呼吸衰竭下對新生兒生命安全有嚴重威脅,需展開有效護理干預[2]。我院在為新生兒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兒展開治療時,在治療措施相同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精心護理干預,其中觀察組成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新生兒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兒88例,所有患兒均根據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指標、影像學檢查結果、細菌培養等確診為肺炎合并胃出血;其中男50例,女38例,出生至發病時間為0.5-2d,平均(1.1±0.2)d;主要臨床癥狀為吐奶、呼吸窘迫、精神較差及咳喘等。將88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4例,兩組患兒在出生時間、性別、病情、病程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對比。

1.2 護理方法

在給予兩組患兒相同治療措施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監護室常規清潔、對患兒病情變化予以密切觀察、避免交叉感染等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精心護理干預,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療和護理、心理護理、胃部止血護理、超聲霧化吸入護理、吸痰護理及出院指導等措施。

1.3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 16.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對計數數據進行X2檢驗。當結果滿足P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對比

兩組患兒治療后對照組痊愈27例,好轉12例,無效5例,治愈率為61.36%(27/44);觀察組痊愈36例,好轉6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81.82%(36/44);觀察組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2.2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患兒家屬非常滿意21例,滿意10例,不滿意13例,滿意度為70.45%(31/44);觀察組患兒家屬非常滿意30例,滿意12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5.45%(42/44)。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我院在為新生兒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兒展開護理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精心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抗感染治療和護理:按照醫囑合理給予患兒抗生素治療,根據患兒用藥反應對輸液速度予以合理調節,對患兒大小便量、顏色與形狀予以密切觀察并加以記錄。在給予抗生素治療時盡早展開藥敏試驗,按照藥敏試驗結果對敏感性抗生素予以合理選擇,展開有效抗感染治療。

(2)心理護理:耐心傾聽患兒家屬的傾訴與擔憂,對其表示理解,對患兒家屬加以安撫,給予及時、針對性心理疏導,促使家屬協助患兒對治療與護理予以積極配合。同時可為患兒家屬列舉成功治療案例,增強其接受治療、戰勝疾病的信念與信心;如條件允許可允許患兒家屬進行適度探視,促使家屬與患兒間加強情感交流。

(3)胃部止血護理:協助患兒將頭偏向一側,將頭部適當抬高,對口咽中分泌物予以及時清除;若患兒為活動性出血,應給予禁食處理,利用冰鹽水對患兒胃部進行適當清洗,給予降溫處理促使血管收縮,從而發揮止血目的。

(4)超聲霧化吸入護理:在給予患兒霧化吸入治療時,促使患兒呼吸道保持暢通,對霧化吸入治療時所用器具及面罩予以定期清潔并消毒,防止造成交叉感染現象。洗胃時對患兒呼吸、面色與心率等改變情況加以密切觀察,防止在冷刺激下造成呼吸暫停現象。為患兒做好保暖工作,在停止出血6h時給予少許冷母乳,完成喂食后對胃排空情況予以密切觀察,防止過度進食引發腹脹現象。

(5)吸痰護理:在為患兒行拍背及引流后,均給予吸痰操作,在吸痰時注意無菌操作原則,保持動作輕柔,先對口腔中分泌物予以吸取,之后再清理鼻腔中分泌物;在吸痰時設定壓力100mmHg,將吸痰時間控制在15s以內,并對分泌物黏稠、顏色及分泌物量進行觀察,對吸痰前、后患兒呼吸音改變情況進行觀察。

(6)所有操作應該集中進行,盡量保持患兒安靜。

(7)出院指導:在患兒出院時,護理人員應為患兒家屬展開出院指導,主要內容包括新生兒肺炎發病、進展知識、預防及處理的相關技巧,肺炎及胃出血治療中常用藥物,確保家長熟練掌握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有效處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愈率與患兒家屬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 機械通氣;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219—01

當呼吸機廣泛應用于臨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出現日益增多。該病癥屬于一種獲得性肺炎病,嚴重威脅著新生兒的的生命安全,對新生兒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癥的預防,已成為目前護理工作的重心所在[1]。同時,也給新生兒的的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因此,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是 NICU 護理人員共同探討的焦點問題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2010.1 ~ 2013.1,在市醫院NICU 住院治療的機械通氣新生兒的120例,男79例,女41例。患兒日齡 1 ~ 28 d,平均體重( 3.93± 1.41)kg。均為足月產胎兒。患兒家長均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定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干預方法

實驗組新生兒的給予 NICU 常規護理,對照組則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具體護理 干預措施如下:

1.2.1 嚴格執行管理制度

做好 NICU 的打掃工作,保持空氣潔凈和適宜溫濕度。每日進行定期打掃滅菌,盡量減少新生兒的家長的和病人交流,禁止患呼吸道疾病人員的和病人交流。

1.2.2做好預防工作

抬高新生兒的頭部 30度~45度,取半臥位來減少胃液反流、口咽部細菌定植和誤吸。加強新生兒的口腔和鼻腔的打掃,堅持監測口腔的酸堿度,根據酸堿度選用口腔護理液,以減少口腔細菌的定植,酸堿度中性時用生理鹽水;酸堿度>7時選用 2% ~3%硼酸液體;酸堿度

1.2.3 選取合適標本

正確的樣本采集時間和方法對機械通氣新生兒的血培養和口腔分泌物細菌培養的結果直接影響到血培養和口腔分泌物細菌培養的結果,直接影響到下一步護理工作的落實。

1.3 觀察指標

住院天數、反復進行機械通氣的平均次數、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基護合格率。由護理人員按照基護質量評價標準進行測評、新生兒的家長護理滿意的程度。由患者家屬填寫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來評價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 16.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 χ2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2 結果

2.1 不同組新生兒的住院天數、反復進行機械通氣的平均次數、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比較

3 討論

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實驗組新生兒的的住院天數、反復進行機械通氣的平均次數、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實驗組的基護合格率和新生兒的家長的護理滿意率低于對照組。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 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提高了護理人員對機械通氣新生兒的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認識,規范了護理操作行為。( 2) 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加強了護理人員與新生兒的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家長對機械通氣新生兒的護理過程中常見風險提高了認識,減少了與機械通氣新生兒的接觸,減少病原菌的交叉傳播。可見,優質護理服務顯著降低機械通氣新生兒的的住院天數、反復進行機械通氣的平均次數、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提高新生兒的的基護合格率,改善新生兒的家長護理滿意的程度[4]。

醫院怎樣才可以保證使用優質護理手段可以防止因機械通氣造成的新生兒的肺部感染? 本人以為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一者,醫院必須強化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相關制度的執行力度,同時必須采用薪酬的激勵制度,鼓勵護理人員創新工作、積極工作,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推動醫院護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為優質護理起到促進作用;再者護理工作人員必須提高自我的責任意識,嚴格執行護理流程和規章制度,不斷規范自我的臨床操作技能,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避免細菌入侵,加強臨床對新生兒的身體狀況的監護工作,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從而保證護理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但是僅僅是這樣的臨床護理措施,在臨床上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技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肺部感染。

參考文獻:

[1] 薛喚愛,何廣榮. 新生兒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防范[J].天津護理,2012,20( 1) :20-21.

[2] 馮萍萍.優質護理服務在預防 NICU 新生兒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7):35-36.

第7篇

【摘要】:目的:通過對新生兒肺炎產生原因和多況的分析,總結出如何進行有效護理的方法和進行護理時應該注意的重點。方法:通過對所有68例新生兒肺炎病例進行詳細的發病原因和癥狀觀察與分析,并對其進行了合理的喂養和抗感染護理,同時還對其心跳頻率和呼吸狀況進行了嚴密的監視,總結和歸納出在進行護理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和如何選擇正確的方法。結果:在針對癥狀合理選擇護理方法和重點之后,明顯縮短了患兒痊愈的時間和減輕了患病癥狀,有效的減輕了新生兒的痛苦和媽媽煩躁的心情,其中痊愈的患兒為46例,轉好20例,放棄治療的為2例,有效率為98%,同時也為如何改進和提升新生兒肺炎的護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結論:新生兒肺炎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且根據新生兒體制的不同臨床表現也或輕或重,而且新生兒肺炎的死亡率也很高,所以在進行護理時一定要進行嚴密的觀察和細心和呵護,減少和降低并發癥產生的幾率。

【關鍵詞】:新生兒;肺炎;病理分析;護理體會

對于新生兒的定義從醫學角度來講是指從臍帶結扎到生后的28天,由于在這個階段嬰幼兒的各個系統臟器還是免疫功能都處于尚未發育成熟和功能較差的階段,所以在護理時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和細心,這一階段也是肺炎、黃疸病等的多發時期,而且由于新生兒本身的生理特點,這一時期患病的死亡率也較高,一定要注意觀察和及早治療,降低死亡以及并發癥的產生幾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是根據我院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期間住院中隨機抽取的68名新生兒患者,所有的患兒中男性為44例,女性為24例,年齡分配為1天到27天不等;足月兒與早產兒的比例為17:2,所有新生兒中出生體重大于4kg的為1例,介于4kg~2.5kg的為59例,介于2.5kg~2kg的為6例,小于2kg的為2例。按發病原因可以分為吸入性肺炎也就是羊水或者奶汁吸入等為8例,感染性肺炎包括產前、產中和產后三種共為32例,窒息病例為6例,低溫癥患兒為3例,并發癥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腦病以及敗血癥病例為11例,硬腫癥患兒為7例,化膿性腦膜炎為1例。

1.2 診斷標準

對于新生兒肺炎的病情診斷可以參照《兒科手冊》中對于該項的描述和判定。

1.3 治療結果

在針對癥狀合理選擇護理方法和重點之后,明顯縮短了患兒痊愈的時間和減輕了患病癥狀,有效的減輕了新生兒的痛苦和媽媽煩躁的心情,其中痊愈的患兒為46例,轉好20例,放棄治療的為2例,有效率為98%。

2 癥狀觀察和控制

在本次研究所涉及的68名病例中,分別對其發病時的體溫、膚色、呼吸節奏以及肌肉張力和尿便顏色與次數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記錄。測量的頻率為每小時一次,對于重癥需要使用監護儀的患兒更應該嚴密觀測和記錄其特征以及機器的運行情況,對于呼吸和心音的觀測分別是15分鐘和30分鐘一次,此外如果新生兒出現心律超過180次/min或呼吸超過60次/min時應及時告知主治醫師并采取緊急救護措施。

病房溫度的控制應在24~28攝氏度之間,這樣有利于降低患兒的需氧量有效避免呼吸困難情況的發生,對于患病期間體溫不正常的患兒,可以采取放入暖箱的辦法來進行體溫的恢復。具體的操作如下,當患兒的體溫偏低的患兒可以采取將其先放于高1~2℃的暖箱中并以每小時提高1℃的方式進行復溫,體溫恢復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4小時以內,對于體溫偏高的患兒可以將其放置在預熱到30℃的暖箱中根據其體溫恢復的情況在6~12小時內進行恢復。

3 護理重點及體會

3.1 新生兒肺炎護理的重點

保持呼吸的平穩暢通是新生兒肺炎護理的重中之重,要保持呼吸的順暢首先應做到及時的清理和排出患兒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避免造成堵塞現象,當氣管內出現粘痰需進行吸痰時,一定要遵循無菌的原則避免早晨二次感染或者不必要的傷害。在進行吸痰時還要注意時間的次數的把握,避免出現過多的無效吸痰而且時間應該控制在15秒鐘左右。在吸痰前還可以通過向氣管中加幾滴化痰劑或超聲霧化濕潤的辦法來使氣道中的分泌物易于排出,吸痰時應該兩個人共同合作進行翻身和排痰。對于呼吸嚴重困難的患兒還應該以每1~2小時進行一次更換的辦法來減輕其缺氧的狀況,同時還有利于緩解其肺部的炎癥和淤血。

由于新生兒的肺部組織發育不成熟和自身生理特征的限制,患肺炎后的小兒通常以加快呼吸平率的方式來增加吸氧量,所以如果在護理時出現節律明顯加快或者鼻翼煽動,口唇或四周發紫的現象時應及時給與吸氧護理。由于缺氧會導致新生兒的肺部血管阻力增加產生痙攣現象,這樣會導致肺動脈的血壓升高直接增加了心臟的負荷,嚴重時可能會造成心肌損害或者心動過速為日后的身體健康埋下隱患。在進行吸氧時對于缺氧癥狀較嚴重的患兒可以使用濃度為40~50%的氧氣,如果發紫或者呼吸頻率過快的現象仍無法改善可以短時間給純氧。對于一些日齡較大的患兒鼻導管法是最舒適便捷的吸氧方法,但對于躁動不安的患兒不適用。

3.2 新生兒肺炎護理的心得

在長期的護理中積累了下面一些護理心得希望能夠對日后的護理工作有所幫助,首先對于病情好轉且相對穩定的患兒可以初步進行一些積極的發育護理措施,如對其的視覺或者聽覺進行適當的刺激,在一定程度給與其撫摸或身體接觸等刺激使其感受到被愛的需要,同時適當的進行一些被動的運動操也可以促進患兒的生長發育和恢復。其次一定要預防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這就要求要加強病房的消毒和處理工作,在進行消毒時應該使用紫外線且進行隔離。所有的護理人員應該統一的穿著清潔工作服和工作鞋,對于監護治療儀器也應進行消毒處理降低感染的風險。最后是同家長的溝通和指導,在住院期間應該最好母親的心理調解工作,對于出院的患兒應該告知其堅持母乳喂養和合理增加輔食。

4 結論

通過上文的分析使我們了解到新生兒患肺炎的機率和原因較多也較為復雜,其的發病特點也較難察覺和發展迅速,此外新生兒的肺炎不僅容易造成肺部的傷害同時還易引起其他器官的損害,嚴重時還會造成死亡。所以對于這類患兒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在護理時不僅要做到盡職盡責還要做到對癥治療,而對于處于恢復階段或者痊愈的患兒也應施以妥善的保護和處理。

參考文獻

[1] 戴年春、羅旭文.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新生兒肺炎的影響[J].中國醫療前沿,2012,(1):69-69.

第8篇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機械通氣是一種挽救新生兒生命的有效方法,但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存在并發癥的不足,甚至會導致新生兒出現死亡的情況,因此在對新生兒進行機械通氣的過程中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1]。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進行機械通氣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該種并發癥的發生與機械通氣時間長短具有密切聯系。為降低新生兒的機械通氣時間,我院對于新生兒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方法進行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為我院收治的50例進行機械通氣的新生兒,隨機兩組,各25例,治療組男14例,女11例,胎齡32~40w,平均胎齡(35.8±2.3)w;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胎齡33~39w,平均胎齡(36.1±2.4)w,兩組在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于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機械通氣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做好保暖工作、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性、在護理操作中做到無菌化操作、定期對于呼吸機管路進行更換等。

1.2.2治療組 對于治療組患兒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方法進行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①改善患兒住院環境由于新生兒年齡的特殊性,其自身免疫較弱,在進行機械通氣容易受到環境的污染出現感染[2]。我院對于住院環境進行嚴格的監控,對于病房進行定期通風,保持病房空氣的清新,控制病房溫度及濕度在合理范圍內,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與殺菌。②為患兒提供合適臥位使患兒保持半臥式,頭部抬高40°左右,該姿勢有利于保持患兒呼吸道的通暢性和幫助飲食通過,促進食物的消化。③加強患兒呼吸道的護理保持患兒呼吸道的通暢性是保證機械通氣治療效果的關鍵所在[3]。護理人員要對患兒的呼吸道的通暢情況進行密切關注,一旦患兒呼吸道出現不暢的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要定期對患兒進行吸痰處理,在進行吸痰處理的過程中要避免對患兒的呼吸道造成損害。④積極抗感染對于疑似出現相關性肺炎的患兒要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選擇抗生素進行治療,一般情況要首先對患兒進行呼吸道標本檢測,如果情況較為緊急,可采用經驗性治療方法[4]。

1.3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配對t檢驗,以P

2 結果

治療組的機械通氣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

3 討論

對于新生兒呼吸衰竭的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機械通氣的應用效果與護理措施具有密切聯系,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保證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有效性和改善患兒的預后治療效果。根據以上情況,我院對于收治的新生兒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方法進行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機械通氣時間得到有效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也出現了下降,與常規護理方法相比具有顯著優越性,證明優質護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優質護理服務以患者為護理服務中心,對于患兒的病房進行改善,保證患兒進行機械通氣的安全性及舒適性,減少其他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臨床護理方法。

綜上所述,對于進行機械通氣的患兒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可以有效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即使發生后也可以對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降低患兒的呼吸衰竭的發生率具有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陳若冰.19例呼吸機相關肺炎的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18):232.

[2]賴翠薇.機械通氣患者實施VAP護理集束干預的效果[J].現代醫院,2012,12(4):82.

第9篇

[關鍵詞] 新生兒;吸入性肺炎;觀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4(b)-163-01

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是產前、產時、產后吸入羊水、胎糞、乳汁所致,是新生兒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與宮內窘迫、過期產、窒息、異常分娩等相關,常合并多臟器功能損害。按病因分羊水吸入、胎糞吸入和乳汁分泌物吸入三類。其中胎糞吸入性肺炎病情最重,也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收治90例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現將觀察與護理總結如下:

1 資料

1.1 一般資料

90例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男42例,女48例;均在出生時至1周內發病,其中3 d內發病者72例;入院時日齡最小30 min,最大6 d;異常分娩產兒36例,出生時有窒息者40例。

1.2 臨床診斷

全部病歷均符合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的診斷標準,羊水吸入性肺炎58例,胎糞吸入性肺炎16例,乳汁吸入性肺炎16例。

1.3 合并癥及預后

90例患者中有合并癥者22例,呼吸衰竭2例,心力衰竭1例,輕、中度缺血缺氧性腦病4例,硬腫癥4例,咽下綜合征5例,先天性食道閉鎖1例,高膽紅素血癥5例。本組患兒經治療護理后,治愈72例,好轉出院12例,放棄治療4例,死亡2例,治愈率為80%。

2 病情觀察

2.1 一般觀察

患兒意識、反應、體溫、心率、血壓、尿量及皮膚黃疸、硬腫的進展情況,嘔吐物的量、性質,有無驚厥及腹脹情況,詳細記錄24 h出入水量、熱量及體重增減情況。

2.2 呼吸觀察

監測呼吸頻率、節律、深淺度的改變,四肢末梢、口周發紺程度,有無點頭呼吸、樣呼吸、鼻翼扇動及三凹征,注意呼吸困難有無進行性加重,監測血氧飽和度,及時作血氣分析[2]。

2.3并發癥觀察

注意意識、反應、肌張力的改變,及時發現顱內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頻繁嘔吐膽汁者考慮消化道畸形,口吐大量泡沫樣分泌物應考慮食道閉鎖,嘔吐咖啡樣物提示咽下綜合征或消化道出血[3]。及時準確觀察病情變化,正確診治。

3 護理

3.1 保暖

因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易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波動,置遠紅外輻射臺或暖箱,給予適宜溫度、濕度,可減少氧的消耗,有助于改善缺氧。注意衣物遮蓋,不可全身。保持室溫20~24℃ ,濕度50%~60%。

3.2 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選擇型號合適的吸痰管,動作輕柔,以避免損傷呼吸道粘膜。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者和胎糞吸入患兒,每天霧化吸入3~4次,方法:生理鹽水注射液2 ml,鹽酸氨溴索15 mg壓縮霧化吸入,在患兒安靜、進食后1 h進行,霧化后叩背吸痰,勤更換,勤叩背,促進分泌物的排出。

3.3 改善機體缺氧

面罩、頭罩吸氧,呼吸衰竭時可使用輔助通氣治療。根據血氧飽和度或血氣分析,及時調節氧流量及相關參數。使用呼吸機時做好氣道管理,防止相關并發癥。

3.4 洗胃并保留胃管

嘔吐明顯或胎糞羊水者給予洗胃,選擇6#的硅膠胃管鼻飼,用20 ml注射器抽凈胃內的羊水及胎糞,用1%碳酸氫鈉溶液洗胃,觀察洗出物的量及性質,保留胃管。吸吮無力和呼吸急促患兒可行鼻飼喂養,少量多次,每次鼻飼前檢查胃管,觀察胃管位置,觀察有無胃潴留發生,并注意加強口腔護理[4]。

3.5 鎮靜

煩躁患兒可給予鎮靜藥,觀察療效。

3.6 建立靜脈通道

采用靜脈留置針、注射泵給藥,既方便又避免因輸液過快造成心力衰竭,還可減輕對患兒的刺激,保證各種藥物定時應用,達到最佳療效。給藥過程中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藥物外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留置針使用時間3~4 d,需及時更換,避免靜脈炎的發生[5]。

4 小結

通過對本組90例患兒的觀察與護理,體會到病情觀察很重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提供可靠信息,對癥處理,避免貽誤時機。加強各項護理措施的落實,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肺通氣,提高血氧飽和度,減輕各器官、組織缺氧狀態及損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6]。

[參考文獻]

[1]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

[2]周廣云,楊坤.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的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4):468.

[3]顧旭芳,邵華芳.新生兒窒息與多發臟器損傷的臨床觀察和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04,11(4):508.

[4]勞美瓊.高危新生兒家屬心理需求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06,16(11):643.

[5]黃兆敏.布地奈德在治療新生兒肺炎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6):13.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尤物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福利资源国产精品999 | 欧美日韩小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 | 免费人成年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97在线资源 | 五月婷婷深深爱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 全部毛片免费看 | 欧美视频自拍偷拍 | 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www.免费视频.com |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 女大学生的沙龙室2中文版电影 | 2020久久精品永久免费 | 国产va视频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麻豆 | 免费看电影网站 |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 男女免费视频 | 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久久狠狠干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 免费网站美女视频观看 |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在线视频你懂的 | 男人女人的免费视频网站 | 男女羞羞网站 | 日韩欧美色视频 | 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视频观看 | 日韩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