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3 20:57:0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社區調查問卷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 互動式問卷;高血壓病;憂慮;社區
[中圖分類號] R544.1;R19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12-143-02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發病、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患者精神狀態、生活方式及患者對該病的認知及控制能力密切相關。有研究證明,合理的健康教育及問卷方式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以及對高血壓病調查的治療起到積極作用[1~2]。本門診自2004年自制了互動式高血壓病調查問卷,對高血壓病的控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與病例共120例,均來自某社區醫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門診就診的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齡79~31歲,平均51.2歲。病例入選標準均符合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1](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1.2問卷及干預方式
患者診斷明確后初診前及復診時分別接受Zung氏SDS、SAS評分測定測定患者心理狀態[2,3]。將原始分換算成標準分,評定結果與對照組比較,以正常成人SDS標準分上限為界,SAS標準分≥50表示心理處于焦慮狀態,SDS標準分≥53表示心理處于抑郁狀態,分別記錄。
于本門診初診及復診時并給予互動式問卷調查(問卷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患者對高血壓一般知識及危險因素列表選擇;第二部分:醫生依據患者患者作答情況作出相應指導及建議,第三部分:患者復診時對高血壓一般知識作答及自評自我控制血壓及日常生活狀態;第四部分:醫生對問卷評析。問卷見附表),記錄血壓控制情況,并依據問卷作答內容給予相應指導。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復診時心理狀態、對高血壓病一般知識的認識情況、血壓控制的滿意程度。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處理采用SPSS11.5軟件,統計學檢驗方法采用χ2檢驗。見表1。
2結果
問卷調查前,14.2%的患者對病情感到憂慮,3.3%的患者精神抑郁,20.0%的患者對高血壓病認識不足,25.8%的患者血壓控制不滿意;問卷調查后對病情感到憂慮減少到6.67%,精神抑郁0.8%,對高血壓病認識不足5.8%,血壓控制不滿意12.5%,各觀察指標在問卷調查前后具有明顯差異(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常見病、多發病,與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情緒及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可有頭痛、頭暈等各種癥狀,是腦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如果得不到合理治療,必將影響到各器官系統,引發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致殘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我國高血壓發病率約為11%,而高血壓患者知曉率、服藥率和控制率都很低,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的還不到32%,而服藥治療的不到25%,能夠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的還不到7%[1]。
研究表明,抑郁與高血壓關系密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機構資助的CARDIA調查顯示[4],高血壓患者容易抑郁,一些前瞻性研究認為可以把高血壓作為生活方式疾病,疾病的控制程度與進展情況與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及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精神狀態密切相關。改善患者的緊張情緒,加強對高血壓的認知水平是治療及預防疾病進展的重要途徑,采取有效的手段進行干預是降低人群發病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采取社會醫學、行為醫學措施進行綜合控制。開展以社區健康教育為目的的問卷調查,提高社區患者衛生知識水平,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改變患者的亞健康心理狀態,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解除患者的心理負擔[4],對控制血壓具有重要意義[3]。
我院采取互動式問卷進行互動干預后,通過針對患者問卷的分析,進行互動式回答,提高了高血壓病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了血壓控制的滿意度,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發生與發展。結果表明,互動式問卷對高血壓患者控制疾病起到了積極作用,問卷后患者的心理狀態明顯好于問卷前,問卷后對高血壓病一般知識及危險因素的知曉程度明顯高于問卷調查前,而血壓控制的滿意程度有了明顯改善,滿意率明顯提高。
由此可見,該問卷改變了以往調查問卷只為問卷機構服務的單一普查的功能,患者能夠收到反饋信息,對在該疾病治療上存在的問題有明確的認識,并可以了解相應的解決辦法。該問卷集普查問卷、宣傳教育材料、疾病治療指導于一身,值得臨床及社區醫療服務機構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47.
[2] 吳文源. 焦慮自評量表SAS[J]. 上海精神醫學,1990,2(1):44-46.
[3] 王春芳. 抑郁自評表對1340例正常人評定分析[J]. 中國精神疾病雜志,1996,12(5):267-269.
[4] Yan LL,Liu K,Matthews KA, et al. Psychosocial factor sand risk of hypertension: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in Young Adults(CARDIA)study[J]. JAMA,2003,290(16):2138-2148.
[關鍵詞] COPD;生活質量;心理狀況;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 R56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22-54-03
Questionnaire of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knowledge for patients with COPD in a community
LIU Baofeng
Sanjiang Branch of Shitan County Center Hospital of Zengche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Zengcheng 5113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knowledg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Methods Survey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136 cases with COPD using seattle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questionnaire and the patient's mental status rating scales used Zung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Using homemade scale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knowledge patients knowed and demand. Results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otal score was (285.7±10.1); life skills score was (87.7±4.9), emotional function average score was (55.4±5.7), physical function average score was (66.9±5.3), treatment satisfaction Average score was (76.2±5.4). Patient anxiety score was (32.7±6.3), with three cases of anxiet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score was (37.5±7.3), with 21 cases of depression.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knowledge of the patients on disease prevention, self-care, etc, but in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elf-care knowledge awareness is relatively low.And patients were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knowledge requirements (82.3%-100.0%). Conclu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PD are bad.Although some patients to understand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but the demand was still large.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patients receiving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of life; COPD; Mental Status; Questionnair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慢性遷延性疾病。目前醫學臨床對COPD 早期綜合防治認識不足,大多僅滿足于對COPD 急性發作期患者進行治療,而對緩解期的防治和指導患者自我康復治療缺乏必要的重視。研究發現,社區生活COPD患者生活質量情況讓人擔憂,而這主要與患者的健康行為、病程、住院次數、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經濟狀況、自我管理狀況等有關[1-2]。而通過患者的自我護理可以顯著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3]。本研究對某社區COPD患者的
生活質量情況及對疾病相關自我保健知識的需求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為制定個體化的護理干預方案奠定基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某社區136例COPD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所有患者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指南》標準診斷為確診為COPD患者。其中男101例,女35例,年齡41~86歲,平均(61.0±15.2)歲,COPD分級Ⅰ級7例、Ⅱ級50例、Ⅲ級53例、Ⅳ級26例。職業:農民50例,工人43例,白領37例,其他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68例,高中34例,大專及本科以上34例。患者病情穩定超過1個月,同時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結締組織病、糖尿病及惡性腫瘤者;排出合并精神類疾病不能合作者及文盲或患者處于臨終狀態。
1.2 調查方法
采用西雅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問卷[4]調查評價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包括:生活技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治療滿意情況。共29個條目,每個條目包含4個選項,得分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選用宗氏心理評定量表[5]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價。該表包括焦慮評定量表及抑郁評定量表,分值總分為20~8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狀況越差。其中41分為是否存在焦慮或抑郁狀態的閾值評定標準。采用自制量表對患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及需求情況進行調查,具體項目詳見表1~表2。
1.3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對患者心理狀態平分與生活質量評分的相關性進行檢驗,P
2 結果
2.1 問卷調查總體結果
問卷發放136份,收回136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132份,有效率為97.1%。
2.2 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
患者生活質量總得分(285.7±10.1)分(范圍0~400分);生活技能平均得分(87.7±4.9)分(范圍0~100分)、情緒功能平均得分(55.4±5.7)分(范圍0~100分)、軀體功能平均得分(66.9±5.3)分(范圍0~100分)、治療滿意情況平均得分(76.2±5.4)分(范圍0~100分)。患者焦慮狀態得分(32.7±6.3分,3例(2.2%)患者得分>41分;患者抑郁狀態得分(37.5±7.3)分,21例(15.4%)患者得分>41分。患者焦慮、抑郁狀態得分與生活質量總得分均存在相關性(r=-0.817,P
2.3 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及需求情況
患者對疾病的預防、自我護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知曉度,但在心理自我護理相關知識方面知曉率相對較低,詳見表1。患者對相關知識的需求度較高,從82.3%~100%,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知識需求方面無顯著差異(P=0.351),不同調查指標間需求率的差異也無顯著差異(P=0.644)。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組包括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
表1 某社區COPD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n=145)
項目 內容 知曉 [n(%)]
自我護理知識 防止感冒發燒 98(72.1)
不去人多嘈雜處 94(69.1)
活動或休息 堅持體操、慢跑等有氧運動 70(51.5)
早睡早起 103(75.7)
避免疲勞 97(71.3)
不接觸化學物質、粉塵等有害物質 97(71.3)
誘發因素及預防 建立服藥日志 81(59.6)
定期肺功能檢測 94(69.1)
戒煙戒酒 127(93.4)
飲食方面 按時進餐 134(98.5)
正確搭配飲食 74(54.4)
心理方面 正確宣泄情緒 36(26.5)
懂得尋求家人、朋友的支持 33(24.3)
復查及就診 感覺不適及時就診 125(91.9)
按期復查 108(79.4)
氣腫的慢性肺部疾病[6]。近年來該病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00年全球范圍內高病死率的疾病中COPD的病死率排第4位。據WHO預測,即使有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到2020年COPD的病死率也將高居第3位。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患者群防治的研究”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主要放在肺心病的防治上,而對COPD 早期綜合防治的認識不足,多滿足于對COPD 急性發作期患者進行治療,而對緩解期的防治和指導患者自我康復治療缺乏必要的重視,結果也不盡如人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區人群綜合干預的研究”已列入國家攻關專題。期望從根本改變防治現狀,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致死、致殘率下降[7]。目前我國社區護理發展仍然較滯后,社區護理處于自發的無規范狀態,缺乏客觀的護理記錄規范,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張海琴等[8]通過對穩定期COPD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況進行評價后發現,患者生活質量低下,普遍存在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本研究同樣發現,COPD患者生活質量不高,且焦慮抑郁情緒與生活質量存在顯著相關性。因此需對出院COPD患者行一定的干預措施,如社區康復及護理等,以提高其生活質量,改善心理狀態。
而COPD的社區延續性護理及社區康復治療仍然是一個新生事物,許多有康復需求的患者沒有得到康復服務,即使得到一些康復服務也不是系統、全面的康復訓練,也未見有將延伸護理的理念引入到社區康復服務的報道。就我國
表2 某社區COPD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知需求情況分析[n(%)]
項目 初中及以下(n=68) 高中或中專(n=34) 大專及上(n=34) 合計
發病機理及危險因素 61(89.7) 29(85.3) 34(100.0) 130(91.2)
霧化氧療注意事項 60(88.2) 34(100.0) 32(94.1) 126(93.8)
并發癥防治辦法 59(86.8) 31(91.2) 32(94.1) 132(92.6)
康復鍛煉內容 65(95.6) 30(88.2) 31(91.2) 126(93.8)
用藥方法 60(88.2) 28(82.3) 32(94.1) 120(88.2)
飲食指導 54(79.4) 28(82.3) 31 (91.2) 122(83.1)
心理衛生知識 64(94.1) 33(97.1) 33(97.1) 130(95.6)
治療方法及效果 68(100.0) 34(100.0) 34(100.0) 145(100.0)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大部分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度不夠,對相關知識的普及要求較高[9]。而本研究也發現,患者對疾病的預防、自我護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知曉度,但在心理自我護理相關知識方面知曉率相對較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具有較高需求度。說明實施個體化的護理干預及衛生宣教在COPD的社區護理及康復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總之,COPD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況較差,雖然患者懂得一定的疾病相關知識,但需求度仍較大,十分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
[參考文獻]
[1] 劉麗萍, 趙慶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及相關因素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8,30(3):263-265.
[2] 劉素蓉,何小方,何海英.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情況及對策[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10):1493-1494.
[3] 唐湘林,瞿云中.COPD病人自我護理力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5(1):78-80.
[4] Tu SP,Mcdonell MB,S pertus JA,et al.A new self- administered qu estionnaire to monitor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PD[J].Chest,1997,112(3):614-622.
[5] Zung WW,Magruder HK,Velez R,et al.The comorbit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general medical pati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J].J Clin Psychiatry,1990,51(16):77-80.
[6]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J].Am J Repir Cri Care Med,1995,152(5 Pt 2):s77-121.
[7] 丁愛華,鐘美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社區康復模式的探討[J].中外醫療,2008,27(16):127-128.
[8] 張海琴,李燕芹,劉斌,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精神狀態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1):15-16.
一、調查目的與任務
通過調查,掌握我街道各類殘疾人的數量、結構、分布及其康復、教育、勞動就業、家庭和參與社會生活等情況,及時、全面、準確的掌握街道殘疾人基本生活與需求,為實現街道殘疾人小康工程提供數據支持。
二、調查范圍與對象
調查范圍和對象是戶口在街道范圍內的持證殘疾人和未持證殘疾人。
三、調查內容
省殘疾人基本狀況和需求調查問卷所涉及的全部內容。
四、調查的組織領導
街道成立殘疾人基本狀況和需求調查領導小組,負責本次調查工作的組織實施。同時,組建街道調查隊,各社區殘協專職委員或殘協工作者擔任調查員,另抽調1-2名熟悉社區住戶狀況社區工作者擔任陪調員,共同組成調查組,負責本社區的殘疾人現場調查全部工作以及問卷錄入工作,保證問卷信息的準確采集和正確填寫。
(一)街道殘疾人基本狀況和需求調查領導小組成員組長:
五、調查的主要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14年2月28日前)
1、進行嚴格、規范的崗前培訓。街道殘聯將對確定的調查員進行專門培訓,確保讓每個調查員弄清調查目的和要求,掌握調查交流技巧,尤其是要掌握調查問卷的填寫要求、問卷各項內容的邏輯聯系。
2、進行宣傳發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又行之有效的宣傳形式,大張旗鼓的宣傳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內容和要求動員各社區所有殘疾人朋友積極支持配合調查,為調查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氛圍。
3、劃分調查小區和編制調查對象底冊。在廣泛宣傳動員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社區范圍進行調查對象摸底。然后以中國殘聯殘疾人基礎數據庫中數據為基礎,對比摸底調查上報的對象,編制調查對象底冊。
(二)入戶調查和抽查階段(2014年3月3日—4月1日)
1、入戶調查。各社區組織調查員在陪調員的陪同下,分別入戶調查并詳細填寫問卷。對調查小區內已登錄在調查對象底冊的殘疾人對象要力爭全部走訪調查,不要有漏訪現象。如果發現有沒有登錄的殘疾人也應該走訪調查,同時將該殘疾人補錄進調查對象底冊。如果因特殊原因失訪,須說明原因。失訪原因填寫在調查對象底冊以及交接單上。填寫問卷要求卷面清潔,字跡工整,標志清晰,邏輯正確。填寫內容客觀、真實、準確、全面。
2、各社區自查。調查員應該對當日填寫的調查問卷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和改正錯誤。社區可以對調查員的調查情況進行抽查,也可以在調查進行一個階段后,組織一次交換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改正錯誤,總結經驗教訓,提升后續調查工作質量。
3、街辦調查工作機構抽查。街辦調查工作隊將不定期到社區巡查,隨機抽查調查問卷,查看問卷填寫質量,必要時,抽查人員可以重新走訪一些調查對象,核查問卷填寫是否客觀、真實、準確、全面。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各社區改正,并將錯誤通報引以為誡。
(三)問卷審核、交換檢查階段(2014年4月2日—4月30日)
1、問卷審核。街辦對問卷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卷面審核,看卷面是否破損,是否清潔工整;二是6項個人信息的審核;三是失訪原因的審核;四是問卷各項目關系的審核,主要是邏輯關系、有無漏項、有無跳填錯誤等。
2、交換檢查。街辦殘聯將統一安排各社區之間進行交換檢查。既對調查對象進行抽查,又核查問卷填寫的客觀性、真實性、準確性、全面性和失訪原因的真實性。隨機抽查不少于調查總量8%的問卷,核查問卷填寫的清潔度、邏輯關系的準確性。
3、糾錯返工。對交換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被檢查單位及時改正,對差錯率超過驗收標準的,該單位及時重新返工,直至達到標準為止。
漳江口保護區涉及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東廈鎮的竹塔村和船場村,兩村有2681戶,約11186人,社區村民主要從事糧食、蔬菜生產、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
1.1資料
通過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國家林業部、環境保護部、福建省環境保護廳、福建省林業廳和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局門戶網站,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包括自然保護區管理的相關論文、報道和文件等。
1.2問卷調查
1.2.1管理人員的調查問卷
在專家咨詢基礎上,經過反復修訂,設計了《漳江口保護區管理的調查問卷》(以下簡稱調查問卷)。23位專家對調查問卷進行了內容效度檢驗,檢驗結果顯示,17位專家認為非常可行,5位專家認為比較可行,1位專家認為一般可行。該檢驗結果符合研究要求。選擇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局、福建省環境保護廳、福建省林業廳、漳州市環境保護局、漳州市林業局、云霄縣環境保護局和云霄縣林業局等單位的管理人員開展調查,采取面對面訪談的形式,并對問卷中的疑問給予解答,提高了問卷回答質量和回收率。問卷的調查時間為2013年7~8月。共向81人發放調查問卷81份,回收調查問卷77份,其中,有效調查問卷76份。對調查問卷的調查結果進行了內部一致性檢驗,經檢驗,調查問卷的信度系數為0.87,表明調查問卷具有可信性。
1.2.2專家的調查問卷
設計了《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利益相關者調查問卷》(以下簡稱調查問卷)。23位專家對調查問卷進行了內容效度檢驗,檢驗結果顯示,16位專家認為非常可行,3位專家認為比較可行,2位專家認為一般可行。該檢驗結果符合研究要求。按照具有代表性原則,選擇福建省環境保護廳、福建省林業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福建省國土資源廳、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相關單位的專家,選擇科研院所和高校中主要從事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專家。調查問卷的調查時間為2013年9~10月。共向78人發放調查問卷78份,回收調查問卷75份,其中,有效調查問卷73份。對調查問卷的調查結果進行了內部一致性檢驗,經檢驗,調查問卷的信度系數為0.86,表明調查問卷具有可信性。
1.3數理統計
采用MicrosoftExcel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處理,按照重要程度給予賦值,分別以5分、4分、3分、2分和1分的賦值,最后用總得分除以選擇人數,得到平均分。
2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利益相關者分析
利益相關者指受一件事的原因或者結果影響的人、集團或者組織。利益相關者分析是通過確定基本特征、內在聯系等方面來推定關鍵參與者或利益相關者的工具或方法[4]。公共管理中的利益相關者分析,更強調參與者和組織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在影響的背后就隱藏著公共管理問題的答案[5]。運用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自然保護區管理問題,能很好地協調利益相關方,使復雜的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趨于理性化。2.1管理中利益相關者的界定利益相關者具有合法性、權力性和緊急性3個特征[6]。根據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利益相關者權力和利益關系的定性判斷,將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利益相關者分為確定型利益相關者(同時具有合法性、權力性和緊急性3個特征),包括政府、當地社區、非政府組織、企業與旅游公司;預期型利益相關者(具有合法性、權力性和緊急性3個特征中的2個特征),包括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公眾;潛在型利益相關者(具有合法性、權力性和緊急性3個特征中的1個特征),包括金融機構、新聞媒體和旅游者。專家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利益相關者中的政府(包括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局)、當地社區、非政府組織、企業與旅游公司的重要性高,重要程度都大于4.50分(圖1);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重要性較高,重要程度在3.00~3.50分;金融機構、新聞媒體和旅游者的重要性低,重要程度都小于2.50分。圖1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利益相關者的重要程度Fig.1ImportanceofthestakeholdersintheManagementofZhangjiangkouNatureReserve根據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利益相關者權力和利益關系的定性判斷,結合專家的問卷調查的結果,界定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確定型利益相關者為政府(包括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局)、當地社區、非政府組織、企業與旅游公司;預期型利益相關者為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公眾;潛在型利益相關者為金融機構、新聞媒體和旅游者。2.2管理中確定型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取向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由于確定型利益相關者的角色、責任和任務不同,其價值取向的差異較大,造成利益者相關者之間的沖突。通過專家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分析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確定型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取向。從表1可以看出,有71人(97.26%)認為政府的價值取向為生態價值,有69人(94.52%)認為當地社區的價值取向為經濟價值,有68人(93.15%)認為非政府組織的價值取向為社會價值,有70人(95.89%)認為企業與旅游公司的價值取向為經濟價值。政府追求的是漳江口保護區資源環境保護和生態功能發揮以及生態效益提高,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政府通過制定法規和政策,調控和規范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行為,實現漳江口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價值管理的目標,所以政府關注的是生態價值。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局作為政府為濕地保護和生態價值管理設立的管理機構,主要職能是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執行濕地保護的法規和政策,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以生態效益為目標,所以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局關注的是生態價值。漳江口保護區建立和管理制約了當地社區的發展,限制資源的利用造成漳江口保護區當地社區經濟收入的減少,而當地社區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償;漳江口保護區當地社區為了發展生產,追求經濟利益,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當地社區關注的是經濟價值。漳江口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加工企業利用保護區的自然資源獲得經濟收入,企業追求的是經濟效益,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企業關注的是經濟價值。漳江口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的旅游公司利用保護區內的資源環境發展旅游,其主要目的是以營利為主,追求利潤最大化,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旅游公司關注的是經濟價值。非政府組織通過培訓漳江口保護區的社區居民,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文化水平,為漳江口保護區管理提供了社會支撐;另外,非政府組織通過濕地保護和發展生態環境項目、推廣科學管理技術,提高了當地社區和社區居民的經濟收入,實現非政府組織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使命,以社會效益為目標,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非政府組織關注的是社會價值。
3漳江口保護區公共管理模式的構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各種社會公共組織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促進公共利益最大化為宗旨,運用政治、經濟和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依法制定與執行公共政策,管理社會公共事務,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活動。公共管理需要整合以政府為核心的各種社會公共組織的力量,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有政府,還有社會中為追求公共利益服務的非政府組織等[7,8]。漳江口保護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具有公共物品的特點,在管理中會造成“搭便車”、“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等[9],需要政府、當地社區、非政府組織、企業與旅游公司之間的配合與互動,所以作為公共管理對象的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主體應該多元化。
3.1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面臨問題的分析
管理人員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面臨的問題分別為缺乏分類管理、缺乏社區共管、缺少管理經費和缺少管理編制,其重要程度分別為3.95分、3.57分、3.03分和2.29分(圖2)。管理中缺乏對漳江口保護區具有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分類管理,在管理政策上沒有體現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差別,影響了漳江口保護區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的發揮。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注重當地社區生產、生活對保護區濕地資源環境的負面影響,而忽視了建立保護區給當地社區居民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在禁止當地社區居民不合理利用資源的同時,沒有為其尋找可持續生計的發展途徑,使當地社區居民從保護區中所得的收入減少,當地社區居民缺乏參與漳江口保護區的管理,造成當地社區居民對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工作的消極抵抗,影響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上級財政撥款是當前漳江口保護區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上級財政撥款只能基本滿足職工的工資,缺少基礎設施的維護與運轉、宣傳等管理費用,由于管理經費匱乏,致使濕地保護管理的技術手段還停留在粗放的管理階段,對保護區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難。目前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局為副縣(處)級建制級別,而管理人員編制維持在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時的人員編制,影響了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工作的開展。圖2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面臨問題的重要程度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面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實行單一的政府管理,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工作要達到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當地社區需要和社會公眾期望相一致的綜合目標,而政府機構難以獨自解決面臨的所有問題,因此,漳江口保護區需要推行管理主體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以促進該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
3.2漳江口自然保護區管理模式的選擇
漳江口保護區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主要體現在防災護堤、保持土壤、氣體調節、環境凈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效益功能,提供生產有機物產品(包括木材、凋落物、漁業)、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游憩等經濟效益功能,發展當地社區經濟、增加社區居民經濟收入、提高社區居民健康和文化水平等社會效益功能[10],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通過漳江口保護區利益相關者價值取向和管理中面臨問題的分析,對漳江口保護區具有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分類管理[11],構建合理的公共管理模式(圖3),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達到漳江口保護區有效管理的目標。
3.2.1政府主導的管理型
漳江口保護區生態價值指保護區內各種生態服務價值,包括防災護堤、保持土壤、氣體調節、環境凈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功能。而作為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漳江口保護區具有非排他性,會產生“搭便車”現象,私人從利潤最大化角度不會提供此類物品。通過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確定型利益相關者價值取向分析可以看出,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政府(包括漳江口保護區管理局)關注的是生態價值,因此,采取政府主導的管理型對漳江口保護區生態價值進行管理。政府作為公共經濟主體具有強制性和普遍性,政府作為漳江口保護區管理的主體,通過立法和制定政策,協調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矛盾,向參與漳江口保護區管理的其他主體提供經費,通過制定法律、法規、政策等對參與漳江口保護區管理的其他主體進行規制和監督。
3.2.2政府指導下的社區共同管理型
漳江口保護區經濟效益指通過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使保護區當地社區、加工企業和旅游公司獲得經濟收入,包括提供紅樹林木材、紅樹林凋落物、灘涂海水養殖和景觀資源等。漳江口保護區的建立對濕地生態保護、生態系統功能恢復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漳江口保護區的建立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社區發展,限制資源的利用造成漳江口保護區社區居民經濟利益的下降,而社區居民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償。社區共管指社區居民共同參與保護區管理方案的決策、實施和評估的過程,目標是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從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確定型利益相關者價值取向分析中可知,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當地社區居民關注的是經濟價值,因此,采取政府指導下的社區共同管理型對漳江口保護區經濟價值進行管理。政府作為漳江口保護區社區共同管理的啟動者、組織者、激勵者和實施保證者,為當地社區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補充當地社區在管理漳江口保護區公共資源上的需求;當地社區組織在提供市場信息、推廣先進技術、項目示范、宣傳和落實政策等方面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社區居民作為社區共同管理的直接受益者和主要實施者,依法享有規定的產權,以決策者的身份參與社區資源利用規劃,以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力量參與實施和管理。
3.2.3政府指導下的企業與旅游公司管理型
漳江口保護區相關企業利用保護區的自然資源,發展養殖業和加工業獲取經濟效益,旅游公司利用保護區內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景觀資源,在實驗區開展生態旅游項目及相關服務業,獲得經濟效益。通過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確定型利益相關者價值取向分析可以看出,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企業與旅游公司關注的是經濟價值,因此,采取政府指導下的企業與旅游公司管理型對漳江口保護區經濟價值進行管理。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為企業與旅游公司提供制度的保障和激勵,為消費者提供信息,并給予必要的支持,在政府指導下讓企業與旅游公司通過市場競爭,以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
3.2.4政府指導下的非政府組織管理型
漳江口保護區社會價值指保護區社會效益的價值,表現為當地社區居民經濟收入的增加和社區居民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等。漳江口保護區作為向公眾介紹、傳播和展示自然保護事業的良好場所,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和感染力;非政府組織作為公益服務的社會群體,致力于各種社會公益事業。從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的確定型利益相關者價值取向分析中可知,在漳江口保護區管理中,非政府組織關注的是社會效益;作為公益性事業的漳江口保護區,是一項復雜的生態系統工程,政府在其建設與管理中必須處于主導地位。因此,采取政府指導下的非府組織管理型對漳江口保護區社會價值進行管理。政府通過制定支持性的法規和政策,賦予非政府組織充分的權利,承擔濕地保護的責任。
4結論
【關鍵詞】 社區醫院;中藥不良反應;醫務人員;認知度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2.092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cognition degree by medical staff in our community hospital for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Questionnaire was taken by 25 medical staff in our community hospital for their ADR cognition degree. Summary was made on recovery rate, effective rate, cognition degree by medical staff for ADR and baseline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for solution proposing. Results Discharge rate of questionnaire for ADR was 100.00%, with recovery rate as 88.00% and effective rate as 84.00%. Complete correct answers accounted for 57.14% in ADR cognition degree questionnaire, and that in ADR reporting and monitoring questionnaire was 47.62%. Conclusion Medical staff in our community hospital have low cognition degree for ADR related knowledge and regulation, along with poor report condition of ADR.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raining of ADR knowledge and establish special line for ADR report to effectively and timely report ADR and to reduce overall ADR rate.
【Key words】 Community hospit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staff; Cognition degree
v觀我國歷史, 中藥在國人防治疾病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現今, 中藥仍廣泛應用于臨床, 但隨著制藥企業不斷壯大, 中藥制作方法多種多樣以及新型藥劑的加入, 使其不良反應事件逐漸增多, 逐漸引起了醫學界的重視[1-5]。自國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管理通報》[6]出臺以來, 各醫療中心均開展了ADR的報告與監測, 各部門對ADR認知度及監測能力都大幅提升。規范并加強ADR報告與監管可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促進醫患和諧關系, 改善醫療服務中心整體診療與服務質量[7-10]。全國ADR調查開展以來, 本社區醫院也實施了ADR認知情況的現場調查問卷, 作者將本社區醫院中藥ADR調查情況加以總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本社區醫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發放的中藥ADR認知度調查問卷加以整理, 本社區醫院共有25名在職醫務人員參與調查, 將收集回來的22份調查資料作為研究樣本。入選者為本社區醫院各個科室在職的醫務人員, 以現場調查方式開展。
1. 2 調查方法 調查問卷內容根據《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管理細則》[7]制定整理, 以《藥品不良反應知識100問》[11]作為答案的參考依據, 編制一份中藥ADR認知調查表, 并提交到上級藥學會, 直至通過審核。對本社區醫院在職醫務人員進行中藥ADR的認知度調查, 由各個科醫務人員實事求是、自覺自愿獨立填寫后交回, 逐張統計, 并分析結果。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入選的醫務人員參與問卷情況(包括發放率、問卷有效率及回收率)與人口社會學特征、對中藥ADR報告態度、中藥ADR認知度及綜合評估中藥ADR監測工作開展狀況。
2 結果
2. 1 醫務人員參與問卷情況及人口社會學特征 共發放25份調查問卷, 收回22份, 1份無效, 21份有效。本次中藥ADR的調查問卷發放率為100.00%, 回收率為88.00%, 有效率為84.00%。見表1。
2. 2 醫務人員對中藥ADR的認知度 對中藥ADR相關知識進行問答后, 僅有12人全部回答正確, 占57.14%。見表2。
2. 3 醫務人員對中藥ADR報告和處置的認知度 對中藥ADR報告與處置認知度進行調查后, 全部回答正確的僅有10人, 占47.62%。見表3。
3 討論
造成中藥ADR的原因多種多樣, 除了社會對中藥上市重視度不夠、質量監管水平良莠不齊、生產工藝有待改革以外,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臨床對中藥管理和應用不完善造成的[12], 其主要原因有:①忽視“辨證施治”原則, 增加了物的不良反應[13];②臨床應用中操作不規范, 與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配伍不當, 導致大量不溶性微粒生成, 加大了不良反應率[14];③超長時間、超劑量用藥也是導致中藥ADR的重要原因之一;④中西藥相互作用:中西藥成分存在“相惡、相反”的作用, 不僅影響了藥效, 還增加了ADR的發生率[15-17]。醫務人員應加強本學科基本知識, 加強辨證用藥方法及安全性問題培訓, 注意藥物的用法用量及使用周期, 在藥物配伍時注意其禁忌項與濃度, 防止藥物相互濫用, 關愛老年、幼童及特殊群體, 多方面降低中藥ADR發生率[18-20]。
本次中藥ADR的調查問卷發放率為100.00%, 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別為88.00%和84.00%。醫務人員對中藥ADR認知度及對中藥ADR報告和處置認知度完全回答正確的比率分別為57.14%和47.62%。本社區醫院醫務人員應積極開展中藥ADR知識普及宣傳, 定期進行ADR知識問卷調查。
綜上所述, 本社區醫院從業醫務人員整體對中藥ADR相關知識及報告、處置辦法認知度偏低, 上級領導者應重視對中藥ADR的宣傳教育, 增大其培訓力度, 設立ADR上報專線, 以便及時、有效匯報中藥ADR信息, 提高本院整體治療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育民. 中藥制劑不良反應的監測結果分析和用藥管理對策探討.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13):79-80.
[2] 王懿, 孫蓉. 基于累及器官和發生頻率的有毒中藥不良反應統計分析. 中國藥物警戒, 2014, 11(1):23-26.
[3] 楊小駿, 謝海棠, 徐文科, 等. 藥品不良反應及安全用藥知識在某三甲醫院三類醫務人員中認知度研究.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13, 18(9):1008-1013.
[4] 魯鏡, 陳寧, 趙懷全, 等. 我院護士藥品不良反應認知度的調查. 中國藥物警戒, 2012, 9(8):496-499.
[5] 趙艷姣, 李俊波, 王光宏, 等. 公眾對抗生素認知度及不良反應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 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9):171-173.
[6] 曾毅, 謝偉乾, 蔣春暉, 等. 醫務人員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認知度的調查分析. 華夏醫學, 2012, 25(2):224-228.
[7] 劉漢斌, 李學偉, 李彤, 等. 定西市8家二級以上醫院醫務人員藥品不良反應認知度調查. 衛生職業教育, 2015, 35(7):128-130.
[8] 劉蕾, 孫瑞芳, 趙學增. 調查與分析院醫務人員對藥品不良反應的認知度--以某醫院為例. 醫學與法學, 2014, 6(5):60-63.
[9] 閔慧. 我院醫護人員對藥品不良反應認知情況調查分析.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5(13):1-2.
[10] 高璇, 李智平. 236家醫院兒科醫務人員自身因素對兒童不良反應上報率影響的探討. 中國藥學雜志, 2015, 50(2):182-186.
[11] 徐萍, 胡琦, 俞恩珠, 等. 醫療機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培訓的效果分析.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2014, 31(12):1534-1538.
[12] 鄭金紅, 朱新枝, 李春梅. 湖北省十堰市二級醫院醫務人員藥品不良反應認知調查. 職業與健康, 2013, 29(16):2038-2040.
[13] 張秀梅, 李連新, 付燕霞. 醫院醫務人員藥品不良反應認知度調查. 中國藥業, 2012, 21(18):3-4.
[14] 江亮, 鐘強, 肖冬梅, 等. 醫務人員對藥品不良反應認知度和報告態度的調查分析. 中國藥房, 2012(32):2992-2995.
[15] 田璐璐, 黃之訓, 祝德秋. 我院醫務人員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認知度調查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3(43):73-74.
[16] 劉光斌, 郝軍祥, 嚴疏, 等. 醫務人員藥品不良反應認知度和呈報態度的調查分析. 中國執業藥師, 2010, 7(11):6-10.
[17] 馬海燕. 我院醫務人員《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認知度調查.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1, 9(6):109-110.
[18] 郝軍祥, 嚴疏, 劉光斌, 等. 對嘉峪關市醫務人員藥品不良反應認知度的調查與研究. 中國藥物警戒, 2011, 8(4):240-243.
[19] 劉曉紅, 林霞. 我院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體會.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24(1):17-18.
按照省委組織部關于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調研的通知,我們于3月2日在街道四樓會議室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調研動員部署會,參加人員是全體國家干部、機關單位支部負責人、村(社區)支部書記,總共參加人數是85人。近期,組織人員專題學習研究、提前謀劃部署。圍繞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對標合格黨員標準,在全市各領域不同層次,展開了廣泛深入調研,為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明確任務,及早行動。市委組織部組織人員專題學習研究,結合黨員標準分不同領域統一設定了《全市黨員學習教育思想狀況調查問卷》,從黨員基本情況、學習教育情況、政治意識、擔當作為、思想狀況、孝老愛親等方面進行設置,力求全面掌握全市黨員隊伍整體情況。制定下發了《關于做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調研工作的通知》,明確時間任務、調研內容和形式。組織召開了全市各領域調研工作任務分工部署會,下發調查問卷3000多份,動員各縣區和各領域黨工委,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組成調研組,以座談會、走訪征求意見等形式廣泛進行調研。
突出重點,問診把脈。走訪調研采取自上而下同步推進的方式進行,市縣組成若干調研組,由分管領導帶隊,深入到農村、社區、企業、機關、社會組織、學校分層召開座談會、下發調查問卷,確保調查覆蓋面達到全市黨員總數的5%。重點圍繞黨員隊伍整體學習教育、思想狀況、作風表現等方面開展,特別是目前反應比較集中的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自治區、市出臺的“若干規定”、反腐敗等情況,摸清學什么、怎樣學、怎樣做的問題,把廣大黨員的關切點、群眾的期盼點找準找實,為制定好《石嘴山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問診把脈。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具體做法我提三點要求:
1、發放調查問卷1553份,收回調查問卷1553份,做到了黨員全覆蓋。
由于團隊成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專業知識培訓:有取得艾滋病預防培訓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訓資格證書的5 位,其他幾位均參加過河北師范大學艾滋病預防同伴教育培訓班,擁有著良好的專業知識,因此我們的實踐活動的難度就降低了許多。雖然這樣,但我們絲毫不敢怠慢。在復習迎考階段,我們就開始了前期緊張而有序的準備活動。大家通過上網查詢瀏覽、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向紅十字會的老師請教等方式,對預防艾滋病常識宣傳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與認識,并組織問題、借鑒以有問卷調查、刪改整合、印制了一系列的宣傳資料和調查問卷,用以通過做調查問卷的方式,在掌握了群眾對艾滋病基本常識了解情況之后,糾正其錯誤,引導正確對待艾滋病及其患者。大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參照培訓筆記,結合自己參加培訓時遇到的問題,積極交流,為答疑解惑認真準備。同時,在河北省紅十字會和校醫院的支持下,我們拿到了許多相應的宣傳畫冊,為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又增添了一份力量。
7月19日,別人還在考場奮戰的時候,我們就結束了期末考試,帶著前期的充足準備奔赴向我們的實踐基地——石家莊市橋西區新石南二居委會。由于我們團隊的部分成員是志愿者,經常到居委會所屬社區里搞志愿服務工作,因此為本次社會實踐的溝通問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經過溝通商量,我們的實踐活動基本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我們分工合作,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有的寫板報,有的發問卷調查,有的張貼宣傳畫,大家忙的不亦樂乎。對于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大家及時地交流、解決,更好地為居民服務。我們把事先刻好的艾滋病預防宣傳光盤送給社區居委會,并為居民們播放。同時,也集中對一部分居民進行小班培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積極地聽取他們的意見,更好地完善實踐活動。
活動的下一站:石家莊市橋西區新石南一居委會所屬社區。由于社區比較大,因此我們在這里付出的時間和心血就更多。原定計劃順利地進行著,但是暴露的問題卻越來越多。由于一部分居民是河北醫科大學的老師,因此在他們面前,我們就有“班門弄斧”的意味了,老師在填寫調查問卷的同時,對我們的整個活動給予評價、并且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于調查問卷中的一些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因此,我們也得到了一個再學習的好機會。
在我們實踐的這兩個小區里,由于居民都比較混雜,因此碰到了許多問題:拒絕接受調查問卷的人不少,接受調查問卷的卻又拒絕填寫有效信息的也有,當我們為此作出解釋時,還有一部分人對此表示強烈的不滿。每個人的發出的第一份問卷都是深刻的記憶:很少能以順利地成功開頭的。因此,在不斷地碰壁、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探討、不斷地交流中,我們一點點地進步著。由于問卷調查中的一些問題比較開放,可能會涉及到人的隱私等問題,我們在做調查的時候也會覺得很尷尬,但是想到自己實踐的目的,也就沒什么不好意思了。
在結束了每天的活動后,我們都會及時地對當天的活動進行總結、評價,以便于次日活動的順利進行。其實,在每天的活動中,我們的交流和總結就從來沒有間斷過,誰有了心得體會,誰有了新的想法,誰有了好的主意,我們都會第一時間地讓整個團隊活躍起來。
活動中,我們鞏固了專業知識,增強了個人能力,同時,也學習到許多新的知識,在每天的合作與配合中,我們的感情也逐步升溫。李露家在石家莊,但是離我們的實踐地點比較遠,因此她就搬來和隊友一起住,在整整幾天的時間中,我們是工作中的好搭檔,又成了生活上的好朋友。晚上睡覺之前也不忘說說今天自己的感觸,談談對某個調查的理解,歡笑中我們在一起。
【關鍵詞】 糖尿病 高危人群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群。久病可致多系統損害,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變,引起功能缺陷或衰竭,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生命縮短,病死率高。因此我們對其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社區干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5月及2010年10月采用問卷形式對我社區40歲以上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資料完整有效的共400份。高危人群的判定標準:①年齡≥45歲;②BMI≥24;③既往有IGT或IFG者;④有糖尿病家庭史者;⑤有高血壓和(或)心腦血管病者;⑥年齡≥30歲的妊娠婦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嬰兒者,有不能解釋的滯產者,有多囊卵巢綜合癥的婦女;⑦常年不參加體力活動者;⑧使用一些特殊藥如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1]。其中,年齡60歲以上(含60歲)124人,占31%,60歲以下276人,占69%;男140人,占35%,女260人,占65%;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含初中)200人,占50%,初中以下200人,占50%。
1.2研究方法
1.2.1調查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將統一的調查問卷發放給被調查者,向被調查者詳細講解該調查問卷的各項內容。患者自己填表后再統一收回,進行打分測評。在經過糖尿病知識培訓班、發放糖尿病知識宣傳單、電話咨詢和家庭訪視等社區宣傳后的5個月再次進行該問卷的調查,作前后結果對比,來判斷他們掌握糖尿病防治知曉情況。
1.2.2調查工具 采用統一的調查問卷表,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主要內容涵蓋了糖尿病的發病危險因素、癥狀,血糖正常水平、治療方法、飲食生活及并發癥等。采用是非題的形式判斷患者是否知曉該項內容。
1.3健康教育 ①講述糖尿病發病機理、病因、典型癥狀、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及危險因素等。②飲食指導:選擇多樣化、營養合理的食物。應定時、定量、定餐,主食分配早1/5,中晚餐各2/5。③運動指導:運動在餐后1小時進行,在身體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保證機體充分的水分。選擇有節奏、輕松愉快的運動,如慢跑、快走、交際舞、太極拳等[2]。運動前做5-10分鐘熱身運動,運動時量力而行,避免劇烈的運動。運動前后檢查足部情況,穿寬松、舒適的鞋襪,以免損傷,引起糖尿病足的發生。④藥物和血糖監測指導:告知口服降糖藥物的作用與用法,胰島素的注射療法,使患者認識糖尿病是目前不能根治的慢性病,但又是可防可治的,使患者堅持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指導血糖監測。
2 結果
通過不同途徑的健康教育形式,社區高危人群糖尿病知識知曉率大大提高,但年齡、文化程度不同,知曉率相差較大。
3 討論
通過我們不同途徑的健康教育發現,60歲以上人員對糖尿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較60歲以下人員高,與年齡呈正比。文化程度越高,對糖尿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越高,與文化程度成正比。我們分析可能是60歲以上人員對于每次的社區活動、社區宣傳教育工作比較容易接受,及受周圍糖尿病患者的親身體驗而感化,從而掌握了一定的防治知識。而60歲以下人員,白天忙于工作,較少參加我們的社區宣傳教育工作,所以對糖尿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偏低。文化程度較高的調查者對于糖尿病認識的認知程度高,他們對于糖尿病知識學習的興趣高,掌握能力相對較強,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較強。結合這種情況,我們利用晚上辦培訓班和家庭訪視、電話咨詢等形式進行健康教育活動,指導他們了解糖尿病危險因素和疾病的關系,控制危險因素,針對性的給以生活方式指導,提高他們的認識。
通過我們的調查,60歲以下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知曉率仍然偏低。因此我們總結這次健康教育的經驗,以后將有重點及針對性指導他們,也為今后的健康教育找到突破口。經過半年的健康教育,使社區的高危人群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減少了糖尿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我們做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工作,要克服糖尿病這道難題,還需要社會積極參與,共同努力。
參 考 文 獻
文秘站原創投稿
伴隨著太多不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逐夢青春隊結束了全部的實踐活動。短短的十幾天時間,環保實踐帶給了隊員們太多的東西,感動、責任、奉獻、成長,這些都將是隊員們永遠的收獲。隊員們在這十幾天的時間里,始終為了共同的環保夢,始終銘記社會實踐的口號,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為核心價值觀代言。
為了真正提高隊伍的宣傳效果,為環境保護貢獻力量,達到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隊員們盡心盡力,踏實做好每一項工作,調研期間更是不怕苦、不怕累,積極參與,做事情從不推脫。前期的策劃階段,隊員們都各司其職,將策劃寫得極為詳盡,保證了隊伍后續工作的開展。實踐期間,隊員們更是相互關心、相互鼓勵,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白天賣力調研宣傳,晚上各個隊員寫簡報、發微博、總結、統計分工明確,將隊伍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實踐結束,隊員們還聚在一起,共同討論收獲,共話未來。隊員們都對實踐傾注了很多,自然有了太多的收獲:請記住我站域名。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隊員們在實踐期間,一步一個腳印。先從高校開始實踐,針對當代大學生開展環保宣傳,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在高校,隊員們累計發放調查問卷597張,通過詳細的分析,隊員們認為高校學生普遍環保觀念較強,有很強的責任意識,但是需要學校在環保方式上面加以引導。隊員們還對人群聚集區:二七廣場、火車站,進行了宣傳,共發放調查問卷203份,宣傳頁416,在這些地方隊員們主要以宣傳為主。另外,隊員們對人民公園、紫荊山公園這樣環境優美的公園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68份,主要以口頭宣傳為主。之后,隊員們走訪多個社區,在社區張貼宣傳條幅,為前來觀看的人們進行宣傳,隊員們對居民們進行深入的講解,引來居民們的陣陣掌聲。最后,隊員們來到西流湖進行水質污染調查,在這里隊員們觀察到了許多的污染現象,并向相關環保部門、垃圾處理廠進行交流。希望鄭州政府予以重視,盡快解決這些問題,還市民們一片純凈的湖水。整個實踐活動,隊員們共發放調查問卷近1800份,宣傳頁800份,對印制的調查問卷、宣傳頁進行了高效的利用,對環保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
通過此次的社會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環境保護的嚴重性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實踐使隊員們找到了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點,通過實踐將綠色生活的理念傳達給大家。隊員們也會繼續做中國夢的實踐者,肩負祖國環保的重任,展現當代大學生風貌,為核心價值觀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