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5 23:00:2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骨科副主任醫師工作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一)基本條件:沒有出過醫療事故,考核成績合格,滿足基層工作任務,獲得規定的繼續教育學分,職稱英語和計算機成績考試合格,最重要一點,有執業醫師資格。
(二)報名副主任醫師資格人員年限要求需要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臨床醫學博士后人員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動站前;
2、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擔任主治醫師職務不少于2年;
3、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擔任主治醫師職務不少于4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擔任主治醫師職務不少于5年;
5、醫學專科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擔任主治醫師職務不少于7年或在區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擔任主治醫師職務不少于7年,期間作為第一作者在專業核心期刊發表3篇及以上專業學術論文(不含個案、摘要、綜述等);
6、擔任主治醫師職務期間,獲得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主要完成人;按照人保部、衛生部的有關規定,晉升副主任醫師,應在擔任主治醫師工作期間,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論文(或著作),在專業期刊發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學術會議的大會上報告;
7、擔任主治醫師職務不少于3年,期間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的主要完成人。
(三)申報臨床醫學專業主任醫師資格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或取得學士以上學位,擔任副主任醫師職務不少于5年;
2、擔任副主任醫師職務期間,獲得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主要完成人;
3、擔任副主任醫師職務不少于3年,期間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的主要完成人;
4、醫學專科畢業,擔任副主任醫師職務不少于7年,期間作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發表3篇及以上專業學術論文。
按照人保部、衛生部的有關規定,晉升副主任醫師,應在擔任主治醫師工作期間,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論文(或著作),在專業期刊發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學術會議的大會上報告;晉升主任醫師,應在擔任副主任醫師工作期間,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論文(或著作),在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或在全國性、國際性學術會議的大會上報告。各單位推薦委員會負責對申報人提交論文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進行審核。提交正式的時間,截止當年9月30日申報中醫、預防醫學、藥學、護理、醫學技術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仍按《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執行。對未達到《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規定的申報條件,但業績突出的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后,報市衛生局審核,可以破格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破格標準參照臨床醫學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條件執行。
未受聘擔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時間、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年度以及全脫產攻讀研究生的時間不能計算為履職時間。在職攻讀研究生的履職時間,以單位實際聘任時間為準。
(四)關于申報人員職稱外語的要求:
1、需取得A級合格證書;
2、**年底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參加**年度及以后的職稱外語考試45分以上即視為合格;
3、根據京人發〔20**〕31號文件精神,以下人員免考職稱外語:
(1)具有國家認定的相應留學經歷的;
(2)出版過外文專著、譯著的;
(3)從事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傳統的臨床中醫藥、民族醫藥、工藝美術、古籍整理、歷史時期考古等專業技術工作的;
(4)取得外語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的。
1、護理專業免考;
2、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員需取得4個模塊合格證書;(評聘中級時的3個模塊合格證書仍然有效);
3、取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免考;
4、取得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學位需取得1個模塊合格證書;
5、取得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學位免考。
城市醫生參加援外、援疆、援藏、支援內蒙等醫療隊從事醫療衛生服務、參加搶險救災和青年志愿者服務的時間視同為到基層郊區服務的時間。
下列人員不要求完成基層服務:
1、承擔國家級課題的主要完成人;
2、研究生導師;
3、留學回國人員(憑留學人員回國證明);
4、軍轉干部;
5、有插隊建設兵團經歷的工農兵學員;
6、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者(男55歲及以上,女50歲及以上)。
按照《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實施方案》(京衛醫字〔20**〕45號)要求,各支援醫院臨床科室中級及以上職稱的醫務人員,自20**年起,每年必須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務。對無故拒絕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或沒有按時完成規定的每年下社區服務15天任務的人員,不能晉升職稱。對積極下社區并按要求圓滿完成任務并受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居民好評的人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職稱。
對于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一經核實,將嚴肅處理,2年內取消其申報資格,并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申報人提交到農村、社區服務的證明材料,截止到2012年9月30日。
(七)根據2005年北京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首都所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都要學習掌握重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每人每年學習不得少于20個學時。
(八)關于對論文的要求
晉升副主任醫師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論文(或著作),在專業期刊發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學術會議的大會上報告;晉升主任醫師,應在擔任副主任醫師工作期間,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論文(或著作),在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或在全國性、國際性學術會議的大會上報告。北京市大多醫院要求發表在核心期刊,具體核心期刊目錄在本文后面附上,大家請自行參照發表。
二、申報方式及申報材料
滿足以上申報條件的人員可登陸北京市衛生人員考評中心網站(進行網上申報或下載離線錄入版(網上填報的內容必須準確、詳盡,并與報送的紙質材料一致),各單位人事部門認真審核申報人資料后,按規定時間報送市衛生人員考評中心。
三、個人申報需報送的材料
1、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正反面)1份。
2、申報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須提交執業醫師證書原件及復印件1份。
3、申報主任護師或副主任護師,須提交護士執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1份。
4、《城市醫生到農村服務鑒定表》原件1份。
6、已確定作為答辯論文或代表作(必須為第一作者)的原件及復印件2份。
7、按文件規定,需提交的其他論文或材料原件及復印件1份。
8、外語成績合格證原件及復印件1份。
9、計算機考試合格證(護理專業除外)原件及復印件1份。
10、學歷及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1份。
11、現專業技術職務證書原件及復印件1份。
12、《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培訓證書》原件及復印件1份。
13、《主持危急重癥搶救或解決疑難病例和關鍵、重大技術(科研)問題的實例表》1份。
14、《任現專業技術職務以來主持危急重癥搶救和疑難病癥處理或主刀(指導)手術病例一覽表》1份。
15、海外留學回國服務人員應提交使館出具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原件及復印件1份。
副主任醫師申報材料(二)
***,***市人民醫院心內三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安醫大兼職副教授,XX~XX年連續三年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XX年當選為院“十佳醫生”,XX年2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稱號。
二十多年來,隨著醫院的發展,科室專業的細化,她先后在普內科、心腎內科及心血管內科工作,從一名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到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愛崗敬業、無怨無悔,她那精湛的醫技、良好的醫德醫風和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精神在市人民醫院被傳為美談。
***從事心血管專業20多年,先后在北醫三院、阜外醫院進修心內科和心內電生理,多次參加全國學術會議,把所學的知識積極運用到臨床實踐,并于XX年創建成立了心內三科。近年來積極開展心臟介入手術,強烈的求知欲和進取心使她完成了大量的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心內電生理檢查、冠狀動脈造影術和冠狀動脈內支架術以及難度較大的雙腔起搏器植入術及術后的程控工作,并始終保持著無一例感染與并發癥發生的佳績。每次在手術時她都獨挑重擔,瘦弱的身體背負著40多斤的沉重鉛衣在導管室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身為女性的她,把x射線對身體的危害置之度外,心里只有病人,唯獨沒有她自己。
“查房,給病人看病是我最快樂的事”。她不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無論是病人還是和跟隨她工作的醫生,大家都感到她在工作中全神貫注、一絲不茍。除了上專家門診外,總是一頭扎在病房里。對每一位就診患者,***除了聽主管醫生匯報病史外,都要親自詢問病情、體檢、查看化驗單,從發病的誘因、機制、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預后,都盡可能的詳細分析,由于具有多年的臨床經驗,她在分析病情時總是一針見血、果斷,住院的病人滿意,周圍的同事也盡職盡責,對于危重急癥一天數次去床邊觀察病情,掌握第一手資料,包括測血壓、心肺聽診,常給下級醫生提供病情變化情況。有人說,我們測血壓張主任不放心,她說“不是我不放心你們,而是我自己動手心里更有數,休克病人血壓不僅是數值上的,動脈搏動的強弱也能知道病情的輕重,所以我更喜歡自己動手”。
“嚴于律己,言傳身教”。XX年元月的一個星期天,按慣例她到科室查房,下樓的時候因為心里想著病人不慎摔倒,她忍著巨痛一瘸一拐的來病房查房。查完房,同事們勸她去攝片檢查,經檢查:右踝嚴重軟組織撕裂傷,骨科醫生立即為其進行了石膏固定等治療,按規定要臥床休息兩周,三個月才能取下石膏。當時病房有30多位病人,工作量大,她僅在床上躺了3天就堅持來上班,每天拄著拐杖、腳上綁著石膏來科室上班,病人及同事們看了既心疼又感動,一個月后她瞞著骨科醫生,自己任性去掉了石膏,每天忍著去掉石膏的疼痛堅持上班。平時,她處處關心科內同事,經常為有事的同志帶班頂崗,在全院職工中有很好的聲譽。建科兩年來,她連續兩年大年三十主動值夜班,讓年輕同志安心過好春節,自己卻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機會。
普通外科手術:不是“普通手術”
丁義濤(南京鼓樓醫院院長 主任醫師):普外科手術包括大多數腹部手術和甲狀腺、等手術。不少人以為普通外科都是一些普通的小手術,沒有什么大的風險,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概念,像肝、膽、胰、脾、胃和甲狀腺等部分的手術,無論術中或術后都可能產生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要引起高度的重視。病人及家屬應理解為什么要手術、手術有哪些危險、如何處理并發癥以及手術療效如何等等,要積極配合醫生,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準備。
胃腸道手術要注意些什么?
席時富(鼓樓醫院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無論多大的手術,對家屬、病員和醫生都是件大事,務必認真對待。特別是重大手術,在病人生死關頭,醫務人員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術和救死扶傷的精神,而且還要將自己所做的一切告訴患者和家屬,得到他們的理解與支持。誤解有時會影響病員的康復。
胃腸道是正常人體補充營養的途徑,當其患有外科疾病(尤其是惡性病變)影響營養的補充時就需要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多數胃腸疾病術前都能明確診斷,但有占位而惡性病變又不能排除時,也有手術探查的指征。胃腸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吻合口漏,為了避免其發生,術前營養支持、術前腸道準備、術中腹腔引流、有效的胃腸減壓和術后短期禁食都是必要的,有時還需建立營養性空腸造瘺和暫時性或永久性人工,因為,維持生命是首要的,其次才是保證生活。
對于這些手術的問題,病人和家屬應予了解,并配合醫生做好手術前的皮膚準備(皮膚消毒和剃毛)、灌腸(腸道準備)、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供給營養)等工作。
另外,胃腸道手術和其他普外科手術一樣,在定出手術方案后,醫生總要找家屬談話,并辦理簽字認可手續。那么,作為病人的家屬,需要搞清楚哪些問題呢?①將術前的診斷弄清楚,知道患者是什么病,為什么要手術。②認清手術的必要性和危險性,以及預后對今后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影響,比如直腸癌根治術,病人術后要在腹壁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人工,對此患者和家屬要充分理解。③弄清楚手術前的常規準備方法(見下文:膽囊、膽道手術的準備)以及手術后對病員護理與飲食的要求。
膽囊、膽道手術要做哪些準備? 周建新(鼓樓醫院普外科 主治醫師):膽道細而短,與胃腸比較可以利用的長度較短,而且,膽道的解剖變異較多,故膽道手術中的難度變化大,這就使得醫師往往從難準備、從難要求,這就是“備而無患”的道理,因此,患者要相信醫師具有豐富的處理各種意外情況的經驗,同時,要向醫師反映以往心臟的情況,以免術中偶發的“膽心反射”引起心跳驟停。
患者應正確理解術前談話和簽字,對于“術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應將其理解為就像在街上行走與發生車禍的可能性一樣,是治病必須承擔的風險,病人無須過多打聽,以免加重恐懼和緊張。應正確認識術后刀口痛,放胃管、引流管不舒服等問題。為了早日康復,該放的管子還得要放。一般管子放置的時間不會太長。也不會痛得吃不消,而且通過打針、吃藥也會大大減輕痛苦。
一般準備包括:①改善營養,增強體質,適當補充一些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食物,但仍以清淡為宜,防止誘發膽絞痛。②術前必須認真治療同時存在的高血壓、冠心病、慢性咳嗽、糖尿病等,為手術創造條件。③保證每天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④至少術前兩周應戒煙。
手術前一天的準備包括:洗澡、更換潔凈衣褲;準備手術部位的皮膚,剃盡汗毛;當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后就不要再吃任何東西;臨睡前可灌腸以排除積糞;精神緊張者可服些安眠藥。
手術當天清晨的準備包括:從鼻孔里放置胃管;拿掉假牙、發卡及首飾、手表等貴重物品,并最后解一次小便。
為什么說肝臟手術要進行“全方位準備”?
丁義濤(南京鼓樓醫院院長 主任醫師)肝臟外科近年來已有了迅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肝臟疾病可獲得手術治愈,但肝臟多血供和代謝不可缺少的特點,使其對術前病人條件的要求較高,凡病變與大血管關系密切且肝功能檢查異常者手術難度較大,這類患者要慎重對待手術。因此,除了認識到手術的必要性之外,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有時要選擇介入治療,有時要選擇定向化療,有時要選擇手術治療,有時還要選擇常規化療。治療方案是否合理,往往直接關系到手術效果。所以,病員和家屬除了要配合醫生做好手術前的常規準備外,還應從心理、治療方案、治療手段等方面做好“全方位”的準備。
如何對待甲狀腺、乳腺的手術?
林沛春(鼓樓醫院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甲狀腺、乳腺是位于體表的內分泌腺,隨著國人形體美觀念的更新,人們不僅對頸部手術要求美容,而且對美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術前要充分認識手術的必要性,畢竟疾病比美容更重要。同時也要相信。現在的醫生對這類手術的美容問題已有了充分的重視,會在手術中認真考慮到美容問題。為了方便手術和使患者術中更加舒適,術前要進行頸部過伸和上肢過伸鍛煉。對甲狀腺手術可能發生的神經損傷和手術可能發生的皮瓣壞死,要充分考慮到根治和并發癥的矛盾,其實,病人對手術的滿意也是醫生的最終目的。
為什么說胰腺手術重在“搶時間”?
謝敏(鼓樓醫院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胰腺惡性病變的轉移較早,胰腺良性病變對機體的影響也較大,而手術是治療胰腺良、惡性占位的最好療法,故只要能夠定位,就應早日手術,而不要為了定性而延誤時機。另外,血管外科技術已使血管損傷等惡性并發癥大為減少,不要顧慮太多。最后需要提及的是,對醫師的信任和雄厚的經濟基礎是胰腺手術成功的保證。
腹腔鏡手術也要做準備嗎?
吳亞夫(鼓樓醫院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腹腔鏡手術因其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的優點,已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接受。盡管如此,病人在進行手術前,依然要按常規手術進行術前準備(詳見“膽囊、膽道手術準備”)。
電視腹腔鏡手術是現代高科技的結晶,主要進行膽囊切除術,現在有些醫院已能進行肝、胃、腸、脾、腎和疝的手術。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手術中的安全性也已有了充分的保證,但仍需嚴格掌握適應證,當術中操作困難時仍需行剖腹手術。由此可見,選擇有經驗的醫師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每位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都要有中途換成開腹手術的心理準備。
心胸外科手術:不是“開心”的手術
易建陽(鼓樓醫院胸外科 副主任醫
師):心胸外科手術“動作”都很大,它主要包括心臟、心包、呼吸道、食道及縱膈等手術,這些手術基本都需打開胸腔和全身麻醉,有些還需進行體外循環,此類手術對機體的激惹很大,常造成呼吸循環功能的紊亂,因此,術前需用1~2周的時間來解除病人的恐懼和顧慮、糾正體質的不足和明確診斷。
國外的專家曾將病人分成四個類型:適宜者、和善者、焦慮者和憂郁者,研究表明后兩個類型手術的死亡率和并發癥高于前兩個類型。病人術前應取得親屬的關懷,應與醫師和家屬多交談,應對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有充分的認識。醫學的發展已使開胸術和體外循環術得到廣泛普及,其安全性很高,一般病人都能耐受,值得提醒的是,病人在術前應向醫師全面細致地反映既往病史和合并癥,這有助于預防和減少并發癥,切忌為了手術而向醫師隱瞞病情,這樣做只能欺騙自己。
家屬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既要用親情安慰病人。又要代表病人與醫生接觸而做出必要的決斷。心胸外科手術術前常要進行食管、氣管內窺鏡和心導管介入等檢查,這些檢查會給病人帶來痛苦,并增加醫療費用,但當病人必須接受檢查和術前治療時,家屬應配合醫生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而不應以各種借口拒絕,術前資料不全和準備不完善將給手術帶來危險。
心肺疾病患者常會有營養不良,應在術前盡量予以糾正。家屬可做一些可口的食物給患者吃,應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為主,食物應柔軟、少油、易消化。紫紺病人應多飲水,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應保持低鹽飲食,食管腫瘤的病人應以軟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不能進食的病人應通過輸液補充。
另一項重要的準備是控制感染,改善機體抵抗力。每日應多次漱口、刷牙,保持口腔衛生;有齲齒、扁桃體炎、中耳炎者,應予以控制;應戒煙;多練習深呼吸及咳嗽排痰動作;肺化膿癥患者需每日進行引流排痰,并接受抗生素治療。另外,預防感冒對心胸手術的病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腦外科手術:腦部不是“”
陳明基(鼓樓醫院腦外科 主任醫師):腦外科手術主要包括大腦等中樞神經系統的手術。中樞神經系統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但并非是手術的,當代醫學的進展使腦外科手術已相當普及和安全,相當多的疾病通過手術都能獲得痊愈。盡管如此,腦外科手術的“意外”發生率仍是比較高的,這里講的“意外”包括死亡和致殘,因為,肉眼對“危險區域”的識別能力尚不能達到100%。所以,在腦外科手術前,除了進行常規的醫療準備、生理準備和心理準備外,還應作一些特殊的準備,家屬對這些特殊準備應有一定了解。
顱內壓增高病人的準備顱腔的固定容積使其內部壓力極易受病變的影響而升高,而顱內高壓是腦外科手術前后威脅生命的重要因素,因此手術時機的選擇往往取決于顱內壓力的高低,壓力低時可以適當延期,壓力高時就要盡快手術,甚至進行急診手術。顱內高壓的患者視力下降較明顯,在術前必須用脫水藥物治療。伴有腦積水的病人,術前必須進行腦室外持續引流。以緩解顱內壓,并經3~5日后再進行手術。
腦疝病人的準備 出現腦疝時,應立即用強力脫水劑治療,亦可同時進行腦室穿刺,使病情暫時緩解。如果病情較穩定,且診斷明確,應立即進行開顱手術。
其他準備大多數腦外科手術是通過“頭頂”入路進行的,少數由其他入路進行,因此手術前的一個心理障礙是剃去頭發,尤其對女性更是如此。其實只要能治好病,幾個月后再長一頭秀發是不成問題的。另外,手術中要結扎頸內動脈者,術前應進行頸動脈壓迫訓練2~3周,促進建立側支循環;垂體腺瘤病人術前1周應口服強的松,以防止術后發生垂體危象;腦結核的病人,術前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
泌尿外科手術:盡力保護“下水道”
戴玉田(鼓樓醫院泌尿外科 副主任醫師):有人戲稱泌尿系統是人體的“下水道”,確實,保持這條“下水道”的通暢是性命攸關的事。泌尿系統是人體重要的廢物排泄通道,保證其通暢是治療的基本要求,采用何種方法合理地保證其通暢是有差異的,而并非一定需要手術,所以,治療方法的選擇要權衡利弊,尊重醫生的意見。手術僅是其治療的一個環節,而不能忽視其他環節,否則會導致治療上的失敗和錯誤。隨著腔內外科、介入放射和體外沖擊波碎石等醫學技術的發展,許多以往需開放手術治療的疾病已能用非手術療法進行治療,這就使傳統的手術概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手術前,除了進行常規的一些準備外,最重要的準備是保持尿路通暢,這一點是病人和家屬必須重視的。許多病人在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難、尿路梗阻,如腎積水、前列腺增生癥后引起的尿潴留,均需急診處理,放置引流管引流尿液,因此術前要做好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定期更換敷料,并服用抗生素,如放置時間長者還需更換引流管。患者平時要多飲水,增加尿量,保持引流的通暢,為下一步手術治療打下堅實的基礎。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大多是病人的隱私,醫務工作者都會尊重病人的意愿為其保密。某些先天性疾病和性傳染病的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影響到某個臟器的功能,乃至整個生命,因此,求治于專業醫師是明智之舉。
骨科手術:病人或家屬要“說清楚”
宋知非(鼓樓醫院骨科 主任醫師):骨科手術主要包括四肢、脊柱和骨盆的骨、關節、肌肉、肌腱、韌帶、周圍神經以及一些整型和功能重建等的手術,主要治療各種急慢性損傷、急慢性炎癥、先天性和后天性畸形、結核和腫瘤等。從時間上說,除了部分急性損傷需要急診手術外,其余手術(包括閉合性損傷)均可推遲若干天或更長時間也不會影響手術效果,相反,局部組織反應的消退或局部牽引反而有利于提高手術療效。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很多日常用的非處方藥廣告,而代言明星脫口而出的廣告詞也“被植入”到我們腦海。不少人將明星代言的用藥示范取代了產品說明書,模仿著廣告動作、相信廣告詞拋出的效果。殊不知,廣告里的用藥錯誤并不少,跟著學,很可能會出現健康問題。
近日,中國廣告法修訂草案提交審議,“廣告薦證者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證明”的規定,意味著今后明星代言藥品也必須“以身試藥”并為其產品質量擔責。那么,先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哪些明星代言的廣告值得敲響我們的健康警鐘。
一口氣上五樓,腰不酸腿不疼?
這句廣告詞流行后,各個小區的樓梯間里似乎多了不少“鍛煉者”,而它也成為不少老年人喘著粗氣還爬樓的“鍛煉理由”。然而,國家醫學協會曾發表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七成老人骨骼變形,不正確的運動方式是主因。
“一口氣爬樓,說法就不對。”長沙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汪學徽認為,老年人日常鍛煉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適量。人到老年,身體對各類營養的吸收速度會迅速減慢,骨骼受傷的幾率增大,所以,過度鍛煉、勉強鍛煉等方式都能讓身體“吃不消”。
“廣告代言人都是有‘基本功’的,爬樓、劈腿都是小意思,但普通老人并不能這樣。”汪學徽建議,老年人日常補充鈣、鐵等營養后,應該先靜坐休息。半小時后,進行一些基本鍛煉,比如散散步、打打太極拳等。倘若需要爬樓,也要學會爬兩層,歇歇氣,不要硬撐著上樓。
眼藥水滴在眼珠上?
習慣戴隱形眼鏡的女性應該都看過SHE代言的滴眼液廣告。除了膾炙人口的廣告詞,明星的示范動作也讓人記憶深刻――拿起眼藥水,將它滴在眼球黑色部分的中央。
對于這樣的示范動作,湖南省中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吳利龍表示,這是常識性錯誤。眼球的黑色區域是角膜,在這個部位滴眼藥水后,不僅不能起到治療效果,還會刺激角膜,出現不適。
吳利龍建議,滴眼藥水時應先將頭輕輕向后仰,一只手將下眼皮向下拉,另一只手拿眼藥水,在懸于眼睛上方1~2厘米處滴入下眼皮和眼球之間的結膜囊內。滴完后應閉上眼睛,按壓下眼角1~2分鐘,以免藥液通過鼻淚管進入鼻腔,再進入口腔,出現口苦,或引起其他全身癥狀。
私密處,洗洗更健康?
“洗洗更健康”“他好,我也好”……說起女性用品的廣告,不少人會想到付笛生和寧靜代言的廣告里,這幾句熟悉的廣告詞。于是,不少女性以為,定期清理私密處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其實不然,潔陰產品并不適合所有女性。不信,聽聽專家的意見。
“陰道微生物菌群主要棲居在陰道側壁的黏膜、皺褶中,而陰道正常菌群中最重要的成員是乳酸桿菌,其功能主要是保護陰道不受外來菌的侵襲,是陰道的‘健康衛士’,所以醫學上常以陰道分泌物中乳酸桿菌的數量來確定陰道的清潔度及判斷陰道自潔功能的好壞。”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醫師周燕飛表示,定期使用潔陰產品會將這些“健康衛士”一并“鏟除”,“所以,他好,‘我’不一定也好。”
周燕飛說,通常而言,沒有性生活的女性是不用靠潔陰產品清潔私密處的。“年輕的已婚女性也要盡量少使用這類產品,健康女性平日只需要用清水清洗即可。”
嗓子一疼就吃咽炎藥?
“早上刷牙干嘔,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這是慢性咽炎。”看過這個廣告,你是不是摸著嗓子懷疑――難道我也有慢性咽炎?
“評判標準當然沒那么簡單。”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李云秋說,不少人會用廣告詞來給自己下診斷,以為真患上了慢性咽炎,于是立馬服用相關藥物。而實際上,如果早上刷牙干嘔的同時,還有咽痛、噯氣等癥狀,有可能懷疑是胃食管反流,應到消化科就診。即使是在醫院確診為慢性咽炎,這類藥物也不能亂吃,應遵醫囑選用藥物。
上海 吳滔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張權:大量研究表明,吸煙、過量飲酒、缺乏運動的確是造成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嚴格說來,骨質疏松是骨骼器官衰老的一種自然進程,并不能徹底避免其發生,但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措施來延緩,并干預其進程。首先,要攝取足夠的鈣與維生素D,除了吃富含鈣的食物外,可能需要進行額外補充。其次,要多參加戶外活動。一方面,多曬太陽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另一方面,通過運動可增加機體的機械應力刺激,增加骨的合成,減少骨的降解,使骨骼更強壯。此外,應改變不良嗜好和生活習慣,如吸煙,喝濃茶,酗酒等,這些都會影響機體對鈣質的吸收及骨的代謝。建議你去醫院查―下骨密度,了解自己的骨質狀況,并聽取專業人員的建議。
專家門診:周二下午(骨科),周五下午(骨質疏松)
胃潰瘍患者飲食需注意些什么
近幾年,我生活不太規律,飲食也很隨便,結果最近被診斷為胃潰瘍。醫生說,在治療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飲食。具體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北京 張然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洪忠新: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飲食調理在潰瘍病的治療過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按時定量,以軟食為主,少食多餐,細嚼慢咽。②選擇營養豐富、含渣滓少、易于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潰瘍嚴重或有少量胃出血,應以流質飲食為宜,如牛奶,面片湯,米粥、蒸雞蛋(蛋羹)等,但要忌食肉湯、雞湯和甜食,因為它們能促使胃酸分泌,對潰瘍愈合不利。③維生素A能有效減輕潰瘍癥狀,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胡蘿卜、花椰菜、木瓜、魚肝油等;B族維生素可增強胃壁黏膜修復能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有豌豆、菠菜、核桃,香蕉、甘藍、魚、蛋等;維生素E能減少胃酸分泌及止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萵苣、菠菜、大豆、花生、小麥胚芽油、大豆油、奶油、乳酪等;維生素K有利于病情改善,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有花椰萊、蛋黃、肝,小麥等。④盡量避免過酸、過辣、過咸等刺激性食物及油炸,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⑤禁食易產氣、產酸的食物,如生蔥、生蒜、生蘿卜、蒜苗、洋蔥、地瓜、涼粉、土豆等。⑥禁食大量冷飲,涼拌菜、堅硬的食物。⑦忌服濃茶、濃咖啡、過熱的食物。⑧飲食防治上,可采用蜂蜜療法。將蜂蜜隔水蒸熟后于飯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或用牛奶25。毫升,煮開后調入蜂蜜50克,白及6克,調勻后飲用。
專科門診:周五下午
抗病毒過程中轉氨酶為何出現反跳
我父親患有慢性乙肝,正在接受干擾素抗病毒治療。前幾天復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不降反升,這說明治療無效、病情加重了嗎?
上海 張蓉蓉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重癥肝炎&ICU科主任醫師王介非:有些乙肝患者在接受干擾素治療期間無明顯的乏力,納差等不適,但在定期檢測肝功能時發現谷丙轉氨酶增高,這并不一定是壞事。其實,這是應用干擾素后,調節了機體免疫功能,攻擊病毒感染的肝細胞所致,正是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后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的一個標志,恰恰可以證明治療有效。因此,肝病患者此時不要害怕或恐慌,也無需服用降酶的藥物但要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嚴密觀察肝功能的變化情況。如果再堅持一個階段的治療,肝功能沒有出現進一步的惡化,乙肝病毒標志物很可能會有所改善,病毒得到抑制或清除。
專家門診:周四上午
抑郁癥治療半年效果不佳需換藥嗎
我一位朋友患有抑郁癥,服藥治療半年了,但效果不佳。是不是應該換用其他藥物?
上海 武宏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蔡軍:抑郁癥表現輕重不一,癥狀千姿百態,藥物治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根據你朋友的情況,如果服藥半年效果不好,首先應該考慮目前所用藥物是否已經達到有效治療劑量,如果沒有達到。可以考慮適當增加藥物劑量。如果已經達到有效治療劑量,則可以考慮換用另一種與原來藥物作用機制不同的抗抑郁劑治療。另外,值得指出的是,通過藥物治療抑郁癥狀緩解后至少要維持藥物治療6~9個月,這樣可以防止病情復發。
專家門診:周一下午,周六上午
注射胰島素后為什么會發胖
我患糖尿病3年,每天注射胰島素38~48單位,空腹血糖控制在5.5~7.5毫摩/升。最近,我體重增加了不少,腹圍也有所增大。這是否與胰島素用 量過大有關?應當怎樣控制體重呢?
濟南 王玉春
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王建華:胰島素除了降糖以外,還可促進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使所攝人的營養物質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果患者在應用胰島素期間,放松飲食控制,吃得多,消耗得少,很容易導致體重增加及腹部肥胖。不過,這種情況并非不可避免。為避免注射胰島素后體重增加,應遵循以下原則:①對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不主張積極采取胰島素療法,而應首先選用具有減肥和改善胰島素抵抗作用的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②如果沒有特別的禁忌證,在使用胰島素治療時應同時聯用二甲雙胍,這樣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避免體重增加。③在使用胰島素時,要嚴格控制飲食、增加活動量,這也是避免體重增加最有效的手段。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治乳腺纖維腺瘤手術好還是中藥好
我患有多發性乳腺纖維腺瘤,醫生說最好手術切除,可我聽說中藥治療也可以消散腫瘤。我現在還沒有結婚,應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法呢?
上海 石瑩
上海市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外科主任醫師王小平:乳腺纖維腺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臨床特點為一側或雙側多發腫塊,質地堅實、邊界清楚、光滑活動,多無疼痛。手術是本病最常采用的治療手段,但手術切除不僅給患者留下瘢痕,影響美觀,而且難以一次治愈,很多患者曾多次手術,增加痛苦的同時也加重了經濟負擔。
我們認為,對于多發性纖維腺瘤患者,尤其是尚未結婚的患者,如果腺瘤直徑小于1厘米,不主張立即進行手術,可以服用中藥治療,健脾化痰散結,力圖消散。如果腺瘤長期無明顯增大,可繼續觀察;如果腺瘤長至3厘米左右,則宜考慮手術切除,以免腺瘤長大后手術創傷亦大,甚至有發生惡變的可能,但術后仍建議堅持服用中藥半年左右,以免復發。
需要提醒的是,準備妊娠之前,如果腺瘤直徑在1厘米以上,則應考慮擇期手術將其切除,因為妊娠、哺乳期體內雌激素的大幅度增加可能會刺激腺瘤迅速增長,甚至有可能誘發肉瘤變。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四上午(總院)。周四下午(門診部)
如何預防泌尿系結石復發
3年前,我因患有輸尿管結石進行了體外震波碎石治療。最近,我出現了跟3年前相似的腹痛癥狀,檢查發現,我的輸尿管中又長出了結石。醫生說,我的結石復發了。這次治完后,我應該如何預防結石再發呢?
重慶 楊成法
“低頭族”并非中國獨有,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英語里還初現了一個新的單詞phubbing(低頭癥)。這個詞最初是墨爾本的一位23的學生Alex Haigh創造的,他注意到人們總是隨時隨地玩手機,而冷落了朋友或家人,并希望改變這種現象。他將 phone(手機) 和snub(冷落)合并,創造了一個新的詞匯phubbing。2012年,Macquarie大辭典將這個單詞正式收錄,提醒人們不要老是低頭玩手機。
30歲的年齡,60歲的頸椎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骨科 虞佩 梁裕
在骨科門診,我們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患者,所謂“30歲的年齡,60歲的頸椎”。這些患者通常說自己有持續而嚴重的頸痛和頸肩痛,嚴重時還有行走不穩,站立和行走時有“踩棉花”樣感覺。經X線攝片、CT或磁共振檢查,可以見到頸椎間盤退變、突出、椎間關節骨質增生、頸椎不穩定、反弓,甚至脫位。
【圖1】
美國紐約脊柱外科醫生Kenneth Hansraj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模擬了頸椎在彎曲0°、15°、30°、45°和60°時所受的壓力(圖1)。隨著頭部傾斜角度的增加,頸椎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傾斜15°時,頸椎承受的壓力為27磅(12千克);30°時,為40磅(18千克);45°時,為49磅(22千克);60°時,頸椎承受的壓力高達60磅(27千克)。由此可見,頸椎長時間的前屈,頸椎所承受的壓力會增大,且前屈角度越大、持續時間越長,頸椎的負荷也越重。抬起頭、挺起胸、走出去、多運動,對頸椎的健康至關重要。
頸椎保健三要訣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不要在床上玩手機和電腦。平臥可以使頸部肌肉放松,消除頭部對脊椎的壓迫,減輕組織水腫,促進損傷修復。選擇軟硬合適的床,以及對頸部有承托作用的記憶枕,有助于維持脊柱的生理弧度,緩解頸部肌肉的緊張狀態,穩定病情。飲食方面無忌口,但應戒煙或減少吸煙。盡量避免劇烈嗆咳,以減輕對頸椎的震動和對椎間盤的沖擊。
2.避免長時間低頭
連續工作一小時左右應休息一會兒,舒展身體,活動頭頸部,使頸部肌肉放松,也可以適度按摩,以促進肌肉供血,使韌帶放松。
3.常做頸椎保健操
網上有不少頸椎保健操,基本上大同小異。其實,普通廣播體操也能夠起到很好的頸椎保健效果。頸椎保健操主要包括活動鍛煉(如頸椎前屈、后伸、左側彎曲、右側彎曲、左右旋轉)和肌力鍛煉(加強頸背部肌肉的收縮鍛煉)。
4.做好頸部保護
駕車行駛時,要系好安全帶。乘車時盡量不要打瞌睡,因為在熟睡狀態下,頸椎肌肉放松,若出現急剎車等突況,容易造成頸椎損傷。平時要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受涼。頸圍對頸椎有一定保護作用,但要避免持久和長期佩戴,以免導致頸部肌力下降。
延伸閱讀:頸椎“病”了,怎么辦
多數頸椎病患者的癥狀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得以改善,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藥治療、局部注射等。若保守治療無效,神經持續受壓,則需要手術干預。頸椎手術的目的主要是解除脊髓或血管壓迫,恢復頸椎的力線,重建頸椎穩定性。術式通常有前路、后路兩種。很多人對頸椎手術心懷恐懼,認為頸椎手術風險很大,搞不好會癱瘓。實際上,頸椎手術目前已經非常成熟,只要到正規醫院就診,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術前與手術醫生充分溝通,就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梁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微創脊柱外科學組副組長,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特約門診:周三(8時~14時)
特需門診:周三(14時~16時)
長時間看手機,眼睛“不堪重負”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吳瑩
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必備品。然而,智能手機對視覺健康的危害卻不容忽視,其嚴重程度取決于使用手機的時間和方法。可能大家曾聽說過一個醫學名詞叫“視屏終端綜合征”。實際上,智能手機就是一種特殊的視屏終端。
手機比電腦更“傷眼”
視屏終端綜合征是指長時間看電腦顯示屏(包括手機顯示屏)所導致的視覺功能異常。基本癥狀為眼睛疲勞、眼紅、干澀、視物模糊、眼睛疼痛等。使用視屏終端時間越長,癥狀就越嚴重。有研究評估7000萬使用視屏終端的人群,每天使用時間在3小時以上者,90%表現出視屏終端綜合征的部分癥狀。與電腦屏幕相比,手機圖像更小、眼睛與屏幕之間的距離更近,給眼睛帶來的危害比電腦更嚴重。
視屏終端綜合征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長時間、近距離注視屏幕,會使眼睛肌肉過度緊張,容易導致視疲勞;二是長時間注視顯示屏,眨眼次數明顯減少,會導致眼睛干澀、視物模糊;三是電磁輻射對眼睛的損害。其中,前兩條是主要原因。
看手機時,眼睛距離屏幕很近,一般為40厘米左右。為了能看清手機屏幕上的圖像,眼睛必須同時動用“調節”和“集合”兩大功能。所謂調節,是指看近處圖像時,眼睛睫狀肌收縮,使焦點從遠處移到近處。簡而言之,“調節”好比是傻瓜照相機的自動聚焦功能,但在此過程中,眼睛肌肉始終處于緊張狀態。所謂集合,是指雙眼同時看近處屏幕時,眼睛的位置必須從正中轉向輕微偏內側,以便使雙眼視線在近處聚焦而不出現重影,此過程同樣需要眼部肌肉收縮,才能實現。因此,如果長時間、近距離手機屏幕,會引起眼睛的調節和集合功能異常,引發眼部肌肉緊張性疼痛和視物模糊,嚴重的還會引發頭痛、惡心等。
同時,長時間看手機還會導致短暫性近視加深,且可能是近視發展的重要誘因。通過適當休息,這種短暫性近視可以消失。但若長期持續,則可能誘發或加重近視。
一般人眨眼頻率為每分鐘10~15次,而在視屏終端前,人的眨眼頻率明顯減少,最多時可下降60%,從而引發因眨眼頻率下降而引起的眼睛干澀癥狀。
少玩手機,為眼睛“減負”
如何有效防治手機相關的視屏終端綜合征?關鍵是要合理使用手機,不能讓眼睛超負荷。具體措施包括:第一,連續看手機時間不宜過長,30分鐘左右要適當休息;第二,手機離眼睛的距離不宜過近,尤其應避免晚上鉆在被窩里近距離看手機;第三,配戴合適的眼鏡矯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視、散光和遠視;第四,在看手機過程中,有意識地多眨眼;第五,必要時選用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滋潤眼睛。
楊晉才于1990年7月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醫學系并獲得學士學位。2006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同年獲得碩士學位,2006年10月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進修脊柱外科。從醫16年以來一直致力于骨科臨床與基礎的研究,曾任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分會華北分會委員。
一個人的骨骼是否健康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大部分的骨質疏松以及腰肩椎病患者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尤其在現今時代,體育運動不充分和久坐不動的工作環境就導致了許多不適,結果是身體不健康。辦公室的白領人士長期不正確的坐姿,周末“宅”在家的“宅男”“宅女”們平常缺乏運動,都是引發骨骼疾病的始端。
骨質疏松不止要補鈣更要吸收鈣
骨質疏松的基本病理機理是骨代謝過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聯出現缺陷,導致人體內的鈣磷代謝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漸減少而引起的臨床癥狀。骨質疏松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女性更為突出,尤其是絕經后的女性,雌性激素下降會大大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生率。另外,節食減肥不止會使身體減肥,過度減肥會使骨骼也“瘦”下來,同樣會誘發骨質疏松。
當問到如何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時,楊醫師強調了以下幾點:“第一,骨質疏松本質上說的是骨骼缺鈣了,因此預防或者治療骨質疏松補鈣是一定要有的;第二,我們僅僅補鈣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促進鈣的吸收,如何能使鈣吸收則就需要維生素D3 的幫助了;第三,維生素D3 還分為活化與非活化兩種,因此如果使用非活化的維生素D3,我們還需要使之轉化為活化的。如果是年輕人的話享受陽光就可以了,但是老年人就需要一種叫做‘鮭魚降鈣素’的東西來使鈣被骨骼吸收。但是還要注意一點,人體內的血鈣是有一定的容量的,超過這個量補再多也是無用功。另外,這三點是呈階梯式的,不能直接跳過一進行二和三,一定要一步步來。而對于年輕人來說,骨質疏松一般不會出現,多運動對身體和骨骼健康都是很重要的。”
“坐”出來的腰椎病
問到脊椎問題,楊晉才是真正的專家。擔心我聽不懂,楊醫師拿出紙筆耐心的幫我邊畫邊講:“長期座辦公室的人們,坐姿很重要。他們的坐姿一般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腰部微微彎曲的坐姿,但是這種放松的狀態看似放松了,其實只是背部的肌肉放松,但是對椎間盤或者整個腰椎而言是不好的姿勢。這樣的狀態下,我們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會增大很多,背部韌帶被拉伸,肌肉長期處于拉伸狀態,肌肉就會喪失立刻收縮的能力,很多人長期起身時腰部直不起來就是這個原因。而平常人所說的和椅子的軟硬度什么的關系其實并非那么大。”將腰椎病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第一,肌肉的收縮功能下降;第二,韌帶的張力;最后就是椎間盤的壓力。而這些大多都是不正確的坐姿引起的,由此可見,坐姿不正確會大大增加腰椎問題的發生率。
“打”出來的肩周炎
肩周炎在民間俗稱“五十肩”,但是現在“五十肩”這個名字有些名不副實了。據了解,肩周炎已經逐漸成為辦公室人士的常見“職業病”,不止“五十歲”就連一些二三十歲的小年輕們都免不了肩周炎的折磨。長時間維持打鍵盤、握鼠標的姿勢時間久了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新鮮血液無法流入、代謝產物難以排出,自然會誘發炎癥。不少人坐的椅子太低,相對而言鍵盤的位置就較高,需要“舉”著雙手去敲鍵盤,這更加劇了肩周炎的癥狀。如此說來,正確的坐姿很重要,但是沒事多走走更為重要。楊醫師開玩笑說道:“沒事可以多喝點水,去廁所也是一種運動放松嘛,總比一直保持一個姿勢作者要好!”
“看”出來的頸椎病
如今社會科技發達,電腦、電視、手機、平板等等電子產品都成為生活必需品,而“宅男”宅女“們更是“機”不離手。工作時長期對著電腦,休息時看個電視,就連吃飯時也要捧著手機不放手。對視力有影響不說,對我們的頸椎危害更大。楊醫師解釋道:“其實頸椎問題也是常見問題,他與腰椎問題基本是同源的,都是由于不正確的坐姿引起的,看電腦時,人們的頭部與身體會成一個夾角,重心前移,想要維持這個坐姿就要有許多肌肉參見運作,尤其是肩頸部位的斜方肌就會長期處于拉伸狀態,我們所說的頸肩疼痛就是這樣引起的,長期維持這個姿勢自然會容易導致肩椎勞損、慢性拉傷等等,嚴重了會導致韌帶炎、頸椎病等等問題。”總的來說,長時間看電腦、看手機,容易“看”出頸椎病,專家建議工作久了就活動活動吧,許多公司推出的中間操也是不無道理的。
健康運動 健康骨骼
對于預防肩頸椎病的問題,楊醫師有以下建議:
第一,多做全身運動,很多公司會設有中間操,這也是種不錯的方式;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骨關節病專科, 由上海市名中醫、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石印玉教授領銜,傳承具有100余年歷史的上海石氏傷科治傷經驗,創建融中醫與西醫、內治與外治、被動與主動、預防與康復、保守與手術治療為一體的全程式診療服務體系。
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骨與關節病”重點專科和“中醫骨傷科學”國家重點學科,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骨關節病專科依托“上海市石印玉名中醫學術經驗研究工作室”,在骨與關節病個體化診療中發揮出獨有特色。
治療骨關節病特色技術
* 松解理筋手法
* 整復合縫手法
* 經筋層針刀松解
* 針刺灸療聯用
* 中藥熏蒸擦洗
* 導引練功
* 關節腔內臭氧注射
* 關節鏡微創修補
* 小切口微創關節置換
專家介紹
石印玉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導師,上海市名中醫。“骨與關節病”國家重點專科負責人,上海石氏傷科醫學中心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擅長運用石氏傷科及中醫藥辨證施治技術診治退行性疾病、骨與關節損傷、骨質疏松癥及骨傷科疑難病癥。
門診時間:周三上午(西院,需預約)
衛曉恩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骨科(西院)負責人,中華醫學會上海骨科學會關節學組委員,上海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成員。以關節外科為主攻方向,在脊柱、骨盆、四肢復雜創傷,髖、膝、肩人工關節置換,頸、胸、腰椎病變,骨軟組織腫瘤,顯微外科等方面積累豐富經驗。
門診時間:周二上午(西院)
陳東煜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世界疼痛醫師協會中國分會臭氧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針刀技術及脊柱關節微創介入技術治療頸、腰椎間盤病變引起的各種急慢性頸肩腰背的頑固性疼痛及不適,以及中老年下腰痛的的系列保守治療,尤其擅長重手法推拿梳理脊椎關節及背部筋絡。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五下午(西院)
周三下午(東院)
鄭昱新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分會委員。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各種關節疾病,如骨關節炎、關節周圍骨壞死、肩周炎、各種關節損傷等,尤其是運用關節鏡微創治療關節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門診時間:周三上午(東院);周四下午(西院)
問:我母親一個月前查出骨質增生,請問貴院是否有特色療法?
石印玉: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是骨關節病的常見影像學表現。骨關節病專科研制開發了專門用于治療骨關節病的制劑“養血軟堅膠囊”“參蝎止痛膠囊”“懷珍養肝膠囊”“抗骨增生合劑”“膜韌膏”等,療效可靠,深受患者好評。我們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結合松解理筋手法治療技術、整復合縫手法治療技術、經筋層針刀松解治療技術、針刺灸療聯用治療技術等,經治療大多數骨關節炎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緩解。
問:我有個親戚得骨關節炎半年多了,想在家里鍛煉,又怕加重病情,請問有合適的鍛煉方法嗎?
陳東煜:您的擔心不無道理。臨床常見骨關節病患者選擇了不恰當的運動而加重病情。以膝關節骨關節病為例,患者不宜參與深蹲、跳躍、登高等活動,如果參加特別是運動量較大則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
骨關節病患者的主動鍛煉是保障療效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石氏傷科以傳統的導引練功方法為基礎,結合現代運動醫學療法,創編了專門針對骨關節病患者的自我鍛煉方法---十二字自我按摩保健操,即:揉膝眼、足三里、捋間隙、動關節。膝關節周圍有二個凹陷的淺窩,稱為膝眼,在膝關節外側的膝眼下約四指寬下面并在骨嵴向外旁開一橫指的地方中醫稱為足三里穴,是一個保健的要穴。整個保健操約10分鐘,先以雙手拇指揉動兩側膝眼2分鐘,再以拇指揉動足三里穴3分鐘,隨后以手指配合手掌捋動、按摩關節間隙處3分鐘,最后雙膝作簡單的蹲起和環轉活動2分鐘。
問:我患有膝關節炎,經常發作腫痛。聽說關節腔內封閉注射的療效比較好,請問該治療安全嗎?
衛曉恩:關節腔內注射激素等藥物的封閉治療短期內可以緩解關節腫痛癥狀,但國外實驗研究表明,類固醇激素可促使關節軟骨退變化,故長期看可能會加重病情。我們應用關節腔內臭氧注射技術,將一定濃度的臭氧注射入關節腔內,與關節滑液中的生化分子(如蛋白等)發生反應,既可減輕炎癥反應,取得止痛消腫的效果;又可提高細胞功能,對于軟骨等組織的修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們也采用針刀松解結合藥物的方法,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經多年應用,顯示安全有效,未見明顯不良副作用。
問:我母親患有膝關節骨關節炎,看過多家醫院的專家門診,都建議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請問這個手術傷口會不會很大?之后多久可以正常行走?
衛曉恩:骨關節炎后期出現持續性疼痛,而一般的止痛藥物無法緩解,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這時就應考慮做人工關節置換了。我們專科常規開展微創(小切口)膝關節置換,皮膚切口小,盡量避免破壞、擾亂伸膝裝置,避免翻轉髕骨和膝關節脫位。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手術優勢較明顯:皮膚切口更小,愈合后所留瘢痕更小;術中術后失血量減少。大多數病人術后2周需扶拐或使用助行器,接下來的幾周可以借用手杖或不用任何幫助在房間里走走,一般來說3個月就能逐漸恢復到與正常人一樣的功能狀態,可以跑步、打球、長途旅行等。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成立于1986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國有衛生事業單位,深圳市首家三級甲等中醫骨傷專科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教學醫院、全國微創骨科示范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無痛骨傷科醫院示范單位。醫院的主要特色技術“平樂郭氏正骨醫術”是我國中醫正骨四大流派之一。因其療效顯著、患者痛苦小且愈后復發率低而蜚聲中外。2008年6月,“平樂郭氏正骨醫術”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保護名錄。醫院擁有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省級重點專科5個、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個、市級特色專科8個,專科特色突出,療效顯著。
目前,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正式移交坪山區人民政府,納入區直屬事業單位,按“一總院+兩分院”的模式運營,“一總院”即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區中醫院)總部,“兩分院”即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坪山分院和羅湖分院,以坪山總院為核心,坪山分院、羅湖分院以中醫骨傷、慢病防治為平臺,各院區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全力打造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產業為一體的區域醫療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輻射深港及粵東地區。因醫院院區擴大,現面向社會招聘人才,基本條件如下:
待遇
1.錄用人員按勞動合同法訂立勞動合同;
2. 五險二金(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法定假期、餐補、協助辦理深圳入戶等福利;
3.薪酬:醫師22.5-28萬元/年,主治醫師29-39萬元/年,副主任醫師39-52萬元/年,主任醫師53-72萬元/年,其他專業面議。
備注
1、以上崗位有在三甲醫院工作經驗者優先。
2、應屆畢業生需具有《執業醫師資格證》并且畢業當年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聯系人:徐小姐、董小姐 聯系電話:82492369
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送電子簡歷請附身份證、學歷證(學位證)、執業證、資格證、職稱證書等證書掃描件。
【摘要】【目的】研究連續護理對腦卒中偏癱病人康復的影響。【方法】將78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他們分為兩組,每組39例,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接受我院神經科常規護理及腦卒中臨床常規藥物治療,但觀察組還實施連續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剛入院時,由主任醫師對所有患者進行FMA運動功能與Barthel指數評定,2個月后連續護理干預小組對觀察組患者實施連續護理干預,在觀察組接受連續護理干預3個月及6個月后再由主任醫師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FMA運動功能與Barthel指數評定。【結果】觀察組干預后3個月、6個月與同期對照組Barthel指數、FMA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腦卒中 偏癱 連續護理干預
1 引言
腦卒中(Stroke),俗稱腦中風,是一種突發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醫學上又稱為腦血管意外。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平時因各種誘發因素引起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即腦卒中。在臨床上表現為一過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癥狀和體征,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1]。
2 資料和方法
2.1 臨床資料 選擇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間在我院神經內科接受住院治療的78例偏癱病人,他們均符合我國1996年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并且經檢查無其他臟器病變,認知正常,無癡呆病史及精神病史。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他們分為兩組,每組39例,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2.2 方法
2.2.1 連續護理干預方法 將患者分為兩組后,成立連續護理干預小組,由1名主任醫師和1名副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護士,4名主管護師組成。兩組患者均接受我院神經科常規護理及腦卒中臨床常規藥物治療,但觀察組還實施連續護理干預。干預小組主要負責觀察組患者的連續性護理,工作內容包括觀察評估患者、治療、制定出院計劃、護理干預及追蹤患者出院后的情況等,時間涉及患者住院、出院期間及出院后三個時段。
在住院期間,要做好了解觀察組患者心理、護理需求,普及家屬相關疾病以及護理常識等工作。在對患者家屬進行教育時,可以免費提供相關宣傳資料,根據患者的情況對家屬進行教育講解以及技能方面的指導。出院時需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評估,了解他們對腦卒中的認知以及護理方面的能力,若不合格需再教育培訓。對于合格的評估者,護理干預小組需及時制定患者的出院康復護理計劃,但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生活水平和可利用的資源。患者出院后,干預小組要及時回答患者一方的咨詢,跟蹤評估患者的康復狀況、出院計劃的有效性、患者和家屬的護理技能的應用情況等,做好記載并得出相應的報告,據此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再教育指導。關于對出院后患者的追蹤調查可分為兩個階段:出院后1到3個月,每月訪問一次;出院后4到12個月,每三個月訪問一次。對照組只是進行普通的腦卒中治療,病人及其家屬不需要接受連續護理干預。
2.2.2 評估方法 在兩組患者剛入院時,由主任醫師對所有患者進行FMA運動功能與Barthel指數評定,2個月后連續護理干預小組對觀察組患者實施連續護理干預,在觀察組接受連續護理干預3個月及6個月后再由主任醫師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FMA運動功能與Barthel指數評定。
2.2.2.1 用藥評估 設計五個問題來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1、您是否抗拒某種藥物并且拒絕服用?2、平時是否有忘記服藥的情況?3、您是否覺得服藥沒那么重要,有時吃有時不吃?4、在服藥后一段時期若您癥狀改善,您是否會停止服藥?5、若癥狀并未改善反而惡化,您是否會停止服藥?提問回答“是”的不得分,“否”的加一分。得分越高,則代表患者服藥越規律正常,否則則較為抗拒服藥。
2.2.2.2 康復評估 患者的康復狀況包括兩方面: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和自身自理能力的提高。在評估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時,可以用FMA量表評定,按照患者的狀況由主任醫師進行打分。分為五個分數段,分數越高代表患者越正常。100分患者正常;96分到99分為輕度運動功能障礙;85分到95分中度運動功能障礙;50分到84分明顯運動功能障礙;低于50分嚴重運動功能障礙。在對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則采用Barthel指數評估,同樣由主任醫師打分。分為五個分數段,分數越高代表患者越正常。100分為正常,75分~95分為輕度功能缺陷,50分~74為中度功能缺陷,25分~49分為嚴重功能缺陷,0分~24分為極嚴重功能缺陷。
2.2.3 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的數據均是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采用χ2檢驗與t檢驗,以P
4 討論
4.1 連續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提高服藥意識,增強自我管控能力。從對兩組人員打分的統計數據來看,管理組的用藥狀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小于0.05,統計數值有效。連續護理小組在對觀察組實施連續護理時,都會向患者介紹藥物的藥性、療效以及服用劑量、服用的副作用等,指導病人按時按量的用藥,且不斷督促他們。按時按量的正確服藥對于病人的身體康復是最基礎的行為,所以訓練病人養成用藥的好習慣非常重要。出院后,連續護理小組在追蹤調查病人的健康狀況時需注意查問病人是否正常用藥。這對于維持病人遵循醫囑和建立自信心有著積極的意義。
4.2 連續護理干預能夠加快病人的康復,提高康復率。本院主要從患者病后肢體運動功能和自身自理能力這兩個標準來進行測定評估。就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患者在腦卒中后的三個月基本能恢復肢體運動能力,但超過六個月時,這種恢復的可能性將非常小。若不及時進行恢復訓練,那么患者將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留下后遺癥。這些遺憾往往都是由于患者和家屬缺乏康復知識和技能造成的。將本院的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FMA運動功能與Barthel指數評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知,在兩組均為接受連續護理干預時,患者的兩項指標參數非常接近,當觀察組接受護理干預三個月后,患者情況則有了普遍的好轉。當護理小組對觀察組患者及其家屬繼續進行連續護理干預,六個月后兩組患者的康復差距越來越大,兩組之間的統計數據均具有統計學意義,所以是可信的。連續護理干預之所以能提高病人的康復率,這與患者及家屬能及時掌握最基本的護理知識和技巧有關。同時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病人發生新問題時,都能得到醫生的關注和幫助。連續護理干預小組不但教育訓練患者和其家屬,更能幫他們減輕心理上的焦慮,提高患者自控力,養成遵醫囑的良好習慣。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也是病人康復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baike.省略/view/122124.htm 百度文庫
[2]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79-380
作者單位:101300 北京市順義區中醫院物理康復科
(上接第188頁)
透明的粘貼薄膜方便醫護人員觀察患者的傷口或創面,免除病人因滲液多而頻繁換藥的痛苦。但是也有以下患者禁忌使用:(1)凝血功能異常者或有血液疾病史者;(2)低蛋白血癥嚴重者;(3)嚴重休克未糾正或者其它嚴重的致命性損傷者;(4)惡性腫瘤性創面。
參考文獻
[1] 劉三風,劉志豪,戴志波.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對各種復雜創面修復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09,15(6):66-67.
[2] 許諾,袁同洲,王國棟,等.創面封閉式負壓引流(VSD)治療皮膚撕脫傷的體會[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09,6(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