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2:1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實習科室急診科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1 對帶教老師的要求
首先應選擇一些具有本專業高學歷、臨床經驗豐富、急救技術熟練、工作能力較強、責任心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一定帶教能力的護理人員作為帶教老師的人選, 以提高教學質量。帶教老師依據實綱和本科室的特點, 制定出適合學生的帶教計劃。每次授課前要認真備課, 并有書面授課資料便于學生課后查閱。要善于引導學生圍繞重點展開討論, 拓展學生寫日記時的視野,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對于寫日記的畏難心理。老師要鼓勵實習護士說出不懂的內容以及還想知道的一些拓展性知識, 讓教學目標的有一定針對性。
2 對實習護士的要求
在入科的第一天, 要求所有實習護士每人準備一本筆記本。從初入科室介紹急診科的實習帶教計劃、強調規章制度、熟悉科室的布局到各室的功能;從物品、藥品的名稱、每種 搶救設備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到保養與簡單故障的排除;從急診科遇見分診的注意事項到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及急救護理;從基礎的護理操作, 如肌內注射、靜脈輸液、吸氧、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急救及復雜的操作, 如洗胃、靜脈穿刺置管術、徒手心肺復蘇、輸血、動脈采血及使用呼吸機、除顫儀等急救技能的培訓;從老師的規范操作, 到如何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要求學生將每天在急診科的所見所聞有針對性地記錄在日記中, 當天進行整理。在工作空閑時反復學習, 逐漸熟悉。對于屬于個人私密性的問題可以不在其中記錄。
3 檢查實習日記
以實習小組(一般為3~5人)為單位, 要求每周召開一次有護士長及帶教老師參加的小組座談會, 內容主要是檢查大家是否依據急診科的實習帶教計劃按時完成日記的書寫, 要求內容客觀、及時、真實, 如實反映一周來自己的實習收獲, 以及對下一階段的實習有何要求, 尤其是醫學專業術語的描述是否規范、病情的觀察記錄是否到位、對帶教老師授課內容掌握多少等。對日記記錄中語句不通暢, 未使用醫學術語、病情記錄規范等問題帶教老師及時指出。通過調查, 隨著時間的推移, 實習日記記錄從格式、醫學術語的使用到內容的深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事實證明, 拓展學生書寫日記的內容這個十分恰當的教學重點的確是有的放矢的。
4 小結
急診科實習小結的書寫,讓在這極其短暫的三周時間里,最大的體會就是急診室護理工作特點:我們都必須分秒必爭,迅速處理,爭取搶救時間。急診病人來診時間、人數及危重程度難以預料,隨機性大,可控性小,尤其是發生意外災害、事故、急性中毒、傳染病流行時,就更顯得工作繁忙。因此,平時要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從而使工作忙而不亂。我看到搶救室的護士們在病人進入搶救室的第一時間沖過去大家分工合作為病人立即實施搶救流程常規:吸氧,開放氣道,開放靜脈通路,備血,心電監護等,充分體現了團隊合作!這是我在急診室的第二個收獲。
急診科實習小結的經驗分享,在急診實習期間,我積極主動,遵守急診各項規章制度,熟練掌握各項急診護理操作技能,認真完成各項護理工作,細心聽取各位老師的教誨,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急診實習期間,通過各位老師的熱情指導,耐心言傳身教,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到護士工作的藝術性和專業性。急診是搶救病人生命,照顧危重病患的第一線。作為一名急診護士,不僅要熟悉各科專業的理論,更要熟練掌握各項急救操作,還要具備常人所沒有的耐心和愛心;要在緊急情況下,動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以真心真誠的態度對待病人,認真地做好與病人家屬的溝通。這些工作看似簡單,但絕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通過在急診實習的這段時間,使我對護士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將牢記急診嚴謹求實,認真謹慎的工作作風,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臨床護士。
2.
個人自我鑒定:本人在急診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工作積極,認真負責。基本掌握了急診科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及鼻飼,吸痰,給氧,洗胃,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心電監護等技術操作規程。
急診科是醫院的前沿,是搶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場所。護生實習是培養護生應急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的重要環節,掌握急救技能,是護生實習急診科的重點學習內容之一,也是急診科臨床帶教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在急診科的護理教學中培養實習護生的病情觀察能力、應急配合能力,達到教學目標。
1帶教老師的選擇
熱愛護理專業、工作責任心強,具有大專學歷,取得護師以上資格,從事急診科護理工作3年以上,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醫德修養,嫻熟的急救技能、豐富的急救知識及良好的交流、溝通技巧,具備良好的分析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具備教學能力, 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高素質的帶教老師為護生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職業情感和職業行為,堅定了護生從事護理工作的信心。
2帶教老師的要求
帶教老師語氣要溫和、語言要通俗、態度要和藹、儀表端莊、精神飽滿,既要像嚴父又要像嚴母,帶教過程中把握知識和技術操作的重點和難點,培養工作熱情,激發護生學習積極性。帶教既是責任又是義務。因此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帶教老師在護生實習過程中,不僅要給她們傳授操作技能和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護生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教會她們獲取知識的方法,并根據科室制定的計劃對護生在科室實習期間進行一次階段性考評,對照標準嚴格評分,帶教老師要給護生一個正確的評價,誠懇地指出不足。
3科學的安排帶教計劃
提高實習護生搶救意識,加強急診技能訓練,實習時間的合理安排是實現培養目標、決定實習質量高低及關鍵[1]。
實習護生在急診科輪轉的時間不長,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要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收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有一個周密、切實可行的實習帶教計劃,急診科實習時間為3周,具體安排如下:第1周,熟悉環境,了解急救儀器的使用,急救藥品的劑量及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際操作和演練,如獨立完成吸痰、給氧、導尿等常用急救技術。第2周,掌握心肺復蘇程序、胸外心臟按壓、洗胃等技術,熟悉危重患者搶救預案。第3周,強化訓練護生對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并能對各種不同危重病提出相應正確的急救措施。
4規范實習護生入科教育路徑
①介紹科室規章制度,如:急診綠色通道制度、搶救制度等。②詳細介紹科室環境、設施,重點介紹搶救儀器,如:除顫儀、洗胃機、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儀器的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項以及急救藥品的作用、用法、副作用等,如:鹽酸腎上腺素、多巴胺、西地蘭等急救藥品。同時向她們介紹各種急救物品、藥品、儀器必須做到五定,即:定數量、定品種、定地點放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所有急救物品不準任意挪用、外借。③介紹本科常見的疾病及護理常規,常見危重患者的應急處理預案,帶教老師須讓護生明白迅速、準確、有效的搶救措施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讓護生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④介紹急診工作性質、特點、急診工作流程及各班護士職責。⑤出科考試,緊扣教學大綱,從嚴考核。同時征求護生對帶教工作的意見,以便不斷改進帶教方法。
5幫助護生盡快適應臨床急救工作
急診科的工作環境、性質較為獨特,具有突發性、復雜性、多變性等特點,護生初到科室均有緊張、恐懼的心理,作為帶教老師必須掌握其心理特點,對護生要熱情、和藹可親,在帶教中采取教師示范-護生觀摩-護生實踐方式,多提供實踐機會,使護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漸完成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準確的操作過程[2],遇到危重患者搶救時,則鼓勵護生多操作,多觀察、使其加深印象,從而在以后的臨床急救中逐步熟練并獨立完成。
臨床實習教學是醫學教育系統中的關鍵環節,是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必要手段。因此我們要規范實習帶教工作,加強實習帶教管理,加強臨床實習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實習帶教工作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合格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目前帶教方法中存在問題
帶教老師能力不強:每年6~12月醫院的實習生較多,就使一部分不具備帶教資格的老師帶教,這部分帶教老師一般都較年輕,其自身的應急處理能力和技術操作能力就不強,帶教方法欠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直接影響實習效果。另一部分帶教老師雖然是科室里的骨干,應急處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強,但是其示教、傳教能力不強。
學生動手的機會少:急診科患者發病急,病情重帶教老師往往就沒有機會向學生做過多的講解就直接進入搶救角色。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再向實習護生講解的時候護生就失去了臨床模擬操作的機會。而且急診患者及家屬易激惹,期望值高的心情,護士害怕實習生因操作不當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或護理不良事件自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不愿意讓護生進行操作。這就使護士減少了動手操作的機會。
醫院對實習生的管理欠規范:對學校來的實習生大部分醫院缺少護理教學質量控制。沒有根據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負責實習生教學管理。只對醫院的管理制度和規章進行了講解,實習護士對臨床上常見的問題不了解,不知道自已在臨床實踐中所擔任的角色,給自已的實習帶來一定的影響。
帶教方法不合理:學生被分配到科室后帶教老師很少向學生講解急診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急診科常見疾病的病情觀察要點及應急處理預案,各種搶救藥品器械的擺放位置及使用方法,而直接進入搶救工作,這就使得學生在搶救中感到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從而降低搶救效率。
護理院校方面的問題:隨著近幾年來高考生源的減少和高等院校的擴招,使得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有機會進入高等護理院校,這就導致護理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現在的護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嬌生慣養,缺少奉獻精神。而學校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人文知識的灌輸,導致他們不了解護理工作的理念和內涵。
采取的改進措施
加強對帶教老師能力的培養:對帶教老師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應該選擇熱愛護理事業,工作責任心強、理論知識扎實、業務能力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醫德修養、大專或大專以上學歷、取得護師以上資格;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良好的分析能力、豐富的急救知識、嫻熟的急救技能、良好的溝通交流技巧的護理人員擔任。
多給護生動手鍛練的機會:豐富的理論知識只有在臨床實踐中應用才能得到驗證,才能不斷的提高理論水平,使得理論知識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實踐。帶教老師可以在給患者做治療時邊操作邊講解,并不時提問護生相關的理論知識,講解操作要點,這樣既可以加強師生雙方對理論知識的回顧,督促其不斷學習又可以達到臨床聯系理論的教學;在患者的病情及患者家屬的允許下帶教老師可以見縫插針的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醫院應規范對實習生的管理:成立由教學護士長、教學干事和護理小組長組成的護理教學質量控制組,負責實習護生的全面管理。根據學校的學習計劃,教學大綱制定本科室的教學計劃,制定科學合理的帶教計劃和實施方法,根據護生各校的總體素質,急診科工作的性質,護生在實習過程中容易遇到的難點和容易出現的護理缺陷,經過科室質控組人員的認真總結討論,修訂帶教計劃。
制訂合理的帶教方法:①做好入科培訓:護生到達科室,由于對環境,制度和帶教老師不熟悉,會產生緊張和不安的情緒,此時,帶教老師應該熱情接待護生消除其不安情緒。②提高護生搶救意識:護生在臨床各學科的教學中,雖然經過理論學習、實驗、技術操作等多個環節,但僅僅是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初步過渡[2]。為促使護生盡快進入角色,適應急診工作,掌握常用的搶救技術,提高實習護生的搶救意識,應挑選科內操作技能好,溝通能力強的護士逐一對急診科常用操作技術進行演示講解和示范教學。③評價實習效果: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嚴格執行出科考試,評價實習效果。出科考試分為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兩部分:理論考試應根據以往實習生在急診科的實習中常出現的問題及常見疾病的病情觀察要點和應急處理預案進行出題,以判斷護生對該科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
討論
改進后的帶教方法,激發了護理人員學習理論知識;鉆研業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了帶教老師的綜合素質,增強了教學意識和責任感。出現了帶教促進學習,學習提高了帶教水平的良好局面[3]。而且改進后的帶教方法提高了護生在搶救過程中的工作效率,加快了實習護生的適應能力和提高了急診護生的應急處理能力,從而使其在患者到達時能盡快地進入搶救角色,發揮護理人員的最大潛能,提高了搶救配合和綜合能力;在多人實施搶救時一方面明顯縮短了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效率,另一方面又提升護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較好的實習效果。
總之,通過改進以往的帶教方法,不僅提高了帶教老師的帶教水平,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實習護生在搶救中發揮重大潛能,從而提高了實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許占英,劉洪君.人性化護理的實施體會.臨床肺科雜志,2008,13(1):121.
我在急診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實習態度端正,實習動機明確,工作主觀能動性強。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嚴格“三查七對”及無菌操作,現已了解了預檢分診和院前急救的流程,熟悉了急診常見疾病的護理、危重癥患者的搶救配合,掌握了洗胃、心肺復蘇、除顫等急診專業技術和xx急救儀器的操作、維護。
在急診的這一個月實習中,無論是在前急診,還是在后急診,所學的知識是受益匪淺的,急診科的工作是悠關病人生命的第一線,尤其是在搶救室的工作。當病人被從120的車上送往搶救室時,這時提高十二萬分精神是萬倍的,高度的投入對病人的搶救之中,在此,我親眼目睹了在搶救室里搶救過好多個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如心臟驟停,室顫,腦出血等患者,總之,總結一句,急診科的工作是千鈞一發的事情,你速度的敏捷意味著病人的一條生命吶!
同樣,在預檢臺的工作,初步學會了對何種病人進行何種分診,在監護室的時候,跟著陳老師學會了如何抽血氣,并實踐的了解了靜脈血與動脈血的區分,在急診科的工作中,也使我掌握了最基本的搶救病人措施以及洗胃技術的流程,拉心電圖等。各種儀器的使用,如除顫儀、呼吸機的使用、吸痰技術及人工呼吸機的使用,胸外按壓等。
離實習結束還有短暫的四個月,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給各位老師及病人們留下更好的印象,希望我能達我所愿。
關鍵詞:循證護理;急診科;實習護士;臨床研究
每個醫學院校的學生都要經歷從學校學習到進入臨床的實習階段,合理的護理管理對實習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有重要作用。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循證護理理論逐漸應運而生,其是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和模式,通過在最佳證據形式下,在遵循循證問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循證應用的護理行為,可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現將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診實習護士進行循證護理管理,就其在業務水平和實習質量進行研究,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診實習的48名護士為研究對象。按照到急診科報道的時間先后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4名。對照組中,男6名,女18名,年齡17~21歲,平均年齡(22.6±1.3)歲;本科學歷9名,專科學歷15名;急\工作時間1~6個月,平均(3.2±0.6)個月。實驗組中,男5名,女19名,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19.5±0.9)歲;本科學歷7名,專科學歷17名;急診工作時間1~7個月,平均(3.6±0.4)個月。所有患者實習期間均未接受過循證護理。
1.2管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進行管理,當實習護士進入急診科后,為每護士安排帶教老師,向其介紹科室的規章制度,科室的常見病多發病,工作流程等。按學校的需求對護士進行指導。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管理方式,在完成學校對護士的任務同時,還要組織實習護士定期進行講座和培訓,使護士對循證護理知識有全面了解,根據循證護理方法給每位護士安排2~3名患者。患者來到急診后安排實習護士進行護理,首先需要對患者病情完全掌握,對患者病因、癥狀、查體、診斷都要掌握,抓住護理重點的同時,使用循證護理方法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在循證問題提出后,安排實習護士到圖書館進行文獻資料查詢,通過查詢大量的臨床資料,找到本病例的支持證據,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獲得理論支持;對特殊病例進行個性化護理,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完成,并逐步完成能夠獨自完成。每日下班后需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工作中的可取和失誤情況,從而提高自己。
1.3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實習生護士進行數據總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對計量資料采用方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計數資料就性別、年齡、學歷、工作時間等進行統計學比較,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實習生護士管理結束后,對兩組實習生護士就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進行比較,觀察組實習后顯著高于實習前及對照組實習后(P
3 討論
1992年加拿大人David教授等提出了循證醫學,隨著循證醫學的產生和發展,循證護理應運而生。所謂循證護理就是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時需要有計劃的護理方式,同時需要將臨床實踐理論和科研成果結論相結合,得到臨床證據,進而以后護理決策的依據。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各國,很多醫院的護理人員都按照循證護理觀念進行護理。1996年,英國成立了全球第一個循證護理中心。1998年,英國創辦了《循證護理》雜志。目前在我國,華西醫院和復旦大學護理學院都成立了循證護理培訓中心,為推動我國臨床護理實踐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循證護理通過科研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其通過根據護士的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患者的病情情況相結合起來,將得到的研究理論應用到臨床,不僅可以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能,還可以提高護患滿意度。孫文娟等[1]通過對70名實習護士進行研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前者采用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后者采用傳統模式帶教,經過對護士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進行比較,觀察組優良率為88.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57%。
在我科的臨床研究中,實驗組的24名實習生護士在急診科實習期間使用循證護理管理方法,專業理論知識為(92.16±3.8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23±2.96)分;實踐操作為(93.06±3.23)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8±3.16)分。以往對實習護士采用傳統帶教方式,帶教老師對入科護士介紹本科基本情況,完成帶教任務,對實習護士的教學比較單一,經過研究,雖然實習前后其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水平都有提高,但是對最新的護理信息和護理理論不能及時應用到臨床,具有明顯的滯后性[2],同時實習護士對在臨床只是被動學習,缺乏主動學習能力,缺乏臨床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饒艷等[3]通過三甲醫院163名實習護士進行問卷調查,護士循證護理素質初步具備,臨床中要重視護士循證素質教育,優化課程。通過循證護理管理實習生,在其進入急診科時就進行培訓,使其對循證護理有基本了解,在臨床工作中結合在學校學習的護理知識,對明顯提高實習護士的整體水平,例如提高文獻檢索的能力,聯系對研究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過程中還可鍛煉其創新能力。胡靜等[4]對2008級護士生進行調查研究指出,循證護理帶教的觀察組明顯高對傳統護理帶教的對照組,能夠提高護士生的創造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循證護理還可以提高護士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劉玲只[5]對224名實習護士研究指出,循證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護士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對急診實習護士施行循證護理管理可有效提高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取得滿意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孫文娟,夏瑜青,王莉.循證護理對急診科實習護士業務技能及實習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3):130-132.
[2]蔡鵬.運用教育心理學培養護理本科生在臨床實習中解決問題的能力[J].貴州醫藥,2013,37(10):957-958.
[3]饒艷,黃麗華,張玲芝,等.實習護生循證護理素質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9):3572-3575.
我在急診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實習態度端正,實習動機明確,工作主觀能動性強。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嚴格“三查七對”及無菌操作,現已了解了預檢分診和院前急救的流程,熟悉了急診常見疾病的護理、危重癥患者的搶救配合,掌握了洗胃、心肺復蘇、除顫等急診專業技術和xx急救儀器的操作、維護。
在急診的這一個月實習中,無論是在前急診,還是在后急診,所學的知識是受益匪淺的,急診科的工作是悠關病人生命的第一線,尤其是在搶救室的工作。當病人被從120的車上送往搶救室時,這時提高十二萬分精神是萬倍的,高度的投入對病人的搶救之中,在此,我親眼目睹了在搶救室里搶救過好多個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如心臟驟停,室顫,腦出血等患者,總之,總結一句,急診科的工作是千鈞一發的事情,你速度的敏捷意味著病人的一條生命吶!
同樣,在預檢臺的工作,初步學會了對何種病人進行何種分診,在監護室的時候,跟著陳老師學會了如何抽血氣,并實踐的了解了靜脈血與動脈血的區分,在急診科的工作中,也使我掌握了最基本的搶救病人措施以及洗胃技術的流程,拉心電圖等。各種儀器的使用,如除顫儀、呼吸機的使用、吸痰技術及人工呼吸機的使用,胸外按壓等。
離實習結束還有短暫的四個月,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給各位老師及病人們留下更好的印象,希望我能達我所愿。
Abstract: Nurse is treatment implementation executor of patients, the manager of daily medical activities, and the carer of patients'' life. Their matters are big or small, and all need toiling. The long-term of emergency life led to nurse body function fell, serious disorders of their endocrine, hair loss, constipation and forgetful, so they overturn on sleep after work. Due to long-term experience edge, their humanity is indifferent, in addition to strict ask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nurse is facing larger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of nurse must be concerned for the society.
關鍵詞:急診科;護士;壓力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nurses;pressure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9-0306-01
0引言
急診急救是醫療前線的前哨服務,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健康與生命安危,是醫院管理、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的綜合反映。急診危重患者多,病種復雜、人員流動大,護理工作瑣碎、繁重,長期緊張的腦力勞動和生活無規律,使護士經常精力透支,而且經常承受死亡現象的刺激和人際沖突的壓力,急診工作節奏快,搶救任務重,稍有偏差,護患之間易產生沖突,經常會碰到情緒激動,甚至對護士有過激言行的患者。而護士必須平和、冷靜、仔細處理問題,壓抑自身感受,滿足患者及家屬的要求。長期的壓力導致護士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地摧殘。因此,維護護士的心理健康十分必要。
1一般資料
調查我院急診科在崗護士30例,男6人、女24人、年齡在22-37歲之間,在急診科工作1-13年。學歷情況:研究生1人、本科7人、大專21人、中專1人。調查方法:面對面談話法、qq聊天法、短信回復、電話調查。
2急診科護士壓力分析
2.1 環境因素的壓力急診是搶救危重病人的特殊場所,搶救室內儀器設備發出的警報聲、患者的痛苦聲、家屬的吵鬧聲錯綜復雜,酗酒、斗毆、吸毒、交通事故等突發事件患者非常多見,護士需時刻應對病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既要處理各種應急情況,又要承受生死離別的情感沖擊,既要完成繁重的本職工作,又要應對各種檢查。長期的超負荷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壓力使急診的護士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極易產生煩躁、焦慮情緒,甚至出現頭痛、失眠、健忘等情況。同時,工作環境中還經常潛伏著毒致病因子,如細菌、病毒、核放射以及空氣污染,使得護士極易遭受疾病的侵襲。
2.2 職業風險性的壓力護理行業是高風險、高責任的服務行業,由于職業的特殊性、疾病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及醫學技術的局限性,使得護理風險無處不在。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職能的拓展和新技術新業務的推廣應用,護士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多,護理風險也越來越大。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每天都離不開穿刺、注射、處理污染傷口及分泌物等職業性接觸,尤其是急診護士必須對診斷未明的病人進行搶救和護理,經常會面對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傳染病的侵襲,隨時可能遭受病毒的傷害。
2.3 知識更新的壓力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是項復雜而具有創造性的工作。護理學科要進步,就必須不斷推陳出新,以適應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努力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提供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的護理,體現出新時代護理工作關愛生命的價值。此外,護士每年要進行一定學分的繼續教育,這就迫使護士在完成緊張的工作之余還要自學,這也給護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壓力。
2.4 睡眠紊亂的壓力睡眠是一項重要的生理活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急診護士工作強度大,時間觀念強、班次多,夜班多、任務重。長期的睡眠紊亂既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又無暇照顧家人,再加上24小時電話開機、待命,容易造成護士易醒或醒后難以入睡,久而久之,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疲倦等情緒,甚至造成慢性疲勞綜合征。
2.5 護患沖突方面的壓力來急診的病人大都是急重癥病人,病人及家屬普遍存在急躁、憂慮等情緒,認為自己的病情是最重的,急切希望得到迅速的救治,這時如果醫護人員忙于搶救病人而對其他病人稍有疏忽,就會產生急診不急的誤會。另一方面,護士忙于搶救病人,無暇顧及家屬的焦慮心情缺乏必要的溝通,常導致病人及家屬因焦躁而產生抱怨,有的病人家屬甚至謾罵毆打醫護人員,對醫護人員的人生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護士在身心遭受傷害的同時,也產生了抗拒心理,表現為對病人的冷漠或逃避,進一步影響了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2.6 社會因素造成壓力在市場經濟下,相當一部分醫院存在重醫輕護的現象,護士常常被認為是醫生的助手,而不是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專業人員,雖然護士工作勤奮、努力,在完成護理工作的同時還承擔相當一部分非護理工作,但護士的收入與其護理水平和工作業績沒有呈明顯的相關關系,極易造成護士心理不平衡,產生壓抑、自卑、失望、焦慮等情緒。此外,社會對護士的普遍忽視,使得護士的工作得不到患者的尊重,患者經常會將治療效果不好、醫療費用高等不滿情緒發泄在護士身上,甚至謾罵、羞辱、投訴護士,護士只能忍讓,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
2.7 工作與家庭矛盾產生的壓力作為女護士既是妻子又是母親,同時承擔多種角色,肩負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護士工作中的負面感受有時會影響家庭生活的和諧氣氛,面對家庭的責任和家務瑣事,難免不消耗護士部分精力,還要承受因懷孕、分娩、月經、更年期等生理變化而出現的心理問題,增加工作壓力。
3結束語
護理的成敗直接影響到病人的治療效果,護士既是“關懷者”同時也是“被關懷者”,大家要尊重、理解和愛護她們。在組織結構、人員安排、效益分配和工作環境上更多地考慮護理人員的切身利益,為她們創造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氛圍和盡可能放松身心的工作環境。使其向有利于精神壓力正性效應的方向發揮,使護士工作起來更得心應手,從而增加控制感,減輕由于不可控、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參考文獻:
[1]張秀梅.影響急診科護士身心健康的因素分析及對策.齊魯護理雜志, 2006,12(10):1965-1967.
在我認為,覺得故事中的醫生和護士是那么的果斷和干練,充滿著美麗,讓我羨慕不已。
長大后,我成為了一名護士。從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漸漸找到規律,這才真正體會到想做好一名急診科的護士談何容易!
我所在的醫院是省里名列前茅的***醫院,不僅接診正常的急重病人,還要收治從地縣上轉的危重病人,有著急、忙、雜的特性。面對危重急癥病人的首診和搶救,急診病人又往往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若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醫療糾紛。而病人及家屬容易產生急躁、憂慮、恐懼的情緒,急診不同于病房,醫護人員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急診,患者及家屬在與醫護人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護人員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都十分敏感,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所以我越發覺得溝通在急診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東西。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按時巡視病房,多觀察液體的進展,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為液體沒有及時更換了與患者家屬產生矛盾。其次,要學會溝通,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對于來急診就診的病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詢問,熱情的為其引導。例如: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可以予以攙扶或協助其用推車送至診室,為其測量生命體征,交予診室的護士;對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療的患者,我們可以為其細致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對于患病時間長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們可以建議他去門診就醫,耐心而細致的告知其門診的位置和就醫的時間,便于患者的安排。雖然,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但是,卻能迅速縮短護患距離,有效滿足病人需要被照顧的心理需求,從而便于我們開展下面的護理工作。最后,通過觀察和溝通學會判斷,對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個準確地了解和判斷,有利于醫護人員救治工作的展開,也為病人爭取了時間。例如:受外傷的患者可以通過觀察和大致的詢問了解其受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第一時間為其找到接診醫生為其救治,而掛號等手續可以稍候補齊。
以上是我的急診科總結報告,其實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在急診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每件事都是我的經歷,教會我很多東西,無論做人還是做事。當然,想做好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只會溝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扎實理論基礎、豐富的搶救經驗、快速的反應、麻利的動作,這才是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禁得起考驗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