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04:0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初一語文學習計劃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初一年級,是初中階段打基礎的一年,為了學好語文,做個合格的中學生,特制訂以下計劃。
一、預習
1.在講新課以前,先朗讀一遍課文,找出生字、生詞,查字典給生字注音,解釋生詞。通過看書上注解或查閱參考書了解文章的作者、寫作年代、歷史背景等。
2.精讀一遍課文,仔細品味課文中每一個詞、句,理解它們的含義。實在不明白的提出來記在筆記本上或在書上注明。
3.速讀課文。自己劃分段落,歸納大意,總結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把這些簡要的記在預習作業本上。
二、上課聽講
1.上課一定要專心聽講,決不三心二意,當堂掌握老師課上講的內容,并且認真做語文筆記。
2.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克服“愛面子”的缺點。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不論有沒有把握,只要有想法,就要大膽回答,即使因理解不對,答錯了也不怕丟面子。關鍵是弄清錯在哪兒,為什么會出現錯誤。課上如有沒聽懂或有疑問的地方,要及時提出。在預習時提出的問題如果老師沒講到,要及時提出,向老師和同學求教。
3.別人發言時要認真聽,做到取長補短,別人答的與自己想的一樣,要認真聽,決不沽沾自喜;如果別人答錯了,也要認真聽,要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如果別人答得比自己答得好,要問個為什么:他為什么能想那么深?我為什么不行呢?他是怎么想的呢?因此還要虛心向人家學習。
三、課下復習和作業
1.下課把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及時的系統的復習一遍,做到全部掌握。對老師課上所講的難點要回憶一下老師是用什么方法逐步分析的,并且運用這種方法分析其它有關問題。
2.在復習的基礎上認真完成筆答作業??朔粡土暰妥鲎鳂I的習慣。
3對口頭作業(如復述課文)和筆答作業一樣重視。
四、小結
1.每學完一課書作一次課小結。內容是:生字注音,生詞解釋,作者的國籍、生活時代和對他的評價,劃分段落的方法,中心思想,寫作特點。
2.每學完一個單元作一次單元小結。重點是比較各課在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點,寫出自己在思想、知識和能力方面的主要收獲。
認知是腦與神經系統產生心智的過程,人類的學習與認知是以語言為載體、以思維為特征的學習與認知。學習是一種重要的認知方法。學習和認知可以分為動物的學習和認知、機器的學習和認知以及人類的學習和認知三個層次。我們以語言、記憶、思維和創新4個標準來區分三個層次的學習和認知。研究人類的學習和認知有助于理解動物和機器的學習和認知。人類的學習和認知以語言為基礎,語言知識積淀為文化。因此,人類的學習和認知受到語言和文化的雙重影響。本研究展現我們對以語言和文化為基礎的人類學習與認知的理解,然后我們建立以語言和文化為基礎的人類學習模型,最后展示本團隊在以語言和文化為基礎的人類學習與認知(高階認知)的實驗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
認知和高階認知
從腦和神經系統產生心智的過程叫認知。因此,不僅人類有心智和認知,動物也有心智和認知。
那么,人類與動物的心智和認知的區別又在哪里呢?
人類的心智和認知是以語言為載體、以思維為特征的心智和認知。人類認知也稱為高階認知(higher-order cognition)。
1.語言
人類語言是一種表意的符號語言。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先后產生了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聲音語言(voice language)和符號語言(symbol language)。人類使用的符號語言處于語言進化的最高端。人類語言向下兼容了聲音語言和肢體語言。人類的聲音語言也稱為口頭語言(spoken language, oral language)即言語(speech)產生于數十萬代人以前,將人類的口頭語言記錄下來就形成文字,由文字和詞法(Morphology)句法(syntax)規則構成的表意符號系統稱為書面語言(written language),簡稱(language)。在人類進化過程中,三件事改變了人類進化的方向,這三件事是:直立行走、火的使用和語言的發明。人類的語言文字僅有5000年的歷史,但它使人類進化和發展的進程大大加快。語言的使用使人類最終進化為人。所以,人類與動物本質的區別是語言。
2.思維
思維是人類特有的認知方式。人類思維以抽象概念為基礎,包括概念、判斷、推理、證明和決策等認知形式。人類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后起的思維可以對前行的思維進行再思維,這就是反思(reflection)。因此,人類可以對自己的思維進行研究。人類的思維和反思是以語言為基礎進行的。語言形成思維,沒有語言就沒有思維,這就是所謂“沃爾夫假說”(Whorf Hypothesis),它包括兩個方面:(1)語言決定論,即學習一種語言會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2)語言相對性,即操不同語言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思維,或者說人的認知過程因語言不同而不同。人類對思維的研究和思維的歷史一樣久遠。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已經建立相當完備的研究思維形式及其規律的邏輯學理論。近代哲學家笛卡兒、培根、康德、黑格爾等人對思維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法國哲學家笛卡兒開始研究腦與思維的關系。笛卡兒的一個人所共知的重要命題是“我思故我在”(拉丁語:Cogito, ergo sum;法語:Je pense, donc je suis;英語:I think, therefore I am),人的本質被定位在思維上。
3.高階認知的重大發現和研究現狀
認知科學建立以后,人們對思維的認識更加深刻。例如,著名語言哲學家和認知科學家萊考夫(George Lakoff)指出“思維是無意識的”(thought is unconscious)就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命題,它被稱為認知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發現是“心智是涉身的”(the mind is embodied)和“抽象概念是隱喻的”(abstract concepts are metaphorical)(Lakoff, 1999)。又如,著名心理學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認為,思維具有快的和慢的兩種形式,他稱之為系統1和系統2。系統1是心理直覺的、啟發式的、快的、容易發生錯誤和偏差。系統2是邏輯的、精細的、慢的、正確的??崧臀痔厮够ˋmos Tversky)建立風險投資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它是描述性范式的一個決策模型,假設風險決策過程分為編輯和評價兩個過程。在編輯階段,個體憑借“框架”(frame)、參照點(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處理信息,在評價階段依賴價值函數(value function)和主觀概率的權重函數(weighting function)對信息予以判斷。價值函數是經驗型的,它有三個特征,一是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時是風險規避的;二是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時是風險偏愛的;三是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損失時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獲得時的快樂感。瑞典皇家科學院稱,卡尼曼因為“將來自心理研究領域的綜合洞察力應用在了經濟學當中,尤其是在不確定情況下的人為判斷和決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授予他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以上研究都是在高階認知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4.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的一些成果
清華大學認知科學研究團隊多年來堅持高階認知的研究方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蔡曙山承擔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當前認知科學中的重大理論與應用研究”,最終成果《人類的心智與認知》從“認知的神經科學基礎”、“心理與認知”、“語言與認知”、“邏輯與認知”、“認知與決策”、“文化與認知”六個方面來研究人類的心智與認知。全書共18章,由團隊成員共同完成,反映了本團隊在高階認知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團隊近期的一些實驗研究將在稍后介紹。
三個層次的學習與認知
前文說明,動物和人類都有心智和認知。在他們之間,還有機器的心智與認知,盡管機器的心智和認知僅僅是對動物或人類的模擬,但這已經形成人工智能廣泛的研究領域。
學習是認知的一種重要方式。動物、機器和人類都有學習的心智行為。動物、機器和人類的學習與認知是不同的。三個層次的學習與認知可以用語言、記憶、思維和創新四個標準來加以區分,如表1所示。
我們可以看出,第一,人類的學習和認知是憑借語言和思維來進行的,動物的學習和認知卻只能依靠記憶和行為反應來進行。第二,動物是沒有思維的,因為動物語言不能產生和使用抽象概念,判斷和推理更無從談起。機器的思維只是對人類思維的模擬,正如塞爾(John R.Searle)的“中文房間”模型所揭示的那樣。人類使用表意的符號語言,能夠產生和使用抽象概念,并在概念的基礎上形成判斷,進行推理。人類是思維的動物,我思故我在。第三,因此,只有人類的學習和認知具有創新性。
以語言和文化為基礎的人類學習與認知模型
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經說,思維的限度就是語言的限度。
1.語言決定思維:沃爾夫假說
沃爾夫假說(Whorf Hypothesis)的思想源頭可追溯到德國哲學家海德(G.Herder,1744-1803)、洪堡德(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和博厄斯(Franz Boas,1858-1942)。薩皮爾(E.Sapir)是博厄斯的學生,沃爾夫(B.L.Whorf)又是薩皮爾的學生。沃爾夫假說又稱為薩皮爾-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
沃爾夫假說(Whorf,1956)由兩個部分構成:“語言決定論”(linguistic determinism)和“語言相對性”(linguistic relativity)
“語言決定論”假說來源于沃爾夫在火災保險公司工作時的經驗。他在處理火災保險時發現,有些火災是因為有人將煙頭扔進空油桶造成的。沃爾夫發現,貼在油桶上的標簽“空桶”導致人們相信這些桶是安全的,而實際上這些桶里充滿著爆炸性氣體。這就使他產生了語言決定論的想法:語言標簽決定了我們的思想,這就是后來形成的“語言決定論”假說的基本信條。它的強表述是:語言完全決定思維。
“語言相對性”假說則主要根據沃爾夫對印地安語的研究。他發現印地安語明顯不同于歐洲語言。這使他相信印地安人的思維方式也會與北美的新歐洲移民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不唯語言決定思維,甚而不同的語言會迫使說話者以不同的方式思維。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要說明美國印地安語與標準常態歐洲語(Standard Average European, SAE)的不同特征,以及說這兩種語言的人的不同思維方式。
沃爾夫相信,說不同語言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思維。他認為不同語言里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類會影響語言使用者對于現實世界的認知,也就是說,不同語言的使用者會因語言差異而產生思考方式,行為方式的不同。這種區別表現在特別的和一般的兩個層次。他的著名例證是愛斯基摩人的語言中關于雪的語詞有很多種,它們被用來描述不同類型的雪,而這些不同類型的雪對愛斯基摩人的生活非常重要。沃爾夫證明,在愛斯基摩語中存在的這些不同語詞使愛斯基摩人以不同于歐洲人的方式來對雪進行思維。更一般地說,沃爾夫證明對于基本的概念如空間、時間和因果性,印地安人與歐洲人有完全不同的想法。例如,居住在亞利桑那州東南部印第安村莊的霍皮人(Hopi)認為時間是循環的,而世界的基本成分是事件而不是對象。沃爾夫的理論不同異常之處在于,他認為他的這些怪異的想法是可以用霍皮語的性質來解釋的。
其實,任何一種語言都很容易找到不同于其他語言的鮮明的個性特征,而且也能夠提供支持沃爾夫假說的證據。例如,漢語中稱呼父母兄弟親戚的語詞是世界上各種語言中最豐富的。如果“四世同堂”的話(這在中國很普通,可惜現在只見于小城市或農村),這些稱呼會包括:曾爺爺、曾奶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我、妻子;兒子、兒媳。父母一輩的親戚有:伯伯、伯母;叔叔、嬸嬸;表叔、表嬸;姑姑、姑父;姨媽、姨父;表姨媽、表姨父;舅舅、舅母;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繼父、繼母。同輩的親戚有:兄弟姐妹、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舅子(內弟)、內弟媳;姐夫;下一輩的親戚有:侄兒、侄女。
這只是四代之內的稱呼。下面是中國人常說的“祖宗十八代”的稱呼:鼻祖、遠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母、子女、孫、曾孫、玄孫、來孫、孫、仍孫、云孫、耳孫。
老外對這種表述和關系恐怕是一籌莫展。這樣復雜的血緣和親戚關系,恐怕只有一字一義的漢語才能表達,恐怕也只有重視血緣和親情的中國人才需要表達。曾爺爺用英語說是grand-grand-father,那么太玄太上太曾祖爺爺就要連說18個grand再加father了。其實,完全不用擔心英語中這樣的表述,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文化背景,也沒有這樣的語言,他們不需要表達這樣的關系,除非是翻譯。這是沃爾夫假說的一個推導:各種語言之間從本質上說是無法相互翻譯的。
2. 語言和思維形成文化
沃爾夫假說在漢語里得到很好的支持:語言形成文化,語言和文化決定思維。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她的根基是象形表意的漢字。自秦統一文字以來,她成為兩千多年中華文明和中國大一統的根基。在這個中華文明圈里,東西南北中不同的人可以說不同的方言,但并不妨礙任何兩個方言區的中國人之間的溝通:他們只需要坐下來寫漢字。自秦統一文字以來,中國傳統漢字(繁體字)的字形保持不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直接閱讀兩千多年以前的文獻(漢字簡化以后,這種聯系遭到了阻斷)。
自漢以后,形成了以儒家學說為核心的中華文化的思想價值體系。而儒家學說的形成和儒家文化的傳播和發揚光大,也都是與漢字密切相關的。例如,儒家核心思想祖宗崇拜,就是憑借上述漢語里特有的文字來傳播的。如果沒能這些中文語詞,很難想象中國人如何去思考血緣親情關系,又如何去實踐祖宗崇拜。中國人一定要在這樣的血緣親情關系中,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價值,這正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每年數十億人次的中國人“春節大遷徙”的文化背景。
3.基于語言和文化的人類學習與認知模型
下面我們建立以語言和文化為基礎的人類學習與認知的模型(圖2)。
在這個模型中,語言是人類思維、學習和認知的基礎。語言形成文化并通過文化而被理解。因此,語言材料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被人類思維所加工。根據卡尼曼的雙系統加工理論,人腦分別在心理和邏輯兩個通道對信息進行加工,這就是人類的思維和認知加工過程。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有載體的。承載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有家庭、服裝、文學、藝術、音樂、時尚、建筑、價值觀、思想意識、休閑、節日、節氣、社會結構、宗教、科學和技術等等,它們被稱為“文化因素”。
例如,“清明”這個漢語語詞,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含義。一是“清朗而明亮”,這是它的本義,“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宋?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二是24節氣中的一個,“清明時節雨紛紛”(唐?杜牧《清明》);三是借指政治清廉明亮,“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這一非常響亮的新觀點、新目標寫入黨的十報告,令人耳目一新。(人民網評論)”
如果沒有中國文化的背景,“清明”一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就很難被正確理解。從語用學(pragmatics)的觀點看,一個語言表達式的意義會受到說話人(speaker)、聽話人(hearer)、時間(time)、地點(place)、語境(context)五大因素的影響。語用學研究語言符號和使用者關系,只有語用學上的意義才是完整的意義。因此,從根本上說,離開一種語言特定的文化背景就無法正確理解這種語言的意義。
一些實驗研究
以下是筆者本人和本研究團隊近期關于語言和思維的一些研究。
1.影視作品言語行為的分析和實驗研究(肖瀟)
研究背景:言語行為理論是20世紀中期以后由牛津分析哲學家奧斯汀和美國心智和語言哲學家塞爾先后創立和完善的語言理論,它把人類的言語看作是用來做事的行為。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的基礎和核心理論。影視作品的劇本、表演都可以用語用學的方法和言語行為理論來加以分析,這樣我們會看到通常影視作品分析不能發現的問題,可以幫助導演和演員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影視作品的意義,提升影視作品的理論水平和表現力,更好地實現影視劇本作者、導演、演員、觀眾各方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實驗假設:(1)劇本作者和導演、演員之間是說話者和聽話者的關系;(2)影視作品內相關人物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說話者與聽話者的關系;(3)影視作品和觀眾之間也是說話者和聽話者的關系。如何正確使用言語行為,實現影視作品的交際目的,可以用言語行為理論方法進行分析。
實驗方法:以評價好和差的兩部影視作品進行對比研究,建立言語行為的分析模型和語言力量的量表,以心理行為實驗的方法進行測量和分析。
2.關于概念隱喻的認知意義研究(張逸梅)
研究背景:認知科學三大發現之一“抽象概念大多是隱喻的”(Lakoff, 1999),隱喻是人類認知的重要方法,是一種從已知認識未知的認知方法,其邏輯依據是類比推理,而類比推理是中國人擅長的推理形式。使用隱喻來學習和掌握抽象概念,這一認知過程受語言和文化的影響。本研究考察漢語言文字和中國文化如何影響中國人對抽象概念的認知加工,并與西方被試進行對比。
實驗假設:(1)隱喻受語言和文化的影響;中國人的隱喻加工受漢語言文字和中國文化的雙重影響。(2)不同年齡的中國被試,由于語言文化影響程度不同,其對抽象概念的隱喻加工有明顯差異。(3)東西方語言文化差異造成對抽象概念的隱喻加工有明顯差異。
實驗方法:心理行為實驗,電腦問卷,記錄正確率和反應時。
實驗一:中國人更擅長類比推理和隱喻,兩者之間有因果關聯。
實驗二:同年齡的中國被試,由于語言文化影響程度不同,其對抽象概念的隱喻加工有明顯差異。
實驗三:母語為漢語的中國被試與母語為英語的西方被試,由于東西方語言文化差異,造成對抽象概念的隱喻加工有明顯差異。
實驗設計:待完成。
3.大學生戀愛關系中的間接言語行為(牟兵兵)
研究背景:言語行為理論,直接的言語行為,間接的言語行為。
實驗假設:戀愛關系中的大學生選擇直接言語行為或間接言語行為受性別的影響。
實驗方法:以清華大學61名大學生為被試進行問卷調查。
結果發現:(1)清華大學男生在戀愛方面并未出現大眾刻板印象里中“木訥清華男”戀愛難的現象。(2)在戀愛表白中,多數被試非常清楚表白措辭的重要性,同樣了解語言在愛情中發揮的獨特作用,也認為自己當時的表白措辭有值得改進之處。(3)與戀愛對象交往的過程中,半數以上的男生表示自己在理解女友的間接言語行為方面存在困難,也沒有足夠的信心去知曉深不可測的“女人心”。(4)接受調查的被試中,有半數以上曾被女生稱過為“木頭”,他們也表示因自己當年的懵懂與不解風情,未能準確理解女同學示愛的“言外之意”,從而錯失愛情。本研究意欲說明,話語意義是交際雙方共同協商、建構的結果,在戀愛關系中更是如此。
4.情緒對請求的言語行為間接程度的影響(李富強)
研究背景:言語行為理論,直接的言語行為,間接的言語行為,請求的言語行為。
實驗假設:(1)情緒對被試在特定情境下的間接言語行為有影響:(2)消極情緒能夠讓被試做出更為間接的言語行為;(3)積極情緒能夠讓被試做出更為直接的言語行為。
實驗方法:本實驗采用開放對話完成任務(Open-ended 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 DCT)的研究范式。DCT研究范式包括若干個自然對話情境,每一情境均要求被試根據情境寫下他們在自然狀態下將會如何提出請求或作出拒絕。開放式DCT范式對被試的反應幾乎沒有限制,能給予被試充分的反應自由。DCT還具有能快速收集大量數據的優點。因此,本研究采用DCT研究范式來引出被試在自然狀態下的請求表達方式。
實驗結果:未完成。
5.復合命題等值推理的實驗研究(易源俏)
研究背景:20世紀60年代以來心理學家開展對推理的研究,如沃森選擇任務實驗(Wason,1968);沃森和約翰遜萊爾德的推理和思維(Wason and Johnson-Laird,1968);約翰遜萊爾德的心理模型(P.N.Johnson-Laird, 1983);里普斯的證明心理學(Rips, 1994)等。邏輯學只考慮推理的有效性(正確性),而不考慮推理過程中心理因素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要考察人類頭腦中的邏輯和推理,而不是考察邏輯學教科書中的邏輯和推理。
實驗假設:(1)人們對于抽象材料的推理能力要低于具體材料上的推理能力;(2)在復合命題推理中,單模型問題的推理易于雙模型問題的推理,雙模型問題的推理又易于多模型問題的推理。對聯言推理的命題,僅僅可以構建一個完整的外顯心理模型,充分必要條件是兩個,充分或必要條件推理有三個。(3)性別對推理的成績有影響。(4)推理的前提和結論中否定出現的頻次影響推理成績。
實驗設計:復合命題的等值推理:采用2×3×2的混合設計,自變量分別為性別(男和女)為組間變量;命題類型(聯言推理、選言推理、假言推理)為組內變量;材料類型(抽象材料、具體材料)為組內變量。
實驗結果:未完成。
6.漢語成語的神經科學研究(謝曉燕)
研究背景:成語以簡明的語言形式反映深刻的認知經驗。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成語。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其形式和內容是不能更改的。漢語成語十分簡明精致,它基本上是由4個漢字構成(占95.57%)。大部分的漢語成語都可以分為(2+2)的結構形式,其中包括并列式(前兩個漢字和后面兩個漢字是并列關系)和主謂式(前面兩個漢字和后面兩個漢字是主謂關系)。語言影響思維,甚至決定思維(Whorf,1925-1941),漢語成語對中國人的思維和認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運用ERP技術探測不同結構特征的漢語成語的加工特征,根據特定的腦電波形對漢語成語加工做出解釋,得出一些結論并進行討論。
實驗設計:采用2(并列式,主謂式)*2(成語,詞組)的研究設計。
研究對象:18名大學生,裸視或矯正視力正常,母語均為漢語,無閱讀障礙。
實驗設計:成語和詞組都分為主謂式和并列式。由60名大學生對成語的熟悉度進行5點量表評定(1為最不熟悉,5為最熟悉),主謂成語熟悉度平均得分4.49,并列成語熟悉度平均得分4.61,熟悉度差異檢驗t=2.53,p=0.01,差異顯著,因為二者熟悉度得分都很高,考慮天花板效應,所以在實驗中并沒有考慮此種差異。
最終選取80個成語(40主謂式成語,40并列式成語),80個四字詞組(40主謂式詞組,40并列式詞組),以及40個填充成語和40個填充詞組。其中主謂式詞組和并列式詞組均由成語改寫得到,保持成語的前兩個漢字不變,將后面兩個漢字改寫為意義相近的其他表述方式。
實驗結果:待完成。
7.邏輯推理與創造性的關系研究(劉劍凌)
研究背景:羅素、愛因斯坦等哲學家和科學家曾對《幾何原本》的邏輯力量發出驚嘆。邏輯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強大的理性力量,同時又與創造性所需要的強大心理動力相契合。邏輯推理與創造性思維有無關聯?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我們認為應該分別研究各種推理形式與創造性之間的關系。溯因推理是由結果追溯原因,或為現象提供解釋性假說的推理,是與歸納和演繹并列的獨立的推理形式。本研究考察溯因推理與創造性之間的關聯。
關鍵詞 關聯主義;計算機文化基礎;研究性學習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36-0019-03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深入,高等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吨袊叩仍盒S嬎銠C基礎教育改革課程體系2008(CF2008)》指出:非計算機專業要確立以應用為目標的教育思想,要以應用為目的和主線組織教學。
基于上述指導思想,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據調查,有86%的學生表示喜歡該門課程。但調查結果也顯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有些不滿意的地方:1)教材內容針對性不夠,如文科學生更喜歡文檔編輯、圖案設計,而理科學生對Excel等數理統計軟件更感興趣;2)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實際的需要[1],如教材還在以Office2003為中心的時候,Office2010早已為大家所接受;3)缺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環境,由于大班教學無法完全滿足個別學生的特定要求,所以課后自主學習成了學生提高自我的法寶。
2 計算機文化基礎與關聯主義的耦合性
關聯主義(Connectivism)是加拿大學者喬治·西蒙斯提出的。西蒙斯認為學習是一種發生在模糊不清的環境中的動態過程,關聯主義是一種經由混沌、網絡、復雜性與自我組織等理論探索的原理整體[2],可以定位為“數字時代的學習理論”[3]。高等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作為一門數字時代的入門課程,有新陳代謝快、內容跨度廣、知識碎片化等特點,與關聯主義的知識觀、學習觀、實踐觀、創新觀等核心觀點[4]有高度的耦合基礎。
知識觀 關聯主義認為,知識是一種組織,并非一種結構,知識由普羅大眾創造、傳播、修改、完善、更新甚至揚棄。同時,西蒙斯引入知識流的概念,并把知識流與知識網絡組織比作石油與石油管道[5],特定的知識流總會給時代淘汰,但其流通的管道卻永不過時,所以學習的過程不單單是知識的深化,更應該充實通道的建設。而計算機文化基礎的知識流具有普遍性、多元性、片段性、時效性等特點,單單依靠強硬記憶無法促進學習能力的持續發展,因此建立合適的學習通道尤顯重要。
學習觀 關聯主義注重學習通道的建設,希望學習者通過“路徑尋找”和“意義建構”構建自己的學習網絡和知識網絡。學習網絡結點可視為外部結點,是形成信息和知識源的結點;知識網絡結點可視為內部結點,學習者通過心智的調整、重塑來反映新環境和新信息,保持知識的時代性、持續獲得經驗以及創造新知識。一般認為外部結點可以是人、書、網站、圖書館或其他信息源[6],內部結點則通過個人的思維能力來反映。由于計算機知識的半衰期越來越短,需要新的學習理論支撐,因此通過研究性學習構建增強型的個人學習網絡(通道),可充分體現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習者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者興趣、培養學習者創新能力的特點。
實踐觀 關聯主義認為理論研究不能脫離實施,僅僅了解知識的變革、明白技術和社會的發展趨勢并沒有實質性意義。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針對相關問題選擇有效的工具與手段,就是一種決策的能力。更進一步,關聯主義認為培養決策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學習過程,正是基于這種決策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這與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強調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也是相互吻合的。
創新觀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強調知識的遷移、學習的擴展[7],關聯主義體現不同領域、理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能力。關聯主義認為創造能力是指看到現有思想或概念之間的新聯系,建立新的現實的能力。創造能力包括構建、改革、創造、解構和再造的能力。培養這些能力,正是學習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目的。
3 研究性學習系統結構設計
基于關聯主義的研究性學習系統建立在互聯網所提供的時空平臺之上,互聯網能夠為研究性學習提供穩定的技術保障。有效組織、合理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源,正是關聯主義對學習者提出的基本要求。鑒于關聯主義的內涵,本文提出研究性學習系統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研究性學習系統的組織結構如圖2所示。
系統硬件結構設計 本研究利用IE瀏覽器技術,結合多種Script語言和ActiveX技術,以B/S(Browser/Server)架構來開發“計算機文件基礎”專題網站。這樣一方面通過成熟的技術可以確保系統的安全與穩定,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習者在課堂內外輕松獲取相關的教學資源。
系統組織結構設計 基于關聯主義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研究性學習系統的組織結構如圖2所示,主要組成要素分析如下。1)學習者:學習者處于中心地位,性別、年齡、地域、學習方法、學習交互、運用媒體的能力都不盡相同。2)專題網站:專題網站的主要功能是為學習者提供共同的學習資源,展示學綱和學習任務,支持學習者注冊。3)社交網媒:學習者通過社交網媒獲取資源、分享資源、與其他參與者協作學習,建立有效的學習通道。4)群組:基于事先分配的任務,群組研究學習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解決感興趣的問題。5)RSS聚合工具:學習者通過微博、論壇、QQ群等聚合相關信息,達成共識。6)課堂討論總結:分小組表述相關研究成果,接受并回應質詢,實時交流,激活新思路。7)教師:充當指導員及裁判角色。8)協調員:收集群組討論信息,調配人力資源,處理群組間的交流問題。
4 研究性學習實踐過程
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習者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根據關聯主義學習理論的內涵和計算機文化基礎的具體情況,以湛江師范學院基礎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2012級(1)班的3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時間為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每周安排4節課,筆者將其劃分為“課題準備、課程簡介——確定主題、成立小組——研究實施、建立通道——總結交流、共同提升”4個階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前兩節課在星期一,后兩節課在星期四,中間有三天半的時間供學習者搜索研究相關資料、解決問題,正好為學習者建立有效學習通道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課題準備、課程簡介 1)教師利用教材、PowerPoint等多媒體介紹課程內容、學綱;2)教師以專題學習網站為平臺,從教學單元選擇若干可研性、目的性、創新性都比較高的課題供學習者選擇;3)教師介紹課題的基本要求、研究目的、研究規范和已有的學習資源,激發學習興趣,誘發學習者深入思考問題。
確定主題、成立小組 1)學習者初步了解課題、討論課題,結合自身優勢、劣勢和個人興趣確定研究課題;2)小組內部第一次交流討論,明確課題重難點,推選負責人(協調員),以及根據成員的特點分配具體任務,合理調配人力資源。
研究實施、建立通道 1)學習者利用課余時間、根據個人的分工查閱資料、檢索信息、尋找信息源,達到建立有效子通道的目的;2)回到課堂,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有效信息、篩選有效信息源、建立較為完善的學習通道;3)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驗證相關實踐操作,檢驗學習通道的效度,共享學習通道的利好,并回應第一次討論時候明確的重難點;4)小組成員全面掌握課題內容的學習通道,在此基礎上反思重構,建立個人內部的知識網絡結點;5)小組負責人記錄研討成果,整理成文,并上傳專題學習網站,供其他小組閱覽學習以及質詢。
總結交流、共同提升 1)各小組自由安排成員表述研究過程、研究成果以及學習通道;2)全體組員接受其他小組的質詢,回應質詢,分享學習心得與學習通道;3)在答辯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指導;4)組內成員互評、小組之間互評,促使學習者更進一步思考問題;5)教師對小組研究過程以及研究成果進行全面點評,肯定學習通道的建設,并預告下一教學單元的有關課題。
5 結語
基于關聯主義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研究性學習系統強調學習通道的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習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2012級學前教育專業(1)班的學生普遍取得較大的進步。據調查,該班97%的學生通過了2013年7月份的廣東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93%的學生對基于關聯主義的研究性學習較為滿意。當然,也有個別學生反映還沒有適應這樣的學習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的海洋越來越浩繁[8],關聯主義學習理論有利于培養學習者甄別信息建立有效學習通道的決策能力和知識遷移重構的創新能力。目前基于關聯主義的學習理論還處于探討發展的上升階段,還需要更多的實踐研究來證明,筆者將在后續工作中作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何皓怡,李秋萍.民族地區師范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思考與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2):12-14.
[2]張匯芬.關聯主義學習觀在網絡學習中的作用[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08(4):33-35.
[3]樊文強.基于關聯主義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雜志,2012(3):31-36.
[4]王竹立.關聯主義與新建構主義:從聯通到創新[J].遠程教育雜志,2011(5):34-40.
[5]西蒙斯.李萍,譯.關聯主義:數字時代的一種學習理論[J].全球教育展望,2005(8):9-13.
[6]陳君賢.關聯主義:網絡學習環境下劣構問題表征的新取向[J].中國遠程教育,2009(8):19-22.
論文摘要: 高校非計算機課專業《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根據當前計算機課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及教學方式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改革思路,并從多媒體教室教學、實踐教學和網絡輔助教學方面論述了新教學模式和改革,力爭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
許多高校已經將計算機基礎課作為文化課,這意味著計算機不再是工具,而且是文化。工具是可選的,文化卻是每個人必備的基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基本知識,掌握應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學會使用計算機這一今后學習和工作的必備工具。高校的計算機教育,特別是廣大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基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人們應用計算機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術的程度,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備受各方面的關注。近幾年,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環境的不斷改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改進。針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現在許多大專院校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學改革和探討,有的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起點差異較大。現在許多來自城市的學生,由于學校、家庭及周圍社會環境的影響,在中學時已經學習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內容,有的甚至在小學就已經接觸過計算機了。這些學生在進大學時大多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水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來自農村或者偏遠山區的學生,進大學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沒有計算機知識。這樣就給《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計算機水平較高的學生在上課時對老師講的內容已經很熟悉或者感覺太淺顯,水平較低的學生卻感覺很深奧,很多內容很難理解。
2.教學方式日顯陳舊。雖然現在的《計算機課文化基礎》課程都在傳統的多媒體教室上課,采用了大屏幕投影、教師講解配合演示的方法,學生對學習內容理解掌握得更加明了直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這種教學為方式仍然是以前的“滿堂灌”的形式,教學仍然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被動學習,學生即使聽懂了,也很容易忘記,很多學生感覺是在完成任務,而不是自己想學,就會產生厭學心理,造成上課不專心、老打瞌睡等現象。
3.課堂教學與實踐嚴重脫節?!队嬎銠C文化基礎》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實際的上機操作,讓學生學會使用計算機。以大屏幕投影的多媒體展示,一次展示的內空較多,很多內容學生是囫圇吞棗,無法消化。這就造成很多上課講過演示過的內容,在上機實驗時,學生還是不會,老師不得不再講一次甚至多次。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教學效率明顯降低。
二、課程改革思路
改革思路是:摒棄傳統的多媒體講授、機房實踐分離的教學方式,講授與實踐不需要有時間間隔,現場實時地教學和指導。摒棄傳統的灌輸知識方式,采用任務教學法,精心組織,將每次實踐課的教學內容總結成一個完整的任務。在實踐前將任務布置給學生,使學生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轉貼于
為了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要求,改變以上情況,教學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作為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在工作中采取開放式教學法,努力用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的方法講授計算機理論,加強對計算機操作技能的輔導。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我們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教育的組織者、引導者。知識不僅僅通過教師傳授得到,主要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這就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队嬎銠C文化基礎》課程最主要是讓學生學會上機操作,而且學生對于操作性的內容,一般都比較感興趣,主動性比較強。因此我們考慮,能否讓學生在機房里面直接學習,立即實現操作呢?
1.在機房實踐時,注意將知識點的講解和任務有機結合起來,啟發學生通過學習不斷加深對任務的認識,以任務為驅動,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完成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實現了多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
2.在多媒體講授時,摒棄傳統的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如果教師僅圍繞書本上的幾個命令、菜單講授,就會覺得單調無趣。對于這種簡單的理論,學生通過自學就能理解,可是能否真正掌握呢?很多學生有這樣的感受:老師講授時聽懂了,可到了機房就不會操作了。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資源,和學生互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去掉理論講授的環節,讓學生站在講臺上演示、講解自己的作品。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了知識點,更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自我展示的平臺。
3.建立學習網站,為教學服務。在計算機基礎教學進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僅憑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必須加強課后的教學延伸。我們正在進行《計算機文化基礎》精品課程建設,包括電腦教學、課件演示、等級考試、在線測試、疑難解答等內容,將成為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在這個精品課中,包含上機課的實驗素材、布置的作業題、教學課件、模擬試卷及答案、歷年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試卷等。學生可以在這里預習、復習和測試練習,還可以和教師交流。
進行上述教學方式的改革后,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不同起點的學生可以自由控制學習進度,起點高的學生可以學得快一點,起點低的學生可以學得慢一點。對于我們來說,以上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的改革嘗試,以這種方式上課,怎么安排教學內容及學生的操作內容是關鍵。只有安排恰當的內容、恰當的時間,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薛紅英.在計算機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福建電腦,2008.3.
論文摘要:在初中牛津英語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的原因中,有一個就是學生對英語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進而對英語學習也失去了興趣與學習動力,針對這一問題,本文進行了對策分析與探討。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發現,牛津英語新教材對教學的幫助是很大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分學生非常的聰明,但是唯獨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導致其成績不是非常出色。而相反的,一部分學生不是非常的聰明,但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也非常的努力,所以最后的成績也往往比較出色。
文化是一個完整社會的全方位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理念,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它涉及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到抽象的行為規范、倫理標準、人生信仰、價值觀念等等,因此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人不僅僅是“社會人”,而且還是“文化人”。
1、解讀牛津英語教材
初中牛津英語教材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材料,在各個版塊中教材都十分的注重對學生語言實踐和對話能力的培養。但是我們在教學也不能以本為本,而是要盡最大的可能去充分挖掘探討、活化教材資源,讓教材更加深人的走進學生。
《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在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或者刪減,從而使教材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當然,補充的教材必須要和本單元的教學話題相關。
2、英語文化意識的影響因素質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之所以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大,主要在于,他們對英語的文化了解不夠,對英語的情境也了解不深,所以,導致了他們對英語的興趣也乏善可陳。所以,在教學中應當引導他們充分的認識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樹立他們的英語“文化意識”。
了解英語文化意識,可以從兩點人手:一是英語文化的價值取向,二是英語文化中的傳統習俗。
2.1價值取向
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特有的價值系統和價值取向,對善惡美丑的評判標準也是大不相同的。特定的文化標準文化意識規范著人們的思想道德準則,行為方式。一種文化中推崇贊揚公認的舉止思想,在另一種文化中卻有可能被看成是離經叛道不可思議。用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單詞Inpidualism為例。
在西方國家,特別是在美國,這個詞反映的是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完全憑個人的奮斗取得成功的個人品質。英語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崇尚依靠個人的能力去實現個人的利益,認為個人的利益至高無上,鼓勵自我奮斗、自我實現。這種人生信念可以從下面的這些諺語中反映出來:Every man for himself,and God for us all(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
2.2傳統習俗
在英語文化中,傳統的風俗與習慣也是英語文化的重要組成成分。不同傳統習俗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范、思想、舉止都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則體現在稱呼、贊揚、道謝、致歉、禁忌、對顏色的偏好等各個方面。
以顏色偏好為例,不同的顏色在不同語言中表達的內涵和思想都不一樣。中國人大多偏愛紅色,但凡有喜慶、節日,都要以紅色裝飾,象征著幸福、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紅色卻代表著血腥、災難和危險。因此((紅樓夢》中的“怡紅公子”、“怡紅院”這些詞匯,在英國翻譯家Hawkes的譯著中則被譯作“Green Boy”,“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而不是“the Happy Red Prince”,“Happy Red Court”。
3、加強英語文化意識教學的具體措施
在了解英語文化的價值取向與傳統習俗后,我們就可以對癥人藥,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具體的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有效的英語文化意識。
3.1加大課堂的文化輸人,強化文化意識
在英語教學中,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渠道,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場所。所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應當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當中,教師要更新教學舊有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法,充分的挖掘教材資源,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意識的教育和培養。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教育的主陣地。
3.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創造語言環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的有效培養,讓學生進行語言文化的交際,使學生能夠適應英美國家的招呼,寒暄,稱謂,道歉,致謝等禮貌表達方式,或者是讓學生在模擬英語文化環境中生活,使其能夠逐步的掌握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
4、英語文化意識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4.1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隨著時代的進步,英語教學也已經脫離了已本為本的教學方法,轉而向實踐性更高的語言教學發展,這就需要較高語言素質和較強文化素養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應當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使自己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隨著教材及其考試內容的不斷改革,教師不僅要刻苦鉆研語言知識,提高英語語言素養,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文化基礎知識 職業技能 訓練
近些年的中等職業教育比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低迷狀態有了不少起色,但一直存在著一個嚴重問題,即在重視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同時,對文化基礎課教學和人文教育日益淡漠。
這種情況首先與生源有關。處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夾縫"中的中等職業教育的生源幾乎全部來自升高中無望的初中生,他們普遍文化基礎知識水平低,缺乏學習熱情,存在著"混張文憑"好找個工作的思想, 對文化基礎課由聽不懂到聽不進再到很反感, 提起來就 "頭疼"。這樣,文化基礎課幾乎成了需要了就 "沾一口",否則就棄之一旁的"大醬碟"。相對專業課程而言,文化基礎課教師也成了不受學生歡迎的人,教學情景甚是尷尬。
其次,中職業教育的特性決定了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是學生學習重點,就業的需要很自然地把專業課和技能訓練的比例加大了。
其實,"專業課"與"文化課"之間并不矛盾,厚重的文化基礎既是培養扎實專業技能的條件,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中等職業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狹窄的專業技能訓練,把人的培養當成勞動工具的制造,必須根據學生的興趣、個性和實際需要,加強文化基礎素質教育,開發學生學習潛能。注重對學生普通文化素質、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才能使他們成為能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素質全面發展的中等專業人才。
為此,在中職學校的文化基礎知識學習中就有必要施行以下教學措施:
1.啟發式教學法。懷海特說:"沒有興趣, 就不會有進步??鞓肥菃酒鸹钌挠袡C體去適應自我發展的天然方法……快樂是生命沖動正常而健康的刺激力量。"[1](P55)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源泉和動力。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興趣,了解他們的特點與不足,揚長避短、因材施教、因人施藝。對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表現出來的天資和才能,要采取積極措施加以正確地引導和啟發,使其在這一領域能有深造的機會,有成才的基礎。
在技能訓練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向學生提出帶有啟發性、探索性的問題。盡量利用訓練的可操作性,讓學生在理解和應用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分層教學法
夸美紐斯說:"知識如果不合于這個或那個孩子的心靈,它就是不合適的。因為人心的不同和植物、樹木或動物之各不相同一樣大; 這個必須這樣去對付,那個又必須那樣去對付, 同樣的方法是不能夠用在所有的人身上的。"[2](P153)
對基礎不同,發展方向各異的學生,其教學方法也應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可采用"分層次教學法"。近年來,由于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質量普遍下滑,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無論是采用高要求,還是低起點或是抓中間、帶兩頭的教學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學生,而使其他學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不失為一種務實有效的方法。
在分層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知識程度相對接近,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能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培養綜合性或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便于實施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智力及個性特征等諸多因素讓每個學生都清楚自己的特長,也明白自己的不足,這樣有利于揚長避短,適合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3.學導式教學法。切實做到以學為主體、導為主線。教師要善于引導、啟發學生。應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及"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也就是說,教師要改變以往一講到底、學生一聽到底的舊觀念,樹立教師導向的新思路,在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下功夫,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探索、 敢于創新的精神。
4.討論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圍繞某一理論問題或實際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討論、對話、辯論,以求得正確認識的教學方法。討論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可用于傳授新知識,也可用于復習鞏固舊知識;既可穿插在教學過程中,也可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筆者對這兩者關系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幾條建議和對策。
(1)明確目標。要確立知識型技能人才培養的目標,教育部《關于制定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中強調指出: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具備一定文化基礎,懂得生活,懂得欣賞,具有品味,有終身學習能力,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
國家教委頒布的職業技術學校各專業教學計劃, 明確提出了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的總培養目標。中職學校學生在學習好文化基礎課的同時,也要注重加強職業技能的學習。文化課為職業技能奠定了基礎,學好文化課,才可能更好地學習技能知識。在職業技能中可靈活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英語職業技能競賽中,可以組織演講比賽、話劇表演等。
(2)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中要避免重理論輕實踐和重實踐輕理論的傾向,二者不可偏廢。重理論輕實踐會造成專業技能的萎縮,最終華而不實,紙上談兵,而不能適應勞動實踐的需要;而重實踐輕理論會造就出現代的熟練工,他們沒有相應的知識做基礎,缺乏可塑性和發展的潛力,這是不適應現代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要的。
在專業教學中,應以理論分析為線,以技能訓練為面,將基礎知識始終貫穿于技能訓練之中,不能將二者孤立開來。在強調基礎知識指導作用的同時,重點在于應用,只有應用于實踐中并能指導實踐的理論,才是有用的。因此,只有把二者融為一體,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綜上理論研究與教學實驗,我們以為,在專業教學中,只有把基礎知識與技能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技術學習為基點,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素質提高為根本,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企業需要的專門技術型人才。
(3)實行校企合作
目前中職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理論與實際脫節,學生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或者過分超前于社會需求或者之后于社會需求。學生畢業之后不能適應企事業單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開展中職教育是一種根據社會和企業發展需求,以就業為導向,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的運行機制,是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利用校企雙方不同的教育資源和環境,采取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際工作的有機結合,來培養適合用人單位需求的以中級技能為主的應用型人才的教育范式。校企合作是中職教育發展的必要取向。
總之, 在中等職校的教學中必須重視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掌握操作技能的形成過程及特點, 實行校企合作,可以讓更多地學生親身到企業去體驗,感受,把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使中職校生走出傳統教學的舊格局, 把中職校生真正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關鍵詞:生物化學;雙語教學;“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5-0090-02
當今,英語成了通用的國際科技、經貿交流語言。隨著中國加入WTO,加速走向國際化、現代化的進程,既精通漢語和漢語文化,又通曉外語和外國文化的雙語人才,必將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人才素質的內涵要素。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前沿學科,其與雙語教學的結合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國際接軌人才的一項重要而有益的舉措。然而,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化學的科學。這是一個微觀的、看不到的世界,是一個常變常新的動態世界。它的特點是理論性強,內容抽象,代謝途徑錯綜復雜且相互聯系,知識更新快,難于記憶與理解。實踐早已證明,對具有這樣特點的知識內容如果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既感枯燥乏味又難以理解和記憶,最終必將導致學生的厭學。加之用雙語模式,困難可想而知。因此改革目前的傳統教學模式,探索出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的教學模式是必要且緊迫的。
我校近幾年開始對該課程實施雙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生物化學的課程特點、雙語教學授課對象的英文水平、知識的難易度等因素,從雙語教材使用、教學手段的運用、雙語教學授課方法以及學生成績的考核等幾方面進一步了深入研究與探索,深刻體會到“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雙語教學中所帶來的巨大變化,這體現在學生的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等等方面。本文將對我們在近兩年的實踐工作中所獲得的心得與體會加以闡述,以期對雙語教學在生物化學中的應用與發展提供可能的借鑒。
一、“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應用
許多研究者認為教學過程的核心就是創造一種適合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學生能夠互相影響,學會如何學習,而一種成功的教學模式就是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在生物化學雙語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為了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的目標。我們借鑒了許多歐洲及亞洲國家積極倡導的“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模式。該方法與傳統教學中強調以教師講授為主不同,它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提倡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這種模式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仿照科學家探究未知領域的途徑,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等步驟去掌握知識,培養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其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和親自實踐,獲取多種直接經驗,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科學問題和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真正學習的主體。
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課前認真備課,根據教學大綱所確定的重點內容精心設計一個連貫的教學路線。教學中,授課教師先將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構建一個知識框架,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真正體會知識的內容,理解內容的含義。之后授課教師以探索的語氣引導、啟發學生,使之感到好奇并繼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引伸出新的問題,最終真正形成學生自己的東西。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授課教師除了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熟練駕馭教材的能力、扎實的學科功底、較為廣博的系列知識結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和應變能力。因為在這種教學模式,必將面對學生所提的形形的問題,有些完全是令人驚訝的。教師必須具有以上的能力,在不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巧妙地引導學生們把討論控制在教學內容范圍內,使學生不偏離學習目標。因此,要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雙語教師,就必須迅速提煉自身素質,勇于探索各種教學模式,真正成為能夠熟練運用雙語進行教學的新型教師。
另外為創造活躍的課堂互動氣氛,教師在具體教學手段中,可將一名學生的問題交給其他學生回答。筆者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最好不要簡單地說對與錯,而是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如何解決出現的問題。筆者曾經在用這種教學模式組織的討論中,兩次對一名學生所提的偏離主題且又非常奇異的問題做了否定的評述。結果在后來的教學中發現,該生在所創造的教學環境中顯得格格不入,盡管在事后進行了積極的補救,但效果甚微。期末考核中,該生成績很差,對其卷面分析后發現,連最基本的知識點也未掌握。這是筆者至今深感懊悔的一件事。
總之,“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通過我們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的確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學生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很好地激發了學習興趣,展現出極大的學習潛力,而且他們掌握知識點的時間和對知識點的理解深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這一點我們在期末的試卷分析中獲得了肯定的答案,生物化學補考率呈現出穩步下降的趨勢。當然,由于受到目前教學觀念和教學條件的限制,還存在許多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及學科特點,大膽地實踐和探索,腳踏實地,鍥而不舍,不斷吸取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通過教學實踐,使“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真正在本學科發揮出積極的效應。
二、“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應用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并非是智力因素,而是包括環境和情感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及生源的擴大化,高校所招的學生必定存在知識結構、智力水平、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另外,筆者所處的高校屬中醫院校,此類學校尚還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一個班級既包括理科學生也包括文科學生。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文科學生一般英語底子較好但化學知識基礎較差,相反,理科學生一般英語底子較弱但化學知識基礎較好。在實際的生物化學的雙語教學過程中,必須兼顧這兩類學生接受相關知識的能力。
“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正是依據這些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為每一位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其個性發展的空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選擇學習內容,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最大限度地獲得發展。這種模式的理論依據最早可追溯到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這正是分層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胺謱踊印钡慕虒W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種課堂教學的策略。教師通過調查和觀察,掌握各個專業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特長愛好等,將學生按各自特點分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互幫互學的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激勵,為每個學生創造整體的機會。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首先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我估計,選擇自己的層次(A類是學習困難學生,B類是成績中等學生,C類是優等學生),然后授課教師與該班班主任進行交流,摸底調查,了解每一位學生上學期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通過課堂提問、觀察、課后作業、師生交流等進一步地了解確定學生的層次。在結合“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中,將不同層次的文理科學生搭配分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互幫互學的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所分的層次是應當是動態變化的,可隨時根據學生的發展變化進行調整,通過不同途徑鼓勵學生,以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分層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矯正了學生的自卑和自滿心理,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使學生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然而,盡管分層教學具有諸多優點,但其在具體的實踐運行中仍有相當大的難度,這也需要授課教師必須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及學科特點,在實踐中不斷吸取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及時研究總結,以期形成更為有效、科學、完整的適合本校相關學科教學特點的經驗和策略。
三、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我們的實踐證明,以上兩種教學模式的效果是顯著的。然而,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兩種模式會占用很多時間,這將導致學時非常緊張,因此為了節省授課時間,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講授是很有必要的。用多媒體方式授課還存在一個公認的優勢,就是信息量大,形式多樣,可突出重點,活躍氣氛,如表格、圖片、動畫,都可以充分展現在課件之中??墒菇虒W內容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如酶的競爭性、非競爭性與反競爭性抑制是生物化學重點及難點之一,我們采用了一個相關的動畫片斷后,加之應用以上兩種教學模式,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這部分內容。我們的實踐也充分證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可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在輔助提高教學效果方面是非常明顯的。
四、結語
雙語教學不僅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更蘊含著全新的教學理念。然而,它的模式和理念在我國教育界應該說還是一個新生兒。許多方面在細節上并未形成統一的標準。正如我們在前面所提的生物化學本身是非常難學的課程,因此,探索相應的教學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雙語教學的難度是緊迫的,這就要求高校必須根據自身學校學生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創新、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又切合實際的雙語教學途徑,保證雙語教學的質量,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Bruce Joyce,MarshaWeil,Emily Calhoun.教學模式[M].荊建華,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7-8.
[2]李冰.試論計算機多媒體教材的應用價值[J].中國電化教育,2000,(6):36-38.
[3]趙統臣.分層教學理論的探討[J].藥學教育,2005,(4):35-37.
[4]厲周,方素珍,何井華,等.七年制、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外科學教學中英語授課的實踐與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2,2(1):42-47.
[5]滕曉英.雙語教學的探索和體會[J].中國大學教學,2005,(7):31-32.
[6]袁篤平,俞理明.高校雙語教學的理念和策略研究[J].中國外語,2005,(5).
【輔導對象】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
【輔導科目】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地理 歷史 政治 奧數
【上課時間】署寒假 雙休日 平時 課外 隨到隨學
【輔導范圍】年級銜接課程輔導、同步課程輔導;小升初、中高考考試方向分析輔導;暑假班、寒假班;小學各科基礎知識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電學、力學基礎夯實);初三化學、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初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高中理科(數理化生薄弱板塊針對性切入);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高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海淀區 北京人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3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4
海淀區 北京城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5
海淀區 北京北大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9
海淀區 北京中關村教學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2
海淀區 北京世紀金源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8
海淀區 北京牡丹園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9
海淀區 北京人大附小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0
海淀區 北京學院路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1
海淀區 北京五棵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5
海淀區 北京四通橋數碼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4
海淀區 北京公主墳天行建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6
海淀區 北京萬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9
海淀區 北京蘇州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4
海淀區 北京清河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5
海淀區 北京花園橋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6
朝陽區 北京勁松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6
朝陽區 北京朝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7
朝陽區 北京亞運村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58
朝陽區 北京團結湖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4
朝陽區 北京精學望京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3
朝陽區 北京大屯南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7
朝陽區 北京CBD國際部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88
西城區 北京宣武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0
西城區 北京四中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1
西城區 北京崇文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7
豐臺區 北京馬家堡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3
豐臺區 北京方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6
東城區 北京雍和宮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65
東城區 北京東直門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2
東城區 北京交道口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74
大興區 北京亦莊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0
石景山區 北京石景山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3
懷柔區 北京懷柔校區 400-0066-911轉分機89397
【溫馨提示】家長您好,請先撥打前十位總機號碼,聽到提示語音后,輸入對應校區的五位分機號,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專業老師,把您孩子學習存在和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個說明,我們的老師會熱心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規輔導機構還有:您可以貨比三家,通過免費電話溝通,比較下師資、教學位置、收費價格、學習環境等哪家更適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轉分機 99667
***************************************
北京精銳教育:
海淀區 海淀黃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4
海淀區 公主墳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5
海淀區 大鐘寺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6
海淀區 牡丹園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7
朝陽區 朝陽門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8
東城區 王府井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9
東城區 交道口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0
東城區 和平里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1
西城區 月壇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2
西城區 白廣路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3
豐臺區 方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4
豐臺區 馬家堡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5
【濟南免費咨詢電話】:400-001-9911轉分機27873
大智是專門從事高考、中考備考研究,教材研發,家長教育推廣,在線教育開發的綜合性教育集團,總部位于泉城濟南。大智努力踐行“公辦學校的助手、家庭教育的幫手、素質教育的推手、民辦教育的旗手”的定位,已相繼在全省開設直營分校數十所,擁有員工千余人,下設學習科學研究院、中高考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院、自主招生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院、創冠春季高考研究院6大科研機構,辦學規模、招生數量及發展前景均在行業遙遙!
大智正在通過創新的課外輔導模式,全面提升中國青少年素質,積極引領中國課外輔導教育發展。大智在業內率先提出“真名師”工程,定位真問題點,立足于通過本質看現象,堅持以考點的命題方向為線索的培養模式,強化命題方向在學生學習中的主導作用,學生不僅清晰考什么(what to test),更清晰怎么考(how to test)以及怎么解決(how to deal with)的問題。大智堅持分層培養思路,定位學員能力層次,因人施教,按需授課,堅持學員的分類分層提升。優秀的孩子,基礎的孩子,基礎薄弱的孩子都有專屬定制的培養模式。
憑借卓越的口碑和辦學成績,大智先后榮獲“中國教育新銳獎”“中國教育行業成長十強”“中國社會組織評估4A級單位” “中國好教育——品牌影響力教育集團”“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及“山東省商標”等榮譽。
選擇大智的“理由”——好品質,鑄造好口碑
1、強勢品牌
“山東省商標”上榜教育品牌,全國十大課外輔導品牌之一。
2、超大規模
30余所分校遍布濟南、青島、臨沂、濟寧、泰安、淄博等各地市,已成功輔導22萬學子。
3、高效教學
山東每3名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山東每5名考入省重點中學就有1名出自大智。
4、師資
數學專家王燕謀先生擔任首席顧問,中高考命題研究專家張朋先生領銜“真名師講師團”。
5、品類齊全
15年專注中高考教學,開設1對1、2人制、精品小班、名師大課堂等多種輔導模式。
6、顯著效果
經過大智輔導的學生,單科平均提升30分,全年提分324分,進步426名。
7、極佳口碑
大智嚴控教學品質,追求教學效果,口碑極佳,60%以上學員來源于家長、學員轉介紹。
8、榮譽
大智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維東先生榮獲“影響濟南”年度創新人物等諸多獎項,大智榮獲“山東教育總評榜行業突出成就獎”等數十個獎項,省市委領導多次蒞臨大智視察指導。
【濟南免費咨詢電話】:400-001-9911轉分機27873
【大智學校招生簡介】:
大智學校是一家致力于高考輔導、高考復讀、中考輔導、藝術培訓、作文培訓、素質拓展、自主招生等的知名輔導學校。以學生的成績進步為目標,以學生最終考入重點學校為目的。
開班時間:春季、五一、暑假、秋季、十一、寒假、學期的各周末
·
----1對1輔導---:
-----小班輔導----:
-----2人制輔導----:
小學輔導、初中輔導、 中考輔導、· 高中輔導、高考輔導、高考復讀、藝考輔導、自主招、軍考輔導、 春季高考
小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
高中:高一、高二、高三
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政治、·生物、物理、化學、文綜、理綜
由知名課外輔導教學專家張朋老師領銜教研團隊,全國數學專家王燕謀先生擔任首席顧問。大智教研團隊精準定位新時代學員需求,率先在行業內打造“大道從簡 分層教學法”,將考點透析,讓學生瞬間了解考點背后的含義,從而做到考點不再丟。在大智我們致力于讓每一位學生好好學習秒秒向上,惠享齊魯學子。大智擁有優秀教師千余人,教研成果百余項,教學服務顧問化,教材出版數十套,恩惠學子百余萬。率先在行業內推出“大道從簡分層教學法”,教學內容具有科學性、經典性、前瞻性。教學工作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強調學以致用,強化應試技能訓練及心態調整,富有鮮明的指導性和實用性,山東每3名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每5名考入省重點中學的學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學生成績進步率高達98%,學員家長滿意率高達99%,被廣大家長及學生稱為“中高考的加油站,名校的領航人”。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萬達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八一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偉東新都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大觀園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陽光新路VIP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山師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燕山立交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國華經典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歷下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旅游路輔仁VIP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泉城廣場VIP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花園莊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開元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高新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國際會展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蔭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長清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翡翠郡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無影山分校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南全福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