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頸椎病的防治優選九篇

時間:2023-07-13 16:35:5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頸椎病的防治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頸椎病的防治

第1篇

【關鍵詞】 青年;頸椎病;診斷;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574-01

頸椎病是由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變、追關節損傷等原因引起的頸部軟組織與頸椎平衡失調,對頸部的血管、神經、脊髓產生刺激和壓迫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患頸椎病的以中老年人為多。在當前頸椎病的發病年齡逐漸走向年輕化。該病病程較長,治療后容易復發。病的癥狀表現不一樣,有的頸部變硬、頸后、頸背及上肢酸痛有的手指尖麻木不適。有的頭暈、眼花視物不清等。我們基層醫院檢查頸椎病主要依靠X線拍片來檢查診斷。下面將我們診治的39例青年頸椎病患者的診斷及防治措施,總結、分析報告如下,供同道們參考。

1 一般資料

本組39例青年頸椎病患者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14例。發病年齡均在25歲-32歲之間。其中:25歲的有3例、26歲的有2例、27歲的有4例、28歲的有6例、29歲的有5例、30歲的有7例、31歲的有4例、32歲的有8例。

2 臨床表現

本組39例青年頸椎病患者中,有22例臨床表現為頸部不適、活動不靈活,肩背部酸痛;有17例臨床表現為:頸部有硬感、活動受限、頭暈頭痛、上肢及軀干無力、手指尖麻木等。

3 X線檢查

本組39例青年頸椎病患者頸椎拍片顯示:頸椎生理曲度發生異常、變直、椎間孔變扁、椎間隙變窄,側位片上顯示頸椎體前緣略呈唇樣改變,個別的有項韌帶鈣化。

4 討論

頸椎病是頸椎的慢性退行性關節病。患頸椎病的多為中老年人,青年人少見。但目前發現青年人患頸椎病的也不少,有逐漸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我們就診治了39例青年頸椎病。頸椎病在臨床上一般分為四型,即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及交感神經型。以神經根型為常見,但各型之間常合并發生。根據影像學表現,發現老年人頸椎病多為退行性病變,如:骨質增生、椎間孔變扁、椎間隙變窄、椎間盤突出等,多為軟骨性改變,而青年人頸椎病多以非軟骨性改變,如生理曲度改變等。青年頸椎病的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由發育因素導致的頸椎病:如椎管狹窄、頸椎小關節失穩。②由損傷因素引起的頸椎病:頸椎外傷史,長期低頭姿勢造成頸肌勞損,使韌帶松弛椎間盤突出、椎體滑脫等,壓迫刺激椎動脈、硬膜囊而產生一系列癥狀。③由年齡因素導致的頸椎病:中老年人頸椎病發病率最高,但目前來看,青年人的患頸椎病發病率也逐漸有上升趨勢,我們必須要嚴加防治。④不良習慣導致的頸椎病:如整天打麻將、成天玩電腦、長時間開車、各類會計、統計、長期伏案工作者,均可導致頸椎病發生。⑤職業性因素導致的頸椎病:如長期處于低頭,固定不動的位置工作,使頸椎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會發生痙攣性改變,導致生理曲度變直,長久以往,頸椎就發生代償改變:如項韌帶鈣化、骨質增生、椎間盤彈性減退,甚至突出、椎間孔變扁、椎間隙變窄等,嚴重的壓迫脊髓及神經根,導致頸椎病發生。

5 影像學特點

頸椎病的X線表現主要是:頸椎生理曲度異常、棘突偏歪,生理曲度變直或后突,椎體及鉤錐關節增生,椎間隙及椎間孔改變,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變扁,小關節及鉤椎關節退行性改變及骨質增生,項韌帶不同程度鈣化等。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是青年頸椎病患者的主要X線表現特征,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定期檢查頸椎有無病變,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降低頸椎病對人們的擔心和困擾的重要保證。X線檢查頸椎病是首先方法之一,也是最普通最常規的檢查方法,它對頸椎病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鉤突骨質增生,椎間孔變形、生理曲度變直后突、椎體滑脫及項韌帶鈣化等均有定性的重要的診斷意義和價值。

6 防治措施

第2篇

1 平樂正骨“治未病”思想的內涵與優勢

“未病”即疾病未生、未發、未傳及未復的意思。“治未病”最早見于《黃帝內經》,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后世醫家將這一思想總結為“治未病”,并認為是醫工水平的最高境界。深圳平樂正骨總結“治未病”思想理論可以概括為:未病先防,養生固本;既病防變,醫療干預;病后防復,防微杜漸。這一思想對非脊髓型頸椎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利用“治未病”思想來優化非脊髓型頸椎病的診療也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以人們的健康為中心,面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時,防患未然、防微杜漸、防其傳變,以及病后防復是“治未病”的主要理念,也體現了中醫學中辨證論治和整體觀的重要思想。深圳平樂正骨總結“治未病”防治理論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由“以治病為目標的對高科技的無限追求”向“預防疾病與損傷,維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轉變的要求,也體現了我國衛生方針中“以預防為主,防治中心前移”的理念。尤其在非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防治上運用“平樂小圓枕”“平樂練功”“平樂推按手法”和“葛根祛濕合劑”等自然療法,具有天然、無害、可長期運用的優點,不僅臨床療效滿意,而且充分體現了中醫學在疾病防治中的優勢與特色。

2 頸椎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2.1 現代醫學的認識 現代醫學認為,頸椎病的發病因素主要有:①頸部椎間盤的退變。通過臨床研究發現,椎間盤的退變與患者年齡、性別以及生活、飲食習慣都有密切的關系。習慣高枕頭睡眠時間達5年以上者,本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在習慣用頭頂重物的人群中發病率較其他人群高4倍。頸椎病的發病與身高、頸部粗細、長短沒有關系,但與遺傳有關。②頸部軟組織勞損。頸部軟組織的慢性勞損主要和患者的職業、頸咽喉部炎癥感染、頭頸部的外傷、頭頸部先天畸形以及頸肩、腰部周圍軟組織損傷等因素都有極密切的關系。頸部軟組織勞損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因素,也是在臨床表現出

多種癥狀的主要原因。現代醫學認為,頸椎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有頸部脊椎動靜力學平衡失調、半脫位學說、神經受壓假說、脊髓受壓假說、交感神經性脊髓局部缺血性假說、神經營養障礙性假說、固定假說,以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學說等。

2.2 平樂正骨對非脊髓型頸椎病的認識 《內經》記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盛者為行痹,寒氣盛者為痛痹,濕氣盛者為著痹也。”《雜病廣要》記載:“若臂痛不能舉,時復轉移,或左或右,乃痰瘀所致。”本病屬中醫學“痹證”范疇。筆者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提出頸椎病的誘發因素主要有:①頸部慢性勞損;②長期低頭工作;③睡覺姿勢不當;④枕頭高低不合適。在診斷本病時,除根據臨床的癥狀、體征外,還應結合頸部彩超檢查和頸部X線、CT等影像學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等。在臨床上頸椎病包括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型、脊髓型和混合型。非脊髓型頸椎病主要包括以頸肩部酸痛,并伴有前臂和手指放射痛為主要表現的神經根型;以頸性眩暈(即椎基底動脈缺血征)和猝倒史為主要表現的椎動脈型;以頸、肩臂痛,肢體麻木,并伴有頭暈、視力模糊、耳鳴等癥狀的交感型;以及上述3型中2型以上的混合型。

3 平樂正骨“治未病”思想防治非脊髓型頸椎病的思路

3.1 未病先防,養生固本 即未病之前,注意飲食、勞逸結合等養生方式,并針對自己的體質采用相應的積極預防措施,控制疾病的發生。近年來,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劇增,并且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防治本病的同時,要做好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告訴人們要積極預防,主動養生,將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主要措施:①提高養生意識,遵循自然規律。中醫學認為,人們應順應自然界規律并與之保持協調關系,才有助于養生、防治疾病的發生發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長期伏案工作、所處環境潮濕、頸肩部受寒或感受暑濕之邪、加班熬夜等因素使人體的生命節律失去平衡,導致疾病的發生。

②改善工作條件,保持正確姿勢。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保持正確的工作姿勢。必要時適當活動頸椎,以緩解頸肩部肌肉的疲勞。枕頭高低要適中,一般以10~12 cm為宜。枕頭的位置應放于頸肩部,使頭部稍微后仰,這樣才符合頸椎的生理曲度,以及頸肩部骨與軟組織的平衡,一定注意頸椎不能懸空。③頸部適當的功能鍛煉。在長時間伏案時,適當地進行頸部功能鍛煉,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并使局部肌肉得到“休息”,改善肌肉的痙攣狀態。同時長時間堅持頸部的功能鍛煉,還可以增強頸部韌帶、肌肉等軟組織的抗疲勞性能。在對頸椎病的防治過程中配合局部功能鍛煉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藥物不可替代的作用。④調節情志。人的喜、怒、哀、樂等情志與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需要放松心情、陶冶情志,防止因情志刺激而誘發或加重本病的發生、發展。⑤合理膳食。對于中老年患者,應注意飲食的多樣化,葷素搭配。還可以使用一些補腎壯骨、活血化瘀類食物,如黑芝麻、胡桃、木瓜等,預防本病的發生。

3.2 既病防變,醫療干預 “既病防變”的思想早在《金匱要略》就有記載,如“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對頸椎病患者,要及時進行醫療干預,以防止發生嚴重癥狀,影響生活質量。頸椎病的發生主要是頸部椎體及附屬結構的退變,導致頸部肌肉、韌帶、血管及神經等組織的病變產 生一系列的癥狀、體征。在臨床上應針對不同的病情、臨床的辨證,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法,控制疾病的發展。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常采用“平樂小圓枕、功、藥、推療法”,在臨床應用中有效預防和治療了大量非脊髓型頸椎病患者。①平樂小圓枕是根據頸椎的生理曲度和睡覺時的及翻身需求,由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設計改良的頸枕。這一改良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頸部曲度和舒適性,便于翻身,并且能夠矯正頸椎的反張,減小頭顱的重力距,從而緩解頸部伸肌群的疲勞或痙攣,降低頸部椎體的受力,增加椎體的穩定。②平樂練功根據頸椎的活動設計了前屈后伸、左右側屈、左顧右盼、昂首聳肩等練功方法,改變了單調的“米”字鍛煉法,使患者更樂于鍛煉。平樂練功可以消除局部軟組織的疼痛、痙攣,從而使頸部神經根的水腫、炎癥減輕,使受壓迫的神經根得到緩解,最終使患者的疼痛等癥狀減輕或消失。③葛根祛濕合劑由葛根、木瓜、木香、當歸、白芍、黃芩、柴胡、牡丹皮、威靈仙、地龍、川續斷、牛膝及甘草等十幾味中藥組成。以葛根為君藥,性甘味辛,具有濡養筋脈、升陽祛邪之功。當歸、芍藥、地龍等具有活血之功;牛膝、威靈仙、木瓜等祛風濕,補肝腎,輔助君藥。柴胡、木香等為佐使,疏肝醒脾。全方具有補氣活血、補肝腎、壯筋骨、祛風濕之效。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頸肩部、上臂麻木疼痛,酸軟乏力等癥狀,療效顯著。④平樂推按手法針對頸椎病的發病原因和病理變化,能夠改善頸椎病產生的局部及全身癥狀,達到未病先防、現病防重、經病防復的治療目的。其中的許多手法均是為患者自行治療設計的,左右拍肩、點按風池、扶腮旋轉、陽明推經、雙手夾頸等手法屢試屢效,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平樂推按手法能理筋正骨、疏通經絡、松解肌肉,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及組織營養情況,從而緩解癥狀,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3.3 病后防復,防微杜漸 《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風寒濕邪容易侵襲人體的頸背部,引起氣血不暢、經脈不通,產生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可引起本病的復發。中醫藥在防治非脊髓型頸椎病的復發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在對非脊髓型頸椎病進行有效的治療之后,應戒除不良的生活及工作習慣,如高枕睡眠、長期伏案工作、頭頸負重物及坐車時打瞌睡等。應該養成正確的生活、工作習慣,如看電腦時座位高低應適中,要正面注視,不要使脊柱處于偏斜狀態;不臥床看書;側臥時,應注意枕頭與肩部同高;注意頸肩部的保暖

等。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病后的康復訓練,并注意頸肩部局部軟組織的功能鍛煉,如在工作中或工作之余,可以做一些頸部的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轉動作,或“米”字鍛煉等醫療體操。不僅可以緩解頸肩部軟組織的疲勞,還可以增強頸部肌肉及韌帶的強度,從而增強頸椎的穩定性,對預防非脊髓型頸椎病的復發具有重大意義。與此同時,對于頸部及肩背部的一些扭挫傷或勞損,應及時徹底地進行治療,防止其進一步形成頸椎病。

4 結 語

平樂正骨“治未病”思想符合醫學模式轉變的要求,符合“病因預防、臨床前期預防、臨床預防”三級預防的主導思想。從“治未病”這一思想出發,對非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早收效及早康復的防治結合體系,以控制疾病的發生,阻止疾病的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臨床治療非脊髓型頸椎病的一條途徑。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提出頸椎病的發病原因可歸納為寒濕外襲,勞損筋骨,氣血不和,痰瘀互結,脾腎虧虛,臟腑失調。其中痰瘀互阻證的實質是全身或局部的血液流變性發生紊亂,血液呈異常的濃、黏稠、凝聚狀態,微循環障礙;而血液黏滯度增高,是引起頸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針對頸椎病的發病原因和病理變化,采用“平樂小圓枕、功、藥、推療法”等治法,符合“治未病”防治理念。

5 參考文獻

 柯尊華,王靜怡.頸椎病流行病學及發病機理研究進展.頸腰痛雜志,2014,35(1):62-64.

 Webb R,Brammah T,Lunt M,et al.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nse,Chronic,and Disabling Neck and Back Pain in the UK General Population.Spine,2003,28(11):1195-1202.

 李澤佳,宋敏,唐寶明.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討椎動脈型頸椎病的防治思路.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3,21(3):64-66.

 張媛.探討頸椎病及其治療的藥物應用.中國醫藥指南,2014,12(8):33-34.

 葉偉,劉建航.交感型頸椎病發病機制研究進展.亞太傳統醫藥,2013,9(4):57-59.

第3篇

白躍宏:頸椎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退行性疾病。它在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一項科學調查研究結果顯示,9.5%的男性和12.5%的女性主訴有慢性頸痛,頸椎病的總體發病率為24.4%。而隨著現代社會工作壓力的增加,腦力工作者長時間伏案工作,長時間使用電腦,頸椎病的發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頸椎病往往使人疼痛不適,容易疲勞,失眠,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因此,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和有針對性地防治頸椎病顯得尤為重要。

Q:經常聽到有朋友友說脖子疼,僵硬,這些是不是都是頸椎病的發病癥狀啊?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癥狀需要我們注意是不是思上了頸椎疾病?

白躍宏: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如頸痛,肩酸、手麻,頭暈、惡心、胸悶,四肢乏力等。很多病例表現很不典型,往往只有單一的癥狀表現。正因如此,臨床上往往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而造成誤診,延誤治療。

Q:白教授,您剛才說頸椎病在臨床上往往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呢?

白躍宏:最大的誤區就是出現頸痛、手麻,就認為是頸椎病。雖然頸痛、手麻是頸椎病最常見的癥狀,但是,其他不少疾病同樣可以有這些表現。最常見的是上肢神經卡壓性疾病。腕部正中神經卡壓稱腕管綜合征,表現為手橈側三指半發麻、手脹,常夜間麻醒,使勁甩手后減輕。經常用鼠標的人可能出現腕尺管綜合征,表現為小指和無名指橈側麻木。小指、前臂內側感覺異常的還要考慮尺神經有否在時受壓或是胸廓出口綜合征。如是手背、虎口處感覺異常,還需排除橈淺神經的卡壓。體格檢查和肌電圖檢測可以幫助鑒別。除此之外,如有肩背痛或伴有咳嗽,還應排除胸部腫瘤。尤其是原來有頸椎病,再次出現這些癥狀時,更易被誤診。因此,發病后應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

Q:總是聽有人說頸椎病是治不好的,一旦得了這個病,就是一輩子的事,所以有很多人也放棄了治療,只要發作的時候能緩解癥狀就可以了。白教授,您對此有什么見解呢?

白躍宏:這種說法不正確,積極的治療不僅可以減輕痛苦,還能阻止和延緩疾病的發展,預防繼發性病變。頸椎病的治療包括急性發作期治療和緩解期的治療。急性發作期患者癥狀加重,此時我們治療的原則是制動,解痙,消炎鎮痛,采用的方法有使用頸托、頸部牽引,多種電療、非甾體類消炎藥物、針灸、推拿,關節松動手法等。在緩解期,癥狀減輕或消失。此時我們主要采用頸肩部活動度鍛煉,頸肩部肌肉力量鍛煉。如果有頭暈癥狀的患者,不適合做頸部旋轉,特別是環轉運動,易誘發頭暈;有脊髓壓迫的患者應避免頸部大范圍的活動。

Q:我們都知道頸椎病的診斷最后肯定依賴醫生,那患者本身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問題呢?

白躍宏:因為頸椎病的病癥表現多樣,所以我們不能單從臨床表現來“頭痛治頭,腳痛治腳”,我們必須從“根”上針對性治療。建議懷疑患有頸椎病者向正規醫院的頸椎病專家門診醫生咨詢,只有確診為頸椎病后才能進行針對性治療。診斷頸椎病的主要依據是:有年老、長時間伏案工作,使用電腦等誘因,頸痛、肩酸、手麻,頭暈,惡心,胸悶等臨床表現,頸椎退行性改變或椎動脈孔變窄的影像學改變,與癥狀相符臺的體檢表現,除此之外還要與其他疾病相鑒別。

Q:一般我們認為頸椎病是老年病,都是50~60歲的中老年人比較容易患病,可是近年來時常聽到10來歲的小孩子得了頸椎病,這是什么原因呢?

白躍宏:兒童患頸椎病多是因為長期使用固定坐姿又缺乏適當鍛煉而形成的。現在的孩子由于沉重的學習任務,每天讀書,寫字的時間很長,再加上望子成龍的家長平時除了督促孩子完成在校學習以及家庭作業外,還在校外報了許多的奧數班,作文寫作班,英語班等等。就算是放寒暑假時,有了放松的時間,孩子也會將大部分時間花在看電視,打電腦游戲上,長時間的固定坐姿使得孩子們的頸部關節經常咯略作響,日積月累,導致頸部酸脹疼痛不適癥狀日益顯現。甚至出現人們常說的頭頸不知放在何種位置好。有些孩子甚至出現頸部活動受限制,斜頸等癥狀。

Q:孩子們的這種狀況,需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改善?

白躍宏:兒童頸椎病,早期預防是關鍵。比如,定時改變頸椎,即當頭部向某一方向轉動過久之后,就應向另一相反方向轉動,并在短時間內重復數次,這樣既有利于頸部保健,也有利于消除疲勞,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學習,不能讓孩子長時間伏案讀書寫字,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導致近視,當伏案讀書45分―一1小時后,應抬頭遠視半分鐘左右,有利于緩解頸肌緊張,也可消除眼睛疲勞,如果實在無法避免的話,每一小時起身活動一下頸肩部。

Q:對于那些也有不良習慣,有可能患病的孩子,您有什么好建議嗎?

白躍宏:最重要的是改變孩子的不良生活習慣,要求他們不要長時間以固定坐姿看電視、上網,打游戲。看電視,用電腦最好與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因為長期處于低頭狀態,頸椎前屈,椎間盤壓力隨著時間的延長可驟然升高,一旦超過本身代償限度,必然產生髓核后移乃至后突,從而導致頸椎病發生。因此,兒童在屈頸一段時間后,應恢復自然片刻。

另外,改善睡眠狀態,也有助于保持正常生理曲線。要注意使用合適的枕頭,枕頭質地要柔軟,透氣性好,不宜過高過低,孩子最好以8~10厘米高為宜,切忌“高枕無憂”: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不要給孩子睡太軟的床。最好睡硬板床。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膝呈屈曲狀,全身肌肉放松。腰背部平臥于木板上,使雙膝,雙髖略屈曲,這樣可使全身肌肉,韌帶及關節獲得最大限度的放松和休息。對不習慣仰臥的兒童,采取側臥位也可以,但頭頸部及雙下肢部位仍采取上述姿勢為最好。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桌面呈10度一30度斜面工作對孩子最好,還有書包不要太重,盡量使用雙肩書包等。

第4篇

[中圖分類號] R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2-234-01

護士易患頸椎病,與其工作性質和特點有密切的關系。本調查通過了解護士頸椎病的發生情況,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抽查住院部護士50名,在臨床工作<3年的21人,3~5年的12人,工作≥7年的17人。對以上護士頸椎病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進行問卷式調查。

2 結果

住院部護士頸椎病發病率為60%,不同工齡護士其發病率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護士不同工齡頸椎病的發生率(n=50)

3 原因分析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職業性疾病,尤其是護士易患。主要癥狀表現為:頸部肌肉持續性酸痛、眩暈、雙上肢疼痛、麻木、無力、惡心嘔吐、頑固失眠、肩背酸痛,甚至出現下肢無力、踩棉花感等,長時間處于同一姿勢癥狀將加重。目前認為導致護士患頸椎病的主要因素歸為三大類:即職業因素,組織管理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

3.1 職業因素重復或靜態的不良姿勢,如特護病人時的吸痰、量血壓、電腦操作等低頭工作使頸部肌肉長時間的處于牽拉狀態,易造成頸部軟組織疲勞、肌肉損傷,進而發展成頸椎失穩、小關節錯位。這是頸椎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3.2 組織管理因素缺乏相關的培訓(如 使用正確的工作姿勢等)亦是導致頸椎病的一個原因。

3.3 社會心理因素護士工作單調、緊張、工作量大、社會地位低等是護士頸椎病發病率較高的因素。

4 對策

4.1 堅持做頸椎保健操[1,5]①拿捏后頸法:仰臥或側臥,一手掌托頭后,另一手掌放在頸后部,用2,3,4指與掌部用力拿捏后頸肌肉,手指觸及腫痛或隆突的鉤椎關節時,可停在該處多拿捏幾次,左右兩側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復2~3次,達到左右轉頸均感舒適為佳。②仰頭搖正法:仰臥位,以右側為例,左手托頭后部,頭向右轉30°,右手掌托下頜部(右手各指向右耳),用短促的力,右手向上右方推下頜部,使頭作仰頭并向右上方復正,每次2~3下。雙手換位,如法做左側,如有頭頸單側麻痛的,應先做健側,后做患側。③仰臥推肩法:仰臥位,雙肩平放床上,屈肘,雙手放胸前時靠床,頭轉右時,右肩用力向前推動(右肘不離床),頭轉左側,如法推動左肩,左右各3~6次。除以上方法外,平時也可做一些頸部和雙肩部活動,如頸部上下左右緩慢轉動10~30次,雙肩部向前或向后緩慢轉動10~30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健美操、游泳等。這些方法對鞏固治療效果,緩解頸部肌肉緊張,預防頸椎病有較好的作用;必要時可采用頸椎牽引、按摩、理療[4]等;另外預防頸椎病特別重視枕頭的選擇,枕頭應該以中間低,兩端高之馬蹄形為佳,根據肩寬選用枕頭,枕高等于肩寬長度的1/3左右。睡眠最好以仰臥睡枕頭中間,側臥睡枕頭兩端。每次睡前都有將枕頭調整好,睡時應將頸后凹陷部自然支托在枕頭上,不要懸空[3]。

4.2 加強培訓[2]護士發生頸椎病與缺少自我保健有關,因此初級預防中的主要措施應為護士提供相關的在職培訓項目,如正確姿勢使用各種設備及正確的工作姿勢等。我們知道一個醫院護患比少,意味著護士的工作量將大大增加,而護患比的多少是與管理決策部門的決策密切相關的。此外護士一天的工作任務分配不合理、無足夠的工間休息時間、工作進度安排過快及工作室布局不合理,如采血臺過低、電腦位置放的不夠舒適、設備配備不夠等等,這些與頸椎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4.3 加強自身修養,學習各種社會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等,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遇事冷靜,不急躁,學會精神上自我放松,不斷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護士出現易引起整體心理壓力的問題時,采用小組討論形式較好,通過討論找出應對措施,減輕群體壓力,加強相互溝通。設立護士心靈加油站,讓護士傾訴心中的不快和需求,給予精神支持,減輕心理壓力,穩定情緒。可有計劃邀請心理學專家針對女性群體和護士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以及應對措施進行學術講座,提高護士自身心理健康的認識,培養護士擁有健康的心態。

參考文獻

[1] 魏征.脊柱病因治療學.香港:商務印書館,1987.234-237.

[2] 謝紅珍,藩紹山,王紅.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的研究綜述.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2):935-937.

[3] 湯遠興,李世剛,等.頸椎病康復護理的作用觀察.中國臨床康復,2002.6(2):283.

第5篇

[關鍵詞] 頸椎病;護理;治療

1 頸椎病的概念

頸椎病是指因頸椎椎間關節退變累及神經,血管而產生相應的臨床表現的一種常見病。頸椎就是頸段脊椎,由7個頸椎,6個椎間盤(第一,第二頸椎間無椎間盤)和所屬韌帶構成。上連顱骨,下接第一胸椎。頸椎排列呈前凸弧度,非常的容易引起勞損和外傷,導致頸椎病。

頸椎病的治療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臨床上一般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多為:針灸、艾灸、拔罐、穴位注射、電針療法、推拿、頸牽引、中藥濕熱敷等,效果好且患者樂于接受但治療時間較長。

2 頸椎病的分型

臨床上分為六型:

2.1頸型頸椎病

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頸椎病,不少人反復“落枕”多屬于此型。以頸部酸、痛、脹為主,可伴有頸部活動受限。

2.2神經根型頸椎病

該型發病率最高,表現頸項肩臂疼痛,頸部活動受限及肌肉僵硬。

2.3椎動脈型頸椎病

表現為眩暈、耳鳴、耳聾、偏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2.4脊髓型頸椎病

該型較少見,表現為呈慢性進行性的四肢癱瘓,早期下肢發緊,發麻,僵硬,有踩棉花感。嚴重者肌肉萎縮、四肢癱瘓。

2.5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主要癥狀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眼球脹痛、心動過速和血壓升高等;

2.6混合型頸椎病

常以某一類型為主,但其他類型的癥狀不同程度的合并出現。

3 頸椎病的健康指導

3.1飲食指導:

3.1.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倡“早飯要吃飽,午飯要吃好,晚飯要吃少”的原則,切忌暴飲暴食。

3.1.2食物要多樣化,以谷類為主。注意營養,合理搭配,堅持每天吃奶類,豆制品,魚、蛋、瘦肉等。

3.1.3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煎烤肥膩之品,適度進食補氣養血,滋補肝腎之物。忌生冷寒涼,葷腥油膩之品,禁煙酒刺激。

3.1.4食療:多食大棗可以養血安神,黑芝麻可以補血養發,香菇可降低膽固醇,黑木耳用于滋補肝腎,桂圓可以健脾開胃等,水梨可以潤肺消痰,香蕉可以減輕便秘,山楂可以增進食欲等。

3.2休息指導

3.2.1保持病室通風,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光線柔和。

3.2.2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發生眩暈時要絕對的臥床休息,低枕平臥,盡量不旋轉頸部,減少頸部活動,走動時需有人扶持,防治發生暈倒。如在戶外應在安全的地方就地坐下,并呼救。

3.2.3選擇質地柔軟的枕頭,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要求軟硬適中,能自然塑形者為原則。側臥位時枕頭的高度應相當于一邊肩寬,仰臥位時枕頭不應超過5cm-10cm。

3.2.4臥具的選擇:棕繃床、木板床、氣墊床、水床、習夢思床等,要求臥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但不能太軟,要求平直,不塌陷。

3.2.5防治頸部受涼、受寒,注意頸部保暖。可適當用溫熱水沖洗頸肩部,促進血液循環。

3.2.6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有血壓升高或下降的表現,要注意血壓的變化。

3.2.7酌情使用頸椎圍領,以減輕頸椎的壓力。

3.2.8頸項僵硬、疼痛時可用紅花油或麝香風濕油或按摩乳涂擦,按摩局部至發紅。

3.2.9頸椎病是一個慢性疾病,治療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病情容易反復,要盡量減輕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感,保持樂觀的心態。

3.3服藥指導

3.3.1中藥湯劑宜溫服。

3.3.2遵醫囑給予鎮痛藥和擴血管的藥物。

3.3.3使用鎮痛藥要慎用,防止成癮。

3.3.4遵醫囑按時服藥,溫水送服。

3.4頸椎病的預防

3.4.1糾正頸部不良姿勢: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盡量保持頸部及腰部的平直。避免長時間的伏案書寫,每30--60分鐘向遠方眺望片刻,或進行頸部的鍛煉,以消除疲勞。可做一個與桌面呈15°-30°的斜面工作板或斜面桌使用,減少頸椎前屈的程度。

3.4.2睡覺時平臥位和側臥位為最佳的。采取俯臥位是及其不科學的,應該加以改正。頸椎病的藥枕也有較好的治療功效。

3.4.3注意頸肩部保暖,冬天出門時最好穿高領毛衣或帶圍巾,夏天空調和電扇均不要對頸部直吹。

3.4.4在生活中防止突然回頭及頸部用力過猛,避免低頭過久和過于勞累。

4.5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加抵抗力。同時配合頸項按摩,用手掌摩擦頸項部,按揉雙側頸部肌肉使其放松,以捏拿時有酸脹痛感為度。

4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4.1頸椎病的非手術治療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及手術治療兩類。目前對于頸椎病的治療,大多數病例僅需非手術治療,只有少數病例需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是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其中一種或二至三種方法,同時施行。如手法按摩推拿療法;頸椎牽引療法;理療;溫熱敷;藥物治療。

4.2頸椎病的手術治療

4.2.1適應證

(1)頸椎病累及脊髓、神經根和椎動脈者,經非手術治療無效。

(2)原有頸椎病的患者發生外傷或無明顯誘因病癥突然加重。

(3)頸椎病患者,出現頸椎某一節段明顯不穩,頸痛明顯,經正規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4.2.2禁忌證

(1)重要臟器如肝腎、心血管系統疾病不能承受手術者。

(2)病程過長,四肢有廣泛性肌萎縮.手術對改善生活質量已沒有幫助時。

4.2.3手術的目的及意義

臨床最嚴重的就是脊髓型頸椎病和神經根型頸椎病,尤其是前者。手術治療的基本目的包括:脊髓、神經組織的減壓:受累節段的穩定;恢復椎間隙高度;獲得與脊髓相適應的椎管容量。意義:阻止脊髓受壓變性繼續發展,為脊髓修復創造條件,從而緩解肌力,解除肢體麻木。為此需要把握好手術時機。

4.2.4手術時機

存起病后6個月至1年內對只具有輕度早期神經損害的病例實施手術效果最佳。賈連順教授等研究了脊髓型頸椎病的自然病史,并對手術的遠期療效進行觀察,認為在起病后3—6個月是最佳手術時機.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外科干預的重要意義,指出脊髓型頸椎病手術的最佳時機是脊髓發生不可逆性損害之前。

參考文獻:

[1]李永巖.頸椎病非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1(02)

[2]何艷,劉俊,王珊.老年病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護理體會[J].西南軍醫.2005(06)

[3]劉玉杰.老年病人的心態特征及其護理[J].中國醫療前沿.2010(04)

[4]劉玉霞,張素娟.頸椎病非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01)

第6篇

[關鍵詞] 穩定肌訓練;中青年;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 R681.5+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6-0016-02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手機電腦的普及,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這些改變帶來的一個結果是,頸椎病發病率的逐年提高及發病年齡逐年減低。頸痛患者約占慢性疼痛患者的30%,66.7%的人有頸痛史[1,2]。頸椎病可導致人體功能的缺失,頸椎病患者還常伴有抑郁、焦慮等心理方面的損害,給人們帶來軀體、心理和經濟方面的多重負擔。因此頸椎病的研究一直是醫學研究的重點課題。近年來,筆者在臨床中嘗試采用頸椎穩定肌訓練早期防治中青年頸椎病,收效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符合本研究入選標準的頸椎病患者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入選患者年齡27~56歲,平均46.5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12.5±5.0)個月。所選病例均符合《中國頸椎病診治與康復指南(2007版)》臨床診斷標準[3],頸椎椎間盤呈退行性改變,其繼發病理改變累及其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如頸肩部疼痛不適,頸項強直、疼痛,椎間孔擠壓試驗或/和臂叢牽拉試驗陽性,等。且術前均經X線平片、MRI確診。排除標準為:合并有頸椎腫瘤、結核、骨髓炎或嚴重骨質疏松癥,頸椎椎管狹窄以及既往有頸椎手術史或頸椎嚴重畸形的患者[4]。

1.2 方法

結合McKezie綜合療法相關要點[5],120例患者均由醫師指導進行頸椎穩定肌訓練,操作流程為:①頸部自然處于中立位,下頜輕輕內收,使頸椎呈向前屈曲15°左右;兩手指在頭后互相交叉緊握一起,向前壓在后枕部;保持頭頸部不動,頸部發力,使后枕部和雙手互相較勁,前后持續對抗用力,大概四五成的力量,持續20~30 s。②參照前述操作動作,保持頭頸部的姿勢不動,將手置于前額,頭、手互相持續對抗用力,鍛煉頸部向前的肌肉力量。③操作流程同上,將手置于太陽穴,鍛煉頸側方的肌肉力量。④要求每天堅持鍛煉20次左右,且要注意因人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以疼痛癥狀無加重、頸肩背部輕微酸熱為度。療程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分別對頸椎病患者常規作頸椎X線片檢查(頸椎正側位片)及頸椎核磁共振檢查,測量頸椎生理彎曲,頸長肌、頭長肌、多裂肌及半棘肌的橫斷面的面積,進行對照研究。②正確記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頸椎病療效評定標準[6]及《頸椎外科學》有關診斷依據[7],結合臨床自行擬定癥狀及體征評分問卷,問卷項目包括8項指標,包括頭、頸或肩部疼痛/酸脹;頸部僵硬;枕、頸或肩部有壓痛點;頸部前屈/后伸/側屈/旋轉受限。分3級評分:有(4分);有時無(2分);無(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檢測的各項參數均經單樣本K-S正態性檢驗,P > 0.05,服從正態分布,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頸椎X片生理弧度測量值

X線復查頸椎片結果顯示,患者頸生理椎弧弓測量值較治療前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7.1±4.6) vs (1.3±4.0), t = 8.030,P < 0.05]。

2.2 穩定肌群橫斷面面積

MRI檢查提示,治療后頸椎病患者頸長肌、頭長肌、多裂肌及半棘肌橫斷面面積明顯擴大(P < 0.05),根據肌肉解剖橫斷面與肌力的系數[3]K = (6~7)kg/cm2,可計算得出穩定肌群肌力(F = K×S)明顯增長。見表1。

2.3 臨床癥狀積分

治療前、治療后第3個月、治療后第6個月時的癥狀積分依次為(10.9±1.7)、(6.6±2.0)、(3.4±1.7),方差檢驗提示,穩定肌群訓練對頸椎病患者癥狀積分改善有顯著效果(F =8.958 8,P < 0.01)。其中,治療后3個月、6個月時頸椎病患者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t = 11.231,P < 0.05,t =20.167,P < 0.01);其中治療第6個月時的癥狀積分較第3個月時明顯降低(t = 8.690,P < 0.05),說明頸部穩定肌訓練對改善頸椎病臨床癥狀療效具有較好的持續性。

2.4 安全性評價

治療期間 4例患者在第1次訓練時因運動過量致頸項及上肢酸痛加重,持續6~24 h不等,中斷鍛煉后即自行消失,后均恢復正常并繼續訓練。

3 討論

頸椎病大概有兩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以頸肩部酸脹疼痛疲勞為主,或伴有頭痛頭暈手指麻木,這部分人群以長期使用電腦或伏案工作者常見。第二階段是老年人,骨頭經過長期的使用磨損、退變,導致增生、狹窄等結構性改變而產生頸椎病[8]。中青年頸椎病多屬第一階段,以需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為主,由于長期姿勢不良又缺乏正確的運動方式,導致頸部內層穩定肌力量、耐力下降,產生頸椎失穩,出現頸肩部酸脹疼痛疲勞,甚至發生頭痛頭暈、上肢麻木疼痛等癥狀[9]。從頸椎病的臨床現狀來看,多采用牽引、針灸、椎拿、麥肯基療法、澳氏手法、龍氏手法等進行治療,對緩解癥狀有明顯作用,但容易復發,耗時長,經濟負擔較重;且臨床上患者影象學改變與臨床表現不同步現象經常發生,促使我們去考慮頸椎間盤以外的因素。

Panjabi提出的脊柱穩定性“三亞系模型”(1992年)認為:被動亞系(韌帶和骨骼)、主動亞系(肌肉)與神經控制亞系(反饋和控制)分別是維持脊柱穩定性的三個獨立性因素,通常某一因素的“虧損”(deficit),可以由其他要素加以代償。而各個亞系之間的功能無法代償的時候,往往會造成脊柱穩定性破壞,形成頸部疼痛。對此,我們認為頸椎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頸椎的穩定性下降。根據肌肉功能的劃分,肌肉可分為運動肌和穩定肌,運動肌的特點是促使關節活動、有力量、耐力差,而穩定肌的特點是維持關節穩定、力量小、耐力好。頸椎的穩定肌包括:頸長肌、頭長肌、多裂肌及半棘肌。頸椎病病理的相關研究表明[10,11],頸部正常的生理運動及其穩定性是在骨骼和韌帶維持關節穩定和平衡的靜力平衡作用下,依靠肌肉的作用,隨時調整以達到動力平衡來完成的。頸長肌、頭長肌、多裂肌及半棘肌等在保持頸椎的穩定和運動中均發揮有重要的作用,而頸椎病的發生必然導致穩定肌群肌肉力量減弱、機化、粘連,肌肉、韌帶彈性減退;且肌群肌力下降,也會減弱對頸椎的保護作用,反向加重頸椎病的嚴重程度。

本課題研究采用長期、持續的穩定肌訓練方法,通過改善頸椎椎間關節功能,增強穩定肌群、韌帶、關節囊等的緊張力,可有效增強頸椎穩定性,延緩頸椎退變,幫助患者提高中樞神經的緊張性、反應性和興奮性[12,13]。且隨著頭頸部的長期運動,有效調整與改善了頸椎關節與周圍軟組織間的關系,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控制骨贅生長,以及減輕或消除對神經的刺激都起到了良好效果。本組資料研究也提示,進行頸椎穩定肌訓練,具有良好的持續性療效,可有效矯正頸椎X片生理弧度,增加穩定肌群肌力,降低臨床癥狀積分,長期堅持可達到防治頸椎病的目的。

綜上所述,首先,頸椎穩定性下降是發生頸椎病的主要原因,進行穩定肌訓練提高頸椎穩定性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其次,穩定肌訓練是臨床治療頸椎病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簡便易行、安全有效,該治療方法普及后,將為頸椎病的預防及治療提供一種新的理念,必然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陳艦艦,謝林,周臨東. 椎間盤源性頸痛治療進展[J].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6(3):342-344.

[2] 李勇,申才良,張建湘. 前路“雜交式”減壓治療多節段頸椎病:可有效改善頸椎生理彎曲度及椎間高度[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17):3082-3086.

[3] 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 頸椎病專題座談會擬定診斷標準及分型標準[J]. 中華外科雜志,1993,31(8):472.

[4] 袁文. 多節段頸椎退變性疾病手術治療中應思考的幾個問題[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0,20(3):177-179.

[5] 陳利強,尹芬,賈博,等. McKezie綜合療法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2,16(5):562-563.

[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300.

[7] 李家順,賈連順. 頸椎外科學[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69-70.

[8] 張義,郭長青. 頸肌改變與頸椎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8):2045-2047.

[9] 韋理,周學龍,韋堅. 單人旋轉復位法對頸椎病頸椎生理彎曲的影響及療效評價[J]. 遼寧中醫雜志,2010,37(6):1051-1052.

[10] Ashkenazi E,Smorqick Y,Rand N,et al. Anterior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corpectomies and discectom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a hybrid decompression and fixation technique[J]. J Neurosurg Spine,2005,3(3):205-209.

[11] Brodke DS,Gollogly S,Alexander Mohr R,et al. Dynamic cervical plates: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load sharing and stiffness[J]. Spine, 2001,26(12):1324-1329.

[12] 仲衛紅,馮居平,陳水金,等. 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頸椎病中醫體質分型的研究[J]. 2011,23(3):30-32.

第7篇

頸椎病,這一現代生活的文明病,正在困擾著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那么,怎樣才能遠離頸椎病呢?為此,本期健康講壇,由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骨科韓樹峰主任,與您一起關愛我們的頸椎。

認識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很多人都受到過頸椎病的困擾,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頸椎病,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

下頸椎的結構和功能。人的脊柱分為頸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四部分,頸椎是最上面的部分,位于頭和胸椎之間,正是來自這短短七節頸椎的疾病,不知讓多少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人體的脊柱,每一節脊椎骨之間,都是一個關節。有了這個關節,才能有柔軟的活動度。有一種病叫作強直性脊柱炎,大家可能聽說過,這種病發展到晚期,脊柱的活動度就喪失了。

有一些病人大家可能也見過,經常駝著背,有時想抬頭,看前方都非常困難,這就是因為脊椎之間失去了活動度,最后就僵硬了。

每個椎體之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叫做椎間盤的結構。簡單地說,人體的頸椎由七節椎體構成,椎間盤就是在每兩個椎體之間的一個重要結構,有點兒像彈簧,有一定彈性,比較柔軟。如果每個椎體之間沒有椎間盤,沒有這種像彈簧一樣的結構,人們在奔跑和跳躍時產生的震蕩就會傳到腦部,就可能會發生腦震蕩。

椎間盤之所以能夠像彈簧一樣工作,源自其非常復雜的內部結構,而通常情況是,結構越復雜的東西越容易出問題。

頸椎病的發病機理

人們在點頭、搖頭時,頸椎活動是最大的;人們坐下,站起來,做彎腰動作時,腰椎活動度也是非常大的。

人這一生當中會點多少次頭、搖多少次頭、彎多少次腰呢?不計其數。所以長年累月下來,椎間盤就會發生退變。退變以后會發生什么結果呢?彈性首先會下降,彈性下降就會發生一種改變,叫做椎間盤突出,超出了椎體的邊緣,向后突出了,后面正好是脊髓和神經,突出的椎間盤就會壓迫脊髓和神經。我們都知道,是脊髓和神經把大腦指令傳遞到四肢或者內臟的,那么神經如果受到壓迫后,就會發生一些病態變化,如果是負責感覺的神經受到壓迫,我們就會覺得疼痛、麻木;如果是支配肌肉運動的神經受到壓迫,所支配的肌肉就會癱瘓。

生活中的不良因素

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成語叫作高枕無憂,所以很多人以為,枕頭枕得高一點肯定對健康有利,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喜歡把枕頭墊的很高的人,睡醒后脖子非常容易落枕。

枕頭的高度到底多高合適呢?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評判辦法,躺在床上時,頭和脖子的角度應該跟立正姿勢時候差不多。假如是仰臥位睡眠,您應該就能看見天花板,你不能躺在床上還能看到墻上的電視,側臥時候也是一樣,只要躺下后脖子能夠保持平直,就是一個健康的枕頭高度。

我們還可以做一個小圓柱枕頭,直徑大約是10到12厘米,把它枕在脖子后方,枕上以后頭會輕輕的向后仰,因為頸椎病經常是因為頭向前屈的時間太多了,所以治療時你要盡量地讓它后仰,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也有人提倡用一個啤酒瓶子枕到脖子后面,從理論上講也是可以的,枕上這個啤酒瓶子以后,只要不覺得太硬,覺得比較舒適的話,是完全可以的,但瓶子里最好灌注些熱水,以起到保暖作用。

再有就是伏案工作的時候,每隔半小時要停下來,活動活動脖子,但這個活動動作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我們的建議是:如果是年輕人,活動可以范圍大一些;如果是中年以上,頸椎已經開始發生退變了,就不適宜做過大范圍的動作。只要把工作停下來,脖子放松一下,前后角度不要太大,讓繃緊的肌肉得到休息就可以了。

現在很多人都離不開電腦,工作、學習、娛樂、上網聊天,老離不開電腦,那么長時間地盯著電腦屏幕,頸椎處在一個固定姿勢上,時間長了也會導致頸椎退變。還有一些比如說女同志織毛衣,用的時間很長,聚精會神的織,頸椎老處在一個彎曲的姿勢下,也很容易導致頸椎病。還有人們娛樂的時候打麻將,長時間盯著麻將牌,頸

椎也同樣處在彎曲姿勢下。

頸椎病的常見癥狀

頸椎病可以分成很多類型,最常見的叫作神經根型,這一類型的常見癥狀出現在上肢,如疼痛、麻木、酸困、手指活動不靈活等,上肢疼痛可以出現在很多部位,最常見的是脖子和肩膀這一帶,叫作頸肩痛。有一些人前胸部也可以有疼痛,還有一些人是肩胛骨一帶疼痛。

另外,胳膊的任何部位都可能會有疼痛、酸困等不舒服感覺,所以大家在平常發現上肢周圍的疼痛,就要想想是不是頸椎出問題了,可先做一次頸椎檢查。

還有一種類型叫脊髓型頸椎病。這個類型診斷起來稍微有點兒困難,它的特點一般是先出現下肢僵硬和不靈活,一開始總覺得兩條腿走路不太靈活,動作也顯得笨拙,不像以前那么靈活了。還有一些人稍微走快點兒就容易摔跤,然后慢慢地才出現上肢、胳膊麻木、活動不靈活的癥狀,拿筷子、扣扣子等比較精細的動作做起來都覺得不像以前了,這一類病人的頸部也不一定有癥狀,大部分都是找到專科大夫后,經過詳細的分析和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得了脊髓型頸椎病。

再有一種類型是椎動脈型,這種類型相對少見,主要特點是眩暈。現在很多朋友一發生眩暈后就想到是頸椎的問題,很多病人來看病的時候都說我最近老是頭暈,是不是頸椎出了問題?比如駕駛員,駕駛員工作的時候,總是風吹日曬,保持一個姿勢。時間長了以后,頸椎就容易出問題,脖子發皺,坐的時間長了,就覺得頭有點暈。

頸椎病引起的眩暈有一個術語叫作頸性眩暈,它的特點是在頭部轉動的時候引起眩暈發作。比如你正在走路時,后面有一個熟人一招呼你,你一轉頭突然發生眩暈,這是最典型的。大家眩暈以后想到有頸椎病的可能性是對的,但是從檢查到確診,要看很多科室。

頸椎病的治療

頭暈、上肢疼痛,甚至腿腳不靈活,都可能是頸椎病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看來頸椎病的名堂還挺多,治標還得治本,搞清病癥原因,才好對癥下藥。

牽引:從機理上講就是通過牽引把椎體之間的距離拉開一些,讓變形的椎間盤盡量復原,以減輕其對神經的壓迫,牽引的辦法適合于大部分頸椎病病人,尤其適合于神經根型。如果你平時工作很忙,沒有太多時間去醫院看病,而最近又發現胳膊或者肩膀周圍總覺得有點兒麻木、酸困、不太舒服,不妨試著做一做牽引。

運動療法:通過健身活動來恢復頸椎彈性也是很好的辦法。天氣好的時候放放風箏,頭向上看風箏的動作就是一個治療動作;打羽毛球也是一項非常好的治療頸椎病的運動,頸部要經常后仰,同時腰也會有一個后仰的動作,對腰背部肌肉和頸部肌肉都很有好處;然后是游泳,一個標準的蛙泳姿勢里,抬頭換氣的時候,頭部和頸椎、腰椎都是一個后仰動作。但要注意的是,運動療法主要適用于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者呈慢性狀態時,如果是在癥狀急性發作期內,不建議大家使用這種方法進行頸椎病治療。特別是有較明顯脊髓受壓癥狀者,更不應該使用這種方法。

理療:理療有很多種方法,也包括老百姓說的烤電。如果頸椎病癥狀比較重,用牽引辦法見效比較慢的時候,建議大家去醫院里的康復科或者叫理療科,請專業大夫幫你選擇一種適合你的理療辦法。

藥物治療:第一種是止疼藥。因為很多頸椎病疼痛都比較明顯,常見止疼藥如雙氯滅痛、芬必得、西樂葆、撲熱息痛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疼作用,但在服用時要注意一些禁忌情況。比如說有的藥心臟病人不要吃,或者慎重吃;有的藥有胃病的要注意不要吃;有一些藥連續服用不能超過五天,還有的藥連續吃不能超過三星期。剛才介紹的這幾種,都是副作用比較小的,但也要注意。

第二種是營養神經的藥物,現在比較常用的、價格也比較便宜的一種藥叫作甲骨安,頸椎病是因為神經受到壓迫、受到刺激以后產生的癥狀,所以神經營養的藥物能夠改善癥狀。還有一些更常用的、更便宜的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也都能夠營養神經。

第三種是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因為神經受了壓,所以神經本身的血液循環也就比較差,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很多屬于中成藥,服用起來也比較方便。

手術治療:如果您在使用了上面介紹的這些方法后,療效還是不太好,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一般人聽起來都比較害怕手術,但有很多病人確實需要手術治療,比如說頸椎病中的脊髓型,通常保守治療效果都不太理想,一般建議要盡早手術治療。因為脊髓型頸椎病是因為椎間盤突出以后直接壓迫了脊髓,導致下肢活動不靈活,走路笨拙,有的病人大小便控制的也不好。如果受壓時間較長,就變成不可逆的變化。

大家害怕手術主要是害怕引起癱瘓,但這種病人實際上已經是一種癱瘓了,只不過是一種不完全的癱瘓,做手術出現癱瘓的風險有沒有呢?確實有,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做這種手術發生癱瘓的概率應該是很低很低了。

第8篇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工作和心理壓力隨之加重,頸椎病的發病率日益升高,并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頸椎病可發于任何年齡,其表現常為頭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縮,甚至四肢癱瘓,如果不斷加重,還會導致頭、頸、肩、腰等相關疾病,輕者頭、頸、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體酸軟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導致腦萎縮、腦梗塞、腦中風,并可影響胃及心血管,所以頸椎病不僅要盡早治療,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時預防,頸椎病患者要學會自我護理,盡早康復。

1 頸椎病的預防

1.1 正確的認識頸椎病,頸椎病雖然多發于老年人,但其病變過程往往始于年青人,所以要避免誘發因素,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長時間伏案、書寫或低頭看書等。

1.2 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從生活細節做起。

1.2.1 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確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1.2.2 長期伏案工作時,應定時改變頭部體征,及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1.2.3 選擇合適的枕頭,枕頭的形狀和質地對頭頸部的健康關系很大,枕頭應是柔軟的圓枕,大小超過自己的肩寬10―20cm,高度以壓縮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為宜,經常更換睡眠。

1.2.4 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寒冷、潮濕,因為受到寒冷、潮濕的影響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張力增加,肌肉痙攣,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使椎間盤突出誘發頸椎病,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1.3 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部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1.4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作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1.5 由于頸椎病是椎體骨質增生,骨質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應多食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和E的食物加以預防,如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

2 頸椎病的康復指導

2.1 室內溫度適中,過低引起頸部肌肉僵硬,尤其是風寒濕癥,更應注意室溫與保暖。

2.2 正確的睡姿,一般以仰臥、側臥位時頭頸部處于向一側極度扭轉的,頸部呈緊張狀態,易引起頸部肌肉、韌帶關節等的勞損和退行性改變,故一般不宜采用,枕高不可過高,約為10―15cm。

2.3 正確的功能鍛煉,運動對骨骼肌肉系統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延緩骨質的退行性變,增加關節彈性和靈活性,增強肌肉的收縮力,減少頸椎病的發病,除每月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做醫療體操治療外,還可做頭部幾個方面的運動,包括前屈后伸、左右轉、左右側屈、繞旋等,重點是頭后伸和左右轉,每天可進行3―4次,每次10―15分鐘,動作要緩慢平穩,以不引起明顯疼痛為宜,如出現頭暈、心慌應停止。

2.4 防止外傷,有病早治,頸部外傷與頸椎病有密切關系,甚至有人提出:損傷性頸椎病的診斷,特別是頭頸輕微的扭傷,落枕及嚴重外傷的繼發影響,對產生和誘發頸椎病有一定作用,因此,對于頸部外傷落枕等都要給予及時徹底治療,實踐證明早期治療效果好,復發少。

2.5 調解飲食,增加鈣的攝入,如奶制品、豆類、魚蝦等,多食瘦肉、蹄筋類,以充養筋骨。

2.6 生活規律,精神愉快,避免不良刺激,病程久者,對疾病要有正確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 頸椎 手術并發癥 腦脊液漏 預防措施

近年來,隨著頸椎前路手術逐漸開展,并發腦脊液漏也時常出現,處理不當不但影響手術效果,嚴重者可引起化膿性腦膜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回顧分析本院2000年5月~2007年7月頸椎前路手術發生19例腦脊液漏,探討其發生的原因及其處理。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00年5月~2007年8月我院行頸椎前路手術624例,發生腦脊液漏19例,其中男17例,女2例;年齡18~68歲,平均47歲。頸椎骨折脫位132例,術中切除前路間盤后見后縱韌帶及硬膜即有破裂并有腦脊液流出3例。頸椎病347例,術中切除單間隙巨大間盤或后緣骨贅時發生腦脊液漏5例。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89例,行椎體次全切除并切除骨化的后縱韌帶時發生腦脊液漏8例。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56例,術中發生腦脊液漏3例。

12腦脊液漏的處理

術中發現有硬膜破裂并腦脊液流出,由于操作空間有限,無法對其進行直接修補[1]。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不同處理。對于單間隙的減壓,于硬膜外放置明膠海綿,植骨后,于植骨塊的兩側填塞壓實的細卷狀明膠海綿,封堵硬膜前間隙。對于椎體次全切中硬脊膜破裂面積大于05 cm×05 cm,于取髂骨處切取比缺損面積稍大的筋膜片平鋪在缺損的硬膜表面,再按上述方法處理,術畢放置引流管,緊密縫合切口。術后低枕平臥位。

如術后第2~3 d,有較多引流液流出,采用頭低腳高位,頸前用025 kg~075 kg的細鹽袋適度加壓,保持敷料干燥。5~6 d仍有較多腦脊液被引流出或由切口處滲出,拔出引流管,采用腰椎蛛網膜下腔持續引流治療。方法為:側臥位,常規消毒,局麻下通過套管針于L2、3棘間隙穿刺進入蛛網膜下腔后,將輸尿管導管(直徑13 mm)置入蛛網膜下腔5~10 mm,拔出套針,將導管與一次性輸液管和無菌密閉的引流瓶連接,床頭抬高10°~20°,開始腦脊液每分鐘不超過20滴,隨著腦脊液壓力降低,引流速度自然減慢。引流期間嚴格臥床,應用能透過血腦屏障的抗菌素預防感染,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2結果

12例經采用術中填塞封堵明膠海綿的方法,術后未見明顯腦脊液被引流出,切口I期愈合。5例經抬高床尾,頸部適度加壓,7~10 d切口愈合。2例分別于術后5 d、6 d仍見大量腦脊液流出,拔出引流管,采用腰椎蛛網膜下腔持續引流,經引流6 d和9 d,切口愈合。其中1例在引流過程中出現輕度頭痛、惡心、低顱壓癥狀,經補液,調整,控制引流量后癥狀消失。所有病例切口無感染,切口內無包塊形成。經3~86個月,平均29個月隨訪,術后神經功能恢復良好,無腦脊液囊腫形成。

轉貼于

3討論

31頸椎前路減壓并發腦脊液漏的原因

文獻報道脊柱外科手術中硬脊膜損傷的發生率為06%~174%,術后腦脊液漏的發生率為231%~937%[2、3]。隨著前路手術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切除巨大后突椎間盤,特別是切除脊髓前方致壓骨化的后縱韌帶與增生的骨贅成為常見的手術方式,損傷硬脊膜的發生率也有增高的趨勢,前路減壓發生腦脊液漏的原因主要有:(1)骨折、外傷后致硬脊膜和后縱韌帶損傷;(2)骨化的后縱韌帶與硬脊膜粘連嚴重;(3)突出的椎間盤或骨贅與硬膜有粘連;(4)醫源性因素,術者經驗不足,操作不仔細或對術中困難估計不足。

32預防頸椎前路減壓并發腦脊液漏的要點

頸椎前路減壓避免腦脊液漏的預防措施[4]:(1)術前充分評估致壓物與硬膜的粘連程度,對需要行后縱韌帶骨化塊切除者,應準備好操作的必備器械;(2)術中保證有良好的照明設備,徹底止血;(3)切除致壓物前,應仔細分離致壓物與硬膜之間的粘連;(4)當發現局部硬膜缺損時,注意保護裸露的蛛網膜;(5)后縱韌帶骨化必要時可行骨化塊漂浮術,不必強行切除。

33頸椎前路減壓術中發生腦脊液漏的處理

術中一旦發生硬脊膜的破裂或損傷,原則上應立即修補。由于前路手術視野小,操作空間有限,切口較深,修補困難。陳雄生等[1]采用吸去溢出的腦脊液后用明膠海綿或生物蛋白膠覆蓋的方法;侯鐵勝等 [4]采用皮下筋膜和明膠海綿的封堵填塞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者采用壓實的細卷狀明膠海綿封堵植骨塊兩側間隙,封堵硬膜外與頸椎前方通道,結合用筋膜片平鋪在缺損的硬膜表面的方法術中處理腦脊液漏19例,12例術后未繼續發生腦脊液漏。

34頸椎前路減壓術后發生腦脊液漏的處理

術中發現硬脊膜破裂即使采用明膠海綿、肌肉筋膜、脂肪、生物蛋白膠等封堵的方法,術后仍有部分病人出現腦脊液漏。對漏口較小的腦脊液漏可抬高床尾,頸部適度加壓,3~4 d拔出引流管,保持切口干燥,切口大部分能夠愈合,本組5例病人經上述方法處理,切口7~10 d愈合。

若經上述方法處理,每日腦脊液引流量超過200 ml,且有增多趨勢者,一般不首先采用手術修補漏口的辦法,經蛛網膜下腔持續引流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措施,一般引流10~14 d硬膜裂口即可愈合。為何引流可使漏口愈合的機理尚不清楚,有人認為由于腦脊液引流后,液體首先通過導管系統流出而不是通過手術創口流出,利于漏口愈合。也有人認為當硬膜擴張時,硬膜缺口較大,而引流后腦脊液減少,壓力下降,硬膜缺口縮小有利于漏口閉合。本組2例經置管引流后分別于術后11、15 d后愈合。為避免出現頭痛、椎管內感染、切口感染和神經根激惹等并發癥,引流過程中應嚴密觀察病情,注意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定期進行生化檢查,及時補液、補充電解質,預防性應用抗菌素,一般不會出現意外。

參考文獻

[1]陳雄生,賈連順,曹師峰,等頸椎前路手術的并發癥[J]中華骨科雜志,2003,23:644-649

[2]賀石生,侯鐵勝,傅強脊柱外科腦脊液漏的防治[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1,8:222-224

[3]Ido K,Shimizu k,Nakamura TManagement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complicating anterior procedures through thoracotomy:report of three cases[J]Neurosurg Rev,2002,25:174-176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试看120秒 |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无线看软件 | 美女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 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 丁香六月五月婷婷 | 日韩理论视频 | 欧美二区在线观看 | 色伊人国产高清在线 |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 狠狠五月天 |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婷婷综合七月激情啪啪 | 婷婷激情小说网 | 哪里可以看 | 久草免费资源在线 | 国产高清中文字幕 | 女女视频网站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久久综合 | 欧美日本日韩 | 国产 欧美 日韩在线 | 男人的天堂aa | 欧美日韩国产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奇米影视第四影院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男女羞羞羞视频午夜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第一页 | 伊人久久婷婷 | 久久9999国产精品免费 | 日韩一级高清 |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