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7 14:53:27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水利水電工程評估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有大量研究報道指出:無論所建設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開發與運行方式屬于抽水式蓄能發電,是徑流式引水發電,或調節性水庫,其建設與運行勢必會對整個自然環境及生態系統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項目建設運行過程中,對環境影響的評估重點是了解項目建設對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產生什么影響,以及項目的建設與運行是否為生態環境或社會環境所接受。在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估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是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生態環境影響的評估,第二是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質量的評估。本文即針對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方面的技術要點進行評估與分析。
1工程概況及工程分析評估要點
1.1針對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目標的調查與識別:重點關注所評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所覆蓋區域與建設范圍內是否涉及到農田,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區,以及風景名勝區等需要進行特殊保護的區域,同時還需要重視對工程項目施工期間敏感性目標的關注與評價。
1.2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概況的調查與識別: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體系中所涉及到的主體工程,輔助工程,附屬工程,環保工程等建設內容,主要評估建設內容是否合理與全面,同時還需要從水資源,水電,以及流域資源等多個層面針對工程項目的規劃符合性進行評價,關注規劃內容具體實施中的情況與合理性內容。
1.3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樞紐部分選址,蓄水位,以及運行調度模式的評估:調查收集水利水電工程庫區,工程建設區域沿線環境敏感性目標,了解相關敏感性目標與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區位相關性關系,重點關注內容是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選線,選址,運行調度方案實踐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具體環保措施的合理性問題。
1.4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計劃以及施工方案的調查識別:指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規劃要求以及所對應工程區域生態環境條件,根據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目標分布特點以及具體保護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交通組織體系,施工道路建設方案,重點關注項目規劃以及工程區布置的環境可行性,并系統論證環保措施的合理性。
1.5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期間以及運營期間的產污,排污情況進行分析: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分析工程建設期以及運營期產污,排污情況時,應當重點關注相應策略是否能夠符合環境保護的具體要求,若工程項目建設涉及到移民安置方面的問題,則還需針對安置區內的環保措施進行評價。
2工程環境影響評估要點
2.1對生態環境影響問題的評價。主要的評估技術要點可以概括為:第一是重點分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的完整性水平,對環境保護目標與建設項目對自然景觀的影響關系進行分析,重點論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后的環境保護以及修復措施(如針對施工場地的恢復,對料場開挖景觀的影響等內容);第二是針對項目建設位置與生態環境及敏感性目標分布之間的對應關系,了解生態環境中因工程施工可能產生的變化,提出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針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影響范圍內所涉及到的國家保護性動物,植物應當準確預警,根據動植物對生活習性及生存環境要求,對包括植物移植、工程避讓及異地重建等在內的環保措施進行細化處理;第三是針對項目影響區域內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進行評估,重點關注環境保護要素,明確項目建設區位與保護區,名勝區等在位置分布上的關系,評估兩者間的符合性。若涉及到隧道工程項目,則應重點了解輸水類隧道建設所導致疏水問題是否會對施工周邊的地表植被等生態元素產生影響,并做出準確預測,了解環境應對方面的措施,分析隧道工程建設是否會對生態系統的功能、結構產生影響,提出針對性的防護措施;第四是針對建設項目覆蓋范圍內的魚類動物進行科學保護。重點研究并評估項目建設完成后對本區域內產漂流性卵魚類繁殖情況的影響,制定針對魚類繁殖季節的環境保護措施,分析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條件,評價過魚設施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完善對增殖放流站的選址,條件允許時可以提供相應的平面布置圖和建設規劃圖。
2.2對水文環境影響問題的評價。主要的評估技術要點可以概括為:第一是針對堿脫水段下泄生態流量問題進行評價,制定在項目蓄水和導流階段對應下泄流量的保護性措施,評價下游水資源受水庫蓄水情況的影響,制定環境保護方案,評價生態小組的建設可行性;第二,應深入分析并了解受項目建設影響水文區域內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水源現狀,并對污染水源變化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特別制定針對敏感性水質指標的指控要求,根據工程項目建設要求制定污染源的治理方案,加強對重點退水區域及水質保護河段的合理選擇,加強農灌退水策略;第三,針對規模相對較大的水庫類工程項目,必須重視對分層取水問題的分析,結合項目建設區域內的水溫分布情況及運行特征,對所致水溫變化趨勢進行分析預測,研究可以有效緩解水溫影響的相關措施并進行可行性論證。
2.3對環境空氣以及聲環境影響問題的評價。要求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對項目建設區域內環境條件的調查以及對敏感性目標分布情況的評估,準確界定各種影響源因素的強度水平,遵循環境質量保護需求,重點圍繞項目建設中料場開采及工程運輸等內容的環境敏感性進行預測分析,根據預測結果制定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確保項目環保效益目標的實現。
結束語
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生態環境影響的評估主要關注評價項目建設影響性質以及影響程度的顯著性,以驗證工程項目建設的可行性水平,同時了解環境保護目標對工程項目建設內容的重要意義,以明確環保措施在實施中的優先等級。本文中重點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在環境影響評價方面的關鍵內容與要點,望能夠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前期了解項目建設與生態環境的相關性關系,從而在具體實踐中有效實施環境保護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徐永仁.關于水利水電施工工地環境保護管理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16):91-91.
[2]羅鴻斌.談山區河道規劃治理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1,(18):333.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 農業發展 安全系數 優化風險評估系統
我國有25個著名的古代規模較大的高質量水利工程,當時皇朝苛征收民間男子作為工程勞力,并未對工程風險評估和研究,在作業過程中死傷無數,自第一個后大量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現今已增加數以萬計的大壩工程建設。風險評估工作經驗不夠加上后期保養技術不成熟使我國現有大壩工程在質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對這些水利水電工程的危險系數估量已成為該項目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1歸納國內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系數不高的緣由
水利工程潛在安全隱患系列問題主要有主觀人為和客觀因素引起的。主觀因素是指工程作業過程中由于人為造成的不穩定因素,人為因素包括國家在施工時對該領域政策的變動和水利建設技術落后;客觀因素是指自然天災對水利水電工程的風險,主要有雨天沙石滾落和山體崩塌等。水利水電工程歷來是國家重點的扶持對象,如果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時,國家政府工程稅收變動、或是一些財政政策的積極或消極變動,都會對工程本身產生雙面影響,增大其的風險程度。當然還有人為因素中的工程技術問題也是值得探討的,不合理的投標、不周全的地質勘察和不恰當的選址會造成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方案與現實可行性相差甚遠。
2簡析科學的風險評估方法
2.1利用統計學基礎知識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者要熟悉工程地質在不同時期的狀態,要對該地可能會緊急出現的風險狀況做分析和評估,并且加以統計概率。根據該地出現的一種狀況適用于每一種方案的損益情況,簡潔明了地作出損益圖表,對主觀不能改變的要構建補救方案來降低損失,對可能帶來不同風險的損益情況列出概率統計圖。初步了解工程可能會發生的每一種災害,才有更大幾率設計好水利水電工程補救方案,降低損失,提高水利水電的安全系數。
2.2借助主觀評分法管理
聘請有這領域工程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和專家在實地檢測該大壩工程后根據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預測該工程每一項風險評估值范圍,這種方法雖然存在很大的主觀臆斷性,但是不可否認這是編寫緊急補救方案的參考數據。在現有的風險數據上利用德爾菲法公式計算,參考眾多風險評估家的觀點進行分類統計,并且收集他們對水利水電工程風險管理工作的共同點。
檢測該項水利水電工程是否具有很大的可用價值,風險評估概率高的災害是否可以容易改善和被接受,若是該項工程是價值高、利用率高,災害容易解決的便可投標該工程建設。修建好后,要進行后期保養,在一定的年限里,一般5-10年間要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全面的檢查,接受一定的風險除了不能接受的后果。
2.3案例分析
澳大利亞東西水分布不均,而人口集中在東部,大牧場在西部,人類和牲畜對水需求大,刺激了水利水電程序日趨完善,澳大利亞在水利水電領域的管理系統是其他國家的“教科書”。目前澳大利亞在國際上是領先的,它已經建立了周全的風險評估系統,也成立了相關的政府部門:澳大利亞大壩委員會。水利水電管理工作首先是確定目的和研究計劃,收集該項工程的相關數據進行風險評估,d大概計算風險后設計該工程的就可容忍L險準則,依照這個準則作出相關措施。
3結論和展望
水利水電工程風險有不確定因素,對其評估更具模糊性,很難精確描述出數值,但是我們可以利用模糊數學原理對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進行研究,一定要做好風險評估工作以便水利水電工程持續正常運行,。我國目前對淡水需求量大,一些地區已經存在嚴重缺水問題,所以對水利水電工程風險評估系統理應更加重視,當然我們每個人也要珍惜水資源,杜絕浪費水資源。
參考文獻:
[1]袁文杰,陸曉佰,胡明.水利水電工程風險及其應對思路的分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05(6):197-197.
[2]王曉東.謅議水利水電工程風險及其應對思路[J].中國科技博覽,2005(29):164-164.
[3]李聰波.基于風險矩陣和模糊集的綠色制造實施風險評估方法[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0(01):209-214.
[4]高淑英.論水利水電工程系統的風險管理[J].科技與企業,2014 ( 15)∶ 32-33.
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 has constructed a large number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however,the constructionis essential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ydropower projects have a larger and longer disturbance to the environment . In a general sense,influence includes immigration on the sediment and river; on climate,hydrology,geology,soil,water,fish and biological species; on the heritage and landscape and the impact on human health.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nvironment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have become a Water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stage of the important work.
關鍵詞:水利水電;環境巖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評估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中圖分類號:TV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6-0148-01
0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大量的修建水利水電工程,然而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至關重要。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干擾強度較大、時間較長。從普遍意義上講,水利水電工程在環境方面的影響主要包括移民問題對泥沙、河道的影響;對氣候、水文、地質、土壤、水體、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對文物和景觀的影響;以及對人群健康的影響等。擾動區(特指工程施工區)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常發生根本改變,難以自我修復,必須加以人工措施促進其恢復進程。植被恢復是生態系統恢復的基礎。擾動區退化植被恢復與重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需統籌規劃,科學設計與施工,才能保證恢復進程的順利進行。[1]
1環境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要點
首先,工作人員需要進行詳細的環境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①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②區域構造穩定性評價;③地裂縫勘察評價;④泥石流勘察評價;⑤區域地面沉降勘察評價;⑥巖溶勘察評價;⑦采空區勘察評價等七項勘察內容。[2]
其次,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工程環境進行特殊土影響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六項內容:①黃土濕陷性;②紅粘土分散性;③軟土的觸變性、流變性、高壓縮性、低強度、低滲透性、不均勻性;④新近沉積土、混合土、填土欠固結、欠壓密、高壓縮性、結構不穩定性;⑤自然條件變化和各種工程活動影響多年凍土的工程地質條件變化;⑥膨脹巖土的脹縮性等。以上各項環境巖土工程的勘察內容,都與地質災害的評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地質災害評估工作要點
2.1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災害評估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地質災害評估是所有評估體系中最為復雜嚴謹的一種,具有以下幾項特點:[3]①建設用地范圍大:包含了樞紐區、庫區、場內公路區、建筑材料區、棄渣場區、生活區等。②包含工程樞紐多:不同工程樞紐區地質災害現狀需要分開評價。③環境地質條件復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場地主要表現為地形地貌類型、地質構造、工程水文地質條件、地質災害發育等,環境地質條件評估普遍在中等――復雜之間,因此總的環境地質條件應評估為中等――復雜。
2.2 地質災害評估內容。
①調查評估區各類地質災害的發育現狀、形成原因和主要作用因子,對其穩定性進行現狀評估;②根據地質災害現狀和地質環境條件,對主要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并對其危險性和可能對擬建工程產生的危害程度做出預測評估。
3地災評估與環境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區別
根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的規定,地災評估不能替代建設工程和規劃各階段的工程地質勘察或有關的評價工作,要嚴格區分地質災害和環境工程地質問題的區別。目前,各類工程地災評估所涉及的災種通常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相關的六種災害。除此以外,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中的一些不良物理地質現象、不良環境地質問題均不作為地災評估的災種。[4]
4環境地質問題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中,地質災害評估與環境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密切相關。地災評估必須建立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遙感影像、區域地質、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和氣象水文等資料的基礎上,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全面的地面調查,必要時也應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物探、坑槽探與取樣測試。
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開鑿了大批隧洞,這些隧洞工程的興建,使其固有的環境地質平衡條件發生改變,從而誘發了一系列的不良環境工程地質問題,甚至發生地質災害。例如:隧洞工程所引發的淹沒與浸沒、進出口邊坡穩定、隧洞涌水、圍巖穩定、巖爆、高地溫、有害氣體、放射性元素、隧洞廢渣排放等主要環境工程地質問題,都可能引發地質災害。
5結語
要“發展經濟”必須大量修建水利水電工程,要“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少修甚至不修水利水電工程。針對這一矛盾問題,本文科學論證了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重要性。地質災害評估代替不了建設工程和規劃各階段的工程地質勘察或有關環境地質勘察的評價工作。工作人員應嚴格區分地質災害和工程地質問題的區別,同時也要對工程地質問題中涉及工程安全、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巨大的、不屬于地災評估內容及范圍的不良地質問題,在評估報告中進行初步評估,指出其危害之處。探討環境巖土工程地質現象造成的地質災害,提出預防環境巖土工程地質問題發生的措施建議,也將成為地災評估和環境巖土工程勘察共同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曹永強.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人民黃河,2008,27(1):56-58.
[2]陳麗暉.環境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要點[J].云南環境科學,2008,24(4):14-18.
一、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雖然能夠有效開發水電資源,增加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耗當中的比例,但工程的建設過程卻還是會給自然環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具體來說可以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上:一方面是對水生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在修建過程中需要進行封堵、截流等施工,這會直接改變水生環境,將原來的陸地變成水域,將原來的流水變成靜水,而這樣的變換對于水域當中生物的生存環境是有很大負面影響的。尤其是水庫的修建,將原來流動的河流改為水庫,這樣水域的水流速度降低,界面之間的交換速率大大下降,就會使水域中的污染物擴散減慢,從而使水域中的復氧能力下降,導致水庫當中的自凈能力較差,導致水庫的水質與原來的河流水相比大大下降。再者,水庫中的水體流動速度較慢,水層更加透明,這樣陽光能夠直射進水中,從而加快水體中藻類的生長,如果藻類生長過快就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出現,而藻類大面積生長和死亡會淹沒水庫表面,影響水體下部的氧氣循環,而且生長在水面上的藻類還會消耗水庫中的氧氣,從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沼氣,二氧化碳的增多會改變局部內的氣候環境,從而影響水利工程周圍的氣候環境。再者,由于水庫中的水流速度較慢就會使水中的雜質沉積在水庫底部,積累過多的話機會直接對水庫水源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是給陸生環境帶來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對上游水資源進行攔截,那么勢必會影響下游的水體流量,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減少,土壤中的肥料降低會直接影響下游平原的土壤質量。而且水庫蓄水階段會對周圍的土地造成一定影響,讓周圍土壤長期處在高含水量的狀態當中導致土壤容易出現土壤鹽漬化問題,而且還會直接影響陸生植物生長。水庫蓄水會淹沒大片的土地,導致植被大面積減少,這會直接破壞施工現場的生物多樣性,并且在修建過程中所產生的工程垃圾和生活垃圾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問題。
(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給人文環境帶來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不僅會給自然環境帶來影響,而且還會給當地的人文環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具體來說主要是表現在三個方面上:一是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威脅。水利水電工程在修建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建筑垃圾、噪音污染以及廢水、廢氣等,這些不僅會污染當地的生態環境,而且還會通過自然環境而影響人文居住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導致部分病原菌體滋生,尤其是血吸蟲病在庫區更為常見;二是會給修建區的文物保護帶來威脅。水利水電工程給文物帶來的影響主要是文物古跡和建筑物,水庫蓄水后需要淹沒大片土地,而這其中就會包括一些人文景觀,尤其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給文物帶來的影響更大,比如三峽水利工程的修建就使得當地的39處文物古跡被淹沒,這些文物古跡都是歷史遺留給我們的精髓和財富,而因為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造成這些文物古跡被破壞,這是整個人類的損失。;三是會給帶來移民問題。由于水庫修建需要占用大片土地面積,那么依河而居的人們則需要進行搬遷,而大批的人口遷徙勢必會帶來很多問題。首先是在選址完成后對當地居民搬遷的人地關系處理,有很多居民是不愿意離開自己居住多年的地方的,如何有效處理人地關系,如何妥善對遷移的居民進行安置,讓他們能夠在搬遷后過上穩定的生活,這都是水利水電工程必須要考慮的,也是水利水電工程修建所帶來的重要人文問題。
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可以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
針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建設方應該積極正視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處理手段來減小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的運行管理
建立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結合水利水電工程的短期和長遠利益對工程建設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進行科學評估,建立成熟完整的評估系統,并且根據評估出來的結果針對性采取相應的包括對策。再者,工程建設方和施工方應該加強水利水電工程運行管理,制定詳細的運行方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來對其綜合效益進行全面考慮。尤其是在水資源利用上,應該充分衡量當地生態用水、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需求,在保證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時確保生態效益,預留足夠的水流,滿足當地農田灌溉和水電工程發電等需求,科學合理開展生態調度工作。在建設過程中應該結合環境影響和保護標準,綜合考慮日常調度運行需求來對周邊生態環境要素進行監測,以便能夠保證后期工程的順利進行和運行。
(二)、建立健全補償措施
在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規劃設計階段,建設方就要有環境保護的意識,重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給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并且事先建立相應的補償制度和措施來達到保護環境、減小不利影響的目的,通過補償措施來恢復和修補被破壞的生態環境。比如在上文中提到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使得土地上的大批植被被砍伐、淹沒,導致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而針對于這種問題,在水利水電工程完成之后,由建設方負責對這一問題進行補償處理,包括非工程和工程上的措施,進行樹種補種、增加植被覆蓋等,通過這樣的措施來恢復被破壞的生態系統,縮小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和影響,從而實現水利水電工程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現狀;內涵
中圖分類號:F407.9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的發展觀,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賦予了當前的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新的時代內涵。隨著我國對于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不斷加大,水利水電工程在我國未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水利水電工程有著自身獨有的工程規模大,施工難度高,技術含量高,工期緊等特點,這給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利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來指導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一、目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的現狀
我國的水利水電事業在近幾十年來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已經建立起了規模可觀的水利水電工程,使得我國成為當前世界上水利水電工程數量與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已經能夠初步滿足控制水災旱災的需要,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在水利水電行業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開始逐漸暴露出來。在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歷程中,水利水電工程向來是重建設、輕管理,同時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維護與管理工作也缺乏必要的投入,再加上用于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資金短缺,人員配備數量少,素質低,導致了當前水利水電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缺陷,很多水利水電工程往往都是帶病運行,自身的防洪抗澇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也存在著安全隱患,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重大的威脅。因此在新時期必須高度重視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升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水平。[2]
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分析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概念,要求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具有豐富的內涵,它涵蓋的領域涉及到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是我國未來發展過程中必須緊抓不懈的一個指導思想,同時也是進一步實現我國經濟、社會、政治等領域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的重要的理論支撐。
(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將人作為社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來對待,在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要做到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具體在水利水電管理工作之中就是要將管理工作的目的進一步明確,讓水利水電工程能夠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注重管理工作中人的素質的提升,從而進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3]
(二)科學發展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要全面推進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使得我國在現代化的各個環節中能夠相互協調,共同發展。而目前在我國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走的是一條科技含量相對較低、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破壞嚴重的發展道路,雖然經濟重量達到了一個十分可觀的規模,但是各個領域發展極不協調,甚至有些地區為了片面追求經濟的發展而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重大的污染破壞,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正是基于我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這種現狀而提出來的,旨在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模式。[4]
(三)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兼顧
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要著眼全局,統籌規劃,妥善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著力推進各方面建設工作的協調進行,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
三、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分析
水利水電工程是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將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融入到水利水電管理工作之中,進一步提升水利水電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推動水利水電工作相關立法工作的進行
作為一項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關于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健全,因此在推動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發展的進程中,必須重視相關立法工作的開展,使得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能夠有法可依,在工程設計、施工以及后期的維護等環節都用法律的形式來進行約束和規范,改變當前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工作無法可依的現狀,為水利水電管理工作提供完備的法律支持。
(二)提升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人員的素質
工程管理人員的水平對于我國水利水電管理工作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當前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在一些邊遠地區的工程而言,管理人員的數量和水平更是難以保證,因此必須進一步推動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人員的素質的提升,積極貫徹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改變“重建設、輕管理”的錯誤思想,提升對于水利水電管理工作的認識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加強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經營管理
目前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既具有社會效益,又具有經濟效益。經濟效益的提高,可以為國家積累財富,同時又可以反過來運用到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以及運營管理工作之中,因此,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工作時,要建立起科學的經濟指標評估體系,對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運行管理水平進行科學的評估,及時發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進而推動水利水電工程經濟效益的提升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做好水利水電工程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
在推動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將工作中心緊緊局限于管理部門之中,要進一步延伸管理的范圍,使整個管理工作貫徹到水利水電工程的各個部門之中,從而形成一個管理的合理,利用團隊的力量來進一步推進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最近一段時期內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水利水電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在進一步推動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過程中,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將其內涵貫徹到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提升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使其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出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宋世斌. 論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探討[J]. 甘肅農業,2013,20:85-86.
[2]康玉生. 論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探討[J]. 科學之友,2010,02:84-85.
【關鍵詞】中小型,水利水電,質量控制
引言:本文主要針對我國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中的一些存在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其中工程設計以及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管理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質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加強施工過程中歲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施工單位還應該加強現場管理的力度,從而最大可能地減少影響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不利因素。
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質量,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我國越來越重視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的同時,水利水電項目尤其是中小型水利水電項目中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其中最為主要的問題是工程設計方面和工程施工材料管理方面的問題。
一、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項目決策咨詢評估有待加強
我國的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在工程設計的項目決策和咨詢評估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即使是中小型的水利水電工程,其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都比其他項目復雜。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具有自己獨特的地理、地質、水文、環境等特點,設計人員應該對這些情況充分了解并深入分析,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項目決策,但實際工程設計中,設計人員常常沿用以往的設計資料和評估體系來設計現在的工程項目,這就項目整體決策上出現一定的偏差,影響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
(二)工程前期勘測設計的深度不夠
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在設計前,應該對現場進行仔細的踏勘,充分了解現場情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設計人員為了趕時間和減少開支,往往對工程前期的勘察工作進行簡化處理。在踏勘時,設計人員只對場地地質進行了基本的測繪工作,并沒有進行深入全面的地質勘探工作。由于設計人員的勘測使他們對地質情況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對地質的具體情況詳細描述,這也為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帶來一定的隱患。
二、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原材料的質量問題
在我國的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原材料的質量問題引起的。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相比其他類型的建筑項目,其施工難度較大,現場突況較多,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必須按照相關的法律和規范進行施工。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往往為了中標攬下項目,故意給出低報價,這樣在施工中為了彌補報價的損失,常常采用價錢便宜質量較差的施工原材料或者偷工減料。施工原材料的質量出現問題將直接導致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出現質量隱患,甚至導致重大事故發生。
(二)施工中的問題
1.施工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在我國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常常因為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較差而導致出現質量隱患。由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施工環境和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突況遠遠大于其他項目,比如施工地點突然沉陷、地下水位上升導致場地排水困難、施工地基突現碎裂地帶等,在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和負責人常常不能有效地解決施工中的突發問題,導致施工進度變慢,影響了水利水電項目的經濟效益。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的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質相對較差,而施工人員的業務水平直接關系到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好壞。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有些施工人員只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并沒有對現場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沒有針對具體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這也給施工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
2.施工過程中的管理監督力度不夠
相比其他項目,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工期較長、技術難度較大,因此更應該注重對施工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尚沒有一套完整和系統的標準規范,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過程的治療控制和監督的力度不夠。這也導致了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常常出現各類質量隱患。
三、加強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控制的方法
(一)加強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
應該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所需原材料的質量監督,避免各種可能影響材料質量的不良行為。合格的材料是水利水電工程順利完工的重要保障,也關系著建設項目在投入使用后的性能和安全。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招標階段,應該對投標人的報價進行嚴格的審核,確定其價位在合理范圍內,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施工單位過后為了彌補報價差額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苛扣材料費用,降低了施工方使用劣質材料進行施工的概率。
另外,施工單位應該加強對建筑材料的檢查和驗收。應該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和生產能力的材料生產廠家,保證自己購買的材料符合國家合格標準,同時符合設計要求,在材料進入場地之間,最好對材料進行一系列的試驗測試,確保不會因為材料質量問題造成工程損失。同時施工單位還應該加強對現場材料的分類和管理,重視施工材料的運輸、儲藏等各個環節的工作,避免材料混淆或者發生重要的變質現象。施工單位應該從各個方面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
(二)加強施工的質量控制
在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尤其要重視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首先應該嚴格審核施工技術人員和相關負責人的資質等級和職業技能等,保證相關人員的資質和等級符合國家規定。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對相關崗位技術人員進行合理分配,加強施工團隊的合作和配合,在人員配備上達到有效、安全、合理的施工。在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應該嚴格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和標準規范進行合理施工。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較難,施工工藝較為復雜,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標準進行施工,既不能因為擔心影響施工進度而打亂施工工序,也不能憑借施工人員的主觀判斷擅自更改施工技術。應該嚴格按照一定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流程進行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控制,防止造成項目不可挽回的損失。
結語:我國是一個擁有多種資源的國家,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給我國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水利水電工程的合理開發是充分利用水資源的一個明顯標志。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由于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相對較差,而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地形和技術都比較復雜,這就導致我國的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常常出現一些質量隱患,甚至出現重大事故。在水利水電施工中,應該加強對材料和施工的質量控制,提高整體施工效率,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鐘漢華,薛建榮.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2]李俊,王林霞.淺談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 [J]科技創新導報,2009(2).
[3]侯才水.水電工程項目法施工管理的問題及對策 [J].水利科技,2000(1).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口的不斷增多以及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和區域分布的不均勻,我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面臨水資源短缺、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修建大型的水利水電工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然而,修建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正確處理水利水電工程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確保人類改造自然而不違背自然的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促進我國水電事業快速健康的發展。
1 水利水電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生態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系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特別是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改變了水域環境,必將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下面將簡要進行分析介紹。
1.1 對氣候的影響
由于區域性氣候受大氣環流的控制,而修建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原來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者濕地,改變了原來的區域性環境,對局部小氣候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氣溫、降雨的影響。
在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成后,在庫區,原來的陸地變成了水面,其與空氣間的能量交換強度和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導致年平均氣溫略有上升。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對降雨量也有很大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修建水庫,原來的陸地變成了大面積的湖泊,其蒸發量將大量增加,導致水庫區域降水量有所增加;第二,由于水庫低溫效應的影響,使水庫地區的降雨量有所減少,而在一定距離外的區域降雨量有所增加,導致了降水區域分布發生了變化;第三,水利水電工程的建成,導致了降雨時間的分布發生了變化,夏季水面溫度低于氣溫,氣層穩定,大氣對流減弱,降雨量減少,而在冬季,由于水面的溫度高于氣溫,大氣的對流作用增強,降雨量增加。
1.2 對水文的影響
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的目的是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服務,在其修成后,需要在時間和空間上調整下游河道的流量,特別是很多水利水電工程在非汛期也截流了大量的水資源,從而使下游河道的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以致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比如,下游天然湖泊干涸,必然給湖泊天然生物帶來極大的影響;由于水量的降低,水流的減緩,很多泥沙在河口淤積,造成了倒灌現象的發生。
1.3 泥沙的淤積問題
泥沙的大量淤積,造成了河道兩岸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必將導致河道兩岸農田的次生鹽堿化。
1.4 對水體的影響
水只有在流動過程中才能增加其凈化能力,而修建水利水電工程后,大量水停留在水庫中,導致水質變差,這是因為庫內的水流流速一般比較小,致使水面與氣面交換的速率及污染物的擴散能力都有所降低,這種情況下,水體的復氧能力減弱,最終形成水庫中水的自凈能力降低的結果。另外還存在由于藻類的大量生長導致的富營養化等問題。
1.5 對地質的影響
大型水利水電設施一般都要修建大型的水壩以用來積蓄水源,而水壩的建成可能會引發地震等不良地質災害。水庫誘發地震主要是因為巨大體積的蓄水增加了水壓,以及在這種水壓下巖石裂隙和斷裂面產生,使巖層和地殼內原有的地應力平衡狀態被改變。世界上最出名的水庫誘發地震發生在1960年建成的意大利的韋奧特水庫,開始蓄水后地震開始直線上升,最終導致水庫旁的山峰崩塌,3.5億方巖石崩入水庫,形成高出壩頂110米的巨浪并導致潰壩,使下游村鎮死亡2600人。
1.6 對土壤的影響
盡管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有利于水土保持,但是其也引起土壤的鹽堿化。比如:埃及的阿斯旺大壩建成后,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質肥力持續下降,沿尼羅河兩岸出現了土壤鹽堿化。產生土壤鹽堿化的原因是庫岸滲漏補給地下水經毛細管作用升至地表,在強烈蒸發作用下使水中鹽分濃集于地表,形成鹽堿化。另外在浸沒區,因土壤中的通氣條件差,而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減少,肥力下降,影響作物的生長。
1.7 對生物的影響
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魚類特別是洄游性魚類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中華鱘的產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當長江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后,10月份水庫將大量蓄水,將水庫水位從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顯著減少,10月平均流量較建壩前減少了41%,這將使本來就不大的中華鱘宜昌產卵場的面積進一步縮小,使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受到更為不利的影響。另外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導致了原有植被的大量死亡,而水生藻類卻大量繁殖生長,嚴重影響了生物的多樣性。
2 正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 正確認識社會輿論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關注
社會輿論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關注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表現,關注生態,是經濟社會高度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人們思想認識的不斷提升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而作為一名水利水電技術人員,我們應該比以前更加重視水利水電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對于不同看法,我們應該持開放的態度,并在以后的實踐中盡量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
2.2 國際上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看法不一致
對于大部分發達國家來說,他們不提倡建設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其理由是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但是經過大量統計發現,大部分發達國家的水利水電工程基本上已經飽和,也就是說已經沒有再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的必要性。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來說,均想通過建設水利水電工程,來促進經濟的良性發展。而對于我國來說,我們也應該提倡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一來是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很快,對能源的需求很大,另外我國的水資源地域和季節上分布極為不均勻,故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必須建設水利水電工程,但是我們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應采取必要措施將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2.3 正確認識水利水電工程的區域性
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前應做好生態環境評估報告,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實不適合建立水利水電工程的河流、河段,嚴禁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而經過生態環境評估后,可以進行建設的地方,應進行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所以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不能一概的否定。
對我國來說,僅僅正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法律法規來規范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將加強地區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作為根本點和切入點,對嚴重破壞和影響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和世界遺產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應該進行嚴格的評估和審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開工建設。
3 結束語
生態與環境是當前全社會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作為水利水電工作者,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保護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水利建設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使已經形成的平衡狀態受到干擾破壞。水利工程師的職責是研究由平衡狀態到不平衡狀態再到平衡狀態的發展規律。只要遵循“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規劃,周全設計,精心施工,加強科學管理,大多負面影響都可以得到緩解。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發展和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深入研究自然與生態的平衡機制,研究人類改變自然時對生態的近期和長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關鍵詞]水利水電;施工成本管理;控制;解決措施
經濟的發展對于水利水電行業的整體要求也不斷的提高,使得各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在利潤的方面必須通過節約成本,優化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保證施工的質量才能得到提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問題是貫穿于水利水電工程始終的一項龐大的系統,對施工成本的管理不善會影響后面施工過程中的建設以及驗收。因此,進行一些有效的成本投資控制或者進行合理的工程預算能夠節省企業的資金浪費,并且在一定的范圍之下可以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單位帶來更高的收益,同時也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面對此種情況,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問題上,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本文對于這些問題的探究,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1、水利水電工程面臨的現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如果工程的成本投入不慎就會被經濟發展的大潮所湮沒。我們國家現在處于發展中的上游階段,因此只有經濟的發展和提升才是硬道理,但是對于每個水利水電工程來說卻很不容易。每個工程負責方都想在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但是更多的事實擺在我們眼前,除了正確的對待水利水電工程來自國際和國內行業間的競爭壓力之外,更應該關注的就是工程的實際性問題,即水利水電工程的成本投入問題。工程施工方除了提高自己的施工質量外,更應該注意工程的成本和預算問題,只有將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工程的流動資金才更多,從而降低水利水電工程的投資風險,才能更好的完成工程施工的目標。能否將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合理,將預算和工期完美的契合,已經成為了水利水電工程競爭力能否提高的關鍵之處。
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2.1水利水電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內容不斷豐富,這就使得水利水電工程行業的競爭越發激烈。在激烈的競爭之下,水利水電施工施工企業的利潤也大大的降低,很多企業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主要的關注了價格的發展走勢,同時也面臨了企業的發展瓶頸。根據一些相關的資料顯示,很多的企業本身的成本管理就不規范,存在著企業的成本預算不合理等情況,由于一些相關的人員成本管理的觀念落后,沒有以科學的發展觀作為指導,沒有科學合理的預算安排,錯誤的估計了成本的浮動以及工耗,造成了企業的資金分配的不合理,工程在預期內不能按規定完工,束縛了企業的發展。
2.2水利水電工程預算分工問題
很多水利水電工程的相關工作人員認為企業的成本和投入問題是由專業的人員進行的預算,其實更應該是工程的全體人員共同參與到其中來進行分析,保證施工成本盡量符合實際的施工情況。但是我國現在多數的施工企業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分工,組織工程建設的人員沒有從大局和長遠來進行分析,導致了人才的浪費以及資源的不合配置,使得企業沒有核心凝聚力,最終在競爭中失敗,被社會所淘汰。
2.3水利水電工程成本分析缺乏科學性
在新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每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企業都會對先進的技術或者信息有一定的依賴性,能夠進行科學合理的成本投入分析,在水利水電工程成本管理與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現在的一些水利水電工程企業沒有在施工的成本上進行合理的分析,導致了后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合理的進行宏觀調控,也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來保證企業的實際工程損耗。由此可見,沒有一個科學的工程成本分析就不會有一個擁有強大競爭力的水利水電工程。
3、加強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對策
3.1建立科學的管理與監督機構
只有建立了科學的管理與監督機構,才能使水利水電工程的成本分析與相關的賬務預算的各個部門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工程成本投入與分析的合理性,也只有這樣,才能方便水利水電工程的相關領導對工程的建設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此外,各個部門相互間加強監督,提高工程進度與工程成本使用的透明度,使工程更加高效與公正。
3.2加強工程的評估工作質量
在施工進行之前,水利水電工程的負責部門一定要對工程的可實施性進行全面的分析與判斷,從而得出水利水電工程的真實成本分析,以此為基礎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成本進行良好的管理與控制,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才可以實現資源最大程度的優化配置。另外,工作人員在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評估時,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的工作態度,盡最大努力做到全面與真實,不可弄虛作假,因為工程的評估工作直接關系著工程質量與工程成本的管理與控制。
3.3做好工程的設計工作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工程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與決策工作決定的。所以,要想實現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就要從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工作抓起。所謂的工程設計工作,不僅指對于工程中建筑物的設計,還包括對于施工周期的設計以及資金的使用和施工中所要用到的機械設備的數量與質量等。其中,要加強建筑設計的可行性,施工周期的有效性以及資金利用的最優性,另外要嚴格設計機械設備的數量,不得出現浪費,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
3.4提高招投標工作的質量
水利水電企業的的一部分款項是由政府所下撥,因此,在招標與投標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特別注意工作的公平與公正性,不得出現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資金的有效利用。招標的工程建設,不可以進行片面的招標工作,要從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設備的供應和監理等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過程的招標工作,最為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證標書的正確性與嚴密性,要把工程當中所用到的工程材料與施工設備的型號與品牌明細全部標出,并且加以保密,杜絕舞弊行為的發生。另外,在招標與投標的過程中,要有意地增大競爭的范圍,使更多的優秀施工單位參與到招標與投標的過程中來。只有這樣,水利水電工程才能夠選擇最適合它的承包商,也有利于施工成本的管理與控制。
3.5加強水利水電工程的內部管理工作
工程的成本包括方方面面,工作人員的一點點疏忽就會使得賬目出現問題。所以,一定要加強工程的內部管理工作,使工作人員高度重視自己的重要性,不可以忽視工程施工中的任何浪費,嚴格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
[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城關管理與整個施工的質量息息相關,只有從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出發,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對策進行改革,才能提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水平,達到對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陳秀云,楊青林.關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04)
[2] 蔣科星.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芻議[J].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 2010(03)
[3] 張科.淺談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1(09)
1.1不科學的項目工程決策
要想保證水利水電工程能夠順利進行,必須要有科學、完善的項目決策,必須要以當地的人口密度、水文資料、施工環境和地質條件等為依據,作出科學的評估,然后以評估結果為基礎,制訂出一套與當地施工情況相吻合的項目決策。但是,現在很多施工企業并沒有完善的方案,總是以施工需求為依據走一步算一步,施工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盲目決策的情況。這樣做,除了會浪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資源外,還加大了工程的投入成本。
1.2工程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作為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工程,水利水電發展水平會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所需的施工費用比較高、施工難度比較大、施工工序比較復雜,所以,要想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進行,就要有充足的資金做基礎,同時,還要充分利用資金。政府撥款屬于實際工程建設中主要的資金來源,但是,政府在下發工程建設項目資金時,要層層過濾,最后到施工單位手中就變得越來越少,所以,導致工程缺少建設資金,很難有效地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1.3工作人員的素質較差
在水利水電工程管理過程中,一些施工管理人員并沒有以相關條例為依據開展施工管理工作,這樣就使得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另外,有一部分管理人員為了牟取私利,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這樣除了無法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管理質量外,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除此之外,一些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強,在具體的工作中不嚴謹、不認真,這種懶散的工作態度也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1.4工程質量管理目標不明確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工程量比較大,在工程建設動態品質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不管是在精力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受到了較大的限制,所以,不能實時監督工程的具體施工情況,并且還影響了管理工作的深入程度。除此之外,在施工過程中,也很容易出現行業庇護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水利水電的質量管理工作的落實。
2加強管理的有效對策
2.1做好建設前期的準備工作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正式施工之前,必須要做好水利水電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以國家水利規劃和水利水電建設規定為依據,認真做好水利綜合規劃工作。同時,還要以實際的建設情況為依據編制施工方案,這樣能夠保證工程的施工效率。除此之外,為了有效預防前期工作的滯后給工程建設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必須要制訂科學、合理的措施彌補其中的不足。在具體的施工管理過程中,為了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要堅決避免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情況出現。
2.2明確管理目標,加大管理力度
在具體的水利水電工程管理過程中,要做到以下2點:①要明確管理責任和目標,加強水利水電工程各方面和各角度的質量管理工作,絕不能夠因為工程量比較大而忽視一些細節部分的質量管理工作。如果沒有抓好細節質量管理工作,必然會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②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不同單位和不同部門之間必須要做到互相監督、互相協助和互相支持,要嚴格按照相關工程規定和有關的法律法規監督、管理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情況,以確保水利水電工程能夠安全、順利的進行。
2.3嚴格落實工程資金的投入
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工序多而復雜,并且工程規模也比較大,因此,需要投入的資金量比較大。由于政府的資金投入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會被層層剝離,很難滿足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所以,在具體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必須要認真落實政府投入的資金。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整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能夠正常開。在此過程中,必須要加大對水利工程專項資金的管控力度,嚴厲打擊浪費資金和挪用公款的行為。
2.4提升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
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與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有密切的聯系,因此,除了要不斷提升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技術技能,還要著重培養施工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最終組建一支精通計算機和外語、善于管理、懂法律、懂經濟、具有較高專業知識水平的施工隊伍。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