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兒童健康保健知識優選九篇

時間:2023-12-21 10:37:3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兒童健康保健知識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摘要】 目的:探討健康干預對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的影響。方法:在兒童健康教育方面進行實用性、針對性的健康干預。結果:干預前比干預后知曉率顯著提高,P

【關鍵詞】 健康干預;兒童保健;影響。

正常小兒運動功能發育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正常小兒10個月左右能扶住欄桿獨站,13~15個月會獨走,1歲半時能拉著玩具車走,2歲左右步態穩。但每個小兒的發育情況可有差異,其影響因素較多,如父母文化程度、教養方式、育兒技能、生活習性、出生季節、是否接受兒童保健指導等都可能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孩,因衣服包裹過多、過緊,運動功能發育可能較其他季節出生的小孩延遲。通過健康教育干預,可獲得有效的支持,促使個體、群體和全社會的行為改變,從而促進兒童健康發展[1]。我們對各年齡段兒童進行實用性、針對性的健康干預,在兒童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冊管理的縣城社區內散居兒童和集體兒童。

1.2 分組 : 將研究對象分4個目標人群,分別是:新生兒期組、嬰兒期組(28d~未滿1周歲)、幼兒期組(1歲―未滿3周歲)、學齡前期組(3周歲~入小學前的集體兒童)。

1.3 方法和內容

1.3.1 創建健康教育小組 由醫院醫務人員組成一個健康教育小組,負責不同時期兒童的健康教育工作。護士長是健康教育的總負責人,為每次健康教育的組織者,負責協調全面工作以及效果評價和分析;兒童保健護士負責上門家庭健康教育;兒保醫師負責托幼園所的健康督導和健康教育;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為健康講座的主講專家。

1.3.2 工作方式和內容 (1)新生兒期組:健教方式以健教信息傳播為重點,采用入戶宣教的家庭健康教育方式,由專職兒童保健護士負責3次上門訪視工作。訪視中對新生兒要進行“問”:喂養、睡眠、預防接種和大小便的情況;“查”:全面的體格檢查,稱體重,及早發現新生兒疾病,特別注意口腔、臍部有無病變、黃疸出現與變化情況,以及母親的生理、心理康復情況,并進行新生兒生長發育初步評估;“指導”:發現新生兒有疾病,及時轉到兒科治療,把生長發育狀況不良者列入高危兒并轉入兒童保健科管理,指導母親飲食、休息、清潔衛生及產后運動,親自教授正確的哺乳姿勢、喂哺方式和次數,同時給予計劃生育避孕措施的指導。(2)嬰兒期組:健教方式以示范教育為主,采用個別面授和家長班大課堂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該時期是小兒生長發育最迅速的階段,熱量和營養的需要量高,但嬰兒消化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引起其營養失衡和喂養問題。所以,健康教育以兒童營養與喂養為重點,由兒保醫生定期(每年至少4次)進行門診觀察和檢查,了解其生長發育和營養情況,指導家長學會合理的膳食原則,使嬰兒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防止由于喂養不當而造成的各種營養性疾病。定期召開家長學習班,以交流經驗的大課堂形式使家長提高認識,掌握育兒知識,增強育兒技能。(3)幼兒期組:此階段的兒童神經系統發育較為迅速,語言和動作能力明顯增強,但注意力時間短,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健教方式宜采用游戲互動的教育方式,以發展感知覺、運動、語言能力為早期教育的重點。通過每月1次行為發育評估檢查,了解兒童在大運動、語言、精細動作、社交能力等方面是否達到同齡兒童的水平。在每次保健體檢時發放兒童發育進程表(如8個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物、1歲3個月獨自走穩、1歲半學習自己用勺子等),讓家長們清楚知道此期兒童的行為發育應達到什么水平,同時教會家長幫助兒童克服恐懼心理的技巧。每半年舉辦1次相應年齡段的育兒講座或小比賽(如家庭接力跑、小詩歌表演等),讓專家、家長和兒童在游戲中形成一個輕松的信息交流平臺,融教育于游戲中。(4)學齡前期組:此年齡組的兒童體格發育穩步增長,神經精神發育迅速,智力日趨完善,活動增多,與社會的接觸日益增多,健教方式宜采取行為指導的教育方式,重點是防止意外傷害和傳染病發生。每季度由專職兒童保健醫生到托幼園所進行健康狀況的督導,通過游戲、講小故事、樹榜樣等形式讓兒童學會正確的生活方式(如正確洗手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教導兒童如何自我保護。對保健員和教師,采用上課和發放宣傳小冊子的形式,讓他們了解各種季節性疾病和傳染病的預防和隔離措施,掌握兒童意外傷害的基本處理。對廚房人員、清潔人員用示范方式教會消毒劑的各種調配方法、紫外線燈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項。對家長采用大講座、發放宣傳冊、櫥窗畫宣傳等形式進行教育。

1.4 效果評價:兒童健康教育評價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①行為反映。通過觀察兒童日常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了解兒童健康教育后的成效。②問卷調查。對家長或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兒童在健康教育實施前后的認識、態度及行為等方面發生的變化。③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患病率統計調查。根據不同的健康教育群體,制定了不同的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分別為育兒知識、兒童行為發育知識、兒童常見病防治知識、兒童意外傷害預防知識等[2]。對健康教育前后的情況分別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家長對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及健康教育前后的變化情況,以評分的方式評價健康教育的效果。

2 結果

4個組別采取健康教育干預的前后有所差異。其中,新生兒組的差異最為顯著,干預后知曉率較干預前提高了31.33%,反映出這時期的家長初為人父母,對新生兒的教養經驗相對缺乏,對育兒知識最為渴求,通過我們的健康教育,能使他們迅速掌握更多的育兒知識和技巧,從而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而學齡前期組干預前后知曉率提高最小,反映了這時期無論是兒童或家長,通過與社會的接觸,幼兒園的教育,已掌握到一定的常識,同時也反映出這組的健康教育方式和質量有待提高。

3 討論

兒童健康教育工作作為醫院醫療服務的一部分,其健康教育內容在兒童的健康成長歷程中有具體指導的現實意義[3]。實施兒童健康教育的內容必須與兒童健康教育目標相對應,與兒童身心發展及生活經驗相關聯,要針對兒童的健康現狀及其趨勢選擇教育內容。與兒童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內容的深淺應符合兒童的接受能力。 醫院兒童健康教育的對象應兒童與家長并重,認知的過程應遵循從被動―主動―自主的規律,尤其是新生兒組和嬰兒組是被動的群體,家長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傳導者。兒童的不同階段認識和接受能力相差很大,在進行教育活動中,根據不同年齡的認知和活動特點,將健康教育活動的方法、形式、途徑等進行全方位的不同程度整合實施。家長的文化水平、家庭的層次、兒童所在托幼園所的育兒文化背景對健康教育都會有影響。醫院兒童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教育方式也是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鄭國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孕產婦管理體系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8):1030,1076.

第2篇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流動兒童 保健管理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人口的頻繁流動和遷移成為當今社會的特征之一。而人口的頻繁流動性使流動兒童的保健覆蓋率嚴重下降。陳麗《流動兒童家長對兒童保健需求的調查》顯示:流動兒童的保健覆蓋率僅為75%,與黃愛群報道相似,標準系統管理率更低。

1.造成流動兒童保健覆蓋率低的原因

1.1 流動兒童家長流動頻繁,居無定所,或者多數居住在

出租屋、衛生條件比較差的集貿市場等。沒有及時辦理暫住證,這就對流動兒童的統計、摸查形成了較大的困難。

1.2流動兒童的家長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有資料顯示流動兒童家長小學、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占79.81%。由于文化程度低,對兒童保健意識缺乏,獲得兒童保健知識的途徑又少,部分兒童家長對體檢程序和免疫規劃知之甚少,有的根本不知道有兒童保健和免疫規劃這些項目。

1.3流動兒童家長專注于養家糊口,主動求醫意識淡薄,信息渠道來源又少,部分家長只知道生病了再上醫院,不知道有兒童保健這項工作,也不了解國家公共衛生免費服務項目。

1.4醫院對流動兒童保健和計劃免疫工作的宣傳力度不夠,開展流動兒童保健的形式單一,也有醫院沒有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公共衛生工作,要求流動兒童回原籍建冊,家長迫于無奈,也是造成流動兒童保健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1.5 醫院對流動孕產婦的兒童保健宣傳工作不到位,流動孕產婦孕期檢查,由于流動性大顯得不規律,醫院疏于對流動孕產婦生產后要對出生兒童進行健康體檢的宣傳;流動孕產婦自己也不重視孕期檢查及出生兒童健康體檢,觀念淡薄,也是原因之一

2.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做好流動兒童保健管理展望

2.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充分利用轄區內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流動人口兒童數量,發放兒童保健宣傳資料,提高流動兒童家長對兒童保健工作的認識,及時帶孩子到轄區內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體檢。

2.2聯合預防接種工作人員,對轄區內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查漏摸底,并做好統計工作。如: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磚瓦廠、其他各鄉鎮企業。對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區域,采取上門體檢的形式對流動兒童進行保健管理,并且針對體檢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管理,預約下次體檢的時間、地點,同時做好宣傳工作。

2.3對居住比較分散的流動兒童,可以聯合分管轄區的協警協助摸底,進行宣傳,提高流動兒童家長對兒童保健工作的認識,積極配合做好兒童保健工作,從而提高流動兒童保健率。

2.4 要提高流動兒童保健工作體檢率,還必須從源頭做起。要加強提高流動孕產婦孕期保健的宣傳,在流動兒童出生分娩的相關醫院做好兒童保健的宣傳工作,使流動兒童的準爸爸、準媽媽們充分認識到孩子出生后0-6歲做好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促進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長。

2.5 流動孕產婦分娩后,轄區內的醫療衛生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要利用產后及新生兒訪視機會,積極宣傳兒童保健知識,向流動兒童家長宣傳國家兒童保健及兒童規劃免疫免費政策,使流動兒童家長不因為經濟問題而使兒童得不到衛生保健服務。

2.6 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兒童保健服務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推諉所管轄區流動兒童建冊及保健工作,為流動兒童健康保健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將流動兒童的保健信息錄入保健網路。

3討論

流動兒童家長的經濟、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育兒觀念較為落后,大部分流動兒童得不到系統的保健服務,兒童健康問題得不到及時矯正,對兒童健康管理形成了新的挑戰。因此,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充分利用流動兒童家長對育兒知識的需求,采取多種形式的宣教工作,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兒童保健工作中來,對提高流動兒童的系統管理率有一定的幫助,從而滿足流動兒童衛生服務需求,更好地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兒童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燕燕.兒童健康管理現狀與展望 【J】中國兒童保健雜2012,,2,(5):424.

【2】 陳麗.流動兒童家長對兒童保健需求的調查 【J】.浙江預防醫學,2012,24,(3):74-75

【3】 黃愛群.北京市與杭州市5歲以下流動兒童保健現狀調查 【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3):288-289.

第3篇

關鍵詞:兒童;體檢;分析

【中圖分類號】R1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4-0065-01

學齡前兒童處于不斷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體格的增長、組織器官的增大及功能的成熟都需要健康的體格和體質,疾病防治措施不力將對其終身健康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對2010年諾江鎮轄區幼兒園秋季入學體檢3964名兒童的體檢結果進行評價和分析,以了解本鎮學齡前兒童的健康狀況,并為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對2010年諾江鎮轄區9所幼兒園的3964名入園(托)學齡前兒童進行了健康檢查。

1.2 方法:我院組織兒保、內科、口腔、外科、檢驗、護理等專業技術人員12人,經過統一培訓,采取集中對每所幼兒園的兒童按規定的內容進行統一的健康體檢,入園入托兒童4164人,共檢查3964人,體檢率為95.20%,因此,本資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結果

2.1 患病情況:3964名兒童中,健康兒童2815名,占71.01%;檢出各類疾病和缺點的兒童1149名,占28.99%。

2.2 患病種類:3964名兒童中,患疾病情況依次分別為齲齒389人,占33.85%;貧血302人,占26.28%;上呼吸道感染168人,占14.62%;扁桃體炎156人,占13.57%;視力低常53人,占4.61%;腹股溝斜疝20人,占1.74%;乙肝表抗可疑或陽性10人,占0.87%;其它疾病和缺點人數51人,占4.43%。

3 討論

通過對3964名兒童體檢,疾病及缺點檢出率為28.99%,雖較2009年我縣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但兒童健康問題仍不樂觀,令人擔憂,應引起重視;同時應加強對兒童群體和個體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以達到保護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

3.1 齲齒:本文資料齲齒的發病占33.85%,調查對象雖為學齡前兒童,但若牙齒硬組織遭破壞可影響恒牙萌出,防治不當可向縱深發展,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膿腫等[1],嚴重影響兒童整個身體健康。因此,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齲齒應列入幼兒園的重點衛生宣傳指導內容,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限制糖類食物的攝入。

3.2 貧血:本病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認知能力和降低細胞免疫功能,是目前我國兒童保健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本文資料貧血占 26.28%,主要是存在喂養誤區,很多兒童存在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和家長花錢買保健食品而忽視基本營養素的供給。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要加強合理喂養,改善飲食,保證微量元素鐵的供給,指導患病兒童正確用藥和積極防治腸道寄生蟲疾病。只有徹底控制好這類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降低機體抵抗力的疾病,才能真正提高兒童的健康水平。

3.3 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體炎:檢出率分別為14.62%、13.57%,主要因兒童本身機體抵抗力較低,抵御天氣變化能力較弱,若不注意保暖及體格鍛煉就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患病后應積極治療治愈。

3.4 視力低常53人,占4.61%。若不及時干預及治療,可導致視力屈光度發育異常,導致弱視、遠視、近視發病率增高,影響兒童一輩子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這與很多兒童不正確用眼、室內活動時間延長、電視機電腦普及等視覺負擔加重和缺乏眼保健知識有關[2]。因此,應加強宣傳正確用眼及眼保健知識。

3.5 其他。體檢中還查出部分腹股溝斜疝、佝僂病、先天畸形等疾病,雖然人數不多,但這部分兒童的生長發育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畸形還給孩子帶來了生活和行動不便。因此,在管教方面要給予特殊關照,協助家長做好康復咨詢工作和配合矯治。

3.6 針對體檢中部分“包皮過長”的男童,指導家長和幼教人員的衛生宣教工作,防止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尿垢沉積,引起尿路感染、泌尿系統結石等。發生感染時應及時治療,泌尿系統結石在有醫學指證的前提下適時選擇最佳手術時機。

4 建議

4.1 教育部門應協同衛生執法部門加強對托幼機構監管,督促各幼兒園按照《四川省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完善各種必要設施,為兒童營造一個衛生、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

4.2 各托幼園要按要求配備保健醫生,認真落實幼兒園保健管理制度,按常規積極做好衛生保健工作。

4.3 各幼兒園保健人員要加強兒童衛生保健知識宣傳力度,促進廣大家長及幼兒老師關心和重視兒童健康發育,培養兒童的自我生活能力,安排規律生活,養成良好生活和衛生習慣。

4.4 開展白托的幼兒園要進一步加強對幼兒園的兒童膳食及營養的管理,定期營養評估,制定符合兒童特點的食譜,在保證兒童生長發育所需各種營養素的同時飲食多樣化,加強體格鍛煉,以減少兒童其他營養性疾病的發生[3]。

參考文獻

[1] 石淑華主編.兒童保健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55

第4篇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社區年1月至年12月參加兒童保健的約3862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齡(0-4)歲。

1.2兒童保健方法: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社區配置1名具有醫師資格的專職兒童保健人員,定期接受相關保健知識的培訓。(2)兒保醫生為社區內兒童提供醫療保健,每年對社區兒童進行身高、體重、心肺檢查等。(3)為兒童家長提供健康咨詢服務,教育兒童跟母親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及喂養方法,兒童營養搭配注意事項,兒童日常衛生指導,意外傷害等。(4)配合上級單位工作,對社區兒童的健康狀況進行入戶調查及電話隨訪,對社區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進行預防和監測。為社區0-4歲的兒童建立4-2-1卡,進行系統化管理。(5)不定期召開兒童健康知識講座和各種形式的親子活動。(6)對兒童智力進行早期篩查,對高危兒、出生缺陷兒進行專項管理和綜合干預。

2結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養率和系統管理率均有上升趨勢,目前轄區內0-4歲兒童建卡率已為100%,母乳喂養率為85.9%,系統管理率已達90%以上。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出生缺陷兒及高危兒的檢出人數較前幾年明顯增加。

3討論

3.1社區兒童保健的現況分析:社區兒童保健是對社區范圍內的兒童進行持續性、整體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證兒童健康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為兒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務,是整個社會對衛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區是兒童生長的主要場所之一,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好壞,與兒童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息息相關。我們為社區兒童提供醫療保健、健康知識教育等多方面的醫療服務,以全科醫學的觀念指導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從本研究的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兒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轄區內0-4歲兒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為100%,定期對兒童進行健康體檢,母乳喂養率已達85.9%以上,系統管理率已達90%以上。

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等疾病進行了專案管理,對常見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檢出人數得到提高,發育異常、高危兒、體弱兒童得到了及時的診斷,每年的智力篩查人數穩定上升,兒童健康狀況得到了保證,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說明社區兒童保健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首先,兒童保健人手較少,檢查儀器設備受到限制,僅能進行簡單的身高、體格檢查、心肺聽診、智力篩檢等,對兒童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簡單的評估。其次是母乳喂養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家長對母乳喂養的重要性認識尚有不足。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長缺乏育兒知識,文化層次較低,也不愿意學習相關知識。另一方面有的母親即使通過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但為了保持產后體形,仍拒絕母乳喂養。因此母乳喂養的宣傳力度還有待于加強,宣傳重點和方法還有待于改進。再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流動人口的增多,給社區兒童的管理帶來了壓力。流動人口的住所和聯系方式頻發更換,限制了兒童保健工作的持續性和系統性。

第5篇

【關鍵詞】 基層;兒童保健;措施研究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與希望,也是國家強盛,社會發達的基礎。兒童健康指標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文化、衛生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為廣大兒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護和健康促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衛生工作的要求,而基層兒童保健是我國兒童保健工作網的基礎,承擔了大部分任務。對目前基層兒童保健面臨的問題作了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1 兒童保健現狀

兒童死亡率:據婦幼衛生監測統計,2010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6.4%,其中:城市7.3%,農村20.1%,嬰兒死亡率13.1%;其中:城市5.8%,農村16.1%,新生兒死亡率8.3%,其中:城市4.1%,農村1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較上年均有下降。兒童系統管理率:據婦幼衛生監測統計,2010年,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81.5%,比上年增加4.3個百分點。我國在減少營養不良兒童的比例方面已逐年下降,“從20世紀90年代始,5歲以下低體重兒童每年減少7%”,但下降速度的“分布相當不均,經濟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兒童比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兒童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尤其是“城市中低體重兒童的比例以每年15.6%的速度下降,而農村每年的下降速度僅為4.8%”部地區兒童營養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營養知識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缺乏食物”。

2 基層兒童保健存在的問題

2.1 基層保健網絡不穩定,專職的兒童保健工作人員缺乏。相當多的婦幼工作者均為婦保、兒保、婦幼信息“三合一”。保健和臨床嚴重分隔,重醫療輕保健現象突出,基層的兒童保健基本上停留在生長發育監測的層面上。目前承擔基層兒童保健的主力是80后的自費生或基層的防保人員,他們相對缺乏基礎兒科學和臨床兒科學的系統學習,兒童保健工作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對不足,且總體素質較低,對兒童保健的理解和服務基本上停留在生長發育監測上。

2.2 流動兒童(含留守兒童)的保健已成為基層兒童保健突出的溥弱點。

人口的頻繁流動為當今社會的特征之一。有調查顯示流動人口是本地戶籍人口的3.2倍;流動兒童的人數是本地戶籍兒童的2-3倍。這些兒童多數居住在出租屋、集貿市場或城鄉結合部的窩棚,家長收入水平普遍較低預防保健意識薄弱且多胎生育率高。

由于社會經濟及自然環境等原因,農村兒童的衛生保健工作歷來是困擾我國衛生事業的難點。人口的流動更進一步加大了農村兒童衛生保健工作的難度,其薄弱環節在于留守兒童數量多、分布離散,而且生活環境特殊,留守兒童的衛生健康問題在新時期兒童保健工作中顯得更為突出,留守兒童家長或撫養人的文化程度較低,缺乏衛生保健知識,保健意識薄弱,主動參與性也差,他們認為只要能維持三餐溫飽即可,特別是隔代撫養家庭,有病不能及時就醫,拒絕體檢的現象時有發生。

2.3 家長兒童保健意識淡薄,主動尋求保健服務能力差。

家長兒童保健意識的欠缺嚴重影響了家長對兒童保健的態度,而家長對兒童保健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兒童保健參與行為的程度。有報道,近3成流動兒童在現住地未接受過體檢,近一半流動兒童父母不了解兒童保健知識,且對兒童保健知識的總體需求低于常住父母。家長的健康教育內容需求調查顯示,兒童保健知識方面,家長最關心的是兒童智力開發與兒童心理健康,其次關心的是兒童期意外傷害的預防。

3 出路和措施研究

3.1 以醫療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大政府的投入,完善基層兒童保健基本設備,穩定基層兒童保健人員。充分利用醫療體制改革,加大基層兒童保健的軟硬件建設,添置必需的保健設備?;鶎颖=∪藛T對轄區兒童不僅進行系統生長發育監測和科學育兒的指導,還要執行計劃免疫,開展疾病防治,即做到全面兒童保健,包括體格生長、心理發育保健、聽力、視力保健、口腔保健等等,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因此,要引入全科醫學的理念,為兒童提供集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康復等多位一體的綜合服務,達到實施兒童保健的最終目的。

穩定基層兒童保健隊伍,提高基層兒童保健隊伍的業務水平。

要提高基層兒童保健服務質量,隊伍建設是關鍵。首先是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基層兒童保健人員的待遇。其次是加強在崗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同時經常舉辦學術經驗交流,也是提高兒保人員整體素質的有效措施。

第6篇

【關鍵詞】社區;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母乳喂養;高危兒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會醫療體系中扮演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了兒童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為了發現目前社區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社區兒童保健的工作績效,本文對近年來我社區兒童保健工作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社區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參加兒童保健的約3862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齡(0-4)歲。

1.2 兒童保健方法: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社區配置1名具有醫師資格的專職兒童保健人員,定期接受相關保健知識的培訓。(2)兒保醫生為社區內兒童提供醫療保健,每年對社區兒童進行身高、體重、心肺檢查等。(3)為兒童家長提供健康咨詢服務,教育兒童跟母親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及喂養方法,兒童營養搭配注意事項,兒童日常衛生指導,意外傷害等。(4)配合上級單位工作,對社區兒童的健康狀況進行入戶調查及電話隨訪,對社區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進行預防和監測。為社區0-4歲的兒童建立4-2-1卡,進行系統化管理。(5)不定期召開兒童健康知識講座和各種形式的親子活動。(6)對兒童智力進行早期篩查,對高危兒、出生缺陷兒進行專項管理和綜合干預。

2 結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養率和系統管理率均有上升趨勢,目前轄區內0-4歲兒童建卡率已為100%,母乳喂養率為85.9%,系統管理率已達90%以上。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出生缺陷兒及高危兒的檢出人數較前幾年明顯增加。

3 討論

3.1 社區兒童保健的現況分析:社區兒童保健是對社區范圍內的兒童進行持續性、整體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證兒童健康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為兒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務,是整個社會對衛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區是兒童生長的主要場所之一,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好壞,與兒童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息息相關[2]。我們為社區兒童提供醫療保健、健康知識教育等多方面的醫療服務,以全科醫學的觀念指導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從本研究的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兒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轄區內0-4歲兒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為100%,定期對兒童進行健康體檢,母乳喂養率已達85.9%以上,系統管理率已達90%以上。 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等疾病進行了專案管理,對常見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檢出人數得到提高,發育異常、高危兒、體弱兒童得到了及時的診斷,每年的智力篩查人數穩定上升,兒童健康狀況得到了保證,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說明社區兒童保健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首先,兒童保健人手較少,檢查儀器設備受到限制,僅能進行簡單的身高、體格檢查、心肺聽診、智力篩檢等,對兒童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簡單的評估。其次是母乳喂養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家長對母乳喂養的重要性認識尚有不足。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長缺乏育兒知識,文化層次較低,也不愿意學習相關知識[3]。另一方面有的母親即使通過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但為了保持產后體形,仍拒絕母乳喂養。因此母乳喂養的宣傳力度還有待于加強,宣傳重點和方法還有待于改進。再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流動人口的增多,給社區兒童的管理帶來了壓力。流動人口的住所和聯系方式頻發更換,限制了兒童保健工作的持續性和系統性。

3.2 提高兒童保健工作的成效:針對以上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認為應積極做好產后訪視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母乳喂養的宣傳。兒童家長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應從產前健康教育做起,擴大健康教育的范圍,使整個家庭對母乳喂養加深了解和認同,形成良好的宣傳教育氛圍。從醫院、疾控中心、社區等多個層面為每位母親或準母親提供宣傳教育,使其從觀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養[4]。社區兒保人員應促進兒童家長的交流溝通,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兒保工作應繼續將患有中重度貧血、佝僂病等疾病,和體弱兒童,重度肥胖兒童作為社區兒童保健的重點之一,為其提供定期的檢查。對每一位兒童每年的健康檔案進行統一整理,歸納總結,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狀況進行縱向的評估和橫向的比較,從而提出符合本社區兒童實際情況的保健干預措施,找準本社區兒保工作的重點,并從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體檢篩查出有問題的兒童,應及時轉診進行進一步檢查。通過與上級單位合作,增加兒童保健的服務范圍,開展血微量元素檢測等項目的檢測。在現有流動人口管理體系下,社區保健醫生應增加社區調研次數,了解兒童的去向,更新聯系方式,以提高系統管理率。

總之,應充分發揮社區兒童保健的地區性和可及性優勢,加強完善社區兒童保健工作,提高社區居民對兒童保健的認識,將兒童保健工作系統化,及時發現兒童的健康問題并加以預防控制,促進兒童健康發育成長[5]。

參考文獻

[1]田愛紅.社區兒童保健服務對兒童健康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08,15(11):1932-1933.

[2]蔡虹.社區兒童保健情況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09,1(5):247.

[3]趙春然.面向社區走向家庭服務人群[J].中國婦幼保健。1996,1(1):19.

第7篇

口腔疾病是與人的生活狀況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影響著人一生的健康。家庭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承擔著撫養子女、養老、傳遞人類文明和社會規范、健康保健和教育等功能。因此,家庭在預防口腔疾病和口腔保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家庭口腔保健與家庭教育應當緊密結合。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可以互補,有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互動性、血緣關系的親密性、親子教育的早期性、持久性等特點,可以在口腔保健知識的普及應用方面發揮作用。

家庭口腔保健在家庭成員間有良好的示范性。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會讓每一位家庭成員受益。應當在家庭生活中營造良好的愛牙環境,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掌握正確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定期作口腔健康檢查等,讓愛牙好習慣代代相傳。

家庭口腔保健可以提高父母關愛孩子口腔健康的能力。父母是兒童健康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對兒童的口腔保健負有應盡的義務。嬰幼兒的口腔完全依靠父母來護理,家長的防齲意識、防齲措施掌握程度以及家長自身的口腔健康狀況與兒童齲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口腔健康的標準。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口腔健康的定義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家庭口腔保健基本內容

1.家庭成員每日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最好使用保健牙刷。家長監督或幫助兒童刷牙;

2.家庭成員能夠做到科學吃糖,少喝碳酸飲料。幫助兒童克服吮咬、吐舌、口呼吸等不良習慣;

3.家庭成員了解《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內容。每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接受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齲齒對兒童健康的危害

齲齒(俗稱蟲牙或蛀牙)是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齲齒對兒童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疼痛。齲齒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會感到疼痛不適,影響進食和睡眠;齲齒進一步發展侵犯牙髓后疼痛十分明顯,嚴重時還會出現牙齦、面部腫脹,甚至高熱等全身癥狀,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生長發育。

咀嚼困難。齲齒可導致兒童咀嚼困難,影響孩子進食,形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營養不均衡;由于齲齒造成的偏側咀嚼,還可導致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

乳牙齲齒影響恒牙。乳牙齲齒不及時治療可影響恒牙的正常發育,可造成恒牙萌出障礙和牙列不齊。

心理影響。由于齲齒對言語、美觀等功能的影響,會引起兒童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影響兒童身心健康。

兒童齲齒的預防方法

1.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飯后漱口也可去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指導兒童刷牙的要點有:早晚兩次刷牙;選用適合兒童年齡的保健牙刷,每3個月更換一次;做到一人一刷一杯;兒童學習刷牙,家長應當幫助和監督。

2.局部用氟預防齲齒。氟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攝入適量氟可以減少牙齒被酸溶解和促進牙齒再礦化、預防齲齒的發生。指導兒童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齲的要點有:使用含氟牙膏要注意用量。學齡前兒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用量為豌豆粒大小,應當在家長或老師的監督指導下應用,以防誤吞;不要給孩子使用成人牙膏;接受專業機構提供的局部用氟措施。

3.窩溝封閉預防窩溝齲。窩溝封閉是預防恒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窩溝封閉技術無痛、無創傷、安全簡便。窩溝封閉的最佳時機是兒童牙冠完全萌出,齲齒尚未發生的時候,一般第一恒磨牙在6~9歲,第二恒磨牙在11~13歲。窩溝封閉后還應當好好刷牙,如果發現封閉劑脫落應當重新封閉。

第8篇

關鍵詞:兒童 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61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8-0482-02

兒童保健工作作為當前公共衛生服務領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國家、社會多維發展程度的指標。我國現有兒童、青少年2億多,每年新生兒在1600萬左右[1],促進兒童的健康保健工作的良性發展,是全面建設和諧社會在衛生工作方面的具體要求?,F在就當前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1 當前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兒童保健服務的嚴重缺位,預防保健工作的落后,直接導致當前“重治輕防,越治越忙”的局面。目前,國內部分鎮級醫院(衛生院)已經設有獨立的兒科??撇》?、門診,各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具有相對充足的兒科中高級職稱臨床醫生,兒科疾病的醫療救治水平基本達到要求。然而,當前兒科臨床醫生則基本上只是履行兒童軀體疾病的診療工作,對兒童保健的任務一直沒承擔,大都普遍缺乏預防醫學、行為兒科學、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對于兒童疾病譜改變、兒童生長發育態勢間的變化、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復雜化因素都缺乏足夠認識。

1.2 兒童保健服務水平過低。兒童保健基本上依然停留在免疫接種這一層面,保健醫師的水平不高。由于人員以及工作條件有所限制,婦幼保健工作多數經過地段醫院的醫務人員來完成。這些地段兒童保健業務人員,往往學歷低、剛畢業缺乏經驗、或者由轉崗而來,沒有真正的受過系統培訓、且有過相關經歷的人員不多。即使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學歷兒保醫師在知識的更新上也是缺乏的,他們多存在知識老化、觀念陳舊,難以滿足人們需求。兒童保健服務更多的局限在進行簡單的身高、體重測量以及生長發育評價等基礎內容上。難以規范的開展??票=∫约霸缙趮胗變旱闹橇﹂_發、營養評價、心理咨詢工作等。健康教育更是缺乏。由于服務質量難以滿足群眾需求,更難以吸引廣大群眾,因此對基層兒童保健工作順利進行造成困難。

1.3 對兒童保健的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家長依然認為,孩子只要能吃上營養品,保健是多余的,孩子沒病則不需要進行體檢,醫護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有的家長缺乏育兒知識,文化層次較低,也不愿意學習相關知識[2]。此外,各地衛生服務中心(站)中,配備了兒科高級職稱臨床醫生。但是,傳統的兒科臨床醫生基本上都只是履行兒童軀體疾病診療工作,大多不重視預防醫學、行為兒科學、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在兒童疾病譜的改變、兒童生長發育態勢變化、對影響兒童健康因素復雜化認識水平低下。

1.4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城鄉兒童發展呈現不平衡性。與發達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區兒童生長發育水平,明顯偏低,城鄉差異逐年不斷縮小,但卻依然受到當地自然、社會條件、當地群眾思想觀念的束縛與阻礙,農村兒童生長發育水平遠遠低于城市兒童。近10年以來,兒童低體重、生長遲緩、營養不良發生率出現明顯的下降,但中西部地區的部分農村,營養不良仍然是嚴重影響兒童生長健康的主要因素。

2 基層兒童保健工作新思路

2.1 加大國家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群眾充分了解國家基本政策,為兒童保健工作提供保障。以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主要有:依靠鄉村醫生和母嬰保健員進村入戶進行宣傳;集中群眾開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課,并給予相應的小獎勵,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發放卡通宣傳卡片;把兒童保健知識納入孕婦課等。

加強兒童保健指導(或基層指導、群體保健指導等)部門建設。兒童保健部門就是兒童保健科的主要成分,工作人員需要通過高素質、具有豐富兒科臨床經驗的兒童保健專家組成,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及時的掌握當前兒童保健與兒科發展的動態,并能承擔保健??崎T診,維持正常發展。據考察了解,現階段醫院中從事兒童保健服務的醫師,文化水平普遍是大專、中專學歷為主,受教育程度限制,對兒科專業以及相關邊緣學科了解甚少,在解決兒童保健服務中產生的新問題,包括:促進心理健康、肥胖兒童干預、工業化食品選擇、亞健康問題等,都不能夠提供科學高效的方法。

2.2 堅持預防為主,加快兒童保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構建。古語有云:“上醫治未病”。可見,加強預防保健,才能從源頭上去控制疾病,最經濟、有效的衛生投資。兒童保健途徑主要為預防,良好的預防,能降低疾病入侵的幾率。現代醫學模式已逐漸從生物醫學技術方向,轉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人們逐漸認識到兒童疾病預防是維持健康的有效手段。

2.3 重視兒童精神衛生以及心理行為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目前我國接近2億的兒童,當務之急則是在觀念的轉變,陳舊陋習存在,使得家長、社會參與意識淡薄,只關心孩子生病,心理、行為、精神健康檢查懷有無所謂態度。

總之,加強完善基層兒童保健工作,提高服務質量,穩定服務隊伍,加強宣傳,提高家長對兒童保健的認識,將兒童保健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及時發現兒童的健康問題并加以預防控制,促進兒童健康發育成長[3]。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年我國人口總量及結構變化情況.2012-01-18

第9篇

通過部門協作和“市、縣”聯動,動員全市衛生計生系統和社會力量,深入開展婦幼健康民生工程、全面兩孩婦幼保障政策、婦幼健康精準扶貧等宣傳,增強婦女兒童自我保健意識,提高婦幼健康水平。

二、活動內容

(一)開展婦幼健康民生工程主題宣傳

全市大力宣傳自愿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全民預防保健等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以及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等醫改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免費婦幼公共衛生服務。

(二)開展重要節日及紀念日主題宣傳

各區縣充分利用“世界母乳喂養周”、“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世界避孕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宣傳活動,通過義診、咨詢、發放母乳喂養相關知識進行宣傳,提高婦幼健康知識知曉率,增強婦女兒童意識。

(三)開展生育專項健康服務重點宣傳

充分利用各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各區縣衛生計生局官方網站、微信平臺、報紙、媒體等,多種形式突出宣傳應對全面兩孩政策開展優生優育全程服務、孕產期保健服務、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孕產婦與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等婦幼健康服務措施,為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保駕護航。

(四)開展婦幼健康扶貧重點宣傳

以關注全市貧困地區婦女兒童健康為重點,結合前期各區縣衛生計生局進行貧困孕產婦摸底情況,積極開展對口支援、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傳播項目、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0-6歲兒童殘疾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兩癌”篩查項目等宣傳,有針對性的開展“民族縣安全分娩小衛士”“預防三病面對面”等健康教育活動,組織醫療保健專家深入等民族待遇縣開展婦幼義診和宣傳咨詢服務。

(五)開展婦幼健康典型重點宣傳

積極動員各區縣婦幼健康工作者參與全省“健康省市——大美醫者”評選活動,積極聯合宣傳部門及宣傳科室,結合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創建,充分挖掘報道婦幼健康工作者扎根基層、情系百姓、無私奉獻等先進典型,對基層兒科醫生進行重點采訪報道。

三、活動安排

(一)計劃部署階段

市直屬相關單位和各區縣參照市級宣傳活動方案,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本區縣婦幼健康宣傳活動實施方案,細化具體措施,做好宣傳動員。

(二)組織實施階段

全市婦幼健康系統全面開展各項宣傳活動,結合我市的全民預防保健、健康城市等重大活動和重點工作進行宣傳。

(三)總結考評階段

對全市宣傳活動進行總結。各區縣開展宣傳活動中務必注重收集宣傳活動相關典型資料,并同工作總結報市衛生計生委婦幼健康服務科。

四、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衛生計生局要高度重視婦幼健康宣傳工作,把宣傳工作與婦幼健康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全市要結合婦幼健康工作重點,和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社會廣泛關注的政策和知識進行宣傳和專家解讀。市直屬相關單位要針對各自業務技術指導范圍,抓緊時間組織專家編寫科學的優生優育宣傳資料,統一宣傳口徑,規范宣傳內容,全面做好政策宣傳、健康知識普及,婦幼健康服務項目宣傳,充分引導群眾主動接受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孕產期保健等優生優育和安全分娩服務。

(二)豐富活動形式

一是鞏固醫療機構宣傳優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依托基層婦幼保健服務計劃生育服務隊伍,以基層基本公共衛生簽約服務、團隊服務等紐帶,動員村醫、村計生專干、村婦女主任等力量,充分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的健康教育項目服務。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發揮自身優勢,創新院內宣傳形式,豐富孕婦學校、家長學校課程,有效宣傳婦女兒童健康保健知識,增強城鄉居民優生優育意識,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二是發動新媒體宣傳。適應新形勢新特點,發揮衛生計生服務網絡宣傳優勢,充分運用新媒體、引導自媒體,采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宣傳方式,形成多維立體的婦幼健康宣傳新模式。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激情五月小说综合无弹窗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 黄视频在线免费 | 国产福利毛片 | 久久最新免费视频 | 国内精品福利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狠狠骚 |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 99er久久 |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2020 | 欧美在线一级视频 | 狠狠躁天天躁 | 久久久亚洲欧洲国产 | 成年私人影院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自产v一区二区三区c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 永久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 国内精品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久久一 | 伊人免费视频 | 国产中文字幕久久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 | 精品孕妇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综合亚洲 | 97影院九七理论片男女高清 |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 国内a级毛片免费··· | 激情综合五月 | 高清性色生活片欧美在线 |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中文字幕 | 奇米影视777第四色 奇米影视4色 |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 久久福利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