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盈利能力分析含義優選九篇

時間:2024-03-23 17:45:0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盈利能力分析含義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盈利能力分析含義

第1篇

本文主要探討了中英兩種語言在句式結構、句子語序和時態語態方面的差異,提出了如何消除漢語負遷移的影響,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句式結構 句子語序 時態語態

在英語教學中,中英兩個民族思維方式的差異所引起的句法結構差異,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一個瓶頸。充分理解這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中英文句式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維方式不同,句式結構各異

思維方式不同不僅表現在語言內容上,受思維方式的影響,英漢句子結構有很大的不同。英語句法結構特點重形合,主要通過連詞、關系詞、分詞、動名詞以及不定式等連接來構成句子,以表示其結構關系。而漢語則不同,漢語句法結構特點重意合。漢語句子從時間順序、邏輯文理順序層層推進,逐層展開。英國詩人雪萊曾經說過:“If wintercomes,can springbefarbehind?”(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中文沒有“如果”一詞,這樣不但符合漢語的邏輯且顯得更簡潔。

我們再來看看朱自清《匆匆》里的一段話:“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這段話的遣詞造句,如同行云流水,隨意而連貫。這是典型的中文句式,也就是以“意”統領文字,講究的是“意合”。中文句式的特點是整體性地表達出某種“意”,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讓你去“意會”。

我們再看看上述文字的英譯:“Swallows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Now, you the wise,tell me, why should our days leave us, never toreturn? - If they had been stolen by someone,who could it be? Where could he hide them? Ifthey had made the escape themselves, thenwhere could they stay at the moment?"

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些英譯句子中出現了but,if這兩個連詞。在中文里我們不用加這兩個連詞,意思簡潔明了。英語中必須加上連詞,否則結構不完整。

英語句式重在對代表“意”的詞語進行分析,理順它們之間的統屬關系,根據一定的句法規則進行合理的排列。英語句法功能呈外顯性,偏重運用各種有形的連接手段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其表現形式嚴密地受邏輯形式支配,概念所指界定分明,句子組織嚴密。

漢語句式追求語義上的達意,竭力避免“以形害意”,詞語的組合是根據“意”進行堆砌的,詞語之間沒有結構上的統屬關系,只有意念的連續延伸。

漢語這一特點對高中生英語寫作的影響很大,他們認為只要語義相關,篇章就會自然流動,習慣用意思來銜接,想當然地認為句內、句際與段際之間的連貫是靠感覺而成的,缺少銜接手段,文章給人一種跳躍、不連貫的感覺,缺乏語篇意識。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英語教師應當幫助學生了解英語語篇注重“形合”的特點,消除漢語負遷移的影響,此外還必須加強語篇銜接與連貫教學。

二、閱讀教學中的銜接和連貫分析

高中課本中的精讀課所選的篇章結構上清晰、嚴謹,內容充實。這些內容不是隨意地羅列在一起,而是按一定的銜接機制結合起來,形成連貫的整體。在精讀課上,引導學生研究句子間、段落間實現銜接和連貫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這種對篇章結構進行的分析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有助于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在寫作教學中加強針對性訓練,提高學生使用語篇銜接詞的能力

(1)背誦連接詞

教師可以讓學生背誦以下八類語篇標記連接詞。通過熟讀這些不同的表達方式,學生在寫作時就能信手拈來加以使用,其作文的銜接效果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

表示解釋、說明:thatis to say,in other wor-ds,infact,as a matter of fact,such as,for exam.ple,namely,actually等。

表示時間順序:first,second,then,next,later,meanwhile,in the end,finally,after that,eventually,as soon as,shortly after等。

表示遞進、強調:what’s more/worse,be.sides,in addition,worse still,to make thingsworse,moreover,furthermore等。

表示轉折、對比:however,in spite of,otherwise,while,but,although,though,never-theless等。

表示因果關系:for,so,therefore,as a re.suit,because of,due to,owing to,thanks to,Onaccount of等。

表示空間順序:on the right,to the left,atthefoot/top/end of,in the middle of等。

表示并列、選擇:and,both…and,as wellas,as well,either…0r,neither…nor等。

表示總結:in short,in brief,in a word,ingeneral,onthe whole,to sumup等。

(2)加強合并句子訓練

中文采用流水形式來表達“意”的單向流動,意思層層遞進,一句表達一個意思,不用一個句子來表達好幾層意思,沒有長句的復雜結構,只有短句的層層推進。有些人寫文章習慣一逗到底,這并不影響表情達意,正是中文流水式的特點所致。受漢語負遷移的影響,中國學生英語作文中多流水句錯誤,即用逗號切分而不是用連詞連接并列句或復雜句。合并句子訓練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例如:

a.原句:I’m afraid I can’t meet you on

21st.All nights to HK are booked.

合并后的句子:I’mafraidIcan’tmeetyouOn 21st,because a11flights to HK are booked.

b.原句:Hepromisesheistellingthetruth.Nobody believes him.

合并后的句子:Nobody believes him thou。曲he promises he is telling the truth.

這樣的合并句子的練習,能增強學生對英語句子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英語寫作時自覺運用語篇銜接手段的意識,從而增強語篇的連貫性,提高作文質量。

(3)句群或段落改寫

教師可設計一些段落,讓學生加上適當的連接詞使語篇連貫。如:

There are some good reasons for owning acar. Cars provide the most convenient form oftransportation. A car is a comfortable way to,travel, especially in winter. A driver is usuallysafe in his car when he is out at night. Many pe-ople favor owning a car.

以上是典型的漢語“意合”寫法,句子間缺少銜接,顯得沒有邏輯性。改進后的段落如下:

There are some good reasons for owning acar. First, cars provide the most convenient formof transportation. Second, a car is a comfortableway to travel, especially in winter. Finally, adriver is usually safe in his car when he is out atnight. Therefore, many people favor owning aCar.

修改后的段落因為添加了必要的連接詞,意思就變得通順連貫了。這樣的練習可以增強學生應用連接手段的敏感性,提高他們使用連接詞的能力

二、思維方式不同,句子語序各異

由于思維方式的差異,英漢兩種語言在語序安排上多有不同。漢語句子語序以邏輯為序,往往先因后果,先假設后推論,先敘事后表態,先說以前發生的事,再說最近發生的事,空間上,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大到小,由遠及近,從大范圍到小范圍。而英語可以借助它的形態和豐富的關聯詞語,按意思和結構的需要,靈活安排,且英民族在敘事時往往先說最近發生的事,再說以前發生的事。

例如:Mike did not remember his grand-mother who died of cancer when he was threeyears old.

邁克三歲時祖母死于癌癥,所以不記得她。

漢語先說以前發生的事即事情的原因――邁克的祖母死于癌癥,再說最近發生的事即事情的結果――邁克不記得他的祖母。

又如:1was unhappy when I heard the badnews.

聽到那個壞消息,我很不高興。

由于聽到壞消息是我不高興的原因,先有因后有果,因此中文語序遵循事理的順序。由于重要的是表達我很不高興這一事實,因此在英語表達中作為主句放在前面,聽到壞消息是原因,作為狀語從句放在后面。

在地名的排列順序上,漢民族是由大到小,而英民族是由小到大,“中國廣東”譯為英語是“Guangdong,China”。可見,思維方式不同,英漢句子語序不同,對學生寫作的影響不容忽視。

三、思維中心不同,時態語態誤用

第2篇

關鍵詞:焊接殘余應力;側板加強型節點;應力;延性

中圖分類號:P755.1 文獻標識碼:A

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鋼框架梁柱改進型節點的研究已取得一定進展,研究表明改進型節點可以實現塑性鉸外移的目的,有效提高節點的抗震性能[1-7]。但多數成果是在忽略焊接殘余應力的基礎上得到的,與實際受力情況存在一定誤差,為了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出改進型節點的力學特征,并就不同位置焊縫對節點影響強弱進行比較,本研究在前期考慮側板加強型節點梁柱連接焊縫影響的基礎上[8],針對側板與梁翼緣之間連接焊縫的殘余應力對該類改進型連接的受力性能特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結果對新型節點的推廣應用有實際意義。

模擬焊接殘余應力的節點有限元模型

為了能夠充分反映出焊接殘余應力對節點的影響,本文參考試驗試件SPS-1(2)[9]分別建立了有限元模型SPB(考慮側板與翼緣之間焊縫,如圖1)和SPC(不考慮焊接殘余應力),各模型具體尺寸、網格劃分如表1、圖2、圖3所示。

圖1SPB模型考慮的焊縫位置 表1模型尺寸

試件編號 加強板規格 試件區分

SPB-1 -9˟50 ˟220 僅考慮側板與梁翼緣焊縫

SPB-2 -9˟40 ˟170 僅考慮側板與梁翼緣焊縫

SPC-1 -9˟50 ˟220 不考慮焊縫影響

SPC-2 -9˟40 ˟170 不考慮焊縫影響

SPS-1 -9˟50 ˟220 試驗試件

SPS-2 -9˟40 ˟170 試驗試件

注:梁截面為HN300×150×6.5×9,柱截面為HW250×250×9×14

(a)SPB(C)-1 (b)SPB(C)-2

圖2 節點的幾何尺寸 圖3 有限元分析模型及網格劃分

焊接溫度場模擬及焊接殘余應力分布

在本研究中,采用ANSYS生死單元法模擬實際焊接過程[10]。設定每道焊縫的焊接、冷卻時間為均1500秒,圖4以試件SPB-1為例給出了的側板與梁翼緣之間焊縫的焊接及冷卻過程的溫度場分布。

(a)10s (b)100s (c)1000s (d)1500s

(e)1510s (f)1600s (g)2500s (h)3000s

(i)3010s (j)3100s (k)4000s (l)4500s

(m)4510s (n)4600s (o)5500s (p)6000s

圖4 SPB-1 焊縫及影響區隨時間變化溫度場

圖5SPB-1梁翼緣與側板等效殘余應力

在對側板加強型節點進行了如圖4所示的焊接過程模擬的基礎上,本研究以SPB-1為例給出了側板與梁翼緣焊縫等效殘余應力的模擬結果,如圖5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焊接殘余應力主要集中分布在焊縫及其影響區,隨著離焊縫距離的增加,焊接殘余應力迅速減小,在節點大部分位置焊接殘余應力為0。

節點受力性能影響分析

在考慮側板與梁翼緣對接焊縫影響的前提下,本研究選用文獻[***]中的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及試驗加載制度,對側板加強型節點應力分布、滯回曲線、延性系數、塑形轉角、阻尼系數等延性特征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對SPB系列試件與SPC試件進行了對比分析,從而得出側板與梁翼緣處焊接殘余應力對節點延性特征的影響規律。

應力云圖對比

為了反映側板與梁翼緣處焊接殘余應力對加強型節點延性特征的影響,同時節省文章篇幅,圖6給出了SPB-1、SPC-1有限元模型每隔兩級加載后的應力云圖,圖中顯示,SPB與SPC試件的應力云圖特征較為相似,尤其在彈性階段,節點的應力從大小、范圍、分布規律均無顯著差別;當節點進入彈塑性階段和破壞階段后, SPB系列節點從應力分布范圍來說分布較為廣闊,且分布規律較為復雜,在焊縫附近應力增大,但對節點應力整體分布以及節點最終的破壞形態影響不明顯,這說明焊接殘余應力僅在一定范圍內,即焊縫附近對節點產生影響,其余位置應力分布規律與未考慮焊接殘應力的SPC模型基本一致,因而從應力云圖角度分析,焊接殘余應力僅會對節點的局部破壞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整體受力影響不明顯。

SPB-1 SPC-1 SPB-1 SPC-1

(a) 荷載等級一 (b) 荷載等級三

SPB-1 SPC-1 SPB-1 SPC-1

(c) 荷載等級五 (d) 荷載等級七

SPB-1 SPC-1 SPB-1 SPC-1

(e) 荷載等級九 (f) 荷載等級十一

圖6 SPB(C)-1應力云圖對比分析

應力路徑對比分析

圖7 路徑示意圖

本研究根據美國及日本的震后資料以及本團隊的前期的試驗現象,找到側板加強型節點易發生破壞的位置,一般在梁柱連接焊縫、側板端部截面變化處,為了能夠更加清楚地反映節點危險位置的應力變化規律,本文針對如圖7所示的三條關鍵路徑對側板加強型節點的應力分布規律進行分析研究,來討論焊接殘余應力對節點不同位置應力分布的影響。

(a)路徑一 (b)路徑二 (c)路徑三

圖8SPB(C)-1試件應力對比

(a)路徑一 (b)路徑二 (c)路徑三

圖9SPB(C)-2試件應力對比

由圖8(a)、圖9(a)可以看出,節點應力沿路徑一分布較為復雜, SPB系列試件的應力范圍略廣于SPC系列,在圖10(a)中SPB-2的曲線在側板與翼緣連接處,即焊縫附近出現了應力峰值,但總體來說,側板與梁翼緣間的焊接殘余應力對于路徑一而言影響不大,曲線無明顯規律可循,僅在側板、梁翼緣、柱翼緣相交處出現突變。

由圖8(b)、圖9(b)可見,節點應力沿路徑二呈規律的“幾”字形分布,考慮殘余應力影響的SPB系列構件的應力數值在側板與梁翼緣連接處明顯大于SPC構件,在梁翼緣中部區域二者的應力曲線幾乎完全重合,這一現象與圖6的應力云圖分布規律相吻合,即焊接殘余應力僅在焊縫附近對節點產生影響。從數值來說,節點沿路徑二的應力明顯大于沿路徑一的應力。

由圖8(c)、圖9(c)可見,SPB和SPC系列試件的應力曲線基本重合,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路徑三位于遠離側板與梁翼緣焊縫的區域,受到殘余應力的影響較微弱。應力曲線在梁柱翼緣根部較小,隨后出現一個明顯的增幅,在側板端部應力出現逐步遞減的趨勢,這一規律充分說明,無論是否考慮焊接殘余應力,側板加強型節點都可順利實現塑性鉸外移的目的。

側板與梁翼緣焊縫對節點延性性能的影響

(1)滯回曲線

SPB、SPC和SPS系列模型的滯回曲線及對比曲線如下圖10所示。

(a)SPB-1 (b)SPC-1 (c)SPS-1 (d)SP-1滯回曲線對比

(e)SPB-2 (f)SPC-2 (g)SPS-2 (h)SP-2滯回曲線對比

圖10 各構件滯回曲線及對比

通過圖10(a)、(b)、(e)、(f)對比分析可以看出,SPB和SPC系列試件的滯回曲線較為飽滿,曲線走勢基本一致,表明節點具有良好的塑性變形能力,相比之下試驗試件SPS的滯回曲線不夠飽滿,這與試驗受到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有關。圖10(d)、(h)為各試件的滯回曲線對比圖,由圖可見,SPB和SPC系列試件的曲線幾乎完全重合,該現象表明側板與梁翼緣連接處焊接殘余應力對節點滯回性能的影響不明顯。

(2)承載力及延性系數

表2中給出了側板加強型節點有限元及試驗試件的位移、承載力及延性系數的具體數據。

表2 承載力及延性系數對比

項目 SP-1 SP-2

數模結果 試驗數據 數模結果 試驗數據

SPB-1 SPC-1 差別 SPS-1 SPB-2 SPC-2 差別 SPS-2

極限位移u/mm 56.88 61.5 -8.1% 80.9 56.4 70.4 -24.8% 79.4

極限承載力Pu/kN 147.64 146.41 0.82% 157.2 136.9 151.24 -10.47% 153.72

屈服位移y/mm 16.26 16.43 -1.04% 23 15.53 16.87 -8.6% 21.34

屈服荷載Py/kN 121.68 118.6 2.6% 123.7 115.87 125.5 -8.3% 116.4

延性系數/μ 3.498 3.74 -6.9% 3.52 3.63 4.2 -5.8% 3.72

由表中可見,對于極限承載力來說SPB-1和SPC-1相差0.82%,SPB-2和SPC-2相差10.47%,而對于屈服荷載來說以上兩組試件分別相差2.6%和8.3%,究其原因在于有限元模擬結果的離散性,以及加強側板的幾何尺寸差異。有限元模型和試驗試件的延性系數均達到大于3的抗震要求,說明改進型側板加強型節點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SPB系列試件的延性系數小于SPC系列,即焊接殘余應力對于節點的延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較小,最大差別僅達到6.9%。

(3)延性轉角

通過對表3中模型轉角的對比可知,各試件均滿足塑形轉角大于3% rad,總轉角大于5% rad的抗震要求,且試驗試件的數據小于有限元模型,而對于有限元模型來說,無論是否考慮焊接殘余應力,兩組側板加強型節點的總轉角均未發生任何變化,塑形轉角最大差距也僅有1.34%,因此,焊接殘余應力對于側板加強型節點的延性轉角的影響較小。

表3 各構件延性轉角對比

項目 SP-1 SP-2

數模結果 試驗數據 數模結果 試驗數據

SPB-1 SPC-1 差別 SPS-1 SPB-2 SPC-2 差別 SPS-2

塑性轉角θ/%rad 5.238 5.24 -0.38% 3.94 5.29 5.22 1.34% 3.92

總轉角θ總%rad 6.0 6.0 0% 5.29 6.0 6.0 0% 5.32

(4)等效粘滯阻尼系數

表4中給出了各構件的等效粘滯阻尼系數的對比,SP-1系列構件考慮焊接殘余應力的有限元模型差別達到10.9%,而SP-2僅為1.8%,這與數值模擬結果的離散性以及側板的幾何形狀有關。

表4 等效粘滯阻尼系數對比

項目 SP-1 SP-2

數模結果 試驗數據 數模結果 試驗數據

SPB-1 SPC-1 差別 SPS-1 SPB-2 SPC-2 差別 SPS-2

等效粘滯阻尼系數he 0.52 0.469 10.9% 0.51 0.522 0.513 1.8% 0.411

通過對考慮焊接殘余應力的SPB模型與未考慮焊接殘余應力的SPC模型在應力云圖、應力路徑分布、滯回曲線、承載能力、延性系數、塑性轉角和等效粘滯阻尼系數等多方面的對比分析可知,側板與梁翼緣連接焊縫處產生的焊接殘余應力對于節點的延性力學特征影響不明顯。

結論

(1)有無考慮殘余應力均實現了塑性鉸外移,適當地保護了梁端對接焊縫。

(2)側板與梁翼緣對接焊縫對于側板加強型改進節點的延性力學特征影響不大。

綜上所述,結合本研究團隊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8]可知,側板與梁翼緣連接處的焊接殘余應力對側板加強型節點強度及延性性能影響不大,但對節點發生脆斷可能性的影響較為顯著。

參考文獻

[1] AISC, Seismic Provisions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2005

[2] 王燕,劉蕓,毛輝.梁端翼緣擴翼型節點抗震性能分析[J].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2013,2(35),52-60

[3] 劉蕓,王薇,王燕. 鋼框架剛性節點脆性斷裂性能研究[J]. 工業建筑,2012,9(42) :145~149.

[4] 毛輝,王燕.鋼框架梁翼緣擴翼型節點受力性能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2010,42(1):36-41.

[5] 劉占科.鋼結構側板加強式剛性梁柱連接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6] 黃艷.側板加強式梁柱節點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7] 張文元,王想軍,朱福軍,張耀春.梁端翼緣擴大型梁柱節點抗震性能和設計方法[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9,41(12):10-15

[8] 劉蕓,王燕,宋永杰,毛成超.側板與梁翼緣連接焊縫對節點斷裂性能的影響[J] .工業建筑,2013,8(43) :120~124.

第3篇

經營能力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指標來表示:銷售毛利率―毛利/銷售收入,銷售凈利率―凈利/銷售收入。資產獲利能力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指標來表示:凈資產收益率―凈利/凈資產,資產凈利率―凈利/總資產。由于凈利中剔除了利息,其本身就包含了資本結構的影響,因此銷售凈利率也反映了資產獲利能力。

資本結構由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構成。本文以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來反映企業的資本結構。

由于盈利能力是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內容,企業資本結構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利情況,因此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模型方法

1、分析方法。根據以上初步確定的變量,首先對這些變量作因子分析,找出其中相互獨立的、影響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然后就這些因素對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進行回歸分析。

2、分析模型。根據以上方法,研究應用了兩步模型:

第一步:用簡單因子分析模型確定主要影響因素:

X=B+E

式中,X為獨立于變量的矩陣;為未觀測因子變量;B為因子權重向量;E為誤差向量。

第二步:用線性回歸模型分析一般所期待的因子與公司資本結構的相關關系模型。

二、樣本數據說明

本文以滬深兩市證券交易所24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為樣本,選取2006年年報數據資料為原始資料,計算得出企業盈利能力的4項指標: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然后利用SPSS for Windows的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所選24家樣本數據如表1所示。(表1)

三、分析結果及解釋

1、因子分析結果。因子提取方法為主成分分析法。

(1)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自變量的協差陣。因子分析采用特征值大于1的方法來決定主成分的取舍。從表2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前兩項,第一個因子貢獻率為67.122%,第二個因子貢獻率為25.201%,這兩個因子累積貢獻率為92.323%,超過了85%。故選取第一、第二個因子為主成分。(表2)

(2)原始變量的變量共同度。變量共同度是反應每個變量對提取的所有公共因子的依賴程度的。表3給出了4個原始變量的變量共同度。從表3看來,所有的變量共同度都達到85%,甚至90%以上,說明提取的因子已經包含了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較理想。(表3)

(3)碎石圖。從因子的碎石圖中也可以看出,前兩個因子的特征根的值較高,連接成了陡峭的折線,而后兩個因子的特征根的值較低,連接成了平緩的折線,這進一步說明提取前兩個因子是比較合適的。(圖1)

2、因子辨識。以下根據輸出結果表4對保留的因子逐次辨識。(表4)

因子1:因子1在變量銷售凈利率(x1)、資產凈利率(x2)和凈資產收益率(x3)上有最大的載荷。根據變量本身的含義,三者都從不同角度說明了公司資產的獲利能力。

因子2:因子2在變量銷售毛利率(x4)上有最大的載荷,在銷售凈利率(x1)上也有適當的載荷。根據變量本身的含義,這說明了企業的經營能力。

根據因子得分系數和原始變量的標準化值,可算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得分值,分別為fac1-1,fac2-1:

fac1-1=0.338×zx1+0.355×zx2+0.334×zx3+0.144×zx4

fac2-1=0.175×zx1-0.23×zx2-0.322×zx3+0.897×zx4

其中,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如表4所示,zx1、zx2、zx3、zx4是原始變量x1、x2、x3、x4的標準化值。

由上述統計分析所產生的新變量fac1-1,fac2-1,得出各企業盈利能力的綜合得分F:

F=(67.122fac1-1+25.201fac2-1)/92.323

fac1-1,fac2-1,F的具體得分如表5所示。(表5)

3、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相關分析研究公司的盈利能力F與資產負債率x之間關系的密切程度,經分析得到在顯著性水平為0.009的情況下,F與x的相關系數為-0.523,表明其關系比較密切。

回歸分析從數量上考察資產負債率x對企業盈利能力F的影響程度,以盈利能力F為因變量,資產負債率x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所得結果如表6所示。(表6)

回歸方程的常數項為1.648,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t檢驗;系數為-0.029,在0.009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t檢驗。盈利能力F與資產負債率x的回歸方程為:

F=1.648-0.029x+u

四、對分析結果進一步思考

通過對所選樣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盈利能力的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公司資產的盈利能力與其資產負債率成負相關關系。這就是說,一般而言,資產負債率低的企業,盈利能力相對較高。

第4篇

一、研究方法和指標選擇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模型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廣。它也是利用降維的思想,由研究原始變量相關矩陣內部的依賴關系出發,把一些具有錯綜復雜關系的變量歸結為少數幾個綜合因子的一種多變量統計分析方法。與主成分分析相比,因子分析更傾向于描述原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據相關性的大小把原始變量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量間相關性較高,而不同組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低。每組變量代表一個基本結構,并用一個不可觀測的綜合變量表示,這個基本結構就稱為公共因子。通過探尋公共因子所蘊含的意義,從而對復雜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

2.指標選擇

通過查閱國內外學者對銀行業的競爭力研究的文獻,整合有關銀行競爭能力的指標,建立了?爭力的指標體系。并結合財務指標的內涵,剔除重復和含義相同或者可相互替代性指標。初步建立指標體系如下。

二、數據來源及結果分析

本文的數據主要來自于巨潮網、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http://cninfo.com.cn/)、16家商業銀行2014年年報,其中深圳發展銀行與平安銀行合并為平安銀行。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通過對原始數據進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因子,根據特征根大于1的標準提取六個因子,這六個因子能解釋原有信息88.816%的變化量。為通過因子分析尋找影響銀行競爭力的表達變量,需進一步分析因子載荷,因為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可使原有載荷兩極化,故主要分析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因子旋轉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法。結果如下表所示。

1.第一個公因子上載荷最大的變量分別為人民幣存款份額、人民幣貸款份額、總資產收益率和資產使用率,主要是由指標體系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能力指標構成。據此第一個因子命名為市場盈利能力指標。本指標主要反映了市場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

2.第二個公共因子上載荷最大的變量分別為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存款增長率、資本充足率和存貸比,這些指標主要反映了指標體系中的成長能力、資產質量、流動性和盈利能力,即成長能力、資產質量和流動性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故命名為穩健型發展指標。

3.第三個公共因子上載荷最大的變量分別為非利息收入比率、凈利潤率和撥備覆蓋率,主要反映了指標體系中的創新能力、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等指標,故命名為創新驅動盈利能力指標。

4.第四個公共因子上載荷最大的變量分別為凈值收益率、財務杠桿比率和流動性比率,主要反映了盈利能力和流動性指標,故命名為速動盈利能力指標。

5.第五個公共因子上載荷最大的變量分別為第一大股東股權占比和前兩大股東股權占比,故命名為公司治理結構指標。

6.第六個公共因子上載荷最大的變量分別為成本收入比率和不良貸款率主要反映了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指標,故命名為抗風險型盈利能力指標。

通過分析可知,由旋轉后的因子載荷所得出的公共因子與之前的指標體系相比出現了一定的交叉,而且盈利能力指標體系被分散到其他分類中。基于此,我們猜想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的盈利能力越來越受其他各方因素的影響,不能在單純的分析某一類指標。

三、結論

在提取出六個公共因子之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占6個因子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匯總,得出各銀行的綜合得分F,從綜合得分情況可以看出:

第5篇

【關鍵詞】 制造業; 盈利能力; 因子分析法; 財務績效

中圖分類號:F2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01-0078-06

一、引言

盈利能力就是企業運用其擁有的資本和資產進行經營,從而創造出現金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與公司股東取得的回報成正相關的關系,也就表明判斷一個上市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與盈利能力息息相關。對于投資者來說,如何客觀公允地判斷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經濟投資領域的熱門話題,也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然而,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完善,在信息的獲取上,投資者與經營者、管理者獲得的信息不對稱。一般來說,投資者所能獲取到的信息,主要是通過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財務報表,可見對財務報表所披露的信息進行真偽判別就顯得很重要。因此,只有深入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才能對上市公司的財務評價有一個客觀公允的認識。

二、文獻回顧與評述

自從有了生產活動,績效評價思想也就隨之產生,而以盈利能力分析為主的績效評價真正出現,是在20世紀30年代之后伴隨著后現代公司制企業的建立而發展起來的。

國外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發展背景,以美國、英國為主要代表,大致分為了觀察性、統計性、財務性、戰略性評價四個階段。20世紀之初,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兩權分離,利益相關者也就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從而促進了企業績效文化的發展。

1903年,在美國學者Pierre Dupont的主持下,杜邦公司首次把凈資產收益率分解成幾個重要的財務指標,從而更深入地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這也是公認的經典業績評價方法――杜邦分析法的產生。美國學者Alexander Wole(1928)在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首次提出信用能力指數的概念,主要將其用于評價公司的信用水平。Michael Kesneer(1939)首先研究了美國經理人的報酬和公司績效評價之間的關系,在對公司績效評價中對公司盈利能力進行了研究。Edward(1971)分析了30家美國跨國公司的盈利能力評價系統,指出投資報酬率(ROI)是被公司使用最多的評價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1991年,美國Stern Stewart咨詢公司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價值分析工具和業績評價指標――經濟增加值(EVA),從資本價值增值角度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Prowse(1992)以凈利潤作為因變量,通過分析1979―1984年的數據,實證研究了各個因素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

我國對企業績效評價的研究與西方國家相比較為遲緩,我國企業績效評價的發展始于20世紀中期,財政部于1999年6月頒發的《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奠定了我國績效評價的基礎。其中規定評價的主要內容表現在資產運營、財務效益、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方面。2002年3月,財政部又修訂了《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操作細則》,將原有的指標進行了刪減,較大地改進了其可操作性以及合理性。

而在西方諸多先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我國對于盈利能力的研究起點相對比較高,從目前國內研究文獻來看,主要是針對企業盈利能力的相關基本指標的討論,以及提出各類修正評價體系的指標。尤其是近年來,對于評價企業盈利能力,更多的學者利用各類數理分析方法,并結合修正后的指標體系,進行實證研究。何有世(2003)將現行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標體系進行改進,結合十幾家企業進行了因子分析法的實證研究。張俊瑞(2004)以國內外上市公司為樣本,利用5年的財務會計信息,應用因子分析法,發現評價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并不全面。張紅(201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了盈利能力的綜合評價計量指標,利用2000―2007年的財務數據,運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因素,最終確定綜合計量指標,并結合相關指標對房地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進行了分析與預測。王吉恒(2013)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通過設置各盈利指標的權重,利用層次分析法得出盈利能力評價模型,并對萬科企業盈利能力進行定量分析。唐建民(2013)利用因子分析法對2009―2011年家電行業板塊27家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進行了分析,結論是我國家電行業經營業績兩極分化嚴重,多數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表現欠佳。宋光輝(2015)從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四個角度出發,運用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綜合評價了我國零部件類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在參考以上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制造業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模型進行了構建。

三、研究設計

(一)盈利能力指標的確定

要進行模型分析,首先要選取合適的指標作為研究對象。有關盈利能力分析常見的會計利潤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如表1。

指標的分析和選擇過程如下:

1.由于股票市值不穩定,變動性大,通過借鑒胡志勇(2004)在《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體系的價值相關性》中的觀點,認為效績評價值較每股收益和凈資產而言,它與股票市值的價值相關性較低,難以發現其與增量價值的相關性,所以本文在指標選取中,剔除了與股票市值有關的市盈率和市凈率這兩個指標。

2.本文運用聚類分析中的層次聚類分析將各財務指標變量分類,層次聚類就是將距離相近的指標分為一類,本文將表1列示的除市盈率與市凈率之外的11個財務指標和現金流量指標運用SPSS 13.0進行分類,分類結果如表2。

由表2可知,系統將上述11個指標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包括了每股收益、總資產凈利率、資本保值增值率、主營業務收現率;第二大類包括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凈資產、每股股利;第三大類包括收益質量利率、每股現金凈流量、盈利現金比率。在每個大類中結合指標在實際運用中的具體情況選取兩個重要的指標作為研究對象。

3.第一大類中選取每股收益和總資產凈利率,這兩個指標在現實會計工作中經常使用。每股收益指可供分配凈利潤除以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所得到的比率,反映每只普通股當年創造的凈利潤。總資產凈利率排除了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以及國家稅收政策的影響,反映每一元總資產創造的凈利潤,總資產凈利潤是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

4.第二大類中選取銷售凈利率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表示每一元的銷售收入與其成本費用之間可以“擠”出來的凈利潤。該比率代表盈利能力的強弱。凈資產收益率反映每單位股東權益所賺取的凈利潤,可以用來衡量企業的總體盈利能力。對于投資者來說,其綜合性較好,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財務業績。

5.第三大類中選取收益質量利率與每股現金凈流量。收益質量比率表明每單位凈利潤中由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反映企業凈利潤中的變現水平。由于企業操縱利潤一般沒有相應的現金流量,所以該指標可以有效防止企業操縱利潤,避免給投資者帶來信息誤導。每股現金凈流量反映單位流通股平均所獲得的現金凈流量,反映的是公司分派股利的最大能力。

綜上所述,選擇每股收益、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收益質量率和每股現金凈流量作為評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

(二)盈利能力指標樣本數據的搜集

本文所研究的樣本數據來源是:首先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搜集所有深、滬兩市制造業上市公司代碼,在剔除其他制造行業類公司和ST公司后,為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在剩余的1 604家制造業上市公司中運用Excel軟件隨機抽取50家公司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公司;然后分別搜集這50家上市公司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財務報告數據,經過Excel整理得出各上市公司的六個財務指標,經過數據標準化處理、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發現2012和2014年的KMO值分別為0.65、0.67,只有2013年數據的KMO統計量的數值在0.7以上,為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選擇2013年的數據作為樣本,經過整理計算后形成50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數據樣本。

四、盈利能力分析模型構建

得到樣本數據后,運用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本文模型分析運用的軟件是SPSS 13.0。按照以下正確步驟對數據進行詳細全面的分析。

(一)數據檢驗

數據檢驗是判斷收集的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用于因子分析的變量必須具有相關性)。本文采用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檢驗。其中,Bartlett球度檢驗是以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為基礎,若相關系數矩陣為單位陣,則各變量是獨立的,也就意味著無法進行因子分析。而KMO檢驗用于檢驗變量間的偏相關性,KMO統計量的取值一般在0―1,統計量的取值越接近于1,變量間的偏相關性則越強,因子的分析效果就越好。一般來說,KMO值在0.7以上時,就認為因子分析效果較好;低于0.5以下時,則認為因子分析效果就較差。

由表3的結果可以看到Bartlett球度檢驗統計量為211.394,其Sig值接近于0,可以認為相關系數矩陣與單位矩陣有顯著差異,表明六個變量之間有較強的相關性。KMO統計量為0.764,大于0.7,說明該六個變量適合作因子分析。

表4是給出的共同度量表,由表4可知,所有變量的共同度量均在70%以上,因此可以認為,提取出來的公因子對原始變量的解釋能力是較好的。

(二)因子提取

因子提取是從原始變量中提取出少數幾個因子來反映原始變量的絕大部分信息,從而實現降維的方法。因子的提取方法有多種,本文選擇的是主成分法。因子方差的累計貢獻率決定了因子的數量,一般情況下,累計貢獻率達到80%以上的因子,就可以確定為最后的公因子。

從表5可以得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表中第2列是“特征根”,它反映的是引入該主成分后,可以用于解釋的原始變量的信息。第3列是“方差貢獻率”,是某個特征根占特征根總和的比例。第4列是“累計方差貢獻率”,是進行主成分個數選擇的依據。一般來說,選擇累計方差貢獻率超過80%的前幾個作為主成分。表5中因子1能解釋盈利能力的權重為58.728%,因子2能解釋盈利能力的權重為21.431%,因子1解釋原變量的程度高于因子2,表中前兩個因子總共解釋了原始變量方差的80.159%,表明這兩個因子能夠對原始指標能夠進行較好的解釋。

(三)因子命名和解釋

因為通過因子分析所確定的因子的含義是較模糊的,需要進行重新命名,針對所要研究的問題作出更為清晰的解釋。當因子含義模糊不清時,即需要進行因子旋轉,旋轉后能夠得到較為合理的解釋。

表6是采用Varimax法得到的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表中第一個因子與總資產凈利率(X2)、銷售凈利率(X3)、凈資產收益率(X4)和每股收益(X1)這四個變量的荷載系數較大,主要解釋了這幾個變量。從實際意義上看這幾個變量主要反映了與會計利潤相關的指標,故將因子1命名為“會計利潤”因子。而第二個因子與收益質量率(X5)和每股現金凈流量(X6)這兩個變量的載荷系數分別為0.85和0.774,相對其他變量較大,主要用于解釋這兩個變量,從實際來看,這兩個變量也是與現金流量相關的變量,因此命名因子2為“現金流量”因子。

(四)因子得分的計算

因子得分,從便于理解的角度來講就是各因子在各樣本的具體取值,是各變量的線性組合。表7是由SPSS軟件按照回歸法估計的因子得分系數矩陣。表中第1列數據表示的是因子1中各個財務指標變量的系數,表中第2列數據表示的是因子2中各個財務指標變量的系數。

根據表7可得因子1與因子2上的得分函數:

F1=0.273X1+0.233X2+0.286X3+0.28X4-0.126X5+0.028X6 (式1)F2=-0.113X1+0.089X2-0.033X3-0.056X4+0.655X5+0.549X6 (式2)

上式中的Xi是經過標準化處理的數據,根據上式就可以確定每個上市公司因子1和因子2的數值,也被稱為因子得分。有了因子得分的函數,便能得出綜合盈利能力模型。

(五)盈利能力模型的確定

盈利能力模型的公式為:F=λ1/(λ1+λ2)F1+λ2/(λ1+λ2)F2 (式3)

式中的λ為每個因子對應的方差貢獻率,根據表5的結果可知λ1=58.728,λ2=21.431。將λ1,λ2帶入式3中,因此有了綜合盈利能力得分方程:

F=0.733F1+0.267F2 (式4)

其中F1,F2分別為因子1得分與因子2得分,結合因子得分函數式1與式2通過計算整理就可以得出制造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模型,如式5:

綜合盈利能力=0.17X1+0.19X2+0.2X3+0.19X4+0.08X5

+0.17X6 (式5)

式5中Xi為標準化后的數據,X1為每股收益、X2為總資產凈利率、X3為銷售凈利率、X4為凈資產收益率、X5為收益質量率、X6為每股現金凈流量。由上可以看出盈利能力的綜合得分由會計利潤因子與現金流量因子得分共同構成、互為彌補。其中因子1的方差貢獻率為58.728%,因子2的方差貢獻率為21.431%,可見因子1,即會計利潤因子在盈利能力評價時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故會計利潤指標在進行盈利能力的分析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于摒棄傳統的會計利潤,一味強調現金流量指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盈利能力模型來說,每股收益、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以及每股現金流量對盈利能力的影響相差不大,都在0.17―0.2之間徘徊,銷售凈利率是影響最大的,占0.2的比重,然而要指出的是收益質量率這個指標變量對綜合盈利能力的影響力相對于其他指標來說較低,只有0.08。因此,投資者在關注一個制造業公司的盈利能力時可以重點關注銷售凈利率。按照上述盈利能力模型就可以計算出各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綜合得分,并以此進行排名。

特別要注意的是,因子得分和綜合得分為負值并不代表盈利為絕對的虧損或者盈利能力為負,綜合得分為負值只表明該公司的綜合盈利水平處于平均水平之下(由于因子經過標準化處理后的結果)。綜合得分的高低并沒有一個絕對的評價標準,僅作為一個判斷該企業在同行中所處位置的依據。利用盈利模型計算出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指數,把會計利潤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進行了融合,科學地分配了現金流量指標與會計利潤指標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傳統企業績效評價體系中單純用會計利潤指標,或過多強調現金流量指標重要性的缺點,能夠給投資者提供一個更為精確、客觀公允的參考依據,選擇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公司進行投資,從而提高投資收益,降低投資風險。

五、盈利能力分析模型的應用

將得到的綜合盈利能力模型運用于實際投資決策當中,隨機選擇兩家制造業上市公司來進行盈利能力的比較。作為投資者,現有兩個投資方案:方案一是投資蘇州斯萊克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方案二是投資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選擇這兩家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原因是,將因子分析得出的排名與傳統的杜邦分析得出的排名進行分析比較后,發現這兩家公司的排名差異大,并且都屬于精密構件與精密模具加工和制造公司。假設選擇投資方案的依據是盈利能力,不考慮其他因素。接下來用傳統方法與盈利能力模型對其盈利能力分別進行分析,根據其2013年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數據資料得出各會計利潤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基本資料如表8。

從傳統的盈利能力指標分析來看,表8中會計利潤指標與公司的盈利能力呈正相關關系,即指數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好,可以直觀地得知在會計利潤指標下,斯萊克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標均高于勁勝精密,從會計利潤的角度看應選擇斯萊克公司作為投資對象。但是,從現金流量指標來看,勁勝精密公司現金流量又都優于斯萊克,應該選擇勁勝精密。如此一來,問題就顯而易見了,兩者得出的結論不一致,導致投資者很難作出投資選擇。

從綜合盈利能力得分模型的角度來分析,首先將模型中所需的每股收益、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收益質量率、每股現金凈流量這六個變量進行標準化。將標準化后的六指標帶入綜合盈利得分模型中,可以得出斯萊克因子1得分為1.63,因子2得分為-0.25,盈利能力綜合得分為1.68,勁勝精密因子1得分為0.17,因子2得分為1.53,盈利能力綜合得分為1.38。由因子1與因子2的得分差異可以看出,斯萊克的會計利潤因子得分雖高于勁勝精密,但是現金流量因子得分為負數,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收現能力差,存在著財務風險。綜合會計利潤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斯萊克的綜合盈利能力大于勁勝精密的綜合盈利能力,因此可以確定斯萊克公司作為投資的選擇。

從以上案例分析的結果來看,在投資者進行投資時,傳統盈利能力分析單個指標的比較無法判定投資選擇,不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而本文的盈利模型則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結合會計利潤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能夠全面、準確、客觀地評價該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給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參考依據。

六、結論

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樣本數據本身,運用層次聚類法將初選的11個會計利潤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分成三大類,然后結合各個財務指標實際運用情況在每個大類里選出兩個合適的指標,最后形成了六個合適的指標變量作為研究制造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樣本指標,分別是:每股收益、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收益質量率和每股現金凈流量。這組指標的確立彌補了會計利潤指標或現金流量單一指標基礎的缺陷,并且,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盈利能力評價體系必然是將會計利潤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進行融合。本文從兩者相結合的角度,運用因子分析得出綜合盈利能力模型公式。

從因子分析的結果來看“會計利潤”因子能夠解釋大部分的盈利能力,其在盈利能力分析體系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由此可以看出在盈利能力分析中摒棄傳統的會計利潤分析指標與過分強調現金流量指標都是不可取的。從得出的綜合盈利能力計算公式的分析中可知,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應格外關注會計利潤指標中的銷售凈利率與總資產凈利率以及現金流量指標中的收益質量率。運用因子分析法將會計利潤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有機結合起來,得出綜合盈利能力方程,克服了傳統單一指標對公司盈利能力比較的缺點,能更系統、客觀、全面地對制造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進行對比,二者具有互補性。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決策投資制造業上市公司較好的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1] WILLIAMSON R W. Evidence on the Selective Reporting of Financial adios[J].Accounting Review,2002(1): 22-26.

[2] ALTMAN, E.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Journal of Finance,1971(9):29-32.

[3] PROWSE S D.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in Japan[J].Journal of Finance,1992 (3):1121-1140.

[4] 何有世,徐文芹.因子分析法在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3(1):19-22.

[5] 張俊瑞,賈宗武,孫玉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子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4(6):53-59.

[6] 張紅,林蔭,劉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房地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與預測[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70-473.

[7] 唐建民,王娟.基于因子分析的家電行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J].會計之友,2013(2):75-79.

[8] 王吉恒,王天舒.基于企業層次分析法的盈利能力分析――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3-10.

第6篇

關鍵詞: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競爭力;實證分析;因子分析

1引言

國外與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相關的較為成熟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場結構、銀行效率對銀行利潤率、資本收益率等績效的影響。Smirlock1985年曾對美國2700家銀行為研究對象,探討利潤率與市場結構的關系。他的研究結果顯示,市場占有率對于銀行利潤率具有正相關關系且有明顯影響。MaudosJ.運用隨機前沿成本法測度的效率值分析了西班牙銀行業市場結構與績效的關系,結果表明效率是決定銀行利潤率的主要因素,市場力量也用時影響利潤率,證實了有效率的企業具有高級管理技術或生產技術,從而降低了成本,獲得較高的利潤,相應也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目前,國內有關銀行業盈利能力研究的文獻雖然為數不少,但廣泛地集中于兩類。一類是運用包絡分析測算和評估銀行效率,或者在此基礎上以效率指標為被解釋變量作進一步的因素分析,從側面考察銀行的盈利能力狀況。第二類則將重點放在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直接考察。第一類的研究文獻比較常見,比如,魏煌、王麗(2000)利用DEA方法測算了1997年12家商業銀行的效率。趙旭、凌亢(2000)基于超越對數成本函數,運用我國某地區19家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1993年~1998年面板數據進行簡單的OLS分析。第二類的文獻大多采用規范分析法和財務指標的比較分析法。比如,劉渝東(1999)通過對四大國有銀行1991年~1997年資產收益率的趨勢分析和因素分析,發現由于非利息支出增加過多、利差縮小、營業稅率調高等原因,國有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斷下降。他認為要扭轉四大銀行盈利能力下降的趨勢,一方面銀行要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注意對稅率、利率的結構調整,鼓勵國有銀行的創新。

2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及影響因素理論研究

考察影響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就必須先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有個清晰的了解。商業銀行作為特殊的金融企業,與一般生產經營企業相比具有特殊性。表現在:首先,商業銀行經營的是貨幣這一特殊商品,而且其運用資金中的相當大的部分來源于負債。它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還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其次,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所具有的擴大性和傳染性特征使商業銀行必須滿足安全性要求,即要求商業銀行經營必須具備一些基本抵御風險的能力,而盈利能力則是滿足安全性最基本的底線。所以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具有特殊性。

對于影響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國內的各種關于研究銀行盈利能力的文獻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使用了不同的因素架構。顧正陽(2008)在其碩士論文中給出了分析影響銀行盈利能力因素的選取原則,即全面性和重點性原則;邏輯性原則;接軌性與特色性統一;可操作性原則;有效性原則。方芳則給出了理論框架,從制度安排、組織架構、內部經營管理三個方面展開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分析。本文主要從內部經營管理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進行量化分析,從而找出影響我國商業銀行在日后的發展中能夠保持優勢,彌補不足,以嶄新的姿態接受外資銀行的沖擊。

3盈利能力主成分分析

3.1分析的樣本和指標

3.1.1樣本選取

本文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時選擇了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作為研究對象。

3.1.2指標選取

本文把目前國內外普遍使用的用來反映銀行盈利能力的7個指標作為變量,這7個指標分別是:

資本收益率X1:資本收益率ROE又稱資本利潤率,是指凈利潤(即稅后利潤)與所有者權益(即資產總額減負債總額后的凈資產)的比率。用以反映銀行運用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也是財政部對企業經濟效益的一項評價指標。

資產費用率X2:即營業費用與總資產的比值,營業費用包括了員工費用、管理費用和折舊,該指標反映了銀行的管理能力。

財務杠桿系數X3:DFL=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

經營效率X4:營業收入總額/營業支出總額。

呆賬準備金系數X5:貸款呆賬準備與總貸款數額的比值。呆壞帳準備金的充足程度,一方面可以反映國有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補充附屬資本。

非利息收入系數X6: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系數X7:利息支出/利息收入。

通過2006年度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負責表和利潤表計算得樣本原始指標的數據如下:

將樣本的各個指標值輸入SPSS軟件,得到指標的相關矩陣。

3.2主成分的取舍

取舍:通過spss軟件,我們得到特征根驟降圖,從特征根驟降圖可以看出從第四個公共因子的方差(特征根)幾乎等于0,所以由特征根驟降法可知有三個主成分,即Y1,Y2,Y3,運用spss軟件計算得出主成分的協方差,從主成分協方差陣我們得知主成分之間是線性無關的,這說明主成分之間沒有重疊。

主成分得分與貢獻率。

運用spss軟件得到因子得分陣和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得出三個主成分對原始指標的解釋有幾乎100%的可靠性,其中Y1解釋能力最強為53.797%,Y2為23.954%,Y3為22.249%。

主成分得分方程及綜合評價方程。

為了消除數量級和量綱的影響,我們對樣本指標原始數據標準化,得綜合排名表如下所示:

4樣本綜合分析

4.1主成分的經濟含義

第7篇

【關鍵詞】數字教學資源庫 課例 盈利能力分析

隨著互聯網及無線通訊技術的深入發展,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優勢得以顯現,通過教師指導、自主學習與協作交流,學生可以從多種學習對象和教學資源獲取多方面的知識,從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為模擬、項目、案例等教學策略的普遍推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是深化職業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本文主要圍繞《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應用展開研究,力圖推進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廣泛應用,促進教學改革,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財務報表分析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應用的優勢

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囊括多重多樣的教學資源,可以根據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的不同選取相應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維、領悟內在原理,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具體優勢如下:形式多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通過教學案例庫的使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學生通過使用習題庫可以及時鞏固學習內容,掌握已學知識點。

二、財務報表分析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應用策略

(一)融合多種教學方法

經濟環境在迅速變化,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層出不窮,然而學生的理論學習相對滯后,如何在現實工作中處理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情境教學、小組討論等多種方法,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為這些教學方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這些多樣化方法的組合對于《財務報表分析實務》這門實務性強的課程來說是較為有效的策略,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問題探究的學習習慣。

(二)采用理實一體的架構設計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實踐――理論――實踐”的架構,達到二者有效互動、融合,是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應用的基本思路。

首先,明確學習任務。根據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確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其次,根據具體的學習任務,從數字化教學資源庫中選取合適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機組合備用。再其次,按照案例導入新課――理論內容的學習、實訓――根據已學內容設計運用性項目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步驟實施理實一體化。

三、財務報表分析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課例――盈利能力分析

(一)教學目標

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指針,本專題將掌握盈利能力衡量指標的計算和分析作為知識目標,能力上要求學生能夠使用不同的衡量指標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評價。并通過案例教學拓展訓練,培養學生規范表達、溝通合作、嚴謹實務、獨立思考的品質。其中盈利能力衡量指標的分析為本次課的教學重點。

(二)設計構架

在教學設計上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架構,安排一個理論任務,兩個實踐任務,一個理論任務也就是盈利能力衡量指標的計算分析。首先以財務辯論創設情境,引出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其次,通過微課課件的播放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并解答學生的問題;最后,通過真實公司的案例資料練習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升職業核心能力。

(三)實施過程

實施過程主要分為課前準備、問題導入、理論學習、實訓鞏固、應用拓展、項目作業布置幾個方面。

課前準備。教師主要根據課程內容從數字化教學資源庫中找到適用案例、Excel財務分析模板、微課課件等教學資源。學生準備主要是劃分討論小組,從上市公司中選取分析對象。

問題導入。課堂開始時,創設情境,將教學資源庫中的案例資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目的是為了發現矛盾,導入問題。教師首先創設投資方案選擇的情境:我公司現有一筆大額閑置資金可使用,投資部的兩個項目組分別提出了對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與廈門廈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兩個公司的投資方案,假設你是公司的決策人根據利潤表數據做出決策并說明原因。之所以采取小組討論,是為了讓學生們深入思考,發現不同答案。此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每個小組分別做陳述發言,說出自己的選擇并給出決策依據。老師根據不同的決策依據,引導學生思考哪個到底應該如何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根據什么指標來判斷,由此引入新課――盈利能力衡量指標的計算分析。

盈利能力衡量指標的計算分析就是本次課的具體學習任務。其中盈利能力衡量指標的計算是教學重點,而其對應的分析是教學難點。

理論學習。選用財務報表數字化教學資源庫中盈利能力衡量指標的微課課件給學生播放,通過多媒體將理論知識更為形象生動的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對于學生觀看微課課件后的問題進行解答和講解。

實訓鞏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從習題庫中抽取相關題目讓學生計算并分析,鞏固已學習的知識。為了提高效率,達到更好的效果,采取分組速算的方式進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計算出指標值后,如何進行對應分析成為一個難題。通過指標含義的分析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分析結論。

應用拓展。根據課堂伊始的導入案例的相關資料,根據所學內容對徐工集團和廈工集團兩個公司進行盈利能力的分析,并作出投資決策。每組派代表對投資決策進行陳述,教師對學生陳述進行點評和講解。

項目作業的布置。指導各組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展開對真實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分析,做出分析報告、過程綜述等物化成果。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根據數字化教學資源庫中Excel分析模板得出指標值,做出圖文并茂的分析報告。

第8篇

[關鍵字]股份制銀行 因子分析 盈利能力

一 引言

我國股份制銀行走過了成就矚目的“黃金十年”,如今面臨著嚴峻的轉型考驗,股份制銀行以利差為主要來源的盈利模式急需改變。在轉型的同時如何保證利潤的同步增長,成為各股份制銀行面臨的最直接的挑戰。

本文認為股份制銀行在轉型的同時謀求利潤的高增長,須對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優劣勢有清楚的認識,避其所短,揚起所長,從而清晰地定位轉型后的盈利模式。為了避免傳統評價方式權重賦予的主觀性與隨意性,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股份制銀行與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差別,本文采取因子分析法,在進行綜合評價排序時,以方差貢獻率為權重,以達到科學評價的目的。

二 盈利分析的實證研究

(一)數據整理

本文收集了我國5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和7家上市股份制銀行2010年前三季度數據,12家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并選取了9個能反映銀行盈利能力的指標。9個評價指標分別是:所有者權益、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息收入、凈利潤總額、主營業務凈利率、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以上數據來源于各銀行2010年第三季度報。

在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對變量的相關關系進行檢驗。通過SPSS軟件將變量標準化處理,并生成相關系數矩陣,通過分析相關系數矩陣,發現大多數指標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此外,巴特利特球度檢驗的觀測值比較大,拒絕原假設,即變量適合做因子分析。而KMO的統計值為0.605,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綜合考慮,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比較上市股份制銀行與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

(二)提取因子

采取主成分分析法,系統自動提取因子并選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如表1所示,由于前兩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都大于1,并且累積方差貢獻率為87.702%,即兩個主成分能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的87.702%,總體上,原有變量信息丟失較少,效果較理想,因此,本文提取前兩個主成分作為公共因子。

(三)因子的命名解釋

在因子載荷矩陣中,公共因子在一些變量上的載荷值分布過于平均,表明原有變量的信息需要由多個因子來共同解釋,即每個因子不能典型代表任何一個原有變量,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因子的實際含義是模糊不清的,為了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釋性,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行正交旋轉,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所有者權益、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息收入、凈利潤總額、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潤在第一個綜合因子F1上有較高的載荷,說明F1主要解釋了反映銀行盈利規模的指標,所以命名F1為銀行盈利規模因子。主營業務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在第二個綜合因子F2上有較高的載荷,說明F2主要解釋了反映銀行盈利效率與潛力的指標,所以命名F2為銀行盈利效率與潛力因子。

(四)計算因子得分

采用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并利用因子得分變量對各股份制銀行與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進行比對研究。

根據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得因子得分的函數為:

F1=0.175X1+0.177X2+0.176X3+0.156X4-0.245X5-0.067X6-0.238X7-0.095X8-0.011X9

F2=0.058X1+0.054X2+0.054X3+0.093X4+0.174X5+0.309X6+0.199X7+0.293X8+0.264X9

以方差解釋表中前兩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構造銀行盈利能力綜合得分模型:

F=0.60035F1+0.27667F2

至此,系統將自動生成各上市股份制銀行與國有控股銀行兩個因子得分,將兩個因子得分代入盈利能力綜合得分模型,各銀行盈利能力綜合得分及次序如表3所示。

根據因子得分,在盈利規模因子F1方面,工商銀行得分最高,其次是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表現也較好,整體來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盈利規模優于股份制商業銀行,從原始數據來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龐大的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總額都是股份制銀行望塵莫及的,然而這種優勢并不是因為其高效率的經營,而是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在盈利效率與潛力因子F2方面,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位居前三,股份制銀行普遍排名比較靠前,結合原始數據,發現股份制銀行在主營業務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的指標上普遍優于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再次反映了國有控股銀行盈利的絕對規模大,但是相對效率低,但是隨著國有控股銀行近幾年對經營管理的重視增加,其盈利效率在逐步提高,股份制銀行的經營效率優勢正在縮小。從綜合排名來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位居前三,并且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均優于股份制銀行,在股份制銀行中,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排名靠前,但仍與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有較大的差距。

三 結論

通過實證研究,我國股份制銀行在盈利能力方面與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不可否認,股份制銀行仍具有較好地盈利潛力。在此,本文為股份制銀行提高盈利能力提出兩點建議。

(一)優化收入結構

我國股份制銀行仍然以存貸利差為主的盈利模式,而非利息收入占比較低。以招商銀行為例,前三季度,凈利息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79.67%,而手續費及傭金僅占營業收入15.87%。但股份制銀行與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差距決定了這種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續性,股份制銀行應拓展中間業務,發揮高效率的經營優勢,以質而不是以量求發展。

第9篇

一、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含義

企業盈利能力是指企業利用其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在一定時期內獲取利潤的能力,也稱為資金或資本增值能力。盈利是企業最重要的經營目標之一,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盈利體現了企業所有者的利益,也是償還企業債務的重要來源。盈利能力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銷售活動、管理活動水平高低的綜合反映,因而受到企業的所有者、債權人、經營管理者等利益關注者的共同關注。首先,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的股息來源于企業的盈利,并且企業盈利能力的增加會促使企業股票價格上漲,從而使股東獲得資本增值,因而,投資者關注企業盈利能力。其次,企業債券人關注盈利能力,是因為盈利能力的高低是企業債權安全性的保障。第三,盈利能力是企業各環節經營活動好壞的具體表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通過盈利能力來反映,因此,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業績評價等,都需要深入分析盈利能力,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四,企業盈利能力水平直接影響稅收收入,因此政府機構也十分關注企業盈利能力。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

利用盈利能力的有關指標反應和衡量企業經營業績。企業經理人員的根本任務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使企業賺取更多的利潤。各項收益數據反映著企業的盈利能力,也表現著經歷人員工作業績的大小。用已達到的盈利能力指標與標準、基期、同行業平均水平、其他企業相比較可以衡量經理人員工作業績的優劣;通過盈利能力分析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盈利能力使企業各環節經營活動的具體表現,企業經營的好壞都會通過盈利能力表現出來。通過盈利能力的深入分析,可以發現經營管理中的重大問題,進而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提高企業收益水平。

(三)盈利能力分析的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有戰略眼光和長遠奮斗目標。就必須形成和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而企業盈利能力是企業發展和壯大的基礎,保持企業持續盈利能力是企業競爭優勢形成的保證,這樣就使企業處在一個良性的循環當中不斷的發展壯大。本文對陜西圣瑞恒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2012~2014年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找出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建議,從而達到評價企業資產流動性和資產利用效益的目的,通過分析挖掘企業資產利用的潛力,進而有利于企業管理當局改善經營管理,有利于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以及債權人進行信貸決策。同時,企業面對錯綜復雜的環境和科技的日異月,開始注重提升自身的可持續盈利能力,而提升可持續盈利能力的首要任務就是對企業現階段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企業進行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幫助經營管理者發現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提出解決對策,改善經營業績,獲取更多的利潤,同時也保障了投資者、債權人以及職工的權益。

(四)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標

(1)資本收益率。資本收益率又稱資本利潤率(即稅后利潤)與平均資本(即資本性投入及其資本溢價)的比率,用以反映企業運用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是很重要的財務比率。資本收益率也是資產收益率。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本)×100%

平均資本=[?v實收資本年初數+資本公積年初數?w+?v實收資本年末數+資本公積年末數?w]÷2

(2)主營業務凈利潤率。主營業務凈利潤率是企業凈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的比率,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這項指標越高,說明企業從主營業務收入中獲取利潤的能力越強。影響該指標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商品質量、成本、價格等。

主營業務凈利潤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100%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額

(3)固定資產利潤率。固定資產利潤率,指企業在一定時期(一般為一年內),實現利潤占固定資產價值的百分比。用該指標來分析,可以比較全面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利用效果。固定資產利潤率不但受生產量的影響,而且受銷售量、銷售成本、銷售價格等因素的影響。企業要提高利潤,一方面要盡量減少固定資產占用;另一方面要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做好銷售等工作。通過這個指標的分析可以促進企業全面改善經營管理。

固定資產利潤率=全年利潤總額÷全年固定資產平均總值×100%

二、陜西圣瑞恒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優劣分析

(一)公司簡介

陜西圣瑞恒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實際注入資金達一千一百萬元人民幣。公司坐落于歷史悠久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西安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該公司在這一區位優勢中應運而生。公司主要經營范圍:音、體、美教學器材;理化生實驗室成套設備;多媒體教室;學生課桌椅、公寓床;幼兒教學設備;辦公家具的銷售;化學設備、化工產品及原料(易制毒、危險、監控化學品等專控除外);一類醫療器械、電力物資、農林物資、農副產品、機械配件、建筑材料的銷售等。該公司自從二零一二年成立以來在業界深受好評,在陜西省教育招標采購項目中屢次中標,為陜西省的教育事業和經濟建設貢獻不可忽視的力量。

(二)影響陜西圣瑞恒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

(1)市場環境。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伴隨著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帶動和促進了我國科教儀器行業的發展,國內科教儀器的水平大幅度提高,部分科教儀器骨干企業具備與國外同行競爭的水平與基礎。面對國際金融風暴,國家出臺四萬億的投資舉措,將對教育裝備市場產生較大的拉動作用。我國的教育事業與教育裝備仍處于高速健康發展的時期。伴隨著“211”工程、“985”工程項目的實施,各地方也在不斷推出重點教育投資建設項目。但是,從總體上看,現階段全國教育裝備采用集中采購方式的項目在減少,投資分散到各地方,使我們的相關業務工作難度增大。并且,近年來,教育設備行業公司林立,競爭壓力較大。而招標業務,由于業務起步較晚,招標資質級別不高,眾多大牌招標公司已形成“割據”局面,因此我公司的招標業務規模和效益不理想。

(2)投資收益。陜西圣瑞恒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總體發展態勢良好,資本收益率連年保持在6%速度的增長,各年資本增長率均高于行業資本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凈利潤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比較小,但仍高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公司的固定資產利潤率絕對值較大,基本與行業的平均水平持平;銷售毛利率絕對值較低,毛利率數值偏小,但仍高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

(3)企業性質。陜西圣瑞恒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屬于私企,因此,它也存在著和許多私企一樣存在的局限性與落后性。我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發展迅速,特別是私企如雨后春筍般的得到蓬勃發展,但是由于私企是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難免在經營管理中存在著游擊式的、隨意式的、自由式的規范管理的癥結。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這個癥結就愈發暴露的明顯。這不但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而且會使企業出現停滯不前,發展緩慢。從而導致企業經濟效益滑坡,乃至倒閉破產。使企業創業者由最初的弄潮兒淪為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失敗者。私企在良性的經營運轉中,是能夠搏擊市場經濟風浪的,但當運轉至一定時間,企業管理思維便出現經驗主義思想,以以往的經驗代替現實。以過度的靈活自由代替規范化的管理制度,以個人主義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來對待法理去討論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處理問題,從而制訂出一系列不規范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責、權、利職責不明確,成本控制不規范等都限制了公司的長久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提高陜西圣瑞恒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幾點建議

(一)積極開拓市場,走多元化營銷道路

為了創造更多的價值,使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強,公司便不可以再局限于原有的貿易地域上,而應在現有的市場中積極開拓市場,將市場做得更大,同時,還可以走多元化營銷道路,這樣,公司可以擴大經營范圍,產生規模和范圍經濟效益;通過內部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可以實現生產要素交易的內部化,提高對企業剩余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交易費用;可以更大程度上滿足顧客和分銷商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增強企業總體實力,保持持續的開創力和應變力。其次,多元化經營可以克服單一經營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從而使企業的收益更加穩定。

(二)抓住市場機遇,應對市場風險

針對企業經營中的市場風險來源,企業應在充分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通過充分利用信息,建立風險防范機制、采取相應措施對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潛藏著很多的風險,為了防范或降低企業經營中的市場風險,制定正確的經營決策和經營計劃,大量高質量的情報信息至關重要。因為檢驗企業產品成功與否的最終標準是滿足市場需求,所以,企業經營既始于市場,又終于市場,緊緊圍繞市場。只有在掌握大量的準確性高的信息基礎上,才能做出正確的有把握的決策,企業承擔的風險也就相對減少。反之,承擔風險就會增大。

(三)加強財務與資產管理,增強盈利能力

企業資產對負債能力的影響,從短期看,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尤其是企業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直接影響企業可用現金流量的多少,決定企業負債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強企業資產管理,防止不良資產產生,提高資產的變現能力是防范財務風險重要的管理手段;從長期看,企業自產的額盈利能力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業往往是其負債能力高、財務風險相對低的有效保證和標志,一個健康企業的償債資金一般來源于其盈利,而非負債資金。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www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特欧美特级一片 | 久久精品视频7 |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 国产三级理论 | 久久桃花综合 | 四虎精品在线 |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国产色一区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欧美办公室激情videos高清 |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99福利在线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 99视频国产精品免费观看app |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 日本久久高清视频 |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 www在线观看视频 | 乱老女人一二区视频 | 男人天堂网页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久久va |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人 | 亚洲经典在线 | 久草国产精品 | 久久久亚洲欧洲国产 |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 99久国产 | 免费黄色影院 | 九九国产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人 |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 h羞羞涩涩动漫在线观看 | 色老头免费视频精品三区 | 久久久婷婷亚洲5月97色 | 99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