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低碳農業模式優選九篇

時間:2024-04-08 17:44:1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低碳農業模式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低碳農業模式

第1篇

    水產業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水產養殖,尤其是螃蟹養殖已經成為固城湖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帶和國內外知名的品牌[4]。在水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養殖污染問題,影響固城湖水質,由此針對性制定水系生態修復方案。

    1高密度水產生態養殖廢水減排技術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規模化、高密度水產養殖逐漸成為養殖業發展的熱點。但該養殖方式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污染物質,大多數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為了減少污染,要推廣高密度水產生態養殖廢水減排技術模式。該技術通過合理搭配養殖品種、精準投喂飼料、科學管養,結合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達到養殖池塘廢水有效減排、提高養殖成活率、增加產量與經濟效益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該模式,在同樣的養殖條件下,能夠減少70%的污水排放,增產率達到20%。該方式還具有簡單易操作、投入較少的優勢,可在實際生產中大面積推廣。

    2水產養殖廢水人工濕地處理與循環利用模式

    為了解決固城湖周邊大規模、集約化養殖發展中養殖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造成水質富營養化的問題,將人工濕地技術同水產養殖有機結合,構建水產養殖廢水的人工濕地處理及循環回用系統(圖1)。通過該模式處理后,出水的各項指標都低于漁業水質標準,達到回用要求,實現了水產養殖廢水零排放,節水效果明顯,并提高池塘產量25%,形成小環境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3種草養魚凈化水質生態治理模式

    固城湖水草中,90%以上都是沉水植物微齒眼子菜,這種水草不但漁業利用率低,還會產生季節性腐敗污染水質。對于湖中現有的微齒眼子菜要定期收割,以免腐爛后形成淤泥加重湖水富營養化。養殖處于食物鏈底層的魚類,如鲴屬魚類、銀鯽魚和鰱鳙魚等,主要以草和浮游生物為食。最近2年,在固城湖里放養了細鱗斜頜的環保魚,這類魚主要以水底的腐殖質和藻類為食物,能清除殘餌凈化水質,實現截污減排,在水中人工栽培有助于改善水質的金魚藻、黑藻、苦草等優質水草,共同構建綠色屏障,有效緩解水質的營養化和藍藻的問題。

    種植業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固城湖生態區以種植稻麥、油菜為主。并將油菜與旅游有機結合在一起,2012年舉辦了第四屆高淳國際慢城金花旅游節,置身綿延萬里的油菜花海中,讓人如在畫中游。在種植業方面利用以下模式,加強低碳循環農業發展。

    1淤泥整治養地

    淤泥沉積在河溝和河道中,不但堵塞河道、河溝,而且淤泥中富集了很多營養物質,還會影響水體水質。定時清除淤泥,將其作為肥料還田,不僅有效處理淤泥,還提升了土地肥力,不但有利于生態環境維持,而且能夠提高傳統農業的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

    2化肥合理施用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控制農業污染,就要控制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施用技術,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根據作物生長情況和土壤基礎肥力,確定施肥量和施肥時間,避免濫用化肥。二是大力推廣施用有機肥。有機肥不但能夠增加作物產量,還能夠培肥地力,具有生態環保等優點,可在實際生產中推廣。三是改革化肥施用過程中的鼓勵施用政策,改為區別化、鼓勵節約施用和科學平衡施用的政策[5]。

    3秸稈綜合利用

    在我國,經常可以看到農民焚燒大量秸稈,既污染環境,又浪費了寶貴的秸稈資源。焚燒秸稈的主要原因是省工省力,秸稈沒有較好的利用方式。農作物秸稈用途廣泛,既是一種廉價、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又可作為反芻動物的飼料。固城鎮利用稻秸稈作為食用菌栽培基質,是稻秸稈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南京市農科所現代農業研究室正在研究麥秸稈替代稻秸稈作為食用菌的栽培基質,并在固城湖生態區推廣應用,擴大秸稈的使用量。秸稈還可以還田(包括過腹還田方式),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保護大氣環境,降低碳排放,增加農民收益。

    建設最美鄉村低碳循環發展模式

    高淳被授予“國際慢城”稱號,無疑得力于固城湖地區的最美鄉村建設。最美鄉村不僅是一個概念,也不僅是一個目標,而是一種理念,一種意識,一種相對系統的發展思路。在建設最美鄉村的過程中,可充分發展以下模式。

    1建設最美鄉村技術集成模式

    高淳正在打造“長江之濱最美麗的鄉村”,把“最美麗鄉村”的愿望變成現實,固城湖生態區現階段的重點就是做好“七大工程”,分別是產業轉型升級工程、山水城林融合工程、藍天碧水寧靜工程、植樹造林綠化工程、城鄉環境整治工程、文明素質提升工程和文化保護發展工程。在具體實施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大對環保資金投入。每年安排環保專項資金,確保財政對環保支出增幅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同時大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經營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著力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全面實施“綠色高淳”工程和生態修復工程、加快構建“兩橫兩縱”生態網架。三是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切實提高項目環保準入門檻,對未經環評項目、不符合環保法規和技術標準項目,不予審批和核準立項,禁止批準新建任何化工項目,強制淘汰關停搬遷污染嚴重的企業和項目。四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設立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循環經濟示范工程、污染企業改造及搬遷、清潔生產審核等,年內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5.5%。

    2以戶用沼氣池為紐帶的養分循環技術集成模式

    農村污染既有點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污染源既來自農村日常生活,也來自農業生產。在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清潔生產等原理的基礎上,以戶用沼氣池為紐帶進行技術集成研究,實現了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固碳減排的目的。研究表明,興建沼氣工程不但能夠充分利用資源,促進生態農村建設,而且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一是沼氣能夠作為農村日常生活的能源,減少煤炭和薪柴的用量,節約燃料費。二是沼氣池產生的沼液、沼渣能夠作為肥料施入農田,減少化肥污染,節約化肥、農藥用量。以戶用沼氣池為紐帶的養分循環技術集成見圖2。

    3農村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

    對農戶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改善之間的矛盾分析表明,以農村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固城湖生態區的綜合治理必須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生態治理與經濟開發相結合的原則。為此,提出固城湖生態區農村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圖3)[6]。

第2篇

關鍵詞:演進規律;低碳高效;思路;模式

作者簡介:劉靜暖,女,吉林財經大學經濟中心教授、經濟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可持續發展與農業經濟理論。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3.01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3-01-03

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的研究最早可從春秋時期找到出處,但具有當代價值的,當屬魏晉時期學者們把氣候自然力上升到農業生產要素層面的探索。①據氣象學研究,受到人為因素影響,目前全球變暖及極端天象,嚴重影響農業發展。在英國率先提出低碳經濟以后,低碳農業進入理論界與實踐界的視野,并逐漸成為農業發展方式轉型的方向。吉林省作為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實施農業發展方式的低碳化轉型,不僅是振興區域經濟的需要;還是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保持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需要;更是減少氣候災害、保障土地安全、糧食安全,維持人類健康及貫徹十精神的需要。

一、低碳農業符合農業生產方式演進規律

結合國內外研究,現代低碳農業,是在全球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基本度量指標,以低碳農產品為核心、以碳匯產品為支柱的新興農業生產體系,強調在生產鏈條中凸顯二氧化碳低排放特質,旨在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改善農業小氣候環境、保障消費者健康,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的全新農業可持續發展范式。低碳農業具有“三性”特征,即低碳農業發展的全球性、外部性與長期性;低碳農業具有“三化”特征,即低碳農業的綜合化、產業化、現代化特征;低碳農業具有“三可”特征,包括碳排放的可衡量、可報告、可檢測。現代低碳農業是高效率的農業,符合農業生產方式演進規律。

從生態學視角看,農業生產方式的演進,經歷了一個由原始低碳低效農業、到化學高碳高效農業再到現代低碳高效農業的歷程。在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由于人類認識與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對自然界充滿敬畏。被動地選擇順應自然、依靠刀耕火種、畜力、人的體力的農業生產方式。該方式,單位糧食產量的資源消耗少,碳排放低,對氣候環境干預少。反過來,單位資源投入的生產效率低,屬于原始低碳低效農業。

從資本主義初期至今,隨著科技進步高歌猛進,人類對自然認識不斷深入,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人們對大自然由敬畏改成無畏,由順應改成凌駕。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后,伴隨著化學工業與機械工業的運用,化肥、農藥等的大量施用,農業產出效率大大提高同時,單位糧食產量能源投入與碳排放激增,對氣候自然力的擾動頻繁、猛烈,農業生產進入高效高碳階段。高碳的化學農業生產方式導致污染強度大、污染周期長、治理困難的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直接導致臭氧破壞、溫室效應、酸雨、水污染、水資源短缺等問題,使區域氣候惡化,極端天氣頻發,造成農業生產能力下降,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供給。高碳的生產方式引致土地日益貧瘠、土壤碳庫水平下降、農產品數量安全與質量安全遭遇挑戰。吉林省地處白山黑土的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地資源之一,素有“大糧倉”的美譽。然而,調查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高碳的生產方式已導致吉林省黑土地對生物、生態和糧食的原生態承載力遞減,有些區域甚至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現象,黑土地綜合生產能力的自然力基礎日漸脆弱。

隨著人類對高碳高效農業的反生態做法的反思,人為降低氣候災難意識的提高,民眾、企業與政府趨向于認同了農業發展方式只有走出高碳發展誤區,轉化為能源低投入、高效利用、二氧化碳低排放的現代低碳高效農業,才能實現天藍、地綠、水清、人類健康的天人合一生態目標。這種高效低碳農業既有優于原始社會低效低碳農業的高效,又有優于化學高碳農業的低碳,是一種人類積極主動選擇生態型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是一次質的飛躍。

從主體功能區的角度出發,吉林省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大省、商品糧基地,農業是區域重點產業。雖然目前商品糧增產百億斤糧食計劃已基本實現,但糧食的可持續增長,就目前的地力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據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研究,吉林省的區域環境水平、區域生態水平、區域抗逆水平三個“指數”在國內排名靠后,位列第22。說明吉林省農業發展模式是以環境犧牲為代價,不具可持續性。改變發展模式,要求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低碳升級。

二、吉林省低碳農業發展思路

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吉林省在農業低碳化轉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為全面低碳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未來應在種植、養殖與林業碳匯方面下功夫。

首先,種植業低碳化發展。吉林省在減量農業、綠色農業產品認證、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都為下一步的低碳種植業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低碳種植業發展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根據區域資源稟賦特點,遵循低碳農業發展規律,選擇適應本地區的發展模式,實行多元化、差異化發展;堅持低碳高效原則。低碳種植業應該在不降低產量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既不能恢復到最初的低碳低效農業,也不能發展當前的高碳高效農業,要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減量替代原則。化肥、農藥、農用薄膜的減量、替代,用農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農藥、生物治蟲替代化學農藥。用可降解農膜替代不可降解農膜;循環利用原則。把循環經濟的理念灌輸到低碳種植業發展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為資源永續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不斷提升對發展低碳種植業的認識,在生產、流通和廢棄物處理等各個環節進行低碳化升級,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和土壤碳匯工程,從而讓百姓吃到放心的糧食蔬菜。

其次,畜牧養殖業的低碳化。《牲畜與氣候變化》指出,牲畜及其副產品實際上至少排放了 325.64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占世界總排放的51%,遠遠超過糧農組織先前估計的18%。目前,吉林省在畜牧種植業協調共進的循環農業、沼氣池建設以及低碳畜牧養殖技術方面已有較多的實踐。未來發展低碳畜牧養殖,應堅持如下原則:資源節約原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發展低碳畜牧業應盡可能地節約使用各類資源,注重節約用水、減少人力、物力、財力消耗,提高畜禽生產效率,實現減投節能;綜合效益原則。加強低碳畜牧養殖業的科技自主創新,以最適量的物質投入,獲取最大的產出效益。生態安全原則。畜牧業的低碳化不僅涉及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更涉及農業生產技術轉型、食品安全、國民健康。低碳畜牧養殖是生產綠色畜牧產品的過程,既要收獲優質產品,又要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生產生態雙安全。科學系統原則。發展低碳需要養殖業,要有統籌的思維,即要考慮如何從技術、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農業生產對環境的破壞作用,實現農業環境友好,提高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實現農用資源的節約和可持續利用。通過政府的規范引導、人才隊伍的建設、增加資金和科技投入,大力提升社會各界對低碳畜牧業發展的認識、發展標準化和循環化的畜牧養殖業,做好低碳畜牧養殖產品的深加工、加強畜牧業生產污染的治理。

最后,碳匯林業的發展。依托于長白山原始森林,吉林省是全國聞名的林業資源大省,具有發展碳匯林的自然優勢。在自然條件方面,目前吉林省擁有經濟林面積約為7.92萬公頃,天然林面積571.26萬公頃,人工林面積148.22萬公頃。②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多部政策法規,強調要在繼續大力造林,擴大森林面積的同時,加強現有森林保護與經營,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增強森林固碳能力,增加森林碳匯。③雖然吉林省的碳匯林業建設尚處起步摸索階段,還沒有正式進行碳匯林業建設試點,也沒有啟動林業碳匯項目,但發展趨勢和潛力已日漸明顯。針對吉林省碳匯林建設現狀,本文認為應該堅持如下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把碳匯林業的建設與應對氣候變化和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相結合,在保持和增強吉林省森林碳匯能力的同時,以碳匯林業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政府與市場協調發展原則。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和鼓勵公眾主動參與碳匯林業的建設。引入競爭機制和市場法則,綜合運用政府補助和市場機制,減少國內應對氣候變化成本,推進吉林省資源碳市場的發展;充分爭取碳匯基金項目原則。吉林省在發展過程中應堅持積極爭取國際、國內碳匯項目資金,輔之以自籌資金,多方籌集資金來共同發展林業碳匯事業。

通過設立育林基金、建立多種形式碳匯體系、培育碳匯交易試點,發揮森林資源大省的林業碳匯優勢,為區域經濟、環境做貢獻。

三、吉林省低碳農業模式

我國低碳農業發展較好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福建采取了福建臺灣農業研究中心主導模式,通過發展碳匯農業、有機種養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等開展低碳農業實踐。廣西主要采取立體生態循環、綠色植保保護、免耕栽培、科學節肥減排、高效節水灌溉、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資源替代等模式發展低碳農業;江蘇采用立體種養節地模式、廢棄物循環利用模式、農用化學品替代與休閑觀光農業等發展低碳農業。吸取國內低碳農業經驗,結合省情,整合優勢資源、規避劣勢與風險,選擇的發展模式如下:

(一)低碳農業產業集群式模式

產業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產業或產品生產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大量企業及其相關支撐機構(包括供應商、生產商、顧客、地方政府、中介組織、知識生產機構等),依靠比較穩定的分工協作和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形成的有利于產業組織協調的空間集聚體,代表著介于市場和等級制之間的一種新的空間經濟組織形式。④根據吉林省自西向東依次為草原、臺地和山區的地形地貌特點,對低碳農業發展進行區域差異化設計,可以整合區域資源、發揮比較優勢,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低碳糧食、綠色畜牧業與綠色中草藥生產加工集群,從而提升區域農產品整體競爭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其中,西部草原地區,發展綠色畜牧養殖業。圍繞綠色畜牧養殖業,培育無污染的肉、乳、特色產品與加工企業,以大型企業為龍頭,形成綠色畜牧產業集群。中部臺地(黑土地),是世界聞名的黃金玉米帶,承載著糧食供給壓力,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其黑土地地力優勢,減少化肥施用,增加綠色有機肥,生產有機糧食,并形成集生產、加工為一體的糧食產業集群;東部山區是綿延起伏的長白山山脈,是天然的中藥藥材庫。充分發揮藥材庫優勢,培育綠色中藥材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形成區域藥業產業集群。將綠色畜牧業、綠色糧食產業及綠色中藥產業三個子集群有機結合,形成互助共生的吉林省大農業低碳產業集群。

(二)低碳農業“5R”模式

在農業生產中遵循循環經濟“5R”原則,即以循環經濟方式發展低碳農業。所謂循環經濟的“5R”原則,即為減量化(d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再生性(Reproduce)與替代性(Replace)原則。⑤其中,農業的減量化原則,靶向農業生產輸入端資源過度投放。要求從生產源頭節約使用資源,用較少的資源(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實現既定生產目標;再使用原則,靶向農產品低效利用。旨在延長產品與服務的生命周期,高效利用資源,減少排放;再循環原則,靶向農業輸出端資源的一次性利用。要求生產出的產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能夠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而不是當成垃圾丟棄;再生性原則,靶向農業生產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資源。要求農業生產盡可能使用可再生資源,要在保證資源再生性前提下,使資源的消耗速度慢于資源的再生速度;替代性原則,靶向農業生產使用的不可再生不可替代資源。要求,用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吉林省通過遵循農業“5R”原則,促進低碳農業發展,如采取如精簡包裝、秸稈資源化、沼氣和太陽能利用等方式。

(三)農產品碳標簽模式

目前,在低碳經濟發展大潮中,美國、日本、韓國及歐盟國家紛紛設計建立食品、家電、汽車等低碳認證機制,產品張貼碳(足跡)標簽,鼓勵減少碳排放,承擔相應的氣候生態責任。吉林省發展低碳農業,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對農產品實行碳標簽制。加強對低碳農產品認證的法律法規建設力度,通過對農產品碳足跡認證升級,促進低碳農業發展長效有序發展。對低碳農產品實施碳標簽制升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在農產品初級品生產環節上制定碳排放標準,促進生產源頭的低碳化;其次,在農產品加工環節上制定碳排放標準,促進加工過程低碳化;最后,在流通環節上制定碳排放標準,促進農產品流通過程低碳化。通過全程控制實行整個農產品生命周期碳足跡的減量化。

(四)林業碳匯模式

針對吉林省林業發展現狀,為了充分發揮吉林省的林業資源優勢、有效利用林業政策紅利,應通過積極推進林業碳匯可交易化,促進林業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集結政府、科研機構、金融企業等各方力量,通過政府政策引導、學術專業機構科技保障和金融企業的資金支持,構建林業碳匯交易機制、搭建林業碳匯交易平臺、培養專業碳匯交易人才,從而實現碳匯林經濟效益的有效補償。其一,設立育林基金。吉林省發展碳匯林業,增加資金投入,專款用于造林綠化增加碳匯。各級政府要積極組織義務植樹,嚴格執行退耕還林政策,中西部地區要更新改造“三北”農田防護林,開展荒漠化治理,加強“四旁”綠化。其二,加強已有林地保護。根據吉林省的實際情況,利用森林的儲碳功能,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減少毀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其三,建立碳匯交易市場。目前,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結合本省情況,積極申請引進碳匯林業項目,選取合適的地區率先搭建林業碳匯交易平臺,利用市場機制促進林業碳匯發展。

注釋:

①陳勇勤.中國經濟思想史[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124.

②張忠華、李昭昭. 吉林省森林碳儲量估計及碳匯價值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18).

③吉林省林業“十二五”發展規劃[EB/OL]. .

第3篇

關鍵詞 低碳生態高效循環農業;生產模式;社會經濟效益;前景;太湖地區

中圖分類號 F3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3-0288-02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mode of low carbon ecological efficient circular agriculture w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aihu Area.In this paper,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were analyzed,which was based on the Suzhou Wuyuet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The recycling of matter and energy,efficient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l for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ir cleaning system of the model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and industrial prospect of the model were analyzed,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aihu Area.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logical efficient circular agriculture;production mode;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prospect;Taihu Area

太湖地區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汊交錯縱橫,湖蕩棋布星羅,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自古以來就被稱為“魚米之鄉”。太湖地區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人口密度大,工業發達,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耕地面積逐漸減少,人均耕地面積已不足0.03 hm2[1]。近年來,由于化肥、農藥、除草劑、農膜等的大量使用,土壤和水體嚴重污染,導致耕地肥力明顯下降,河水質量顯著變差,湖泊富營養化日趨嚴重[2-3],并且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并且生產出的農產品已越來越不安全,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治理環境污染已刻不容緩。

如何將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科學的方法促進太湖地區的農業安全高效生產,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繁榮農村經濟,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迫切課題。循環經濟理論為太湖地區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對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再生利用,實現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是解決太湖地區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4]。近年來,人們在實踐中探索了多種循環模式:種養立體復合型[5]、套種立體型[6]、沼氣為紐帶的循環模式[7]等。蘇州市五月田有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有機農產品生產為核心,經過多年農業實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低碳生態高效循環生產模式。將該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和典型案例,提出太湖地區低碳生態高效循環農業生產模式,以期為太湖地區農業今后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支持。

1 農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一是耕地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太湖地區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缺乏的現象十分突出,人均土地面積0.03 hm2,只有全國人均水平的35.7%左右[1],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不斷增長,占用土地面積持續增加,人均耕地面積將進一步減少,嚴重威脅糧食安全。二是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太湖地區農業生產目前大多是傳統粗放型,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不斷增大。農膜、化肥和農藥大量使用,土壤、河流、湖泊等污染嚴重[2],不同程度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農業只有轉型升級,發展生態的、循環的農業生產模式才能逐漸改變目前這種狀況,只有充分利用土地,才能緩解耕地資源供需矛盾,只有充分利用資源,實施循環農業,降低排放量或零排放,才能逐步恢復生態環境。由此,太湖地區發展低碳生態高效循環農業生產模式是必然的選擇。

2 項目實施區概況

第4篇

關鍵詞:低碳;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休閑農業旅游是鄉村旅游的高級形式之一,是鄉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全面發展休閑農業旅游,有利于農村的產業升級和優化,實現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是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途徑。中國生態旅游科學發展高層論壇2008年提出:我國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產業持續、較快發展,其年總收入已達到400億美元,成為我國旅游產業一個新的增長點。隨著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為了當先旅游界的一個新坐標。休閑旅游由于對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強調,更加凸顯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閑農業旅游開發動力系統的構建

推――拉理論。英國學者唐曼(Tolman)認為動機可分為內在的和外在的。內在動機包含以驅力為基礎的情感(推動因素),外在動機包含認知(拉的因素)。旅游學者戴恩(Dann)認為,推動因素是內在的,是由于不平衡或緊張引起的動機因素或需求,它促使旅游動機的產生;拉的因素是外在的,與吸引物及目的地自身屬性相聯系,由旅游者對目標屬性的認知所產生,影響目的地的選擇。依據該理論,構建休閑農業旅游開發的動力系統。

通過對休閑農業旅游開發動力系統圖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推(旅游供給)和拉(旅游需求)二者之間不是獨立的,更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進行交流,彼此影響的。但是交流的水平由低到高分別是物質交流、文化交流和心理交流,物質交流是最低水平的交流,是以物質利益為主線的供需雙方的初級交流,結果是旅游者獲得地方熟悉感;文化交流時供需雙方以文化為主線的精神層面的交流,結果是旅游者獲得地方認同感;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的最高目標就是實現供需雙方心靈上的交流,使休閑農業旅游地成為“第二家園”,旅游者對旅游地形成根深蒂固感。為此,如何使旅游者形成這種根深蒂固感是對開發模式建設提出的第一個課題。

2.保障因素的重要作用要求我們在開發模式的建設中要特別注意其中的重要因素,如政府的角色、融資問題、社區參與問題。

3.在休閑農業旅游模式的建設中也應對支持因素加以重視。

二、低碳背景下休閑農業旅游發展模式研究

1.樹立生態文化的發展思想

樹立生態文化的發展思想就是要樹立生態文化理念,在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開發與保護并重等理念的指導下,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自身和諧發展;同時要構建生態文化制度,生態文化建設需要建立健全各項環保政策、法規和標準,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律保證;在理念的指導下將生態文化付諸實際,即從吃、住、行、游、購、娛這六要素上與生態文化相對接。作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在自然與社會生態關系上的具體表現,生態文化引導著人們的價值取向、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

以生態文化發展思想指導休閑農業旅游的規劃建設,需要遵循以下規劃原理:

(1)以生態規劃理論為指導構建休閑農業景觀體系

農業景觀規劃是指運用景觀生態原理,結合考慮地域或地段綜合生態特點以及具體目標要求,構建空間結構和諧、生態穩定和社會經濟效益理想的區域農業景觀系統。在整個農業景觀系統的規劃中首先要依法自然、繼承自然,多一些天然、少一些人工痕跡,多一些純樸、少一些現代干擾。其次要注重對農業景觀板塊這一概念及有關理論的應用,構建由農作物、花草樹木、水體、路徑和文化景觀要素結合的復合型農業景觀體系。從斑塊面積和形狀而言,主要作物類型機械化耕作規模效益已被證明只在

(2)以文化的塑造來克服休閑農業旅游的季節性限制

休閑農業旅游農業景觀為基礎資源的特性決定了其必然會受到旅游季節性的干擾。雖然通過對綠地、樹木、花草、水體等自然景觀的打造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旅游季節性的影響,但是這些畢竟是輔助的景觀系統,當農作物收割后或剛種植時,整個休閑農業旅游地會顯得格外蕭條,游客量銳減。這樣通過對村野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尤其是健身、養身文化、休閑體驗文化的挖掘,構建特設休閑養身、文化體驗項目來緩解旅游季節性對休閑農業旅游的沖擊。

(3)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構建節約型休閑農業旅游模式

這主要通過兩個方面的努力得以實現。一是構建節約型休閑農業旅游項目,主要包括建設節能型建筑、節約型旅游產品和對由旅游導致的垃圾污水的回收利用;二是要樹立節約的意識和建立節約制度,不但旅游服務人員、管理人員要樹立節約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旅游者和當地居民樹立節約意識。

2.構建多元型融資方式

探討旅游融資方式之前,需要明確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的資本形態與構成。旅游資源的資本形態,包括三個層次,即旅游資源區土地資本、旅游自然資源及建筑等物化的人文資本(即第一、二類資源)和旅游歷史文化資本。可見,旅游資源是由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構成的,土地及景觀是有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景觀利用權是無形資產。從資本的角度看,旅游資源作為被開發利用的對象,同時構成為資本的投入,其結構可區分為土地資本、景觀資本、歷史文化資本。其利用方式,則表現為土地使用權和旅游開發經營權。

一般而言,旅游開發的融資方式有以下七種:銀行信貸、私募資本融資、整體項目融資、政策支持性融資、商業信用融資、信托投資、國內上市融資。針對休閑農業旅游的具體特征和我國鄉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現在比較可行的融資方式是政府、農戶、村委會、企業的相互組合形式,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投資的比重會逐漸增大,政府的比重相應的減少;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小規模分散經營向大規模集中經營轉變),企業(包括銀行)的投資比重會逐步加大。

(1)“政府+開發商(農民)+社區(村委會)”的中小型休閑農業旅游融資模式

從順序上看,我們會發現這種旅游融資模式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其次是農民或開發商,最后是社區。我國特殊的國情、農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農民的實際收入水平決定,在休閑農業旅游的開發過程中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服務和政策甚至是專項資金的支持;農民收入水平不高和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的現實決定了初期休閑農業旅游的開發需要依賴于外部資金的支持,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農民和農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他們也必然會更多地參與到旅游的開發中。

(2)“開發商+社區+農民(村委會)”的規模化休閑農業旅游融資模式

規模效益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原理,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也是如此。發展規模化休閑農業首先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農民和農村都不足以提供如此規模的投入,同時,政府為休閑農業旅游規模化發展提供的是公共服務產品和有關政策支持,這樣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必然需要引進企業(包括銀行)。

3.深度開發旅游產品,走品牌化戰略

(1)主題上構建第二家園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旅游業的深入發展,旅游者對農業類旅游產品的需求不斷升級,傳統的以觀光娛樂為主的農業旅游產品雖然盛極一時,如成都錦江區“五朵金花”模式在全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只能算是高級農家樂,主要的旅游活動仍然是停留在淺層次的觀光娛樂上,并不能代表鄉村旅游發展趨勢。未來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就是為游客營造第二家園的休閑農業類旅游發展模式,其產品最大限度地突出原味性、休閑性、體驗性,經營者要提高品牌意識,積極走品牌化戰略。

第二家園是相對游客現在的居住地而言的,第二家園是對歐美國家鄉村旅游發展到第三個階段特征的概括,其實質就是通過空間的購回,將自身置于純樸的民風、淳厚的村野文化氛圍和原汁原味的鄉村風光之中,使游客身體上獲得最大享受,心靈上得到的最大撫慰。就休閑農業旅游而言,游客購回的空間主要是指生活空間和心靈空間。生活空間是指游客通過購回的方式,獲得在鄉村暫時生活的權利,與農民一起生活,體驗鄉村感覺,達到養身的目的。心靈空間是指游客走在連綿起伏的山間、感受潺潺流淌的山泉、領略廣闊無垠的農田、呼吸沁人心脾的花香,完全沉醉于濃郁的鄉村氣息中,達到了內心與大自然、與原生態的完美交流,進而達到養心的目的。

(2)具體產品設計上突出低碳主題

餐飲上原料主要來源于當地生產的綠色無污染菜品;交通上盡量減少機動車輛的尾氣污染,積極推動自行車、漫步等低碳運動,同時開發具有鄉村特色的畜力車等;住宿材料選取具有節能低耗的低碳材料,采用太陽能、風能等低碳能源;建筑景觀的設計上盡量不破壞生態環境,將建筑融于環境之中等等。

參考文獻:

[1]何昆.中國生態旅游科學發展高層論壇提出: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需要科學發展[N].光明日報,2008(6)

[2]張宏梅,陸林.近10年國外旅游動機研究綜述[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24)

[3]王仰麟,韓蕩.農業景觀的生態規劃與設計.應用生態學報,2000(11)

[4]肖篤寧.景觀生態學――理論、方法及應用[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1

第5篇

關鍵詞 固城湖生態區;低碳循環農業;模式

中圖分類號 F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2-0258-02

低碳循環農業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利用先進的技術,調整和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結構及產業結構,使物質和能量在循環系統中多級利用,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和農業廢棄物的產生,最大程度減輕環境污染,使農業生產經濟活動真正納入到農業生態系統循環中。循環農業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碳農業為基本特征的發展模式。循環農業是低碳農業經濟的載體,是農業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低碳農業,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農業,即所謂的“三低一高”農業[1]。

固城湖位于江蘇省高淳縣西南部,是高淳縣唯一的大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原為水陽江的過水性湖泊,官溪河建楊家灣節制閘后,轉變為相對封閉的水庫型湖泊,湖底高程5.5~6.5 m。當固城湖達到正常水位8.0 m時,湖泊面積24.5 km2,平均水深1.56 m,蓄水量3 800萬m3。20世紀90年代以前,固城湖水質為Ⅱ類水標準,水體營養貧乏。近年來,固城湖水環境質量明顯下降[2]。2005年固城湖水質為Ⅳ類,水體達輕度富營養狀態,水質的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農業生產活動中,氮、磷元素進入水體直接導致淡水水體的富營養化。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活動的不斷發展,污染逐漸加劇,對農業活動污染治理亟需加強。在湖區,由于化肥和農藥的濫施濫用,農村生活污水不經處理隨意排放,加之過度圍網養殖尾水直接排入湖庫,為湖庫提供了營養物質[3]。

在固城湖生態區進行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研究勢在必行,吸取同類湖區的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的研究,根據固城湖生態區農業發展特點,提出以下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期望進一步探索研究,形成較為完善的技術模式。

1 水產業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水產養殖,尤其是螃蟹養殖已經成為固城湖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帶和國內外知名的品牌[4]。在水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養殖污染問題,影響固城湖水質,由此針對性制定水系生態修復方案。

1.1 高密度水產生態養殖廢水減排技術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規模化、高密度水產養殖逐漸成為養殖業發展的熱點。但該養殖方式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污染物質,大多數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為了減少污染,要推廣高密度水產生態養殖廢水減排技術模式。該技術通過合理搭配養殖品種、精準投喂飼料、科學管養,結合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達到養殖池塘廢水有效減排、提高養殖成活率、增加產量與經濟效益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該模式,在同樣的養殖條件下,能夠減少70%的污水排放,增產率達到20%。該方式還具有簡單易操作、投入較少的優勢,可在實際生產中大面積推廣。

1.2 水產養殖廢水人工濕地處理與循環利用模式

為了解決固城湖周邊大規模、集約化養殖發展中養殖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造成水質富營養化的問題,將人工濕地技術同水產養殖有機結合,構建水產養殖廢水的人工濕地處理及循環回用系統(圖1)。

通過該模式處理后,出水的各項指標都低于漁業水質標準,達到回用要求,實現了水產養殖廢水零排放,節水效果明顯,并提高池塘產量25%,形成小環境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1.3 種草養魚凈化水質生態治理模式

固城湖水草中,90%以上都是沉水植物微齒眼子菜,這種水草不但漁業利用率低,還會產生季節性腐敗污染水質。對于湖中現有的微齒眼子菜要定期收割,以免腐爛后形成淤泥加重湖水富營養化。養殖處于食物鏈底層的魚類,如鲴屬魚類、銀鯽魚和鰱鳙魚等,主要以草和浮游生物為食。最近2年,在固城湖里放養了細鱗斜頜的環保魚,這類魚主要以水底的腐殖質和藻類為食物,能清除殘餌凈化水質,實現截污減排,在水中人工栽培有助于改善水質的金魚藻、黑藻、苦草等優質水草,共同構建綠色屏障,有效緩解水質的營養化和藍藻的問題。

2 種植業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固城湖生態區以種植稻麥、油菜為主。并將油菜與旅游有機結合在一起,2012年舉辦了第四屆高淳國際慢城金花旅游節,置身綿延萬里的油菜花海中,讓人如在畫中游。在種植業方面利用以下模式,加強低碳循環農業發展。

2.1 淤泥整治養地

淤泥沉積在河溝和河道中,不但堵塞河道、河溝,而且淤泥中富集了很多營養物質,還會影響水體水質。定時清除淤泥,將其作為肥料還田,不僅有效處理淤泥,還提升了土地肥力,不但有利于生態環境維持,而且能夠提高傳統農業的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

2.2 化肥合理施用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控制農業污染,就要控制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施用技術,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根據作物生長情況和土壤基礎肥力,確定施肥量和施肥時間,避免濫用化肥。二是大力推廣施用有機肥。有機肥不但能夠增加作物產量,還能夠培肥地力,具有生態環保等優點,可在實際生產中推廣。三是改革化肥施用過程中的鼓勵施用政策,改為區別化、鼓勵節約施用和科學平衡施用的政策[5]。

2.3 秸稈綜合利用

在我國,經常可以看到農民焚燒大量秸稈,既污染環境,又浪費了寶貴的秸稈資源。焚燒秸稈的主要原因是省工省力,秸稈沒有較好的利用方式。農作物秸稈用途廣泛,既是一種廉價、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又可作為反芻動物的飼料。固城鎮利用稻秸稈作為食用菌栽培基質,是稻秸稈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南京市農科所現代農業研究室正在研究麥秸稈替代稻秸稈作為食用菌的栽培基質,并在固城湖生態區推廣應用,擴大秸稈的使用量。秸稈還可以還田(包括過腹還田方式),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保護大氣環境,降低碳排放,增加農民收益。

3 建設最美鄉村低碳循環發展模式

高淳被授予“國際慢城”稱號,無疑得力于固城湖地區的最美鄉村建設。最美鄉村不僅是一個概念,也不僅是一個目標,而是一種理念,一種意識,一種相對系統的發展思路。在建設最美鄉村的過程中,可充分發展以下模式。

3.1 建設最美鄉村技術集成模式

高淳正在打造“長江之濱最美麗的鄉村”,把“最美麗鄉村”的愿望變成現實,固城湖生態區現階段的重點就是做好“七大工程”,分別是產業轉型升級工程、山水城林融合工程、藍天碧水寧靜工程、植樹造林綠化工程、城鄉環境整治工程、文明素質提升工程和文化保護發展工程。在具體實施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大對環保資金投入。每年安排環保專項資金,確保財政對環保支出增幅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同時大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經營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著力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全面實施“綠色高淳”工程和生態修復工程、加快構建“兩橫兩縱”生態網架。三是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切實提高項目環保準入門檻,對未經環評項目、不符合環保法規和技術標準項目,不予審批和核準立項,禁止批準新建任何化工項目,強制淘汰關停搬遷污染嚴重的企業和項目。四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設立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循環經濟示范工程、污染企業改造及搬遷、清潔生產審核等,年內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5.5%。

3.2 以戶用沼氣池為紐帶的養分循環技術集成模式

農村污染既有點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污染源既來自農村日常生活,也來自農業生產。在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清潔生產等原理的基礎上,以戶用沼氣池為紐帶進行技術集成研究,實現了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固碳減排的目的。研究表明,興建沼氣工程不但能夠充分利用資源,促進生態農村建設,而且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一是沼氣能夠作為農村日常生活的能源,減少煤炭和薪柴的用量,節約燃料費。二是沼氣池產生的沼液、沼渣能夠作為肥料施入農田,減少化肥污染,節約化肥、農藥用量。以戶用沼氣池為紐帶的養分循環技術集成見圖2。

3.3 農村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

對農戶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改善之間的矛盾分析表明,以農村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固城湖生態區的綜合治理必須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生態治理與經濟開發相結合的原則。為此,提出固城湖生態區農村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圖3)[6]。

4 結論

研究針對固城湖地區目前普遍存在的生態退化和農業面源污染問題,以及最美鄉村建設進行了集成研究與示范,形成了一批生態治理與資源利用技術模式。經過進一步的完善,將可在固城湖區及其他類似地區進行推廣應用。推行固城湖生態區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確保固城湖“一湖清水”。

5 參考文獻

[1] 黃國勤.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低碳農業的發展[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6):178-180.

[2] 王蘇民,竇鴻身.中國湖泊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93-294.

[3] 于忠華,黃文鈺,舒金華.南京市主要湖庫水環境現狀與演變趨勢分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5(4):37-39.

[4] 黃亦武,趙富山,吳建明.把脈高淳螃蟹產業發展[J].江蘇農業經濟,2009(8):43-45.

第6篇

關鍵詞:低碳;經濟;農業;經濟;發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5.194

低碳環保型社會建設是當今社會建設發展的一種主流模式,在低碳經濟的環境下,要求現代化農業經濟朝著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向進行發展。相對于我國而言,農業經濟是社會經濟的重要部分,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可以調整產業結構,還有助于社會經濟的建設。但是,當前在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出現了很多問題,影響了整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以下本文針對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

1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現狀

1.1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應用的體系不適用

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應用的體系依舊是承包責任體系,由于這種體系缺少接耐、創新,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基礎并不結實。以往的農業經濟體系無法滿足低碳農業發展各方面的要求,并且以往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過于分散,特別是注重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短期效益,但是,在當今社會所倡導的低碳農業經濟,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較大,而且取得經濟效益的周期相對較長,這就造成了部分群眾對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認可和支持。

1.2農業經濟生產理念過于落后

因為我國各個地區農村的知識普及性比較差,獲取相關信息也不夠及時,導致目前在農村里許多人對低碳農業經濟發展認識不足,也沒有形成良好的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理念,當得知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較大,而且取得經濟效益的周期相對較長時,很多人都難以接受這種事實,由此產生了抵抗心理。

1.3缺少科學技術的輔助

在當前低碳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因為缺少科學技術有效的輔助,導致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所獲得的成果并不理想,對形成規模化的生態農業經濟還有一定的距離,不能很好的滿足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過程中,應該合理地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發展的基礎,強化農業生產的科學含量,這樣才有利于低碳農業經濟模式的發展。

2針對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問題的措施

2.1樹立低碳農業理念和創新農業生產體系

在分析了我國目前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現狀后,發現這些問題都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本文結合相關資料提出以下幾點措施,希望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之所以不能在農村順利開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們對低碳農業的作用和價值并不了解,以及生產理念過于落后。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加強低碳農業方面的宣傳,讓人們正確地認識到發展低碳農業的作用和價值,可以安排專業的團隊到當地農村每家每戶進行宣傳,也可以把當地農村的群眾組織起來進行培訓,從而幫助人們樹立良好的低碳農業理念,促進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在農村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還需要對農村的農業經濟體系進行創新,在承包責任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出有利于發展低碳農業經濟模式的生產制度,促使低碳農業經濟能夠取得實質性的發展。

2.2合理地引用相關科學技術

根據低碳經濟環境下對農業經濟發展低污染、低消耗等要求,所以在建立的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中提到要節約水電、合理地用藥施肥以及科學地進行農業生產等內容。首先,在農業生產環節里,應該選擇效果較好的肥料和農藥,并且減少對化肥農藥的運用,根據低碳農業的要求調節農業化肥的使用結構,在保證殺蟲和育肥功能的前提,盡可能地降低農藥和化肥對土壤結構的破壞;其次,是化肥和農藥的應用,在化肥方面應該大力地推廣農家肥、有機化肥以及復合肥等,從而提高土壤中有機物質的含量,在農藥方面政府應該加快生物農藥的研發,可以使用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或者通過選擇抗病植株等手段來降低對農藥的使用,合理地滿足低碳農業有機發展和綠色的要求;最后,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重視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節的相關科學技術的應用,目前,人們研發的“養殖-沼氣-種植”這種農業循環經濟模式,能夠有效地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運用和廢物的回收,滿足了低碳農業低污染、低消耗的要求,所以,應該在我國各個地區大力地進行推廣。

2.3健全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

相關制度不完善也是一個影響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在農村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從多個角度合理地健全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針對我國低碳農業發展起步較晚的原因,政府可以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低碳農業經濟發展制度,再結合我國的國情合理地制定。另外,低碳農業經濟發展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較大,政府可以鼓勵發展融資,通過相關途徑為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為低碳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3結語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環境下,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還存在許多問題,應該從樹立低碳農業理念和創新農業生產體系;合理地引用相關科學技術;以及健全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這幾個方面出發,促進低碳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鐵.低碳經濟視閾下的休閑農業發展研究[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

[2]許廣月.中國低碳農業發展研究[J].經濟學家,2010(10).

[3]匡躍輝.論低碳消費模式的實現[J].消費經濟,2010(05).

[4]朱濤.河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程與中部六省對比評價[J].市場研究,2012(10).

第7篇

 

低碳環保型社會建設是當今社會建設發展的一種主流模式,在低碳經濟的環境下,要求現代化農業經濟朝著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向進行發展。相對于我國而言,農業經濟是社會經濟的重要部分,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可以調整產業結構,還有助于社會經濟的建設。但是,當前在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出現了很多問題,影響了整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以下本文針對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

 

1 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現狀

 

1.1 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應用的體系不適用

 

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應用的體系依舊是承包責任體系,由于這種體系缺少接耐、創新,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基礎并不結實。

 

以往的農業經濟體系無法滿足低碳農業發展各方面的要求,并且以往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過于分散,特別是注重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短期效益,但是,在當今社會所倡導的低碳農業經濟,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較大,而且取得經濟效益的周期相對較長,這就造成了部分群眾對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認可和支持。

 

1.2 農業經濟生產理念過于落后

 

因為我國各個地區農村的知識普及性比較差,獲取相關信息也不夠及時,導致目前在農村里許多人對低碳農業經濟發展認識不足,也沒有形成良好的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理念,當得知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較大,而且取得經濟效益的周期相對較長時,很多人都難以接受這種事實,由此產生了抵抗心理。

 

1.3 缺少科學技術的輔助

 

在當前低碳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因為缺少科學技術有效的輔助,導致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所獲得的成果并不理想,對形成規模化的生態農業經濟還有一定的距離,不能很好的滿足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過程中,應該合理地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發展的基礎,強化農業生產的科學含量,這樣才有利于低碳農業經濟模式的發展。

 

2 針對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問題的措施

 

2.1 樹立低碳農業理念和創新農業生產體系

 

在分析了我國目前低碳經濟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現狀后,發現這些問題都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本文結合相關資料提出以下幾點措施,希望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之所以不能在農村順利開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們對低碳農業的作用和價值并不了解,以及生產理念過于落后。

 

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加強低碳農業方面的宣傳,讓人們正確地認識到發展低碳農業的作用和價值,可以安排專業的團隊到當地農村每家每戶進行宣傳,也可以把當地農村的群眾組織起來進行培訓,從而幫助人們樹立良好的低碳農業理念,促進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在農村的順利開展。

 

另一方面,還需要對農村的農業經濟體系進行創新,在承包責任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出有利于發展低碳農業經濟模式的生產制度,促使低碳農業經濟能夠取得實質性的發展。

 

2.2 合理地引用相關科學技術

 

根據低碳經濟環境下對農業經濟發展低污染、低消耗等要求,所以在建立的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中提到要節約水電、合理地用藥施肥以及科學地進行農業生產等內容。

 

首先,在農業生產環節里,應該選擇效果較好的肥料和農藥,并且減少對化肥農藥的運用,根據低碳農業的要求調節農業化肥的使用結構,在保證殺蟲和育肥功能的前提,盡可能地降低農藥和化肥對土壤結構的破壞;

 

其次,是化肥和農藥的應用,在化肥方面應該大力地推廣農家肥、有機化肥以及復合肥等,從而提高土壤中有機物質的含量,在農藥方面政府應該加快生物農藥的研發,可以使用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或者通過選擇抗病植株等手段來降低對農藥的使用,合理地滿足低碳農業有機發展和綠色的要求;

 

最后,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重視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節的相關科學技術的應用。

 

目前,人們研發的“養殖-沼氣-種植”這種農業循環經濟模式,能夠有效地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運用和廢物的回收,滿足了低碳農業低污染、低消耗的要求,所以,應該在我國各個地區大力地進行推廣。

 

2.3 健全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

 

相關制度不完善也是一個影響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在農村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從多個角度合理地健全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針對我國低碳農業發展起步較晚的原因,政府可以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低碳農業經濟發展制度,再結合我國的國情合理地制定。另外,低碳農業經濟發展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較大,政府可以鼓勵發展融資,通過相關途徑為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為低碳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3 結語

第8篇

關鍵詞 喀斯特 低碳農業 石漠化 氣候變化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1南方喀斯特地區農業發展情況

以貴州高原為中心的中國南方喀斯特面積達55萬km2,是中國乃至世界熱帶、亞熱帶喀斯特分布面積最廣、發育最強烈的地區。范圍涉及貴州、云南、廣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廣東8省區(以下簡稱南方8省)。該區域的喀斯特環境與生態問題在全國和全世界都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依據國務院2008年批復的《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06-2015年)》(以下簡稱大綱)的統計,在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總人口2.22億人,其中農業人口1.79億人,占總人口的80.63%。農業在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該區域的農業經濟發展并不容樂觀,長期落后與全國其他地區,不論是農業生產總值,糧食產量,還是農民人均純收入都長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相對落后,農業生產亟需改善。與此同時,當地的農業發展還受到了石漠化和全球變暖兩大環境問題的威脅。一方面,由于在脆弱的喀斯特地區,歷史上不合理的人為活動引起生態環境惡化形成的石漠化問題,使得當地水土流失加劇,耕地條件惡化,人地矛盾突出嚴重制約著當地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由于全球變暖導致的極端天氣,如2008年南方的雪災和2010的大旱,都給該地區的農業生產造成了重大影響。在如此惡劣的農業發展背景下,低碳農業作為一種節約型、環保型、生態型和高效益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農業發展的理想選擇,理應受到當地社會的重視,并在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進行推廣。

2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發展低碳農業的必要性

(1)發展低碳農業,增加南方喀斯特地區農業產出,提高農民收入。根據大綱的相關統計,2005年,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農業生產總值為5513億元,糧食總產量9397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547元,相當于當年全國平均水平的78%。現有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166個,占8省(區、市)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數的67%,占全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數的28%。人均耕地面積1.3畝,部分石漠化嚴重地區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5畝。巖溶地區有限的耕地大多屬于旱澇不保收的貧瘠山地,中低產田比重超過70%;有效灌溉耕地面積約占耕地總面積的34%;坡耕地比重超過40%,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旱地占坡耕地面積的25%左右。可見,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農業發展問題存在著人地矛盾、土地產出低、耕地條件差等關鍵問題。而低碳農業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減少農業投入,同時能夠增加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培肥土壤,是南方喀斯特地區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理想途徑。

(2)發展低碳農業,促進南方喀斯特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增加石漠化綜合治理的減源匯效益。不論是在石漠化的形成,還是在石漠化綜合治理中,農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首先,以刀耕火種、坡地開墾、過度采樵、過度放牧等為主要特征的喀斯特地區傳統農業活動是導致石漠化的主要人為因素。其次,石漠化綜合治理中林草植被的保護和建設、草食畜牧業發展、水土資源開發利用、基本農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和易地扶貧搬遷、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以及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等六大工程無不與農業密切相關。因此,發展低碳農業,實現南方喀斯特地區農業發展的節約、環保、生態,將對我國石漠化綜合治理大有裨益。同時,發展低碳農業增加農業收入,能夠有效的緩解人地矛盾,遏制農業活動對石漠化的促進作用,保障石漠化綜合治理成果。除此而外,袁道先院士曾經指出,石漠化是碳排放過程,而其治理是固碳增匯的過程。通過石漠化綜合治理實現石漠化地區的農業的低碳發展,那么,將會大大豐富石漠化綜合治理的減源匯效益。

(3)低碳農業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首先,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農業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發展低碳農業,實現農業經濟的低碳化,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對于農業人口比例達到80%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而言,實現低碳經濟對發展低碳農業的要求更強烈。其次,農業已成為溫室氣體的第二大排放源,同時,又具有巨大的碳匯潛力,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生態農業系統可以抵消掉80%的因農業導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發展低碳農業是減源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對于面積達55萬km2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而言,發展低碳農業,應對氣候變化,既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王昀.低碳農業經濟略論[J].中國農業信息,2008(8).

[2] 熊康寧,等.點石成金―貴州石漠化治理技術與模式[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1.

[3] 高貴龍,等.喀斯特的呼喚與希望:貴州喀斯特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3.

[4] 許廣月.中國低碳農業發展研究[J].經濟學家,2010(10).

[5] 陳興中,孫麗麗,李富忠.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之路探析[J].商場現代化,2009(30).

[6] 陳莉.低碳農業經濟: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1(3).

[7] 何蒲明.我國發展低碳農業的必要性、前景與對策分析[J].農業經濟,2012(1).

第9篇

[關鍵詞] 現代山地 農業發展 模式

[中圖分類號] F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4-0039-01

前言:當今時期,很多山地農業基本上還是采取傳統的耕地農業方式,隨著國家對農業發展的不斷重視,各省級政府加強開展現代高效山地農業發展的研討,要求高原山地農業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條件,加強立體農業、特色農業、以及生態農業的發展;同時注重對鄉村旅游業、休閑農業、以及新型農業的發展,以此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

1 山地農業的功能及其拓展

對于農業的劃分,主要是依據自然環境條件、以及其對農業活動產生的影響,以此將農業劃分為平原農業、山地農業、以及水域農業三部分。根據地質學知識分析,山地指的是,海拔在500m之上,相對高差在200m之上的區域,同時呈脈狀分布的地表形態,由丘陵、高山、或者山谷交錯相連[1]。山地也可以說是山間谷地、山間盆地、以及山嶺的總稱。如果以山地農業的角度分析,過往的山地農業,主要起到解決人民溫飽的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山地農業的作用也逐漸放大延伸,具體擴展功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山地農業需要對糧食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第二、山地農業需要促使山區農村擺脫貧窮的局面,逐漸奔向生活小康,與全國平均生活水平相持平,山地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第三、山地農業作為農耕文化較為關鍵的組成,承載著人類傳統農業文化的作用;第四、山地農業對于生態安全具有一定的維護作用,山地農業的發展階段,必須保證生態環境的安全,保證生態平衡;第五、山地農業對于一些林木、藥材、以及反季節蔬菜起到一定的保護責任。

2 現代高效山地農業發展新模式

2.1 現代山地高效特色農業發展需要發揮氣候和資源優勢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一項長期工作內容,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前提。現階段,山地農業不斷開展各項改革,國家也加大力度扶持山地農業,希望能夠推動山地農業的發展,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因此,山地農業在發展建設中,需要對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環境重新認識,充分考慮,積極利用當地環境,擴展山地農業發展的渠道。此外,山地農業的發展之路,務必同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僅僅需要考慮當地環境因素,同時需要以當地特色資源為基礎,開辟一條具有山地特色的農業高效發展之路。比如說,某些山區蘊含豐富的礦產資源,同時具有較為獨特的、多樣性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能夠極大程度的促進山地農業的高效發展,逐漸拉小同其他區域經濟之間的差距。部分山地農業發展可以充分與本地區鄉土風情、自然景觀、以及農耕文化充分結合,以此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或者鄉村旅游業,展示山地高效農業的特色,建設新型的多業態山地農業,以此促進農業的增收。

2.2 現代山地高效特色農業的發展要善于引進先進的技術

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為山地高校農業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指引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社會中各個的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大力支持。因此,山地農業的高效發展,也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引導[2]。當前時期的山地農業發展,必須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積極采用科學技術,實現農業發展的創新,以及農業產品的生產方式、等內容。比如說在農產品的銷售方面,可以采取網絡貿易,開展電子平臺交易模式,改變傳統的銷售方式,全面實現山區農業的點對點銷售方式,直接提升農民的經濟收成。利用網絡銷售方式,能夠實現全國甚至全球經濟的往來,將山區特色農產品很好的宣揚出去,逐漸打通銷售渠道,進而促進山區農民的經濟收益,推動小康社會建設的進展。此外,可以針對部分山區,建設產業研究基地、或者工業發展園,整體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

2.3 現代山地高效特色農業的有效發展需要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

及時轉變農業發展觀念,能夠為發展山地農業指明正確的前進道路。所以現階段的山地農業發展,需要梳理正確的發展理念,使山地農業發展不僅僅需要建立科學的工業、市場理念,同時需要樹立正確的生態發展觀念。可以利用工業發展帶動農業發展的形式,以此逐漸推動農業現代化,進而使山地農業的科學技術能力、機械農業覆蓋范圍得到提升;利用科學技術,能夠進一步提升土地產出量、以及產品質量,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因此,只有樹立正確的市場理念,才能滿足山地農業高效發展的需求,發揮農業生產的多功能性,推動農業產業的不斷改革和深化,提升農副產品的市場供應力,使山地農業更加具有規模化、特色化、集約化、以及組織化[3]。山地高效農業的發展,樹立正確的生態理念,也就是對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小康社會建設重新認識,高度重視,嚴格遵循“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政策,嚴守天上、地下、山中、水里四條基線,保證山地環境空氣常新,大地常綠,碧水長流,以此使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能夠更快更好的發展。

總結:總而言之,現代高效山地農業發展,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區自然環境,大力發展特色山地農業,秉持高效、安全、優質、生態的基本原則,大力發展山地鄉村旅游業、以及新型農業,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和社會化。使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能夠與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進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黃婧,史瓊,歐國武,等.貴州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5,43(8):275-279.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黄鸭精品aⅴ导航网站入口 | 青柠影视在线观看免费高清中文 | 青青青青操| 日韩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 窝窝九色成人影院 |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 7788色淫网站免费观看 | 欧美激情欧美激情在线五月 | 国产a久久 | 两个人做羞羞的视频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点播时间 |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 先锋影音人妻啪啪va资源网站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电影 | 天天干天天玩 | 亚洲第七页 |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 国产免费无遮挡吸乳视频 | 亚洲黄网av |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 | 久久99亚洲精品 | 成人高清在线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无遮挡边摸边吃奶边做视频 | 伊人蕉影院久亚洲高清 | 亚洲一级黄色片 | 欧美第五页 | 亚洲老板91色精品久久 | 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 | 偷看少妇自慰xxxx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同性男 | 久久九九看黄一片 |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av射进来| 日本videos18高清hd下 | 精品国产精品三级精品av网址 | 国产中文在线播放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小说 |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 午夜久久福利 | 成人女人看片免费视频放人 |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 | 午夜少妇视频 |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 国产sm主人调教女m视频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美图 | 欧洲精品欧美精品 | 91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 久草网在线视频 | 黄色三级国产 | 久久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精品网站 | youporn免费视频成人软件 | 免费成人深夜夜行网站视频 | 免费一区视频 |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caoprom超碰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在线 | 青青青手机在线视频 |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成人 | 免费久久片 | 国产欧美日韩a片免费软件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 日本黄又爽又大高潮毛片 | 精品二区在线 | 午夜青青草 |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放a 国产一级一片射内视频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 | 国产高潮网站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久久羞羞 | 99国产偷伦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视频成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 国产后进极品圆润翘臀在后面玩 |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成人麻豆午夜电影 | 就要日就要操 | 午夜激情免费视频 | 古装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 寡妇av | 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水蜜桃 | 成人免费版欧美州 | 国产无套内射普通话对白 | 狠狠色狠狠色合久久伊人 | 一进一出下面喷白浆九瑶视频 |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二区免费 |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91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麻豆传媒av在线播放 | 网友自拍区视频精品 | 国产精品91在线 | 在线va无码中文字幕 | 公妇乱淫中文字幕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操片| 日本伊人久久 | 狠狠干狠狠干狠狠干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毛片网站 | 欧美激情999 | 97夜夜澡人人波多野结衣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传媒 | 欧美肥臀大乳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91我把她日出白浆 |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 小视频成人 | 亚洲欧美人色综合婷婷久久 | 黄色片免费网站 |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熟妇与子伦hd | 日本美女动态图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91丨porny丨蝌蚪新疆 | 少妇久久久久久被弄到高潮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 a在线观看 | 久久久一二三四 | 中国一级特黄真人毛片免费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外站 | 久久一精品 | 五月激情在线 | 女人与拘性猛交视频 |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人妻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私人毛片免费高清影视院 | 欧美在线视频第一页 |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v久久ww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午夜福禁果tⅴ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 五月天黄色网 | 国产精品自拍在线 | 东北妇女xx做爰视频 | 一级成人av| 卡通动漫av |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 男女后进式猛烈xx00动态图片 |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在线看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一级片在线免费播放 | 欧美精品福利 | 久久噜噜少妇网站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址 |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三级 |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 成人美女免费网站视频 | 91传媒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 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 国产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专区在线播放 | 91精品国产92久久久久 | 女女互磨互喷水高潮les呻吟 | 三级视频在线 |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 中文学幕专区 | 乱短篇艳辣500篇h文最新章节 | 国产91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男男野外做爰全过程69 | 91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男女羞羞视频网站18 |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季av |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 | 农村妇女愉情三级 | 天堂网成人 | 久久免费国产视频 |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 | 一本到综在合线伊人 | 9l视频自拍九色9l视频成人 |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另类一二三四区 | 狼人综合网 | 国产一精品久久99无吗一高潮 | 国产 剧情 在线 精品 | 91chinese一区二区三区 | 一二三四日本中文在线 | 97成人免费 | 亚洲 欧美 变态 另类 综合 | 丝袜老师办公室里做好紧好爽 |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 黄色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av综合|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又免费 | 国产91久|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日韩欧美aaaa羞羞影院 | 日韩少妇白浆无码系列 | 黄色草逼视频 | 男女黄床上色视频 | 女神呻吟娇喘高潮毛片 | 激情久久综合 |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 日韩精品h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一二三区不卡 | 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久久尤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性生活大片免费看ⅰ软件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777 |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 久久久久女人 | 国产a免费视频 | 午夜伦y4480影院中文字幕 |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你懂的 |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叶玉卿 | 91私密视频| 麻豆精品国产传媒 | 99久久精 | 一级淫片a看免费 |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99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 | 激情文学综合网 | 诱惑の诱惑筱田优在线播放 | 国产日产亚洲精品 | 国产农村熟妇videos |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 亚洲色图 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 草草浮力地址线路①屁屁影院 | 在线观看午夜 |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97 | 日本黄色免费网址 | 欧美一区免费观看 |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 日韩精品av久久有码一区浪潮 |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日韩少妇av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片在线看 |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 在线观看中文av |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 麻豆视频观看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久久高清毛片 | 久久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精品免费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国产成人综合网 |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第8页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 好吊妞精品视频 | 18黄暴禁片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夜夜爽 | 欧美a网站 | 欧美毛茸茸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777午夜福利理论电影网 | 免费黄色毛片视频 | 1区2区3区高清视频 日本肥老妇色xxxxx日本老妇 |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天天舔天天摸 | 国产亚洲一区在线 | 美腿丝袜高跟三级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精品中字 | 亚洲午夜精品a片久久www慈禧 | 爱豆国产剧免费观看大全剧集 | 亚洲精品一区中文字幕 | 狠狠干夜夜骑 | 韩国和女邻居做爰2三级 |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香蕉97视频观看在线观看 | 黄色一级免费大片 | 国产精品精品 | 男人天堂色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免费 | 少妇高潮流白浆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麻豆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 |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 欧洲美女高清视频 | 亚洲综合射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 国产后门精品视频 | 手机天堂av| 黑人与饥渴少妇在线 | 男人添女荫道口喷水 | 女同三级在线观看bd |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 特级a老妇做爰全过程 | 噜啦噜色姑娘综合 | 中文字幕av无码人妻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 国产午夜网站 | 78色淫网站女女免费 | 日本丰满的人妻hd高清在线 |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 ass极品国模pics| 日本丰满少妇免费一区 | 97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兔费看少妇性l交大片免费 脱裤吧av导航 | 18成禁人视频免费 |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婷婷六月 | 亚洲最大成人在线视频 |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人人草网站 | 91人人草|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日嗨 |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 色妞av | 亚洲第一毛片18我少妇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天堂 | 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28p | 亚洲天堂av片 |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24小时日本在线www免费的 | 国产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按摩害羞主妇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 国产88av |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 极品白嫩丰满美女无套 | 成人麻豆视频 | 偷窥自拍亚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 法国a级理论片乱 | 日本丰满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 九一色视频| 香港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 | 亚洲精品一线二线 |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毛片毛片精品天天看软件 | 少妇高潮惨叫喷水在线观看 | 天天综合亚洲综合网天天αⅴ | 九一成人网 | 99国产精品一区 | 黄色一级片儿 | 影音先锋中文在线 | jzzijzzij日本成熟少 | 日本不卡网 | 午夜大片男女免费观看爽爽爽尤物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黄色免费在线网站 | 久草在线免 | jizz日本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字幕 | 欧美人与动牲交免费观看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日日射天天干 |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 风流少妇又紧又爽又丰满 | 国产传媒精品 | 1024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农村人伦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 藏春阁福利视频 | 日噜噜夜噜噜 | 8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蜜臀aⅴ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老师 | 999国产精品 | 五月天丁香婷 | 狠狠做六月爱婷婷综合aⅴ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狠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 久草福利免费 | 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 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老年人 | 国产99在线 | 欧美 | 无码里番纯肉h在线网站 | 91pony九色| 久草av在线播放 | 国产女人叫床高潮大片免费 | 丁香五香天堂 | 一节黄色片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天天5g天天爽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桃臀 | 国产又猛又黄又爽三男一女 | 精品久久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 | 欧美精品99久久久 | 麻豆av在线播放张芸熙 | 日本人添下边视频免费 | 韩国三级hd两男一女 | 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的特点 | 天堂久久av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 | 国产免费网 | 日韩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美女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 成年人av在线播放 | 欧美特黄一级大片 | 久操视频在线播放 | √8天堂资源地址中文在线 √天堂 | 偷窥日本少妇撒尿chinese | 国产黄色一级片视频 | 午夜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91富婆露脸刺激对白 | 欧美色频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 | 伦伦影院午夜理论片 |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 先锋资源中文字幕 | 爱情岛成人www永久地址 | 免费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软件 |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探花 | 色综合天天色 | av在线男人天堂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男男网站 | 在线成人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少妇免费 | 国产美女久久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国产a级一级片 | 色屁屁www影院入口免费 | 嫩草视频国产精品 | 成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 免费精品午夜 |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 久久久久久一级片 | xxxxx在线观看 | 天堂禾欧美城网站 | 色综合久久中文娱乐网 | 午夜av免费 | 成年性羞羞视频免费观看无限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三级a级中文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5 | 久9在线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 a√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 天天拍天天操 | 97夜色| 中文字幕第7页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 | av片在线看 | 1024毛片基地 | 可以直接看av的网址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 久久草在线视频播放 |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 | 亚洲小说另类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丝袜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 日日干网站 | 久久久橹橹橹久久久久高清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 少妇奶水亚洲一区二区观看 | 国产人妻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 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三级a做爰视频哪里看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成人三级黄色 | 三级在线网站 | 欧美日韩久久久 | 欧美日韩久久久久 | 日日骚av | 六月色丁香 | 国产三级av片 | 国产女同疯狂作爱系列 | 欧美另类交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 | 久久精品大香薰 | 能在线观看的av | 日韩在线你懂的 | 一级黄色大全 | 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软件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 91爱爱爱爱 | 爽爽影院在线免费观看 | 一色桃子av大全在线播放 |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 国产精品一二三四五 |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 | 果冻传媒色av国产在线播放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涩涩网站免费看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网站免费 | 91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 天天色综合天天色 | 日本少妇xxxx | 免费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衣片 | 在线观看三级视频 | av在线免费网址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九九精品99国产精品 | 各处沟厕大尺度偷拍女厕嘘嘘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手机在线一区 | 熟妇五十路六十路息与子 | 午夜视频日韩 |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 黄色av网址在线观看 | 91色蝌蚪 |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综合国产人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在线 | 亚洲h在线观看 | 黄色网免费看 | 成人91在线观看 | www.夜夜爱|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ⅴ | 毛片网络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国在线 | 秋霞国产精品 | 亚洲a麻豆乱潮 | 叼嘿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视频在线 | 国产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 | 色播在线观看 | 9.1成人看片免费版 9191国产精品 |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 姑娘第5集在线观看免费好剧 | 一本色道久久hezyo加勒比 | 啪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 | 国产欧美激情日韩成人三区 | 日本五十肥熟交尾 | 俺来也俺也啪www色 俺啪也 | 性——交——性——乱免费的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偷窥日本少妇撒尿chinese | 国产99精品 | 国产精品成人网 | 祥仔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 |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免费asmr色诱娇喘呻吟欧美 | 日韩欧美一级片 | 欧美日韩中文视频 | 亚洲aⅴ久久精品 | 超碰97在线免费观看 | av手机网站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8年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 | 已婚少妇露脸日出白浆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999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午夜福利三级理论电影 | 激情五月综合色婷婷一区二区 | 老司机av福利 | 丰满少妇麻豆av苏语棠 | 久久成人激情 | 成人做爰9片免费看网站 |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吃奶汁 |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 国产女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 夜夜操影视 | 日本啊v在线 | 国产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 久操色 | 亚洲色欲色欲天天天www |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巨大乳女人做爰视频在线看 |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一本岛高清乱码2020叶美 | 性欧美ⅹxxxx极品少妇小说 | 琪琪电影午夜理论片八戒八戒 |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 av片在线观看 |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第8页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 国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柚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丁香伊人 | 男人天堂网在线观看 | 免费成人国产 | 久久国产柳州莫菁门 | 美女激情网站 | 成 人影片 免费观看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国产精品xxx在线 | 国产九色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