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14:33:36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一篇醫師參加培訓前后崗位能力的自我評價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2013年國家衛計委等7部門下發的《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下簡稱“住培”)是培養合格臨床醫師的必要途徑,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醫學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1]。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住培制度日趨完善,但仍需要強化內涵建設,不斷提升培訓滿意度和培訓質量。廣西屬于西部地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衛生人才隊伍配置有待進一步加強[2-4],加快完善住培制度,培養出更多綜合素養全面的醫學衛生人才。崗位勝任力是在日常醫療服務中熟練地運用溝通技能、學術知識、臨床推理、情感表達和反思行為,以求所服務的個人和群眾受益的綜合能力[5]。本研究通過住院醫師進行規范化培訓前后崗位勝任力的自評調查,分析培訓效果,了解住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廣西地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進一步完善住培管理制度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2018—2020年在廣西參與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主要包括內、外、全科等30個培訓專業,樣本覆蓋19個住培基地。
1.2研究方法
緊緊圍繞住培目標,立足崗位勝任力,利用問卷星自行編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崗位勝任力調查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和崗位勝任力自我評價的內容。其中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學歷、培訓身份和就業單位等,崗位勝任力自我評價包括專業知識、臨床技能、臨床診療服務、醫患溝通、與同事或其他成員的溝通、團隊合作、協調管理和領導能力、醫學倫理與道德、以自我為導向的學習能力、教學能力、基本科學研究能力11個維度,每個維度采用10分制(1分為最差,10分為最好)。該問卷克隆巴赫系數為0.987,信度良好。從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通過網絡推送問卷,對全廣西19個住培基地的住院醫師進行問卷調查。為保證調查結果可靠,問卷由各培訓基地的教學管理人員在住院醫師QQ群發布,采用匿名答卷方式,問卷設置為需填寫完成后方可提交。
1.3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Excel2013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校對和數據邏輯核查。利用SPSS23.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采用(x±s)和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用t檢驗或者方差分析進行假設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與分析
2.1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25份,收回有效問卷108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6.18%。其中男性460人,女性622人;本科學歷888人,研究生學歷194人;按培訓期間身份類型分,社會學員432人,其他類型學員650人;按培訓結業后就業單位性質分,省級醫療機構219人,其他醫療機構863人,見表1。
2.2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前后崗位勝任力自評結果比較
調查結果顯示,培訓前住院醫師醫學倫理與道德、與同事或其他成員的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自評得分均值相對較高,教學能力和基本科學研究能力的自評得分均值相對較低;培訓后除教學能力和基本科學研究能力的自評得分均值相對較低之外,其他維度的自評得分均值相對較高。培訓前后對比,培訓后的崗位勝任力各維度自評均值都比培訓前高(P<0.05),見表2。
2.3不同學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前后崗位勝任力自評結果比較
從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住院醫師經過規范化培訓后的崗位勝任力各維度自評得分均比培訓前高(P<0.05),研究生學歷住院醫師的崗位勝任力各維度自評得分規范化培訓后均比培訓前高(P<0.05),見表3~4。2.4規范化培訓后不同學歷住院醫師崗位勝任力自評結果比較對規范化培訓后不同學歷的住院醫師進行崗位勝任力調查,11個維度中專業知識、臨床技能、臨床診療服務、協調管理和領導能力、以自我為導向的學習能力、教學能力和基本科學研究能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維度都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5。
3討論
住培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能獨立、規范地承擔本專業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工作的醫師,崗位勝任力是培訓效果的體現,是評價住院醫師合格與否的重要指標[6-8]。
3.1住培是提升臨床醫師綜合能力的必要途徑
本研究充分表明,經過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崗位勝任力都得到全面提升,不管是專業知識、臨床技能等專業技能,還是醫患溝通、團隊合作、以自我為導向的學習能力、教學能力和基本科學研究能力等綜合素養都得到顯著提升。住培有別于以往簡單的臨床實踐工作,是按照培訓大綱要求,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臨床輪轉學習,考核與評價并重,推動住院醫師全方位能力提升[9]。本研究分別對比了培訓前后住院醫師的崗位勝任力,充分證明實施住培制度是提升醫療衛生人才綜合素養的必要途徑,與既往的研究結果一致[10-13]。
3.2不同學歷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合格后臨床實踐等能力
存在差異,應加強同質化培養住培的培訓目標是出口同質化,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2]明確規定,對經過住培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與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從本研究調查結果來看,經過規范化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和研究生學歷的住院醫師,在11個崗位勝任力維度中,有7個得分存在差異(P<0.05)。可以看出,規范化培訓后,本科學歷和研究生學歷住院醫師的醫學理論知識、臨床思維、臨床實踐能力還有差別,培訓基地應嚴格考核,加強專業知識的教導,保證住院醫師出口同質化,以真正實現本科學歷經規范化培訓后獲得碩士研究生水平。同時鼓勵用人單位把經過住培合格的本科學歷住院醫師與研究生學歷住院醫師同等對待,使臨床醫師的晉升縮短年限,鼓勵更多醫學本科生盡快參加住培,以更好地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3.3創新培訓形式,豐富培訓內容,全面提升住院醫師綜合素質
住培大綱要求夯實醫學理論基礎,強化臨床思維、臨床實踐能力,也要提升外語閱讀與應用能力,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全面提升住院醫師的綜合素養。從本研究調查結果來看,經過規范化培訓后,住院醫師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顯著提升,但是教學能力、基本科學研究能力、協調管理和領導能力等得分相對較低,這與大部分培訓基地只重視臨床技能培養,沒有建立完善、客觀、可量化的考評機制有關。為達到全面提升住院醫師綜合素養的目的,培訓基地在課程設置和考評方面,應該創新培訓形式,采用分層遞進的方式進行帶教[14]。高年資住院醫師可以帶教實習生,導師帶領住院醫師參加課題研究,不斷提升住院醫師的帶教和科研能力;將臨床輪轉與模擬教學相結合,定期開展醫學模擬課程,在提升住院醫師臨床技能的同時,通過情景模擬培養溝通、領導和協調管理方面的能力[15-17]。本研究對2018—2020年參與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進行崗位勝任力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經過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的各方面能力顯著提升,充分說明住培制度的實施是正確的、有必要的,不同學歷的住院醫師經規范化培訓后部分崗位勝任力無差異,但通過對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培訓結束后住院醫師的教學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協調管理和領導能力等仍需要進一步提升。本研究沒有對不同專業和不同培訓基地住院醫師的崗位勝任力進行對比研究,還需進一步研究方可得出相關維度的研究結論。
作者:梁勝林 蔡聯英 葉琨 黎裕雪云 呂晨 覃茜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