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5 23:41:1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道德經感悟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有無結構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陰陽的對立統一。在被譽為“中華第一圖”的太極圖之中,“陰”由黑色部分表示,代表“坤道”;“陽”由白色部分表示,代表“乾”道。而“陰”又可以代表虛無和柔弱,是一種趨于無限的能量;它的對立面“陽”則可以代表實在和剛強,是一種相對有限的能量。為何我要說“陰”是一種趨于無限的能量,而“陽”是一種相對有限的能量呢?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所處的宇宙:宇宙的大背景就是象征著“陰”的黑色,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宇宙的構成中,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分別占到26.8%和68.3%;而其他一切可觀測到的星系、恒星、行星和各種宇宙塵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物質”,在宇宙中僅僅占4.9%的比例。我們知道“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就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于無窮。
從太極圖“陰陽魚”的表現形式可以看出:陰中有陽且陽中有陰,陰陽二氣相互纏繞,似乎在圍繞一個中心旋轉。我們可把“道”理解成一種“無”的狀態,一種“有”的能力。道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道的形態是無影無蹤的,但這并不妨礙道通過“陰陽交合”來生化萬物,“道”具有“無中生有”的巨大創造力。
如果說“有無結構”是在描述道的存在狀態及意義的話,那么“正反結構”則側重于表述道的存在機理和運行規律。道的“正反結構”就是從道的“有無結構”中衍生出來的。《老子》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里的“反”具有十分豐富的意義:相反,循環往復和物極必反。反從表面上看是相反,但“反”還可以理解為“返” ,即循環往復,它是道的運行方式和軌跡:日出與日落的交替是一種循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更迭也是一種周期。大到宇宙天地,小至人類社會乃至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都在遵循著一種周期律:一切從零開始而后又復歸于原點,然后再開始新一輪的循環,似乎永遠不會停歇。故曰:“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那么為何說物極必反呢?古語云:“ 水滿則溢,日中則移,月圓則虧。”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達到某個頂點后必然會有向低谷運行的趨勢,因為若非這樣,就無法開始下一輪的循環。
我們中國人講求“中庸之道”也是出于這個原因,為人處世要學會隱藏自己,逢人話不能說盡,要留三分;不能貪得無厭,要懂得見好就收;吃飯要吃七八分飽等等,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最后我來談一下“柔性意象” 。《道德經》中的柔性意象可以分為三大類:女性崇拜、嬰兒崇拜和對水的贊美。老子認為柔弱能戰勝剛強。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如此:人的牙齒遠比舌頭堅硬,但我們只聽說過“老掉牙”的說法,卻從未聽說過“老掉舌頭”的說法。看來,柔軟的舌頭遠比堅硬的牙齒強大,歲月的流逝會讓牙齒脫落,但卻不能阻止舌頭與我們相伴終身。
老子曾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認為“曲則全”,即只有適時地讓步、妥協才能保全自己。人們常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其實就是柔弱勝剛強的表現。女性、嬰兒和水這三種象征柔性的意象其實是互相關聯的:女性可以孕育嬰兒,而且構成女性和嬰兒的主要物質成分就是水。這不僅僅是一個巧合,我們知道,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源泉,是組成復雜有機體的重要成分。一個星球上要想有生命存在,陽光、水和恰當的化學成分是必不可少三種要素:陽光為生命提供能量源,恰當的化學元素構成有機體,而水則是化學反應和能量轉換的重要介質。可見,是水的存在促成了生命的存在。
關鍵詞:“獲得感”;輔導員;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4-0019-02
2015年2月27日,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協調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改革舉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從此,“獲得感”成為時代的熱詞,深深地觸動了每一位國民大眾的心。“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務人民的執政理念。
一、何謂“獲得感”
所謂“獲得感”,必是基于“獲得”而產生的心理感受。沒有“獲得”必然不會產生獲得感,但某些時候,有了獲得,也未必一定能產生獲得感。“獲得感”有別于“幸福感”,它強調一種實實在在的“得到”,你幸不幸福,或者有多大程度的幸福,這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如果不講“獲得”而一味強調幸福,往往會流于形式。
“獲得感”不僅是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既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在特定階段,精神層面的“獲得感”比物質層面的“獲得感”意義更大。
從心理學角度看,“獲得感”是驅使我們持續積極工作的動力,是克服職業倦怠的靈丹妙藥。職業倦怠的工作需求-資源模型(Job Demand-Resource Model,JDR)認為,每種職業都有其特定的影響職業倦怠的因素,不論這些具體的影響因素是什么,都可以歸為兩類:工作要求和工作資源[1]。而“獲得感”就是一種工作資源的獲得。
二、“獲得感”的缺失成為導致輔導員職業倦怠的主要因素
輔導員由于工作量大、處理的事務極其煩瑣,重復性高,加之情感的高投入、學生安全穩定、個人發展受限等各方面的壓力,成為教師隊伍中職業倦怠尤其突出的一部分。輔導員“獲得感”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待遇不匹配。輔導員的工作時長和工作量無疑是高校教師中最高的,即使在深夜處理學生突發事件或周末指導學生活動等都被定義為本職工作,不能計算報酬。高校的薪酬分配制度往往也會向一線教師和管理干部傾斜,輔導員成為高校中的低收入人群。久而久之,這種工作量和報酬的不對等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
2.社會認同感下滑。當今對于教師的社會認同感在下降,作為管理學生的輔導員更加突出,有些家長和學生甚至不認為輔導員是老師。在學校內,絕大部分輔導員屬于學院聘用人員(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占98%),沒有編制,崗位存在不穩定性。同時,部分教師和其他行政人員對輔導員也存有偏見,他們認為輔導員的工作只是處理學生的瑣碎事情,層次不高,誰都可以干,可有可無。這些看法影響了輔導員對自身崗位價值的正確認識,導致其減少對工作的投入。
3.發展道路受限。從理論上看,輔導員可以走行政和教師兩條道路,但實際上都是極其艱難。走行政道路,可謂僧多粥少(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科級干部崗位約為30%),正科崗位更是寥寥無幾,絕大多數輔導員不能在職務上有所提升。由于輔導員的工作以學生管理為主,很少能參與科研項目的申請,因此,在職稱評比的條件上不占優勢。發展道路不暢,讓輔導員對工作喪失了信心和動力。
三、“獲得感”語境下如何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
1.以確保輔導員物質層面的“獲得感”為基礎。輔導員作為一門職業,獲得經濟收入是其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尤其以青年作為主力的輔導員隊伍,正處于財富積累的起步階段,對薪酬的重視程度較高。近年來,國家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高度重視輔導員待遇,在設立專項津貼、規定教師和管理人員雙重身份等方面有明確的規定,某些高校甚至針對性地設立輔導員專項發展基金、專項課題基金和額外津補貼等,形成了很好的做法。在確保這些顯性的物質獲得前提下,高校尤其應該重視輔導員在知識更新、業務進修、職稱評聘和發展通道這些隱性的物質獲得,這對輔導員個人待遇的長期性、穩定性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當前情況下,要釋放輔導員活力,關鍵是兩點,一是暢通發展道路,二是鼓勵輔導員走專業化、職業化道路。
2.以加強輔導員精神層面的“獲得感”為主線。教師的工作,在人類文明的延續中,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教師既是精神文明的繼承與傳播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社會對教師的行為規范要求、教育對象對他們精神文化方面的期待,使他們需要對精神文化有著特殊的愛好和興趣,同時也要求他們有著較高層次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在當前黨和國家特別強調教育和教師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環境下,輔導員對尊重和認可的需要成為他們關切的重要方面。這種認可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社會認可、同行認可和工作對象認可。
3.以促進輔導員個人價值的實現為目標。成就需要是人的一種較高精神境界的體現,它可作為一種人格力量推動人的行為活動。作為知識水平較高的群體,與其他行業員工相比,高校輔導員應更在意自身價值的實現,通過輔導員團隊建設,使他們不滿足于被動地完成一般性事務,而是盡力追求完美的結果。從而使他們更熱衷于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對于學生工作更加積極,把攻克難關看作一種樂趣,一種體現自我價值的方式。在新的形勢下,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實現高等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改革輔導員工作模式和管理體制,實現職業化、專業化培養。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能引導輔導員把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從事的職業,自然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就會自覺地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自己的專業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并且就本職工作積極開展科學研究,進而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就會不斷得到提升和完善,一批受學生澩鰲⑹萇緇嶙鷸睪統腥系淖家型輔導員也會逐步涌現。在他們的示范和帶動下,更多的輔導員會受到影響和鼓舞,輔導員隊伍建設就會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隊伍不穩、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等問題就會得到根本的解決。[2]
四、學院的相關做法
1.學院在輔導員中進行專業團隊建設,將每個輔導員編入一個專業團隊,主要方向有:思政隊伍建設、大學生黨團建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班級建設、困難資助與獎罰管理、學風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危機事件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與管控、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創業指導、社會實踐指導。團隊輔導員重點研究本領域的工作,力爭成為行業精英,每年發表相關論文、撰寫并申報相關課題,并且可以進行本領域的基本培。
2.學院成立了“輔導員成長俱樂部”,作為輔導員專業團隊建設的主要載體。“輔導員成長俱樂部”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教思政[2014]2號)的文件精神成立,堅持“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標準,按照學校輔導員崗位要求,著眼于全方位提升輔導員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拓展輔導員視野,加強輔導員交流,引導和培育輔導員隊伍,增加輔導員團隊實際業務能力的獲得,讓輔導員相信今天的獲得是可持續的,相信明天的獲得會更多。“輔導員成長俱樂部”通過專家講座、專題研修、同行交流、網絡課堂、團體輔導、素質拓展等多種方式組織培訓與學習,拓展輔導員視野,增加輔導員技能,舒緩輔導員工作壓力。主要項目有名師之聲、大咖秀、輔導員大百科、他山之石、心靈之旅、網絡大講堂、超級星期五等。
參考文獻:
[1]李萌.基于JDR理論的職業倦怠模型研究――以教師樣本為例[A].2006.
[2]張治春.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J].人民論壇,2009,(17).
(Changzhou University Huaide college,Changzhou,Jiangsu 213016,China)
關鍵詞:交通次干道 城市道路 道路景觀 生態 色彩 城市公共空間
近年來,株洲市為提升城市綠化面積,體現城市的魅力與活力,積極開展城市道路綠化建設,依法實施道路綠地保護。在嚴格實行“魅力城市、多彩景觀”和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制度,規定所有規劃綠地、基本生態用地都不得改作它用之外,逐步加快了對市域范圍內區域綠地和城市大型綠廊建設,加強全市道路網絡的綠色通道建設,滿足道路防護、生物遷徙和城市景觀建設的要求。
在嵩山路、泰山路、華山路、君山路、珠江南路、珠江北路、長江南路、長江北路8條城市交通次干道道路共10個樣點中,嵩山路、泰山路、華山路、君山路4個樣點為東西走向的交通次干道;珠江南路、珠江北路、長江南路、長江北路則為南北向交通次干道。經調查,其中泰山路、長江南路、長江北路3個樣點總體路長較長并擔負著較重的交通疏導功能,在植物平面設計風格上均比簡潔明快,大色塊、大圖案、植物整形的應用比較多。而長江南路公安局段、天元區政府段則營造出較為濃郁熱烈的花園城市氛圍,種植了較多的觀花植物,植物層次較為豐富,并較多采用蔓性灌木。珠江路則是營造了相當強烈的多彩城市印象,增強了人們對該城市的印象。
一、路段情況介紹
嵩山路是株洲市的一條交通次干道,東起濱江路,西與黃河北路相接,全長1477米,路幅寬36米,雙向4車道,設計行車速度40公里/小時。沿線有株洲市規劃局、株洲市水利局、株洲市林業局、天元區公安局、嵩山辦事處、白鶴小學等企事業單位。嵩山路二街區綠化工程已于2005年5月全部竣工,綠化地段包括有8米的中央隔離帶,3.5米的側邊綠化帶和嵩山廣場交通島綠化,綠化總面積1.3萬平方米。其中喬木158株,灌木1415株,片植灌木6852平方米,馬尼拉草皮2776平方米。
二、植物配置說明
嵩山路行道香樟依兩側、中央三條帶列植,中央隔離帶花壇高出地面50-80公分,中間隔離帶用馬尼拉草和灌木(紅桎木、金葉女貞、春杜鵑)方形模紋塊錯落相間,側邊帶坡地花壇向外呈45度斜坡,曲線形模紋襯底,馬尼拉草地和片植模紋塊上栽植開花灌木大葉梔子、紅花山茶、紅桎木球和雙莢槐,5月梔子花開,紅桎木球一年有兩次花盛期,紅花山茶和雙莢槐則一年有七、八個月的花期,使嵩山路的中央隔離帶成為花團緊簇的花帶,尤其是雙莢槐,中央隔離帶和側邊綠化帶都有栽植,秋冬萬物凋零的季節,雙莢槐依舊滿樹黃花,與低層的紅桎木、金葉女貞、春杜鵑模紋搭配,成為這個季節里天元區景觀最豐富、最富特色的一條道路。、
三、景觀植物養護重點難點分析
嵩山路植物品種相對較少,養護重點、難點是開花灌木的養護和中央隔離帶片植灌木版圖的維護。黃槐是盛花植物,杜鵑、紅桎木、梔子也是株洲本土的開花灌木,目前黃槐長勢旺盛,杜鵑和紅桎木長勢平平,這種現象同樣也是道路綠化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增強土壤肥力,維持開花植物良好的生長勢和片植灌木最佳的外觀(衡量標準:葉片的色澤和質感)是我們養護該路段的首要問題。其次的難點是花園二村居民樓前綠地的養護。該段人流量大,是附近居民游玩、活動的場所,綠化破損的問題接踵而來,如何加強管理,保持完整的綠化外觀,就是本路段養護工程的第二個難點;第三個難點是草坪修剪,中央隔離帶灌木多,馬尼拉草地呈方塊間植,給剪草時的機械操作帶來一定困難,養護職工在剪草時一定要配備剪刀,機械剪不到位的地方用人工修剪來彌補。
株洲城市次干道的景觀植物造景中,不但強調視覺景觀的豐富美感,還充分考慮到相關的生態和經濟效益。道路綠化帶主要應用喬、灌、花、草形成多層次、高密度的植被群落進行隔聲吸塵;人行道綠帶較為舒適的步行氛圍。對部分道路逐步開展相關的道路植物景觀改造,并實施了效果顯著的立體綠化。在城市建成內實現了一般人視線所及范圍的公共空間都能看見綠色的要求。美麗的城市次干道道路景觀鏈接城市道路綠帶網絡與公園、居住區綠地等有機聯為一體,使株洲顯現出濃郁的衛生花園城市氣息。
參考文獻
李天任,(1998)色彩之系統化與色彩體系之研究,色彩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吳仁芳,(1992)色彩的理論與實際,中華色研出版社。
王思慶等譯,(1995)造園意匠論───綠地設施設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侯錦雄、王秀如,(1995)景觀專業與非專業背景之大學生對二十種常見植物意象之研究。中國園藝4
洪得娟譯,1995植栽設計,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徐艾琳、吳榮心譯,(1999a)視覺模擬,地景出版社。
惠美、林晏州,(1997)景觀知覺與景觀品質關系之研究。造園學報4(1)
要把作者所描寫的意圖學到手,就必須在學習課文的同時,發揮語文教師的主導作用。
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要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就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有個正確的引導。
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詞句的含義。如“我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兩句,拿大海、西湖與漓江作比較,拿泰山、香山與桂林的山相比較。比什么呢?比它們各自的特點。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不是說大海、西湖不如漓江的水美,泰山、香山不如桂林的山美,而是說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也不同于西湖;桂林的山既不同于泰山,也不同于香山,它擁有一種獨特的美。
其次,借助圖畫、插圖、多媒體等,讓學生感受桂林的山、漓江的水美。如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拔地而起、危峰突兀等詞語,讓學生根據插圖、畫面等輔助材料反復讀,使學生領悟到這種美,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讓學生根據意境畫一畫。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的過程就是交流的過程,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朗讀、品味、感悟課文語言,體會語文給他們帶來的熏陶和愉悅。要想真正獲得對文本的感悟,就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反復的朗讀,走進文本,走近作者,在讀中感悟。但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往往受認知水平的影響,未必入情入境,而教師適時、適當、有效的暗示和啟發則是促其主動感悟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巧用暗示,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感悟語言。
喚醒生活積累――我們都知道,學生的語感具有直覺性。他們對好多語言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加以理解。如春暖花開、雨雪冰霜、衣食住行等,學生都有生活積累。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學習語文。王尚文在《語感論》中也指出:“以言語為對象的思維必須以感覺為其前提,只有先被感覺然后才能被思維。”這也是強調生活經驗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所以引導學生回憶生活經驗有利于他們和文本內容建立聯系,與作者產生共鳴。
如教學《太湖的風》(蘇教版第二冊)一課,指導學生朗讀“太湖的風吹來,輕輕地吹到我們村邊”一句,有同學把“輕輕地”一詞讀得較重,教師可以暗示小朋友說:“你讀得很流利,但是我覺得太湖的風好像太大了一點兒!”孩子立即體會到“輕輕地”一詞應讀得稍輕些針對有的小朋友讀得較快的情況,教師又暗示說:“春天的風吹在臉上,可舒服啦!可不能像秋風掃落葉似的哦!”從教師的暗示中大家又領悟到讀這一句時應稍慢些。看到學生讀得很好但表情嚴肅,教師又做出春風吹在臉上十分舒服的樣子,暗示學生朗讀時要入情入境,學生一看就明白了,于是一個個搖頭晃腦,仿佛置身太湖,迎著風兒享受太湖的美景。這樣,在教師一次次的暗示下,學生很好地領悟了文章的感情,體會到了風的輕柔和溫暖。所以,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比教師講解這一句如何讀得輕些,如何讀得慢些,為什么要這樣讀等技巧更容易激發他們的興趣。更容易讓他們人情入境!
激活間接經驗――學生學習語文包括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但主要是間接經驗,是祖國傳統文化和經驗的積淀。直接經驗學生有生活積累,容易體會;而有些課文所描述的東西學生沒有直接的生活經驗,就必須借助間接經驗加以理解、體會,實現和文本的對話。
如學習《豐碑》(人教版第十冊)一文,朗讀軍需處長被雪凍僵的一段文字時,學生往往不容易進入情境,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無法體會到軍需處長形象的高大。但多數學生看過關于的電影、電視,聽過相關的故事等,對途中的艱難困苦有一定的間接經驗,于是配合插圖我這樣暗示:“途中發生的故事太多了,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你能不感動嗎?看!你一定看到了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了!好,讓我們用心去體會吧!”學生雖然沒有對的直接經驗,但教師的語言暗示激活了他們腦中存儲的有關的故事模塊,使這些故事模塊和課文內容進行相似匹配,有效地引導學生迅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他們讀課文時仿佛看到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就會充滿情感,人情入境地朗讀課文,體會到語言文字帶給他們的震撼和力量。
啟迪豐富想象――眾所周知,漢語是表意的、表象的,啟迪學生想象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干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漢?劉勰)由此可見,對文字展示的神韻要靠豐富的想象才能領悟。而且每個人的體會都不盡相同,有其獨特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想象,充分拓展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敢想、善想、會想。教師適時、巧妙的暗示總能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進入情境,大膽想象。
如教學《少年王勃》(蘇教版第四冊)一課,當引導學生朗讀“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一句時,教師進行配樂朗誦,讓學生閉目想象,讀完后提醒學生不要睜眼,音樂并不立刻消失,此時暗示學生說:“多美的景色啊,老師也陶醉了,此時此刻你的眼前一定會出現一幅幅迷人的畫面!”在優美輕柔的音樂聲和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誦聲中,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無盡的想象中享受到了語文帶給他們的快樂!這時,再讓學生說說想象的美景,他們一定可以描繪出豐富多彩、富有個性化的落霞圖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優美畫面一定可以定格在孩子的腦海之中。這樣,學生通過誦讀、想象、表達,完成了吸收語言、傾吐語言的學習過程。
關鍵詞:物理干預;藥物干預;GTT ;SBTT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trast the two means of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operation time capsule endoscopy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ethods Select 60 patients were collected.the capsule endoscopy physic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3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30 case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swallowing capsules real-time monitoring, found in the gastric retention within 1 h or so could not enter, implement different intervention methods. Physical intervention group by such means as transition postures, walk and chew gum at the same time, prompting them to enter the small intestine through gastric antrum helicobacter. Drug intervention group take oral drug promoting gastric dynamics, records of two groups of capsule endoscopy operation time (GTT) in the stomach, small intestine in running time (SBTT),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small intestinal inspection completion. Results The average GTT drug interven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e physical intervention group, P 0.05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average SBTT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Drug intervention group intestinal check all completion is relatively high physical intervention group, P0.05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drug intervention group shortened capsule endoscopy GT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physic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improve the whole small intestine inspection completion.
Key words:Physical intervention; Drug intervention; GTT;SBTT
膠囊內鏡是一種無創安全檢查全小腸的診斷技術,對小腸疾病有很高的診斷價值[1]。具有易吞服,檢查范圍廣,患者無痛苦等優點。由于受到膠囊電池僅提供8h左右的電量的限制,若膠囊內鏡在胃內滯留時間過長或通過小腸速度較慢則無法完成全小腸檢查。膠囊內鏡檢查患者中有近1/3未能通過回盲瓣[2]。因此,此研究對膠囊內鏡檢查的患者分別采取了物理干預與藥物干預的方式,評價比較兩種干預方式的臨床應用價值,便于優先選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4年6月因各種原因在本院行膠囊內鏡檢查的60例年齡在18~65歲的患者,且膠囊在胃內滯留超過60min者入選。分為物理干預組30例,藥物干預組30例。兩組間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凡符合膠囊內鏡檢查適應征患者。排除標準:已知或懷疑存在腸道梗阻,狹窄及瘺管者、孕婦、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患者。
1.2方法 采用重慶金山公司生產的OMOM膠囊內鏡圖像記錄儀影像分析工作站,連接好內鏡工作站,所有患者清潔腸道后口服溫水送服智能膠囊,進行圖像實時監測。觀察膠囊在胃內停留時間,對超過60min膠囊未進入幽門,并短時間內進入十二指腸可能性小的患者實行干預,分為物理干預組、藥物干預組。物理干預組采取轉換(包括左側臥位、坐位、站立位)、散步(間隔60min一次,20min/次)、咀嚼口香糖等方法。藥物干預組采取溫水送服莫利10mg。
1.3觀察指標 胃內運轉時間GTT:膠囊進入胃內至通過幽門時間小腸運轉時間SBTT:第一幅十二指腸圖像至膠囊到達回盲瓣或結腸完成全小腸檢查:膠囊內鏡在電池工作時間內抵達回盲瓣完成全小腸檢查。
1.5統計學指標 定性指標以百分率或構成比描述。定量指標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對比分析,定性資料采取?字2檢驗,定量指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藥物干預組平均GTT明顯短于物理干預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平均SBT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干預組全小腸檢查完成率較物理干預組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表2。
3討論
膠囊內鏡做為檢查小腸疾病的新手段,因其具有無痛苦,檢查范圍廣等優點,被廣大患者接受。由于小腸特殊的解剖結構,膠囊內鏡需通過胃再進入小腸,其進入小腸后不受外界控制,在體內運轉具有巨大個體差異。如若膠囊內鏡在胃內滯留時間過長或通過小腸速度過快,容易造成小腸檢查無法完成,未起到預期效果。由于膠囊內鏡自身電量僅維持8h,而未加干預的情況下膠囊內鏡完成全小腸檢查率僅在60~70%[3]。為達到有效檢查小腸的目的,進行此項研究,研究結果表明:①藥物干預組使膠囊內鏡在胃內停留時間縮短,小腸運行時間延長,較好的完成了全小腸檢查,全小腸檢查完成率高。②物理干預組GTT時間長于藥物干預組,膠囊內鏡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全小腸檢查完成率低于藥物干預組,原因多考慮自身因素影響較大,如物理干預因素不能堅持等。
總之,通過此項研究表明,藥物干預在各項干擾措施中效果較佳,在結合患者病情及自身情況下可以優先選擇。
參考文獻:
[1]Appleyard M,Glukhovsky A,Swain P.Wirelesscapsule diagnostic endoscopy for recurent smallbowel bleading[J].N Engle J med,2001,344:232-233.
關鍵詞: 化學奧賽 夯實基礎 培養思維 提高素質
高考錄取形式越來越多元化,雖然大多數學生參加全國高校統一入學考試被錄取,但部分學生可以通過其他形式獲得在高考成績基礎上的一些分數優惠。學科競賽獲獎是高校比較認可的一個硬性指標,部分在學科上有特長的學生可以在學科競賽上有所突破,為自己在高校錄取中獲得優勢創造條件。化學作為一門與實際生活連接比較緊密的學科,大多數學生對化學比較感興趣。這樣進行化學競賽輔導就有廣泛的學生基礎。在平常化學競賽輔導過程中,我認為通過以下途徑對學生、教師有比較大的幫助。
一、化學競賽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但在學生逐漸轉變為專職學生,越來越脫離生活實際的現實情況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將成為一句空話。化學競賽可以作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新平臺。化學競賽培訓,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心理承受能力、愛國熱情等具有重要作用。
1.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是一個人成才的基礎,科學素養的提高是后天努力和培養的結果,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興趣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前提,要在化學學習中逐步提高科學素養,對化學感興趣是首要條件。化學競賽具有興趣性、競爭性和創造性的特點,符合中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參加化學競賽是學生自主選擇的,他們會以極濃厚的興趣自覺參與,而不需要教師的督促。高昂興趣與積極的主動性同在、與熱情同在,他們可以放棄一些休閑娛樂的時間,興趣濃厚時,甚至廢寢忘食,有這樣的狀態,學習效率非常高。通過對參加輔導學生的跟蹤調查,參加化學競賽的學生都主動閱讀過課外化學讀物,做過一定量的化學競賽試題,積極收集和整理過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并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正確的解釋。這對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厭惡學習為快樂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勤奮上進的優良品質都很有好處。學生在參賽過程中經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會積極思考,并互相討論,擦起思想的火花,促進思維碰撞,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既提高了抽象思維能力,又培養了相互協同精神,而相互協同精神是現代中學生最缺乏的基本素質之一,還培養了創造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因此,通過競賽這個平臺,可以充分開發參賽學生的智力潛能,使他們的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雖然許多參加競賽的學生將來并不以化學研究為職業,但他們在參與化學競賽的過程中獲得的洞察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將受益終生。
2.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適當的壓力是學習持續前進的原動力。化學競賽題目難度大,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壓力,而參與化學競賽并不是沖著一定要獲獎的,學生有壓力但不會成為心理負擔,參與化學競賽活動恰好可以適當鍛煉心理品質。化學競賽活動經驗告訴我們:競賽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勝心、自覺的求知欲望;競賽要有堅強的拼搏意志、冷靜的頭腦、靈活的應變能力;競賽要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不服輸的精神,必須好強而不逞強;競賽要有很強的自信心,而不是盲目樂觀,要善于調整競技狀態,平抑臨考前的緊張情緒,相信自己肯定能行。要從點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在整個參與化學競賽活動中獲得的上述經驗,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3.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學生在私下總是談論,為什么我們國家總是無法獲得諾貝爾獎,這些看似杞人憂天的漫談,其實是對學生進行愛國熱情教育的很好契機。化學競賽涉及內容比較前沿,談及相關知識容易引起學生思想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埋下愛國熱情的種子,轉化成努力學習的動力。化學競賽活動中,教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他們做人。在輔導過程中,在精講理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經常通過介紹科學家的生平事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勤奮求實、獻身科學教育。侯德榜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是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和奠基人。他潛心研究制堿技術,打破了帝國主義對制堿技術的壟斷,我們應該發揚他那種不屈不撓、勇于拼搏的精神,學習他那勇于實踐、不斷進取、無私奉獻、執著愛國的高貴品德。
二、化學競賽可以提高化學教師的能力
化學競賽是基礎教育階段高水平的智力競賽,競賽題的許多知識來源于課本,又遠超出中學教學大綱的要求,有許多知識來源于大學一、二年級,甚至大學三、四年級的知識。這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對教師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教師由于習慣了常規的基礎教學,對大學知識有所遺忘,已經不成體系。教師在平時教學工作之余,要重新拾起大學課本,進一步優化知識結構,加速知識更新,不斷提高素質。這不是一兩個教師能勝任和承擔得了的,需要一批批甘為人梯、富有理想、樂于奉獻、事業心強、勤學好鉆、勇于帶領學生拼搏的教師。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藥物因素; 胰島素抵抗
[中圖分類號] R5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7(a)-054-02
近年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發病率不斷增高,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1]。NAFL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IR)可能是其重要的發病環節之一[2]。目前NAFLD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非藥物干預只作為其輔助療法。任何化學藥物除了具有一定療效外,還有價格問題、毒性反應,以至耐藥性日益增加等一些問題。因此,積極探討非藥物干預顯得十分重要。本文探討非藥物因素干預對NAFLD患者臨床指標及IR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60例NAFLD患者,采用干預前后自身對照研究,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36~60歲。均來自佛山中醫院消化科、內分泌科和健康體檢中心,由體檢中心專職醫護人員按NAFLD診斷標準進行采樣、臨床分析。所有對象均詳細詢問病史和飲酒史,測量血壓、身高、體重、腰圍,并空腹測定肝功能、血脂、血糖、乙肝表面抗原。診斷標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診斷參照中華肝臟病學會制訂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關于NAFLD的診斷標準;②愿意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患有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衰竭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③有精神疾病者;④有肝硬化嚴重并發癥者。
1.2 非藥物因素干預
所有患者均接受連續進行6個月非藥物干預。由專職護士實施干預并及時登記,每周病人本人或其家屬到醫院交流飲食控制和運動情況,若不能返回則電話隨訪。具體包括:①心理指導。由于NAFLD病人多數肥胖,護士通過定期隨訪和面談,在心理上加以指導,使病人認識到超重的危害,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減肥才能成功。②飲食指導。為促使病人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采用指導食品交換法,歸納為4個步驟,即估算標準體重,估算熱量,估算份數,選擇食物。對于學習能力差、理解困難者,幫助其計算前3步,僅講解第4步,即如何選擇每天喜歡的食物,配制食譜。③運動指導。根據病人自身情況,幫助其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極拳等,運動強度以最大耗氧量60%的脈率為靶心率,簡易的估算方法為(170-年齡),每周至少進行5次運動,在餐后60~90 min進行,運動時間逐步增加,每次至少為30 min,并且教會病人自測脈率。④定期總結。由醫護人員組織6次活動,包括復習飲食和運動教育的有關知識,指導病人自我記錄飲食和運動情況,并及時反饋,討論,鼓勵交流經驗。對飲食控制不佳和(或)不能堅持運動者,護士給予重點指導。在此期間,病人或家屬可隨時電話咨詢。
1.3生化指標測定
血糖測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胰島素測定采用酶化學發光法,試劑盒購自美DPC公司;血脂測定: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丙氨酸轉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轉氨酶(AST)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
1.4 IR程度評估
采用穩態模型評估法(HOMA-IR),HOMA-I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22.5。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配對資料的t檢驗,統計分析在SPSS 11.0統計軟件上完成。
2 結果
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NAFLD患者的臨床指標與HOMA- IR比較見表1。
3 討論
NAFLD是一種肝組織學改變與酒精性肝病相類似,但無過量飲酒史的臨床病理綜合征。近年來,NAFLD的發病率不斷增高,在美國的患病率為25%,慢性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成為美國第一大肝病[1,2]。在我國也呈快速增長趨勢,成為我國第二大肝病,是健康體檢人群肝酶學異常的常見原因。更嚴重的是其預后不容樂觀,研究顯示,約1/4 的脂肪肝患者并存肝纖維化,1.5%~8% 的患者發生肝硬化[2,3]。因此積極治療NAFLD將有深刻的社會和經濟意義,亦是當今研究的熱點。
NAFLD的發生主要與肝臟脂質代謝障礙和IR相關[1,4]。IR常見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肝硬化者。大泡型或混合型脂肪肝病的各種病因幾乎普遍存在IR發病機制,由于肝臟和外周脂肪肌肉組織對胰島素作用的生物反應低于最適度水平,出現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癥伴多元代謝紊亂的應激反應。IR促使外周脂肪分解和肝攝取脂肪游離脂肪酸增加,脫氧化酶、細胞色素P450、2E1(CYP2E1)和CYP4A表達增高及游離脂肪酸的β氧化障礙;線粒體功能不全的發生加劇脂質過氧化反應,導致能量穩態失調。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過6個月非藥物因素干預后,NAFLD患者的體重、腰圍、血糖、血脂、肝酶等臨床指標均明顯改善,同時IR也得以明顯改善。由于NAFLD的發病與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如過多攝入高脂高糖食物、運動減少等導致脂代謝紊亂和胰島素抵抗,從而促使NAFLD發生。2007年的亞太地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中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原則中首條[5]指出:鼓勵所有NAFLD患者通過控制飲食和增加有氧鍛煉等措施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通常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體重下降才能有益于NAFLD的防治。本研究對NAFLD患者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等措施等非藥物治療,主要通過對NAFLD患者進行NAFLD的相關健康知識普及,增強自信心,飲食及運動指導等方面綜合進行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改善,并能有效緩解NAFLD發病的主要環節――IR。
[參考文獻]
[1]Ma X, Li Z.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J]. Chin J Dig Dis,2007, 7(1):7-11.
[2]Cave M, Deaciuc I, Mendez C, et a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the role of nutrition[J]. J Nutr Biochem,2007,18(3): 184-195.
[3]鄭瑞丹,陸倫根, 孟家榕, 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臨床和病理學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6(14):449-452.
[4]Day CP,James OFW.Steatohepatitis-a tale of two “hits”[J].Gastroenterology,1998,114:842-884.
[5]范建高,蔡曉波.亞太地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亞太地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工作組 (2006年11月修訂)[J],肝臟,2007,12(1):51-52.
關鍵詞:木瓜提取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質代謝;SIRT1信號通路;小鼠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5.012
中圖分類: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7)05-0048-04
Effects of Extracted Active Components of Chaenomeles Speciosa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odel Mice induced by High-fatChigh-fructose Diet WU Li-chun1, TU Hao1, DUAN Li1, SHE Hui-yu2, ZHANG Wei1, ZHANG Chang-cheng2, YUAN Ding2, LIU Chao-qi1 (1.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mmunotherapy, Yichang 443002, China; 2. Medical Colleg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xtracted active components of Chaenomeles Speciosa (EACC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n mice; To discuss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 Methods Forty male KM mice were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namely normal group, model group, low-dose (50 mg/kg) EACCS group and high-dose (100 mg/kg) EACCS group. Except that the normal group was daily given routine diet, the other groups were given high-fatChigh-fructose diet (HFFD). The mice were put to death 4 weeks later. Body weight, liver weight and serum TG were measured. HE and oil red O staining were used to observe liver tissue morpholog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sm related gene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liver size, liver index (P
Key words: Chaenomeles Speciosa extract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lipid metabolism; SIRT1 signaling pathway; mice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無飲酒或每周飲酒低于140 g,由其他各種原因導致的肝細胞脂肪變性,三酰甘油(TG)明顯升高,進一步發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癌的一組臨床綜合征。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體力勞動減少,NAFLD發病率逐年上升,大、中城市普通成人的NAFLD發病率高達20%[1],至今尚無有效的干預措施。因此,急需尋找有效手段防治NAFLD。木瓜是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近成熟果實,味酸、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祛濕舒筋、平肝和胃的作用[2]。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木瓜對小鼠NAFLD具有良好的干預作用[3]。為此,本實驗對木瓜進行提取分離,進一步研究該藥物有效成分對NAFLD的影響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及飼料
雄性昆明小鼠40只,SPF級,4~6周齡,體質量18~22 g,三峽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飼養于室溫20~25 ℃、相對濕度50%~80%、明暗交替12 h/12 hh境,自由攝食飲水,每2 d稱重1次。高糖高脂飼料:按照56.5%普通飼料、30%果糖、10%豬油、3%膽固醇、0.5%膽酸鈉的比例壓制而成。
1.2 藥物及制備
將木瓜塊粉碎成粗粉后按料液比1∶10加入60%乙醇,浸泡2 h,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過濾。合并3次濾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取木瓜提取液適量,通過大孔樹脂進一步分離,應用梯度乙醇作為移動相,收集相應洗脫液,進行濃縮、干燥,獲取不同組分木瓜提取物。本實驗中應用的是在細胞水平已篩選活性較好的10%乙醇洗脫組分,命名為10%醇木瓜組分,用于后續實驗。
1.3 主要試劑與儀器
膽固醇,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總RNA提取試劑盒、反轉錄試劑盒,大連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PCR引物,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兔單抗β-actin(sc-4778),兔多抗FoxO3a(ab1096290),美國Santa Cruz公司;兔多抗SIRT1(#07-131),Millipore公司;羊抗兔二抗,武漢科瑞有限公司提供;顯影化學發光劑ECL,碧云天生物技術研究所。Powerpas Basic蛋白電泳儀器,美國伯樂公司;梯度PCR儀,德國Applied Biosysterms公司;Gellogic 200凝膠成像分析系統,美國柯達公司。
1.4 造模
將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和藥物低、高劑量組,每組10只。除正常組給予普通飼料外,其余各組均給予高糖高脂飼料造模,藥物低、高劑量組分別給予50、100 mg/kg藥物灌胃,正常組和模型組給予生理鹽水灌胃。給藥體積0.5 mL/d,連續4周。
1.5 血清及肝臟生化指標測定
小鼠脫頸椎處死,眼球取血,室溫靜置30 min,3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血清,按葡萄糖(GLU)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稱取100 mg肝臟組織,加入900 μL 95%異丙醇于冰上研磨,室溫靜置2 h,4 ℃、2000 r/min離心4 min,取上清液,并按試劑盒說明書檢測TG含量。
1.6 肝指數及附睪脂肪指數測定
處死小鼠前稱重,處死后完整取下肝臟及附睪脂肪組織,分別稱重,計算肝指數(肝臟質量÷體質量)和附睪脂肪指數(附睪脂肪質量÷體質量)。
1.7 肝組織HE和油紅O染色
取10 mm×3 mm新鮮肝臟大葉放入包埋盒中,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24 h,用水清洗后經梯度乙醇脫水,石蠟包埋切片(厚度4 μm),HE染色,顯微鏡下觀察肝細胞結構及病理變化。取新鮮肝臟作冰凍切片,油紅O染色,顯微鏡下觀察肝細胞脂肪變性情況。
1.8 RT-PCR檢測肝組織mRNA表達
應用試劑盒提取總RNA,測定濃度,通過電泳觀察RNA的完整性。按照反轉錄試劑盒說明書操作獲得cDNA,并進行PCR擴增。引物序列見表1。PCR反應體系總體積為25 ?L:10.5 ?L DEPC水,12.5 ?L PCR Master mix(2×),加入SIRT1、FoxO1、SREBP、GAPDH引物上下游各0.5 ?L,最后加入cDNA模板1 ?L。使用GAPDH作為內參。產物經2%瓊脂糖凝膠電泳,采用凝膠成像分析系統測定灰度平均值,以樣品各基因的灰度值與其內參照GAPDH的比值代表其mRNA相對量。
1.9 Western blot檢測肝組織蛋白表達
稱取50~100 mg肝臟組織勻漿后,加入蛋白裂解液提取總蛋白。95 ℃變性5~10 min,SDS-PAGE電泳和轉膜,再5%牛奶封閉,4 ℃一抗孵育過夜,二抗室溫孵育1 h,ECL顯色。應用Image J軟件進行灰度掃描分析,以樣品各基因的灰度值與其內參照β-actin的比值代表蛋白相對表達量。
1.10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實驗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2 結果
2.1 木瓜提取物對模型小鼠相關指標的影響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肝臟指數、附睪脂肪指數、肝臟TG含量及血清GLU、ALT水平明顯升高(P
2.2 木瓜提取物δP托∈蟾巫櫓病理變化的影響
HE染色結果顯示:正常組肝索圍繞中央靜脈呈放射狀緊密排列,肝細胞形狀規則,細胞排列緊密均一;模型組肝細胞中含有較大脂滴,細胞腫大變圓,小葉中央區受累更明顯,細胞排列較紊亂,炎性細胞浸潤;藥物低、高劑量組較模型組脂滴更小,細胞排列更為緊密,中央靜脈區受累情況均有明顯改善。結果見圖1。
油紅O染色結果顯示:正常組肝臟組織結構正常,中央靜脈周圍的肝索呈放射狀排列,結構清晰,肝細胞無脂肪變性;模型組有一定程度的肝細胞腫脹、胞漿淡染,有大量的脂肪空泡形成,肝索結構紊亂;藥物低、高劑量組較模型組肝組織結構基本正常,紅色脂滴明顯減少。結果見圖2。
2.3 木瓜提取物對模型小鼠脂代謝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RT-PCR結果顯示,模型組FoxO1和SIRT1表達較正常組均降低,而SREBP-1c基因表達升高;與模型組比較,藥物低、高劑量組FoxO1和SIRT1表達升高,SREBP-1c基因表達明顯降低。結果見圖3。
2.4 木瓜提取物對模型小鼠肝組織FoxO1和SIRT1蛋白表達的影響
Western blot結果顯示,模型組SIRT1和FoxO1蛋白表達明顯低于正常組;與模型組比較,藥物低、高劑量組FoxO1和SIRT1蛋白表達明顯升高。結果見圖4。
3 討論
肝細胞的糖脂代謝紊亂是發生NAFLD的重要機制,SIRT1-FoxO1通路是調節肝臟脂質代謝的重要通路。SIRT1可以通過FoxO1轉錄因子的脫乙酰化使其核轉位,誘導脂肪分解中限速酶的轉錄調節,引起其下游的脂肪生成基因的表達量下調,從而抑制脂肪細胞的分化[4]。Deng X等[5]報道FoxO1可通過調節SREBP-1c啟動子的轉錄起始復合物的組裝,尤其是SP1和SREBP-1c的結構域的結合,從而可以抑制SREBP-1的表達,調控肝細胞的脂代謝,促進脂肪動員,降低脂肪沉積。在NAFLD發生發展中SIRT1的表達明顯降低,從而抑制FoxO1的活性,導致SREBP-1表達增加,使肝細胞脂代謝紊亂[6],據此推測SIRT1可能是治療NAFLD的潛在靶點。同時有文獻報道,用腺病毒載體過表達SIRT1,能改善ob/ob小鼠肝臟脂質沉積,而特異敲除小鼠肝細胞中SIRT1基因,在高糖高脂飲食誘導下可以加速高脂血癥、脂肪肝的發生[7-8]。本實驗建立的NAFLD模型所致的SIRT1-FoxO1通路變化與文獻結果相符,提示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藥物篩選。
本實驗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應用高糖高脂飼料誘導小鼠NAFLD模型,用10%醇木瓜組分低、高劑量進行干預處理。實驗結果顯示,10%醇木瓜組分可有效干預NAFLD的脂代謝紊亂,降低TG水平,改善肝臟脂質沉積狀況。在誘導的NAFLD模型中,SIRT1及FoxO的表達明顯下調,加入不同劑量10%醇木瓜組分干預后,SIRT1及FoxO的表達較模型組均有一定程度的上調,并呈現出一定的量效關系。有研究發現,α-硫辛酸可增強Sirtuin 1去乙酰化酶活性,阻止SREBP-1的入核和FoxO1進入細胞質,增加TG脂肪酶的表達和減少脂肪酸合酶的豐度[9]。本實驗結果顯示,10%醇木瓜組分能有效改善肝臟脂質代謝紊亂,調節SIRT1-FoxO1信號分子,與文獻報道一致,提示該藥物可能通過SIRT1-FoxO1通路,抑制SREBP-1的活性,從而干預NAFLD的發生和發展。
綜上,本實驗結果顯示,10%醇木瓜組分對高糖高脂誘導的NAFLD模型有較好的干預作用,為進一步開發治療NAFLD的藥物提供了實驗依據。
參考文獻:
[1] BEDOGNI G, NOBILI V, TIRIBELLI C. Epidemiology of fatty liver:an update[J]. J World J Castroenterol,2014,20:9050-9054.
[2] 王麗彬,歐寧.番木瓜中生物活性物質的提取及藥理作用研究[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8,22(4):15-18.
[3] 李斌,劉朝奇,史繼靜,等.木瓜對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干預作用[J].食品科學,2010,31(3):258-261.
[4] SONG Y M, LEE Y H, KIM J W, et al. Metformin alleviates hepatosteatosis by restoring SIRT1-mediated autophagy induction via an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independent pathway[J]. Autophagy,2015,11(1):46-59.
[5] DENG X, ZHANG W, O-SULLIVAN I, et al. FoxO1 inhibits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 gene expression via transcription factors Sp1 and SREBP-1c[J]. J Biol Chem,2012, 287(24):20132-20143.
[6] FAZEL Y, KOENIG A B, SAYINER M, et al.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Metabolism, 2016,65(8):1017-1025.
[7] GOH G B, McCULLOUGH A J. Natural histor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Dig Dis Sci,2016,61(5):1226-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