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知識歸納優選九篇

時間:2023-06-13 16:14:2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知識歸納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知識歸納

第1篇

實際上體現了作者成功駕馭材料的寫作功力。作者能根據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簡相宜。寫聞先生研究唐詩,并沒有寫他研究的詳細內容。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初中語文知識歸納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初中語文知識歸納一

課文解讀

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為學者的聞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為什么單選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又為什么把編寫《唐詩雜論》作為重點部分加以介紹?請談談你的理解和認識。

②聞先生的治學態度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①作者所選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勝多,這三件事已經把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孜孜不倦鉆探寶藏的治學精神表現出來了。《唐詩雜論》被當作重點部分加以介紹,實際上體現了作者成功駕馭材料的寫作功力。作者能根據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簡相宜。寫聞先生研究唐詩,并沒有寫他研究的詳細內容,而是著重寫他研究的目的和態度:“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突出了聞先生的研究學問,目的在于救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零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的刻苦精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則表現出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這樣寫,有力地突出中心。研究唐詩,寫得詳細;而寫作《楚辭校補》《古典新義》兩書則介紹得簡略些,強調“做”了“也沒有說”的意思,表達得側重點與前面不同。從作者選材、剪裁的方法看,我們受到了教益。以前寫文章只愁沒得可寫,一旦有了材料,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入文,哪管什么中心,詳略安排,以后應該學著點。

②這是一個自由發揮的問題,同學們談“用心要專”“要有實干精神”“要嚴謹刻苦”“耐得住寂寞”“讀書應有大目標”“為中華之強盛而讀書”等等皆可。教師也可聯系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三種境界,深化對文意的理解。

初中語文知識歸納二

課后思考探究

第一題

作為“學者”的方面,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作為“革命家”的方面是“說”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由此表現了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救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第二題示例:

1.“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此處細節描寫,突出了聞一多先生的研究學問,目的是在于救國。

2.“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凌亂”“夜間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這處細節描寫表觀出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

第三題

1.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準確地表現了聞一多先生治學嚴謹刻苦的精神。

2.“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這是比喻的說法,表現了聞一多為探索救國道路而苦讀的目的。自20世紀20年代末起,聞一多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

3.“它”指深夜燈火。深夜只有孤燈相伴,本來應感到寂寞,但聞一多則不然,他在一盞孤燈的照耀下,全力進行學術研究,成績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聞一多的詩《靜夜》,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切。課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現聞先生深夜從事學術研究那種怡然自適的情景,與“大開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脈相承。

4.“潛心貫注”和“心會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說用心極專極深,除學術研究外,沒有別的任何事情能使他分心。

第四題

例如:寫下《七子之歌》,痛斥英國駐香港總督唐如德·查理等。

第五題

提示:從聞一多先生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所抒發的愛國主義激情來鑒賞他的作品。

初中語文知識歸納三

積累詞語。

⑴校(xiào 校規;jiào 校訂)

殼(ké 彈殼;qiào 地殼)

藏(cánɡ 躲藏;zànɡ 寶藏)

行(hánɡ 行列;xínɡ 行動)

⑵詩興不作(作:興起;寫詩的興致減少了)

鍥而不舍(鍥:刻;鏤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蟻排衙(指許許多多的螞蟻排列成行,文中指聞一多書寫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蠅頭小楷)

兀兀窮年(兀兀:勞苦的樣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遠;很不一樣)

一反既往(既:已經;與以往完全不同)

潛心貫注(潛:隱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第2篇

學習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圖一腳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須會摔跤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三政治知識點歸納2021,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三政治知識點歸納1投資的選擇

1、投資方式有哪幾種?怎樣投資才是科學的?

投資方式有:

(1)存款儲蓄:特點是靈活方便,比較安全,收益低。(商業銀行主要業務是存款業務、貸款業務和結算業務。)

(2)購買股票:高風險、高收益

(3)購買債券:穩健的投資

(4)購買商業保險:規避風險的投資

(5)直接投資等。

注意:(1)要注意投資的回報率,也要注意投資的風險性。

(2)要注意投資的多樣化,不應只局限在銀行儲蓄上,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給我們帶來了跟多的投資機會。

(3)投資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

(4)投資既要考慮個人利益,也要考慮國家利益,做到利國利民,不違反國家法律、政策。

2、儲蓄存款的含義

儲蓄存款是指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或者存單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3、利息的含義與計算方法

利息是銀行因為使用儲戶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利息的計算方法: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利息所得×利息稅率。

4.簡述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分類、原則和作用?

主要業務:

(1)存款業務:這項業務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無此項業務,商業銀行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基礎開展其他業務。沒有存款,就沒有商業銀行。

(2)貸款業務:貸款是指商業銀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貨幣資金,并要求償還本金和利息的行為。它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也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

(3)結算業務:結算業務是商業銀行位社會經濟活動中發生的貨幣收支提供手段與工具的服務。銀行對此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商業銀行還提供債券買賣及兌付、買賣外匯、保險、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務。

分類:可劃分為工商業貸款和消費者貸款。

原則:真實性、謹慎性、安全性

5、股票的含義和特點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

股票的特點:股東的出資不可返還性,除非公司破產清盤或者將股票轉售給第三人;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買賣;股票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式。

6、債券的含義、分類和特點

債券是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

債券的分類和特點:

區別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

發行主體國家(各級政府)金融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公司(企業)

風險情況風險最小風險比政府債券高,比公司債券低風險最大

收益情況收益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它債券收益高于政府債券,低于公司債券收益最高

7、商業保險的含義和種類

商業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

商業保險的種類: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人身保險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對象。財產保險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對象。近幾年出現了諸如分紅保險等新險種。分紅保險在具有人壽保險的保障功能之外,還可以分配保險公司經營盈余,使投保人的資金保值增值。分紅保險仍然屬于人身保險。

8、儲蓄、債券、股票、商業保險幾種投資方式的比較

投資

方式特點

收益風險

儲蓄

便捷的投資方式。可以獲得利息,在這幾種投資方式中收益最低。在這幾種投資方式中風險最低。

債券

穩健的投資方式。可以獲得利息,其中國債的收益略高于同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風險高于儲蓄。

股票高收益和高風險同在的投資方式。可以獲得股息和紅利以及購買股票的差價,但收益不穩定。風險較高。

商業保險

規避風險的投資方式。保險事故沒有發生時,投保人的投資沒有回報;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人賠付的保險賠償金就是投保人的投資回報。本身就是針對風險的投資。

9、投資理財產的原則

投資理財認清各種投資方式的特點,要考慮投資的收益,也要考慮投資的風險。

投資理財要根據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如家庭收入、節余、存款、消費等實際)和經濟承受能力進行投資選擇。

投資理財要注意投資渠道的多樣化,各種投資要堅持適度原則。

投資理財要通過合法渠道進行投資,不合法的投資不能做。

高三政治知識點歸納2個人收入的分配

1、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分配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分配制度。

2、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作用

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實行按勞分配的作用: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實行按勞分配,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3、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稅款后直接歸勞動者所有,構成他們的個人收入。他們既是勞動者,又是經營者、投資者。

按生產要素分配。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

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作用: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平的辯證關系是什么?怎樣實現二者的統一(如何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第一,兩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第二,兩者又是一對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犧牲一些公平或保證公平必須放棄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③要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國家要對收入差距進行調節,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5、效率與公平的含義及意義

效率=產出/投入,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就意味著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維護公平有助于協調人們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有助于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6、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效率與公平存在著矛盾。一定時期內,社會財富總量一定。個人收入分配中,用于激勵效率的多了,用于體現公平的就少了。

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社會公平的逐步實現只有在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的基礎上才有可能。

實現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維護勞動者公平分配的權利,保證勞動者的利益,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

7、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

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要將個人收入與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掛鉤,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在由國家參與的再分配中,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完善稅收和社會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高三政治知識點歸納3國家收入的分配

1、財政的含義

為了履行國家的對內對外職能,國家必須占有和消費一定的社會財富。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

財政收入與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財政本質上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

2、財政收入的含義及其來源

財政收入是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

財政收入的來源:稅收收入——稅收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是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利潤收入——國家憑借投資者的身份獲得利潤,主要包括國有企業稅后利潤中按規定上繳國家的部分,國家從參股企業中取得的股金分紅收入。債務收入——包括內債(政府公債)和外債。其

他收入——統稱為“費”。

3、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財政收入主要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約。

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因此,只有加快經濟發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總量,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

財政收入還受分配政策的制約。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將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尤其會降低財政對經濟發展支持和調控的力度,最終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國家應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4、財政支出的含義及其種類

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

財政支出的種類: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

5、財政收支平衡和財政赤字

財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但財政收支是在動態中實現的,這種狀態幾乎不存在。

財政收支平衡有三種情況: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著要靠借債過日子,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6、財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1)集中力量辦大事:①支持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通過對財政收支水平的調控,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促使經濟平穩運行。

③通過對財政收支方向、結構的調控,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支持高科技研究開發,發展科技教育事業。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②財政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③財政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質保障。

高三政治知識點歸納4征稅與納稅

1、稅收的含義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稅收的基本特征

稅收的強制性是指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

稅收的無償性是指國家取得稅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還給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直接付出任何代價。

稅收的固定性是指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預先規定了征稅的對象和稅率,不經有關部門批準不能隨意變更。

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關系: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如果國家可以隨意征稅,沒有標準,就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危及國家利益。

3、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個人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一我國居民來源于境內外的所得和非我國居民來源于我國境內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個人所得稅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的計稅辦法。

個人所得稅的作用——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稅收的作用

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稅收是實施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

5、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含義

納稅人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是實際或最終承擔稅款的的單位和個人。

當納稅人所繳稅款由自己負擔時,納稅人就是負稅人。當納稅人通過一定途徑將稅款轉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就不是負稅人。

6、為什么要依法納稅?怎樣做到?

(1)原因:①稅收的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國家:在我國,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而國家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稅收為物質基礎。

③個人:根據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國家提供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稅收的征管和使用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納稅人的利益。

因此,在我國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要求:①個人:增強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意識,自覺依法誠信納稅,積極行使納稅人權利。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增強納稅人的義務意識: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②國家:完善稅收和財政制度;加大稽查處罰力度,嚴懲違反稅法的行為;規范稅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強稅收宣傳,教育人們要自覺依法納稅。

7、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哪些?(偷稅、欠稅、騙稅、抗稅)38、為什么要建立社會信用制度?怎么樣建立?

(1)原因:重要性: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

必要性:誠信缺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

(2)要求:①國家: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②經濟活動者:對生產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自覺規范自己的經營行為;對消費者的要求,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遵守社會公德。

③社會: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④公民:規范行為規則。第四單 元面對市場經濟

高三政治知識點歸納5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市場通過價格、供求及競爭等市場信號來配置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等資源。

2、市場調節的作用

市場價格漲落能及時、靈活反映供求變化,傳遞供求信息,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市場競爭促進生產者、經營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3、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解決不了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支彈藥及危險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能讓市場來調節。

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弱點和弊端。市場調節的自發性是指生產經營者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損害他人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市場調節的盲目性是指生產經營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場各方面的信息,也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而盲目作出經濟決策。市場調節的滯后性是指從價格形成、價格信號傳遞到商品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

后果:如果僅有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4、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

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①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通過制訂和完善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等,對市場運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的規定。②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③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嚴厲打擊擾亂市場健康運行的行為,加強對市場秩序的規范和管理。④經濟活動參與者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是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又要發揮國家宏觀調控輔手段的作用,把“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結合起來。

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國家宏觀調控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國家宏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共同特征,但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更加強有力。

7、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性

(1)市場調節的不足,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3)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

(4)能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持經濟發展活力。

8、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與手段

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平衡國際收支、增加就業。

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國家在宏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價格政策、產業政策、區域政策、貿易政策等等。)法律手段(國家通過制定和應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行政手段(國家通過行政機構,采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國家宏觀調控應該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總體功能。

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

(1)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絕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它們都是現代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實際上就是發揮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價值規律的作用可歸結為一點,即優化資源配置。市場經濟是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以市場為基礎進行資源配置,會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高效率。

第3篇

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的生長與發育;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的遺傳與變異。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識歸納報告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高中生物知識歸納報告一

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4血液屬于(組織)層次,皮膚屬于(器官)層次。

5植物沒有(系統)層次,單細胞生物既可化做(個體)層次,又可化做(細胞)層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7種群:在一定的區域內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例:一個池塘中所有的鯉魚。

8群落:在一定的區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和。例:一個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魚)

9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10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的生長與發育;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的遺傳與變異。

第二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一、高倍鏡的使用步驟(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2、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

3、調節(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亮度適宜。

4、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顯微鏡使用常識

1、調亮視野的兩種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鏡)。

2、高倍鏡:物象(大),視野(暗),看到細胞數目(少)。

低倍鏡:物象(小),視野(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3、物鏡:(有)螺紋,鏡筒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目鏡:(無)螺紋,鏡筒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范圍越小、視野越暗、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少、每個細胞越大

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范圍越大、視野越亮、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多、每個細胞越小

4、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х目鏡的放大倍數

5、一行細胞的數目變化可根據視野范圍與放大倍數成反比

計算方法:個數×放大倍數的比例倒數=最后看到的細胞數

如:在目鏡10×物鏡10×的視野中有一行細胞,數目是20個,在目鏡不換物鏡換成40×,那么在視野中能看見多少個細胞?20×1/4=5

6、圓行視野范圍細胞的數量的變化可根據視野范圍與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計算

如:在目鏡為10×物鏡為10×的視野中看見布滿的細胞數為20個,在目鏡不換物鏡換成20×,那么在視野中我們還能看見多少個細胞?20×(1/2)2=5

三、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主要類群:

原核生物:藍藻,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可進行光合作用,屬自養型生物。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線菌:(鏈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

真核生物:動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細胞學說

1、創立者:(施萊登,施旺)

2、細胞的發現者及命名者: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

3、內容要點:P10,共三點

4、揭示問題:揭示了(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高中生物知識歸納報告二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病毒的相關知識:

1、病毒(Virus)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主要特征: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

②、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沒有含兩種核酸的病毒;

③、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④、結構簡單,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所構成。

2、根據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三大類。根據病毒所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見的病毒有:人類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

高中生物知識歸納報告三

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組成細胞的原子和分子

1、細胞中含量最多的6種元素是C、H、O、N、P、Ca(98%)。

2、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間以共價鍵構成的碳鏈,碳鏈是生物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稱為有機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導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統一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細胞中的無機化合物:水和無機鹽

1、水:(1)含量:占細胞總重量的60%-90%,是活細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質。

(2)形式:自由水、結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劑;②參與細胞內生化反應;③物質運輸;④維持細胞的形態;⑤體溫調節

(在代謝旺盛的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較多)

?結合水:是與其他物質相結合的水。作用是組成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

(結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強)

2、無機鹽

(1)存在形式:離子

(2)作用

①與蛋白質等物質結合成復雜的化合物。

(如Mg2+是構成葉綠素的成分、Fe2+是構成血紅蛋白的成分、I-是構成甲狀腺激素的成分。

②參與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如鈣離子濃度過低肌肉抽搐、過高肌肉乏力)

高中生物知識歸納報告四

一、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二、細胞核的結構:

1、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

2、核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3、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核孔:實現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第4篇

1、 基礎知識回顧: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

1、掌握23個聲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個韻母:

(1)、單韻母:a o e i u ü

(2)、復韻母8個: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鼻韻母分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韻母:er 它不能和聲母相拼,只單獨作為字音。

4、整體認讀音節16個: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標調:a o e i u ü,標調時按順序,iu并列標在后,i上標調去掉點;ü 與j q x y相拼時去兩點,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2、 聲調:分為四聲。標調歌:“有a 不放過,無a 找o、e、i、u 并列標在后”

3、 音節:音節是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組合。

(1)當韻母“u”和聲母“j、q、x、y”相拼時,去掉“u”頭上的兩點,如“ju”。

(2)人或事物等專用名詞的拼音,第一個字母大寫,如“北京 Beijing”

第5篇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投資的選擇知識點

1、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

2、比較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的異同點?儲蓄存款作為投資方式有什么優缺點?

異同點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優點隨時存取,流動性強,靈活方便利率較高,收益高

缺點利率低,收益低存期限定,流動性差

相同點(為投資方式的優缺點)儲蓄存款是一種便捷的投資方式,比較安全,風險較低。存在因通貨膨脹而貶值及定期存款因提前支取而損失利息的風險。

3、投資方式有哪幾種?怎樣投資才是科學的?

投資方式有:(1)存款儲蓄:便捷的投資,特點是靈活方便,比較安全,收益低。(2)購買股票:高風險、高收益同在的投資方式(3)購買債券:穩健的投資,收益高于同期儲蓄存款但低于股票,風險高于定期儲蓄存款低于股票。(4)購買商業保險:規避風險的投資

注意:(1)要注意投資的回報率,也要注意投資的風險性。(2)要注意投資的多樣化,不應只局限在銀行儲蓄上,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給我們帶來了跟多的投資機會。(3)投資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4)投資既要考慮個人利益,也要考慮國家利益,做到利國利民,不違反國家法律、政策。

4、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與主要業務?

(1)商業銀行是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2)主要業務:①存款業務--基礎業務,商業銀行開展其他業務的基礎。②貸款業務--主體業務,商業銀行營利的主要來源。③結算業務。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投資的選擇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1.高中政治有關投資理財的選擇的必背知識點總結

2.高一政治必修一投資的選擇知識點

3.高一必修1政治經濟生活知識點總結

4.政治必修1投資理財的選擇必背知識點

5.高一政治經濟生活必背知識點

第6篇

2、開水不響,響水不開【物理原理】水沸騰之前,由于對流,水內氣泡一邊上升,一邊上下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壓力下破裂,其破裂聲和振動聲又與容器產生共鳴,所以聲音很大。水沸騰后,上下等溫,氣泡體積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開來,因而響聲比較小。

3、聞其聲如見其人【物理原理】根據音色就能分辨出熟悉的人。

4、余音繞梁【物理原理】聲音的傳播與反射。

第7篇

難點一:酸、堿、鹽三種物質在結構上的關系

1.酸:酸=H++酸根離子,即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2.堿:堿=金屬離子+OH-,即電離時生成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堿。

3.鹽:鹽=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酸根離子,即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鹽。

難點二: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1.金屬和酸是否可以發生置換反應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屬能從非氧化性酸[不溶性酸(如H2SiO3)和弱酸(如

H2CO3)除外]中置換出H,其中鐵和酸反應可以生成亞鐵鹽,如: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2.氧化物是否和水能反應

只有Na、K、Ca三N金屬的氧化物可以直接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如:

K2O+H2O2KOH

3.金屬和鹽是否可以發生置換反應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其中Na、K、Ca排除)可將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可溶性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果是Fe,生成的鹽是亞鐵鹽。如:

Fe+CuSO4FeSO4+Cu

4.氫氧化物受熱是否可以分解

Na、K、Ca的氫氧化物非常穩定,受熱后很不容易分解;其他金屬氫氧化物受熱分解生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即氧化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和堿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相同)和水。如:

2Fe(OH)3Fe2O3+3H2O

從Mg之后的金屬氫氧化物就非常不穩定。

難點三:酸、堿、鹽三種元素中H、O的組成和酸、堿、鹽的分類與命名的關系

1.以酸的元素組成來觀察,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以酸的分類觀察,依據酸分子電離時所產生的H+的個數,可以分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如,一元酸:HNO3,HCl;二元酸:H2S、H2SO4、H2CO3;三元酸:H3PO4。酸中有可能不含有氧元素,也有可能含有氧元素。對于含有氧元素的酸,從酸的命名角度來講,含氧酸用除H、O外另一種元素的名字命名之某酸,如H3PO4讀為磷酸,H2CO3讀為碳酸;從酸的分類角度來講稱之含氧酸,如:HNO3、H3PO4、H2CO3等。假若某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不是一個,其中低價形成的酸稱為亞某酸,高價形成的酸稱之某酸。如H2SO3讀為亞硫酸,H2SO4讀為硫酸。對于不含氧元素的酸,從酸的分類角度來講稱為無氧酸,如H2S、HCl、HF等;從酸的命名角度來講,是在氫元素的名稱后面加上非金屬元素的名字稱作氫某酸。如H2S讀為氫硫酸,HCl讀為氫氯酸,俗稱鹽酸等。

2.以堿的元素組成進行觀察,堿中肯定含有氫與氧元素

以堿的分類進行觀察,依據堿分子電離時所產生的OH-的個數,可分為一元堿、二元堿、三元堿。如,一元堿:KOH;二元堿:Ca(OH)2;三元堿:

Fe(OH)3等。從堿的命名上看,把氫氧根看為一個整體,從右向左讀氫氧化某,如NaOH讀作氫氧化鈉,并且某一元素形成的堿不只一個,其中高價形成的堿稱之氫氧化某,低價形成的堿稱之氫氧化亞某,如Fe(OH)2讀為氫氧化亞鐵,Fe(OH)3讀為氫氧化鐵等。

3.以鹽的元素組成觀察進行分析,鹽中可能會含有氧元素、氫元素或者既含有氫元素又含有氧元素,或者既不含有氫元素也不含有氧元素

以鹽的分類進行觀察,依據鹽的組成中酸根離子能否含有氧元素,分為含氧酸鹽(含氧元素的鹽)和無氧酸鹽(不含氧元素的鹽)。如Na2SO4、K3PO4是含氧酸鹽,K2S、CaF2是無氧酸鹽;酸式鹽是鹽的酸根離子中含有氫,如KH2PO4是酸式鹽;堿式鹽是在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之間有氫氧根,如Cu2(OH)2CO3是堿式鹽;也可以依鹽的組成看是否含有某個相同的離子而稱為某個離子的鹽,如果銨鹽就是所有含銨根(NH+4)鹽的總稱,硝酸鹽就是所有含有硝酸根離子(NO-3)鹽的總稱。

從鹽的命名角度,含氧酸鹽是在含氧酸后加上金屬元素(如果是銨根離子就加上銨)的名字,稱之某酸某,如MgSO4讀作硫酸鎂、KNO3讀為硝酸鉀,即含氧酸鹽某酸某中的某酸指的不是酸,而是酸根離子。若某金屬元素形成的鹽不是單一種,其中高價金屬形成的鹽讀為某酸某,低價金屬形成的鹽讀為某酸亞某,如Fe2(SO4)3讀為硫酸鐵,FeSO4讀為硫酸亞鐵。

無氧酸鹽是在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之間加一“化”字稱為某化某,如K2S讀為硫化鉀。若某金屬元素形成的鹽不是單一一種,其中高價金屬形成的鹽讀作某化某,低價金屬形成的鹽讀為某化亞某,如CuCl2讀為氯化銅、CuCl讀為氯化亞銅。

酸式鹽是在金屬元素和酸之間加一“氫”字讀作某酸氫某,如NaHCO3讀為碳酸氫鈉,這里需要強調,當酸根離子電離出的H+個數不只一個時,就需要讀出氫離子的具數:某酸幾氫某,如KH2PO4讀為磷酸二氫鉀,但Ca(HCO3)2不可讀為碳酸二氫鈣,因為HCO-3只能與電離出一個H+。堿和鹽是在金屬元素和酸根組成的鹽前面加上堿式兩字讀作堿式某酸某,如Cu2(OH)2CO3讀作堿式碳酸銅等。

難點四: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對于生成物必須滿足有沉淀生成,有水生成,有氣體生成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對于反應物:酸與堿性氧化物反應,酸必溶于水;酸與堿反應,酸或堿中的一個必溶于水;酸與鹽反應,酸必溶于水,鹽除了不穩定酸鹽外,其他鹽要求都可溶,包含強酸分解弱酸鹽,反之不可,如:

第8篇

一、兩對相對性狀雜交F2異常情況歸納

異常情況1:在自然狀態下產生的比例不是9∶3∶3∶1,但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點析】學生往往不能靈活應用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中的比例關系去解決多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問題。在F2的比例上,應靈活應用教材中的一些比例關系,學會將9∶3∶3∶1的比例轉換為9∶3∶4;9∶6∶1;15∶1;9∶7等比例,然后尋找解題突破口。同時應關注遺傳學中的異常情況。在近年高考試題中,遺傳學中某些異常情況,如顯(隱)性純合致死、不完全顯性遺傳、基因互作等,也常常作為(或者可作為)能力考查的命題材料。

方法技巧:①看后代的可能組合,若可能組合是16種,不管以什么樣的比例呈現,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②寫出正常比值為9∶3∶3∶1;③對照題中所給信息,進行歸類,若其比值是9∶7,則為9∶(3∶3∶1),即7是后三種合并的結果;若其比值為9∶6∶1,則為9∶(3∶3)∶1;若其比值是15∶1,則為(9∶3∶3)∶1。

二、患病概率計算方法歸納

1.棋盤格式:當兩種遺傳病(甲病和乙病)之間具有自由組合關系時,可用棋盤格式圖解法來計算患病概率。我們將課本中的棋盤格作相應的轉化,在計算中不會出現基因型重復計算,相應的表現性也一目了然。即甲、乙兩種遺傳病分別由A、b控制,若雙親的基因型均為AaBb,則子代的基因型有9種,參見下表。【點析】通過這樣的棋盤格式沒有重復的基因型,四種表現型分布在坐標系的四個象限,可以準確地計算出每一種基因型的概率和每一種表現性的概率。因此應引導學生靈活應用棋盤格式。

2.集合法:在所有后代中求某種病的概率,不考慮性別,凡其后代都屬求解范圍;當兩種遺傳病之間具有自由組合關系時,各種患病情況的概率可以用集合法(如上圖)。利用集合法計算是首先根據題意求出患一種病的概率(患甲病或患乙病的概率),再根據乘法定理計算。

歸納如下表:

第9篇

【關鍵詞】 知識歸納;方式;學法指導

我國數學家華羅庚曾經在談學習方法時說過,有效的讀書必須經歷“由薄到厚”然后“由厚變薄”這兩個過程. 由薄到厚,就是指讀書時依據書中內容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來充分地挖掘書本的內涵,讀者的收獲比書本內容要多. 由厚變薄,它指讀者按照一定的方式將書本內容提煉為能反映精髓的綱目要點. 以課題學習為例,課堂上教師對知識的講解與學生對知識的探索以及知識的運用就是“由薄到厚”的讀書過程,而課題知識歸納就是“由厚變薄”讀書過程. 然而,絕大多數教師僅注重“由薄到厚”的學習活動設計而忽視“由厚變薄”學法指導.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學法指導教學理念淡薄而未致力于學法指導的深入研究,以致缺乏有效的指導策略. 本文就數學課程知識歸納方式及其學法指導,談談個人的認識.

一、知識歸納若干方式

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過程,雖然教材內容具有條理化與系統化特點,但由于課堂學習內容的局限性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片段性,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把握卻屬于一種零碎的元認知模式,或者說對課程知識與方法還未形成條理化與系統化的認知結構,而條理化與系統化的認知結構又是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 知識歸納就是梳理知識之間的層級關系,辨析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同時對知識與方法的把握達到要點化、條理化、系統化并簡明化,建立便于貯存與提取的信息編碼形式,進而提升知識與方法的運用能力[1]. 對于知識歸納方式,依據數學課程知識特點,一般為下面幾種方式.

1. 枝干結構式

枝干結構式,就是依據課程知識的形成與結構來梳理知識之間的層級關系,采用樹木枝干的形式來表示這種層級關系. 使學生站在知識結構的層面來認識課程內容,從而對課程內容的認知達到條理化與系統化. “枝干結構式”的方式一般用于章節歸納或模塊歸納. 如《簡易方程》章節,依據教材內容結構,它可以梳理為如下“枝干結構”形式:

上面“枝干結構”中,箭頭連接表示知識間的層級關系,箭頭方向則表示知識與方法的形成過程,如果學生能明確并梳理成這種知識結構,那么他對簡易方程模塊知識內涵與解方程的方法則有著本質性的把握.

2. 表格要點式

表格要點式,就是將那些相近或相反概念知識或技能方法,采用表格并比較要點內涵的形式來辨析知識與方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以突破把握中的難點或澄清理解中的混淆點,而這些難點與混淆點正是知識運用的關鍵點. 如《分數》模塊,對于“真分數”與“假分數”等相近概念、“通分”與“約分”等相反運算方法的技能知識,就可以采用如下“表格要點式”方法來歸納:

圖形之間聯系:正方形是長方形特例,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的變形,兩個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組合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梯形是平切三角形頂角部分所剩的圖形.任意多邊形都可以分解為這幾種圖形的組合.

圖文注釋式的歸納方式,其特點為內容直觀,要點簡明,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方式的小學生,表象思維是其突出的思維特征,因此圖文注釋式的歸納方式便于學生對知識的長久記憶. 尤其是通過梳理圖形之間的聯系的歸納過程,它有利于促進領悟各類圖形面積計算的研究思路并能較好地掌握各類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4. 代數示例式

代數形式,即用字母和運算符號來描述事物的數量關系,它是數學學科的特有語言,內容簡明,形式簡潔,為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便捷的思維方式. 代數示例式,就是指用代數形式來表示概念與規律,同時提供相應的具體樣例. 小學生在高年級才接觸代數,數學形式邏輯思維僅處在起步階段,具體形象的表象思維仍為他們的主要思維特征. 因此,知識歸納中配置樣例可以促進學生對概念與規律的準確理解與把握. 代數示例式的歸納方法適用于代數類課題內容或模塊內容.

二、知識歸納學法指導

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小結,教師要從學生的學力實際出發. 中年級以下的小學生,他們不會分析教材,也不具備相應的能力基礎. 高年級學生,他們已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知識與方法積累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基本具備了知識歸納的學力基礎. 因此,知識歸納的學習活動應安排在高年級學段開展,其能力與習慣培養的發展過程為:先重在教師引導,逐步過渡由學生自主歸納. 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引導學生歸納課程知識,其過程方式如下.

1. 填充引導式

高年級學生,既不具備自主歸納知識的能力,也沒有形成知識歸納小結的習慣,因此,起始階段,還需教師進行有效引導. 填充引導式,就是指教師按某種歸納方式來設計內容要點,由學生填寫具體內容. 如對“比”與“分數”內涵的辨析,教師就可以設計“表格要點式”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辨析歸納:

“比”與“分數”

在平時課題學習中,一般學生都不會將“比”與“分數”來對比辨析,然而教師提供這樣“表格”形式,學生學習任務清楚,思維方向明確,通過“表示的意義”的比較可以促進學生認識兩者在表征事物方面的本質區別,而通過后面兩個欄目的比較又可以促進學生認識兩者在運算方面的方法聯系. 可見,這種辨析歸納,有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深化.

2. 問題啟發式

問題啟發式,它指教師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與方法的歸納. “填充引導式”的歸納,它除了能引導學生較好地理解與掌握課程知識與方法外,還具有使學生領悟知識歸納的手段與方法. 當學生基本領悟了知識歸納方式后,教師就可以依據課程知識與內容結構來提出含有啟發性的相關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有關歸納.

3. 完全自主式

隨著“填充引導式”與“問題啟發式”歸納活動的開展,學生已建立了知識歸納的學習意識,歸納小結能力也有所發展,對歸納方法也有著全面且較為熟悉的把握. 同時,當學生對教材知識與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與概括能力后,教學中就可以要求學生開展自主歸納活動.

課題知識歸納一般安排在課堂進行,而對章節或模塊知識的歸納,視容量或難度而定,容量小且難度低的可以作為課堂活動,對于容量大或難度大的知識歸納,最好放在課外. 因為“完全自主式”歸納是一項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它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人們常說的“慢工出細活”,就是這個道理.

學會對課程知識的歸納小結,它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新課程要求“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或“讓學生掌握學習”的重要方面. 當然,知識歸納還有其他方式,學法指導也可以另辟蹊徑.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伊人 | 国产99在线播放免费 | 欧美日韩欧美 | 国内外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 人人艹人人爽 |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 四虎影视在线播放 | 4399在线观看免费mv |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成人激情在线 | 国产高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 99九九视频|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 精品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 日韩色网 | 99热99re|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婷婷色5月| 国产精品美女视频 |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美女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区 |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午夜性视频 | 伊人国产在线观看 | 免费福利资源站在线视频 | 五月婷六月丁香 | 开心婷婷激情 |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 美女在线看永久免费网址 |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 狠狠色丁香婷婷第六色孕妇 | 高清国产性色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