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護理教學方式優選九篇

時間:2023-06-14 16:37:0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護理教學方式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護理教學方式

第1篇

1新護理教育理念的樹立和轉變

理念作為一個哲學名詞,具體指指理性領域中的概念,是觀念和看法的集合體,是人們進行思維思想活動的重要成果,而教育理念則是在實際教育和思維活動當中教育者所形成的一種對于理想的追求和教育價值取向。近年來,隨著社會衛生需求的不斷提高,出于對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的考慮,職業教育需要在服務宗旨和就業導向的辦學方針下,實現對護理教育理念的不斷更顯,將一批優秀的專業技能型、實用型護理人才培養起來。因此,我們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將護生當做培養的主要對象,以此實現對護生人文素養、敬業精神以及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的有效培養,促使護士能夠從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轉到系統化整體護理,全面護理病人的心理的、身體和社會環境,以此針對社會方面的要求都能夠極大的滿足。

2做好護理課程的相關設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顯著提高

課程設計要根據行業標準對本課程應培養的職業能力作全面分析,設計本課程所函蓋的工作任務,以實際的臨床護理工作任務為引領,以基本護理理念及技術體系構成為主線,以護士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為依據,課程設計要求在教育中力求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貼近崗位,使課程設計更充分地體現職業針對性、教育開放性和實踐操作性等培養要求[1],課程設計要不斷引入新的護理理念、知識和技能,教學上強調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運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3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方法,提高護理教學質量

3.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現在的護理教育的課堂教學較為傳統,教師往往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僅僅只是被動的接受,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自學討論較少,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不夠,學習能力欠缺,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違背素質教育要求,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很多老師研究的課題,為了解決傳統教學方式不能滿足現代護理教育需求,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拓寬知識面,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質疑開始來幫助學生實現對問題的創新性解決,通過極具挑戰性問題的設計,最大限度的實現對學生思維的啟迪[2]。3.2從“教為中心”轉向“學為中心”。將課堂教學中的經典案例與臨床情境充分有效的利用起來,在案例教學中有機的融合書本上所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教師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在整個教學模式當中將“理論導入、案例貫穿、實踐體驗、崗位主體”充分的融入進去促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3],以提高護士臨床思維能力。3.3癥狀護理課程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癥狀護理課程是以臨床常見癥狀為主,以臨床實際護理工作過程為載體,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整,在基礎理論與臨床護理實踐過渡中起到橋梁和引導作用[4],使教學更接近臨床,這樣理論聯系實際,重視能力培養,即知識轉化能力、臨床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教學方式感到滿意,從而提升了教學質量。

總之,現階段的高等教育應該提高對教學質量和人才素質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在現階段,全面推行整體護理的背景下,更需要及時的更新觀念、普及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此促進教學質量的顯著有效提高。同時,為了能夠成為一名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師,除了專業知識異常豐富以外,教學能力還應該格外精湛,以此將一名教師的職責充分肩負起來,即傳道、授業、解惑[5]。醫學院校更應該需要站最自身發展的情況下將當下學院的情況有機的整合到一起,以此將學院自身的特色充分有效的展示出來,并且通過對優勢的不斷發揮,不斷的開拓進取和創新,將護理教學的本身所具備的特點充分的展示出來,以此有助于促進教學針對性的顯著提高,為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作者:孟憲輝 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

參考文獻

[1]鐘正偉.以護理技能大賽為導向的外科護理教學改革[J].現代醫藥衛生,2013年第19期.

[2]于丹.更新護理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醫藥前沿》.2013年第10期.

[3]丁娟,陳紅宇,張鳳勤,陳淳.護理大專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干預研究[J].護理管理學雜志,2016年1月第16卷.

第2篇

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教育對象層次的提高,對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是培養適應時展需求的護理人才的關鍵。作為護理學基礎教師必須首先從思想上更新教育觀念,從培養學生從單純的護理技術人員,轉變為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精神、能夠成為促進護理工作發展主體的高素質人才;從傳授“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護理知識與技能,轉變為傳授“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知識與技能;從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培養學生具有參與教學意識和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能力的積極活動的主體,使他們成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心理素質的全面人才。我校嘗試做了改革,具體做法如下:

1改革的內容及方式

1.1 改革實驗用物的準備:將傳統的實驗員準備物品改為實驗員值班制。預先對學生進行實驗分組,每4人一組,實驗課開始前30min,學生根據實驗操作內容自己準備物品。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實驗操作連貫性。另一方面,學生自己要動手動腦,以加強實際操作能力。

1.2 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不同運用。改變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師生互動性。很多教師采用角色扮演、自身體驗、設立情境、設障礙法、幽默圖畫等靈活應變方法,增加護生直接參與的機會,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記憶,提高教學效果。

1.3 調整實驗教學內容:圍繞著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重新設置實驗項目,多數實驗設計為病例形式,如:“剖宮產手術的病人欲回病房,請作好準備”,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麻醉床的操作,而更多的是,學生圍繞剖宮產手術的病人進行思考,考慮到病人的需要、以及病人可能出現的問題而進行準備,使課堂所學到知識得以應用,鍛煉了學生為病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1.4 改革實驗教學方式:以往的實驗教學方式是:學生觀看操作錄像-老師課堂示教-學生回示-學生鋪開練習,學生在練習課上往往機械地模仿老師的操作流程進行學習和強化,這種方式容易使學生雖然操作規范但無創新。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改革:①操作前準備:學生在課前預習教材上有關內容,按實驗分組進行準備。②課堂實施:實驗課時各小組將自己的設計方案提出,老師要給予評價與分析,然后觀看錄像或老師示教。

2 實驗總結

讓學生對照自己的設計方案與老師的操作,找出問題所在,提出最簡化的實驗用物及實驗步驟:

2.1 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應把培養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作為首要任務。應用學生的競爭心理,實驗操作引入競爭機制。促使學生課堂認真練習,課后自覺練習,營造了互幫互練的良好學習氣氛,更激發了學生學。

2.2 引入情景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景教學是以臨床問題為中心,采用角色扮演和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手段,它在提高教學效果及培養學生應變能力方面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印象,學生通過觀察、體驗,不僅學到了護理工作的方法,護士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規范,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合作能力,語言溝通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應變能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3 開放練習實驗室,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和晚自習或休息時間到護理實驗室練習。讓學生有獨立思考、自由發揮、自主練習的時間和空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第3篇

關鍵詞:PBL;情景;競爭;教學

中圖分類號:R3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3-0067-01

《護理學基礎》是大專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一門要課程,而相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驗。實驗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臨床實際護理能力的發揮及個人專業發展前途,這樣對學生的護理專業水平的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的增強、愛崗敬業素質的養成、溝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及創新精神的形成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目前的各大專院校護理教育教學模式依舊是多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雖然形成,但在具體的教學中還是傳統教法。上課的程序基本是按照教師教,學生聽,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的模式進行。即使在實驗課上教師注重強調操作程序要十分準確,操作動作要高度規范,使護生操作起來的動作程序表現出比較謹慎但并不靈敏的狀態,看上去所使用的動作比較規范但無無法呈現出創新及隨機應變能力。這樣的教學與實驗激發不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及增強不了學生參與護理實驗的興趣,這就談不上研究氛圍形成,導致學生學習的情緒也由跌到低谷,學生對這門課程將有點望而生畏,但又要完成該門課的學習,最終尚要考試及格,這就導致學生在上課時死記硬背一些概念,練習時生硬地模仿老師的所教的示范動作,毫無創意的循環往復的練習。這就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的敏銳性和個性特征的養成,導致學生于臨床實習期間遇到問題不能很好地處置。面對全新的護理理念與模式的轉變全都束手無策,無法應對。高等院校為了適應護理學科發展的需要,培養合格的高級護理人才,改革護理學科的教學已刻不容緩。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1.(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近年來國際上受到大力推廣和非常重視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注重強調將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PBL教學法“填鴨式”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方式,教學形式陳舊,對于教授醫護方面課程,特別是不利于護理學的教學,老師講,學生聽,一離開教室,老師講的全給忘了。而啟發式教學方式能很好地體突出教師為主導地位及學生的主置,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培養,他們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得和更新知識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增強。教師針對教科書中的重點、難點及疑點進行講授,不失時機的為學生答疑解難。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從而有利于掌握疾病的因果、及轉變的關系,并且利用病例進行研究討論,然后開展婦產科護理教學,與教材的理論內容緊密配合,這樣的研討既反映了有關疾病的一般規律性,又反映疾病的特殊性,使學生對有關疾病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既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又增強了判斷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能進行知識的自我計劃、自我調整、自我指導和自我強化,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2.角色扮演教學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一邊講一邊做,那么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聽完后按照老師的要求做練習,做完后交給教師批閱、修改,整個教與學的過程就是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書本知識,對于學生的潛能的發揮毫無一點幫助。眾所周知,學生將來工作的對象是病人,為了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護理角色,了解患者的焦急心態和理解極度痛苦的心情,實施角色扮演教學法。如出入院病人的護理、臥床病人更換床單方法以及臨終關懷等具體實驗項目,讓學生分別扮演患者和護士,以表演的形式完成教學內容。

3.情景教學法。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教師與學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具體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將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在實踐中獲得的實際技術來解決患者的具體病癥,并高度體現合乎規范化的護理。

4.書寫實驗日志法.書寫護理實驗日志是規定護生在每進行一次實驗課后將自己的操作、觀察到的情況及其在具體實踐中的所獲得的體會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在總結教科書上理論知識及在實驗操作流程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梳理、思想進行歸納,過程進行總結,要概括出規律性的東西。日志所記載的內容要有實驗項目的操作流程、學生在實驗中的切身感受、學生在實驗中的提問、學生對實驗的具體建議和意見等。

5.競爭競賽,互幫互練。學生正是年輕有為、有理想、有志向、積極向上、勇于探索的時期,任何一項工作的進行都渴望比他人做的更完美,同時得到別人認可和贊賞,因此,抓住學生的希望競爭心理特征,把競爭手段不失時機的引入的實驗操作過程中。如:在每次實驗課結束前,留出一定的機動時間,在每小組中隨便確定一名學生進行檢查,看學生對實驗課接受的狀況如何,是不是真正掌握了本次實驗操作的全部過程,并且查看其掌握本粗實驗操作的程度如何。針對抽查的情況,教師要對學生做出公允的評價和客觀、公正、全面的總結。這樣使實驗操作得好的學生得到了高度的贊揚和肯定,讓還有一定差距的學生也會受到促進。使他們及時發現并糾正自己在實驗操作存在的不足,以便于進一步加強練習,這樣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了學生熱心參與實驗操作的興趣。

參考文獻:

第4篇

俞珍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多媒體教學查房在護理專業教學查房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理專業實習生160名,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名,觀察組采取以護生為主導方式進行教學查房,查房結束后由護生自主制作幻燈片并進行演示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方式查房。對兩組護生出科成績、護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以及患者對護士滿意度進行分析評價。結果:觀察組平均出科成績高于對照組,護生對科室帶教總體滿意率以及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教學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以護生為主導,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查房可明顯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和護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

關鍵詞 護理教學;護生;查房;多媒體;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61

查房是臨床護理教學中的重要一環,也是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主要渠道之一[1]。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傳統單調枯燥的教學查房不能激發護生學習的興趣,已不能完全滿足臨床教學的需要[2]。我院采取以護生為主導,結合多媒體進行演示教學的方式進行帶教,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理專業實習生160名,其中男22名,女138名。年齡21~23歲。均為本科學歷。按照隨機方法將護生分為觀察組

作者單位:215001蘇州市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急診室

俞珍:女,本科,主管護師

和對照組各80名,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以及在校成績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均為女性,共16名。年齡25~36歲,平均(30.62±2.36)歲。大專學歷10名,本科學歷6名。工作時間均大于5年。職稱均為護師以上,臨床帶教時間大于3年。

1.3教學方法將兩組護生均分為8小組,每小組10人,推選出1名護生為組長負責協調護生與科室關系。每小組護生配帶教老師1名。實習期間共輪轉10個科室,每個科室實習4周,兩組護生輪轉科室相同。

1.3.1觀察組

1.3.1.1典型病例查房帶教護士首先講解所在科室的疾病特點和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指導護生查找資料,了解相關疾病的發病原因、相關特點并列出護理方案。由帶教護士選出數名典型病例,指導護生采集病史,了解病情,然后帶領護生進行查房,查房時由護生對具體病例的相關護理措施進行講解,帶教老師可做相應補充。

1.3.1.2制作多媒體課件查房結束后,由護生針對查房所遇到的病例制作多媒體課件,主要內容包括患者的病情、主要癥狀和體征、具體護理措施以及護理中應注意的問題等[3]。制作課件時要求全組護生均參與,但帶教護士不參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1.3.1.3課件講解每小組護生選出1名代表進行多媒體課件的講解,其余護生和帶教老師旁聽,講解過程中帶教老師或護生可對相關問題進行提問。講解結束后全小組人員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帶教護士可進行相關解答。

1.3.1.4歸納總結講解結束,帶教護士指導護生進行病例護理總結,并指導護生進行護理相關技能訓練。

1.3.2對照組對照組護生采取傳統方式帶教。帶教護士帶領護生進行典型病例的查房,并于查房過程中講解相關病例的發病原因、疾病特征以及相關護理措施,查房結束后指導護生進行相關護理操作。

1.4考核指標出科成績:每4周對護生進行出科考核,考核成績采取百分制。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各占50%。教學滿意度包括對科室帶教總體滿意度以及對帶教老師的教學滿意度,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

1.5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1統計學軟件,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滿意率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護士出科成績比較(表1)

2.2兩組護生對科室帶教及帶教老師的滿意率比較(表2)

3討論

結果顯示,采取以護生為主導的多媒體教學查房的帶教方法提高了護生的理論和操作能力,提高了護生對科室帶教的總體滿意率和對帶教老師的教學滿意率,并隨之提高了患者對護生的滿意率。與采取傳統帶教方法的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在以上各方面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充分表明以護生為主導的多媒體教學查房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3.1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以護生為主導,改變傳統以帶教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調動實習護生的積極性,激發護生學習的興趣[4],而興趣是推動護生進行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動力之一。一旦護生產生了學習興趣,便可自覺主動地去深入臨床采集病史,查找資料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另外,本研究讓護生自主制作多媒體課件,并自主講解。利用計算機綜合處理技術,可將單調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畫面[5],并且配以音頻、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極大地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給護生帶來感官刺激,形成一種教學相關的教學環境,自主講解也讓護生產生強烈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3.2提高了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4]。傳統的帶教實習只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這種被動獲取知識記憶的時間很短,很快將被遺忘,學習效率不高[6]。以護生為主導的多媒體教學查房調動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查找相關資料并動手操作,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并掌握了相關疾病的病因以及轉歸過程,了解了相關治療方法和護理要點,使理論很好地與實踐相聯系。因此,護生對教學方法比較滿意。

參考文獻

[1]楊玲.多媒體技術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之我見[J].海南醫學,2010,21(18):149-150.

[2]鄭素花,羅鎮紅,馬迪迪.多媒體課件結合護理查房在燒傷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0):386-387.

[3]丁立新,魏妍.多媒體幻燈片的制作在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4):271-272.

[4]林靜君,陳妙虹,嚴曉芬,等.多媒體技術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09,7(35):3275.

[5]孔曉玲.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在現代護理學教育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10,19(11):876-877.

[6]武蘇.應用多媒體進行護理查房的做法與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22):2801,2835.

第5篇

關鍵詞:多種教學方法;手術室護理;實習帶教;聯合應用

畢業實習是每一位護理實習生由學生階段轉變為護理人員的重要時刻,而實習帶教又是師生互動合作的有效基礎之一,由于手術室的專科性及特殊性,傳統的帶教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手術室護理教學的發展[1]。因此,我院針對手術室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聯合應用進行帶教,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基線資料:

選擇手術室實習的90名護理實習生作為觀察對象,時間為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將90名護理實習生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45名護理實習生均為女性,年齡20至28歲不等,年齡均值為(24.13±1.26)歲,大專21名,本科11名,中專13名;實驗組45名護理實習生均為女性,年齡18至27歲不等,年齡均值為(24.05±1.38)歲,大專19名,本科8名,中專18名。對比兩組護理實習生的基線資料,統計學無意義,P值大于0.05,可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傳統帶教主要是指帶教老師針對手術室的相關知識進行一對一帶教;實驗組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聯合應用,主要包括一對一帶教、多媒體教學、小組討論、情景模擬及實習手冊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聯合應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聯合應用不僅能有效提高護理實習生的專業知識掌握度,實踐操作水平,還能有效減少護理意外的發生,提高患者對其的滿意度。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室護理實習生考核成績評分、護理意外發生率及手術室患者的滿意度評分。考核成績總分100分,主要內容包括無菌觀念強化程度、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實踐操作能力、護理態度、手術配合能力等,分數越高,成績越好;滿意度評分100分,由手術室患者(100例)進行評分,分數越高,患者滿意度越高[2]。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軟件對兩組護理實習生的觀察指標進行統計學處理。護理意外發生率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考核成績評分及滿意度評分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代表統計學有意義。

2結果

兩組手術室護理實習生考核成績評分、護理意外發生率及手術室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統計學有意義;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3討論

多種教學方法聯合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一對一帶教:選擇科室內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及規范操作的護理人員擔當老師,進行一對一帶教,帶教老師考察評估護理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及實際操作能力,實施因材施教[3]。

(2)多媒體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將手術室正確著裝、環境、無菌操作內容及要求、安全核查等內容采用幻燈片的形式為護理實習生進行講解,圖片解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講解效果。

(3)小組討論:在手術任務結束后,安排護理實習生坐在一起討論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現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問題、對手術室的建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等內容,護理實習生提出問題后,指導大家積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由小組組長將問題及問題的解決方案提交于帶教老師,由帶教老師進行解答[4]。

(4)情景模擬及實習手冊:為護理實習生發放《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實習手冊》,手冊內容主要包括醫院規章制度、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守則、實習計劃、手術室相關知識、工作職責、理論知識及常見手術等,能明確的為護理實習生提供理論指導,提高了護理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聯合應用的實驗組護理實習生護理意外發生率比傳統帶教的對照組護理實習生少17.78%,說明多種教學方式聯合應用能有效減少護理實習生在手術室操作過程中護理意外的發生;且實驗組考核評分及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多種教學方式聯合應用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加強護理實習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及實踐操作能力。綜上所述,多種教學方法在手術室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的聯合應用效果較為顯著,能有效提高護理實習生的專業素養及實際操作能力,減少護理意外的發生,提高患者對護理實習生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陳杏云,徐維娜.多種教學方法在手術室護理實習帶教中的聯合應用及體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7(z1):248-249.

[2]龍六鳳.多種教學方法在手術室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的聯合應用效果研究[J].延邊醫學,2014,18(35):149-151.

[3]劉艷,馬永.因人而異的帶教方法在手術室護生實習中的運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1(6):90-91.

第6篇

【關鍵詞】男護生;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1-0147-02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醫療衛生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男性護士走上了工作崗位。很多醫學院校也紛紛開始招收男護生,以解決目前國內臨床中男護士供不應求的現象[1]。平涼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于2004年開始招收男護生[2],并逐年增加招生量,男護生所占的比例在護生中越來越大。在實驗教學中, 傳統的以女生為主的帶教方法已不能適應目前護理專業男女并存的特點,男護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女護生沒有遇到的問題和壓力。為緩解男護生的心理壓力,穩定其專業思想,保證教學質量,本研究采用多種方法引導男護生進行實驗教學的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實驗教學中男護的帶教方法

1.1 發展批判性思維 利用男性思維靈活、邏輯性強、接受新信息快、創造性高, 動手能力強的特點,教師在授課輔導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男護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啟發式教學、PBL(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CBL(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法)等方法,激發男護生對護理操作的興趣,發展其批判性思維能力,使其充分認識到護理專業并不是簡單的打針發藥、喂水喂飯、伺候患者,而是有著本專業的科學性、藝術性、嚴謹性。

1.2 加強專業思想教育

1.2.1 目前大多數男性報考護理專業,并不是因為真正喜歡該專業, 而是存在各方面原因被迫無奈選擇護理專業。因此鞏固專業思想是保證男性護生認真踏實學習的根本。《基礎護理學》實驗首次課給全體護生介紹護理專業的歷史 、發展以及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等內容[3],以了解護理專業學習特點;為護生播放電影《南丁格爾》,讓他們了解護理事業開創者的風采,以及護理在人類健康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從而建立對于護理專業的信心和職業榮譽感。

1.2.2 教師在授課輔導的過程中,要重點突出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男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的優勢, 明確“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以強化男護生正確的專業思想和職業信念。

1.3 及時介紹專業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動態了解臨床及國內外對男護士的需求, 將職業生涯規劃引入男護生的教育,和男護生一起分析男性在護理專業的優勢,指出目前護理人才緊缺,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男護士更是供不應求。全國各類醫院尤其是綜合性大醫院都需要男護士。

1.4 適當調整教學內容 根據性別特點,合理調整教學重點。男護生大部分不喜歡過于瑣碎的操作,如鋪床、床上洗頭、擦浴等,這些內容可以作為一般了解的知識,不過分強調細節的操作;而一些搶救技術、男性患者的護理則是男護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同時根據男性動手能力強,愛鉆研的特點,要求男護生掌握一些設備器械的使用和簡單的故障維修。

1.5 合理分組 實驗課采用分班分組練習,每班18-20人,每組4-5人,把男生分散在各個練習小組中(1-2人)。這樣既可以避免男護生過于相對集中,導致負性情緒聚集和擴散;還利于幫助男護生克服不良心理反應,引導男女護生在練習時互相督促,學習對方優點,營造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

1.6欣賞教育

1.6.1教師在課堂中要注意保護男護生的自尊,善于發現他們操作過程中的優點,并給予鼓勵、表揚和肯定,激發其自豪感。創造男護生積極展示自我的機會,如增加男護生演示各項操作的機會;引入競爭機制,男護生之間,男女護生之間進行操作技能競賽等。經過男護生的刻苦練習,男護生每次都能在比賽中有出色表現。

1.6.2對于不能按要求完成練習任務的男護生,不要盲目的指責和批評,課后加強溝通交流,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并進行相應的輔導咨詢工作,并幫助其解決思想及學習上的疑惑,在了解其心理狀況的基礎上,以積極的態度和情緒對其加以正面引導。

1.7完善考核體系 指導男護生遵循護理程序,首先對預設的患者進行合理全面的評估,發現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經小組討論后,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合理準確的實施操作,最后對操作效果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同時把護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儀表態度、溝通技巧、健康教育等內容也作為考核項目,對護生從第一次課就開始進行全面、系統、動態的考核。這樣有利于激發男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男護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2男護的帶教效果

2009-2010學年中,《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考核中,男護生的優秀率(>80分)達到90%;學期結束時,未發生男護生轉至其他專業的現象。

3男護帶教過程中的反思

本文結合男護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狀態,從改變教學方式入手,以生為本,以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就業環境為導向,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引導男護生正確認識本專業,穩固其專業思想,調動操作練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護生批判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多思考,在操作中多問幾個“為什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從而改變以往練習中簡單機械的模仿,強調“重原則、輕步驟”,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同一操作中的步驟順序可以有所不同,有所創新,培養男護生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安排上的調整,使男護生認識到護理工作并不是機械性的簡單重復,在學習中逐步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在護理技術方面可與女同學相提并論,有時甚至比女同學更好,特別是一些設備器械的操作,增強了他們從事護理工作的信心。

因性別問題,部分男護生在和女教師的溝通上不夠坦誠;同時,女教師不能夠十分精確地掌握男護生的心理和思想變化。故建議實驗室應引進男性護理帶教教師,以減輕男護生心理負擔,增進練習操作的信心。

護理專業會因為男性的加入而更趨完善、更加合理, 并且有助于護理專業社會地位的提高。在理論和實驗教學方面突出男護生的特色, 培養高素質的男性護理人才, 共同推動護理學專業的 發展 和進步,是需要護理教育系統共同積極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何國喜,畢尚青,何彩霞等.云浮地區醫院對男護士需求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 護理管理雜志,2006,6(8):8

第7篇

關鍵詞:外課護理 教學 問題引導式教學 傳統教學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45-02

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發展,醫療環境也在不斷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關注外課護理的作用。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外課護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臨床對護理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教育正在逐漸走向現代化,現代化的理念要求教師要以現代的教育方法與手段提升學生的素質。就目前來說,PBC教學方式在外課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比較廣泛,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傳統的教學模式所無法比擬的優點。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兩個外課護理班級的90名大一學生,90名學生的學制均為3年,均是全國普招生。90例學生中,男15例,女75例,90例學生的年齡為18~21歲,平均年齡為19.4歲,在前期都已經完成了理論課的學習。采取簡單隨機的方法將90例學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5名,對照組中,男7例,女38例,平均年齡為19.3歲,實驗組中,男8例,女37例,平均年齡為19.5歲。兩組學生在理論課成績、年齡、性別、智育成績、綜合能力等方面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外課教師都相同,整體的護理知識水平較高[1]。

1.2 方法。對照組學生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應當根據大綱要求,按照事先所準備的多媒體資料、課件教學,同時利用圖片、錄像等方式進行演示,以便使學生更快的掌握所學知識、理論;實驗組學生采取PBC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與課堂講授的內容提出案例,讓學生們事先進行復習,了解有關病例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加強學生的思考,調動其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更牢固的掌握課堂知識,并培養其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2]。

1.3 評價方法。課后對參與此次實驗的90例學生進行調查問卷評估,問卷的內容可以通過咨詢專家或查閱文獻自行設計,其中包括學生們對這兩種教學的評價以及其能力改善,其中發放問卷90分,回收90份,總有效率為100%。

1.4 數據處理。以SPSS12.0為統計學處理方法,檢驗水準為0.05,即當P

2 結果

兩組學生自學習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對比

組別例數提高不提高總提高率實驗組4542(93.33%)3(6.67%)42(93.33%)對照組4530(66.67%)15(33.33%)30(66.67%) 兩組學生對于教學方法評價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對于教學方法評價比較

組別例數良好差總好評率實驗組4540(88.89%)5(11.11%)40(88.89%)對照組4525(55.56%)20(44.44%)25(55.56%) 注: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

3 討論

作為實踐性比較強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外課護理學的教學與實施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培養臨床護理人員的途徑有很多種,其中外課護理教學可以說是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對護理專業的學生開展外課護理教學,目的在于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使其更好的掌握各種外課護理知識,以便更好的適應臨床護理工作。

就目前來說,PBC教學方法在外課護理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而且所取得的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PBC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同傳統方法相比,PBC教學方法具有明顯的優勢,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更好[4]。

本組實驗采取PBC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對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結果表明PBC教學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更好,遠遠優于傳統的教學方法。PBC教學方法得到了絕大部分學生的肯定,有利促進了學生素質的發展[5]。PBC教學法體現了將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加強了教學和實踐的循環互動、課程的優化配置,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提升,值得在外課護理教學中應用開來。

參考文獻

[1]陸靜波.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醫學生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09,9(2):82-83

[2]李桂玲,楊立群,張春娣等.外課護理教學中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法的效果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30):3166-3167

[3]勾玉莉,崔嵐,關紅等.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5):193-195

第8篇

【關鍵詞】 護理教學; 護理查房; 時間軸圖; 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of “Timeline diagram” in the nursing rounds teaching,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Method:44 cases of nursing intern in the thoracic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y received “Timeline diagram ” nursing rounds mode,and 24 cases of nursing intern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y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rounds mode.The effect of nursing rounds teach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nursing rounds presentation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score of nursing rounds teaching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0.38±4.76)scor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3.56±5.33)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5.412,P=0.000).The scores of the evaluation of nursing rounds presentation effect on the rational,clear and intuitive medical history report,comprehensively grasp disease,find the key nursing problems in time and nursing measures and health education more targe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teaching; Nursing rounds; Timeline diagram; Effect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8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5.022

護理查房是檢驗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及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和臨床綜合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但目前大部分醫療機構查房時,護理人員往往以疾病知識的復習為主,病史匯報冗長、零碎,較難突出護理問題的重點,不能個體化地解決具體護理問題[1-4]。本研究將“時間軸”圖模式應用于護理教學查房,評價其在提高護理查房教學效果和提高護生對護理教學病史匯報的認同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本科輪轉實習的44名護生作為試驗組,采取”時間軸”圖查房模式,另選取2014年1-3月采用傳統查房模式的24名護生作為對照組。其中試驗組44名護生均為女生,年齡21~24歲,平均(22.62±1.20)歲;本科11名,大專33名。對照組24名護生均為女生,年齡20~24歲,平均(22.41±1.13)歲;本科7名,大專17名。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每月以4名護生為一組在本科輪轉實習,實習時間均為1個月。對照組護生采取以疾病為主的傳統教學法進行護理查房教學,具體內容包括1名護生對患者病情和所采取的治療措施進行匯報,另1名護生對患者進行護理體檢,明確該患者的護理問題,并分析相關因素,擬定預期康復目標、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措施等,另2名護生以聹聽為主。由帶教老師進行點評,并予以指導。試驗組護生則指導其采用“時間軸”圖模式進行護理查房,具體內容如下。

1.2.1 “時間軸”圖護理查房模式介紹 采取多媒體教學方式對護生進行統一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護理查房的重要性及“時間軸”圖護理查房模式的概念、目的、意義、如何繪制及如何將其應用至護理查房中。入科第1天做好宣教,鼓勵護生自主選取個案,并以實際典型案例進行剖析講解,提高護生對“時間軸”圖護理查房模式的理解,使其熟練掌握該模式的要領及制作。并提供以往老師優秀的護理查房課件和查找相關文獻供護生借鑒學習。

1.2.2 “時間軸”圖的繪制 由護生于實習第3周開始,根據本科特點,選擇胸外科常見病、多發病且可給護理工作帶來啟發或反思的案例作為護理教學查房對象,鼓勵護生自己搜集個案資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況、病情進展、臨床檢驗,治療措施、護理措施等,老師從旁指導。指導護生對所獲得的病歷資料加以整理、分析,獲取重要信息,并繪制橫軸表示時間軸,標示患者入院至今的病情進展情況,并以不同符號標示日期及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點,并分別在不同時間點上標注患者主要的病情變化、治療措施、護理措施、輔助檢查、出入量等。本文以1例“食管癌根治術后”的患者為例,見圖1。

1.2.3 采用“時間軸圖“匯報病史 帶教老師對護生繪制的“時間軸”圖進行點評,并協助其進行修改,同時指導其根據所繪制的”時間軸”圖匯報病史,包括如何篩選出重要信息進行匯報,如何將病史更有條理性、完整地匯報。同時指導護生根據所繪制的“時間軸”圖,對該病作出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及當前存在的護理問題,組織其他護生進行討論,闡述各自見解,共同討論。出科前由帶教老師從旁指導,并對護生“時間軸”圖的繪制及病史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并協助其修改。

1.2.4 床邊護理查房 帶教老師組織護生進行床邊護理查房,由1名護生進行病史匯報,并對患者進行護理體檢或相關的操作,期間與患者進行交流,采集相關資料,并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其他護生則觀察整個過程,并參與討論。最后由帶教老師予以補充、糾正和點評,總結出該次護理查房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1.3 評價指標 出科前對護生進行出科考核,每2名護生完成一次床邊護理查房,由科室護士長、帶教老師采取本院護理部設計的《胸外科護理教學查房效果評價表》對查房情況進行評價,該評價表共包括20項內容,涉及病史匯報、病情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護理體會、儀表形象、查房時間等,每項總分為5分,由評價者根據評價標準進行打分,總分為100分。同時,采用本院護理部自行設計的《護理查房病史匯報效果評價表》對護生進行調查,該評價表共5個條目,包括護理查房病史的匯報是否清晰直觀、條理性、可全面掌握病情、及時發現重點護理問題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等,采用Likert5級評分,各條目得分1~5分,分數越高表明認同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出科護理查房考核成績比較 試驗組護生護理查房效果得分為(90.38±4.7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56±5.3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412,P=0.000)。

2.2 兩組護生對護理查房病史匯報效果評價比較 試驗組護生對護理查房在病史的匯報有條理性、清晰直觀、全面掌握病情、及時發現重點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更有針對性等5項評價的得分上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傳統護理查房內容往往以疾病知識的復習為主,且由于較大部分護理人員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直接將電子病歷資料復制、粘貼,未對信息進行篩選全部匯報,導致護理查房病史匯報冗長,較難突出護理問題的重點,無法清晰直觀地呈現重要信息[5-7]。而除查房者外,其他參與人員對病歷資料并不熟悉,不能全面掌握查房對象的具體情況,導致重點護理問題和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未能及時發現[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生出科護理查房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P

綜上所述,“時間軸”圖模式應用在護理教學查房中,使護生學習更具主動性、積極性,利于培養護生的臨床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進而提高護理教學查房的質量。由于“時間軸”圖護理查房模式應用時間尚短,其應用效果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觀察、探討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Zhang R.Investigating the prevention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through standardized teaching ward rounds in clinical nursing[J].Genet Mol Res,2015,14(2):3753-3759.

[2] Newnham A L,Hine C,Rogers C,et al.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ocumentation of paediatric post-take ward rounds:the impact of an acrostic[J].Postgrad Med J,2015,91(1071):22-25.

[3] Kalb K A,O’Conner-Von S K,Brockway C,et al.Evidence-based teaching practice in nursing education:faculty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J].Nurs Educ Perspect,2015,36(4):212-219.

[4]陳媛.“時間軸”圖在護理查房病史匯報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13):13-14.

[5]張華,王筱君,王阿麗,等.護理查房的現狀分析與新形式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02-304.

[6] Sharma A,Norton L,Gage S,et al.A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 to achieve high nursing presence during 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rounds[J].Hosp Pediatr,2014,4(1):1-5.

[7]韋麗飛,楊華.國內護理查房模式研究現狀[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7):54-55.

[8] Black A T,Clauson M,Fraser S.Nurs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ounds:evaluation of a webinar-based education strategy to engage nurses and support practice[J].J Nurses Prof Dev,2013,29(5):249-254.

[9] Kelly J,Watson R.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y of nursing in pre-registration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UK[J].Nurse Educ Today,2015,35(2):360-365.

第9篇

【關鍵詞】:網絡教學;傳統模式;外科學;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R6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6-5328(2020)07-064-02

外科學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必修醫學課程,其主要內容就是將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是培養應用型以及創新性醫學人才最關鍵的一點,這門課程是綜合性學科,所涵蓋的內容比較多、知識面也比較廣。而胸外科也是一門繁雜的科室,因此老師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將更多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們。網絡教學則順應需求而生,它的發展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了不可避免的沖擊,而兩種教學模式在實際工作中的交叉融合則發展出了更好的教學模式[1]。

一、傳統教學以及網絡教學的含義

(1)傳統教學

在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凱洛夫的五環節教學模式,指的是組織教學、復習舊課程、揭示新課程、教授新課程以及布置新的作業,此教學模式著重于老師對學生學習方面的控制以及對學生的管教,強調課堂對學生的教育,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課堂上主要以老師口頭教授,學生進行被動的學習[2]。傳統教學模式的課堂中老師是核心,它是知識的傳遞者和擁有者,它監督著學生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是起著支配、決定、灌輸的作用,總的來說,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在主導。因此無論怎樣豐富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也很難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本質,因此學生學習普遍是消極、被動的。

(2)網絡教學

網絡教學指的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起遠距離教學系統,此教學系統分為同以及異步式系統。在網絡教學模式中,老師要按照學生的基礎水平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來確定教學的內容,然后錄制教學的視頻以及制作網絡課件,最后將其到開放式的網站,學生通過注冊登錄進入到網站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來進行學習。網絡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最近幾年以來,互聯網的普及以及開發出的各種教育軟件,在很大的程度上將網絡教學的內容進行了豐富,此種模式著重以學生的主觀學習為目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指揮和主導變成了指導和配合[3]。

二、傳統教學以及網絡教學的結合

(1)開發和設計課程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師資這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老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在課堂中可以對學習氣氛進行很好的調動,對于疑難雜問可以采取由淺入深的解答,這些都是可以加入網絡教學中的。如果能將這些優勢運用到建設網絡教學中,可以將網絡教學平鋪直敘以及過于死板的特點進行彌補。而且網絡教學的重點不應該完全放在網絡技術人員的身上,還要結合各個網絡程序設計師、美術專業人士、個學科專家以及研發人士來制定更符合學習者要求的網絡課程[4]。

(2)學習效果的評定

在網絡教學中,學上完全是自主進行學習的,某些學生可能因為自律能力不夠而放任自己,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老師的監督以及相應的考試。而胸外科護理又是一個內容繁雜的學科,所以網絡教學中還要借鑒傳統模式的測評方法,來對學習者進行一個胸外科護理學習的測驗。

(3)回饋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于疑難問題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對老師進行隨時的咨詢,在網絡教學中在這一方面比較薄弱,這時就需要借助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彌補,通過對病例進行探討以及定期解答疑問的形式,來統一講解共同的疑難問題,并對于個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疑問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解答[5]。

三、在外科學中的應用前景以及創新探索

(1)優化教學內容,共享教學資源

在我國,優化教學內容以及共享教學資源是伴隨著醫學教育網絡化的發展,在全球范圍內的胸外科護理教學資源,可以通過網絡途徑達到一定程度的共享,體現了充分的平等性。數量龐大的胸外科護理教學信息,在網絡中被集中、編排以及選擇,比較優秀的教學實踐案例可以放在網絡上被共享,難度較高的護理、新護理技術的推廣、罕見病例實數以及對新醫療設備的操作等[6]。對于沒有現場條件的學生來說,同樣可以通過網絡視頻來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

(2)擴延教學時空,實現教育對象大眾化

在網絡教育中,教育的對象不受到性別、民族、職業、身份、學歷以及年齡的限制,這是面向所有愿意學習的人開放,給實現現代教育大眾化、眾生化、社會化以及多樣化的目標,提供了有效的教育途徑以及良好的教育形式。并且可以讓護理人員在校外或者是不離開崗位以及在家中就可以得到系統化的教育,完全擺脫了沒時間學習以及因事而耽誤了課程等尷尬狀況。

(3)教學高效性以及交互性

網絡教學的特點就是交互性、可控性以及智能性,讓依照每個學生的特點來設計相應的學習課程變為可能,學習的進度、方式以及學習過程的個性化完全符合主體化教育的需求,在網絡教學與傳統模式相結合的教學中自主學習、因材施教以及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傳統教學原則也得到了體現[7]。

(4)信息實現實用性、及時性以及全面性

在過去,人們獲得護理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期刊、圖書,但是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網絡上的信息也越來越多,教育信息主要包括了期刊、研討會以及圖書等也是借助了網絡以此來服務于社會,而網絡中提供的信息還具有全面性、及時性以及實用性,這是其他平臺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些信息的特點對于護理人員來說也尤為的重要。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色视频 | 伊人草久 |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 五月天婷婷视频 | 99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电影网在线好看 |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 免费毛片电影 | 欧美vs日韩vs国产在线观看 | 4410影院| 国产亚洲免费观看 | 99九九精品| 精品第一页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 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 91精品自在拍精选久久 | 国产夫妻精品 | 久久久久中文 | 麻豆福利视频 |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 成人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99精品99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视频每日更新 |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 欧美地区一二三区 | 成人久草 | 国产精品高清全国免费观看 | 福利在线小视频 | 五月婷婷丁香 |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 99热国产免费 | www视频完整版 | 第一福利在线视频 | 日本一道高清不卡免费 |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不收费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