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風險等級評價方法優選九篇

時間:2023-07-11 16:30:4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風險等級評價方法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風險等級評價方法

第1篇

關鍵詞:風險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 風險定級; 盾構隧道; 施工風險

盾構法主要應用于地下隧道工程,由于地下和水底工程地質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在隧道施工時存在很多不確定的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產生嚴重后果.對盾構隧道施工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評價和定級,從而采取各種合適的針對性措施,實施風險控制,防止風險事件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程項目風險評價的方法主要有檢查表式綜合評價法、優良可劣評價法、道氏指數法以及權衡風險法等,這些評價方法大多建立在對工程項目所存在的各類風險進行客觀量度的基礎上,沒有體現風險評價過程中專家的作用,且系統性不強,對風險大小的描述比較模糊,缺少直觀的結論,不便于決策者做出進一步的決策.本文采用R=P×C定級法對采用盾構法的武漢長江水下隧道工程的施工風險進行分析和定級評價,其結果可供隧道工程施工風險控制參考.

1 R=P×C定級法

R=P×C定級法是綜合考慮風險因素發生概率和風險后果,給風險定級的一種方法,其中,R表示風險;P表示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C表示風險因素發生時可能產生的后果.P×C不是簡單意義的相乘,而是表示風險因素發生概率和風險因素產生后果的級別的組合.R=P×C定級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是目前國內外比較推崇的一種風險評價方法,采用此法對建設工程項目風險因素實施定級步驟如下.

a. 找出工程項目存在的各種主要風險因素.

b. 根據實際情況,并借鑒以往類似建設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經驗,分析各個風險因素的發生概率,得出發生概率P.

c. 根據發生后可能產生的后果,對人、環境和工程項目本身造成影響的程度,采用定量計算的方法給這些風險因素劃分后果等級;一般劃分為5個等級(災難性、重大、嚴重、中等、輕微),通過定量計算確定各個風險因素的后果等級C.

d. 最后綜合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等級C和其發生的概率P,將兩者組合起來,參照R=P×C定級方法的風險評估矩陣,確定各個風險因素的等級并制定不同的方案,用比較合理的措施實施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

2 施工風險識別

武漢長江隧道,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隧”,是目前長江上正在進行的首條穿越長江江底的過江隧道.該項目工程量大、工期長,且在江底施工,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在施工中潛在風險因素多,施工風險管理難度大.結合長江隧道工程特殊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質水文以及盾構法施工技術的特點等,參考國內外類似工程隧道施工經驗,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采用專家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識別出長江隧道工程在采用盾構進行施工時主要有以下15種風險因素:地質預測預報準確性(u1)、盾構機適應性和可靠性(u2)、盾構進出洞(u3)、開挖面失穩(u4)、盾尾密封失效(u5)、軟硬不均且差異性較大地層施工(u6)、盾構江底段可能換刀(u7)、盾構隧道襯補強度不夠(u8)、盾構的推進控制不當(u9)、較大的地層損失及不均勻沉降(u10)、開挖面有障礙物(u11)、隧道上浮(u12)、高水位粉細砂層聯絡通道施工(u13)、基坑失穩(u14)及隧道透水(u15).

3 施工風險定級評價

3.1風險事件及其發生的概率確定

對長江隧道工程施工風險進行評價,分析并找出施工階段可能發生的主要風險,并確定這些主要風險發生的概率,是R=P×C風險定級法的第一步.通過對武漢長江隧道工程風險的分析,得出了工程可能發生的15種主要風險因素,采用專家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得出這些主要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范圍(表1).

3.2 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風險事件后果排序

模糊綜合評價法(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簡稱FCE),可以分為單因素模糊評價和多層次模糊評價,這里只介紹單因素的模糊評價方法,其評價過程如下.

a. 確定因素集.因素集為各種風險因素的集合,即U={u1,u2,…,un}.

b. 給定各因素的權重.由于評價指標體系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可采用層次分析法或由專家確定各指標層的權重,一般用權重向量A={a1,a2, …,an}表示.

c. 建立評價等級集.評價等級集是評價者對評價對象可能做出的各種評價結果所組成的集合,即V=(V1,V2,…,Vn).這里,由十位專家組成評價小組,評價等級分為5級,即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d. 確定隸屬關系,建立模糊評價矩陣.從U到V的一個模糊映射,可以確定一個模糊關系R,它可表示為

R={rij|i=1,2,…n;j=1,2,…,m},(1)

式中,rij為隸屬度,即第i個指標隸屬于第j個評價等級的程度.

e. 進行模糊矩陣的運算,得到模糊綜合評價結果為B=A·R.

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長江隧道工程施工風險進行評價時,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a. 確定風險事件集和后果評語集兩個論域.前面已經找出了長江隧道工程施工階段的15種主要風險,將這些風險事件構成集合,就形成風險事件因素集U={u1,u2,…,u15}.評價風險事件產生的后果,一般分成五種情況,這五種情況就構成了長江隧道工程風險事件的后果評語集V={災難性(v1),重大(v2),嚴重(v3),中等(v4),輕微(v5)}.

b. 確定參評風險事件因素權重值.參評風險事件因素權重值的確定,就是確定風險事件因素的權重向量距陣A.本文主要采用0-1評分累計法,即經過專家對每個風險事件評分后,取其平均值,求得各參評因素權重值(表2),則參評風險事件因素的權重向量為

A={a1,a2,…,a15}={0.124,0.072,0.01,0.124,0.072,0.03,0.072,0.072,0.03,0.03,0.01,0.03,0.072,0.124,0.124}.

c. 計算模糊關系距陣R.作為從U到V的一個模糊映射,可以確定一個模糊關系R,它可以表示為一個模糊矩陣(式(1)).rij可以通過專家投票百分比法確定,即由專家及有關人員組成投票小組,按照評語等級分級標準,在每項評價因素的m個等級中進行投票,最后以百分數確定rij.通過專家投票,經統計和計算,就可以得出模糊距陣R.以計算r11為例,專家30人中,對評價因素u1的5個評語中,投V1的有25人,則r11=25/30=0.833.依此類推,可計算得到R矩陣的其他因素,得到R為

根據計算的綜合評價值,用五個區間將長江隧道工程的15種風險事件因素納入上述后果評語集V定義的五個級別,具體劃分情況見表3.

3.3 風險定級

表4是R=P×C風險定級法的工程災害風險評估矩陣,表中數值和字母的組合就是表示風險事件的P和C的組合.

根據表4,對工程風險事件的P·C組合進行分級,從表5中可以看出,每一級風險水平都有多個P和C的組合情況.

通過前面的分析和計算,得出長江隧道工程施工階段可能發生的主要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以及發生后造成后果的等級,將每個風險事件的概率和后果等級組合起來,再參照表5,就可以確定每個風險事件的等級(表6).

摘 要:根據工程風險評價的基本原理,針對水下盾構隧道施工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可以對水下隧道工程的施工風險進行定級評估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將定性和定量結合起來,正確定位各個風險因素,從而指導風險控制和管理.并以長江隧道工程為例,闡述了R=P×C風險定級法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風險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 風險定級; 盾構隧道; 施工風險

盾構法主要應用于地下隧道工程,由于地下和水底工程地質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在隧道施工時存在很多不確定的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產生嚴重后果.對盾構隧道施工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評價和定級,從而采取各種合適的針對性措施,實施風險控制,防止風險事件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程項目風險評價的方法主要有檢查表式綜合評價法、優良可劣評價法、道氏指數法以及權衡風險法等,這些評價方法大多建立在對工程項目所存在的各類風險進行客觀量度的基礎上,沒有體現風險評價過程中專家的作用,且系統性不強,對風險大小的描述比較模糊,缺少直觀的結論,不便于決策者做出進一步的決策.本文采用R=P×C定級法對采用盾構法的武漢長江水下隧道工程的施工風險進行分析和定級評價,其結果可供隧道工程施工風險控制參考.

1 R=P×C定級法

R=P×C定級法是綜合考慮風險因素發生概率和風險后果,給風險定級的一種方法,其中,R表示風險;P表示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C表示風險因素發生時可能產生的后果.P×C不是簡單意義的相乘,而是表示風險因素發生概率和風險因素產生后果的級別的組合.R=P×C定級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是目前國內外比較推崇的一種風險評價方法,采用此法對建設工程項目風險因素實施定級步驟如下.

a. 找出工程項目存在的各種主要風險因素.

b. 根據實際情況,并借鑒以往類似建設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經驗,分析各個風險因素的發生概率,得出發生概率P.

c. 根據發生后可能產生的后果,對人、環境和工程項目本身造成影響的程度,采用定量計算的方法給這些風險因素劃分后果等級;一般劃分為5個等級(災難性、重大、嚴重、中等、輕微),通過定量計算確定各個風險因素的后果等級C.

d. 最后綜合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等級C和其發生的概率P,將兩者組合起來,參照R=P×C定級方法的風險評估矩陣,確定各個風險因素的等級并制定不同的方案,用比較合理的措施實施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

2 施工風險識別

武漢長江隧道,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隧”,是目前長江上正在進行的首條穿越長江江底的過江隧道.該項目工程量大、工期長,且在江底施工,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在施工中潛在風險因素多,施工風險管理難度大.結合長江隧道工程特殊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質水文以及盾構法施工技術的特點等,參考國內外類似工程隧道施工經驗,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采用專家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識別出長江隧道工程在采用盾構進行施工時主要有以下15種風險因素:地質預測預報準確性(u1)、盾構機適應性和可靠性(u2)、盾構進出洞(u3)、開挖面失穩(u4)、盾尾密封失效(u5)、軟硬不均且差異性較大地層施工(u6)、盾構江底段可能換刀(u7)、盾構隧道襯補強度不夠(u8)、盾構的推進控制不當(u9)、較大的地層損失及不均勻沉降(u10)、開挖面有障礙物(u11)、隧道上浮(u12)、高水位粉細砂層聯絡通道施工(u13)、基坑失穩(u14)及隧道透水(u15).

3 施工風險定級評價

3.1風險事件及其發生的概率確定

對長江隧道工程施工風險進行評價,分析并找出施工階段可能發生的主要風險,并確定這些主要風險發生的概率,是R=P×C風險定級法的第一步.通過對武漢長江隧道工程風險的分析,得出了工程可能發生的15種主要風險因素,采用專家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得出這些主要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范圍(表1).

3.2 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風險事件后果排序

模糊綜合評價法(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簡稱FCE),可以分為單因素模糊評價和多層次模糊評價,這里只介紹單因素的模糊評價方法,其評價過程如下.

a. 確定因素集.因素集為各種風險因素的集合,即U={u1,u2,…,un}.

b. 給定各因素的權重.由于評價指標體系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可采用層次分析法或由專家確定各指標層的權重,一般用權重向量A={a1,a2, …,an}表示.

c. 建立評價等級集.評價等級集是評價者對評價對象可能做出的各種評價結果所組成的集合,即V=(V1,V2,…,Vn).這里,由十位專家組成評價小組,評價等級分為5級,即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d. 確定隸屬關系,建立模糊評價矩陣.從U到V的一個模糊映射,可以確定一個模糊關系R,它可表示為

R={rij|i=1,2,…n;j=1,2,…,m},(1)

式中,rij為隸屬度,即第i個指標隸屬于第j個評價等級的程度.

e. 進行模糊矩陣的運算,得到模糊綜合評價結果為B=A·R.

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長江隧道工程施工風險進行評價時,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a. 確定風險事件集和后果評語集兩個論域.前面已經找出了長江隧道工程施工階段的15種主要風險,將這些風險事件構成集合,就形成風險事件因素集U={u1,u2,…,u15}.評價風險事件產生的后果,一般分成五種情況,這五種情況就構成了長江隧道工程風險事件的后果評語集V={災難性(v1),重大(v2),嚴重(v3),中等(v4),輕微(v5)}.

b. 確定參評風險事件因素權重值.參評風險事件因素權重值的確定,就是確定風險事件因素的權重向量距陣A.本文主要采用0-1評分累計法,即經過專家對每個風險事件評分后,取其平均值,求得各參評因素權重值(表2),則參評風險事件因素的權重向量為

第2篇

1建筑施工安全風險來源分析

從客觀原因上講,建筑施工安全風險因素包括作業環境、地質條件、環境特點、設備材料、人員等5個方面。某研究對建筑安全風險管理研究顯示,安全風險可以歸納為意識不足、制度不全、監督不到位、技術欠缺、培訓滯后等5個方面。各種風險因素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交叉作用。管理人員對風險因素的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風險因素不斷增加,安全事故是安全風險的具體外在表現[1]。從根本上講,建筑施工安全風險主要與人和物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關。在實際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物的危險因素多來源于高空作業、地質環境條件、機械設備技術水平、材料質量。

2風險評價方法

認識風險來源后,還需對風險來源及承受程度進行分析,以便采取針對性應對措施。由于安全風險程度存在差異,因而還需評價風險的級別。風險評價內容包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等級和損失等級(嚴重性等級),風險評價時需要根據風險對施工安全的影響以及可能導致的事故后確定風險的級別,根據風險帶來的后果或損失確定風險損失等級,最后綜合可能性等級評價結果和損失等級評價結果最終確定風險的級別。

2.1安全風險基本評價方法

建筑工程風險級別評價方法包括定量、半定量和定性評價,基本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評價和半定量評價兩種。具體操有以下幾種。(1)直接判定評價法。評估人員根據既往經驗,將本工程施工情況與歷史工程建設施工情況進行對比,判定當前工程的安全風險級別。(2)安全檢查列表法。該方法要求建立各級安全檢查表,檢查表應盡可能涉及所有施工環節,再由各級安全風險評估人員根據安全檢查表意義評價各個環節的風險級別。(3)故障樹分析法,該方法以將故障、事故、時間作為起點,依據邏輯關系依次分析可能產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狀態[2]。

2.2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LEC)法

該方法用于評價員工在某潛在危險環境下施工作業的危險性,并通過打分方式確定各個風險因素的風險級別,再根據各個風險因素的風險級別確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風險級別。建筑施工安全風險采用LEC計算,L代表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代表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C代表危險嚴重程度,L、E、C三個指標乘積越大,安全風險級別越高。

3風險等級確定

風險評價以后,可得出反映評價對象發生事故危險性大小的相對風險值。通過風險值反映風險程度,還需要明確風險程度分級和分級標準,將風險值與風險程度分級進行對照比較,才能根據風險值確定具體風險程度,并得出判定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具體標準[3]。風險分級和分級標準首要求將評價對象依據一定原則分為若干小評價對象或單元,例如某隧道工程瓦斯爆炸風險評估,需根據挖掘作業面和普通工作面作為原則分為2個評價單元,分別得出2個單元的風險值,再將2個單元的風險值相加得出整體風險值。該方式雖有一定科學性,但是風險值精確度較低。另一種評價方法為確定各個評價單元的風險等級后,以最高風險等級作為整體評價對象的風險等級。該方法的缺陷在在于無法反映單元越多、風險相應增加的情況,但是精確性更高。基于兩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可將兩種方法相結合,以方法一為主,方法二為輔,解決多評價單元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價等級的確定。具體方法如下:(1)將所有評價單元的風險值相加,得出整體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的相對風險評價值,再對照風險分級標準,確定評價對象的第一個安全風險等級。(2)使用方法二對各個評價單元的安全風險值進行評價,依據風險等級劃分標準分別確定各個評價單元的風險等級,取最高級別風險等級,作為評價對象的第二風險等級。(3)對比兩個風險等級,將風險等級最高的結果作為評價對象的最終風險等級。

險控制措施

4.1加強安全責任制落實及考核

建立安全責任制度,并嚴格制度的落實,明確責任主體,增強責任主體的責任意識,促使相關人員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首先,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崗位負責制,實現安全生產工作與施工工作同步。建項目總包單位要督促分包單位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監督分包單位落實安全工作[4]。其次,建立安全責任考核機制。各層管理人員依據本單位管理職責執行安全責任工作,并定期考核安全責任制度落實情況。將考核結果與工資薪酬掛鉤,激發人員落實安全責任制度的積極性。

4.2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安全教育培訓的目的在于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在完善用工制度上,應招聘成建制的勞務隊伍,加強勞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強重點施工環節、技術項目負責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底層行業人員的地位和素質。授權安全專家對工程進行監督檢查,穩定安全管理隊伍,加大檢查力度[5]。

4.3加強安全生產技術

(1)有計劃實施安全技術開發或安全技術改造工作,建設有效的安全預防體系,形成標準化、規范化的安全防護設施。(2)改革生產工藝,提供施工技術,減少設備故障引起安全事件的幾率,從根本上改善建筑工程惡劣的勞動環境。(3)加強安全風險評估技術。管理人員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度工程傷亡事故進行分析和預測,增強預見性。

4.4制定風險應急預案

風險應急預案主要針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明確事中、事前和事后發展進程。當事故發生后,應急預案能夠快速反應,有序、迅速的控制事故[6]。同時,應急預案還應包括搶救措施,以便在事故中快速實施救援和搶救,保障人身安全。具相關研究數據統計,風險應急預案在應急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及時的應急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員傷亡,降低事故等級和損失。如2010年昆明機場“1•03”事故,因工作人員及時采取應急措施,使事故得到及時控制,人員得到及時救治,事故才沒有進一步升級。

4.5購買工程保險

購買工程保險的作用在于轉移和減少公共企業的安全風險,隨著我國建筑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類新式建筑材料和工藝的出現,購買工程保險轉移風險已成為建筑施工企業有效規避風險的有效途徑。當前我國多數地區開展了多種類型的建筑工程險,如建筑工程一切險、施工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減少和轉移建筑施工企業風險中起到了一定作用。發生安全事故后,保險公司依據合同內容進行賠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建筑施工企業的損傷,降低了安全事故后對人員傷亡的賠付壓力。

5結語

第3篇

關鍵詞 : 水利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模糊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水利工程的建設具有投資規模大、施工復雜、工期長、不可預見因素復雜繁多等特點,因而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風險因素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而且可能導致造價投資的大幅增加,甚至造成巨額經濟損失。因此,研究影響水利工程造價的風險因素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以研究影響水利工程項目造價的風險因素為基礎,分析各種風險因素對水利工程的影響程度,建立水利工程造價風險評估指標,并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構建水利工程造價風險評估模型,隨之依據該模型計算出評價結果[4],最后結合現實情況使相關方作出合理化決策與管理,在工程實施前或實施中,及時并有效地采取措施,進而有利于達到水利工程造價管理的目標

一、 影響水利工程造價的風險識別

影響水利工程造價風險的因素多,涉及范圍廣,通過風險調查、信息分析、專家咨詢等方法[1],找出影響水利工程造價的風險因素,分析關鍵風險要素。本文結合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設情況,將自然條件風險、政策風險、市場風險、業主風險、競爭對手風險、自身風險、技術及資源等風險因素作為對水利工程造價評價的關鍵指標。

二、 風險管理及風險分析

風險管理是指經濟單位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預測、識別、評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處置風險,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目前對風險控制的措施主要有風險回避、風險降低、風險抵消、風險分離、風險分散、風險轉移、風險自留等措施。

三、 構建水利工程造價風險評價模型

3、1建立水利工程造價風險因素指標體系

表1水利工程造價風險因素指標體系表

水利工程項目造價風險因素U

自然條件風險U1 政策風險U2 市場風險U3 業主風險U4 競爭對手風險U5 自身風險U6 技術及資源風險U7

地質條件 氣候條件 政策穩定性 法制健全性 物價穩定性 匯率穩定性 稅收穩定性 資金來源 業主信譽 業主管理能力 相互關系 施工經驗 技術水平 墊資能力 目標利潤率 目標利潤 管理水平 資金實力 市場份額 施工能力 技術人員 材料設備 施工難度 圖紙設計 生產效率

3、2劃分水利工程造價風險等級

評語集,根據評價的精度確定m的取值,一般m取5~9。研究中取,即,分別表示工程風險的大小程度為低風險、較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

3、3建立模糊層次分析模型

(1)風險等級的劃分并取值。可用V來表示:

(1)

為風險等級或不同的取值范圍。

(2)因素集的建立。本文建立三級因素集可用U來表示:

(2)

是各級評價指標,n為評價指標的個數。

(3)構造由到的模糊關系矩陣,將每一位專家對每個指標進行評價打分:

(3)

為第個指標相應的權重;為把第個指標同歸于第等級風險的專家人數;為專家的總數。

進而得出模糊關系矩陣:

(4)

(4)權重集的確定。確定權重的方法有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權法、三角模糊數法和變異系數法等,本文擬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其權重集定義如下:

(5)

其中,分別為相對應的評價因素

(5)結合層次分析法構建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6)

其中,為目標層評價指標對于評語集的隸屬向量

(7)

(6)確定綜合評價結果

(8)

由上式計算得出具體代數值,進而判斷出該項目所處的風險等級。

四、 水利工程項目造價風險評估實例分析

本文以安徽省某水庫為例,該水庫為安徽省重點中型水庫,以灌溉、防洪功能為主,兼有養殖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水庫流域面積44.4,灌溉效益6.17萬畝,水庫養殖水面約3053畝。由于水利工程的復雜性,因此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確定其造價所處的綜合風險等級顯得尤為重要[2]。

4、1確定風險等級

,指標等級介于兩級之間時取值分別為2,4,6,8。

4、2確定模糊關系矩陣

以自然條件為例,來計算模糊關系矩陣(參考資料見表2)

表2模糊關系矩陣原始資料

子因素層 低風險 較低風險 中等風險 較高風險 高風險

地質條件 2 4 3 1 0

氣候條件 1 3 3 2 1

注:數字表示歸為每一類風險的專家人數,共10名專家

由(3)式計算得出子因素評價矩陣

本文限于篇幅不再贅述,同理可分別求出。

4、3確定各指標權重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因素層相對于目標層的權重,其具體計算方法可參考文獻[1],為所求的特征向量,其中分別為的相對權重,經計算可得:

, ,

經驗證均通過了一致性檢驗,符合要求[3]。

4、4模糊層次綜合評價

根據所建立的模糊層次分析模型,由(6)式計算綜合評價的結果:

由上述所建立的綜合評價模型及所計算的基礎數據,計算出目標層對評語集V的隸屬矩陣為:

4、5綜合評價結果

由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得出目標層評價指標U對于評語集V的隸屬向量C,根據(8)式計算可得:

根據分析計算結果,可知該水利工程項目造價處于較低風險,但已接近中等風險,對于該風險可采取風險自留或預防風險等措施應對。由上述計算可知,市場因素和競爭對手因素為影響水利工程造價的兩個主要因素。

五、結語

本文應用模糊綜合評價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對水利工程造價進行了整體的風險評價,并得出了相應結論。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進而減少主觀因素。在本文計算中得出該項目的造價風險處于較低風險范圍內但并不能說明水林工程造價風險處于絕對的低風險范圍內,因為隨機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在此情況下,各利益相關方從實際出發,應用科學的預測方法并適時根據所處的風險等級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保證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

參考文獻:

[1] 謝季堅,劉承平.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2] 沈繼紅,施久玉.數學建模[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第4篇

[關鍵詞]海洋石油平臺定量風險評估模糊評價法

一、海洋平臺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1.1 海洋平臺風險誘因

通過對海洋平臺事故的統計發現,拖航、就位、驗船、聯檢風險,鉆井、完井作業風險,生產井轉注水井作業風險,海上安裝施工并網風險和自然環境風險是引起平臺失效的主要誘因,由它們導致的事故占95%以上,鑒于此本文將海上平臺的作業風險因素分為這五大類,選取了21個風險因素進行分析。

1.2 確立評價因素巢

因素集合:u=(u1,u2,u3,u4,u5),再對因素集u作劃分,得到第二級因素集:

U1={拖航風險,鉆井船就位風險,驗船風險,聯接風險,檢查風險}=u11,u12,u13,u14,u1

U2={鉆井風險,井口安裝風險,射孔風險)={u21,u22,u23

U3={洗井、壓井風險,下套管、固井風險,開滑套風險、拆生產管柱風險,采油樹風險,裝注水管柱、防噴器風險}={U31,u32,u33,u34u,u35)}

u4={人為因素,技術因素,外部力量,系統、設備自身因素}={u41,U42,U43,u44}

u5={海水沖刷,海生物腐蝕,風暴、地震,船舶、海冰等撞擊}:{u51U52,u53,u54}

1.3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過程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本例中提到的五大類因素與21個內部因素之間的層析關系如上表所示,構成了平臺安全風險分析指標體系。

二、海洋石油平臺安全風險實例分析

本文將對渤海八號海上平臺進行實例分析。渤海八號海上平臺是我國自行設計、制造和安裝的近海石油鉆井平臺。平臺建于1977年,設計服役期為15年,屬于導管架鉆井貯油生產平臺,位于渤海內東經119。41,32'"北緯39。9’36"。通過實例數據分析,詳細介紹模糊綜合評價法在海洋石油平臺安全風險評價實例中是如何運用的。

2、1 計算因素隸屬度

本例中通過層次分析法可以確定各指標權重數,其結果如上表標示:

2、2 建立評價集

本文把評價集V具體分為五個等級,即V={很小,較小,一般,較大,很大}:并設有相應的評價等級分行向量C=(C1,C2,C3,4,C5}C={100,80,60,40,20}

2、3單因素模糊評價

(1)根據表,可以得出對平臺安全影響的個因素的模糊矩陣R1、R2、R3、R4、R6和各評價要素的權重系數矩陣A1、A2、A3、A4、A5

(2)利用模糊綜合評價計算模型Bi=Ai*Ri可以計算出各個評價指標的模糊評價向量Bi:

①“拖航、就位、驗船、聯檢風險”的一級模糊評價向量B1為:

B1=A1*R1=(0.2390,0.2345,0.3285。0.1870,0.0110)

按照隸屬度最大原則,“拖航、就位、驗船、聯檢風險”應屬于“一般”的等級。

②“鉆井、完井作業風險”的一級模糊評價向量B2為:

B2=A2*R2=(0.2415,0.3290,0.2415,0.1880,0.0000)

按照隸屬度最大原則,“鉆井、完井作業風險”應屬于“較小”的等級。

③“生產井轉注水井作業風險”的一級模糊評價向量B3為:

B3=A3*R3=(0.1555,0.3135,0.0990,0.2000,0.0320)

按照隸屬度最大原則,“生產井轉注水井作業風險”應屬于“較小”的等級。

④“海上安裝施工(并網)風險”的一級模糊評價向量134為:

B4=A4*R4=(0.1820,0.2820,0.2740,0.2050,0.0570)

按照隸屬度最大原則,“海上安裝施工(并網)風險”應屬于“較小”的等級。

⑤“自然環境風險”的一級模糊評價向量Bs為:

B5=A5*R5=(0.2250,0.2655,0.3270,0.1745,0.0080)

按照隸屬度最大原則,“自然環境風險”應屬于“一般”的等級。

(3)該平臺安全風險綜合評價的模糊層次綜合評價B為

B=A*R=(0.1950,0.2826,0.3034,0.1925,0.0250]

按照隸屬度最大原則,該平臺的風險應屬于“一般”的等級。

2、4綜合模糊評價

綜合評分:W=B*CT=0.1950*100+0.2826*80+0.3034*60+0.1925*40+0.0250*20=68.512

該海洋平臺的安全風險評分為68.512,該平臺的“鉆井、完井作業風險”、“生產井轉注水井作業風險”、“海上安裝施工(并網)風險”較小,而“拖航、就位、驗船、聯檢風險”和“自然環境風險”一般,從而導致了整個平臺的安全風險評分較低,所以對該平臺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降低“拖航、就位、驗船、聯檢風險”和“自然環境風險”。

第5篇

【關鍵詞】新能源發電;市場營銷風險;層次分析;模糊綜合評價

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化石能源也逐漸枯竭,為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綠色能源來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新能源發電,推進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已刻不容緩。而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面臨一系列的困難,因此對其風險的研究分析意義重大。

目前,我國對新能源發電企業的風險研究相對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側重于新能源發電技術[1-3],以及新能源發電對電網的影響[4-5]等方面。本文從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的角度出發,基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6],結合實際例子,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市場營銷各風險的發生概率和影響程度進行了評估。

1.風險和風險管理概述

(1)風險的內涵

對風險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其中,狹義風險是只表現出損失而未能從中獲利的風險;廣義風險是指風險的損失并不確定,其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損失、獲利或是無損失也無獲利的風險。

(2)風險管理的內涵

風險管理是指對組織運營中要面臨的內部、外部的可能危害組織利益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以預防損失的發生或減少損失的影響程度,以便使組織利潤最大化的科學管理方法[7]。

(3)風險管理的流程

風險管理的開展大致可分四個階段:依次為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以及風險控制[8]。

2.模型構建

本文結合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考慮各風險指標的經濟和技術意義,利用專家的知識和相關經驗構建相關模型。方法如下:

(1)確定評價因素集

構建層次結構模型,確定目標層以及評價因素層。

(2)專家打分

利用1-9比例標度法,由專家分別對各層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定性描述,進而對其量化表示,數字的取值所代表意義見表1。

(3)求解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即為同一層次相應因素對于上一層指標相對重要性的權值。最大特征向量的求法很多,本文采用的是乘積方根法。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設階判斷矩陣為:

按行將的各元素連乘并開次方,有:

歸一化,得:

即為求得指標的權重系數。從而得到特征向量,其中,且。

(4)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

1)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

2)計算是兩兩比較判斷偏離一致性程度的指標。

其中表示判斷矩陣階數,越小,判斷矩陣的一致程度越高。

3)計算。

是隨機一致性指標,其取值根據判斷矩陣階數的不同而不同。取值如表2所示。

當階數小于等于2時,判斷矩陣總是一致的;當階數大于2,且時,則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否則需要調整判斷矩陣。

(5)確定評價集

評價集用表示:,其中表示對同一評價指標的第個評價結果。本文設定評價集為:,表示={非常大,較大,一般,較小,微小}。

(6)建立模糊綜合評價矩陣

矩陣中的第行反映的是被評價對象的第個因素對于評價集各等級的隸屬程度,第列反映的是被評價對象各因素分別取評價集

中第個等級的程度。其中,表示第個因素被評為第個等級的總次數。

(7)求得模糊綜合評價結果

其中,“”表示廣義的模糊合成運算;即為對此事物的模糊綜合評價。按最大隸屬原則,找出綜合評價的最大值,并找出它對應的等級,得到最后評價結果。

3.實例分析

以我國華北地區某新能源發電企業為例,研究其面臨的市場營銷風險,建立相關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以上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3.1 新能源發電企業市場營銷風險分析

“市場營銷風險”可以分解為“市場風險”和“營銷風險”。“市場風險”指的是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可以理解為一種“外部風險”;“營銷風險”指企業內部營銷工作開展不合理所帶來的風險,可以理解為一種“內部風險”。

3.1.1 外部風險

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外部風險主要有政策法規風險、自然環境風險和行業環境風險三大類。其中,政策法規風險包括電價管制與調整政策風險以及電力調度與市場交易政策風險;自然環境風險包括風力、光照等氣候條件風險與自然地質災害風險;行業環境風險包括同業競爭風險和電網發展滯后風險。

3.1.2 內部風險

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內部風險主要有投資建設風險、組織管控風險和人力資源風險三大類。其中,投資建設風險包括前期論證不充分與施工質量不達標;組織管控風險包括組織結構不合理與管控制度不完善;人力資源風險包括營銷人才儲備不足與營銷人員約束激勵不對風險。

3.1.3 風險指標體系

根據以上調查分析,該新能源發電企業共有12個不同的風險因素,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各占6個。據此,構建該新能源發電企業市場營銷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3.2 各級風險指標權重確定

根據專家評判意見可計算得到各級風險指標權重如表3所示。

3.3 各級風險發生概率與影響程度確定

通過相關計算可得各級風險影響程度的評價集,分別如下:

二級指標的評價集為:

政策法規風險=(0.100,0.475,0.149,0.123,0),評價等級為較大;

自然環境風險=(0.080,0.560,0.100,0.120,0.140),評價等級為較大;

行業環境風險=(0.100,0.625,0.100,0.175,0),評價等級為非常大;

投資建設風險=(0,0.1,0.1,0.7,0.1),評價等級為一般;

組織管控風險=(0.1,0.1,0.7,0.1,0),評價等級為一般;

人力資源風險=(0,0.1,0.1,0.7,0.1),評價等級為一般。

一級指標的評價集為:

外部風險=(0.098,0.523,0.131,0.137,0.015),評價等級為較大;

內部風險=(0.061,0.100,0.469,0.331,0.039),評價等級為一般。

一級風險: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市場營銷風險=(0.091,0.438,0.199,0.176,0.019),評價等級為較大。

同樣地,可以得到各級風險發生概率的評價集和相應的評價等級。

結合各級風險的發生概率和影響程度評價,可知其市場營銷風險一級指標風險的發生概率和影響程度為(一般,較大)。表明近期該企業的市場營銷面臨較為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企業應當加強對各項風險的管控,避免帶來經營損失。

二級指標中,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內部風險較外部風險小,因此企業應該更加重視對外部風險的控制,加強對外部風險因素的跟蹤和監控。

三級指標中,自然環境風險、行業環境風險對企業的風險概率與影響程度較大,需要企業重點關注。

二、三級風險指標以及各風險因素評價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級風險的發生概率與影響程度評估結果

風險因素 評價結果

(概率,影響) 風險因素 評價結果

(概率,影響)

電價管制與調整政策 (一般,較大) 前期論證不充分 (較小,一般)

電力調度與市場交易政策 (一般,較大) 施工質量不達標 (較小,一般)

風力、光照等氣候影響 (非常大,較大) 組織結構不合理 (一般,一般)

自然地質災害 (微小,非常大) 管控制度不完善 (一般,一般)

同業競爭 (一般,較大) 營銷人才儲備不足 (較小,一般)

電網發展滯后 (較大,非常大) 營銷人員約束激勵不等 (較小,一般)

三級風險指標 評價結果

(概率,影響) 三級風險指標 評價結果

(概率,影響)

政策法規風險 (一般,較大) 投資建設風險 (較小,一般)

自然環境風險 (較大,較大) 組織管控風險 (一般,一般)

行業環境風險 (較大,非常大) 人力資源風險 (較小,一般)

二級風險指標 評價結果

(概率,影響) 二級風險指標 評價結果

(概率,影響)

外部風險 (一般,較大) 內部風險 (一般,一般)

4.結論

新能源發電企業作為新興的綠色能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本文基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我國華北地區某新能源發電企業面臨的市場營銷風險進行了評估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存在較大的外部風險,內部風險相對較為緩和。針對此情況,由于新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小,符合我國節能減排戰略方針,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制定激勵扶持政策促進新能源的發展,而企業應依托技術創新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來不斷提升自身攻堅克難能力。

參考文獻:

[1]于三義.淺談新能源發電技術[J].中國電力教育,2011(15):92-93.Yu Sanyi. Talk about the new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J].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2011(15):92-93.

[2]楊為,高研,徐寧舟,等.新能源發電技術的分析[J].電工電氣,2009(4):1-6.Yang Wei,Gao Yan,Xu Ningzhou,et al.Analysis of the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J].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2009(4):1-6.

[3]夏應樸.新能源發電技術在火力發電廠的應用[J].華北電力技術,2010(7):51-54.34.Xia Yingpiao.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rmal power plant[J].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7):51-54,34.

[4]呂志盛,閆立偉,羅艾青,等.新能源發電并網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研究[J].華東電力,2012,40(2):0251-0255.LV Zhisheng, Yan Liwei, Luo Ai-qing, et al.Impact of New Energy Power Grid-Integration on Grid Power Quality[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12,40(2):0251-0255.

[5]袁一鳴,徐小芳,段建民,等.上海新能源發電對電網運行方式的影響研究[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1,27(11):1-7.Yuan Yiming,Xu Xiaofang,Duan Jianmin,et al.Research of Influence of New Energy Sources to Operation Mode in Shanghai Power System[J].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27(11):1-7.

[6]周黎莎,于新華.基于網絡層次分析法的電力客戶滿意度模糊綜合評價[J].電網技術,2009,33(17):192-196.Zhou Lisha,Yu Xinhua.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ower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sed o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9,33(17):192-196.

[7]范道津,陳偉珂.風險管理理論與工具[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Fan Daojin,Chen Weike.Risk management theory and tools[M].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 Press,2010.

第6篇

地鐵防洪排澇風險識別

風險因素(因子)的識別是風險分析的首要步驟,剖析出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對整個系統的影響對風險分析工作有決定性的意義[7]。地鐵防洪排澇風險因素確定主要是通過調查、分解、討論、協商、咨詢等方法,找出所有的可能影響因素,并分析和篩除那些影響微弱,作用不大的因素,簡化工作,然后再討論與研究主要因素之間的關系。在地鐵防澇風險的存在性明確后,需要對風險影響因子進行擬定。初步分析認為,擬定出的影響因子應能夠全面地反映地鐵防澇現狀的所有特征,這些特征不應只體現出防澇本身所關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工程要素,還應該體現出假設澇患發生后對周邊單位、商鋪、交通和人的社會影響性等非工程要素。因此,初步制定了如表1所示的六大影響因子,構成了地鐵站點防澇風險等級模糊綜合評判理論中的影響因子域U=(u1,u2,…,u6)。

地鐵防洪排澇風險估計

地鐵防澇風險影響的因素確定之后,就需要對各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估計,本文采用定量法進行各因素的風險估計,具體包括兩部分:⑴估計各影響因子對最終防澇等級評定的貢獻,即制定各因子的權系數,這一點是直接面向分析目標的,與站點周邊情況無關,但與站點所處的階段有關;⑵對各因子可能影響程度分等分級,并根據各站點的實際邊界條件對各因子進行評分定級,這一過程是面向各站點的,站點情況差異在此得到體現。

地鐵防洪排澇風險評價

地鐵的防洪排澇風險評價就是在地鐵防洪排澇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把各種防洪排澇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損失幅度及其他因素的風險指標值,綜合成單指標值,以表示地鐵發生洪水風險的可能性及其損失的程度,并與根據該城市的發展水平確定的可接受的風險標準進行比較,進而確定城市的風險等級,由此確定是否采取相應的風險處理措施。本文采用屬性模糊評判模型,對成都地鐵2號線西延線各站點進行防洪風險等級評價。

評價等級的劃分

防澇風險等級評價體系擬將站點的防澇等級分為5個等級,分別為Ⅰ、Ⅱ、Ⅲ、Ⅳ、Ⅴ等,各等級關系如圖2所示。相應地,各影響因子的評分向量也為相對應的5個等級,Ⅰ等為最高風險,Ⅱ等為高風險,Ⅲ等為中等風險,Ⅳ等為低風險,Ⅴ等為最低風險,各因子等級標準如表2所示。

成都地鐵2號線西延線各站點風險等級評定

成都地鐵2號線西延線為四川省2009年開工重大項目,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成都市金牛區。西延線始于三環路北側的成灌客運站,止于郫縣的犀浦站,并在犀浦站與成灌鐵路換乘,線路長8.8km,共設車站6座,分別為迎賓路站、信息路站、互助站、外語學校站、西區站、紅光停車場站,站點布置及具置如圖3所示。利用上述方法,首先分析成都地鐵2號線西延線各站點的地形、河道、雨水設施、地下水、區域位置等影響站點防澇安全的因素,對照表2給出的影響因子取值,帶入屬性模糊評判模型進行系統評價,得出各站點施工期及運行期風險評價等級,結果如表3所示。從站點防洪排澇風險評價等級計算結果來看,各站點的防澇形勢是比較樂觀的,大部分站點的防澇安全級別介于Ⅲ等與Ⅴ等之間,由于地形、周邊河道條件等的差異,互助站、外國語站的防澇等級為Ⅰ~Ⅱ等,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站點的淹沒風險是較大的。

地鐵站點淹沒水深測算

第7篇

[關鍵詞]眾包風險;生鮮電商;網絡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49

1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互聯網+”模式的發展,生鮮電商發展迅速。生鮮電商的發展直接帶動了生鮮物流的發展,到家服務越來越被消費者鐘情。由于訂單量不斷增長,商家自建物流團隊已經很難勝任。生鮮產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成為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瓶頸,眾包物流模式應運而生。[1]但是眾包物流模式作為一種在共享經濟背景下新興的物流模式,其在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何通過一些可靠有效的管理方法,預防甚至消除“最后一公里”生鮮商品眾包模式的風險,降低生鮮商品配送過程中的損耗,進而提高物流質量是促進生鮮電商行業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亟待解決的問題。綜上,為進一步了解眾包物流模式為生鮮電商帶來的風險,本文以京東到家為例,確立起眾包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網絡層次分析法分析以及模糊綜合評價法確定各級指標權重,進而確定其風險等級,為京東到家發展眾包物流提供合理借鑒。

2生鮮電商眾包物流風險等級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為了解生鮮電商眾包物流風險等級評價指標,本文在對專家進行訪談和郵件問卷調查反饋征詢意見的基礎上,遵循科學性、相關性、系統性、全面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則的基礎上篩選出一級指標5個即人員風險、信息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操作風險,并進一步將各一級指標體系細化分解為12個二級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其中,不難看出人員風險是制約眾包服務水平的關鍵因素,主要從配送人員的素質風險、員工流失風險、客戶拒收退貨風險三個方面考慮。[2]雖然眾包模式能充分利用社會上的閑散運力,但眾包人員也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到目前為止,想要成為眾包快遞員,并沒有嚴格的準入門檻,只要成年并認路,都可以注冊申請成為快遞員。但人恰恰是最不確定的因素。

信息風險主要包括線上線下信息不對稱、信息共享風險、系統安全風險。超市實體店的庫存管理由于超市大、店面多,而且是分散式地存儲,信息傳遞不是十分準確。此外,由于系統自身建設的不完善使得配送信息不能夠充分共享,無法達到資源最大化利用。比如同住一屋的兩個人同時用自己的ID搶購了同一個商家的相同商品,但是配送單卻被分配給了兩名不同的快遞員。京東到家眾包模式是“線上社群經濟+線下社區經濟”的重要結合。[3-4]

管理風險是影響眾包物流發展的核心,主要體現為行業準入風險和法律風險。從京東到家招募眾包兼職配送人員的網站上,可以看到京東眾包所宣揚的一些特點:“零門檻”“時間自由”。眾包物流剛剛興起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監管辦法也沒有快遞業務經營許可。京東眾包物流的推出在法律上還不是很完善。例如物品丟失問題,員工勞動合同簽署問題,以及委托關系不明確等。傳統的物流模式是層層遞送的,所以風險就會被攤薄,一旦遇到法律上的風險,由于職責分明,維權相對比較容易。而對于眾包來說,風險降臨到個人頭上,維權道路比較坎坷,由于整個模式的不成熟,加上沒有建立規范的市場體制,個人的風險承擔威脅將會無限制地加大。

技術風險即硬件設備風險和配送技術更新不及時風險。冷鏈物流對設備的要求比較高,生鮮產品又是京東到家的主打商品,完善的冷鏈物流設配是保證眾包模式良好發展的技術基礎。配送技術主要體現為冷鏈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商家可能因無資金等因素無法使用最先進的配送技術,進而由于技術因數與其他電商產生差距。

操作風險主要涉及延時配送風險和貨物誤交風險:生鮮商品因其自身的商品屬性特征,對配送時間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快遞員在實際配送中由于其配送數量多,范圍廣,區域大,加之城市的交通擁堵,因而面臨著延遲配送的風險。此外,在配送實踐中,配送人員為了節省時間,往往省略查驗身份證(或相關證件)這個步驟,最后導致沒有按照約定方式交給正確的收貨人,必須承擔賠償責任風險。[5]

3實證分析

為驗證提出的生鮮眾包物流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本文以京東到家為例,對其眾包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在利用ANP確定各級指標權重的基礎上,通過模糊綜合評價確定其風險等級。

31各級指標權重確定

從上述的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得出,五大指標體系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的邏輯因果關系,在結合文獻中學者和專家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京東到家眾包風險評價指標的ANP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將通過一致性檢驗的領域專家對各指標多輪比較打分,代入指標體系中5個一級指標和12個二級指標,使用SUper Decision軟件包進行計算,得到各指標的權重值。

京東到家眾包風險指標體系ANP結構模型

32京東到家眾包物流風險等級評價

為確定京東到家眾包物流的風險等級,本文將風險評價定義為5個等級,即V={v1,v2,v3,v4,v5},其中v1:較大;v2:大;v3:適中;v4:低;v5:較低;相應的數值分別V={09,07,05,03,01}。模糊評價矩陣的結果是根據10名專家對京東到家眾包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各二級指標的打分情況,經過整理后得出的二級指標綜合評價矩陣,進而計算一級指標的綜合評價矩陣結果V=06283。由此不難看出,京東到家眾包風險處于適中偏上風險水平,因此,對于京東到家而言眾包模式并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為合理地運用眾包模式完善京東到家的配送環節,仍需在管理、設備以及人員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4結論

眾包物流在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的同時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尤其是管理風險不容忽視。本文對京東到家眾包物流風險進行研究,利用網絡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進而利用模糊綜合評價確定風險等級,提出風險規避措施和建議,為其規避風險提高自身物流服務質量指出了方向,為企業進行風險防范與控制提供了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紀漢霖,周金A,張深生鮮電商行業眾包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1):93-95

[2]周金華眾包物流模式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6(5):33-35,70

[3]葉珍基于AHP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及應用[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4]林婉婷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眾包物流服務質量評價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6

[5]孔新星基于ANP和模糊積分的綠色信貸信用風險評估方法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第8篇

關鍵詞:風險管理;安全管理;分析

風險管理方法已廣泛應用于新加坡建筑現場安全管理,成為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新加坡所采取的各種措施來看,采用風險管理對現場安全事故的發生起到了有效預防作用。因此對我國而言,有必要也將風險管理運用到施工現場。

1、安全管理的原則

1.1從管理事故轉變到要在事故發生前識別出危險并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即從源頭上控制事故的發生。

1.2主動規劃,積極采取預防措施來營造安全的工作環境,改變以遵守法律為準繩的被動管理。

1.3對于糟糕的現場安全管理采取高額罰款來阻止事故的發生,讓管理者意識到糟糕的現場安全管理所付出的代價比事故發生后所付出的代價還要高。

1.4將安全管理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去,強調從發展商、設計者、主承包商、分承包商、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到生產人員各個環節貫徹安全管理的概念。

2、安全管理中引入風險管理的程序

現場安全管理引入了全套風險管理的方法,主要內容包括: (1)現場工作活動的風險評估; (2)控制及監控風險; (3)把風險傳達到現場所有人員。其中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也是現場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風險評估的基本程序如圖1所示。

圖1風險評估程序

風險評估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都包括了3個基本步驟,即危險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風險評估的最終結果就是要找到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所有控制措施均以“層級控制方法”為原則。

2.1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研究現場平面布置圖、作業流程;列出現場所有工作活動;列出現場所用到的化學藥品;列出使用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查找以往事故記錄;學習相關技術規范;查找檢查記錄;學習現場風險控制的方法;準備安全及健康審計報告;研究從員工、客戶、供應商及其他人員方面得到的安全反饋信息;建立安全工作程序;準備其它信息(如產品手冊);準備以往相關安全評估報告。

2.2危險識別

危險識別是風險評估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因為只有首先識別出了危險,才能談到如何控制危險。危險識別要考慮到以下4個方面的內容:

2.2.1現場危險,按性質不同可分為:化學品危險(如酸、堿和溶劑),生物危險(如細菌、真菌和病毒),電器危險(破損的電線),人體機能損傷(重復工作、單一工作姿勢,長期站立等),機械危險(使用已損壞的設備、叉車、吊車、動力擠壓設備等),物理危險(噪音、熱及輻射等),人為造成的危險(超時工作、監督不善)。

2.2.2現場危險的識別,從下列方面進行考慮:工作方法,使用的機電設備、工具,人工加工材料,化學品的使用(在現場應有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使用的機械設備,臨時結構,工作環境條件,設備的布置和擺放。

2.2.3釀成的事故或對健康的損害,主要有:高空跌落,高空墜物,水平滑倒,電擊,窒息,溺水,噪音致耳聾,皮膚病,結構倒塌,火患和爆炸,物體撞擊,軟組織受傷等。

2.2.4危險可能對4類人造成傷害:現場直接生產工人員,現場非生產人員,到訪人員和公眾。

2. 3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主要是對風險等級和接受程度進行評價,這是控制現場危險,保證工作安全和健康的基礎,風險評價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

2.3.1現有風險控制措施的評價,如現場人員配帶基本安全裝備(安全帽、安全鞋、安全背帶、防護服等),要對這些基本安全裝備的有效性、可造成的后果及可釀成的事故進行評價。

2.3.2評價潛在危險的嚴重程度,按危險造成傷害的程度劃分為3個等級。具體可分為輕度(低)、中度(中)、高度(高)。

2.3.3判斷危險發生的機率

危險發生的機率分為3種,包括:罕見(發生的機率極少);偶爾(可能或有時會發生);經常(時常發生)。判斷危險發生的機率應考慮到以往事故記錄、現場經驗判斷及公開的信息3個方面因素。

2.3.險等級

一旦確定風險嚴重程度和發生機率后,我們可以判定其風險等級,根據不同的風險等級,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消除。

2.險控制

確定現場活動風險等級后,就可以采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將危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這主要通過減少風險的嚴重程度和發生機率來實現,如表1所示。

表1風險種類及控制措施

風險等級 接受程度 推薦措施

低等風險 接受 不必采取額外的控制措施,但需要經常檢查確認定義的風險等級是否確切,保證風險等級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升高

中等風險 可以接受 要對危險進行詳細的評估,確保風險等級被降到在規定的時間內最低

高等風險 不接受 工作開始前,至少要將高等風險降至中等風險;特點是:沒有臨時風險控制措施,也不能僅依靠個人保護配備來控制危險;如有需要,應在工作開始前,將其消除;工作開始后,要立即采取管理措施來阻止危險發生

風險控制的最基本原則就是從危險產生的源頭上消除或降低危險。危險的控制或降低應按照“層級控制方法”來實施,可歸納為5種方法:消除、替代、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個人保護配備。以上各種方法一般不可交互使用,除非是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可在一起使用。具體的“層級控制方法”介紹如下:

2.4.1消除

消除是指將可能發生的危險或事故徹底根除,從而將已識別出的可能發生的事故變為不可能發生,這是一種永久的解決措施,也是應首先考慮使用的控制措施。一旦危險被根除,其它的風險管理措施也就不需要了,例如:現場監控、監督、培訓、安全審計、過往記錄參考等。

2.4.2替代

替代是指用風險等級較低的控制措施來替代較高等級的風險,如:用非石棉材料取代石棉材料,用溶劑性油漆替代水基油漆。

2.4.3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采取物理的方法來限制危險的發生,包括改變工作環境及工作程序、隔離危險等。

2.4.4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主要是指通過建立工作程序、說明、規章制度等來減少或消除可能發生的危險,強調在施工的各工序、工作步驟間做好文件記錄,適時判斷分析,以采取適當安全措施。例如:在工地建立工作準入系統,進行職業健康及安全(OSH)培訓,張貼海報、警告標識,工作培訓等。

2.4.5個人保護配備

這是在已考慮到所有其它危險控制措施后實施的最后一項措施,也是一項額外保護措施,主要取決于配備是否適合、正確使用及堅持配帶。即使已采取了所有安全及健康措施后,現場也會存在一些常駐危險,現場風險評估小組就要高度重視這些常駐危險,以將它們控制在可以接受和可以管理的程度內。

第9篇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y of the risk evaluation process and the complex inefficiency of evaluation method which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and nature of different projects in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risk evaluation model of multi-project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P) and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project risk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construction, through ANP which determines the possibility of risk factors and weights, combining with KNIME software to deal with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builds multi-project risk assessment model which will be applied to multiple new multi-project risk assessment fast and efficient. The numerical exampl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a stronger practicability in assess of multi-project risk factors accurately and determining the risk level of multi-project quickly, which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關鍵詞:多項目風險評價模型;網絡層次分析法;決策樹分類;KNIME

Key words: risk evaluation model of multi-project;ANP;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KNIME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2-0012-04

0 引言

建筑工程項目具有投資規模大、參與方眾多、建設周期長等特征,大型施工企業一般具有多個參建項目。通常多項目的同時施工增大了實際管理者對每一個項目協調管理的難度,并且在其建設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由各類風險引發的種種事故。因此,多項目或單一項目的風險管理、評價一直是學者關注研究的重心。如陳勇強,顧偉在對相關項目風險管理文獻的統計總結基礎上指出了目前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的不足及未來發展方向[1];如王冬霞以灰色系統理論為主,結合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以及項目管理、風險管理、工程項目評價等方面的理論,對水電工程項目風險評價管理進行研究[2]。但較多評價方法在運用過程中均存在較強的主觀性,且僅對某單一項目展開評價分析,評價方法的擴展性差,不利于企業多個參建項目整體風險的把控。隨著學者不斷的深入研究,評價方法的擴展性得到一定提高,如網絡層次分析法(ANP)結合誤差反向傳播(BP)神經網絡模型能較為高效的解決有關風險評價的擴展問題。考慮到目前建筑工程領域中較多文獻僅就單一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并且評估過程較為局限。為解決多項目風險因素評估的客觀性差、風險等級評價模型欠缺等問題,本文以項目主要參與方作為風險來源,提出了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基于ANP的項目風險評價模型,在此基礎之上,應用“康斯坦茨信息挖掘工具”KNIME軟件構造決策樹分類模型,兩者的有效結合使得多項目風險因素評價的客觀性得到提高、多項目風險等級的評價更加高效。

1 基于ANP的項目風險評價體系

1.1 ANP的基本理論與解決方法

1.1.1 ANP的基本理論

網絡層次分析法(ANP)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的Saaty教授于1996年在AHP基礎上提出的一種適用于非獨立的遞階層次結構的決策方法。相對于AHP,ANP更多的考慮了指標相互之間的影響與反饋性。ANP通過建立網絡結構模型,將決策系統分為控制層和網絡層:控制層一般由目標和準則組成,控制層允許沒有準則,但至少有一個目標;網絡層包含受控制層支配的元素組,組內元素相互影響與支配,形成網絡結構。

1.1.2 ANP的解決方法

ANP不再單一考慮各指標的上下層次關系,而是綜合考慮不同層次之間的信息反饋和同層次元素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學者王蓮芬曾提到,ANP的解決主要是通過超矩陣與加權超矩陣[3]。本文,筆者通過ANP,將計算獲得的二級指標權重匯總得到超矩陣,繼續對各相互影響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應用Super Decision[4]及MATLAB軟件得到極限超矩陣,獲得各元素指標的極限權重。進一步處理,即可得到后續研究所需的各指標綜合權重。

1.2 構建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筆者遵循系統全面性原則,綜合分析了周榮喜[5]、唐小麗[6]等人關于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之上,通過案例研究、訪談調查等方式全面搜集項目風險評價的資料,咨詢相關建筑工程領域的專家獲取經驗,結合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項目實際管理者對項目風險的具體管理情況,獲得數量眾多的風險評價指標。如按照項目風險承擔主體分類,可以劃分為業主、承包商、設計方、監理方風險等評價指標;按照風險特征分類,可以劃分為工期、質量、費用、安全性風險評價指標等。整體來說,任何項目風險因素都可能影響項目的目標,但并不是所有風險因素都能對項目產生顯著影響。因此,筆者遵循指標的科學性篩選原則,突出各參與方對項目風險的影響、突出本文研究的重點,考慮到后續軟件的應用,經仔細斟酌,最終確定項目風險評價的一級指標即施工方風險A1、業主方風險A2、設計方風險A3、監理方風險A4、環境風險A5五大類,并確定相應20個內部相互依存與反饋的二級指標。綜合各評價指標,形成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所示。

2 算例分析

2.1 基于ANP的各級指標判斷矩陣

①一級指標判斷矩陣:本文建立的判斷矩陣均是通過集成多位專家的學識與經驗,是在對各指標因素進行兩兩比較的基礎之上,結合1~9標度方法[7]打分而成的。換言之,判斷矩陣的原始數據是由多位專家根據經驗給出,這樣每一個指標對項目風險的影響程度都具有較強的表達性。本文集合五位權威專家的學識經驗,由每位專家針對項目的5個一級指標包括施工方風險A1、業主方風險A2、設計方風險A3、監理方風險A4、環境風險A5進行兩兩比較,最終得到一級指標判斷矩陣(后續五位專家對每個項目各二級指標的打分亦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處理)。再利用“特征根”法[7],結合MATLAB軟件計算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求出特征向量(后續二級指標判斷矩陣亦采用相同方式求得相應指標權重),如表1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所示。

②元素組內部判斷矩陣:元素組內部的指標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因此對于矩陣的構造,原理與上述方法類似。基于ANP,五位專家們利用1~9標度方法[7]以A1為準則,其中的元素P1為次準則為例,將P2、P3、P4、P5進行兩兩比較[3],形成五組判斷矩陣。經過對類似上述一級指標的五組判斷矩陣數據的一致性驗證處理,形成如表2 P1下的判斷矩陣所示。相應我們可以得到在A1準則之下,分別以P2、P3、P4、P5為次準則,兩兩比較其他的元素關系,建立判斷矩陣,通過對數據的處理保證矩陣數據的一致性,利用特征根法[14]、MATLAB軟件計算得到各二級指標權重(其他元素組內部的判斷矩陣建立方法相同)。

2.2 項目風險評價指標的超矩陣

將各二級指標變換次準則相互比較,經計算驗證獲得的各二級指標權重,整理得到評價指標的超矩陣。如表3項目風險評價指標的部分超矩陣所示。

2.3 綜合權重的確定

綜合權重的確定是依據ANP的超矩陣和加權矩陣[3]獲得的,通過建立判斷矩陣、運用特征根法[7]獲得各指標權重,綜合后應用Super Decision[4]及MATLAB軟件得到極限超矩陣即可獲得各二級指標極限權重,與相應一級指標對應相乘,即得綜合權重。上述評價指標超矩陣,每一列已經過歸一化處理,繼續運用MATLAB軟件編寫程序求得極限超矩陣,得到各二級指標的極限權重。將一級指標權重與二級指標權重對應相乘,即得綜合權重。如表4評價指標的綜合權重所示。

3 應用KNIME軟件的多項目風險決策樹分類模型

“康斯坦茨信息挖掘工具”KNIME軟件是基于Eclipse環境的模塊化智能工具,用戶通過工作流來控制數據的集成、清洗、轉換、過濾,再到統計、數據挖掘。大多基于ANP所得到的各指標權重的評價方法,對新項目的深入評估沒有較高的擴展性。為將ANP方法進一步擴大應用,筆者通過五位專家進行打分(10分制),再結合二級指標綜合權重,對應相乘求和得到項目風險評價的綜合評分。為使多項目的風險等級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基于同樣的方法體系,專家繼續給出不同項目各指標的分數,最終結合綜合權重,得到不同項目的綜合評分。進一步應用KNIME軟件的決策樹分類功能,訓練項目風險評價等級模型,便于高效的對后續多項目進行更為完善的項目風險評價。

3.1 數據采集及處理

為提高軟件的訓練精度,本文選取20家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各10個項目作為模擬對象,通過ANP得到項目的綜合評分進行風險等級的分類模擬。原始數據處理的過程是基于ANP開展而來,200個項目的基本建設情況不同,但面臨的風險是類似的。因此,基于本文建立的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專家組根據實際情況對每一個項目的二級指標進行打分,經過一致性檢驗,歸一化后,結合二級指標綜合權重,對應相乘求和,即可作為軟件運行的原始數據。原始數據的具體確定過程以某項目為例,如下所示:

3.3 結果分析及建議

①基于ANP確定得出的各指標權重,以項目各主要參與方為風險來源,幫助實際管理者了解每個指標對項目風險影響的程度。根據表1中的權重,一級指標施工方風險A1對項目風險影響程度最為顯著,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施工方的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其他指標對項目風險影響程度的排序依次是業主方風險A2、環境風險A5、設計方風險A3、監理方風險A4,鑒于此,項目管理者對不同項目參與方的管理協調應予以重視,從實際出發。

②應用KNIME軟件的決策樹分類,如圖3 Scorer結果顯示,決策樹分類模型的正確率達到97.561%,錯誤率為2.439%,分類精度達到0.966,表明分類效果較好。本訓練模型精度較高,適用于后續多項目風險等級評價。

4 結束語

筆者將網絡層次分析法應用到項目風險評價領域中,以建筑工程項目為例,以項目建設過程的主要參與方作為風險來源,科學的建立評價體系。通過超矩陣結合實際專家意見得到項目的綜合評分。為提高大型施工企業、政務部門的實際管理者對多項目風險級別劃分的效率,更有效的管理參建的多項目,本文將ANP模型進一步擴大,引入KNIME軟件的應用。基于ANP獲得的各項目綜合評分,應用KNIME中的決策樹分類功能,一方面經過算例分析、軟件的運行,結果表明兩者的有效結合可以解決大規模數據問題,減少人為因素的評價偏差,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經過科學的驗證,即評價模型的高效、評價結果的準確,使得多項目風險等級評價、風險因素評估有了依據,該模型較為新穎,對后續多項目風險的全面評價具有更為完善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勇,顧偉.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9(18):157-160.

[2]王東霞.灰色系統理論用于水電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6.

[3]王蓮芬.網絡分析法(ANP)的理論與算法[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1,21(3):44-50.

[4]劉睿,余建星,孫宏才,田平.基于ANP的超級決策軟件介紹及其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3(08).

[5]周榮喜,徐步祥,邱菀華,王新哲.ANP-BP鐵路系統安全風險評估模型及應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11).

[6]唐小麗,馮俊文.ANP原理及其運用展望[J].統計與決策. 2006(12).

[7]杜棟,龐慶華,吳炎編著.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8]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 Jian Pei.數據挖據概念與技術[M].范明,孟小峰,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9]王家遠,劉春樂編著.建設項目風險管理[M].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

[10]邱菀華主編.現代項目風險管理方法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11]楊振瑜,國外主要可視化數據挖掘開源軟件的比較分析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05).

[12]Thomas L.SAATY.DECISION MAKING - THE ANALYTIC HIERARCHY AND NETWORK PROCESSES (AHP/ANP)[J].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04(01).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 国产视频一 |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 成人a一级试看片 | 橘梨纱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性色) | 欧美大片大片播放网站 | 深爱激情小说 | 色五月情 | 丁香六月天婷婷 | 成人在线激情网 | 乱老女人一二区视频 | 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 日本免费高清视频 | 四虎影院观看视频 | 国产一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 漂亮的保姆4观看 | 五月天综合网站 | 一级毛片免费的 |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网 | 欧美成人激情视频 | 午夜激情福利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tv |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 国产欧美精品 | 日韩一区在线视频 | 美女写真视频一二三区 | 骚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 一级毛片无遮挡免费全部 | 国内外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男人的天堂 | 上床视频网站 |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 久久精品天天爽夜夜爽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