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 09:06:2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教案教學設計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教學目標:
1、選定工具的使用;
2、剪裁工具的使用;
3、圖形的選擇與移動;
4、圖形的縮放。
教學難點:圖形的移動和縮放。
教學準備:設計課堂教學的輔助網頁。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引入。
師:出示上課的教學作業,提示,我們在上課的基礎上如何來美化我們的校園。
生:提出各種方案。引出課題。
二、教學輔導。
1、提出自學的概念,今天的課要求自主學習。
2、怎么去學?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介紹學習的方法。
3、教師引出自主學習的方法。看書學習和網頁瀏覽參考。
4、介紹網頁的設計思路和使用方法。
(1) 網頁的設計思路:希望學生按按鈕的順序去逐步操作。
(2) 如何把網頁上的圖片復制到畫圖上。
(3) 操作過程中的網頁和畫圖之間的任務切換。
(4) 頻的操作。
5、學生操作。注意以下幾點:
(1) 可以離開座位指導或請教同學。(規定班干部或電腦好的同學作為指導)
(2)在學生基本完成后全體離開座位看看別的同學可以給予你什么靈感或提出自己的改進意見。然后加以改進。
(3)教師巡回指導。
6、 教學反饋。
根據翻閱的資料和自己的理解,談談教案與教學設計的幾點區別。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262-01
常常聽老師說:“教學設計就是教案”。其實教學設計和教案是有區別的。
根據翻閱的資料和自己的理解,談談教案與教學設計的幾點區別。
區別之一:概念和對應層次不同
教案又叫課時計劃,是以課時為單元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指導老師自己上課用的教學內容文本,也是考察一個教師備課的重要依據。從研究范圍上講,教案只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
教學設計是把學習者作為它的研究對象,教學設計的范圍可以大到一個學科、一門課程,也可小到一堂課、一個問題的解決。目前的教學組織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所以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運用最多的一個層次。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學案、評價方式,甚至學生問題的創設、教具的應用等,所有與教學設計有關的內容都是。教學設計是一個泛化的概念。
區別之二:元素或組成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學目的,教學方法,重難點分析,教學進程,教具的使用,課的類型,教法的具體運用,時間分配等因素,從而體現了課堂教學的計劃和安排。
教學設計從理論上來講,有學習者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目標闡明、教學策略的制定、課件的使用分析及教學評價等元素,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討論比較多的是學習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三個主要元素。
區別之三:表現形式不同
教學設計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教學設計,是準備課,特別是公開課等需要全面考慮的一份文檔,附件可能有電子類輔助。
教案就是教學的內容文本,是教學設計的最核心的部分。呈現形式一般地有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對教學目標、內容、環節進行備課。
區別之四:教學評價不同
教案在編寫過程中評價體現不明顯;教學設計則依據教學目標對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狀況作出準確而及時的評價,是教學設計中的重要環節。
區別之五:設計的出發點不同
TeachingAims
1.LearnandmasterthefollowingeverydayEnglish:
Possibilityandimpossibility
I/She/Hecan/may…
I/She/Hemaynot…
Itislikelythat…
Itispossiblethat…
He/Sheisnotlikelyto…
2.Dosomelisteningandwriting.
3.ReviewtheAttributeandtheusefulexpressionsinthisunit.
TeachingImportantPoints
1.Makethestudentslearntheexpressionsforpossibilityandimpossibility.
2.Improvethestudents’listeningabilityandwritingability.
TeachingDifficultPoints
1.Usetheexpressionsforpossibilityandimpossibilitycorrectly.
2.Makecorrectsentenceswithsomephrases.
TeachingMethods
1.Listening-and-choiceactivitytohelpthestudentsgothroughthelisteningmaterial.
2.Makesimpledialoguetopractisethestudents’speakingability.
Pairworktotrainthestudents’writingability.
TeachingProcedures
Step1Revision
Checkthehomeworkexercises.
GetSstoretellthestoryaboutClareFlower.
Step2Preparationforlistening
SBPage54,Part1.WbListening,Unit21.TelltheSswe’regoingtolistentoastoryaboutastoredetectiveinLondon.Astoredetectiveworksinashopandlooksoutforpeoplewhoarestealingthings.ThenreadaloudthetaskinEx.1andmakesuretheSsunderstandwhattodo.
Step3Listening
ListeningCassetteUnit21.Doeachexerciseinturn.Playthetape,thenletSsdiscusstheiranswersinpairs.Playthetapeagainifnecessary,thenchecktheanswerswiththewholeclass.
ListeningText
Aproblemforthestoredetective
ListentothesetwoconversationswhichtakeplaceinastoreinLondon.
PART1
Acustomeristalkingtoashopassistant.
(C=Customer;SA=ShopAssistant
SA:CanIhelpyou?
C:Yes,please.Iwanttochangethisskirt.
SA:What''''sthematterwithit?
C:Nothing''''sthematterwithit.It''''sjustthewrongsize.It''''stooshort.
SA:Wheredidyoubuyit,Madam?
C:Here,inthisstore.ExceptthatIdidn''''tbuyit.Mysisterboughtitformeasapresent.
Look,it''''sstillgotthelabelontheskirtaridtheprice.
SA:Andwhendidshebuyit?
C:BeforeChristmas.
SA:Haveyougotasaleticket,youknowanoteofthesale?
C:No,mysisterkeptthat,Isuppose.Andshe''''sabroad.She''''sinAmericarightnow.
SA:Soyouwanttochangeitforalargersize.
C:That''''sright.
SA:Wouldyouliketoseeifyoucanfindonetherightsizeandthenbringitoverhere?
(Later)
C:Here.I''''vefoundoneanditfitsmeperfectly.CanItakethisonethen?
SA:Ofcourse,Madam.I''''llputitinabagforyou.
PART2
Thestoredetectivestopsthecustomeroutsidethestoreinthestreet.
(C=Customer;D=Detective)
D:Excuseme,Madam.I''''mastoredetectivewithM&S.Youhavejustleftthestorewithgoodswhichyouhavenotpaidfor.
C:That''''snottrue.
D:Youhaveaskirtinthatbagwhichyouhaven''''tpaidfor.
C:Ithinkyouhavemadeamistake.
D:Wouldyoupleasecomebackinsidethestoreandexplain.
C:Right.
(Theygobackinsidethestoreandgototheskirtdepartment.)
D:Thisskirt,Madam.Youdidnotpayforitandyoutookitoutofthestore.
C:You''''reright.Ididn''''tpayforitbecauseIdidn''''tbuyit.Ionlychangedit.
D:Yousayyouchangedit?
C:Yes.Itwasthewrongsize.ItwasaChristmaspresentfrommysister,soIbroughtitbacktodayandchangeditforalargersize.
D:Madam.Hereistheskirtwhichyousaidwastoosmall.Wouldyoulookatthislabelinsidethepocket,please?Doyouseethisdateonthelabel?
C:Yes.
D:It''''syesterday''''sdate.Sothismeansthatthisskirtwasbroughtintothestoreyesterday.
NotbeforeChristmas.
C:Iexpectsomeonemadeamistake.
D:Yes,Madam,youmadethemistake.Isawyoutakethisskirtfromtheskirtdepartment.Thenyouwalkedaroundthestoreandwentuptothesecondfloor.WhilegoingupthestairsIsawyouputtheskirtintoanoldM&Sbag.Thenlateryouwentbacktothegroundfloorandaskedtochangethisskirt.
Answers:
Ex.l:1B2A3C4B
Ex.2:5B6B7D
Ex.3:Getthestudentstoactoutthetwoscenesinpairs.Getthemtousetheappropriateactions,gesturesandfacialexpressionswhiletheydothis.Ifonepairareparticularlygood,getthemtoactouttheirscenesinfrontoftheclass.
Step4Speaking
SBPage54,Part2.Checktheforms:gothroughtheexpressionsforexpressingpossibilityandimpossibilityandcheckthatSsknowhowtoformcompletesentences.WriteupsomecuesontheBb:pass/fail/go/comeback/buy/send/hire/spend.AskSstocompletetheexpressionsgiveninthispart.PointoutthatItispossiblethatandItislikelythatarerathermoreformalandimpersonalthantheothers.Situation:Demonstratethisactivitybytalkingaboutsituation1.Ifyoulike,youcansay:Where''''sX?Hemaybeathome.Hemayjustbelate.It''''spossiblethathe''''shadanaccidentonhiswaytoschool.Orhemaynotbewell.ThenputtheSsinpairsandletthempractise.
Step5Workbook
WbLesson84,Exx.1-2.
Ex.1providesfoursituationaldialoguesinwhichtheexpressionsaboutpossibilityandimpossibilityinLesson84,Part2maybeused.AsktheSstodoitinpairsfirst.Thencalloutsomepairstogivetheirdialoguesanddiscusstheanswers.Ex.2shouldbedoneindividuallyfirstsothateverybodymakesanefforttoextracttherelevantinformationfromthereadingpassagesinthisunit.ThencalloutsomeSstoreadaloudthewholepassage.
Step6Checkpoint
GothroughtheGrammarstudysectioninthepreviouslesson.RevisetheAttribute,especiallyifanySshaddifficulties,anddealwithanylanguagepointsthatyouortheSswishtoraise.
Step7Test
GivetheSsthefollowingtesttopractisetheAttribute.
Completethesesentencesusingyourownwords.
1Awomanwith…steppedinto….
2Iamlookingforwardtothepartyon…
3Ienjoyhavingmealswith….
4Ijoinedaclubfor….
5Achildwearing….
6Haveyouheardthestoryabout….?
7Peoplewith…should….
8Shegoestotheschoolwhere….
9Ifoundaboxwith….
10Sheseemstohavealotto….
TotesttheSs''''skillsofusingEnglish,getthemtowritetwoshortdialoguesonanyofthetopicsgiveninSBLesson84,Part2.
IfTimepermits,thefollowingexercisemaybeincludedinthetest.FillintheblankswithexpressionschosenfromPart2inSBLesson84.
1A:LiMeilinisabsenttoday.What''''shappenedtoher?
B:…thatshehasfallenill.
2A:She…beill.1sawheronmywaytoschoolthismorning.
C:She…havegonetotherailwaystationtomeetheraunt.
3A:Doyouthinkyouwillstartworkingattheageof18?
B:No.I…tostartworkingsoearly,but…thatIwilljointhearmy.
Answers:
1Itispossible/likely
2isnotlikelyto/can''''t;may
3amnotlikely,itispossible/likely
Step8Writing
SBPage54,Part3.Theaimofthiswritingtaskistopractisetellinganarrative,usingthedifferenttensescorrectly.Prepareforthewritingtaskinthefollowingway.LettheSspractiseorallyingroupsoffour.Thengetthemtowritethestoryeitherinclassorforhomework.
SAMPLESTORY:
ImadeaappointmentwithHopeatherofficetodiscusssomebusiness.Inoticedthatherhair,whichhadbeenfairinaphotograph,wasnowbrown.Whileweweretalking,IalsonoticedthatHopewasleft-handed.IthenvisitedTomGoodeandshowedhimaphotographofHope.Herecognizedthewomanhehadspokentoattheburialserviceofhisaunt,buthepointedoutthatshehadchangedthecolourofherhair.
FinallyIhadto(arrangethemeetinginorderto)provetoapoliceofficerthatHopewaswillingtosignafalsename.Afterthemeetingwasover,IheardthatTomwouldnotbeabletogethisaunt''''smoneyafterall.Icollectedthemoneyformyservicesandleft.IhavereadinthenewspaperthatHopeisgoingtoappearincourtnextweek.Ithinkshewillprobablybesenttoprison.
Homework
關鍵詞:教案 教學設計單元包 信息化教學設計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教師在教育信息化實施過程中是主體,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特別是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設計單元包是信息化教學設計的主要成果,它有助于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發展和專業能力的提升,教學設計單元包的設計、開發、使用、管理與評價,標志著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新的發展階段。
一、教案解讀
1.教案的定義
教案是指教師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編制的教學具體方案,上課的重要依據,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可分為課題計劃和課時計劃。有時僅指課時計劃,一般包括班級、學科名稱、課時和教學目標、課的類型、課的進程(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時間分配、作業題、師生活動設計)、教具等。
2.教案的具體內容和格式
(1)教案所包含的內容。課題(本課名稱);教學目的(稱教學目標,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課型(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課時(屬第幾課時);教學重點(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教學難點(本課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教學過程(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作業處理(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板書設計(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教具(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2)教案編寫的格式(請參照表1)
3.教案的思考
教師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下,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課程計劃機械地對上面的表格進行“填寫”。教案的編寫完全是為了教師的教,也就是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課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很少考慮到學生的學和學生的發展及學習需要。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下,學生無法發揮自己的個性,更難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同時還束縛了教師的思想,使其成為一成不變的“播種機”。因此,就要對傳統的教案進行“思考”、“反思”,保留精華,剔除不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內容,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和不斷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呼喚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思想,教學設計單元包就是信息化教學設計成果的體現。
二、教學設計單元包的概念、內涵及基本組成
1.教學設計單元包的概念及內涵
余勝泉等認為“在信息化教學條件下,教學設計單元包(Instructional unit design package)是為實現特定學科單元教學目標,基于現代信息技術開發的一套相互關聯的課程單元教學規劃和支持材料,包含了借助于以多媒體網絡為主的各種媒體實現的以學習活動為核心的多重教學活動支持的資源,主要由教學情境問題定義、教學活動設計規劃、教學課件以及可以鏈接與嵌入的多媒體網絡資源組成”。
教學設計單元包的內涵。教學設計單元包是教育信息化推進和信息化教學普及的產物,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含義也在逐步豐富和發展。教學設計單元包概念的發展,是以教學課件、學習資源、教學工具、學習工具和評價表等概念的發展為基礎,以數字壓縮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現實條件。其主要內涵有:(1)教學設計單元包的基本觀念是大教學觀、學習化課程觀,基本立場是以人的學習為本,全面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的展開;(2)教學設計單元包的本質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施規劃的一種物化形態;3.教學設計單元包的基本內容是涵蓋教學目標情境化問題和豐富多樣的“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4)教學設計單元包的構成包括支持學生的學習材料和教學的輔材料,主體部分是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材料;(5)教學設計單元包的使用與發展要考慮借助各種媒體的形式予以實現,在信息化浪潮中,教學設計單元包要以多媒體網絡為主流媒體;(6)教學設計單元包的主體是學習者,學生是學習者,教師也是學習者,教師的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2.教學設計單元包的基本組成
教學設計單元包一般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教學設計方案包括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的定義、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媒體的選擇和分析、具體的教學流程圖。
(2)多媒體教學課件,是專門為教學活動開展而設計的各種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或應用軟件,是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和動畫等的集合體。目前,人們通常用Powerpoint、Flash、FrontPage等多媒體編輯軟件作為基本的技術平臺來開發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的使用在為學生創造交互式學習環境的同時,能有效改善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由教師自己制作,也可以是商品化軟件,制作的軟件不一定很精美,但一定要符合教學的需要,符合學習者的特征,具有教育性和科學性及較強的實用性。
(3)學生作品范例就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作品(包括作品的格式、評價量規,所使用的軟件環境等)。學生作品一定是學習小組制作完成,教師在提供范例的同時要強調只是為學生或學習小組完成學習作品提供一個參考,對學生或學習小組完成作品給一個“模版”,要鼓勵學生創新而不是“框”住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逐步達到和體驗完成作品的快樂,在做中學。
(4)學習資源是圍繞教學開展收集和整理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教師收集到的供老師教學備課用的資源,還包括支持學生在學習過程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建構的資源、作品等。收集到的資源需按照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整理,便于資源建設和資源共享,延長資源的生命力,增加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資源的利用價值。
(5)活動過程模板(如實驗報告模板、信息調查模板),根據學生主題的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需要填寫一些調查表、實驗報告、記錄單、活動評價表等。教師要事先準備好這些學習記錄表單的樣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直接利用表單模板填寫,這樣有助于學生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學習任務本身,提高學習的效率。在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由于任務的多樣性以及個性化,有些記錄表單教師無法預先設計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行設計。
(6)活動過程評價量表,在教學活動展開中所采用的評價方法(對參與活動學生的觀察評價、問卷調查等)、評價的對象(學習的差異、情感差異、信息處理能力差異等)、評價量表、評價數據、對評價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一般在課堂教學展開中,包括對教學活動展開過程中學生的表現(主要是課堂參與、協作學習過程中對小組的貢獻、完成任務的情況、學習過程的態度與興趣)、學生作品等進行評價的具體項目及標準,這些量表包括課堂觀察表、學生互評表、自評表、教師評分表等。
三、教學設計單元包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采用山東淄博實驗中學語文組周江老師完成的“經典愛情故事注定是悲劇嗎?教學計劃”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教學設計單元包,在《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上,這篇論文是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完成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具體以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框架問題(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內容問題)為設計思路展開的。
1.“經典愛情故事注定是悲劇嗎?教學計劃”教學設計單元包的設計及基本組成
“經典愛情故事注定是悲劇嗎?教學計劃”的教學設計單元包是以可視化的文件夾的形式存放各種資源的,基于計算機輔助的效能工具軟件來實現資源的有效管理,以“教師個人數字資源”文件夾(即為教學設計單元包)為核心,并分門別類地將各種文檔或資源放入相應的文件夾類別中,其中子文件夾有:(1)版權信息;(2)圖片聲音(包括圖片、聲音、視頻);(3)學生范例(包括學生演示文稿、學生網站);(4)單元支持(包括評價工具、學生支持、教師支持、單元計劃)。經典愛情故事注定是悲劇嗎?教學設計單元包文件夾如下圖。
2.“經典愛情故事注定是悲劇嗎?教學計劃”教學設計單元包內容的分析
(1)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核心成果――教學設計單元包。教學設計單元包需要教師考慮教學當中的方方面面,要充分考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理論進行學科領域的設計(分析教學目標、確定學習主題、學習目標要求);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具備對文學現象的綜合分析能力、深入社會調查問題的能力、利用網絡或書籍查找并篩選資料的能力、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的能力、制作個人網頁的能力、有較強的組織、編輯資料的能力、課程標準的研讀、教學反思(差異化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等。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本質就是基于問題化的設計,提出有意義和有價值問題,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深層次建構。按照基于問題的設計思路,框架問題包括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和內容問題,參照表2。
(2)學習資源的設計和使用。教學設計單元包中有教師支持材料、學生支持材料、學生作品資源包括學生演示文稿和學生網站、印刷資料(四本愛情小說)、輔助材料(電腦、影碟機、投影儀等)、網絡資源、其他(莎士比亞全集、《霍亂時期的愛情》,光盤《魂斷藍橋》)、幫助學生完成問題或任務的各種評價工具(對演示文稿、對出版物、對網站或網頁、其他評價)等。
3.教學過程的設計(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認知工具的使用、學習情境的設計等)
信息化教學過程的設計要體現教學單元包的核心思想和具體內容,例如,利用教師演示文稿,提出本單元的基本問題,介紹單元學習計劃;師生共同初步討論所提出的基本問題,明確研究的方法(利用網絡資源、影音資源,查找資料,分小組自主研究,通過對所選擇的愛情故事的“故事背景、愛的開始、愛的進行式、愛的阻力、愛的結局”這五個方面對愛情故事進行分析);分小組進行研究(分頭搜集資料,集體討論,分析整理資料,資源共享);要求學生制作演示文稿;組織一場辯論等,這些都是教學單元包的內容,要一一在教學過程中體現。
四、在教學設計單元包中看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
從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出:從教案到教學設計單元包是教師由傳統教學觀念向現代教學觀念轉變的關鍵。教案側重教授知識的梳理以及對教材的重新組織;而教學設計單元包側重教學活動與教育資源的設計(除了教學設計方案,還要包括學習活動、教學活動過程實施方案、學習資源、評價量表、實驗報告模板等一切與教學相關的材料。從關注“具體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轉變為關注“以促進學生高級思維的培養和知識深層次建構的發展為核心、促進學生高效率獲取知識的能力”是從教案走向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根本轉折點。
1.教案與教學設計單元包的比較(參照表3)
2.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
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化單元教學設計方案、學生作品規范、范例、教學課件、評價量規、教學支撐材料、參考資源、單元實施方案;(2)學習任務與問題設計;(3)學習資源查找與設計;(4)教學過程設計;(5)學生作品范例設計;(6)評價量規設計;(7)單元實施方案設計;(8)教學設計過程的評價與修改。
3.教學設計單元包對教師信息化設計能力的提高
教學設計單元包被認為是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核心成果,教師“領會”教學設計單元包的“內涵”,“吃透”教學設計單元包的“精髓”,在教學實踐中設計進而實施教學設計單元包,并在實施前、中、后三階段對教學設計單元包進行反思和修正,對于教師信息化設計能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教學設計單元包中蘊含著現代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單元包體現著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精髓,教學設計單元包的設計過程蘊含著新教育思想,其中主要體現了基于建構主義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思想,余勝泉教授提出了基于建構主義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教師通過設計“教學單元包”來強化自己對基于建構主義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的運用,在于實踐中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同時,又可以通過新理論進一步促進教學實踐,如此反復信息化設計能力將得到不斷的提高。
(2)教學設計單元包的“問題設計”有助于教師信息化設計能力的提高。余勝泉教授認為信息化教學設計是在先進教育理念(尤其是建構主義)指導下,根據時代的新特點,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本媒介,以設計“問題”情境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為核心的教學規劃與準備的系統化過程。這表明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關鍵模塊是問題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激勵學生主動探究,通過課程問題來激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思考所學的內容。信息化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具有“問題意識”,通過從“教案”設計到“教學設計單元包”設計的“訓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對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成果(教學設計單元包)、案例(經典愛情故事注定是悲劇嗎)和模式(基于建構主義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的介紹,相信廣大教師對于教學方案的編寫一定會有全新的認識,不再局限于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束縛,不再只是把傳遞系統的知識作為方案設計的惟一目標,不再只是為了方便自己的“教”而設計,而是把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把“問題”的設計(任務驅動)提上“日程”,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媒體工具,為學生的學習創造真實的情境,把所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是真正的為了學生的“學”而進行設計,既教給了學生基本知識,又讓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同樣,在新的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也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五、結語
教案越來越不能適應教學的發展,它嚴重束縛了教師的創造能力,更不利于對創造性人才的培養,教學設計單元包的出現為教師更好地開展“教與學”的活動帶來了“新理念”、“新思維”、“新工具”,教師從傳統教案編寫上升到教學設計單元包的設計、開發、使用、管理和評價,促進了教師自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師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夏征農.辭海(下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2]余勝泉,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絡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嚴寒冰.信息化教學評價――量規實用工具.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4]周江.經典愛情故事注定是悲劇嗎?電化教育研究,2003(4).
1.會寫“辯”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故事內容, 明白課文中兩個小孩的觀點各是什么,懂得他們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教學過程
一、品讀名句,導入新課
1.名句導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們知道這兩句話是誰說的嗎?(孔子)
2.交流資料。
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課件出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記錄下來,編成《論語》一書,流傳于世。孔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師:孔子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然而,兩個小孩提出的問題竟難倒了孔子,這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知道嗎?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名句導入,引出課文主要人物之一——孔子,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請同學們把課文試讀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若遇到讀不準的字,請畫出來,查工具書,同桌交流或舉手詢問老師。
2.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領悟讀法,注意每句話的停頓、輕重音、語速和語氣)
(2)再讀課文,注意句子的停頓。學生在書上做好標記,練讀,反復讀,并讀給同桌聽。既要讀好停頓,又要注意把句子讀通順。
(3)指導書寫“辯”字:左中右結構,中間的言字旁要寫得小而窄。
3.教師領讀,提升能力。
(1)教師領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齊讀。
(3)分小組讀。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把文章讀通讀順尤為重要。本環節按照“試讀—范讀—指導朗讀—練讀”的步驟進行,能夠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 自讀理解,合作交流
1.自讀理解,合作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先借助注釋自由讀懂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在組內交流,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2.檢查學習效果,出示課件:
(1)解釋帶點的字,并說出這句話的意思。
l 問其故。
l 及日中則如盤盂。
l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l 孰為汝多知乎?
l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l 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l 孰為汝多知乎?
3.理解全文的意思。
4.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出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課件出示:
l 兩個小孩爭論的是什么問題?
l 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
l 他們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爭論的問題:
人物
觀點
依據
(2)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在書上圈點勾畫。
(3)對話交流,填上表。
①兩個小孩爭論的是什么問題?
爭論的是太陽離人遠近的問題。
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
課件出示:
小兒甲小兒乙
日始出時近,日中時遠日初出遠,日中時近
③他們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
小兒甲: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視覺)
小兒乙: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觸覺)
小結:他們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的方法,分別從視覺、觸覺的角度說明各自的觀點。
(4)過渡語:他們爭執不下,就去問誰?
【設計意圖】兩個小孩的觀點是什么?他們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這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更是難點。教師引導學生讀書、思考,圈點勾畫,滲透著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只是點撥,做一個引領者,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1.匯報交流,領悟寓意。
(1)孔子最后做出判斷了嗎?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不能決也)
(2)兩小兒爭辯的問題究竟怎樣解答?這個問題能難倒古代的圣人孔子,但難不倒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我們,你們愿意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幫他們解答嗎?學生匯報自己查找的資料和對問題的解答。(課件出示動畫)
課件出示:
本文中學生理解的難點是為何“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和“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這是兩小兒視覺和觸覺上的錯誤,只憑教師口頭的講解,學生很難有比較直觀的認識,為此設計了“錯覺演示”和“太陽輻射”演示動畫,讓學生通過形象的畫面,得到理性的認識。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和討論,你們從課文中受到什么啟示?學生自由發言。
課件出示:
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
孔子:實事求是,敢于承認自己學識不足。
(4)演一演。
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一組合作練習創造性的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總結學法:我們是采用什么方法學習這篇文言文的?
課件出示: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反復認真讀課文——聯系注釋說文意——研讀交流悟道理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找到了兩個小兒各自的觀點,知道他們不同觀點的依據,明白了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結論不一樣的道理。
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閱讀主題叢書《日近長安遠》
1.學生借助注釋及譯文默讀《日近長安遠》
2.完成下表。
問題:
觀點
依據
3. 晉明帝為什么兩次回答不一樣?(考很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說遠是從客觀考慮,說近是從個人情感角度考慮。晉明帝對京都思念卻無法回歸,太陽還可以看見,但京都卻無法親近。
三、板書
板書設計一: 日初 盤盂 日初遠 日中 車蓋 孔子不能決也 孰為汝多知乎? 日初 滄滄涼涼
板書設計二: 兩小兒辯日 一兒 近(大) 遠(小) 一兒 遠(涼) 近(熱)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辯日》教案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文意, 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兩小兒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說說你了解的孔子
(學生交流,教師以課件進行補充)
2.咱們學過孔子的哪些名言?
(回顧孔子名言)
3.就是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卻被兩個小孩提出的問題給難倒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
二、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引導學生關注“辯”
師:注意觀察這個“辯”,它的中間部分是什么?和他的意思有什么聯系?
2.對于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
3.回顧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讀通,解意,悟理,背誦)
三、讀文
1.同桌之間互讀課文,互相聽聽對方的優點和不足
2.教師配樂朗讀
3.指導學生讀好關鍵字,讀出停頓和韻律
四、解意
1.誰能以一句話概括這篇古文的主要內容?
2.抓住“孔子不能決也”
(1)“決”是什么意思?
(2)讓孔子不能決斷的事是什么?(兩小兒辯斗)
3.什么是辯斗?辯斗需要什么?(觀點和理由)
4.在文中用“______”畫出兩小兒的觀點,“~~~~~~”畫出兩小兒的理由。
5.學生交流,教師適時板書
(1)小兒甲:日初近,日中遠
小兒乙:日初遠,日中近
(2)圖片輔助理解“車蓋”和“盤盂”的區別
創設情境輔助理解“滄滄涼涼”和“探湯”的區別
(3)引導學生帶動作讀兩小兒辯駁的理由,注意讀出對比
五、辯斗
1.兩小兒說的是不是事實?(是)
2.可他們各執一詞,各有各的理由,誰又說服不了誰,就要據理力爭,用文中的話就叫做——辯斗
3.同桌之間互相辯斗
4.指名上臺演示,指導學生加入一定的神態、動作加強語氣
5.全班分兩組進行辯斗
六、悟理
1.就在他們倆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時,誰來了?他有結論嗎?
2.“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什么態度?
3.體會兩小兒的“笑”是怎樣的笑?
4.孔子為何不下結論,引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生再次齊讀。
5.你佩服這兩個小孩嗎?理由?(善于觀察,敢于質疑,善思好問)
6.引導:孔子“不能決”是一種智慧,兩小兒善于觀察,敢于質疑,善思好問也是一種智慧。
七、拓展
1.兩小兒爭論的是一個古老而有趣的問題,孔子回答不出,假設兩小兒請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該如何回答他們?
2.補充相關常識
(1)遠者小而近者大”為什么早晨的太陽看起來較中午時大呢?
是視覺誤差、錯覺。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顯得大。同樣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太陽顯得大。而中午太陽高高升起,廣闊無垠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顯得小了。
(2)“近者熱而遠者涼”中午氣溫高,是否此時的太陽教早晨離我們近些呢?(不是)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等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同時,在夜里,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溫度的涼與熱,并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與近。
3. 面對兩小兒的嘲笑,孔子又會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請你寫一寫。你可以用白話文來寫,那就用“孔子說”開頭;如果你對文言文感興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語氣寫,那就用“孔子曰”開頭。
4. 拓展閱讀
《列子·湯問》的作者是列御寇,這本書的內容為神話傳說,全書共虛構了十五個神話故事,像《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都出自于此,每個故事的形式以問答的方式呈現。這些玄幻的故事并不是的故弄玄虛,而是告訴人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不應用固執、傳統的思維禁錮人們的思想,從而開拓人們的思想。
八、板書
兩小兒辯日
《列子·湯問》
日初 日中
小兒甲 近(車蓋) 遠(盤盂)
孔子不能決也
小兒乙 遠(滄滄涼涼) 近(探湯)
Lesson84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進行單元復習。
(2)掌握字母組合tr,dr,ts,ds的發音。
(3)小結現在進行時的用法。
2.能力目標
能夠熟練運用現在進行時的各種形式: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
二、教學過程
Step1Revision
1RevisethesentencepatternsinthePresentContinuousTensebyaskingquestionsaboutyouractions.
2Reviseitemsofclothingandcolours.Teachwear.Talkaboutstudentsclothing.AskWhats…wearingtoday?HelpthestudentstoanswerHe/Sheswearingabluesweater,etc:
Step2Spellingandpronunciation
1SBPage24,Part1,SpeechCassetteLesson84(PhonicReadingWork).Booksclosed.FollowthesamestepsasinLesson68,Step2intheTB.Useflashcardsratherthangoingstraighttothebook.
2DoEx.1inWbLesson84.Makesurethestudentspronouncets/ts/andds/dz/correctly.Theyshouldntsay/C+K/or/D+L/.
Step3Stressandintonation
SBPage24,Part2.FollowthesamestepsasinLesson80,Step3.
Step4Askandanswer
1AskWhatisthepersonbesideyoudoing?HelpthestudentstoanswerHe/Sheissitting/writing/listening,etc.NowpointtoseveralstudentsandaskWhataretheydoing?HelpthestudentstoanswerTheyare…ing.
2Inpairs,havethestudentsaskandanswerquestionsaboutthepicturesusingthePresentContinuousTense.Walkaroundandgivehelpwhereneeded.Nowcometogetherasaclassandchecktheanswers.
Step5Practice
1Comparetheclothingoftwostudents,sayingAiswearing….Biswearing….Getstudentstosuggestotherdifferences.Gettwostudentstocompareclothing,sayingYouare/arent….Im/Imnot….Studentsthenworkinpairs,findingdifferencesbetweeneachothersclothing.
2Playthisgame.Thinkofastudentintheclass.StudentsmustfindoutwhoitisbyaskingIshe/shewearingblackshoes?etc.Havethestudentsplaythegameinpairs.
Step6Readandact
SBPage25,Part4,SpeechCassetteLesson84.Booksclosed!AskthequestionsinEx.2ofWbLesson84.Playthetape.Checktheanswers.Playthetapeagain.Studentslistenandrepeat,thenpractiseandactoutthedialogueinpairs.Havethestudentschangethedialoguetotalkabouttwostudentsintheclass.
Step7Presentation
1TeachSunday.AskWhatdoyoudoonSundays?Helpthestudentstoanswer,OnSundays,Igotothepark/helpmothercleanthehouse,etc.
2Havethestudentsask4otherstudentsintheclass,otherthanthestudentstheysitnextto,WhatdoyoudoonSundays?Afterthestudentshaveaskedfourotherstudents,andhavecomebacktogetherasaclass,askseveralstudentstosharetheiranswers.
Step8Read
1SBPage25,Part5*,SpeechCassetteLesson84.AskandwritethisquestionontheBb,Whatarethegirlsdoing?(answer:Threearetakingphotosandoneisdrawing).Playthetapeasthestudentsreadalongsilently.Teachpark,andtoy.
2Practisethepronunciationof/J/and/I/insuchwordsasthere,themandthree.Listencarefully.Ifyouhearan/s/sound,forexample,sinkforthewordthink,thenthetongueisnotbetweentheteethandthethisnotbeingpronouncedcorrectly.
3.Inpairs,havethestudentsreadthepassagetoeachother.Instructthestudentsthatonlyonestudentshouldreadatatime,whiletheotherstudentlistensforstress,intonationandpronunciation.Thenswitch.
4DoWbEx.3,SBPage98.
Step9Checkpoint21
GothroughCheckpoint21withthestudents.Encouragethemtoaskquestionsifthereisanythingtheyarenotsureabout.Revisethespellingofverbswiththe-ingending.SeethegrammarnotesoftheSBonthePresentContinuousTense,Pages178-179.
Step10Test
Dictation.Givethestudentsashortdictation.Sayaverb,e.g.ride,read,sing,etc.Thestudentshavetowritedownthecorrect-ingform.ThendictateafewsentencesinthePresentContinuousTense.
Step11Workbook
SBPage98,WbLesson84,Ex.4.Havethestudentsworkinpairs.Encouragethemtosaymorethanfivesentencesiftheycan.Chooseseveralpairstosharetheiranswers.
Ex.5canbegivenashomework.
Exx.6and7areoptional.BoththeseexercisesareagoodreviewforthePresentContinuousTense.
Homework
FinishofftheWorkbookexercises.
Someideasforextrapracticeorenrichment
1Teachthistonguetwistertopracticethe/J/and/I/sounds.
教學目標
1、知道蘑菇是真菌類生物,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另一類生物。
2、認識蘑菇的特點,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細菌和病毒的特點,知道細菌對人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4、能通過觀察發現蘑菇的特點,比較蘑菇和動植物的異同。
5、能通過調查活動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能辨證看待身邊的事物。
教學準備
1、收集關于蘑菇、細菌、病毒的掛圖或視頻資料。
2、供學生觀察用的構造完整的蘑菇(每組1~2種),放大鏡、小刀、白紙等。
3、生活中常見的真菌類生物:木耳、銀耳、平菇、金針菇、香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蘑菇的資料。
一、導入。
(1)教師可以采取實物導入的方式:看一看,實驗桌上放著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會生長蘑菇?
(2)利用教材插圖或掛圖等引導學生小結蘑菇的生活環境。
(3)提問:你還知道關于蘑菇的哪些知識?
二、觀察蘑菇。
(1)觀察一個完整的蘑菇。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眼看、鼻聞、手摸等方式全面、細致地觀察。
(2)用小刀把蘑菇縱向切開,用放大鏡觀察切開的菌蓋、菌蓋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觀察發現:從整體看,蘑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我有什么重大發現等。
(4)整理觀察到的蘑菇的特點并記錄下來。
三、認識蘑菇屬于真菌。
(1)小組研討:蘑菇與動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導學生從外部形態特點、獲取營養的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
(2)交流,整理意見。
(3)講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它屬于真菌。
(4)你還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提供的資料。
四、認識食用菌和毒菌。
(1)提問:吃過蘑菇嗎?我們平時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嗎?
(2)觀察教材插圖(或實物、掛圖),認識常見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識。(可以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五、課外調查:小組或者獨立調查: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學生記錄食用菌的名稱、顏色、形狀,還可以了解它的主要營養成分等。
第二課時
一、了解細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師展示一幅細菌或病毒的彩圖,這是什么?說一說:你為什么這么猜?
(2)交流學生了解的細菌和病毒的知識。
(3)觀察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菌和病毒的照片。談一談: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們是細菌和病毒,我們也許會認為它們很美麗,但當我們明白了它們是什么之后,我們可能覺得它們很可怕。)
(4)閱讀教材上的小資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細菌和病毒也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5)小結:細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們因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見,被稱為微生物。現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員?
二、展示食用菌調查成果。
(1)小組交流、展示。
(2)小組選擇代表向全班展示調查成果。
1、認識并識別蛙和蟾蜍。
2、通過觀察、實驗,記錄并歸納兩棲動物在外形、生活方式和個體發育過程方面的共同特點。
3、能將兩棲動物特點與它們生活的環境相聯系,知道兩棲動物的外形、生活方式與它生活的環境是相適應的。
4、能利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語言、文字準確描述兩棲動物的外形特點、生活方式和個體發育過程。
5、知道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能將自己研究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
6、樂于與他人合作與交流,尊重事實,珍愛生命。
7、實際生活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兩棲動物類別及行為作出判斷和解釋。
教學準備
1、兩棲動物在種類、外形特點、生活方式、個體發育等方面的掛圖或課件。
2、水槽(或塑料缸)、塑料袋、毛巾或衛生紙。
3、青蛙和蟾蜍活體。
4、各種其它動物(不一定是兩棲動物)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搜集關于蛙的事實材料,提出研究問題。
1、出示蛙的圖片或播放關于蛙的課件,讓學生仔細觀看后回答:你從中知道了一些什么?關于蛙你還知道一些什么?(此處可以將青蛙的種類、青蛙的外形特點、行為方式、個體發育的相關圖片或課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過程中,除了背景音樂外,教師可以不對學生作任何講解)。
2、學生獨立回答問題,教師將重要信息或學生有爭議的問題,用詞組或短句板書在黑板上。(此處不要求學生能正確表述關于蛙的知識結論)。
3、提出研究問題:蛙類具有什么共同特點,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和了解它們呢?
二、制訂觀察研究方案。
1、分小組制訂活動方案。
2、小組匯報活動方案。教師小結:為了了解蛙類共同特點,我們選擇青蛙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它的外形特點,研究它的捕食、游泳方式,了解它的生長發育過程。(研究方法按課堂上學生的表述靈活處理)。
三、開展科學研究。
1、各小組在講臺前方自主選擇觀察研究的青蛙活體及相關實驗材料,按照活動方案有組織地觀察青蛙的外形特點、如何游泳,做蹼足作用的實驗,比較蝌蚪與幼蛙的不同。
2、各小組匯報觀察研究結果,集體交流訂正。
3、填寫“我們的發現”表格。
4、教師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簡要講評。
第二課時
一、指導認識了解蟾蜍。
1、教師出示圖片指導看書或播放課件。
2、學生觀看后討論回答“蟾蜍的身體有什么特點,它的生長發育過程是怎樣的,蛙和蟾蜍有哪些共同之處?”
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將要點作為主板書板書在黑板中央。
二、總結與交流。
1、蛙和蟾蜍具有如此多的共同之處,因此生物家將它們歸為了同一類動物。那么它們與鳥類、魚類等其它動物相比較,有哪些是它們獨有而其它動物不具有的特點呢?
2、分小組交流討論,總結其主要特征。總結出一條就在課本上規定地方畫一面小紅旗。
3、小組匯報,集體交流訂正。教師對學習內容進行小結,講評本課學習情況。
4、學生將其共同特點填寫在31頁課文中間的空框中。
三、應用與實踐。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點,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體味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高興。
2.感受學習有苦也有樂。沒有最初的失敗就沒有后來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愿意嘗試新的學習。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學習有苦也有樂,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成功了不要驕傲,失敗了不要放棄的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關鍵點:
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
2.制作成就窗和榮譽窗。(每個同學找出這兩年做過的手工或畫的圖畫;這兩年獲得的獎狀或獎品,布置成長回 顧。)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非常聰明能干,昨天,我就看見李明同學會做栩栩如生的燕子,麗麗同學做了很漂亮的書簽,還有沒有同學比她們更厲害的?
(二)學文明理
1.請同學說說自己學會了什么。
板書課題:我學會了
a)電腦出示課文P26-27插圖,學生說說是怎樣做的(重點請同學說說做涼拌菜的過程。表演一下買文具。)
b)為了能更好地表現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我們進行“成語接龍”比賽,看誰接得最快最好?
c)太精彩太緊張了,我們唱一首歌來輕松一下。
d)教師小結:我們學到的東西真不少。知識增多了,本領增長了,比過去更懂事了。
2.電腦逐一出示課文P28-29的插圖,學生介紹:
a)在學習這些技能的過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樣堅持學會的?
c)你認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學習成功的經驗介紹給我們,讓我們學習學習。(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d)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e)成功的快樂只有誰才能得到?
f)教師小結:學習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有苦也有樂。只有不怕失敗,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三)教學延伸
1.我們來看王楠、馬琳、李菊、白楊等等乒乓球名將登臺領獎的圖片。
2.我們當中也有許多同學是練乒乓球的,討論一下:誰能說說這些名將為什么能奪冠?(勤奮、不怕艱苦、不怕失敗等)
3.大家談談:他們是怎樣使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難,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等)
(四)深化導行
1.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我們該怎么辦?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學習中得到的樂趣。
3.教師深化教育:學習有苦也有樂。成功只屬于不怕困難,熱愛學習的人。
(五)總結
1. 學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過程寫下來,讓同學們學習。
板書設計
學習有苦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