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工業互聯網的特征優選九篇

時間:2024-03-13 14:48:4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工業互聯網的特征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工業互聯網的特征

第1篇

[關鍵詞]特型企業 互聯網 思政工作

中圖分類號:tu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13-0316-01

貴州橋梁集團公司是具有國家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大型企業。有下屬11個分公司、2個二級控股公司,從業人員2萬余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00余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近200人,享受政府津貼2人;一級建造師70人,二級建造師13人。主要從事公路、橋梁、隧道、交通工程、高等級公路路面等工程的建設。兼營大型土建、混凝土、室內外裝修、建筑幕墻等工程;在勘察設計、市政工程、房地產開發、民用建筑、建筑裝修裝飾、交通安全設施和通信、監控、收費綜合系統工程、商業物業、物流等方面也具有相當實力。公司足跡遍布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先后榮獲中國建筑領域最高獎魯班獎、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建筑業先進企業、“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全國安全生產督導人員培訓先進集體”、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百家優秀會員單位”、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獎技術創新先進企業”、“全國交通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中國十佳橋梁”、“詹天佑大獎”、“對世界橋梁建設的新貢獻”等多項榮譽稱號。

以網絡為載體,把集團公司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通過網絡進行快速傳遞,并對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然后再進行跟蹤實施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經成為和正在成為不可或缺的有力手段。

一、網絡技術可以快速傳達組織意圖,及時傳遞思想政治工作信息。

快節奏的信息傳遞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及時性需要科技手段來輔助,大量涌現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需要以科技手段來實現快速傳遞。而互聯網傳遞信息快、包含容量大、具備功能多。信息渠道的暢通,傳遞速度的加快,使上級的各項管理要求能夠高保真、等強度、快速迅捷地傳遞到項目,使思想政治工作更為有效。

利用網絡的及時性,破解公路工程施工企業點多面廣、人員分散,集中公司存在的各項難題,通過網路把大量的工作信息及時規范并在網絡上快速傳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更為突出。

二、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育

聽領導念文件、學習、講課等傳統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團青員工對知識的需求,隨著網絡的普及,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將學習資料上傳網站開展遠程教育,由學習者自己操控計算機瀏覽網站學習,本質上是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變“說教”為自由瀏覽,學習方式由過去的宣讀與聆聽的二維方式,變成了以員工為主體、有選擇地瀏覽的視覺方式;把自上而下的單向灌輸和被動接受,變為雙向乃至多項的直接交流和互動;從單調的指示、命令、說教,轉變為圖文并茂、多媒體運用,既生動活潑又平等交流的思想和情感互動模式,使各層次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時間里都有適合自己的內容選擇,增加生動健康的娛樂內容,使受教育者在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松弛地選擇瀏覽對象,在主動探索、尋找新的視覺內容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者的觀點。

三、利用網絡增強員工歸屬感

項目工程施工、管理人員長期在偏遠的施工一線工地上生活、工作,時間長了就會逐漸失去歸屬感,人員分散的原因讓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對企業的“家”的歸屬感、產生一定的失落感,員工的歸屬感對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能否使員工產生歸屬感,是贏得員工忠誠度,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的有效辦法。與對員工的教育相比,讓他們看到企業發展的希望、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無疑是讓員工增強企業歸屬感的最佳途徑,通過互聯網把在各項目線上的人員匯聚到一起,及時達到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了解,使大家找到大家庭的感覺,從而產生凝聚力。同時員工通過網絡了解集團公司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參與企業管理和生產經

營活動,就會有與企業一起發展的渴望,使集團公司上下之間、員工之間、家屬之間分享企業成果,從而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榮譽感。

四、互聯網拉近領導和員工、員工與員工、員工與家庭距離

員工是奮戰在一線的實踐者、工程操作者,他們所了解的信息比管理者更為具體和深入,而這些信息又是管理者決策的關鍵依據。如果管理者在聽不到基層的意見和建議時就貿然決策,極有可能導致決策的準確性發生偏離,錯誤的決策一旦執行,甚或導致錯誤的后果。網絡把領導者和員工的距離變得近在咫尺,集團公司的各層級負責人通過網絡就能隨時了解各項目狀態,就能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一是網絡通過建立“領導信箱”,職工可以通過網絡隨時向領導提出合理化建議,領導通過網絡能及時聆聽職工的心聲,幫助員工解決工作生活中困難,員工就能感到領導就在身邊一樣。二是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及時通過會議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避免了問題長時間沒有得到解決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做到運籌帷幄,決策于千里之外。三是節慶假日,組織可以在網上發表祝詞慰問職工,祝賀員工的婚禮、職工的生日等,更好地體現企業對職工的關懷,讓員工心中感受到溫暖。

五、利用網絡解決項目的技術難題

由于地理上的不同,建設項目的設計均不相同,經常會出現一些施工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這些技術問題需要集體的智慧來進行破解,在出現問題后網絡可以在網絡論壇上開展專題研討會,可以聯系相關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通過網絡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通過集思廣益最終總結出切實可行的破解辦法,同時網絡繼續跟蹤報道破解技術難關的整個過程,總結出破解辦法的利弊和需注意的事項,讓其他項目共享經驗,使整個集團公司的技術水平得到不斷突破和創新。

員工也可以在局域網自由交流,把各自生活和工作中的點滴發表在論壇上,圖文并茂的展示自己的生活歷程、訴說自己的心情故事,可以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讓枯燥乏味的工地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六、利用網絡為企業文化建設建立新載體

企業文化是開展團青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有力載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在當前的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影響著企業文化建設,網絡利用這個載體,在集團公司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更好的發揮積極作用。網絡使抽象的企業文化趨于具體化,一是在網站建立優秀員工風采展示欄目,宣傳優秀員工在企業改革發展中做出的貢獻,宣傳員工的各自的崗位上創先爭優的事跡,用圖片和文字展示出優秀員工的風采,營造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二是建立企業形象展示欄,構建集團公司價值觀,以展示集團公司在創優良工程中取得的各項成績和榮譽,樹立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在網站上開展健康有序、具有激勵作用的勞動競賽,不僅大大豐富了企業文化鮮活的內容,并統一于企業文化的各項功能之中,給企業文化的發展注入活力,而且能夠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完善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七、利用網絡推進廠務公開

第2篇

互聯網究竟帶來了什么?

由蒸汽機和電力發明引發的兩次工業革命,讓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其本質特征是用更先進的工業生產制造能力,大規模滿足人們的標準化需求。在工廠流水生產線上,大批標準化商品如電視機、冰箱、汽車等被制造出來并推向市場。規模化和標準化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影響著工業時代各行各業的發展,將規模做大幾乎成為那時所有企業的發展目標。

互聯網的出現卻顛覆了工業革命以來企業家奉為“圣經”的發展理念,因為互聯網的核心是讓“大規模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成為可能。

釋放個性化需求時代

規模化與個性化在以往是非常矛盾的,只有規模化才是工業時代的特征,而個性化是手工業時代的特征,兩者不可調和。進入工業時代的生產制造企業希望市場需求越標準化、共性化越好,只有這樣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流水線的生產和供應,傳統金融、電信、鋼鐵等行業均依此壯大。然而個性化需求客觀存在,沒人希望和別人穿同樣衣服、開同樣車子,互聯網的出現讓傾聽每一位消費者的需求成為了可能。大量個性化需求信息涌入了互聯網,以往被束縛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釋放,并匯聚成股股洪流,沖擊著傳統工業的生產和供應模式。

新時代大幕方啟

縱觀過去20年成功的互聯網企業,都是找到大規模個性化需求市場領域,運用互聯網技術加以滿足進而成就商業價值的。亞馬遜售書發家、谷歌和百度搜索起步、騰訊QQ和微信在即時通信市場稱雄、阿里巴巴讓電商風靡中國……這些市場領域都符合互聯網時代“大規模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典型特征。

在工業時代走入“供大于求”后,市場從過去“以產品為中心”、“以生產供應為中心”開始全面向“以需求為中心”和“以客戶為中心”轉變,誰離“中心”更近,誰就在供應鏈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就有資格攫取更大的商業價值。

所謂互聯網企業,就是運用互聯網技術將與客戶這個“中心”的距離拉到最近,甚至融為一體的企業,這是互聯網企業受風險資本青睞和扶持的根本原因。同時,這些企業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先進IT技術搭建了龐大的可容納處理大規模個性化需求信息的平臺,讓規模化生產和個性化需求實現對接和有機融合,全方位改變了傳統意義的商業世界,體現了互聯網變革的巨大意義。

其實,讓個性化需求形成規模,做起來很難。風投模式和免費模式也因此應運而生,這兩者都是達成大規模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必要手段;而傳統的投資和市場營銷的方法手段很難奏效。

第3篇

自然特征交流便捷化:互聯網中數字化信息傳播速度快、數據量大、多樣化,在互動、互聯和社群網絡交流中,人們的信息、情感交流和知識學習十分便捷。知識大爆炸: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新知識、新技術爆炸性增長。信息對稱化:由于交流便捷、科學技術普及和生活、工作需求,消費者、被管理者主動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多,信息越來越向對稱化方向發展。社會特征追求個性化:互聯網打破人們的時空、身份、地位、層級、經濟等限制,通過平等溝通、開放交流、低成本轉移,使人類的情感、個性得到解放,具有關系平等和更大的文化、精神、價值追求機會。組織扁平化:互聯網具有去中心化和資源共享特點,加上現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促使管理生態化、決策民主化,使工業化時代“金字塔”型自上而下組織領導結構,向互聯網時代扁平化的分工協作組織結構轉變。活動社會化:互聯網增加了自組織的便利,相似追求、喜好、價值觀的人群,按照“1:9:90規律”,組成不同、分散的社群網絡,形成對現實經濟社會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各類虛擬、非正式組織。經濟特征創新常態化:網絡具有信息、資源整合優勢,伴隨技術進步快于市場需求增長,產品生命周期出現迭代現象,創新成為常態,消費者情感體驗需求超過功能體驗需求。數據資源化:大數據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渴求,關注相關關系。大數據是人類認知與交流的全新思維,已經成為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資源。長尾規模化:網絡網民規模大,邊際成本遞減、消除產業鏈部分中間成本,選擇搜索便利,小規模生產可以實現低成本經營,小規模需求成規模復活,這是長尾理論的核心。

互聯網時代的自然特征、社會特征、經濟特征,將對工業設計的理念、組織管理模式、工業設計流程產生深刻影響,現代工業設計需轉變產品設計、組織管理、戰略決策模式,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工業設計組織管理特征工業化時代工業設計的組織管理,基本以生產企業內部設計部門為主。工業設計,根據企業的戰略和要求、市場調研,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設計理念,圍繞高端客戶、大眾需求和比較明顯的產品生命周期,以產品功能、性能為重點,進行初始產品和升級、換代產品設計,設計偏重科學、技術、美學。組織管理模式為金字塔形,決策重視自上而下,依托優勢和主要競爭者制定設計策略,相關和支持產業以社會上科技型公司、設計院(所)和大學為主,重視內部價值鏈整合,產業鏈、社會資源整合程度不夠。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思維、平臺思維、社會思維、跨界思維貫穿整個工業設計始終,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體現在產品研發整個環節,工業設計向人性化、智能化發展。科技創新是重要基礎,但更強調對消費者精神情感需求的把握。工業設計也不再單純是設計部門或設計人員的事,需要客戶參與、直接互動、溝通體驗。企業內部設計人員的地位將變得十分重要,要求綜合素質高,有前瞻性眼光,重視大數據資源,善于與客戶互動溝通,能準確把握市場發展趨勢,了解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技術性設計技能降到次要位置,發揮社會化資源整合優勢。決策重視自下而上,關注縱向產業鏈、橫向價值鏈。不同時代工業設計主要組織管理特征詳見表1。時代目標市場組織結構設計部門相關支持員工素質設計重點工業化時代大眾需求金字塔型內部為主科學技術科技型功能性能互聯網時代個性需求扁平型社會化情感體驗綜合性精神情感產品不同時期的工業設計管理特征產品初期產品初期是根據新的科技理論或現實需求,而目前尚未存在的創造型、實用性新產品。產品戰略以功能、性能為核心,產品側重高新科技品質,目標市場為重點、高端用戶。組織管理具有明顯的工業化時代特征,組織管理以金字塔形結構為主,決策重視由上而下,大數據預測核心因子為新科學技術理論或目前尚未存在產品及替代性產品的需求,相關和支持產業以科技型公司、設計院(所)和大學為主。

產品中期產品中期是指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市場處于產品發展期,或主流市場處于產品升級、換代期。產品戰略追求多功能、低成本品質,產品以形式產品和外延產品設計為主,目標市場主要為大眾用戶。隨著產品市場成熟度的增加,組織管理特征由工業化時代向互聯網時代轉化,金字塔形組織向扁平化組織轉化,決策由上而下向由下而上轉化,大數據預測核心因子為大眾用戶需求,相關支持由依托科技型公司、設計院(所)和大學向客戶精神情感互動體驗轉化。隨著科技發展和技術轉移、擴散的加快,產品核心、關鍵技術越普及,升級換代速度和組織管理特征轉化速度越快。產品后期產品后期是指目前市場上該產品市場已經成熟,主流市場已被瓜分,處于突出個性化產品期。產品戰略體現產品的獨特文化、精神和價值,產品以個性化設計為主,目標市場為長尾市場的個性化需求用戶。組織管理具有明顯的互聯網時代特征,決策重視由下而上,大數據預測核心因子為獨特的文化、個性化的精神和價值追求,工業設計依托消費者精神、情感互動體驗,科技型公司、設計院(所)和大學相關支持為輔。

文章對互聯網時代的主要特征進行了分析總結,概括論述了互聯網時代工業設計的組織管理特征和工業設計在產品不同時期的管理特征,提出隨著產品市場成熟度的增加和市場的開拓,工業設計特征由工業化時代向互聯網時代轉化,產品核心、關鍵技術越普及,升級換代速度和組織管理特征轉化速度越快。通過對互聯網時代的工業設計特征進行初步探討,使工業設計師或工業設計管理者對互聯網時代的工業設計特征有一個基本了解,適應時展要求,促使工業設計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李昱單位: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第4篇

各行業全面擁抱互聯網

“互聯網+”中的“+”代表的是傳統行業的各行各業,每一個傳統行業都孕育著“互聯網+”的機會。“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在線教育,就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騰訊公司控股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如是解釋。

事實上,“互聯網+”絕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互聯網+傳統集市有了淘寶,互聯網+傳統百貨賣場有了京東,互聯網+傳統銀行有了支付寶,互聯網+傳統的紅娘有了世紀佳緣,互聯網+傳統交通有了滴滴打車、快的打車。“互聯網+”模式正在從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工業互聯網正在從消費品工業向裝備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業領域滲透,全面推動傳統工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業互聯網也在從電子商務等網絡銷售環節向生產領域滲透,為農業帶來新的機遇,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創新發展新興經濟形態

新浪CEO曹國偉說,互聯網正在跟生產、消費各個環節進行結合,產生了諸多像電子商務、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行業、新業態。這些變化讓諸多行業、諸多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的經濟可能由數據驅動,借助這些新技術,我們將看到智慧城市的運營、智慧制造的工廠、智慧運營的物聯網絡等。

“新一輪科技革命引發全球產業發展的方式變革,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互聯網+’已經成為產業發展新常態。”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說。從產業形態看,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從創新模式看,創新載體由單個企業向跨領域多主體的創新網絡轉變;從生產方式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與制造業融合不斷深化,智能制造加快發展;從組織形態看,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特征日益突出。

驅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是基礎設施的一個部分,具備普遍服務特征,它正在對零售、金融、教育、醫療、汽車、農業、化工、環保、能源等行業產生著深刻影響,且可成為傳統行業升級換代、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驅動力。

在通信領域,來自數據流量業務的收入已經大大超過語音收入的下滑;在交通領域,打車軟件增加了車輛的使用率,減少了排放;在金融領域,互聯網金融得到了較為有序的發展,也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和鼓勵;在零售、電子商務等領域,過去這幾年都可以看到和互聯網的結合。可以看出,互聯網的出現并沒有徹底顛覆傳統行業,反而是促進了傳統行業進行相關業務的變革升級。

第5篇

當然,周鴻祎的概括主要從微觀層面談的,側重從互聯網思維模式、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視角看互聯網經濟的特征。也就是說,周鴻祎的概括有兩個特點:一是微觀,二是側重方法論層面。如何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互聯網經濟與傳統經濟的不同之處呢?我理解互聯網經濟有這樣幾個特征:

1、低成本要素。工業經濟的構成單元是原子,互聯網世界構成的基本介質是比特。工業經濟時代的原材料——各種資源、生產要素是有限的,總有被人類用完的一天;互聯網時代所依賴的原材料——數據是無限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工業經濟時代的經濟學是一種稀缺經濟學,而互聯網時代則是豐饒經濟學,數據成為企業競爭的最為寶貴的資源。對于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成本時代而言,互聯網經濟的要素低成本化意義更為重大。

2、扁平式結構。傳統社會是科層式社會,是一個層級結構的社會;互聯網是網狀的,是沒有中心節點的,因此互聯網世界是平的世界,互聯網社會是網狀結構社會,是扁平式社會。互聯網的技術結構決定了它的本質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是民主。

3、開放式連接。在互聯網社會,一個企業的價值,是由所在連接點的廣度與厚度決定的。企業連接越廣、連接越厚,掌握的數據越多,價值就越大。在互聯網社會,開放是一種生存手段。

4、快捷化傳輸。互聯網使世界發生的最根本性變化是消除時空距離,整個世界被網絡連為一體,成為了“地球村”。比爾·蓋茨講,現在是十倍速時代。根據摩爾定律,電腦的運算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你不可能兩次跳進同一條河流,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5、人本化社會。互聯網商業模式是建立在平等、開放基礎之上,互聯網思維也必然體現著平等、開放的特征。平等、開放意味著更多的民主,互聯網經濟體現了更多的人性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經濟是真正的以人為本的經濟。

6、體驗式消費。在互聯網上,用戶選擇成本很低。你的產品不好,服務不好,在傳統社會,用戶可以用腳投票;在互聯網條件下,用戶是用鼠標投票,鼠標一點就用了,鼠標再一點又不用你了。商家要想辦法向用戶整體讓渡價值,更要讓用戶得到超出預期的感受,產生交易之外的感情認同。馬化騰和馬云兩個IT界的大佬,可以用幾個月時間,“燒錢”十多個億金,就在于俘獲一個億用戶,預期能取得到一年七八百億的市場交易額。

第6篇

看清互聯網的價值

互聯網是看不見的東西,表面上看它只是信息傳輸工具,但今天互聯網對信息產業的影響其實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如果我們去看互聯網的本質特征,不難發現,互聯網有兩個價值。

作為一個通信網絡,它的特點是沒有“中心”,這讓其天然具備了平等和開放的特性,這是互聯網的第一個價值。

它的第二個價值是軟件和硬件共同賦予的。軟件讓所有的知識產品都具備了這樣的特征――復制成本趨零,而硬件則遵循摩爾定律發展,成本會越來越低。這兩個特點,讓互聯網提供免費的共享成為可能,也決定了互聯網的免費基因。

如果拿互聯網和工業進行對比,不難發現,工業的基因是中心化的,且有制造成本的;互聯網的基因卻是無中心化,且信息復制成本趨零。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工業需要的是資本和勞動力,而互聯網需要的是信息、知識和人才。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工業是標準化基礎上的供給方,而互聯網提供的則是精神――非物質層面的東西,我們稱之為互聯網思維。而互聯網精神又的確在影響物理世界――推動互聯網技術的創新。

所以,平等、開放、共享、免費的互聯網精神便是互聯網思維的基因。這幾個要素正在對行業思維帶來重大影響。以工業領域的變化為例,互聯網思維其實已經在工業領域創造了許多成熟的技術,比如柔性制造、智能制造、虛擬制造、敏捷制造、綠色制造等。另外一個現象是,原來工業領域制造是重點,但今天還是這樣嗎?遠遠不是了。雖然互聯網在生產領域發揮的作用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但它已經創造了基于產品功能提升的增值服務,包括研發和設計服務,讓個性化產品設計服務、動態化個性體驗不斷充實產業鏈,并推動了產業兼并。

通過免費獲得服務,通過差異化獲得報酬,工業企業正在用互聯網服務思維重新思考未來的發展路徑。生產業領域將成為未來最賺錢的領域,成為未來企業需要主要拓展的商業模式,甚至推動全產業鏈經營,實現產業整合――這就是互聯網精神可以為傳統產業帶來的啟迪。

互聯網思維的冷思考

能否參透互聯網精神,將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知識和信息正在成為企業生產的重要資源,工業經濟時代形成的傳統生產模式正被準時生產、柔性生產等現代化的生產模式所取代,生產的變革和計算機信息網絡的運用還帶來企業管理和組織結構的變革。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冷靜分析情況。互聯網精神也好,互聯網思維也罷,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依舊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互聯網金融可能會帶來貨幣流動速度加快,增加貨幣共性,減少貨幣需求,會導致貨幣政策出現新的問題。從理論上說,原來市場上所有的產品的價值總和要等于市場上所需要的貨幣的總和,這是貨幣價值的等式,是傳統金融運作模式形成的。但現在,互聯網金融來了,會使貨幣流動速度加快,市場上貨幣增加,錢就會不值錢,就會產生通貨膨脹。所以,監管部門必須要考慮這樣的因素。互聯網金融是顛覆性的,未來的金融監管會面臨很多挑戰,還有質量、誠信這些問題,也是擺在互聯網思維面前的挑戰。

還有信息安全問題。去中心化為信息公開打開了方便之門,隱私信息被廣泛互聯,很容易讓個人隱私、國家信息沒有安全可言,這是很大的問題。在互聯網化后,信息安全問題也是大家必須關注的問題。

互聯網經濟活動將從傳統的機構監管轉向功能監管、行為監管、技術監管、資金監管、信息監管、規則監管和程序監管等,這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挑戰,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互聯網思維雖然與工業思維有本質的區別,但并不意味著工業思維是落后的。工業思維有很多普適性的價值觀,例如強調質量、效率、誠信,這些東西在互聯網時代同樣是不能去掉的,還要繼承。我們應該用工業思維加互聯網思維去面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實現繼承和創新的結合。針對當前中國軟件產業發展中的問題,我們要做一些戰略思考。

產業整合的機遇

產業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產業整合是高新技術產業競爭的必然結果和發展規律。20多年前,英特爾和微軟分別創造了自己的商業模式,英特爾最后形成了在芯片上的壟斷。后來,微軟與英特爾聯手創新,于是改變了產業鏈的格局。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用一款智能手機和應用商店,實現了產業鏈的整合,獲得了今天的高速發展,并動搖了運營商的壟斷地位,驅動了去電信化。再看今天,谷歌這樣的企業,雖然在做互聯網,但其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通信熱氣球等,都是在進行產業后端的向上整合,借互聯網變成了跨界的“巨無霸”。目前,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排在世界前35位的有六、七家,排在前10名的有3家。京東上市,阿里巴巴上市……這些企業都做得非常成功,它們將來會成為新的整合產業鏈的領導者。

我舉這么多例子只是想告訴產業界,在產業鏈任何一個領域都可能獲得整合的成功。因為整合還沒有結束,整合尚無止境,就看你能不能挖掘出優勢,找到切入點。不斷整合是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律,用互聯網手段,去抓住或掌握消費者,你就有可能擁有整合產業鏈的核心優勢,就可能變成第一,否則可能就會被別人整合,被別人兼并。所以,只有整合才能創造第一,才能創造未來。

整合不是通吃,別人沒份。有精細的分工就會出現新的機會,企業應尋找到自己獨特的優勢作為切入點,憑借這些優勢進行整合,同時還要不斷尋找分工中的機會,找到新的整合點。分工和整合是統一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隨著分工和整合的延續,原來的第一可能被取代,產業獲得良性發展。

總而言之,我們要積極應對互聯網精神帶來的挑戰,樹立注重誠信、質量的價值觀。正確認識信息的價值,通過法律法規的制定,積極防范信息安全風險,強化對網絡基礎設施的安全監管。

第7篇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層面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4)08-0035-04

互聯網金融監管之棋局

􀳁李丹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401120)

[摘要]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金融壟斷的困境以及民間借貸政策的寬松為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興起提供了合適的“土壤”,作為有別于傳統金融的新模式,其在中國的出現形成了一場新的棋局。在此新局中,互聯網金融有不同于傳統經濟的風險類型――數據獲取、技術缺陷、迷信速度、網絡安全和權力異化,風險特征也異于傳統金融――擴散快、主體脆弱、易交叉傳染,而給“當局者迷”帶來了困惑,因此破解此迷局時,要結合其風險從交易技術、交易結構、權力契約三個層面理清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體系,破解這一“迷局”促進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層面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4)08-0035-04

[參考文獻][1] 齊愛民,陳文成.網絡金融法[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1.

[2] 姚文平.互聯網金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0.

[3] 宮曉林.互聯網金融模式及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J].南方金融,2013(5):88.

[4] 韓壯飛.互聯網金融發展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13:21.

[5] 姚文平.互聯網金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9.

[6] 黃健青,陳進.網絡金融[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188.

[7] 李耀東,李鈞.互聯網金融框架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458.

第8篇

這一年,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悄然萌芽。互聯網在經歷了工具、應用層面的淬煉后,終于進化成了一種思維方式。即使僅僅是一種萌芽,其對未來的影響也將極為深遠。就像我們探尋歷次人類文明的進步,總是要尋找到最初的起點,毫無疑問,2013年就應該是人類互聯網思維方式的發軔之年。

相對于工業化思維而言,互聯網思維最典型的特征是商業民主化。大規模生產、大規模銷售和大規模傳播,這三個工業化思維的基礎被解構以后,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權力發生了轉變,消費者得以確立。

在2013年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一年前王健林和馬云的億元賭局被宣布取消,原因是王健林表示 “很快會跟馬云合作”。余音未落,萬達影院已進入支付寶錢包公眾服務平臺,并實現聲波取票。顯然,王健林已經對互聯網思維有了新認識。

而與王馬二人同臺的雷軍和董明珠卻有了一個新的10億元豪賭:五年之內,小米能否超過格力。作為工業文明和信息時代的代表,格力與小米較勁,就好像80萬人的清朝綠營和八旗軍與1.8萬人的八國聯軍對陣。除非格力能清楚地認知消費者時代的新特征,否則,即便董明珠再咄咄逼人,也無法改變不同層次文明競爭的結果。

互聯網思維將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最終推動文明進步。但也要警惕互聯網沙文主義,即互聯網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們既然能搞定那么多行業,你們這些傳統行業我們也一定能搞定!

最近有網友在觀看了電影《風暴》后寫了一段微博:“呂良偉你真是缺少互聯網思維啊!你活該被突突掉。拿著價值幾百萬的武器,去搶幾千萬的鈔票,投入產出比太差,風險又極高。你開個網店,用手下幾個型男當模特,半年就能沖鉆,風投一進來至少估值三個億,港幣?不!三億美金!”

呂良偉無奈地回復到:“好吧,我公司請你來做互聯網思維顧問,我不用打劫了。”其實,呂良偉投資新媒體已經做得有聲有色,賺了不少錢。

這種頂著互聯網思維的帽子出現的互聯網沙文主義,其實就是通過互聯網做營銷,把自己炒得人盡皆知,從而做大規模,至于賺不賺錢另說,實在不行,反正還有一堆投資人跟在你后面墊底。

作為一種合理的商業邏輯,以投資人的資金支撐企業發展沒有錯,但企業組織一定必須依靠自身的商業運作產生利潤,否則,這種模式就是不可持續的。這種浮躁的商業邏輯,充其量只是文明更替之際泛起的時代沉渣。其始作俑者,要么是想把水攪渾從中謀利,要么就是根本沒弄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

第9篇

關鍵詞: 能源互聯網; 可再生能源; 電能; 互聯網技術

中圖分類號: TK 01+9文獻標志碼: A

Abstract: The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the deterioration in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serious risks of energy shortage.Energy internet,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will br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development,content of Energy Internet and its market prospects,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Internet,its architecture and technical support.As the new trend of future energy development,Energy Internet will bring the revolution to energy consumption,energy technology and energy industry.Energy Internet will also bring the society a great welfare during the promotion of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Energy Internet; renewable energy; electric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隨著智慧能源概念的提出,能源發展與大數據處理、云計算等互聯網智能技術的關聯性越來越強.近年來,物聯網、智能家居、智能電網已成為行業熱點,其快速發展離不開海量數據信息的計算與處理.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信息網絡與能源網絡的結合必然更加密切,對能源產業進行互聯網化將會是能源利用模式發展的新趨勢.

另外,化石能源消耗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已經引起全球的共同關注,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已是世界發展的必然方向.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提及:以大規模利用化石能源為核心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在走向結束,以新能源技術和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為特征的能源互聯網將會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1].能源互聯網是新能源技術與互聯網技術深入結合,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為主要一次能源,形成的新的能源利用模式.

1“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能源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強烈響應與高度認可,美國和歐洲對其的研究依然處于領先階段.

2008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成立研究項目“未來可再生電力能源傳輸與管理系統”(the Future Renewable Electric Energy Delivery and Management System),簡稱“FREEDM”,以此作為“能源互聯網”原型.FREEDM提出了“能源路由器”新概念,模仿網絡信息技術中路由器的概念,運用“能源路由器”實現能源互聯.該系統以電力電子技術為核心,對分布式能源系統實現高效控制.另外,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出“以信息為中心的智慧能源網絡”模型[2],實現能源信息的數據采集,并高效地對能源的生產、傳輸和消費各環節進行管理.該能源網絡結合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以獲取大量能源數據,通過云計算進行數據分析,應用于整個能源系統,實現能源與互聯網的高效結合.

與此同時,2008年德國聯邦經濟技術部門和環境部門提出建立新型能源網絡EEnergy.該網絡在智能電網的發展基礎上,運用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實現電網設施與用戶端的相互通信與f調,其目標包括高效供電和優化能源供應系統.高效供電即通過電力系統的數字聯網,確保電能的穩定高效供應;能源供應系統的優化可以理解為橫向多種能源的優化互補,包括化石能源以及風、光、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相互協調供應.EEnergy項目的重點將是實現整個電力系統信息網路覆蓋,致力打造一個從發電到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的一個全新能源互聯網.

我國能源互聯網技術依然處于起步階段.2013年,北京市科委組織召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能源互聯網”專家研討會;同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指出“能源互聯網”是智能電網未來的發展方向;2014年6月啟動了“能源互聯網技術架構”;2015年2月,劉振亞的專著《全球能源互聯網》首發儀式暨專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另外,國家能源局在同年7月正式確定《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大綱》和12個支撐課題.雖然國內“能源互聯網”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但其已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重視和發展力度支持.

2“能源互聯網”的內涵

“能源互聯網”雖然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對其并無明確的定義.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也只是描繪了能源互聯網的愿景,并沒有給出具體定義.從歐美對能源互聯網的研究方向以及各界專家對能源互聯網的分析可知,對“能源互聯網”的理解主要有兩個方面:

(1) 采用互聯網的技術架構為模型,形成新型的能源網,其概念包括各種能源產業以及不同能源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對于各種能源產業,例如供熱、供冷、供氣、供電等不同形式的能源之間可以形成互聯;對于不同能源網絡,例如分布式能源網,各種微電網之間也可以形成互聯.

(2) 搭載互聯網通信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可更加準確、高效地處理能源供應、能源消費等問題,以實現一種新的應用模式――“互聯網+智慧能源”.

以上兩種理解,只是認識的側重點不同,并不存在絕對的概念界限.作為未來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能源互聯網的研究將變得更加深入和規范,而其內涵也必然包括以上兩種理解.華北電力大學曾鳴教授指出:“要構建一個具有‘橫向多能源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和能量流與信息流雙向流動特性的大能源互聯圈.”[3]

為適應新的發展變革,不論從哪種認識角度,能源互聯網應具有以下特征:

(1) 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

隨著環境污染加劇、能源嚴重短缺等問題的出現,可再生能源利用將越來越普及.太陽能、風能、光能等新能源技術正在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以電能作為中介能源,利用綠色可再生能源替換高污染化石能源,以提高能源消費的環境友好程度,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雖然目前改變不了化石能源的主導地位,但新能源的大規模利用已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能源互聯網概念的不斷深入,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技術的不斷進步,必然會引導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提到未來理想的能源互聯網愿景:“在即將到來的時代,我們創建的能源互聯網可以讓億萬人都能夠在自己的家中、辦公室以及工廠里生產和消費綠色能源,多余的能源可以與他人分享,就像現在我們在網絡上分享信息一樣.”[4]

(2) 搭載互聯網技術實現能源共享.

2015年3月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即利用“互聯網” 或參考“互聯網”的技術架構與其他行業相結合,產生新的應用模式[5].如果將互聯網與能源結合,形成新的“互聯網+能源”應用模式,將能源產業進行互聯網化,并對能源產業通過ICT技術賦予數據屬性,則對能源產業的控制與管理將更加高效、經濟.在廣域能源供應體系中,實現能源綜合數字化互聯,實時動態地收集和處理海量負荷信息、市場交易數據、設備運行狀態參數、氣候環境等其他數據,進而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數據云計算處理技術設計出新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能源供應的智能化,實現能源產業的最優化管理.“能源互聯網”必須搭載互聯網前端通信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才能發揮其革命性作用.

(3) 能源消費終端改變消費模式.

目前可再生能源絕大部分轉化為電能,可通過以電能作為中間介質,用綠色可再生能源替換其他一次化石能源[6].電能具有優質、清潔屬性,增加其消費比重將為能源終端消費的結構優化帶來推動作用.首先,推進電能消費發展可緩解因化石燃料燃燒帶來的污染問題;電能還是高效能源,提高電能消費比重有助于世界各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而降低世界能源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在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電氣化交通系統將會是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動汽車的發展將改變傳統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交通行業[1].通過將電能作為中間介質,不僅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提供了平臺,而且促進了消費市場的模式轉變.電氣化交通可節約大量化石能源,未來一定會成為能源互聯網的重要支撐.以電能為主的能源體系將不斷強化能源消費模式,其不僅在汽車應用中發揮作用,在其他能源消費領域依然可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工廠各種加熱設備可用電加熱方式替換傳統的煤燃燒加熱方式,既容易實現熱量的均勻控制,又可通過電力能源的高效性實現降低能耗的目標[7].

(4) “儲能”的廣泛應用.

大規模的新能源發電裝置在接入的同時,由于其自身發電能量具有間歇不連續與波動不穩定缺點,將會給電網的穩定性帶來一定的沖擊作用.分布式儲能技術可以緩解能量流的不確定性,抑制和平緩能量的波動,將成為能源互聯網中重要的基礎支撐[8].在今后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儲能裝置將廣泛應用于商業建筑.智能儲能裝置通過互聯網大數據進行云計算,以實現充電與放電的快速切換,更準確地匹配電源與負荷,更高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

3“能源互聯網”架構

根據能源互聯網的特點,可設計出能源互聯網架構體系,如圖1所示.

從橫向和縱向對能源互聯網架構圖進行分析.從橫向來看,為橫向多能源互補.雖然目前

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并不能完全替換化石能源,但可與化石能源相互協調供應.利用互聯網技術賦予能源數字屬性,準確分析能源供應情況,以達到多種能源的最優供給.

從縱向來看,能源進行供電、供熱、供冷、供氣等其他能源轉換,然后傳送至消費終端的過程中,電力行業起到了主干作用.從發電系統經電網傳送到用戶端,利用儲能裝置和互聯網技術實現電力行業的高效運作.各個環節中,對電氣設備運行狀態、電能傳送數據、消費終端負荷變化等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實時監控,確保整個系統的最優化運行.由于交通行業的能源市場巨大,隨著消費終端的消費模式轉變,未來的電氣化交通系統也將占據重要地位.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儲能設備將充分發揮各自作用,搭載通信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可確保電氣化交通領域的穩定運作.整個架構體系中,互網技術將覆蓋各個環節,實現能量流與信息流雙向流動.

4“能源互聯網”技術支撐

從能源互聯網的特點和架構中可歸納出能源互聯網的技術要求.從目前技術發展現狀來看,五大技術將在能源互聯網中發揮重要作用.

4.1先進傳感技術

從能源互聯網內涵可以認識到,其范圍涉及到整個能源領域,能源之間的互聯互通與能源傳輸必須依賴于多種多樣的基礎設備.基礎設備工作狀態良好,系統的穩定性才能得到保障.準確監測設備信息、保障設備工作正常是能源互聯網技術框架的基礎要求.因此,必須依賴先進傳感技術對各種基礎設備進行狀態監測,實時準確地獲取設備參數,并做出實時診斷,避免出現設備安全隱患長時間存在,以確保整個系統高效運行.

4.2先進故障自診斷技術

實時監測設備信息,分析系統運行參數,運用先進的數據處理與診斷方法,做出準確的故障預測與診斷,及時處理安全隱患,才能保證系統安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故障診斷技術愈發地趨向于高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其復雜性也越來越高.能源互聯網體系龐大,系統復雜,其每一個環節不可能一直處于良好運行狀態,但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各種故障與隱患,將會影響到下一個環節的正常工作,甚至帶來巨大損失.所以,為確保能源互聯網的高效與安全,既要利用先進傳感技術準確獲取各種參數信息,又要利用先進的故障自診斷技術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給出專家建議,并作出正確處理,維護系統安全.

4.3新能源發電技術

在介紹能源互聯網特征時提及,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時,將電能作為中介能源,可用綠色可再生能源替換高污染化石能源.因此,新能源發電技術必將是能源互聯網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4.4大容量儲能技術

從能源互聯網的內涵與新能源發電的特點可以看出,大容量儲能技術可為能源互聯網提供重要保障.傳統電網的運行時刻處于發電與負荷之間的動態平衡狀態,即“即發即用”模式.[9]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要求的提高,這種模式的缺陷變得越來越明顯.大容量儲能設備可以有效地對電力系統進行調峰和平滑負荷.另外,新能源發電、電氣化交通的大規模接入所帶來的電能不穩定與波動性問題,也促進了大容量儲能技術的發展.

4.5互聯網技術

在“能源互聯網”架構中互聯網技術覆蓋其各個環節,實現能量流與信息流雙向流動.高效信息傳輸、大數據處理、云計算等都必須依托互聯網技術才能實現.各種數據與信息的宏觀體現、整體策略的準確部署、產業的最優管理都與互聯網技術密不可分.

5“能源互聯網”市場前景

互聯網與其他行業的結合將是未來的發展主流.據業內人士分析,加上投資建設,我國能源互聯網市場約為5萬億元以上,可見能源互聯網存在廣闊的市場前景.關于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曾鳴教授指出:“能源互聯網”將在能源消費、能源技術、能源產業方面帶來革命潮流.[3]

美國通用電氣將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等全過程進行物聯網化,通過準確處理產業鏈數據信息,合理優化發用電交易模式,并提供維修、節能等其他技術增值服務,其能源管理收入規模可達440億元;Google收購Nest后將涉足智能家居能源管理行業;德國有上千家售電公司,分別圍繞新能源、電動汽車、儲能等領域開展相關業務.[10]

2015年4月,國內著名光伏企業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本次合作,協鑫集成與華為致力打造一個智能高效光伏電站,擬在物聯網、光伏電站開發與實施、光伏電站信息化技術等領域展開合作.4月20日,中石化與阿里云達成技術合作計劃,利用阿里巴巴在大數據、云計算等稻荽理方面的優勢,對傳統石油化工業務進行產業升級,開啟多業態的能源產業全新模式[3].另外,新電改方案進一步得到落實.

能源互聯網概念在不斷加深.我國“國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正在制定和完善,它作為我國首個能源互聯網概念、框架綱領性文件,將指導能源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

6結語

構建“能源互聯網”可以促進能源結構優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能源互聯網”的出現將帶來廣闊市場,為社會帶來巨大福利.但“能源互聯網”的發展也面臨諸多難題:網絡信息安全、電動汽車充電裝置覆蓋率、產業轉型初期的技術普及等,都是待解決的問題.目前“能源互聯網”的頂層設計以及綱領性文件正在完善,相信在其指導下,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將更加明確.

參考文獻:

[1]董朝陽,趙俊華,文福拴,等.從智能電網到能源互聯網:基本概念與研究框架[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38(15):1-11.

[2]曹軍威,楊明博,張德華,等.能源互聯網――信息與能源的基礎設施一體化[J].南方電網技術,2014,8(4):1-10.

[3]姚堯.5萬億能源互聯網市場呼之欲出[J].中國經濟信息,2015(11):58-59.

[4]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業革命[M].張體偉,孫豫寧,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5]安建偉.什么是智慧能源產業創新與能源互聯網?[J].互聯網周刊,2015(7):64-65.

[6]周海明,劉廣一,劉超群.能源互聯網技術框架研究[J].中國電力,2014,47(11):140-144.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欧美在线色视频 | 激情亚洲| 日本久久久久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 麻豆福利视频 | 激情网在线 |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 狠狠亚洲 | 国产网站免费看 | 日本福利在线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深爱激情站 | 久久国|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 五月开心婷婷 | 色婷婷5月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一精品 | 国产无限制自拍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 潦草影视官网 | 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a√在线 |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 最新99热| 黄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奇米影音先锋 | 第四色777 | 欧美成人久久一级c片免费 欧美成人久久久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 国产在线观看青草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 |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 97在线播放 | 狠狠操综合网 | 久久看精品 | 在线观看视频99 | 久草综合视频在线 | 九九九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