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兒科護士長護理優選九篇

時間:2022-06-13 02:02:4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兒科護士長護理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兒科護士長護理

第1篇

【關鍵詞】護士長四查房;提升;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242―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護理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變護理模式,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勢在必行,市場競爭促使改變護理觀念,探索新的護理方法,適應市場需求[1]。護士長是醫院基層護理工作的具體組織者與管理者,擔負著承上啟下溝通左右的核心作用,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如何實現對護理質量的持續監控和改進是護理管理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在現有的條件下,優化人員配置,如何對護理人員的人力資源實施科學管理和合理調配,直接關系到醫院的工作質量,也對護理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2]。我科自2011年11月1日起將護士長定期質量查房改為每日進行四次查房,即每天早上上班前、中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前、下午下班前的對所管病區重病人、新入院病人、區縣轉來、高熱、腹痛、有糾紛隱患等病人進行4次質量查房,了解、發現、分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即將準備出院的病人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并兩組進行對照。臨床護理管理中實施護士長四查房制度,全面提高了護理質量, 減少了護理缺陷, 顯著提高了病人滿意度。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實施優質護理、護士長四查房后1492人為觀察組,回顧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31日,我院兒科還未開展優質護理的時期1615例次為對照組。2組病人從年齡、病情、住院時間等方面相比,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護士長四查房模式

1.2.1.1護士長每日提前半小時到科室,進行第一次查房查:看交班報告,了解夜班新入院患兒,危重患兒的一般資料,查看夜間急診入院患兒、危重患兒、特殊檢查或治療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問候了解患兒夜間睡眠早餐進食情況等。

1.2.1.2中午下班前半小時,護士長進行第二次查房,查看上午各責任組的治療和護理完成情況,查看護士的基礎護理及專科護理完成情況,病人的生命體征,輸液完成情況。

1.2.1.3下午上班前護士長進行第三次查房,重點檢查中午班護士的各項治療和護理完成情況,檢查指導危重病人護理,及時發現中班薄弱環節中存在的護理問題,制定防范措施,確保護理安全。

1.2.1.4下午下班前護士長進行第四次查房,重點檢查病房晚間護理、健康教育落實 (對每位病人家屬疾病相關知識及保健知識掌握的效果進行評價、危重病人當天醫囑執行及各項護理措施的落實是否到位,幫助病人家屬解決住院期間遇到的困難。

1.3觀察指標。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征求實施護士長四查房前后住院病人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和護士長發現護理工作存在問題的例次。每份滿意度調查表共涉及14項內容:護士向您介紹醫院環境及住院制度;護士的文明用語;病室是否安靜;護士主動巡視病室嗎?護士是否對您進行健康知識的指導?護士對您的治療是否及時?護士是否主動接液或及時應答您的呼叫?護士是否指導協助您服藥,看服到口;您對護士的技術是否滿意?您對病房護士的服務態度是否滿意;您知道責任護士的姓名嗎?您對病房護士長的態度滿意嗎?您認為最滿意的護士?您認為不滿意的護士?調查對象為住院時間≥ 3 d 的病人及家屬。及時發現和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1.4判斷標準 采用護理部統一制定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級。計分方式為每份得分按百分制計算總分值,>90分為滿意度達標例次,

1.5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 2檢驗,P

3 討論

3.1 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通過護士長每日四查房的實施,充分發揮了護士長的職能作用,提高了科室的護理質量,及時發現和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確保優質護理服務活動24小時不間斷開展。自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共協調護患沖突56次。發現護理安全隱患共121次,消毒隔離制度執行不嚴有46次,如操作未帶口罩,未嚴格做好手消,晨晚間護理未做到一床一巾一套,病室每日未1小時消毒和開窗通風等問題。護士長及時督促和指導衛生員做好病房終末消毒處理[4];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醫護人員在操作中注意手的衛生,操作前后用手消液消毒雙手,通過以上措施,有效減少了院內感染的發生[5]。巡視的問題有42次,如巡視卡記錄不完整、輸液腫脹未及時發現等。宣教問題有36次,如入院宣教未及時做、祝福卡未發、對一些特殊操作和藥物應用及生命體征檢測的重要性,護士不能主動及時的與家屬交流[6],健康教育不到位、特殊檢查未告知等。護士長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達到持續改進質量的目的,一年來無護理投訴和護理差錯發生。

3.2 提高了住院患兒及家屬的滿意度 。患者滿意度是最現代的質量管理評價方法,是最有說服力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7]。護士長每日四查房時,患兒家屬的疑問得到了及時解答,消除了誤會,促進了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減少了護患矛盾的激化與投訴。每個住院病人都發放調查表,滿意度2011年是94.34%,2012年底提升到98.5%。并收集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的反饋信息有利于改善護理服務質量,使醫院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8] 。

3.3 提高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優質護理的開展,護士長每日走進病房了解責任護士的工作效果,并在科室會議上反饋,表揚滿意度高的護士,并給予績效體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把護理過程每一個環節,對檢查結果進行書面或口頭總結匯報。對一段時間內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采取專項整治,加大檢查強度和懲罰力度,并限期整改落實[9]。使各項護理活動由原來的被動轉變為主動,促進了臨床護理工作高質量完成,通過四次查房能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及安全隱患,及時進行彌補或協調解決,減少了護理缺陷的發生。還可及時發現各班工作量的大小,隨時進行合理的彈性排班,不斷從中積累經驗,進一步培養自己在護理管理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升了護士長的管理水平

3.4提高了護理質量 護士長每日四查房,全面了解護士對患者病情掌握情況及護理工作完成情況,使護士能夠嚴格按照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要求自己,認真完成本班護理工作,保證了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體現了護理質量的控制與持續改進,尤其是年輕護士多,臨床觀察能力薄弱,其護理的質量處于受控狀態,強化了護士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對護士起到了自我約束作用。通過一日四查房,護士長發揮了檢查督導、指揮、協調與控制的管理職能,達到了環節控制、細節管理、保障了病人護理安全、提升了護理質量,最終實現了病人及家屬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護士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2010 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 [S].2010.

[2] 藍惠蘭,黃惠根,李秋屏,等.分層管理方法在綜合ICU的應用與效果 [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29-1130.

[4] 楊華. 以人為本的護理干預在兒科中的應用[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34):131-132.

[5] 孫凌,曹惠芳,蔣波,等.“5S”管理在優質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79-80.

[6] 高翠林,何敏. 兒科護理差錯隱患及防范對策[J]. 山西醫藥雜志,2007,36(3):232-233.

[7] 趙紅云,李秋潔,曹俊環. 住院病人護理滿意度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護理學報,2009,16(5B) :4-6.

第2篇

【關鍵詞】兒科護理學 護理管理研究 護士病人關系

【中圖分類號】R2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1-00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us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nursing methods and practice steps. Result: The weak links of management quality in the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are resolved,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 is improved.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the good nursing, 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rse and the patient becomes harmonious , but also establish a good image of hospital quality service.

【Key Words】pediatric nursing;nursing management research;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護理管理是以提高護理質量為主要目標的活動過程,先進的護理理論和技術能否很好地應用于實踐,取決于是否有科學的護理管理。綜合兒科包括了兒科所有疾病,病種繁多,同時我院兒科還包括了新生兒重癥病房,病人多,工作繁重。加上兒科由于患兒年齡小,認知能力差,陪護多,臨時處置多,護理操作瑣碎等特點,護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難性,現總結如下:

1 管理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管理學的首項內容是人的管理,護理管理也不例外,護理管理所指的人有護士、患者、家屬、醫生和護士長本人。

1.1 關心和尊重護士

現在兒科患者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都視為掌上明珠倍加愛護, 一個小孩就有兩個甚至四五個家屬圍著,對頭皮靜脈穿刺的要求高, 同時這些父母年青氣盛脾氣大,護士如果不能“一針見血”,常常遭到家長的責怪和投訴甚至謾罵,“一針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而且兒科患兒病情變化快,小孩自我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差,觀察護理較成人有一定難度。因此兒科護士在工作中要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護士都不安心兒科工作,所以護士長在工作中既要對護士嚴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又要關心護士,尊重護士,理解護士,在關鍵問題上勇于為護士承擔責任和風險,有錯誤應在事后單獨批評,維護護士的自尊心;如果護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難,護士長應盡量創造條件給予幫助,關心體貼他們,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安心在兒科工作。

1.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理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說是護士對病人的管理過程,而管理過程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護患關系,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長格外著急,對護理的要求很高。為此我科安排2個責任心強,靜脈穿刺技術過硬,有溝通技巧的護士做責任組長,專門上白班,負責新入院患兒的接診、治療與護理,要求她們做到接診熱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療護理及時,給家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負責科內危重患兒的一切護理工作和所管轄組內病人的健康宣教,讓家屬了解病情與治療。同時每個病房都有專門的責任護士,除做好健康宣教外,還要利用一切機會多接觸患兒、跟他們玩耍,以消除他們的陌生感與恐懼感,并且病人多時護士實行彈性排班,如增加中班與夜班工作人員以保證治療護理工作的及時,減少護患矛盾。

1.3 加強醫護合作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兒科由于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醫護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合作的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醫生對護士的要求是正確執行醫囑,仔細觀察和及時反映病情,而護士卻要全方位地護理患兒,進行健康宣教、解答有關疑問、解決護理問題、做好護理記錄等,工作繁忙。有些醫生很不理解,認為護士不務正業瞎忙碌,使護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的醫生工作缺少計劃性,早上忙于寫病情記錄,造成查房不及時、醫囑不及時、臨時醫囑過多,造成護理工作忙亂,護士對醫生有意見等等,對于這些矛盾,護士長首先從護理上查找原因,若主要責任在護士應批評幫助護士,并向醫生解釋道歉,責任在醫生應不卑不亢地給予策略解決,護士切忌同醫生發生正面沖突[1]。本著平等、尊重、團結的原則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1.4 護士長要樹立自身的威信

1.4.1 護士長要有良好的品德

歷史上許多事例表明,道德頹廢的人不會有人信任,品行高潔、大公無私、正派公道的護士長才能得到護士的信賴,可見樹威之道修德為先。護士長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舉止對護理管理的成效、人心的向背都產生重大影響,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威望,是無聲的命令、無形的力量,是護理人員效法的楷模[2]。

1.4.2 以身作則,身先士卒

古人云“己不正何以正人”,護士長在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要求護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護士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但身先士卒的同時又不能“一手包攬”,“苦干”式的領導者已被現代管理所淘汰,一個出色的護士長是要合理使用激勵機制,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每個護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常見的激勵方法有獎勵激勵、感情激勵、目標激勵及行為激勵。

1.4.3 護士長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技術,開拓創新的意識

兒科病種繁多,專科性不強,有些疾病在專科護理書上都找不到護理依據,需要在臨床上摸索,這就要求護士長在認真鉆研業務、不斷進取、掌握兒科疾病相關知識等方面走在護士的前面。在技術操作方面護士長也要有過硬的本領,護士們懂的,護士長要精,護士們不懂的護士長應熟,護士頭皮靜脈穿刺不成功時,護士長能“一針見血”……,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護士們的尊重。

1.4.4 正確用人,平易近人

任何一個護士長都是從普通護士中走來,雖然工作職責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護士長用人要公平合理,任人為賢,發揮每個護士的專長,努力為他們創造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

2 靈活使用管理策略,加強病房管理

2.1 圍繞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問負責制”

“首問負責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護士要主動開口問:您找誰,有事嗎?需要幫助嗎?第二方面是患兒家長有什么疑問,如果問到哪位護士,那位護士馬上負責解決,不推給其他護士,即使護士解決不了的醫療問題也必須由護士傳達給醫生,避免家屬傳達不清或家長認為護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況發生。

2.2 根據兒科特點創造人性化環境

為了減輕醫院陌生環境的恐懼心理,在病房創造家庭式的溫馨環境。我們在病房透視窗上張貼兒童喜歡的利用靜電吸附的塑料卡通唐老鴨、米老鼠等圖案;在病房走廊的墻壁上張貼色澤鮮艷的育兒知識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圖畫;在護士站大廳的天花板上掛上風鈴;在每個病房里掛有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育兒小冊子,病房內有各種溫馨提示卡。鼓勵家長為患兒買玩具,護患雙方共同努力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2.3 嚴格控制交叉感染

兒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點科室。針對這種情況,我科變過去被動應付檢查為現在主動迎接檢查,采取日提醒、調、月檢查等方法,讓每位護士熟練掌握無菌操作原則和消毒隔離制度。積極推廣一次性物品,廠家為我科特制的各種型號的小兒胃管、小兒肛管、小兒吸氧管、小兒吸痰管及一次性中單已經得到普遍使用,一次性物品既方便了護士操作又受到了家長的普遍歡迎。對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氣表、負壓表、霧化器、呼吸機管道、吸引器裝置等均做嚴格消毒處理,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病房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收住腸炎病人的病房每天用消佳凈消毒液拖地一次。

2.4 加強病區經濟管理

兒科由于病人多、周轉快、臨時處置多、工作忙亂瑣碎等特點,一直存在光干活不收費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專門規定了誰處置病人誰負責收費,早上查對醫囑時由唱醫囑者檢查。同時護士長每周查架上病歷2次、責任班下午負責長期醫囑處置的收費、過醫囑者負責檢查醫生的醫囑是否按收費標準要求書寫及有無漏寫醫囑,有漏收費現象的及時向當事人反饋并與其二次分配掛鉤。兒科耗材大盈利小,所以一定要做好增收節支,嚴抓經濟管理。

3 正確對待護理糾紛

3.1 兒科護理糾紛的原因

①采血輸液沒有做到“一針見血”;②頭皮靜脈穿刺成功后固定不良,造成液體外滲或針頭脫出;③工作不到位,遺漏液體;④拔針后針眼壓迫不好而出血;⑤患兒皮膚嬌嫩,液體外滲,致局部出現紅腫、水泡;⑥護士忙著搶救重病人或處置新病人而沒有立即為某位患兒處置;⑦病人多,治療、護理不能及時;⑧各種處置、操作未告知家屬目的、注意事項。⑨解釋不耐煩、態度生硬;⑩給小孩鎮靜后送門診未能及時安排檢查。

3.2 糾紛的防范措施

①加強“三基”訓練,提高自身技術水平;②護士實行彈性排班,護理人員根據年齡大小、技術水平高低、責任心強弱搭配、優勢互補,解決了8h外護理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③強化法律意識,進行責任心教育,認真做好每一項護理操作,如實記錄護理文檔,在保護患兒的同時保護自己;④嚴格查對制度,每位患兒每日輸注的液體(包括臨時液體)都要認真查對,藥名、劑量、配制人、每瓶液體的輸注時間及操作護士都要有記錄,責任到人;⑤嚴格執行告知制度,每項操作和處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項;⑥須送檢查時應提前與相應科室聯系,小兒鎮靜后及時送檢查;⑦執行糾紛預警制度,對有糾紛傾向的患兒,除向主任、護士長匯報外,當班護士要做好交接班,將信息迅速傳遞給各班,使各班謹慎對待,防止事態惡化。

3.3 護士長的應對策略

護士長首先對護理糾紛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理,對有情緒不滿或過激行為早制止,及時阻斷其惡性發展。對待糾紛要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見不宜避,宜勸不宜激,宜散不宜聚[3]。其次要臨危不亂處變不驚,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患兒家長,心平氣和,滿腔熱情地接待,耐心傾聽申訴和反映,讓他們把心里話說出來,如確實是我們工作不到要向家屬陪禮道歉。對采取非法手段大打出手、聚眾鬧事、無理糾纏等通過院方付諸法律的方法解決。

參考文獻

[1]許美芳.論護士長的非權利影響力[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4):68.

[2]賈崇玲.兒科病房護理糾紛原因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3,35(2):184.

第3篇

【關鍵詞】 護理管理;現代化管理;兒科臨床護理;護士長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健康問題的關注與要求也在逐年攀升,這既是醫療行業的時代新機遇,同時也對廣大醫務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1]。在醫院管理工作中,護理管理無疑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由于護理工作直接影響著臨床治療效果與醫院的社會聲譽,所以高水平的護理管理的構建與實現在現代化醫療行業中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2]。限于篇幅,本次研究僅以我院2011年1月-12月的兒科為例,對現代化護理管理在護士長工作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討論,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兒科共有護理人員16名,其中,1名為護士長,主管護士共計3名,普通護理人員共計12名。在這16名護理人員中,有2名護士的工作時間超過了20年,2名護士的工作時間在10-20年之間,5名護士的工作時間在5-10年之間,7名護士的工作時間不足5年。

1.2 方法 我院兒科所實行的現代化護理管理工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每日早晨交班后的護士長點評制、人性化護理制、護理工作中的教導與談話。下面我們對這些方法進行介紹和說明。

1.2.1 每日早晨交班后的護士長點評制 在每日早晨醫護交班程序結束之后,全部的在班護士都需要到護理辦公室集合,由護士長對本次交班的有關內容進行點評,例如交班時護理人員的儀容儀表是否得體,交班內容是否全面、準確、簡明,是否存在遺漏或交班不清的問題等。若無特殊情況,點評時間約為10分鐘,對于所發現的不符合相關要求的護理人員,護士長會進行點名批評,并對其所犯的錯誤加以糾正。

1.2.2 人性化護理制 根據患者的護理需求與護士自身的年齡、身體狀況,盡力做到護士在人數和技能水平上的均衡性。排班計劃的制定應以兒科患者的就診規律為依據,此時,護士長應積極主動的與護士進行溝通,了解她們的實際需求,以便在確保護理人員所能夠提供的護理服務整體水平的同時,最大程度滿足不同個體對于休假等問題的差異性要求。

1.2.3 護理工作中的教導與談話 該方法的主要內容就是由護士長與每一名護理人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以此對護士的工作效率、質量加以了解和改善。

隨后,我們對我院兒科護士長工作在未采用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的2010年與采用了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的2011年的護理糾紛發生數量、患者滿意度進行統計和整理,并通過實施前后的糾紛率、滿意度的改變對現代化護理管理的實際價值進行評價。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對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糾紛率 首先,對實行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后的兒科護理糾紛發生例數和比例進行計算,隨后,將其與2010年的統計數據進行對比。二者的比較結果,詳見表1。

從表1的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實行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后,我院兒科的護理糾紛發生率為2.46%,明顯低于未實行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的2010年的10.40%,且P<0.05,二者差異具有顯著性。

2.2 滿意度 對2010年和2011年,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統計與比較,二者的比較結果,詳見表2。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實行了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在“非常滿意”所占比例上,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且P<0.05,總滿意度差異具有顯著性。

3 討論

臨床護理是一項對工作人員的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專業性工作,相對于其他科室而言,兒科護理工作的對象較為特殊,雖然工作量較其他科室略少,但是操作難度與繁瑣程度卻更高,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要求非常苛刻,所以兒科護士往往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3]。根據以往的調查研究結果,兒科護士的患病率遠遠高于其他科室,究其原因,主要是兒科護士的各項待遇較低,隊伍人數較少,且常年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這對兒科護理隊伍的穩定性與成員的身心健康無疑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4]。

作為兒科護士的管理者,護士長應做到對各類問題客觀看待,在結合當前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進行人力資源調配,并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正視隊伍成員的差異性需求。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最為核心的要素就是人,而輕松愉悅的工作環境的建設、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的構建、科室文化氛圍的有效形成等,都會對護士隊伍良好的團隊精神的形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5]。所以,護士長除了要尊重、理解、關心隊伍成員外,還應注意挖掘她們的潛能,為其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以提升她們對于自身工作的認同度以及對團隊管理者的信任度,以此為其工作質量、效率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護理隊伍都是由女性構成,所以團隊難免會表現出細膩、敏感、脆弱等特點,由此可見,現代化、科學、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將會極大地激發她們的工作熱情,使之以一種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日常工作中[6]。在本次研究中,實行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的2011年無論是在護理糾紛的發生率還是在護理工作的滿意率上,都要顯著高于未實行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的2010年,證實了現代化護理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法,可以在日后的工作實踐中加以推廣和進一步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芝,姜梅.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13-314.

[2] 張寧寧,胡志紅,等.我院臨床護理教學能級管理的應用與成效[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28-29.

[3] 徐靈莉.兩手抓三滿意在新形勢下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1,40(36):3740-3741.

[4] 王夕芳,呂婷,等.標準化護理質量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30-2232.

第4篇

門急診輸液室是醫院的窗口和與患者接觸的橋梁,但由于其工作量大、節奏快,而且患兒家長層次不一、患兒配合度低、環境嘈雜,門急診輸液室是各類護理投訴的易發地。因此,正確分析輸液室護理工作中的隱患,制定對策提高輸液室護理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減少醫療投訴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1 臨床資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紀檢辦公室、護理部接到門急診輸液室輸液的患兒家屬的各種護理投訴12例,主要投訴方式為口頭和電話投訴。我們根據各部門對每起投訴的詳細記錄,采用回顧性研究分析,對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患者一般情況

投訴患者年齡0~14歲,其中嬰幼兒8例占投訴量的66.66%,4-7歲兒童2例占投訴量的16.66%,7-14歲兒童1例占投訴量的8.33%。投訴人群中,患兒年齡在三歲以下的嬰幼兒比例最高,占到了總投訴數量的一半以上。這說明隨著患兒年齡的增加,投訴的數量呈下降趨勢。投訴高年資護士2起,低年資護士6起。不同職稱護理人員被投訴率比較,護士及實習護士的被投訴率明顯高于護師、主管護師職稱者。

2.2 投訴原因

靜脈穿刺未一針見血4例占36.36%,排隊等候時間過長、輸液室環境差3例占27.27%,,護士服務態度差、解釋欠詳盡溝通不足3例占27.27%,沒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致配錯藥、換錯靜滴藥、誤拔針1例占9.09%,。

3 討論

3.1 護理技術需進一步提高

從資料分析結果上看,穿刺注射未能一次成功所引發的投訴占到第一位。尤其是低年資護士和實習護士,護理操作技能熟練度低,靜脈穿刺技術不過硬,心理素質差,遇事容易慌亂,使患兒家屬產生不信任感。兒科輸液,家屬要求高,部分家長在配合靜脈穿刺時不能按照要求固定患兒頭部或肢體,導致小兒靜脈穿刺困難,甚至多次穿刺失敗,從而引發投訴。

3.2優化就診流程 改善就醫環境

門急診兒科診室、門急診藥房、門急診交費處的標識不夠清晰、明顯,家屬心情焦急的情況下,沒有仔細看標識,沒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窗口;等候輸液病孩多,排隊等候時間長;輸液室內人員密集,環境保潔不及時,導致家長心情煩躁。

3.3醫療服務意識有待提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病人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對醫務人員的服務要求日益提高,而醫務人員的服務觀念、服務行為沒有因為當前社會對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期望的提升而改變。一方面,在工作繁忙時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回答不夠耐心,解釋不夠仔細,有的甚至推諉患者。第二方面,門急診輸液室任務較繁重而護理人力資源相對不足,無充足時間與患者解釋、溝通,導致患者不滿而被投訴。第三方面,年輕護士業務知識欠缺,社會經驗不足,缺乏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對患者家屬提出的問題,回答簡單,態度生硬,不能有效化解矛盾,也會引發投訴。

3.4護士素質有待提高

不按操作規程要求工作,如三查七對不嚴格,部分護士為貪圖工作方便,簡化操作程序,使查對流于形式。配錯藥、換錯瓶,檢查巡視不到位,未及時發現意外情況,當出現輸液速度過快、過慢、液體外滲,液路不暢、藥物過敏等情況時,往往是先由家屬發現再提醒護士,這樣容易引起患兒家屬的不滿。另外,實習護士在臨床后期,帶教老師認為學生的基本技能已經掌握,把學生當成減輕工作的幫手,放松了對學生的安全護理意識的管理,帶教不嚴,放手放眼,而其因缺乏經驗,在單獨操作時出現護理差錯,導致患兒家長投訴。

4 對策

4.1 完善規章制度,優化輸液護理流程

對原有的工作流程實施重建,對原有工作環節進行整合、重組、刪減等,形成以提高整體護理效應、減少意外為核心的護理流程。針對兒科輸液區的特點,將兒科門急診劃分為以下區域:二歲以下患兒輸液室、二歲以上患兒輸液室、注射室、霧化治療室、搶救室,各區域指定一名高年資護士負責,主要負責督促、檢查、溝通、協調、指導護士。

4.2加強基本技能培訓,提高護士穿刺技術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操作之一,也是給予病人有效治療的一條重要途徑。小兒靜脈穿刺技術是兒科急診護士的一門很重要的基本功。護士長合理排班,新老搭配。注射班的護士安排2~3名,以一名穿刺技術好、心理素質好的護士為主,另安排1~2名導注護士固定患兒肢體,護送患兒到床旁。科內成立了“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質量管理小組,定期對穿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和好的建議進行分析總結,以不斷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

4.3加強護士自身素質訓練,提高服務質量

護士作為操作過程的行為主體,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慎獨精神、良好的語言修養等高層次的素質。護士的每項操作都關系到患兒的安全,加強護理人員的常見疾病的基礎護理操作的培訓,根據畢業年限的不同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護理培訓模式。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鼓勵護士參加院外的各項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4.4加強工作責任心抓好關鍵點,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第5篇

方法:選取我院100例患有外科疾病需要進行胃腸減壓的新生兒,分析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總結需要給予的護理。

結果:發現在將胃腸減壓實施于患有外科疾病的新生兒時存在新生兒配合問題,胃腸管植入問題,鼻出血問題,以及連接處密封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做出了針對性的護理總結。

關鍵詞:新生兒胃腸減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314-02

胃腸減壓是治療新生兒腹脹、嘔吐、胃食管反流等有效的方法[1]。目前胃腸減壓已經普遍用于臨床中,但是由于新生兒這類群體生理結構尚未發育完全,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將胃腸減壓實施給患有外科疾病的胎兒時,會出現很多問題,本篇就針對其中的問題總結了所需的護理。

1對象與分析

1.1對象。選取本院100名患有外科疾病需要實施胃腸減壓的新生兒。均無其他疾病干擾,身高,體重、年齡、性別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大于0.05)。在對100例新生兒實施胃腸減壓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并且記錄出現的問題,總結出現幾率較大的問題。

1.2問題總結與護理。

1.2.1新生兒難配合問題護理。由于新生兒發育尚不完全,不具備知懂性和配合能力,在鼻腔及胃腸植入外來異物時,肯定會有哭鬧,掙扎,很容易出現誤將胃腸減壓管插入氣管或管道從口腔滑出,導致插管不成功。對于這一問題,我們主要是利用新生兒吸吮反射反應來解決。使待插管新生兒采用仰臥的姿勢,頭頸部抬高15度左右,胃腸減壓管下段從鼻腔緩緩插入,接近達到咽喉部時稍停頓,由另一協助者用沾有葡萄糖水的棉簽刺激患兒的唇邊或舌尖部,引起患兒的自然吸允反應,使其發出吞咽動作,操作者順勢將胃腸減壓管插入至所需長度,利用此方法安全,簡單易行。對于過于煩躁的患兒需要在應用適當鎮靜劑的前提下進行胃腸減壓管置入。

1.2.2新生兒鼻出血問題護理。由于新生兒鼻腔短小,鼻粘膜較柔嫩,鼻道較狹窄,所以在進行胃腸減壓管植入時容易彎曲引起新生兒鼻腔出血。因此我們在選取胃腸管的材質時特別注意,有別于成人的,規定新生兒專用硅膠合成的。

1.2.3胃腸減壓管插入的長度問題護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常常出現胃腸減壓管插入的深度過短不達標。在臨床治療中,我們按照常規的測量方法正確測定了胃腸管插入的長度,可是實際上對胃腸根本起不到充分減壓的作用。手術中的醫生在對外科患病新生兒開腹手術時捫摸胃管時發現按常規測量長度插入的胃管前端位置僅位于胃的賁門處,位置相對來說較高,所以術后胃腸減壓效果較差,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分析主要原因是,測量方法可能是按照了成人治療中的測量方法,沒有針對新生兒的身體構造進行方法改進。或者患病中的新生兒胃被撐大變長,以至于正確的測量變得不精確。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做出針對性的分析和政策。

1.2.4胃腸減壓管插入的途徑問題護理。由于鼻腔的特殊性,從鼻腔插入胃腸減壓管關系到鼻腔被堵塞從而引發一系列呼吸問題。臨床普遍使用口腔插入。但是考慮到新生兒外科的特殊性,本次實驗中還是使用的鼻腔插管,因為新生兒在外科手術中常常要求氣管插管并且全身麻醉。經口腔途徑插入胃腸減壓管后麻醉操作會受到影響,不利于氣管插管的進行。另外外科患病的新生兒多需手術后保持呼吸道通暢,應該定期吸痰。在吸痰時,若口腔內留置胃管會響操作。更容易因吸痰操作不慎牽拉胃腸減壓管造成管道脫落。因此,在外科患病的新生兒做胃腸減壓時,我們一般采用鼻腔插入胃腸減壓管。

1.2.5常規負壓吸引易損傷胃黏膜的問題護理。新生兒胃的黏膜比較柔嫩,彈性組織及肌肉組織發育相對不完全。常規持續的負壓吸引可以導致胃黏膜受損,引起胃黏膜出血。在國外,新生兒臨床中普遍使用負壓可調節性的新生兒專用胃腸減壓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2]。我們亦采用類似原理。采用20ML的空針間斷用手吸取胃內容物。根據手感適度調節吸抽的壓力,從而達到既不損傷胃黏膜又可以減壓的目的。

2結果

經研究發現將胃腸減壓實施于患有外科疾病的新生兒時存在新生兒配合問題,胃腸管植入問題,鼻出血問題,以及連接處密封問題,所以在護理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采取合理方式,比如針對新生兒配合問題我們要巧妙利用其吸吮反射原理。在胃腸減壓管插入時嚴格控制插入的深度,采取鼻腔插入的時候注意呼吸問題。另外在護理時還應該注意妥善固定胃管,發現膠布松動應及時更換。密切觀察引流物的顏色、性質和量,并記錄24h的引流量。注意保持引流通暢,患兒如出現惡心、嘔吐、腹脹應考慮到引流不暢的可能性,及時查明原因,并進行處理。

3討論

由于新生兒生理結構發育尚不完全,胃腸黏膜稚嫩,毛細血管豐富等生理解剖的特殊性。在對外科疾病新生兒采用胃腸減壓時,常常會出現許多問題[3]。所以在進行此項操作的護理中要格外嚴格,本篇根據對100例需要胃腸減壓治療的外科疾病新生兒進行觀察,總結了常見問題,新生兒配合問題,胃腸管植入問題,鼻出血問題,以及連接處密封問題等。并找到具有針對性有效性的護理方法。當然對于新生兒此項治療我們仍需要更加努力創新,需要不斷提升不斷進步,爭取更好的保證治療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淑麗,田玉波,王利君,等.新生兒胃腸減壓時兩種胃管置入長度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1,25(11):2882-2883

第6篇

【關鍵詞】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外科護理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統稱為消化性潰瘍,在消化系統疾病中屬于常見病,導致潰瘍出現的因素很多,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胃粘膜被胃酸-胃蛋白酶腐蝕消化。潰瘍面主要是存在胃及十二指腸的局限性橢圓形或者圓形的粘膜缺損,以男性患者相對較多,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比例為1:3-4.大多數患者經過內科積極的治療后得到痊愈,但是少部分患者經內科治療無效,必須轉為外科進行手術治療。

1 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間進行診治的114例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其中108例為男性,6例為女性;年齡在18-69歲之間;病史在3-32年之間,發病時間均不超過12小時。有所患者術中均證實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經手術治療后均痊愈。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 當潰瘍處于活動期或者出現相關并發癥時需要絕對臥床休息,日常生活注意飲食結構以及保證充分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心情保持樂觀。出現潰瘍的患者要實行少食多餐的就餐原則,進食生冷、辛辣以及油炸等對粘膜產生刺激的食物,同時戒煙酒。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疼痛的性質、時間以及與飲食結構的關系,疑似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應立即向上級醫生報告,積極的進行處理[1]。多與患者進行溝通,穩定其心態,對于出現大出血或者急性穿孔的患者要給予安慰和鼓勵,消除其緊張的情緒,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2.2 術后護理 進行手術的患者術后要平臥6h,之后在采取半臥位,進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沒有清醒時要進行低流量吸氧。回到病房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之后每隔15-30min對血壓、脈搏監測一次,待病情穩定后可延長至1小時測量一次。觀察切口有無滲液、滲血現象,確保切口部位皮膚清潔干燥。術后不能進食的患者適當補充營養素及電解質,3天后拔出胃管可少了進食流質飲食,1周后可改為半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短期內適合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由于手術治療后,胃的容積減小,要減少飲食量。

2.3 緩解疼痛護理 對病人進行關心和理解,詳細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對于患者的疑問認真解答,使患者能夠很好的配合醫生的治療和術后護理工作。按照醫囑服用解痙、降低胃酸分泌以及抗酸的藥物,同時觀察藥物治療效果。指導患者使用高熱量、易消化、營養豐富以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2.4 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術后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癥,現對其進行分析:①術后胃出血:術后引流可出現血液引流液,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可能為術中止血不確切、吻合口粘膜脫落壞死以及粘膜下膿腫等等,進行處理時可選用洗胃、止血藥物以及輸血等措施,同時做好手術止血的準備,如上述處理無效,可已經手術止血[2]。②胃潴留:病人多表現為術后上腹不適,嘔吐物含膽汁,進行處理時可采取持續胃腸減壓、進食、靜脈輸液以及洗胃等處理。③腹瀉:主要見于迷走神經切斷術后,進行治療時可給患者口服抑制腸蠕動的藥物(易蒙停),如未見效果,可改用考來烯胺進行治療,腹瀉較重者要對飲食進行指導,同時護理周圍的皮膚[3]。④術后梗阻:術后患者可出現輸入袢梗阻、輸出袢梗阻以及吻合口梗阻。患者可出現嘔吐現象,這是可給予進食、胃腸減壓等相應處理。⑤吞咽困難:多見于迷走神經干切斷術后,吞咽固定食物時胸骨后疼痛,經吞鋇食道檢查,發現有食管下載以及賁門痙攣現象。這種現象一般在術后1-2個月可以得到緩解,對于少數不能自行緩解的患者,可進行手術治療。

2.5 健康教育

2.5.1 飲食指導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不可暴飲暴食,建議少食多餐[4]。胃大部分切除術后幽門括約肌的功能消失,過量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導致腸梗阻,老年人的咀嚼功能減退,應細嚼慢咽,防止食道成團導致梗阻。

2.5.2 生活指導 保持心情舒暢,不要情緒過激,保持充足的睡眠,可加快術后的康復,防止潰瘍復發。術后患者盡量不要服用保泰松、阿司匹林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防止胃粘膜受到損傷[5]。

2.5.3 后續治療指導 出院后患者要注意自行觀察,如出現上腹不適、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滕世榮.消化性潰瘍復發的危險因素及其護理對策[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03):56-57.

[2] 顧向東.健胃愈瘍顆粒治療消化性潰瘍40例[J].中醫雜志,2011(20):729-730.

[3] 張亮.中西醫結合治療脾胃虛寒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12例[J].中醫雜志,2012(07):410-410.

第7篇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科共收治了21例小兒腸套疊合并梅克爾憩室的患兒,年齡為6個月~4歲。本組病例中患兒均以急性陣發性腹痛、嘔吐伴便血,B超顯示腸套疊,行空氣灌腸無法整復收治入院,急診行剖腹探查發現為腸套疊合并梅克爾憩室。

1.2手術方式 本組21例全部急診在全麻下行手術,其中8例為腸套疊整復+梅克爾憩室切除術,13例行憩室在內的腸段腸切腸吻合+腸減壓術。

1.3結果 本組患兒手術后均恢復良好,臨床癥狀消失,其中17例經過8~14d抗炎以及營養支持治療后痊愈出院。另外4例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經過藥物保守治療也7d后痊愈出院。13例腸切除患兒均未出現腸瘺并發癥。

2 護理

2.1急性期護理 腸套疊的臨床表現常為嘔吐、腹痛、便血、腹部包塊,但合并梅克爾憩室患者具有病情急,進展快的特點,嚴重者發生休克,危及生命。入院后立即禁食,開通靜脈通道,積極糾正休克,并根據病情、體重快速補液以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必要時建立兩條靜脈通路,以保證輸液速度和便于給藥,補充血容量;嚴密觀察患兒神志、生命體征變化、尿量,予持續心電監護及吸氧,嘔吐頻繁者予持續胃腸減壓,準確記錄24h 出入量,監測患兒血氣分析。配合醫生迅速完成各項術前檢查、留取標本、備皮等術前準備,必要時配血。一旦休克癥狀較前改善,立即急診手術。

2.2術后護理

2.2.1生命體征觀察 常規予心電監護及鼻導管吸氧48h,記錄生命體征1次/d,重點觀察心率及血壓的變化,如有血壓偏低、心率增快,尿少,宜加速補液。見心率、血壓恢復正常,有尿排出后,要計劃性地安排輸液順序,液體要均勻滴入,如短期內輸入過多液體會加重心肺負擔。如患兒心電監護示竇性心率不齊,考慮可能為低血鉀,遵醫囑檢查患兒血電解質,按醫囑補充水、電解質,調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現象。

2.2.2 麻醉未清醒患兒取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1歲以內嬰幼兒可在肩背下墊一軟枕,充分開放氣道,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6h可改半臥位,床頭搖高15℃~30℃,以利于引流及減輕腹部壓力,減緩疼痛。

2.2.3管道護理 患兒年齡小,術后哭鬧、躁動不安,易導致引流管折疊扭曲引流不暢,甚至導致引流管脫落。護理人員加強引流管護理,做好管道的標識,標記長度,保持引流管妥善固定、定時擠壓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有效。交待患兒及家屬引流管的重要性,指導并協助患兒翻身及活動。1歲以內嬰幼兒可適當約束雙手,或用患兒干凈襪子套住雙手,防止拔管。每天定期更換引流袋,記錄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質。留置胃管如有紅褐色液體引出,考慮為應激性潰瘍,遵醫囑使用奧美拉唑靜脈滴注。如留置的腹腔引流管短時間內引出大量血性液體或引流液顏色由淺變深,應及時通知醫生,遵醫囑使用止血藥物。

2.2.4飲食以及營養支持 術后禁食,僅單純腸套疊整復+梅克爾憩室切除術的患者術后2~3d胃腸功能逐漸恢復,可暫時夾閉胃管,進食少量白開水。如無嘔吐,可遵醫囑拔除胃管。之后可進少量流質飲食,進食后注意觀察有否嘔吐、腹痛、腹脹現象。術后5~8d進食半流質飲食,指導每餐少量,分多餐進食,避免過飽。腸切腸吻合術患兒術后留置胃管時間為7d,因禁食時間過長,須遵醫囑及時予腸外營養支持。術后前3d間斷給予血漿、人血白蛋白靜脈輸注,促進腸壁水腫消退。每日靜脈高營養液使用輸液泵24h勻速輸入。營養液濃度較高,對血管的刺激性較大,我們采用同時留置兩路外周靜脈通道,交替使用。為了保證靜脈的通暢,減少靜脈炎的發生,每輸注6~8h,使用生理鹽水正壓脈沖式沖管,并定時巡視留置針有無滲漏、腫脹,避免發生液體滲漏、組織壞死現象。拔除胃管后可逐漸恢復飲食。

2.2.5腹部體征觀察 觀察切口敷料是否清潔干燥,有無滲血、滲液,出現切口滲出血性液體時及時更換敷料,及時發現有無切口感染。因小兒腹腔容量相對較小,且腹壁薄弱,為防止傷口裂開,對年齡小、哭鬧厲害的患兒行腹帶加壓包扎,并觀察腹帶的松緊度,以可塞進一指為宜,以免影響呼吸,過松或過緊及時調整。嚴密觀察有無腹脹、嘔吐的情況,防止腸瘺、腸梗阻等并發癥發生。如術后3d仍有腹脹,可給予開塞露通便,幫助腸道排氣。若發生腸梗阻,遵醫囑使用我院自制中藥抗粘合劑30ml BID口服或經由胃管內注入,使用5d為一療程,梗阻癥狀減輕。

2.2.6健康指導 腸套疊合并梅克爾憩室手術因術中對腸管的持續翻動,易發生腸粘連,病情相對穩定后,早期協助患兒下床活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因術后切口疼痛和管道較多,患兒及家長會擔心手術切口會裂開、引起管道脫落,或者害怕床上翻身或下床活動會引起劇烈疼痛。護理人員應耐心向家長及較大患兒講解早期活動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夠防止腸粘連,有利于盡早排氣和進食,使身體更快恢復。幫助患兒制定每日活動量的計劃,告知患兒及家長需每日沿病區走廊來回走20遍才算達到60分及格。對配合及達標的患兒發放五角星貼紙,給予鼓勵、表揚,并告知未達標的患兒,提高患兒對治療護理的積極性。患兒出院后要注意飲食衛生,注意避免受涼引發腸功能紊亂,誘發粘連性腸梗阻。多飲水,進食容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忌暴飲暴食,忌飯后進行劇烈運動。如果出現嘔吐、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應立即到醫院診治。

第8篇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9(a)-017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common risk factors and solutions in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Work of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work of pediatric clinical nursing implemented the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mmon risk of clinical nursing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and prevention wa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accident event in control group was 15 cases(2.03%),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 cases(0.53%),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ing;Common risk factors;Solutions

由于兒科患者危險意識、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在兒科的臨床護理中容易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稱之為兒科臨床護理風險[1-2]。兒科的護理安全是醫院、家長以及全社會都極為關注的課題。為了避免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護理人員需要提前預知相關的護理風險因素,保證護理安全[3-5]。本研究選擇我院兒科的護理工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風險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的護理工作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護理工作為對照組,有護理兒童736例,男性382例,女性354例;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實行了護理風險防范與管理制度之后的護理工作為觀察組,有護理兒童752例,男性兒童392例,女性兒童360例。兩組在性別、兒童數目等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整理和分析兩個時間段中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數目、發生的原因和類別,并比較兩組間的差異,總結護理風險以及相應的措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以P

2 結果

對照組共發生42起護理事件,其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71%,其中由意外事件導致的15起,由護理失誤導致的20起,由職業損害導致的3起,由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造成的2起,由重癥搶救導致的2起。觀察組共發生12起護理事件,其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60%,其中由意外事件導致的4起,由護理失誤導致的5起,由職業損害導致的1起,由護理人員心理壓力造成的1起,由重癥搶救導致的1起。兩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兒科常見的護理風險

意外事件:由于兒童身體發育不完全,平衡協調能力較差,同時對外界世界充滿著好奇,容易導致一些意外事件,如墜床、燙傷、異物誤吸入氣管、銳器擦傷等事件的發生[6-7]。

護理失誤:如輸血過程中存在感染、過敏,或者由于護理人員經驗和知識技能儲備不足,不能對患兒實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另外,小兒靜脈較細,難以穿刺,或皮膚染色較深等因素在穿刺時不能一針見血、反復穿刺,或是小兒因為恐懼、亂動,造成穿刺失敗[7-8]。

職業損害:在兒科病房中,患者的細菌感染與疾病不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如果護理人員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就會在接觸患兒的過程中感染相應的疾病[5-7]。

心理壓力:由于兒童患者未發育成熟,在進行護理時需要細心和耐心,這相應地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一部分操作水平不是很高的護理人員會因為心理壓力導致操作失誤,進而提高了護理風險。目前,患兒家長對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例如年輕護士在靜脈穿刺時不能一針穿刺,靜脈滴注速度調整不到位,巡視不及時,不認真執行查對制度,巡視不到位,不能及時注意到患者的病情變化,這些都為護理事件的發生埋下隱患[8-9]。

重癥搶救:在患兒進行重癥搶救時,由于患兒病情較重、時間緊張,主治醫生的口頭醫囑可能較多,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難度,容易出現藥名、用藥混淆、用藥錯誤、重復用藥等問題,增加了護理風險[7-10]。

3.2 兒科護理風險的護理措施

護理風險因素分析:由兒科全體護士成立風險因素分析評估小組,分析出主要風險因素為護理技能不達標、護理審查不嚴格、護患溝通存在障礙、對患兒病情認識不足、護理記錄不全面或者混亂不清,之后定期對護理風險因素和護理事件進行分析和總結經驗教訓,定期舉辦防護性講座,做到防患于未然[11-12]。

加強管理培訓:醫院定期組織護士進行管理和培訓,組織護士學習護理風險防范意識,學習并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強化護理操作培訓,要求護士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程進行護理,及時修訂臨床護理內容。對年輕、經驗不足的護士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基礎知識、安全教育培訓,由經驗豐富的護士負責對新護士進行帶教,幫助護士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成立專門護理小組,護士間加強溝通和交流。除此之外,無痛而且一針見血的穿刺技術會減輕患者的痛苦,贏得家屬的好評,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并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基礎技術和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考核[10-12]。

對護理的高危環節進行風險預防管理:兒科護理中,交接班時是護理風險的高危環節。制訂交接班護士記錄表,由上一班護士對每一床患者的具體情況詳細向下一班護士進行交代,并且由下一班護士簽字確認之后方能下班,防止護理風險的發生[12-13]。

加強護患溝通:兒科的臨床護理是一項精細的工作,并且家屬焦慮、兒童恐懼,臨床護理人員工作繁雜,容易導致護患溝通不暢。護理人員要耐心地給家屬介紹病情及治療方案,緩解其焦慮情緒,積極鼓勵患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臨床護理工作是一個高危型、高發性的不可預見的工作,需要護士、醫生、患者等多方面的協作。護士加強和家屬的溝通,多提供醫囑,取得患兒家屬的理解與配合,不僅可以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還可以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14-16]。

第9篇

【關鍵詞】冠心病心律失常;美托洛爾;穩心顆粒;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6-0031-01

近幾年,伴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心臟病發生率提高,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現象逐漸增加,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會嚴重影響到患者健康恢復與生命安全[1]。現階段,臨床上主要使用穩心顆粒和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并且治療效果較為顯著。本文簡析了將穩心顆粒和琥珀酸美托洛爾應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療中,對患者不良反應影響情況,詳解如下:

1.研究資料和治療方法

1.1研究的資料

選擇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間在我院治療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6例,依照治療方式差別分成單治組與聯合組,各組患者33例,單治組患者單純使用穩心顆粒進行治療,聯合組則在單治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其中,單治組中有20例是男性患者,有13例是女性患者;患者年齡跨度在55-78歲之間,年齡平均值為(672.95)歲。聯合組組中有19例是男性患者,有14例是女性患者;患者年齡跨度在57-81歲之間,年齡平均值為(682.14)歲。兩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各項基礎資料在比較以后,差異不夠明顯,P>0.05,可接著進行下文的比較。

1.2治療的方法

單治組患者單純使用穩心顆粒進行治療,穩心顆粒生產于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其國藥準字為Z10950026,用以溫水沖服,一盒9袋,每袋5g,每日三次,1袋/次,一個療程為4周。

聯合組則在單治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生產于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其國藥準字為J20100098,劑量為47.5mg,每日一次,于早上服用,每次半片,劑量為23.75mg。其后依照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劑量的增減,且最大的劑量為47.5mg/次,4周為一個療程。

兩組患者均進行一個療程的治療,一個療程是四個星期。

1.3觀察的指標

治療后,評估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患者氣促與胸悶等癥狀有顯著改善,同時心功能也基本恢復為顯效;治療后兩組患者氣促與胸悶等癥狀有所改善,并且心功能也漸漸恢復為有效;治療后與治療改善不夠明顯為無效。同時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包含惡心嘔吐與丙氨酸轉氨情況。

1.4所得數據分析與統計方法

本次實驗所得數據應用統計學的軟件SPSS18.0進行統計,并進行分析,應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通過x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如果對應數據之間差異顯著,并且具備統計意義,用P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情況

治療后,單治組中無效患者8例(24.24%),有效患者13例(39.38%),顯效患者12例(36.36%),治療總有效率為75.76%,聯合組組中無效患者1例(3.03%),有效患者15例(45.45%),顯效患者17例(51.52%),治療總有效率96.97%,聯合組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單治組患者相比,明顯高于單治組,P

2.2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

治療后,聯合組有4例患者發生惡心嘔吐,2例患者的丙氨酸轉氨上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8.18%;單治組有1例患者發生惡心嘔吐,1例患者的丙氨酸轉氨上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6.06%;聯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單治組相比,明顯高于單治組,組間對比有顯著的差異,P

3.討論

糖尿病、年齡以及吸煙史等都容易引起冠心病心律失常,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會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現階段,臨床治療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含穩心顆粒與琥珀酸美托洛爾[2]。其中穩心顆粒中主要包含了甘松、黨參、三七與黃精,這些藥物有著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控制、血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控制等作用,改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而琥珀酸美托洛爾屬于常見β受體的阻滯劑,可以對室顫進行降低與預防,繼而提高患者存活率,提高患者心電肌穩定性,降低和預防心律失常發生率。通過聯合兩種藥物治療,可以充分發揮藥物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盡早康復出院[3]。本次研究中表明,聯合組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單治組患者相比,明顯高于單治組,P

綜上,將穩心顆粒和琥珀酸美托洛爾應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療中,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但聯合應用容易發生不良反應,還需要對癥治療。

參考文獻:

[1]曲娜,才江平.參松養心膠囊聯合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16(4):109-110.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视频免 |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99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 色列里番h本全彩无遮挡影片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porn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 欧洲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 97国内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 激情五月婷婷基地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言 | 欧美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段 | 看片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五月综合婷婷 | 超大乳首授乳一区二区 | 婷婷色六月 | 永久毛片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真正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你懂的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午夜在线 | 成人xxxxx | 偷拍区自拍区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 欧美日韩ay在线观看 | 国产伦精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精品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二区三区在线 | 狠狠五月深爱婷婷网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影视综合 | 欧美性淫爽www视频播放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 av在线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