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詞匯教學法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2-08-01 07:54:0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詞匯教學法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詞匯教學法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單詞;詞匯教學法

詞匯是語音的基本建筑材料,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雖不如會話教學那么重要,要求四會的單詞非常少,但也是必須掌握的知識。而且詞匯教學是比較乏味的。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學英語詞匯,繼而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每位英語教師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的深入,詞匯教學當然也要因地因時、因人而異,其教法需要不斷地改進或發展。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存在問題

(一)教師孤立教詞,講得過多

孤立地教詞、孤立地講解,是以往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這種教法讓教師的講解占用了過多時間,使學生記憶一堆互不聯系的詞義和用法例句。而實際上詞匯是有規律、成體系的詞匯,一方面與語音、句型、課文結合,另一方面在聽、說、讀、寫之中體現,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整體教學法,大幅度減少教師講知識的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依據詞匯內部的形、音、義、構造、用法的縱橫聯系掌握詞匯。

(二)學生與詞匯接觸少、吸收少

不少詞在初學時雖被記住,但以后則被漸漸地忘卻。由于有計劃、有目的地結合詞匯教學進行聽、說、讀、寫不夠,而導致詞匯重復少、吸收少;反過來,詞匯量小又導致聽、說、讀、寫難以大量進行。這種惡性循環導致中學英語教學步履艱難,不少學生英語難過關。由于害怕記單詞而討厭學英語。

(三)不同詞匯的教學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負擔過重

在實際中不少教師經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學生將所有詞匯的音、形、義、用法全掌握,聽、說、讀、寫都會用。結果是該達到的要求沒達到,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未在詞匯的教和學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并沒有我們以往想象的那么簡單,實際教學中的諸多困難和問題還有待解決。作為英語教師,應該認真地研究和學習科學的教學理論并結合實際去付諸實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詞匯教學內容

(一)讀音和拼寫的教學

詞的讀音和拼寫形式是詞的存在基礎,是各個方面相互區別的第一要素。音和形的教學歷來受到重視,無論中學英語教學采取何種方法和路子,對此都不能忽視。在詞匯的音和形的教學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統一與結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能見形而知音,又能因音而記形。

(二)意義和用法的教學

教單詞除了讀音和拼寫之外,還要讓學生掌握詞的意義和用法。在一些意義具體的單詞教學中,要盡量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把多方面的感知活動加入詞匯學習之中去。對于詞的用法教學,則要注意與句型、會話教學緊密結合,在句型中練習詞的用法,并強化詞與詞之間的縱向(一詞多用)和橫向(一義多詞)聯系,使學生更準確更迅速地掌握詞匯。

三、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法

《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以交際為目的,以任務為基礎,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語言的交際本質,強化了語言交際運用的過程。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思路把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和探究發現以及語言交際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參與、體驗、思考、討論、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將科學理論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在詞匯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材中詞匯反映的不同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組織教學,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在訓練中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義。一般而言,詞匯教學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一)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實物、圖片、手勢、動作、表情等使學生建立形象思維,可大大提高記憶效果,這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

1.利用實物進行教學。主要用于實物名稱教學,如鐘表、杯子、蘋果、桔子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極容易準備且面積不大,便于攜帶。上課時,教師可一邊呈現物品一邊將單詞讀出、板書,將單詞的音、形、義一次性完成,既生動又形象。接著按照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方法套入一些句型“What''''sthis?It''''sa/an…”或“Ilike…verymuch”引導學生進行操練,強化學生對單詞音、形、義的統一意識。

2.利用掛圖、簡筆畫、課件等多媒體手段進行詞匯教學。對于那些不便于通過實物來進行教學的詞匯,如家庭成員、日期、天氣、動物等,可利用掛圖、簡筆畫或電教媒體,如何運用視學校實際條件而行。在條件較差的學校,可利用簡筆畫或掛圖來進行;在條件較好的學校,則可運用多媒體。通過這些教具,教師能輕易地將詞匯的意、形、義呈現給學生。

3.借助手勢、動作或表情進行教學。英語中有許多動詞,我們可通過手勢、動作、表情,使學生易于領會。如:sing、run、jump、swim等,教師可以邊做動作邊說出英語單詞,也可以請一些英語較好、領悟能力較強的學生按教師所示做動作,教師可先敘述,接著要求學生跟著單詞及句型:run-Heisrunning;jump-Heisjumping等等,教師并將動詞及相關句型板書,帶領學生操練熟悉詞匯。

(二)創造情景法

教師教詞匯應盡量避免單調地直接板書單詞到黑板上教學生認讀,要努力地創造情景,用創造情景法進行詞匯教學,把學生置于情景中學習掌握單詞。如教授地點名詞(如:hospital、station、cinema)時,教師可預先把地點名次分別簡單地畫在卡片或紙上,同時寫上單詞,上課時特定幾個學生上臺拿著。教師說:IwanttogotoBeijing.WheremustIgo?等等,并引導學生說出生詞station等,同時請拿著相應單詞的畫的學生向前跨步展現該詞的詞形、詞義?;蛘呤墙處熢O計一個情景,把兩組間的過道當作街道,那些拿著畫的學生為車站、醫院等地點,教師引導學生在這一特定情景里把單詞套入特定的句型中反復聯系,直至能靈活運用為止。

(三)對比教學法

詞匯教學的對比教學法可分為三種:一種是近(同)義詞對比,一種是反義(相對)詞對比,還有同音(異形)詞對比。同義詞對比:英語中大量的詞匯都有與其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利用同(近)義詞代換或對比的方法講授詞匯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glad-happy;enjoy-like等等,可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反義(相對)詞對比:對比反義詞或相對詞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聯系地記憶。如:Nowtheshopisopen.Itisn’tclosed.或Itisnotverycold.Itiswarm.這樣的對比不僅便于熟記,還能使單詞在句中一目了然,幫助學生準確地運用。同音異形詞對比:教師在教生詞時,可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同音詞板書出來。如:no-know,week-weak等等,區別這些詞書寫和意義上的不同,并分別用這些詞造句,促使學生深刻記憶,牢固掌握生詞的讀音、詞性、意義、拼寫。

(四)詞匯組織法

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教師可根據單詞按照一定的范疇進行組織、歸類,幫助學生發現記憶規律,利用詞匯組織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歸類組織法:即根據同類關系來將單詞歸類,教師先提出一個概括詞,讓學生將學過的屬于這一類的詞歸集起來。如,fruit:apple、banana、pearetc。這樣的歸類使分散的單詞集中起來,便于聯想和回憶。接近組織法:即根據接近聯想的原理,將兩個以上在空間和時間上很接近的印象聯系在一起,這樣只要想出一個,便會聯想和回憶出與之接近的一種印象來。如想到天體,就會想到star、sun、earth、moon,進而想到plane,spaceship,再聯想到astronaut、airman等等。

(五)英漢釋義法

這種方法包含英語釋義和漢語解釋。首先是用英語來解釋詞匯,鍛煉學生用英語想英語的思維能力。如:bank-aplaceforkeepingmoney等。其次是用漢語解釋詞義。英語教學中應盡量避免母語的使用。但遇到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詞匯時,如air、traffic等,用英語解釋可能中學生較難接受,此時教師可以直接用漢語解釋,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課堂時間,而且意思清晰明了。

(六)游戲、競賽法

青少年活潑、好強、好表現,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努力在英語課堂上為學生創造說和做的機會,使他們處于學習的主人地位。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把游戲搬進課堂,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而且能使學生整個身心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詞匯教學中常用的游戲方法有“找朋友”,“猜測游戲”、“單詞接龍”等;競賽的形式也有多種,如“看誰舉例多”、“看誰最快完成”等等。游戲、競賽可用于詞匯教學的各個環節,前面所介紹的幾種教法中也可將游戲或競賽滲透其中,但教師要注意合理控制時間,且要避免只追求趣味而忽略效果。

(七)單詞拼讀規則法

這種方法要建立在良好的語音基礎上。英語作為拼音文字,字母和讀音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讀音規則。教師在教學詞匯中應讓學生熟練掌握讀音規則,并通過大量的例句進行更直觀、形象的講解。如a在開音節中讀[ei]:name、cake、late等,引導學生利用讀音規則發音和記憶單詞。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單詞的能力。

(八)探索法

直接出示單詞教學生發音是大多數教師過去常用的方法,它只注重傳授知識本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認讀法”。在詞匯教學中也可以將它變為“探索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的規律。

下面是一個詞匯“bread”的教學實例。

T(teacher):DoyouknowhowtoreaditinEnglish?(Showingapictureofbread.)

S(students):No.

T:Pleasefindoutthewords(thatwehavelearned)with“ea”.

S:(Allthestudentsbegintothinkandfindoutthefollowingwords:tea,teacher,head,please,meat,…)

T:Nowpleasereadthemandtellmehowtopronounce“ea”ineachword.

S:tea[ti:],please[pli:z],meat[mi:t],head[hed],…

T:Oh,wonderful!Now,youknow,sometimeswemaypronounce“ea”[i:],butsometimeswemaypronounce“ea”[e].Here“ea”inbreadshouldbepronounced[e],thesameas“head”.

S:Ok,wecanreadit(bread)[bred].

采用“探索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了該單詞的讀音,掌握了讀音規則,還學會了思考以及尋求知識的方法。這種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自主地參與獲得探究能力。它是一種“探究式”的學習:它既重視結果又強調知識獲得的過程,既關注意義建構又注重應用。因此,它特別有利于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有效實施。

四、展望

 英語詞匯的教學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以上所述只是最常用和常見的幾種。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英語詞匯教學必須立足于時代和科學的發展,以一定的科學教學理論為依據,在實際中結合教學對象和教材的特點,設計出符合學生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滿足時展及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并不斷關注和學習新的教育動態,收集和吸取成功的范例,結合實際,創造出新穎實用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鶯,付麗萍.小學英語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王篤勤.小學英語教學法——導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第2篇

(1)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了解詞的構成,由已知的成分去分析詞的含義

現在中國的英語教育開展的很早,幾乎快達到剛會母語,就急著掌握第二外語的程度。從短期看,似乎這會有利于孩子盡快習慣第二外語,但是,這也無形的影響孩子對英語的討厭。一些城鎮地區也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開英語課程,很早就開始記憶單詞,如果記不住,就會被罰寫,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開始厭惡,但是又不會反抗,這種情緒會一直延續到初中,如果老師不采取一定的方法建立學習英語單詞的興趣,到高中時,這種厭學情緒就會爆發,很難建立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了。所以,作為一名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必須具備豐富語言學知識,充分運用構詞法來科學地指導學生。例如,單詞depressed在課文中出現時,我在教學中,不會直接說這是一個形容詞,它的意思是沮喪的,抑郁的,用來形容某個人的感受。而是從它的詞根“depress”來引導學生,然后將不同詞綴所表達的意思傳達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給這個詞根加上不同的詞綴,體驗詞匯的構成的樂趣。當學生加上-tion后綴時,就獲得一個名詞,表示壓抑,沮喪。加上-ing表示令人沮喪的。以此類推,多舉一些例子,學生就漸進掌握這些基本后綴,這樣既鞏固了基礎詞匯,又擴大了詞匯量。從根本上,解決提高詞匯量的問題。

(2)有助于記憶詞匯,建立詞匯關系網

記憶單詞應該是高中學生的困難之一。很多學校的高中生反應新課標的詞匯量太大,有的同學記得快,同時忘得也快,甚至有的同學根本記不住。這也就給學生學習英語詞匯帶來很大的困擾。通過對理論分析,在教學中常用的構詞法有:合成法、派生法、轉類法。基于這些構詞法,將教學中適合此方法的詞匯歸類,經過一段時間后,可以要求學生親自動手。不斷積累,建立自己的詞匯聯系。例如,學生知道詞根port可以作動詞用,意為“搬運”,同時她們又知道后綴———able(能夠);———e(r人或工具);前綴im———(向內);ex———(向外),學生就可以很快猜出下列一串新詞的詞義:porter(搬運工),portable(可以搬運的),impor(t進口),importe(r進口商),expor(t出口),exporte(r出口商)。經過這樣科學的學習詞匯,學生會探索出詞匯間的規律,詞與詞之間也建立起了聯系。(3)有助于學生對詞匯學習產生興趣,訓練學生深入和全面理解詞義的能力。詞根的含義也是相對固定的,所以掌握了詞根的含義也就掌握了詞匯的基本意義。例如,當學生掌握基本詞匯以后,也就是掌握了詞根的含義,當遇到以———tion,———ment結尾的單詞,學生們會很快的說出詞性和詞義。經過對構詞法的了解,教學過程中構詞法的運用,學生會漸漸建立對詞匯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詞匯量的提升,會不斷清掃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經過不斷的訓練,學生會全面理解詞義,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結論

第3篇

關鍵詞: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教學;聯想法

英語新教材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課程標準對詞匯的要求分了幾個等級。五級要求:理解和掌握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七級要求:學會使用2400~2500個單詞和300~4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八級要求: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的搭配。九級要求:學會使用4500個左右的單詞和一定數量的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

二十世紀末我國舊大綱的要求是1800~2300,現行的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在高中畢業時達到七、八級的詞匯量。而2009年高考詞匯要求由2008年的2000左右提高到2500個左右;對于合成,轉換,派生等常用詞匯更加重視;考查了在語境中綜合運用詞匯的能力,語篇中的生詞按考試大綱嚴格控制在3%以內。單項填空語言真實地道,語境完整可信,采用了一些以口語交際形式出現的語境化句子時代特征明顯,既有很強的典型性,有靈活多樣,所有這些題目中,詞匯起的作用功不可沒,出現了如recommend,reliable,access,adapt等。

單項中有八題考查詞義辨析,占40%。閱讀中還出現了新生代的詞匯如e-nose(電子鼻),也就是說,詞匯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凸顯重要性。作為一名長期奮戰在教學一線的農村高中英語教師,筆者在教學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尤其是詞匯教學,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前進。DavidWilkins在1972年就提出:Withoutgrammarverylittlecanbeconveyed.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

一、初高中銜接教學和激勵教學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了學生中的一些共同現象。因為我們學校的學生總體素質比較差,特別是英語。我們縣的招生政策是這樣的:第一批的學生是進寧海中學,第二批學生進知恩中學,第三批學生進柔石中學,最后這一批在普高線上的學生才輪到我們學校招生。總體上學生成績都不理想尤其是英語。

對于許多學生來說,英語正是那塊絆腳石,妨礙他們進入知恩及柔石中學。所以很多學生覺得學英語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尤其是詞匯。記好單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所以在聽寫英語單詞的時候,有時會出現老師在報一單詞,學生寫出的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另一個單詞。

這到底是為什么?最大的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讀音規則。這其實反映出學生在初中音標學習中,沒有真正理解掌握。所以在進行高中教學時,我們首先要進行初高中銜接教學:先進行音標教學,如48個音標如何發音,比如開音節,閉音節的規律,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及閉音節的發音,以期待學生能悟到一些規則,結合自己的基礎能在記憶單詞上得到些幫助。筆者認為根據音標來記憶單詞是一種最牢固準確的方法。

二、有效擴大學生詞匯量

在英語學習中需要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這時需要教師不斷地在原有的基礎上給學生拓展詞匯量,但又不能太多。這時筆者往往以某一單元的單詞為基礎,利用英語常見構詞法:合成法、派生法及轉換法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擴充。

三、充分利用課文

筆者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中的詞匯,在每一單元中會出現了大量常用的詞匯,因為現行高考中往往考查詞匯在特定語境中的運用。而我們的教材又是教育專家從大量的文章中精心選擇改編的,在這些文章中都體現了英語基本詞匯的運用。筆者往往要求學生在課文中劃下這些常用詞匯,并要求學生熟記這些詞組,熟讀課文。每一單元的閱讀筆者都要求學生背誦兩段,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四、充分利用合適的教學輔助資料

我們學習給學生訂了比較適合學生特點的資料,如《黃金講義》,《學英語》及讓學生自行購買英語字典如《高考必備》、《牛津字典》等等。如在《黃金講義》第四單元中,對turn進行了拓展了:turnon/off,turnup/down,turnto,turnagainst,turnout,turnover,turnaway,turnback。這本資料對于許多常用詞的同根詞進行拓展,如課文中用到了動詞succeed,《黃金講義》中就提到了success幾個常用的同根詞,名詞success,形容詞successful,副詞successfully,而這幾個詞的拼寫及詞性的誤用又是學生常犯的錯誤,需要教師時時提醒。

五、詞匯表達上中英文化差異和驚人巧合

教師平時在教學中應提醒學生注意中英表達詞匯的文化差異。如中文表達“吃了沒有?”英語為“Howareyou?”這兩者均為常見的打招呼時常見用語?!澳傻谜婧?!”“Youdidagoodjob.”“慢點走”“Takecare.”“我渾身上下摔得青一塊紫一塊”“I''''mblackandblueallover.”這里的blue不能解釋為常見的藍色,而為紫色。

六、科學記憶

我們也要教會學生要科學記憶,循序漸進,提高詞匯的學習效率,注意遺忘曲線,加強復習方法的指導。遺忘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明的遺忘曲線表明,在記憶后短期遺忘率相當高,而以后逐漸緩慢。所以教師應注意這種遺忘規律,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學生最大限地把新學的相關知識在腦海里建立牢固的聯系,盡可能減少所有知識“回生”。

因此復習是最有效的防止遺忘的辦法。可分為間時復習和過度學習。前者指講學的知識每隔一定時間復習一次,而過度學習是指學習者學完了所有規定的材料后繼續學習的情況。就單詞學習而言,必須過度學習,為了達到長期的記憶保持。所以對于單詞學習,教師應時時提醒學生經常性讀寫背,達到熟能生巧。

七、適當編制適合學生的詞匯練習

由于學生總體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所以應編制適應我們學生的練習。如筆者在教學高一必修二第二單元時,就根據課文內容編制了一段課文內容縮寫。同時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筆者利用《學英語》上的課文填空練習,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同時,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詞匯短語填寫,借此,可以讓學生初步學習詞匯短語在課文中的運用,并在學習完單詞短語后,布置相關練習,即根據括號里的單詞、單詞首字母或漢語提示,用單詞的正確形式完成句子。

八、利用brainstorm及聯想法學習鞏固新舊單詞

如筆者在將高一必修二第五單元及“Usinglanguage”中,就以文中的主角Freddy為例,問了學生一個問題:WhatwillcometoFreddywhenhehasbecomeafamoussinger?Justbrainstormwithyourclassmates.學生就能夠馬上聯想到以下單詞和短語:

fame,money,expensivecar,alotoffans,alargehouse,beautifulgirls,performancesonTVoratthetheatre,travelallovertheworld,fame,busy。而在這些單詞短語中,像fame,performances為新單詞,其它均為已學過的單詞短語。所以這種brainstorm方式對于學習使用詞匯很有幫助,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

英語的詞匯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文章就像房子,詞匯就像造房子的紅磚,沒有紅磚,房子是無法成形的。所以教師要進行積極有效的詞匯教學,把“房子”的基礎打好。

第4篇

關鍵詞: 詞匯 教學 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如果詞匯貧乏、同義含混,就會造出理解和表達的障礙。英語語言學家D.A.Wilkins曾說過:“由此看出,詞匯是語言的基礎,離開高效率的詞匯學習,知識技能的掌握便無從談起,交際能力的培養也將成為無源之水,外語教學也就無效益可言?!闭Z言學家柏林格曾說過:任何一個掌握了一門外語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外語學習的主要時間都是花在掌握這門語言的詞匯上面。由此可見,掌握大量的詞匯是學好外語的基礎和前提,而掌握大量的詞匯是大學生最大的難點,理所當然,詞匯教學成了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本文從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出發,指出了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一些問題,并且根據這些問題著重介紹了作者本人在課堂上進行詞匯教學的一些具體做法和實踐過程,以助于詞匯教學的交流。

一、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本人在幾年的英語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單詞的掌握很是費力,往往耗時很長,其結果卻未必盡如人意,所以詞匯問題亟待解決。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傳統教學法一直占有主導地位。教師和學生對詞匯在語言學習中所起的作用沒有足夠的認識,忽視了詞匯教學應該貫穿整個英語教學的始終,而把它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沒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本應該由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理解、思考、歸納和總結的詞匯或規律,都由教師完成了。教師只注意到自己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完全按照課本教單詞

在課堂教學中只教課本上出現的單詞,沒有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適度地擴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詞匯。適當擴大一點課外的相關內容、適當地引申,可以不斷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體現了因材施教的精神,讓學得好的學生多學一點。

3.詞匯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解單詞、學生記背單詞為主。這種單一、被動的教與學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造成惡性循環。

4.過度注重語法,忽略詞匯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過多地注重了語法和句型的講解和操練,從而忽略了詞匯的教學,認為單詞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讓他們課后自己去背,致使詞匯教學成了薄弱環節,學生的詞匯知識匱乏,不但記憶單詞的效率極低,而且連常用的詞匯的基本含義也掌握得不準確、不全面。

二、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法

針對以上出現的種種問題,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法,以期對以后的教學有所幫助。

1.詞匯教學要注意分清層次

“A University Grammar of English”的作者之一Quirk曾經指出:“我們的眼光……應該重點放在詞匯的共核上,該共核構成了任何英語語體――無論多么專業的語體的主要部分,不掌握詞匯的共核,對于任何語體來說,都無法達到比學舌水平稍好一點的流利程度?!庇⒄Z詞匯中不是所有的詞語都處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常用詞、基本詞、詞根雖然只占英語總詞量的極小部分,但它們在語言交際和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卻比其他詞的作用大、使用頻率高,適用范圍廣,幾乎被不同的人們所使用。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必須分清主次,把核心詞匯作為教學重點,選擇學生應該熟練掌握和運用的單詞進行重點解釋,先教那些有助于課文理解以及最常見的用法、常用的搭配,講解學生難以自學的內容,只有常用詞、高頻詞才需要徹底、深入地展示,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不同的活動來運用這些詞匯,培養學生對常用詞的敏感度,對于那些與漢語在意義和用法上差別不大的詞匯,盡量少講或不講,因為母語的正遷移可幫助學生輕松地掌握這類詞匯。

2.詞匯教學要注意詞語的習慣搭配

詞匯并不是靜止的單個詞語的總和,詞語是有生命的、是活動的,脫離搭配語境、上下文語境和語篇語境是無法掌握一個單詞的完整意義的。正如王文昌教授在《英語搭配大詞典》的前言中說的那樣:“掌握符合習慣的英語詞語搭配有助于非英語民族的人克服由于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錯誤,避免不舍習慣的類推,從而提高運用地道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苯處熡斜匾x擇典型例句引導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中各不相同的詞語習慣搭配進行比較,以避免機械地把漢語的搭配硬搬到英語中去。例如,英漢名詞搭配并不是一一對應的,漢語短語“一群人”、“一群魚”、“一群螞蟻”、“一群羊”、“一群?!?、“一群狼”在英語中分別是“a crowd of people”,“a school of fish”,“a swam of ants”,“a flock of sheep”,“a herd of cattle”,“a pack of wolves”。由此可見,在詞匯教學中詞語搭配知識的講授至關重要,它有助于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在詞匯教學中除了教學生單詞的音、形、義外,更重要的是講授詞語的習慣搭配知識。

3.詞匯教學要注意聯系新舊詞語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知識鏈是由一個個相互聯系的知識點組成的,每個知識點又把各種各樣的信息、概念連接起來,而且還分門別類,新知識只有在與人腦中原有的知識結構聯系起來,并歸入其中的某一類,才能被吸收、消化。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研究并找出新詞與舊詞在音、形、義上的聯系,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使新學詞匯和已學詞匯有機地連接起來,不是孤立地講授詞,提高單詞的重現率,這樣做既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益,又能很好地解決學生單詞記不住、學了新詞忘舊詞這個老大難問題。

聯系已學過的同義詞或近義詞,按同義關系、近義關系分類,將詞匯聯系成串,利用學生學過的詞或短語教授新單詞,例如教動詞view...as時,可利用學生學過的動詞think of...as,regard...as,consider...as等詞釋義,歸納整理學過的詞匯,這樣不僅使新詞有所依靠,同時也強化了舊詞,更重要的是,這種解釋詞義的手段,往往可以使學生對詞義的理解更明顯、生動,溫故知新,加深詞匯記憶。

4.詞匯教學要注意詞匯的文化內涵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只有理解英語詞匯的文化才可以全面地理解英語。認知語言學家認為,同一個詞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和不同的時代其原型意義并不一樣。據此看法,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注意傳授英語詞匯的文化背景,使學生學會從文化角度去理解詞義,切不可用漢語文化去理解英美文化現象,反之亦然。例如,英語中have something in one’s sleeve(胸有成竹),go Dutch(AA制)等反映了英美民族的思維模式。漢語中的“下?!保╬lunging into the sea of business),三個代表(the three representativeness)只有用直譯加注的方法才能使外國人充分理解。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講課時要注意跨文化知識的導入,許多有關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知識可以通過一些詞的講解,在不知不覺中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學生能較為深入地理解詞義,在潛移默化中駕馭詞匯。

5.詞匯教學要注意培養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英漢的思維模式是不一樣的,用漢語的思維去學習英語只能導致中式英語的出現。許多學生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只記憶單詞的漢語解釋,沒有完全樹立英語詞的詞義和用法不同于對應詞的漢語詞的觀念。長此以往就造成了用漢語思維去理解英語,生搬硬套,逐詞翻譯,在表達上出現了不少本地化的思維模式。例如,I very like English.(我很喜歡英語。)其根本原因就是對英語詞匯的用法掌握不夠,用漢語思維表達英語。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用英語理解英語的能力,盡量避免漢語思維的干擾,用地道的英語進行交際。

6.詞匯教學要注意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傳授學習方法。教師教學生的詞匯是有限的,但是把學習能力教給學生,學生將受益終生。因此,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懂得,英語詞匯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是在課本中,要鼓勵學生主動吸收生活中的英語詞匯,把課內和課外學習結合起來,融會貫通。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飲料Coca Cola(可口可樂)、Sprite(雪碧),其他一些常見的詞匯,如ATM(自動取款機)、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由此可見,學生在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就可以及時習得英語詞匯并加以運用。

三、結束語

總之,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既要避免以往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又要遵循教學原則,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靈活地傳授英語詞匯知識,講究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相信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掌握英語詞匯的效率及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必然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D.A.Wilkins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Edward Arnold,1972.

[2]Dwight Bolinger Aspects of Language(語言要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第5篇

論文摘要: 詞匯對語言能力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的發展?;诟呗殞W生的特點,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能力的目標,應該突出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用語法翻譯教學來夯實高職學生的的基礎,用交際教學法來提高他們的詞匯運用能力。兩種教學方法是互為補充的,兩者的有機結合對高職高專學生詞匯水平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一、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高層次的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規律。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高職高專學生參加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詞匯量要求分別是a級3400個,b級2500個。但由于高職高專學生入學起點較低,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較差;學習時間相對較短,學習任務重。僅靠學生在中學階段形成的認知策略來完成突然增大的這些詞匯任務有很大難度。而且很多教師只是單純地講解詞匯的詞義、拼寫及各種用法,把英語單詞和漢語意思籠統對應,缺乏對構詞法知識和詞的文化內涵的講解。由此而來,很多學生只能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依靠機械記憶的方法來背單詞,對詞匯的掌握無法熟練到能應用的程度。 

二、有關語法翻譯法、交際法研究 

1.對語法翻譯法的再認識 

長期以來,我國外語教學遠不能滿足國家發展的長期需要,社會各界對有關外語教學體制和教學方法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隨著語言學研究的日益成熟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語法翻譯法的認識逐漸變得客觀,語法翻譯法在當今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中確有其存在價值。主張采取交際法教學的學者們即使在反對犧牲了語言的運用而單純注重語言形式正確性的同時,也沒有全盤否定語法翻譯法。由于傳統的語法翻譯法存在局限性,因此,要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在堅持它的長處的基礎上,吸收包括交際法在內的一切符合我國教情學情的教學法的長處,擯棄其死記硬背、盲目灌輸等做法,使之適應變化的英語教學形勢,成為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 

2.交際法的誤區 

自20世紀70年代末交際教學法傳入中國語言教學界以來,對中國語言教學的思想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專家學者到普通教師都在積極探索交際教學法在外語教學中的運用問題。外語教學也逐漸由傳統的語法翻譯法轉向了交際教學法,使其成為我國外語教學中的主流教學法,課堂教學、教材編寫和測試考核都圍繞“交際”二字來做文章,“聽、說”在外語教學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鄭聲衡在《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評介》中提出,我們應該知道交際教學法首先是作為一種外語教學思想而不是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存在的,交際法的外語教學思想要求人們不能采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課堂教學。 

三.語法翻譯法和交際法結合應用于詞匯教學 

樊長榮(1999)在《外語教學中的折中主義》中指出,將交際教學法引進外語教學并不是否定語法翻譯法。片面地強調交際法無疑就排斥了語法教學勝外語教學中應有的地位,片面地強調語言使用的功能又忽視語言知識的系統性和整體功能。根據我國外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應該采取“綜合教學法”,不可偏激地推翻傳統的教學方法,也不可完全地“照搬照抄”交際教學法。應該在教學中,綜合使用交際教學法和語法翻譯法,使這兩種互補性很強的教學法的并存成為可能。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該把語言形式與語言功能的教學結合起來,滿足社會對學生外語應用能力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讓外語教學的方法達到最佳合理的狀態。 

作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選定一年級同專業的兩個高職班:一個為實驗班,一個為控制班。利用高考英語成績和前測成績分別證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在語言水平和詞匯能力方面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在一學期實驗過程中,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驗班采用語法翻譯法和交際法相結合的教學法,即在語言輸入階段主要進行教師控制、以講解為中心的語言輸入;在知識內化階段進行教師半控制、以準確為目的、以語言形式為中心的語言操練;而在語言輸出階段進行學生控制、以流利為目的、以語言意義為中心的語言練習。 

對調查及實驗結果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和討論之后,通過高考英語成績和前測成績發現: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語言水平和詞匯能力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在一學期的實驗后,通過后測成績分析實驗組的學生在詞匯能力方面,對照組的學生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由此得出結論:和單一的語法翻譯教學法相比,語法翻譯法和交際法相融合的方法在提高高職高專學生詞匯能力方面是有效的;在此基礎上,對今后的詞匯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教學啟示。 

參 考 文 獻 

[1] allen,e.d.and r.m.valette.classroom techniques:foreign language an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7. 

[2] alreck,p.l.and r.b.settle.the survey research handbook [m].homewood:mcgraw-hill,1985. 

[3] ausubel,d.p.learning 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m].toronto: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67. 

[4] 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rd edition [m].london:pearson hall regent,1994. 

[5] 韓寶成.外語教學科研中的統計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6] 何英玉,蔡金亭.應用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7] 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8] 魯子問,王篤勤.新編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06. 

第6篇

論文關鍵詞:語法翻譯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

 

1.引言

成為一個雙語者已經流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學習英語。只要有人學英語的地方就勢必有人教英語。眾所周知,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著根本性的地位,怎樣有效的傳授英語一直是眾多英語教學者試圖探尋的話題,而詞匯教學研究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枝。

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一直是頗受爭議的,但是與之相反的是,詞匯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似乎得到了較統一的認識,然而,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

2.詞音傳授

學生對詞匯掌握了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相應詞匯發音的好壞,所以教師必須對語音教學有足夠的重視。遇到新詞時,教師都需要傳授該詞的發音聽說教學法,可通過自身朗讀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借助播放磁帶或視頻的方式,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發音相關單詞。

語音傳授只是詞匯教學中的一部分,而詞匯教學的根本性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恰當正確地使用單詞,而這又得從始于單詞意思的掌握。

3.詞意教學

3.1 語法翻譯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GTM)

語法翻譯法始于十九世紀,是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的新名稱。此教學法以語法為中心,強調詞匯的記憶,注重文本的翻譯,進行大量的寫作練期刊目錄。語法教學法在二十世紀之交的語言教學方法改革中經受住了考驗,直到今日,此法還是教育機構所采用的標準語言教學手段。Prator 和 Celce-Murcia列出了語法教學法的主要特征,其中與詞匯教學聯系最緊密的是以下幾點:①課堂教學中以母語傳授為主,較少地應用目標語;②很多詞匯是單個列出來講解的;③用語法來講解構詞原理,以詞形變化和語音變化為中心。

在中國,英語是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的,根據①和②,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學主要是通過漢語來進行,并不怎么主動使用英語。換言之,英語教師在呈現新單詞的時候,給出單詞并直接把單詞翻譯成漢語(1是指這是本文所討論的第一種具體細化的詞匯教學法聽說教學法,下文中的2~8類同)。例如,單詞characteristic:教師先給出該單詞,并同時用中文告知意思為“特點,特征”(可能是直接讀出,可能是在黑板上寫出來,也可能是用屏幕呈現)。而根據③,又可以延伸出三種詞匯呈現法:用近義詞或同義詞來解釋意思,如用“regularly”來解釋“on aregular basis”;運用詞匯列,如用“fry,boil,bake,grill”來解釋“cook”;用構詞法或常見詞綴,如“achievement 和achieve”,“possible和impossible”

目前,語法教學法還是很受歡迎。很多語言教師還是在用這個方法來傳授新詞匯,因為此方法對于教師本身來說沒什么特殊的技能要求,但是,學生面對此方法往往表現出學習積極性不高。

3.2 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

實用語言學家,特別是Charles Berlitz,通過努力創立了現在所謂的直接教學法。該方法的基本前提是第二語言的習得要跟母語習得一樣:要有較多的口語交流;要自發的運用語言;不要在二語和母語間互譯;不(或幾乎不)分析語法規則。Richards和Rodgers總結了直接教學法的幾個基本原則,其中跟詞匯教學最有關系的兩個原則是:

表達具體概念的詞是通過演示、實物和圖片來傳授;表達抽象概念的詞是通過概念聯想的方式來傳授;

僅僅教授日常詞匯和句子。

具體地說,以直接教學法為基礎的詞匯教學法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種:①用畫圖片、圖表或地圖來表現單詞的意思聽說教學法,如單詞airplane,gear-box;②用實際物體來展現單詞意思,如單詞flowers,blackboard,basketball;③用做手勢或表演來呈現,如washingface,playing cards。

直接教學法非常地受歡迎,尤其是在私立學校里,該方法被更加廣泛的采用,因為私立學校里,教師很可能是外籍教師,學生有很高的積極性,很適合該教學法的要求。但是,受財政預算、教室大小、時間和教師背景的約束,直接教學法很難在公立學校中得以實施。

3.3 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 Method,ALM)

聽說教學法是以語言學和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結構語言學家從事于他們所謂的對各種語言的科學性的描述分析。教學方法研究者則把這種分析運用到了語言教學中(Fries 1945)。同時,行為主義者提出了學習條件和學習習慣形成模式,這兩者正好與聽說教學法的練習形式和模仿任務形成了完美的契合。

聽說教學法的特征中,與詞匯教學最有關的一點是:詞匯是嚴格限制在語境中,并從語境中得以學之核心期刊目錄。該法跟前面所討論的教學有所區別,它強調詞匯要在語境中得以傳授,不能單獨講解。

4.建議

不管采用何種教學方法聽說教學法,其目的都是提高教學效果。以下建議僅供外語教師們參考:

1)準備例句。例句最好是自己原創的,而不是直接從字典里抄來的,因為學生有時也會用字典查單詞,如果學生發現教師很多例子都是跟字典里一樣的話,學生就不愿再聽教師講解,他們會覺得,反正講的內容自己都能查的到,所以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2)請學生先來解釋單詞的意思,若學生的回答不是很到位的時候,教師可幫助并引導學生給出正確的意思。

3)考慮如何用相關的詞匯(如同義詞、近義詞等)來呈現單詞意思。

4)想想如何來確認學生是否理解。

5)思考該單詞會在何種生活實景中用到。也就是呈現一些相關單詞的生活實用案例,若能把新學的東西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參考文獻]

[1]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第7篇

關鍵詞:語法翻譯教學法 科技英語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a)-0218-01

科技英語一般指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科學著作、論文、教科書、科技報告和學術講演中所使用的英語,科技英語在許多國家已經成為現代英語的一個專門的新領域,涉及面廣,內容包羅萬象。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深入,科技英語越來越彰顯出其重要性,因此世界上許多大學都設立了相關專業。翻譯教學法融入科技英語教學,適合科技英語的自身特征,符合語言教學的原則和規律,有助于實現科技英語的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 科技英語的特點

科技英語主要是涉及數、理、化、醫、生、農、建筑、天文、電子機械等方面科技專業知識的英語科普文章,基本是書面語言,科技英語詞匯具有國際性,70%以上來自拉丁語、希臘語。詞匯意義比較專一、穩定,用直譯法、音譯法和半音半意法可準確表達科技新詞的科技內涵,多使用正式規范的書面動詞來替代具有同樣意義的口語化的動詞或動詞短語,大量地使用名詞和名詞詞組,大量使用非謂語動詞短語及分詞短語,經常使用縮略語。語法結構上,科技英語大量使用被動語態講述客觀現象,介紹科技成果,突出行為客體。用It作形式主語,替代后面that所引導的作為主句真正主語的從句,常用It作形式主語替代句子后面作真正主語的動詞不定式短語。常見包含兩個及兩個以上從句的長句用于表達科學理論、原理、規律、概述以及各事物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在語篇方面,主要通過詞匯銜接和邏輯銜接,詞匯重復出現可以減少語言在傳遞中產生的歧義,通過邏輯連接手段體現句子的語義聯系。科技文章一般由導言、正文和結論或結束語三部分組成。

2 語法翻譯教學法的發展

語法翻譯法又被稱為傳統法、古典法、舊式法(Old Method)、閱讀法、普魯士法(the Prussian Method)等,是外語教學中最古老、影響最遠的教學法體系。它的主要代表人物為奧朗多弗(H.Ollendorff)和雅科托(Jacotot)。最早的外語教學法起源于15~17世紀的拉丁語教學法,當時被稱作 “語法模仿法”。西歐一些國家在18~19世紀確定了翻譯法的教學地位,翻譯法非常重視語法教學,在當時被稱作“語法法”或“語法翻譯法”,因其繼承了拉丁語的傳統又被稱作“傳統法”。語法翻譯法的出現為“外語教學法”單獨作為一門學科奠定了歷史基礎。這種方法中翻譯既是教學目的,又是教學手段,通過母語教授外語、先分析語法、以翻譯為基本手段、然后把目的譯成本族語,主張兩種語言機械對比和逐詞逐句直譯。

3 語法翻譯教學法應用于科技英語教學的優勢

我國英語專家王宗炎認為:“學英語,必須懂得語法知識。不懂語法知識,聽英語、讀英語無法理解,說英語、寫英語更無從下手”。語法翻譯教學法應用于科技英語教學,學生通過系統學習語法,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目的語的理解,語法框架清晰,有助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確切地理解科技英語的抽象概念,抽象詞義和復雜的句子結構。通過母語和目的語的互譯與比較,了解兩種語言在語法結構上的異同,理解和掌握科技詞匯的用法,以及科技文寫作的常識,從而提升學生科技英語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4 語法翻譯教學法在科技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實例

為了介紹語法翻譯教學法在科技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本文選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英語科技文選》第一單元為例,詳細闡述其應用策略。

(1)教學內容和步驟安排。每單元分為A、B兩部分。A為精讀課文,B為泛讀課文。課文和語法材料的安排是先語法、后課文。每課課文后附有用母語詳細注釋的詞匯和詳細解釋的語法規則。

(2)以演繹法講授語法知識。先講詞匯構成、語法規則,分析句子成分,然后舉例說明,并讓學生練習和鞏固知識。如在這一課詞匯部分講授詞的派生,前綴anti-,mis-,ir-,un-,句子結構部分講句型“It+be+adj.+to do/that clause”“It +be+past participle.+that clause”??萍嘉捏w采用這種句型用以客觀表述某些事實。詞匯短語意義的學習采用同義詞、反義詞對照法。另外一個重要的語法項目是“表達原因“的方法,如Because,since,as,in view of the fact that,on account of the fact that,owing to the fact that,seeing that, because of,on account of,owing to,due to,This accounts for……,This explains why……,This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等。詳細講解之后學生要經過大量的練習掌握相應的語法知識。

(3)母語―― 目的語互譯。母語和目的語之間要逐字、逐句互譯?;プg是科技英語教學的基本方法,本文通過互譯,讓學生了解“the known,the unknown,the unknowable”,同時通過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檢查學生語法知識是否熟練掌握,改變教師單向灌輸的行為。雙語互譯,有助于學生兩種語言思維的靈活轉換。課后附有翻譯練習,先給出學生短語,并給出漢語句子要求學生翻譯。

(4)培養學生科技文閱讀、寫作和口語能力。主要方法有:單詞拼寫、單詞填空、造句、語法填空、句子排序、背誦課文、閱讀、寫作等。第一單元要有求生閱讀B:The West’s Debt to China,分析句子成分,英漢互譯。并通過寫讀后感、或縮寫原文等方法培養學生掌握科技文寫作的風格及方法。結合交際教學法,教師課堂上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講解語法知識,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強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第8篇

暗示教學法作為新式的教學方法是符合《標準》的理念的。暗示教學法是保加利亞專家洛扎諾夫首創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習者在愉悅的自我的內在環境和外在環境下,充分發揮大腦的潛能,快速有效地掌握語言。本文探求暗示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尋找《標準》與暗示教學法兩者的結合點,以便為暗示教學法在以后的實際教學應用提供實踐基礎。

[關鍵詞]暗示 詞匯 結合點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基本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對于詞匯的重要性,語言學家威爾金斯在《語言學與語言教學》(Wilkins,1976,128)曾說:“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威多森(Widdowson)也提出,在語言環境豐富的情況下,詞匯和語法的交際功能相比,詞匯是主要的,語法是次要的。只有在語境相對噴發貧乏的情況下,語法對語言的輸出和理解才起比較大的作用(轉引自Carter&McCarthy,1988)。黑尼斯(Hayness)和貝克(Baker)認為二語學習者最大的困難不是閱讀技巧,而是詞匯量不夠。由此可以看出,語法的作用是調節性的,與詞匯相比,它是服務于詞匯的,詞匯表達實際的意義,語法表達關系意義。也就是說,語言的學習就是詞匯的學習,詞匯的學習就是語言的學習。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就顯而易見了。

而教育部于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詞匯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體現在詞匯教學的“量”(掌握多少詞匯量)和“質”(掌握詞匯的深度)兩個方面(魏恒建,2007)。一方面,《標準》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顯著增加。如:八級目標要求學生應“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者固定搭配”,(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九級目標要求的詞匯量更是達到4500個;根據交際話題、場合和人際關系等相關因素選擇較為適當的詞語進行交流或是表達。另一方面,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新英語課程的內容與目標是:知識、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這充分體現了英語課程的目的是以素質教育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從《標準》的描述可以看出,英語教師的任務已經不僅僅是知識的講解和傳授,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英語老師的指導下,形成有效的語言學習策略以及積極的學習態度。所以適當的教學方法的運用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也是以《標準》為基點詳細介紹了暗示教學法在實際高中詞匯教學中的可行性。

暗示教學法(Suggestopedia)是由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G. Lozanov)于20世紀60年代創立意義的有別于常規教學的新方法。洛扎諾夫(1978)為暗示教學法下的定義是:“創造高度的動機,建立激發個人潛力的心理傾向,從學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角度出發,在學習的交流過程中,力求把各種無意識暗示因素組織起來?!睂嵤且环N把認知與情感、分析與綜合、意識與潛意識結合起來的教學法,主要運用音樂、言語、動作、眼神、環境等手段,建立無意識的心理傾向,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影響人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活動,是一種設法改變課堂氣氛,從而使學生放松的一種教學方法。此教學法主張通過心理、教育、藝術“三途徑”,遵循愉快、集中而不緊張,有意識和無意識相統一和開發潛力而不損害身心健康的“三原則”,靈活運用樹立權威、稚化、雙層交流、語調變化、節奏契合及假消極“六技術”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究其在實際的運用中要遵循的原則以及教學手段來說,暗示教學法無論對于學生還是老師都有其實施的可行性。本文在暗示教學法的框架下尋找與《標準》的結合點來探討其在實際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可行性。

暗示教學法是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遵循大腦兩半球協調統一、有意識與無意識協調統一等原則,通過各種暗示手段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達到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暗示教學法還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暗示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F如今對于詞匯教學方法的介紹都是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最終都是為了記單詞而記單詞,漸漸走入枯燥的盡頭,而暗示教學法則避免了這些單調乏味且效果很差的詞匯教學方法,將藝術手段和教學相結合,把學生的需要作為教學的重心,從學生學習的環境、情感需要和心理反應等層面出發的一種新穎的和個性化教學方法。本課題將暗示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的詞匯教學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實施各種暗示手段進行教學,與實際的詞匯教學情況相結合,建立愉快而不緊張的學習氛圍,致力構建和諧的課堂的環境,從而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的完整的暗示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新穎的教學方法,彌補了詞匯教學策略關于以學生心理暗示為主的教學方法空白。

首先,從《標準》可以看出進入高中時期,學生的詞匯量大增。作為學習英語學習的基本環節,怎樣做到“有效率”的詞匯教學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暗示教學法是學生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的需要。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師連珠炮似的提問和學生機械反應的課堂模式,暗示教學法是以學生的需求為主,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暗示”技巧為主創立一些英語學習的環境,然后結合暗示法中的音樂背景來激發學生的詞匯記憶能力等,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于開口,樂于實踐。

其次,暗示教學法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標準》規定:“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的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想象等能力”,這是英語詞匯學習的最終目的之一。其旨在改變那些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這是與暗示教學法的定義和原則都是不謀而合的。其中“暗示”是以間接、含蓄的方式向學生傳遞思想、觀念、意見、情感等信息,通過各種暗示手段來啟迪學生沿著指向進行思考。暗示的妙處在于其方式的藝術性和感染性,暗示手段新穎、有趣的,這一思考的過程也是“跌宕起伏”的,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暗示手段來創設一定的課堂教學背景,用變換的語調來調節朗讀詞匯,播放能夠強化學生記憶的音樂,這一過程需要學生集中的注意力、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活躍的思維以及超強的記憶力等,無形當中培養了他們這些能力。暗示教學法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的分數,還要使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最后,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活動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暗示教學法就是這種新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各種暗示手段來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通過言語、表情、手勢樹立學生對學習的信心,用變換的語調來調節授課內容的單調和枯燥,播放符合學生生命節奏的音樂強化學生的記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關于暗示教學法的實際效用,我們要注意的是:在選擇暗示教學手段的時要很慎重,否則就和預期的效果相背而馳。在移植和借鑒這種教學法時,我們應持慎重的態度,既不能過分夸大暗示教學的效果,也不必一概否定,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要把握其尺度。

[參考文獻]

[1]譚蕾(Tan Lei):“暗示教學法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探討”,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

[2]唐納德·舒斯特,查爾斯·格里頓:《輕松、高速、神奇——暗示速學法》,北京:新華出版社,1989。

[3]楊艷芬(Yang Yanfen):“暗示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4]《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5]Michael, McCarthy. Vocabul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第9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任務教學;形成性評價;環境工程專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1-0126-02

專業英語是四年制本科環境工程專業的限選課,它不僅僅是英語語言課程,更與環境工程專業知識密切相關,是一門為環境工程專業服務的語言應用課程,涉及體系龐大而復雜的專業知識,即專業英語=英語語言+專業知識。不同于基礎英語,在文體上主要表現為學術論文,一般包括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致謝和參考文獻等幾個固定的組成部分;在句法方面比較單一,主要是名詞化結構多、被動語句多、長句多、后置定語多;在詞匯方面,由專業術語、半科技詞匯和語言共核詞匯構成。為了客觀、嚴謹地陳述科學事實,專業術語多源出拉丁語和希臘語,由詞根(root)、前綴(prefix)、后綴(suffix)和連接元音(combining vowel)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派生而成。

目前,南昌航空大學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僅24學時。在短學時、多學生的教學環境里,如果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內容教學模式,必然出現“教師簡單講講、學生大概聽聽,課堂氣氛冷清”的現象。因此,探求更合理的教學模式,對課程進行全面改革,是完成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專業英語課程要求的唯一途徑。

一、基于任務教學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近年來,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已成為全球教育界關注的熱點。翻轉課堂是指通過顛倒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來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重新規劃的新型教學模式。換而言之,課堂時間主要用于知識的鞏固和討論,而知識的學習在于課下。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和提高學習效率,成為真正的解惑者。

所謂任務型教學,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創設一個個“任務”,根據每次的授課內容,為每個小組設置符合教學目標的研究任務。

綜上可知,課下任務的合理設計是現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前條件。任務的設計一定要與環境工程專業前沿緊密相關,又要依據授課對象的特點控制難度,課下任務過空過泛起不到語言應用的實際效果,任務過大過重不僅學生無法完成,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基于任務教學法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以提高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的授課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改革

(一)修改教學大綱

課程大綱主要包括授課對象、課程性質和地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習題要求、考核辦法和教材等7個方面的內容。本次課程改革圍繞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習題、考核辦法和教材等幾個部分做了大幅改動,如下頁表1所示。

改革后,專業詞匯和專業文獻的閱讀等課程基礎內容的學習將由課上轉至課下,考慮到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仍保留了難點內容精講,且將科技論文的翻譯與寫作等知識運用的內容放到了課堂討論環節。這種精講與任務式教學法的結合主要是通過實施任務,促進學生自身知識的重組與建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進行閱讀、語言積累和應用。

(二)修訂教材

結合專業特點和本校學生英語基礎,筆者曾在2010年自編了一本課程教材,內容主要涉及人與環境、生態學、大氣污染、水污染與廢水處理、固體廢物及其處理、噪聲及其影響和環境監測等7個專題的科普文章,以及科技論文的翻譯與寫作技巧的基礎知識。使用至今已近6年,部分專業知識略顯老舊。6年間環境工程專業的培養計劃幾度調整,課程學時由最初的40學時縮減至24學時,加上學生對專業詞匯掌握薄弱,在課程上占用了大量的時間進行詞匯講解,因此,根本無法按最初的設想將目標語言與主題內容整合在一起進行內容精講教學(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許多知識只能“蜻蜓點水”,一筆帶過。

本次課程改革,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以王立章等人編寫的《英漢環境科學與工程詞匯》字典為藍本,縮編專業必備詞匯,供學生課前自學,課上隨堂檢驗。另外,從國外各大數據庫的環境學科期刊,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Water Research”、“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 Material”、“Atmospheric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中選取難度適中的英文文章或部分內容,補充原教材人與環境、生態學、大氣污染、水污染與廢水處理、固體廢物及其處理、噪聲及其影響和環境監測等7個專題的閱讀材料,并做到每三年更新一次,與時俱進。

(三)設計課下任務

依據本科培養計劃,大學生在畢業論文期間需完成5000字的外文翻譯、撰寫畢業論文的英文標題與摘要。但大多數學生完成的作業質量不高,更有部分學生完全借助翻譯軟件應付了事。為此,筆者提前準備7個專題的30多篇閱讀材料,作為畢業論文環節外文翻譯的模擬材料,分別以不同的任務形式發給每位同學。由于學生英語水平差別較大,任務的設計采取個人任務與小組協作任務組合的形式,同時做好同學間的幫、扶、帶。標題和摘要的寫作是課程精講的內容,課后要求學生完成相關練習,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寫作水平。

普通高校的專業課程很難實現小班授課,課下練習產生的幾十份疑問根本無法在課堂討論環節完成。因此學生在完成課前自學后,可通過QQ群、微信群等網絡便捷平臺進行課前溝通討論,鞏固課下學習效果。

(四)課堂講解與討論教學

翻轉課堂將知識的學習轉入課下,課堂時間主要用于知識的鞏固和討論。因此,課堂第一步是測試學生每個專題的必備詞匯量和對專業英語基本語句表達方式的掌握程度,并依據學生水平進行分組。第二是針對學生在課下學習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講解科技論文寫作和翻譯技巧,主要包括:(1)翻譯簡史及專業英語翻譯基本要求;(2)專業英語中數字、符號、公式、化學反應式等的讀法;(3)英語科技論文的構成及投稿;(4)標題的翻譯;(5)摘要的寫作;(6)專業英語中常用句型的英漢互譯。

課堂討論主要是針對7個專題的閱讀材料展開。教師首先根據各組學生的英語水平,布置討論題目,討論結束后公開發表小組討論意見,以呈現課下學習和課內討論的結果。同時要求每位同學從7個專題的討論材料里選出部分章節,獨立完成3000字左右的外文翻譯,作為課程的期末大作業。

(五)建立形成性評價體系

采用任務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組織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實現了大學英語教育從應試教育向應用教育的轉變,學生課下練習和課內交流的頻率大幅度增加,因此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也不應采用“一考定分值”的形式。建立形成性評價體系有利于客觀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成績可由課內詞匯測試、課堂互動、隨堂報告和期末大作業等幾個部分,按2∶2∶2∶4的比例加權確定。

三、結語

專業詞匯是環境工程專業英語課程的基礎,語言的專業應用是課程的最終目標。任務式翻轉課堂教學法是將課程基礎和最終目標均以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課下預習和準備,專業詞匯通過隨堂測試檢驗,專業知識的語言應用在課堂精講與討論中進一步升華提煉,最終培養出符合時代特點的應用型本科人才,確保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延鵬,羅.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4,(28):187.

[2]陳春燕,朱天菊.翻轉課堂在專業英語中的探索[J].讀與寫雜志,2015,12(11):8-14.

[3]王桂蓮,等.工科類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14):262-263.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 97精品视频共享总站 | 久久久久久久99久久久毒国产 | 成人77777 | 免费国产成高清人在线视频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二区三区 | 9久久精品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久久精品中文 | 第十影院网 | 99热欧美 | 婷婷激情小说网 | 免费看片亚洲 |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视频 久久久 |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 |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 激情婷婷六月 | 男人私人影院免费看视频 |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 两性视频网站 | 青春草在线视频免费 | 天天摸天天插 | 五月激情在线 | 淫五月天| 国产亚洲女人久久久久久 | 韩国美女福利专区一区二区 | 成人伊人| 国产在线视频第一页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无法忍受电影完整版 | 120秒试看体验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不卡免费新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影在永久地址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视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色综合高清视频在线 | 奇米第四色首页 | 色五月激情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