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護士培訓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22 17:46:4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護士培訓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護士培訓論文

第1篇

1.1對象

以護理單元為最小抽樣單位,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新疆地區77家醫院的952名外科護士。納入標準: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的在崗外科護理人員。排除標準:抽樣醫院非本院的護理人員;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及病假、事假、產假者;外出進修學習的護理人員及實習生。

1.2方法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以30名符合條件的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進行預調查,問卷有效率為100%,重測信度系數為r為0.824,表明信度較好。問卷內容包括:(1)護士的基本情況:包括醫院等級、護士的族別、性別、擔任職務、已獲最高學歷、工作年限等;(2)護士培訓需求,對醫院培訓的滿意度、外科護士期望參加的培訓項目(有護理操作技能、優質護理服務、護理文書的書寫等共10個項目)(3)期望采取的培訓形式(1項或多項選擇)。采用現場發放問卷調查法,由課題組統一培訓的各病區護士長發放問卷,問卷使用統一的指導語,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調查對象以無記名方式獨立自愿填寫,均在半小時內填寫完,由護士長當場收回交課題組,課題組對問卷的完整性進行初步檢查,剔除不合格問卷。

1.3統計學處理

使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樣本資料的統計描述分別采用率、構成比、t檢驗、方差分析等統計學方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外科護士對培訓工作的滿意狀況

調查問卷調查了新疆地區77家醫院,共發放問卷960份,回收問卷952份,問卷回收率為99.20%,有效問卷952份,問卷有效率100%。952名外科護士對醫院目前所進行的護理培訓工作滿意者920名,占96.64%;不滿意者32名,占3.36%,總體狀況比較滿意。

2.2外科護士對培訓內容需求情況

10項培訓內容中排在前8位的依次是規章制度與護理流程、護理操作技能、優質護理服務、護理文書的書寫、護理質量、護士職業道德、護理基礎知識、禮儀服務意識與溝通。

2.3外科護士對培訓內容需求的比較

不同等級醫院的外科護士除了在護理管理知識、護理質量方面的需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其他方面需求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職務的外科護士,在規章制度與法規、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職稱外科護士,在護理基礎知識、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最高學歷外科護士,在護理新業務新技術、護理質量、護理安全與防范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工作年限外科護士,在護理基礎知識、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外科護士對培訓方式的選擇

外科護士認為綜合效果好的培訓方式排在前3位的是面授講座+臨床實踐+遠程講座、護理查房、面授講座。

3討論

3.1外科護士對醫院目前所進行的護理培訓工作總體狀況比較滿意

本調查顯示,新疆地區外科護士對醫院目前所進行的培訓工作滿意者占96.64%,不滿意者僅占3.36%,說明目前新疆地區各醫院對外科護士的培訓工作總體比較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醫院等級不同,外科護士對醫院培訓工作的滿意狀況不同,其原因為二級醫院的外科護士對目前醫院的培訓滿意度相對較低。二級醫院大部分為縣級醫院,對于一般的以及發病較急的外傷病人都會先送到縣級醫院,縣級醫院成了一級醫院和三級醫院的樞紐。近年來,國家援疆政策的實施,為縣級醫院配備了完善的醫療設備及環境,使得許多縣級醫院發展迅速。但是,縣級醫院的護理人員素質不高,很多護士的學歷都為中專或大專,又因外科患者一般起病急,發展速度快,使得外科護士應對困難。李瓊蘭等認為護理職能的轉變和護士角色多元化的發展,對在職護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護士培訓工作作為護士終身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已經成為優化護理隊伍知識結構、提高綜合技術技能的重要途徑。3.2規章制度與護理流程成為新疆地區外科護士最想參加的培訓項目本調查共10項培訓內容,根據選擇的頻次進行排序,發現新疆地區外科護士最想參加的培訓項目的是規章制度與護理流程,排在首位。入住于外科的病人常常病情急、病情變化較快,專科治療中本身難度大,預后差,病人家屬要求高,期望值大,一旦面對親人死亡時,往往心理承受力不足而極易引發糾紛,因而有高風險的特點。近年來,《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相繼出臺,人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和醫療行為的審視程度越來越高,而護士的法律保護意識相對滯后。醫護人員在工作中面臨的責任和風險也隨之增大,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規則,醫護人員必須在重視醫學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同時,強化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醫患間的行為規范和關系協調,這樣不但可以保證醫療服務質量,還可以有效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3.3不同條件外科護士對培訓內容的需求存在差異

本調查顯示,醫院等級不同,護士期望培訓的項目有所不同;不同職務的外科護士,在規章制度與法規、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職稱的外科護士,在護理基礎知識、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最高學歷的外科護士,護理新業務新技術、護理質量、護理安全與防范、護理管理知識方面的需求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外科護士,護理基礎知識、護理管理知識方面需求有所不同。提示醫院管理者應根據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等選擇培訓內容與形式,應多征求護士意見,減少培訓的盲目性,根據護士的情況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訓內容,保證護士的培訓需要。

3.4面授講座+臨床實踐+遠程講座被認為是最好的培訓方式

外科護士認為綜合效果最好的培訓方式是面授講座+臨床實踐+遠程講座(85.40%),參觀考察、遠程講座、自學所占培訓方式的比例較低。外科護理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實際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訓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術水平,增進臨床實際工作能力。

4結語

第2篇

1.1導師制:對每位到科的新護士采取一名帶教老師與1新護士構成“一對一”的全程導師培養帶教模式],時間為期半年,導師全面負責新護士培養期間的學習、工作、生活、思想教育等各方面情況,給予全方位指導。

1.2導師選擇:要求具備護師以上職稱,獲得醫院《護理師資培訓證書》,責任心強,專業知識豐富,操作規范。樂于承擔導師義務、為人師表、恪守職責。

1.3培訓方法:

①新護士和導師確定師生關系后由護士長統一下發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周期和總體要求。

②所有操作由科室指定帶教老師統一示教,要求新護士和導師一起觀摩,以便于提高日后的訓練效果;業務小講課由科室統一安排人員授課,導師檢查新護士聽課筆記。

③新護士操作考核每月1次,理論考核每季度1次,導師有提醒、督促、指導、陪練的責任,新護士考核優秀者導師有獎勵。④導師要督促新護士按時完成培訓內容,嚴格落實培訓計劃。

2考核及統計

采用理論、操作考試,科室綜合素質評價,問卷調查等方法進行考核,使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3結果

培訓后新護士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顯著提高,特別是優秀率高,理論90分以上優秀,操作95分以上優秀。培訓后新護士對護士職業的認知提高明顯。將既往5年培訓數據作為對照組比較,綜合素質評價、病人滿意率、新護士轉正考試通過率均提高。

4討論

4.1實行“導師制”可提高培訓效果: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是新護士根據班次有多名帶教老師,每一名帶教老師僅負責完成其帶教階段的基本僅限于工作的帶教任務,存在帶教連續性不夠、甚至有帶教盲點等可能性。一對一的導師制明確了導師的全程、全面負責性,即跟隨導師班次的工作模式,導師會定期與其溝通,了解工作、學習情況,根據既定的學習計劃,幫助新護士完成教學任務。導師制從培訓之初就公示了學習計劃,使得導師和新護士都非常明確學習目標和進程,且將激勵機制引入其中,激發了大家的競爭意識,這可能也是表1中出現了多個“優秀”的原因。由此可見,導師制帶教實現了培訓過程的連續、可控、良性競爭,提高了培訓效果。與培訓前比較P<0.05

4.2導師制培養模式有利于提高新護士職業認知,穩定護理隊伍:導師制使每一位新護士一進門就有了領路人,且從學習到生活,從工作思想,都有人管、有人問,護士有了強烈的歸屬感,從內心深處激發了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同時因為導師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貼心關懷都使她漸漸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堅定安心本職工作,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工作熱情,并立志為護理工作鞠躬盡瘁。

4.3導師制有利于實現教學相長:一方面,導師為了更好地承擔起“教”的責任,把自己的經驗和理念傳授給新護士,就需要不斷總結、深入思考,激勵自己想更高方向努力。另一方面,新護士的激情和對新事物的敏銳感知力對導師也是一種刺激和啟迪,使導師在培訓過程中感受到責任和壓力,盡力指導新護士做好每一件事,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5小結

第3篇

新護士進入療養院工作后,會有為期5周的專項培訓,如何在短短的5周時間里讓他們適應療養院的工作,并為后期的工作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如何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這些都需要對每個人的特點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在最初的1周時間里,我們通過進行軍事訓練、參觀各科室、參觀院館、組織文化娛樂活動等,使每一名新護士對療養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他們的性格特點、吃苦耐勞精神、個人特長、動手能力等在活動中得到彰顯,從而對每一名新護士的能力特點有一個初步的定位。

2培訓模式的設置

2.1培訓目標的設置

能力本位教育的培訓目標取向既具有“行為目標”取向,又具有“表現性目標”取向的特點[1]。行為目標旨在培養臨床崗位勝任力,表現性目標則注重培養自身的創造力,既可以滿足護理崗位的需求,又能夠尊重個人的特點,體現了個體間的差異性[2]。隨著多樣性軍事化任務的開展,療養院的保障任務也由單一性向多樣化轉型,根據不同科室臨床任務的差異,各科室護士的培訓目標除了共同打牢專業思想基礎、熟練掌握護理操作外,還要熟悉專科所需的相關知識、具備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等。

2.2培訓方法與內容

我們對新護士采取“總—分—總”的培訓模式,即先由護理部統一組織進行相關禮節禮貌、儀容儀表、規章制度、護理操作理論技能的講解、示范,可按前期對新護士的能力定位并結合工作科室進行人員分組。在統一的培訓過程中大家可以輪流擔任組長,對本組的總體培訓起到監督作用。結合各療養科室的保障任務不同,由科室分別制訂本科室的培訓內容,由護理部進行最終培訓內容的審核。干部療養科室重點進行療養工作流程、優質護理服務、健康教育等內容的培訓;特勤療養科室結合特勤的工作特殊性進行職業多發疾病的學習、特殊條件下的心理調適和特殊環境下的保健知識以及對特勤人員的獨立管理能力的學習;康復理療科室重點進行相關骨傷、腦卒中后遺癥等康復理療知識學習,能夠配合醫生、治療師完成對療養員的康復訓練工作;門診科室重點掌握體檢工作流程、常見疾病、多發疾病的緊急救治和處理。每組護士在科室工作的過程中,由科室進行專人帶教,培訓的過程中采取“六步問答法”[3]進行帶教,即詢問“什么是”“是不是”“是什么性質和類型”“是什么原因導致”“如何進行處理”“處理后結果怎樣”,從而使每一名新護士對不同問題都會有系統的認識。在護理技能的培訓過程中,可采取目前國外廣泛采取的“演示—分解—復述—展示”4步技能培訓法[4]。在培訓的過程中帶教教師可以根據新護士掌握的實際情況選取相關步驟進行針對性帶教,從而評估每名護士的各項能力水平和對各項培訓內容的掌握情況。

2.3培訓教師的選取

培訓教師的形象與個人素質對新護士的影響很大。我院嚴格制訂了培訓教師的選擇標準:(1)熱愛療養院護理工作、責任心強的護士;(2)院內護士等級評定為N2級以上的護士;(3)大專以上學歷,有院外進修培訓經歷的護士;(4)能夠獨立勝任本職工作崗位的護士。通過對培訓教師的嚴格篩選,從源頭上確保各項新護士的培訓計劃能夠落到實處。

2.4培訓考核

經過為期4周的集中培訓和科室分類培訓后,將對所有的培訓內容進行一次摸底考核,內容包括:(1)理論考核:理論知識、專業知識、人文知識、各類規章制度、專科工作要求等內容;(2)操作考核:基礎的護理操作技能考查;(3)實踐考核:實際工作中出現問題的應對與解決,通過一系列考核,了解新護士對培訓內容的掌握情況、對科室工作的適應情況。在考核的基礎上分別舉辦新護士、培訓教師、科室護士長不同層面的座談會,共同分析查找培訓過程中的利與弊,對每一名新護士再次進行能力特點的定位,對各臨床科室的培訓計劃進行不斷完善,以便探索更好的臨床工作方法,提高臨床科室的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

3培訓后效果評價

經過為期5周的臨床培訓,該模式得到了新護士和臨床科室培訓教師、護士長的一致好評。新護士可以結合個人的能力特點更快、更好地適應療養院的護理工作,掌握臨床科室工作中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增強個人單獨處理工作的能力;培訓教師通過對“六步問答法”和“四步技能培訓法”的應用,有利于個人專業素養的提升;護士長可以以培訓為切入點規范科室的日常工作,從而提高科室的全面管理水平。

4討論

能力本位教育能夠有效地提升療養院新護士的培訓水平,使其能夠盡快適應工作,完成角色轉化。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種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成人學習理論中明確指出成人的學習是一種自我引導的、自覺的行為,教師在成人學習中扮演的是激勵者而非內容的講授者[5-6]。我院實行的培訓模式為各臨床科室提供了明確的培訓目標,同時也鼓勵科室的護理管理者認真思考培訓工作中的問題,提高對新護士的培訓能力。

作者:白麗萍 董英芳 單位:臨潼療養院

參考文獻:

[1]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課程體系構建研究[D].重慶:第三軍醫大學,2012.

[2]楊潔,賈春玲,王秋,等.急診科護理專業實習生能力本位培訓模式的建立與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16(3):345-349.

[3]徐國英,牛小秀,王秋.運用“六步問答法”培養急診科實習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1):87-88.

[4]孫水英,林曉燕.高等醫學本科院校護生與職業院校專科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比較[J].護理研究,2015(4):1524-1526.

第4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4個專門科室抽取護理人員30名,4個科室分別為骨科,普外科,胸外科,皮膚外科。所有參與研究的護士均為女性,年齡為20~45歲,平均年齡(26±3.4)歲,學歷方面專科20人,本科10人。主管護師5人,初級護師15人,初級護士10人。工齡為1~20年,平均為(7±1.4)年。參與調研的4組護理人員在生理及學歷,經驗等一般情況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培訓目標

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及專業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是護理人員對操作更加規范,熟練及有良好的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加護理人員互相配合度。

1.2.2培訓方法

4組每組分配2至3個專科護士來進行指導教學,對每個護士進行詳細了解,對其所負責位置及工作情況進行調查后進行專業輔導,強化每個護理人員的對設備對儀器對器械的認知,熟練其應用與保養,并加強互相之間手術的配合,手術時進行指導,并進行專業知識講解,使護理人員對手術的輔助更加專科專業化。

1.2.3專業課的教學

①該專科的生理部位的解剖學的講解,及病例狀況下的改變。②專科的手術所需器械使用擺放及保養。③手術時護理人員之間的配合講解。④對突發事件的急救與應對,常用急救藥物的使用及不同程度下的用藥說明以及無搶救藥物時的代替手法說明。

1.2.4培訓后考核

在一年的培訓過程中由護士長與專科培訓護士組長分多次對該階段的培訓進行測試,如器械維護使用,應對措施方法,操作規范熟練度。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并經審核后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x-±s)代表。采用χ2檢驗比較計數資料,檢驗指標為0.05,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年資護理人員手術室操作考核

經過培訓調研后3年以內,3~5年,超過5年的護理人員手術操作考核評分分別為(89.1±3.9)、(93.2±3.7)、(96.3±3.1),均好于培訓前(82.4±4.2)、(87.9±3.2)、(91.1±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人員器械掌握程度、保養及應急能力考核

經過培訓調研所有年齡段護理人員經過專科培訓后其手術室器械掌握程度及保養知識(95.9±3.1)分,比培訓前(87.1±4.3)均有較大進步,前后比較差異較大,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第5篇

1.1方法

三組護理人員均采用一樣的復蘇模擬人進行心肺復蘇練習,圖片組使用科室自制的圖片指導進行練習,同時發放有關心肺復蘇的圖片手冊供護理人員參考閱讀。帶教老師由科室高年資、臨床經驗豐富、具有帶教經驗的護理人員擔任,護士自由結組練習,帶教老師從旁指導,糾正護士的錯誤行為光碟組使用分步光碟指導進行練習,采用多媒體碟片儀器播放有關心肺復蘇課件,練習時護士可依據自己的需求反復或重復進行畫面播放,帶教老師適時進行指導與點撥,幫助護士更好掌握心肺復蘇的要領。授課組主要通過帶教老師講解有關心肺復蘇的知識與技巧,然后組織護士在復蘇模擬人上演示,護士自由結組練習,帶教老師在一旁指導。

1.2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處理,使用t檢驗、方差進行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三組護士經過培訓后心肺復蘇術技能操作評分均明顯高于培訓前(P<0.05);以授課組使用講授互動練習法進行心肺復蘇培訓的技能操作得分最高,其余依次為光碟組、圖片組。

3討論

第6篇

本文作者:陸愛瓊工作單位:廣西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

邀請醫生參與培訓,分組訓練,各組人員不斷輪換角色,探討最佳配合方案,然后反復練習,直至考核合格,每天培訓Zh,共50次。評價方法由培訓考核小組進行培訓前、培訓后考核。理論考核培訓前后進行相同內容、相同難度急救理論知識測試。單項技術操作考核包含徒手心肺復蘇、緊急吸氧、簡易呼吸囊使用、緊急輸液、心電監護、吸痰六項急救操作技能,每項總分100分。考核分值為六項操作平均分,大于等于90分以上為合格。綜合能力考核根據模擬現場,山考核組提出險情,對護士的急救技術操作、搶救配合能力、應變能力、應急流程執行能力進行考核。根據《綜合考核測評標準》由培訓員、護理部技術操作考核人員及配合醫生點評打分,配合護士互評計的方式進行考核,總分100分。考核分值大于等于90分以上為合格。統計學方法采用Stata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培訓前后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業務學習從以前的一個人講:改變為現在人人參與,促進護士的主觀能動和創新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分階段培訓解決了科內訓練對象基礎理論及操作技能水平層次不均的矛盾,既能照顧低年資護士提高技術操作水平的迫切需要,又解決了中、高級護士急需掌握新業務、新技術操作能力的愿望,接受訓練后,低年資護士綜合素質明顯提高,急救意識明顯增強,急救配合能力大幅度提高,明確搶救流程,各層次護士均能有效配合搶救。整合操作演練將常見各種急重癥搶救流程中的所有項目和內容進行分析、評估,根據搶救中各項操作的輕重、緩急將原來的多個搶救流程整合為2一3個操作流程,形成新的護理路徑,進行培訓。如整合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急救護理路徑:A護士負責吸氧、吸痰、上呼吸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操作:B護士負責靜脈輸液、抽血、導尿術,及術前準備,C護士負責實施生命體征監測、心電監測、對外聯絡及書寫護理記錄。在培訓中及實際工作中,護士在操作前進行綜合評估,遵循操作原則和順序整合準備(擺放)物品,有計劃地實施護理技術操作(充分考慮先后緩急順序);減少護士反復評估患者、多次洗手(記錄)、來回走動準備物品的時間;同時對完成操作的時間有一定的約束,有利于護士時間觀念的形成。規范常見急重癥搶救程序,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培訓使護士的理論知識、單項護理操作操作水平以及對各種急救藥品、搶救儀器的熟悉程序明顯提高,通過情景模擬整合操作演練,使護士明確急救時各自崗位的準確定位和職責。保證急救時分工明確,團結合作,縮短搶救時間,成功率明顯提高。提高護士應變能力在實際工作中,當病人心臟驟停發生時,如果能早期準確判斷病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搶救成功率。國外有文獻報道;院內搶救成功率始終保持在15%左右,臨床護士常不能實行有效的復蘇。大量實踐證明:對心跳、呼吸驟停,如果4min內進行有效CPR,可能有50%的搶救成功率,超過6而n,成功率僅為4%,IOmin以上開始進行復蘇者,存活可能更小。對于危重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在最短時間內發現病情變化、及時救治,才能掌握搶救成功的關鍵。本結果表明:全科各階層護士經專科訓練后,各項急救技能及搶救綜合能力較訓練前有了顯著提高,故開展分階段培訓及模擬情景整合操作訓練在急診專科護士培訓中值得大力推廣運用。

第7篇

關鍵詞:互動;語文教師;培訓;互動式教學;

中國分類號:G451

引言:互動式語文教學不僅具有現代教育思想,還能有效的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短板。面對語文教學改革的冷峻現實,我們力圖以新課標探究式新理念為指導,在教學活動中開展互動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發揮教師的主要作用,也能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因此,能夠把握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師需求量也日趨加大,互動式語文教師的培訓勢在必行。傳統的培訓最主要的目的是對知識的移植,復制,而互動式培訓則指向個人素質和內涵的全面提高,特別是注重參與的過程和教學雙方的互動交流,從而使受訓者感受到新課程改革所追求的新理念,并在他們自己今后的教學方法中運用新方法,融入新理念,以實現培訓的最終目的。

一、在語文教學中培養互動式教師的必要性

在二十一世紀全國素質教育的推行與普及下,教師的個人素養和內涵是極為重要的,也就是說,教師的個人成長和專業上的發展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并建立起新型的教師培訓模式已然受到全國教師教育工作的廣泛關注。語文學科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一個語文能力差的人絕對不可能學好別的任何一門學科;而在其他學科中學習成績鶴立雞群的,一般來說,必定要有相當不錯的語文基礎。當學生結束九年義務教育,走上社會或是繼續深造時,語文水平之高下,對他人生的新階段會有更深遠的影響。“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語文”在每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把語文學習僅僅局限于課堂和課本是根本行不通的。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其漸進性,新課標改革下的語文教學更側重于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

新時代的教育改革提倡教師角色的轉變,同時也鼓勵學生改變原有的學習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師徒的關系是不可侵犯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課堂上學生必須無條件地要接受教師對知識的灌輸,教師傳授的知識是權威且不可質疑的,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互動式的教學理念的重點就在于營造多邊互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并且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的角色由教學中的權威者轉換成了學生對語文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引導者,這樣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對語文的主動性和求知欲,從而達到了提高教學成果的教學目的。互動式教師在與學生的溝通對話中調整教與學的平衡,使教學雙方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實現共同的進步和發展。

二、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互動式教學的方式

在語文教學中,作為新型的互動式語文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靈活運用不同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如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展開教學雙方的互動,主題作為互動教學的中心點,課堂上所有的教學思維都圍繞其展開,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利于達成教學目的。其方法一般為提出主題內容(可是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章)――讓學生活躍的提出與主題有關的各種問題――思考并討論問題――尋找答案(可以無標準答案)――歸納總結。這種方法教育主題明確,條理明晰,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探討的積極性,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有時學生所提出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控制性,可能對教學進程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要解決這一點需要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力。另外,也可以剖析經典文章從而展開教學雙方的互動。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現經典文章,請學生廣泛思辨并嘗試提出對文章發展方向的新思路,抓住重點、熱點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為理論知識。一般程序為經典文章解說――設置懸念――讓學生提出新的思路與想法――剖析方案――理論學習。這種方法直觀具體,生動形象,自由度大,可以使學生印象深刻并使課堂氣氛活躍。缺點是理論性學習不夠系統,需要教師在課后及時補充。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互動式教學時,首先應優化教學組織環節,講好開頭和結尾幾分鐘,用提問式開頭,小結式結尾,在講授環節中教師應抓住教材的重點問題,精確地講解,巧妙地傳授,創造性地展示知識美,要對教學內容做好教法加工,努力提示知識的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學到的是活的理論、活的方式,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促進知識與能力的協同提高。同時,注意反饋環節,及時查缺補漏,調整教學法對策與進程,這樣,使教學富于探索性、激勵性和創造性。

三、在成人教育中的互動式語文教師培訓

成人學習者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知識基礎,也就是說在成人教育中的教師培訓需要培訓者首先尊重和了解他們原有的社會經驗和知識基礎,引導他們表達自己,通過平等民主的方式討論出適合他們的培訓內容,使他們在教師培訓中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在語文教師的培訓中這樣的尊重更顯重要,因為培訓者和受訓教師的語文知識都有鮮明的主觀性特征,這就導致不同的人對相同文本的感悟呈現差異性。互動式語文教師培訓能夠促進教學雙方甚至受教者之間的積極互動,相互交流,共同成長。語文課程的特點決定了互動式語文培訓設計更應該與教育教學時間靠攏,以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標,而非再去探討一些枯燥的學術理論。在語文教師培訓中,多方的互動能夠促進對文本內涵更深層次的解讀,因為閱讀者交流的越深入,對文本的解讀才能越接近真實。

四、結語

素質教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為未來培養人才的事業。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抱著對教育事業和自身負責的精神,積極參與新教學模式的互動培訓,為語文新課標改革的順利實施做好充分準備。互動式語文教師培訓的理念新穎超前,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深入分析并一一克服。但任何的教學模式能夠發揮作用都要依靠一定的條件,沒有最優也沒有最劣,我們要探討的是哪一種模式針對什么目標可以取得什么效果,不驕不躁,不斷充電,爭取做到最好。

參考文獻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0.

[2]林健,互動式教師教育模式初探.[J]陜西: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4.12.

[3]徐忠明,互動式語文教師培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10.

[4]俞國良,教師信念及其對教師培養的意義.教育研究,2000(5).

[5]白彥茹,終身學習與教師培訓.比較教育研究,2002(7).

第8篇

2013年12月~2014年1月根據318名學員留底的郵箱聯系方式,進行實名問卷調查,1周內未回復者采用電話聯系調查,調查者向各學員承諾本研究對其工作無傷害性及自愿原則,并詳細告知問卷填寫方法。本次發放問卷318份,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回收率為94.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

2討論

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使護士的能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本次調查中11.67%的專科護士在培訓后擔任了護士長職務。通過調查分析后認為,手術室安全、質量等管理類培訓課程為其提供了系統的管理知識培訓,提升了現代手術室管理理念,綜合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為走上管理崗位打下基礎。專科培訓后更多的人員成為業務骨干,擔任專業組長和帶教老師,在臨床帶教中發揮重要作用。本調查顯示,專業技術類的培訓課程與操作訓練使工作能力相對培訓前有明顯提高,管理者和同事的認可使其得到更多職業發展空間。培訓后專科護士也開始注重自己科研能力和論文水平的培養,通過報刊、網絡等不同途徑自主學習,查閱文獻資料,科研能力明顯增強,論文數量和質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次調查中,92.0%的專科護士常查閱專業資料,重視自身發展,76.67%的專科護士開始嘗試論文的寫作,并在護理期刊上發表。她們認為專業課程的系統講解和實習醫院濃厚的科研氛圍開拓了科研視野,培訓期間“小講課”與論文寫作訓練更拓展了論文寫作思維和方向。手術室專科護士的培養目標是經過系統化的理論和實踐的職業培訓,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并能熟練運用專科護理知識和技術,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化服務[3]。四川省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基地依照中華護理學會手術室專科培訓的思路,針對地方醫院特點和條件設置培訓課程,在加強基礎知識和技能操作培訓前提下,•6•臨床護理雜志2015年4月第14卷第2期循序漸進地培養學員的護理管理意識和學術科研思維,并在臨床實習中感受先進的護理管理模式和護理前沿動態,從而有利于培養高度專業化和一專多能的現代手術室護士[4]。由于個別醫院制度的缺陷和管理層的重視程度差異,部分專科護士培訓后從事工作崗位較前無明顯變化,并未擔任專業組長成為專業發展的骨干和中堅力量,也未有參與手術室護理教學與培訓,不能體現專科護士的優勢力量。在本次調查中,19.0%的專科護士反應,培訓后在工作崗位和領導重視程度等方面較前沒有變化,與黑龍江省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效果調查分析結論具有共同特點[5]。專科護士對沒有變化的工作現狀感到不滿意,對培訓的價值產生懷疑,培訓后的雄心壯志與激情沒有得到很好發揮。同時,有10名專科護士離開手術室護理崗位,失去了參加培訓的直接意義和價值。學員培訓后回到所在醫院除了個人能力得到提高外,并未在手術室專業工作崗位中體現專科護士的價值與優勢,這是值得護理學會和醫院管理層重視和反思的問題。

3展望

第9篇

【關鍵詞】全日制本科護士;網絡資源;護理信息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護理網絡資源不斷得以豐富和發展,并為推進護理學的進步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但是由于受客觀條件、閱讀習慣和知識結構的限制,護理人員在利用網絡獲取護理信息資源的過程中碰到了一些困難。為幫助全日制本科護士認清自身通過網絡獲取護理信息資源方面的缺陷,2011年3月筆者對某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的99名全日制本科護士進行了有關利用網絡護理信息資源的問卷調查和分析,以期了解現狀并提出建議,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某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的99名全日制本科護士(以下簡稱為本科護士),其中,男性7名,女性92名,年齡在21-40歲(26.6±3.1歲)。工齡0.5-14年,主管護師9名,護師73名,護士17名。在99名本科護士中,29人通過省一級計算機等級考試,21人通過省二級計算機等級考試,37人通過國家二級及以上計算機等級考試,12人未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其中,38人通過英語CET-4考試,48人通過英語CET-4考試,13人未參加英語等級考試。

1.2調查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網絡護理信息資源利用情況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為保證問卷的有效性,進行30人的預調查,結合預調查結果,對問卷進行修改,經專家審定后,確立最終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畢業學校、畢業時間、工作年限、職稱、計算機、英語水平等);一般網絡利用情況、院內網絡利用情況、專業信息獲取途徑及影響和制約查找和利用網絡護理信息資源的因素等。共24道題目:單選18題,多選4題。由專人負責問卷的發放,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言進行解釋,以無記名的方式,遵循自愿原則,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問卷。共發放11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99份,有效回收率90%。

1.3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1.5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采用統計描述性分析及檢驗。

2結果

2.1本科護士獲取護理信息的能力

2.1.1本科護士一般網絡資源利用情況對99名本科護士一般搜索引擎利用情況的調查發現,85人經常用搜索引擎,占85.86%;47人接受過相關培訓,占47.47%;57人每天平均上網時間在1-3小時,占57.57%;上網主要是瀏覽各種信息為主,其次為看電影玩游戲、與朋友交流,而占據上網時間最長的是影音,其次才是獲取學習資料。另外,在對99名本科護士院內網利用情況調查中發現,63人經常瀏覽醫院首頁,占63.64%,20人偶爾瀏覽,占20.2%,16人總是瀏覽醫院首頁,占16.16%;9人瀏覽醫學科研,占9.1%,10人瀏覽護理園地,占10.1%,20人瀏覽院內新聞,占20.2%,60人登陸院內辦公系統,占60.6%,其中49人在辦公系統中瀏覽最多的是內部郵件和公告通知。

2.1.2本科護士使用專業網絡資源情況在遇到專業問題時,43人通過圖書館獲取,占43.43%;54人通過網絡搜索引擎或數字化圖書館中的數據庫獲取,占54.55%,其中主要還是依靠一般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83人,83.84%),其次是院內數字化圖書館中的數據庫。

2.2本科護士使用網絡資源影響因素分析

2.2.1職稱對本科護士使用網絡資源影響見表1。

由表1可見:不同職稱的本科護士的網絡資源利用情況存在差異,其中護師的一般網絡使用、圖書館使用及論文寫作方面與主管護師和護士存在顯著差異。

2.2.2英語水平對本科護士使用網絡資源影響見表2。

由表2可見:不同英語水平的本科護士的網絡資源利用情況存在差異。其中,英語未過級的本科護士在一般網絡使用、院內數字圖書館的使用、以及論文寫作方與通過CET-4/6級者存在顯著差異。

2.2.3論文撰寫對本科護士一般用網使用及院內圖書館使用情況的影響見表3。

由表3示:撰寫過論文的本科護士在一般網絡使用與院內圖書館的使用方面存在差異,可見論文撰寫對本科護士一般用網情況及院內圖書館使用情況有影響。

2.2.4本科護士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難調查顯示:本科護士認為查找和利用網絡護理信息資源的最大困難依次為缺乏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53人,53.54%),沒有時間(50人,50.51%),缺乏檢索知識(47人,47.47%),缺乏提煉信息的能力(33人,33.33%)。

3討論

3.1本科護士缺乏使用專業搜索引擎的能力85.86%本科護士每次上網都會用到百度、搜狐、Google等搜索引擎,其中有76.77%本科護士最常用到是百度。可見,大部分的本科護士常用普通搜索引擎,而對于專業搜索引擎幾乎很少用到,但專業搜索引擎對護理人員獲取網絡護理信息資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員為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需要,應具備選擇合適的專業信息檢索系統、構造或執行有效的檢索路徑、優化檢索策略和聯機檢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獲得需要以信息檢索知識為依托,以熟練的網絡技能為基礎。因此本科護士使用專業搜索引擎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3.2不同職稱的本科護士獲取網絡信息資源的能力存在差異當今,利用計算機進行文獻檢索能幫助我們迅速有效地查閱信息,節約時間,減少盲目性[2]。表1示:護師與主管護師在一般網絡使用、每天上網時間、圖書館使用、以及論文寫作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職稱為護師的本科護士無論是平時的網絡使用情況、院內網圖書館利用情況、還是科研性論文的撰寫方面,都比主管護師的利用度高,并且獲取網絡信息資源的能力強。這可能與本科護士的計算機水平較高有關,計算機水平的高低對網絡資源的使用、信息資源的獲取及專業搜索引擎的使用等都有一定得影響。本次調查的73名護師中,17人(17.17%)通過省一級,12人(12.12%)通過省二級,26個(26.26%)通過國家二級,僅有2人(2.02%)未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而9名主管護師中,3人(3.03%)通過省一級,1人(1.01%)通過省二級,5人(5.05%)未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雖然,職稱為護師的本科護士獲取網絡信息資源的能力與主管護師存在差異性,但對于本科護士群體來講,獲取網絡資源信息資源的能力仍存在不足,本科護士利用網絡資源獲取護理信息仍然是一個有待于開發、挖掘的領域[3]。

3.3不同英語水平的本科護士利用網絡獲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異表2結果示:不同英語水平的本科護士利用網絡獲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異,其中英語未通過級的本科護士在一般網絡使用情況、院內數字圖書館的使用、以及論文寫作方與通過CET-4/6級者存在顯著差異。英語未通過級平時偶爾會用到一般的網絡搜索引擎,每天上網時間大部分在1小時以內或甚至不使用,利用院內網圖書館搜索相關專業信息更是少之又少,對于科研性論文的撰寫也是幾乎沒有。這或許與個人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及信息素質有關。

3.4論文撰寫是影響本科護士一般用網情況及院內圖書館使用情況的重要因素表3結果示:撰寫過綜述或科研性論文的本科護士在一般用網情況及院內圖書館使用情況方面與未撰寫過綜述或科研性論文的本科護士存在差異,可見,本科護士論文撰寫情況影響其一般用網情況及院內圖書館使用情況,撰寫過綜述或科研性論文的本科護士一般搜索引擎及院內數字化圖書館專業相關數據庫的使用頻率高,專業信息獲取能力較好。為提高本科護士的網絡信息及專業信息獲取能力,應給予相應的政策,鼓勵本科護士積極撰寫綜述或科研性論文。

3.5信息素質能力缺乏是本科護士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難調查結果顯示,本科護士認為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難為缺乏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53人,53.54%),沒有時間(50人,50.51%),缺乏檢索知識(47人,47.47%),缺乏提煉信息的能力(33人,33.33%)。目前我國的護理教育課程體系中雖對本科生開設文獻檢索或計算機信息檢索教育,但理論多,實踐少,實踐教學局限于利用書本型醫學檢索工具查閱所需文獻的技能培訓,忽視了信息分析、處理、傳播以及從其他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尚未實現由檢索型向信息能力型的轉變,造成本科護士不會主動、敏銳地捕捉信息,缺乏提煉、分析、處理、傳播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另外,大多數本科護士都位于臨床工作的第一線,工作任務繁重,夜班頻繁,超負荷的工作使他們很難有自由支配的時間與精力去查找和利用信息。除此之外有的領導認為本科護士已具備科研能力,不重視畢業后繼續教育,且無具體的目標管理制度,本科護士的信息查找和利用信息[4]。

4對策

4.1進一步提高計算機及英語水平,為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打下基礎針對護理人員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定期舉辦各個層次的計算機學習班,建立醫院計算機局域網與廣域網連接,為實理護理信息交流打下基礎[5]同時普及計算機教育及網絡知識教育,要求本科護士熟練掌握專業搜索引擎。鼓勵護理人員通過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加強外語應用能力,如醫院每周開設英語學習課,聘請外教授課,鼓勵本科護士積極參加,提高專業英語水平,有助于提高外文文獻的閱讀。圖書館可購買適應護理人員學習的國內外護理專業刊物。鼓勵本科護士積極參加科研成果報告會、展示會和國內外學術交流會。

4.2培訓信息檢索技能及信息加工技巧,拓寬利用網絡資源獲取信息的途徑利用醫院局域網的資源建立護理學習網站,在網站上列出國內外常用的護理網站的IP地址、文獻檢索知識、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最新的網絡信息資源,節省臨床護理人員的學習和文獻查閱的時間。定期舉辦文獻檢索培訓班,介紹護理文獻檢索知識和技能等,使之針對不同研究目的選擇合適的信息檢索系統、檢索工具。在培訓過程中注重講授與演示結合,改變以往理論與實踐脫離的狀況,逐步提高護理人員分析、鑒別、利用信息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華清.從讀者獲取信息能力的現狀談信息能力的培養[J].現代情報,2004(1):155-157.

[2]王玲,張超,廖曉斌.等.加強護理人員信息獲取及利用能力的主要途徑[J].醫學信息,2005,18(11):1491-1492.

[3]石霞,劉玉玲,封錫玲.護理人員獲取網絡資源信息的能力調查[J].護理研究,2008,23(2).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免费 | 国产门事件在线 | 国产偷久久 | 青草视频网 | 国产片欧美片亚洲片久久综合 | 国产成人一级 | 97在线免费看视频 |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五月花在线视频 |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奇米首页777|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日本天堂在线 | 久久国产夜色精品噜噜亚洲a | 狠狠天天|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999国产精品亚洲77777 | 欧美色域|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免费在线观看a级毛片 | 九七影院97理论片 | 生化危机5高清免费收看 | 久久免费香蕉视频 |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 日韩不卡高清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51香蕉视频 | 五月婷婷激情小说 | 福利在线视频一区热舞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 亚洲精品性夜夜夜 | 高清国产性色视频在线 | 色婷婷中文字幕在线一区天堂 |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亚洲另类 | 狠狠欧美| 精品手机在线 |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