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數字化發展模式優選九篇

時間:2023-10-08 15:33:47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數字化發展模式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數字化發展模式

第1篇

1.基層醫院放射科現狀

在我國基層醫院,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基層醫院放射科中,普遍存在設備陳舊、簡陋、檔次低下等現象。一般僅有1~2臺常規X線機、透視X線機、一臺CT機、1~2臺洗片機,很少有MR、DSA等大型醫療設備。所從事的基本上是常規X線檢查和普通CT掃描檢查。這些醫院如果一次性更新數字化設備則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這對目前尚處于發展中的基層醫院來說是不現實的。怎樣利用現有設備,結合醫院具體實際,通過簡單途徑實現有效的放射數字化,是擺在基層醫院放射科的現實問題。

2.放射科數字化優勢

由于采用數字技術,動態范圍廣,有很寬的曝光寬容度,因而允許投照技術誤差,即使一些曝光條件難以掌握的部位,也能獲得很好的影像,數字化圖像最突出的優點是分辨率高,圖像清晰、細膩,可以根據臨床需要進行各種圖像后處理,如圖像濾波,窗寬窗位調節、放大漫游、圖像拼接以及長度、面積測量等豐富的功能,為影像診斷中的細節觀察、前后對比、定量分析提供技術支持。數字化X線成像比傳統膠片成像所需的X射線劑量要少,因而它能用較低的X線劑量得到高清晰的圖像,從而減輕X射線對病人及醫護人員的輻射危害。同時,由于它改變了已往傳統的膠片攝影方法,使醫院放射科取消原來的膠片管理方式,而采用計算機無片化檔案管理,可節省大量的資金和場地,并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數字化X線影像的出現,結束了X線圖像不能數字傳輸的歷史,為醫院進行遠程專家會診和網上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3.數字化放射設備

3.1 計算機X線攝影系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由日本富士公司于七十年代研制,八十年代推出,九十年代上市的數字化攝影系統。它是將X線攝照的影像信息以潛影的形式記錄在影像板(image plate,IP)上,經激光掃描儀讀出IP板上的潛影,并轉換成數字信號傳入計算機作圖像處理形成高清晰度的放射影像的數字化設備,CR的關鍵構件是可以重復使用幾萬次的IP板,取代原始的X線膠片,具有費用相對低廉、使用靈活、移動性強,多臺X線機可同時使用,無需改變現有設備,對傳統工作流程修改小,投入少,圖像清晰等優點[2]。其缺點是對效率提升不太高。但是,基層醫院檢查流量小,所以引進CR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3.2 數字X線攝影系統(Digital Radiography,DR),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平板薄膜晶體管(TFT)或電荷藕荷裝置(CCD)和X線吸收器共同完成對含有人體解剖和病理特征的X線信息的抓取并生成數字圖像。與CR比較,DR分辨率更高,成像速度更快,能極大的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但價格昂貴,不能兼容現有X光機,且其養護、維修等后續費用較高[3] 。

3.3 PACS/RIS系統 醫學影像存檔與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和放射信息管理系統(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是隨著數字成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進步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旨在全面解決醫學影像的獲取、顯示、存儲、傳輸和管理以及放射信息管理的綜合系統。它主要分為醫學圖像獲取、大容量數據存儲、圖像顯示和處理、數據庫管理、放射信息管理及高速網絡傳輸系統,所以說PACS/RIS是傳統醫學影像技術、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和通訊技術相結合的新生事物。其核心組件有服務器、登記及圖像報告工作站及網絡系統。

3.4 激光膠片打印機 醫用激光膠片打印機是現代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也是醫學成像領域不可缺少的數字影像輸出設備。分干式和濕式兩種,干式激光膠片打印機以其占地面積小、無需水源、顯影液及暗室、無環境污染、維護比較簡單、故障率低而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的空間分辨率和灰階等級越來越高,打印速度越來越快,成像效果完全可與濕式激光膠片打印機相媲美,是未來激光膠片打印機的發展趨勢。

4.放射科數字化目標與原則

4.1 放射科數字化目標:放射數字化包括成像設備數字化以及圖文信息數字化,既實現放射科醫學圖像采集數字化及病人信息數字化,包括病人登錄、檢查列表、圖像瀏覽、報告打印及科室管理實現數字化、信息化。有條件的醫院可以組建相應規模的PACS/RIS系統,甚至可實現PACS/RIS與HIS的整合,實現放射科全數字化模式,釋放科室生產力,提高勞動效率和服務水平。

4.2 放射科數字化原則:CR與DR的選配及PACS/RIS系統的組建應根據放射科的實際狀況, 如設備現狀、實際需求、工作量大小、經濟狀況、醫院特點及發展規模來考慮。CR、DR各有優勢,不能盲目不加分析就論定誰好誰壞。必須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考察,充分了解它們各自的使用效能,以取得最佳的診療效果和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要量體裁衣,最好的未必就是最合適的[4] 。

5.放射科數字化實現模式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放射科影像采集的設備有CR、DR,報告書寫與圖像閱讀、存儲等后續工作有PACS/RIS系統或圖文報告工作站,影像硬拷貝有激光膠片打印機。對于醫院規模小、現有X-光機的性能良好、目前效率能夠滿足醫院未來3~5年的需要、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購買CR,并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工作流程,利用較少的資金可以滿足所有放射檢查的數字化。而對于醫院規模大,發展快,現有X-光機設備陳舊,對工作效率的提升需求高,可考慮夠買DR。DR的工作效率遠高于CR , 由于DR工作效率高,可以直接或間接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和提高醫院形象。但是應該考慮單一的DR能否滿足科室各項檢查完全數字化,如果僅僅部分檢查項目數字化,還是會帶來不少麻煩。同樣,如果病人量小,對于基本信息錄入和報告輸出與圖像存儲,可以利用信息登記工作站利用圖文報告工作站,圖文數據離線備份可以采取刻盤的方式。對于醫院規模大,病人量大,各種影像科室的依從性大,則要考慮引進PACS/RIS系統,只有這樣,科室數字化、自動化程度高,可以進行模塊化崗位分工,更有利于效率的提升,優化生產力[5] 。而激光膠片打印機則是放射科數字化后必須的膠片輸出設備。

數字化放射是二十一世紀放射影像學發展的主流。無膠片化及無紙化的新型放射科模式終將取代傳統放射科模式。基層醫院應破除傳統觀念,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數字化挑戰,積極探討適應自己醫院實際情況的數字化放射策略及模式,推動放射科數字化發展進程,同時應充分發揮其優勢,加強各環節質量控制,提高影像質量,更好的為臨床診斷服務。

參考文獻

[1] 繆兢陶. 全數字化放射科的觀念、策劃及管理[J]. 上海醫學,2001 , 2(24):459-262.

[2] 林穗生,許小強. CR、DR的工作原理及選擇應用[J].醫療保健器具,2007,2:22-23.

[3] 黃樺,朱純生,鄭曉林. CR和DR的選購方案評析[J].中國醫療前沿, 2008,3(13):28-29.

[4] 李樂升.試述CR、DR的工作原理和比較應用[J]. 醫療裝備, 2008,21(3): 8-9.

第2篇

[關鍵詞]終身學習;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態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2)01-0083-05

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知識迅速成為個人、國家乃至社會發展的直接驅動力。信息爆炸,知識高速增長,知識更新周期縮短,使得終身學習成為新世紀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數字化學習資源作為終身學習的重要支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然而,目前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存在無序、冗余、效率低、更新慢等問題,不能滿足終身學習者對數字化學習資源的需求。而終身學習環境下的數字化學習資源應具有豐富性、可共享、個性化、動態更新等特征,這與教育生態學理念不謀而合。因此,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態化發展模式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

20世紀70年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資深教育史家、教育評論家勞倫斯?A?克雷明首次提出“教育生態學”理論,并將其運用到美國教育史的研究中,開辟了教育史研究的新時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Bonnie Nardi,Vicki O'Day,Davenpoa都對相關領域進行了研究。其中Davenport在1997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信息生態的概念Ⅲ。在國內,臺灣學者方炳林、吳鼎福基于教育與生態學的相關研究出版了《教育生態學》一書,開創了教育生態學的先河。華東師范大學吳永和、祝智庭一直在教育生態學領域進行研究,在《基礎教育信息生態系統白皮書》中對基礎教育信息生態系統進行較深入地分析,并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開發的新挑戰報告中提到學習生態。北京師范大學余勝泉,陳莉(2006)提出利用信息生態理論研究教育信息化。在資源建設方面黃榮懷(2001)、何克抗(2003)、祝智庭(2003)、丁新(2003)、余勝泉(2003)、黎加厚(2003)、楊改學(2005)、顧小清(2005)等人分別從教育資源建設的現狀與宏觀策略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國教育資源分布離散、共享性差、重復建設、缺乏符合數字化學習資源組織結構等問題,指出了系統開放化、基礎主題化、共享規模化、管理門戶化和知識化等策略及趨勢。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態學與教育學的理論融合,很少有利用生態學原理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建設、管理、應用服務及整合整個環節進行系統研究,也沒有提出一套構建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教育資源生態化發展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該模式融合教育生態學與本體理論,將其應用到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組織、生長,進化與演變各階段中,實現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有序化組織,自我生長,優勝劣汰的進化以及生命周期的演變,以滿足終身學習者對數字化學習資源的需求。

二、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態化發展模式界定

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態化發展模式融合教育生態學動態平衡、優勝劣汰、生命周期等原則與本體理論層級關系鮮明的優勢,將其應用到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組織、生長,進化與演變各階段中,在資源的組織階段應用本體理論與SCORM 2.0標準組織資源,實現資源的標準化和有序化;在資源的生長階段采用協同編輯方式豐富完善數字化學習資源;在進化階段應用生態學優勝劣汰機制,實現資源的動態更新;在演變階段實現資源的版本升級與消亡,見圖1。

三、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學習資源生態化發展模式設計

該模式是在教育生態學指導下建立的基于本體的學習資源發展模式,基于本體理論組織數字化學習資源可以捕捉到與該資源相關的更多的上下位數字化學習資源,從而提供更全更相關的檢索結果,體現數字化學習資源在生態方面的有序化分布,實現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有效匯聚。在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生長階段采用協同編輯方式補充完善數字化學習資源,在進化階段應用生態學優勝劣汰機制,實現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動態更新;在演變階段實現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版本變更。

1.學習資源的組織階段

終身學習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靈活性以及實用性等特點,它是人們在一生中所進行的各種學習的總和,實現了人一生的學習過程的統一。無論性別、年齡、貧富、種族等方面的差別,每個人都可以是終身學軍中的一員。在終身學習環境下,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可以說,終身學習極大地擴展了教育的范圍,為整個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資源的來源有兩部分組成,即:自建數字化學習資源(開發者創建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和共建數字化學習資源(使用者上傳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具體如圖2所示。

自建數字化學習資源,即開發者在開發時創建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由于終身學習涉及領域繁雜,內容豐富,所以,在開發者創建資源時可以利用網絡現有教育資源庫。共建數字化學習資源,即使用者上傳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無論是哪種資源,由于開發標準不同存在異構性,需要進行標準間轉換,標準化轉化參考“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元數據參考規范”(基于SCORM 2.0),具體如表1所示。由于分布不同存在無序性。要通過所屬概念屬性定位到領域本體的相應位置,實現資源的有序化。同樣,用戶上傳的數字化學習資源首先要經過管理員的審核,審核通過進入到標準化轉換步驟,未通過審核的資源即被刪除。

2.學習資源的生長階段

終身學習要求學習資源要不斷地豐富,迅速的更新。因此,我們采用協同編輯方式,實現數字化學習資源的自生長。生長趨勢要受到領域模型制約。所謂協同編輯,即以Web2.0集體智慧為理念,當某一數字化學習資源經過審核,并根據領域模型找到相應位置后,就進入到該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生長階段。多個學習者可以對該數字化學習資源進行編輯。提出自己的觀點。學習者對現有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內容進行補充、修正和完善后,上傳編輯后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審核后顯示。此時,原資源和用戶編輯后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同時顯示,均可被學習者使用。此時數字化學習資源11被拓展成數字化學習資源12、數字化學習資源13、數字化學習資源14、…、數字化學習資源In,數字化學習資源得以生長拓展,具體如圖3所示。

3.學習資源的進化階段

經過組織和生長階段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生態學中的“優勝劣汰”原則,導致有些數字化學習資源被淘汰,有些數字化學習資源被保留,并在不斷進化中進化為數字化學資源,成為關鍵物種。

對于評價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指標,可以將學習者劃分等級。等級具體劃分詳見課題組前期成果“面向終身學習的能力導向個性化推薦系統中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機制研究”。分為初級用戶、中級用戶和高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通過下載數量和綜合評價分數的二維指標綜合判定。

定義綜合評價得分為S;初級用戶評價得分為a1,所占權重為b1;中級用戶的評價得分為a2,所占權重為b2:高級用戶的評價得分為a3,所占權重為b3;則該數字化學習資源綜合評價得分為S=a1*b1+a2*b2+a3*b3。在某一領域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態環境中,某數字化學習資源的下載次數為N,評價次數為n,每次評價得分為St(i=1,2,3…n),則評價平均得分為S=n(i=1,2,3…,n

將初始時間記為t0,結束時間記為tn,則記錄間隔時間為t=tn-t0。若超過時間間隔t下載次數N小于某個值Nmin,則該數字化學習資源資源很少被下載,則判定該數字化學習資源屬于不佳資源,處于待淘汰狀態;若超過時間間隔t,下載次數N大于某個值Nmax,且平均分s大于某個值smax,說明該數字化學習資源的關注度高、利用率大、評價好,則該判定該數字化學習資源為最佳資源(關鍵物種),則處于優先推薦狀態;若超過時間間隔t,下載次數N大于某個值Nmax,但評價平均分S小于某個值Smin,說明該數字化學習資源的關注度高、利用率大、但資源質量欠佳,需要對其進行補充完善,則該判定該數字化學習資源為欠佳資源,處于待修改狀態。具體見表2所示。

在推薦過程中,最佳的資源被推薦給用戶;不佳的資源被淘汰;欠佳的資源進入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演化階段可能實現版本升級,也可能被淘汰。

4.學習資源的演變階段

從生態漸進演化的觀點看,每個數字化學習資源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都有其自身演化的過程,或者演化淘汰,或者演化出優異物種。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生態漸進演化過程正是體現資源的多樣性和優勝劣汰過程。

經過進化階段的數字化學習資源被界定為不佳資源,欠佳資源,最佳佳資源三種狀態。其中,不佳資源為通過下載量及綜合評價得分指標篩選,篩選評價差、下載量小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將此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狀態標記為淘汰,則此數字化學習資源生命周期結束;欠佳資源為通過下載量及評價得分指標篩選,篩選出關注度高、利用率大、但資源質量欠佳,需要對其進行補充完善,得到新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將此數字化學習資源版本進行更新升級,從而使數字化學習資源能夠循環演變,得到第n個版本的數字化學習資源,最后演化成同種數字化學習資源中的最佳資源。通過這樣不斷循環演化發展,以版本方式體現生態多樣性,以關鍵物種方式選擇最佳資源。

四、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態化發展模式實現

該模式包括四個階段,即學習資源的組織階段、學習資源的生長階段、學習資源的進化階段和學習資源的演化階段。在學習資源的組織階段實現了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有序化、標準化;在學習資源的生長階段采用協同編輯方式補充完善數字化教育資源,在學習資源進化階段應用生態學優勝劣汰機制,實現資源的動態更新;學習演變階段實現資源的版本變更。

1.學習資源的組織階段

學習資源的組織階段主要實現了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有序化、標準化。相關界面如4所示。

2.學習資源的生長階段

學習資源的生長階段主要實現了數字化學習資源的補充和完善。相關界面如圖5所示。

3.學習資源的進化階段

學習資源的進化階段應用生態學優勝劣汰機制,將學習資源劃分最佳資源、欠佳資源、不佳資源三種類型,實現資源的動態更新。

4.學習資源的演變階段

學習資源的演變階段實現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版本變更。版本變更即版本升級與版本淘汰。

五、結束語

為了解決我國教育資源離散、未充分共享、重復建設、缺乏符合教育教學實際的資源組織結構等問題,本文基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學習服務模式研究”的前期成果,以終身學習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套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態化發展模式。該模式融合教育生態學與本體理論,將其應用到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組織、生長,進化與演變各階段中,實現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有序化組織,自我生長,優勝劣汰的進化以及生命周期的演變,以滿足終身學習者對數字化學習資源的需求。本項目下一步的研究重點是開發個性化終身學習支持服務平臺,將該數字化學習資源生態化發展模式應用其中,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修正該模式。從而為學習者終身學習提供更好的學習資源支持服務,以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績效。

基金項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面向個人終身學習的數字化學習服務模式研究(項目編號:08JA880012)”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E-learning環境下學習者學習動機激發與維持的有效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1SSXT149)”資助。

第3篇

關鍵詞 水墨動畫;設計;數字技術

一、中國水墨動畫的新發展

中國水墨動畫自1961年第一部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產生后,《牧笛》(1964年)《鹿鈴》(1982年)《山水情》(1988年)等優秀作品問世。因其獨特的民族藝術特色在國內外大賽中屢獲大獎,使中國水墨動畫在這期間步入她的輝煌時期。但此后漸漸失去繁榮,主要是受到國外動畫市場的沖擊,加之其耗費高、效率低、產量低、操作技術要求高等自身因素的限定,急需新的制作模式出現。

幾乎與此同時,20世紀中期中國CG技術剛剛起步,這個時期我國便開始了對計算機動畫的探索,“1990年年中,齊東旭與當時中科院軟件所的王裕國等人共同使用c語言編寫完成了中國第一步三維動畫片頭《熊貓盼盼》。”20世紀90年代中期計算機在我國迅速發展與普及,同時各種設計軟件也得到了普及,國內陸續出現了一些小型的設計工作室。“20世紀90年代末期數字媒體藝術開始全面介入設計、繪圖、展覽展示、廣告、包裝印刷等服務行業。”“2001年中國內地推出了第―部數字電影短片《青娜》,2002年推出《極地營救》,同年,香港徐克導演推出數字化特技功夫片《蜀山》;2003年,結合了大量數字特技的古裝歷史動作大片《天地英雄》獨領,標志著中國數字化電影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這個基礎上,中國的一些專業機構與小的設計團隊開始了制作中國三維水墨動畫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塘韻》入選韓國2003年第三屆韓國富川大學生動畫電影特別評審團特別獎。2003年制作的《夏》入選計算機圖像技術盛會“SIGGRAPH 2003”,這也是中國內地首次入選SIGGRAPE[這樣頂級的CG盛會,《八至》獲得2006~日本東京TBS“Digicon6+2大獎賽”中國賽區提名獎。《桃花源記》獲得2006年日本TBS Digioon6+2大獎賽”的大獎等。

二、中國數字水墨動畫設計的意義與價值

中國傳統水墨動畫因其獨具民族特色及藝術風格得到國際的認可。水墨動畫在借鑒水墨畫的同時,將水墨畫所具有的中國獨特的審美情趣與意境表現也借鑒到動畫的創作中,此外,現代三維水墨動畫在國外獲獎也說明這種獨具中國民族特色的藝術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的地位。

這種藝術形式要繼續傳承與發展下去,必須尋找一些新的藝術表現方式,三維技術的引進給中國水墨動畫制作帶來新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大大縮短了制作時間,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傳統水墨動畫中動作、空間表現方面的局限性,使得角色動作、空間表現更加豐富,一種新的水墨動畫制作模式逐漸形成。

此外。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受到國際動畫界的關注,所以中國水墨動畫存在很大的市場,發展水墨動畫必定會帶來很大的商業價值。

三、中國數字水墨動畫設計的總體思路與方法

水墨動畫主要有二維與三維兩種。其中三維水墨動畫就是與三維動畫設計的流程相結合,主要通過三維動畫流程中的材質的制作來達到水墨動畫的視覺藝術效果。從故事中設計出角色與場景,然后在三維軟件3D或MAYA中建模,根據素材中水墨畫的藝術風格制作模型的材質,通過節點或材質球各屬性的調節來達到水墨畫效果;設定骨骼后便開始動畫的設計,最后就是渲染輸出,在后期合成軟件AE或Premiere中剪輯,合成輸出成片,隨著現在三維技術的發展,動作捕捉技術被廣泛運用到動畫大片的制作當中,這也為三維水墨動畫突破短片模式提供了技術支持。現代二維水墨動畫的制作模式與傳統水墨動畫不同于傳統之處就在于前期制作在電腦中完成或結合手繪掃描到電腦中進行動作的調整,在PhotoShop、Flash等軟件中處理達到水墨效果后在后期合成軟件中進行合成輸出。

四、目前存在的問題

1 制作團隊小而分散

國內進行數字水墨動畫實驗與創作的群體多是一些小的制作團隊,這種制作模式不利于水墨動畫長片的創作,且團隊之間的制作水平不等,也不利于技術的互補與提高,這種制作模式亟待改現,促進團隊間的合作,優化制作模式,為水墨動畫長片創造環境與條件成為一種必然。

2 表現題材具局限性,缺乏創新,且重藝術而商業化趨勢弱

第4篇

基于法馬(1965,1970)等人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說(簡稱EMH),以及在馬科維茨(1952)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礎上夏普(1964)等人提出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簡稱CAPM),為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理論解釋。CAPM模型證明了市場資產組合是經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最大化組合。然而,人們對現資理論本身提出了多種質疑,這些質疑則為傳統的主動式投資模式提供了支持。在傳統的主動式投資經理人看來,現實中的市場并不是有效的,因此可以挖掘市場的無效性來獲取超額收益。事實上,許多學者也都證實了市場中存在許多“財務異常”現象,如豪根和海因斯(1975)發現風險與報酬存在著負向關系,低風險的投資組合反而具有較高投資收益。巴蘇(1983)發現具有低市盈率的公司比高市盈率的公司的投資收益更高。這些研究說明,主動式經理人有可能通過選股和擇時來獲得超越市場指數的投資收益。

盡管有效市場假說受到挑戰,但夏普(1992)仍然從投資實踐的特點為指數化投資進行辯護。他認為,由于存在交易成本,證券交易行為實質上是一種“負和游戲”,再加上管理費用,主動管理型投資者的整體收益將低于市場平均水平,因而也將低于市場指數投資者的平均收益。也就是說,從整體上看,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仍然會優于主動式投資。美國的FactSet研究系統公司在2012年11月針對以往20年,美國主動式經理人和相對應的指數績效比較的調查數據顯示,不論是在美國本土市場、國際市場、新興市場或是歐洲市場,主動式經理人的平均績效都落后于相應的指數績效,而且不論是在過去1年、3年、5年、10年和20年,主動式經理人的平均績效也從未超過相應的市值指數(見表1)。

近期的一個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采取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模式的理由。規模將近6000億美元的挪威養老金是全球第二大養老金,一直以聘請全球最優秀的主動式投資經理人而著稱,但該資產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出現了大幅縮水。對此,挪威政府聘請了安德魯·昂、威廉·戈茨曼和斯蒂芬·謝弗三位教授對主動經理人能否創造超額投資報酬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分析了從1998年1月到2009年9月間的養老金投資績效,發現主動式經理人所能創造的超額投資績效非常有限,而且這些超額收益可以通過系統性的風險因子,如價值、規模以及流動性等因素來解釋。因此,他們建議挪威養老金可以采用指數化的投資模式。由此可見,指數化投資模式的發展應該是一種合理的選擇。

指數化投資模式的發展

傳統指數化投資模式的缺陷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有效市場假說理論再次受到強烈質疑,并且傳統的市值指數投資模式也暴露出了缺陷,這意味著指數化投資模式本身需要創新改進。西方國家的經濟與金融發展歷史實踐表明,從17世紀著名的郁金香泡沫和18世紀初的南海泡沫,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日本資產泡沫,再到美國2000年的網絡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房地產泡沫等等,都說明了實際運行的市場并不符合有效市場假說。在不完美市場條件下,資產價格會受到市場情緒或人為操控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出現持續的高估或低估。股票價格漲得愈高,其市值就愈大;股價愈是下跌,則市值愈低。在股價被持續高估或低估時,市值指數便會在價格高的股票上配置更大的投資比例,而減少在價格低的股票上的投資比例,這就很容易帶來“追漲殺跌”的問題。因此,以傳統的市值加權指數作為投資工具,純粹被動地跟隨市場,其結果可能會遭遇投資失敗。

理論上,傳統的市值指數投資模式依據CAPM理論,該模型是在許多假設前提下得出的均衡結果,創立CAMP理論的馬科維茨(2005)、夏普(1991)等也指出,只要CAPM的假設有一項不成立,市場組合也將不會是一個有效率的投資組合。當我們稍微放寬CAPM模型的假設限制時,資產價格就會受到市場錯誤定價的影響。因此,僅就指數化投資模式本身而言,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開發其他新的可投資的指數工具,以便改善和彌補傳統市值指數投資方式的不足。

指數化投資模式的改進與發展

針對前述爭議和傳統上消極的市值指數投資存在的問題,有觀點認為可以把主動管理型投資與指數化投資兩種模式合二為一,各取所長,即采取“積極指數化”(Active Indexing)的創新投資模式(陳春鋒等,2004)。一方面,指數化本身不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消極”或“被動”的管理過程,而是一個極具“積極主動”色彩的管理過程,這包括“積極”的指數編制和“積極”的指數組合管理等多個方面;另一方面,指數化投資與主動管理型投資也可以相互融合、優勢互補。這種調和的思路值得肯定,實際上是要對指數化投資模式本身進行積極的創新與改進。

根據美國投資組合解決方案有限公司(LLC)創始人費里(2009)的觀點,除了衡量市場的總體表現或者某個局部市場表現的基準指數(市值指數)外,還有一類策略指數,其構建和維護的唯一目的就在于創造一種半主動型的、以基準指數為業績衡量標準的投資產品。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海外指數發行商和交易所發行了大量與傳統指數有明顯差異的指數系列產品。據統計,四大指數公司在2008年推出的指數中,主題與策略類指數占比達到了68%,而傳統股票指數僅占18%(彭甘霖等,2011)。這些指數或采用了非市值加權方法,或引入多空杠桿,或按照某一類投資主題(如企業的社會責任指數)等選擇投資標的,指數的編制方法已經非常多樣化,如采取等權重、成份股的波動率、基本面因素方面的成份股盈余、現金流、分紅等等。

就海外市場指數化投資模式的演進路徑來看,從作為市場基準的傳統市值指數到包括基本面指數等在內的多種策略指數,特別是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策略指數的創新發展呈現加快態勢,這是傳統被動式指數投資模式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一種自我改進,也說明指數化投資與主動管理型投資兩者可以相互融合,互補優勢。通過積極的指數編制和指數組合選擇,把主動管理的要素融入進來,使人們對指數化投資的認識和應用能夠在投資實踐中不斷深化,進而為帶有主動管理色彩的策略指數的產生、發展和繼續創新提供良好的土壤。這對于轉軌和新興的中國資本市場來說,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我國指數化投資的發展狀況

受全球指數化投資熱潮的影響,近十年來,我國的指數化投資從誕生到快速成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2年,華安180指數基金和天同180指數基金相繼發行,開創了國內指數投資的先河。到2009年,指數產品的發展開始明顯加速,年度發行數量連創新高,產品類別愈加豐富,截至2013年2月,內地市場的指數型產品已經達到212只(被動指數型基金185只,增強指數型基金27只),資產規模達到了4077億元,約占共同基金的13%,而美國市場的指數型基金經過了40多年的發展,目前約占共同基金整體市場規模的15%。盡管規模占比可能受到中美兩國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差異因素的影響,但仍能說明我國的指數化投資發展迅速。

但是,國內市場在以指數型基金產品為代表的指數化投資高速擴容的背后,也潛藏著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中國的基金業存在著廣為詬病的“抱團取暖”和“羊群效應”的頑疾,市場新發行的指數型基金產品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加之傳統的市值加權指數投資往往存在“追漲殺跌”等方面的缺陷,這使得試圖復制傳統的某個市值指數的行為,或者按照該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的指數化投資行為,可能更容易加大市場的波動性,在一定時期甚至誘發和加劇系統性風險。然而,鑒于指數化投資已經成為市場重要投資工具這一發展趨勢,我們有必要深入探討指數化投資的效率,并尋求可增加投資效率的指數設計,特別是要加快研發適合我國金融市場的差異化可投資指數,從多個維度挖掘市場的投資機會,豐富市場投資產品種類,拓展市場容量,引導多種投資理念共同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

指數投資模式促國內資本市場穩健發展

經研究發現,以我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編制的基本面指數,通過投資回測檢驗,與國外市場的基本面指數在投資績效方面具有基本一致的特征,即不僅可以超越作為基準的市值指數,而且在價格噪音相對更大的中小型股市場上更加具有領先優勢(董裕平、段嘉尚,2013)。因此,采用基本面指數編制方法,以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編制基本面指數,可以作為一種新的市場投資工具。而且在選股與加權方面,可以根據我國資本市場與上市公司的特征,選擇不同的會計指標組合來編制指數,從而能夠更加充分地挖掘市場潛在的投資機會,以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求。加強對指數化投資模式創新研究,將會更好地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

研發多種可投資指數,提高資本市場風險定價效率。研發多種可投資的指數會大大豐富資本市場的投資工具,這有利于改善資本市場對風險定價的效率。由于市場的風險收益結構具有多樣、多元和可分等特點,從不同維度來挖掘市場的風險收益結構,據此編制多樣化的可投資的指數,不僅能更好地滿足投資者各種不同的投資需求,而且針對市場價格噪音問題研發的可投資指數,更加有利于市場對風險進行準確地評價,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效率。

豐富指數投資者種類,降低資本市場系統性風險。市場中存在多種不同的指數投資者,有利于引導多種投資理念,緩解“羊群行為”對市場的沖擊,緩減市場系統性風險,促進市場均衡發展。例如,就基本面指數而言,它依據企業的會計指標來編制,個股投資的比例是基于該企業會計基本面信息,而非基于市場估值,因而避免了跟隨市場情緒影響估值變化而被迫調倉導致的“追漲殺跌”問題。這對處在危機時期特別脆弱的市場而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發展多樣性指數化投資工具,促進資本市場國際化發展。豐富多樣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將會成為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發展所需要的一項基本設施。與國外市場指數化投資模式的創新及研發技術日臻成熟狀況相比,國內相關的研究與發展還較為滯后,這一點雖然尚未成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發展的主要障礙,但隨著其他條件逐漸完備,內地市場缺乏具有龐大投資容量的投資工具問題將會成為資本市場發展的瓶頸。

第5篇

關鍵詞: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Single-Pass印花機;顏色管理

中圖分類號:TS194.3 文獻標志碼:A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Machine for Textil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printer, Single-Pass device, nozzle technology, color management system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digital printing were summarized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exhibition of ITMA 2015 and the GDITP 2016. MS LaRio, SPGPrints PIKE, Konica Minolta Nassenger SP-1 and Atexco VEGA One which represented the latest Single-Pass printer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textile;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Single-Pass printing machine; color management

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反應迅速、印花精度高、圖案表現力強、染化料浪費少,符合當前人們對個性化、小批量、多品種和高品質紡織品印花的要求,是當前紡織品印花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近年來,隨著數字噴墨印花整套技術能力的不斷提升,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呈現了顯著加速的趨勢。據統計,2015年全球紡織市場印花總量達到380億m2,其中數碼噴墨印花量達到14億m2,相較于2014年增長了約25%。據WTIN公司預測,到2019年全球紡織數碼印花產業將占到整個紡織品印花市場的7%。數字噴墨印花設備作為衡量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同樣得到了飛速發展。本文結合2015年ITMA米蘭國際紡織機械展和2016全球紡織品數碼印花峰會,綜述了紡織品近年來數字噴墨印花機、噴頭及數字噴墨印花輔助設備發展現狀,重點介紹了幾款Single-Pass數字噴墨印花機。

1 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機發展現狀

適合紡織品印花的數字噴墨印花機必須具有較寬的打印幅度,合理的進出布和烘干裝置,較快的印花速度,以及可處理不同規格紡織品圖像的軟件和系統。目前,數字噴墨印花機主要有連續噴墨和按需噴墨兩類,其中按需噴墨是噴墨印花機開發的主要方向。

數字噴墨印花機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印花速度和精度方面。荷蘭SPGprints(施托克)公司生產的JAVELiN數字噴墨印花機,印花速度達到了550 m2/h;日本武藤(Mutoh)數碼噴墨印花機,有 3 種打印幅寬模式,有效幅寬分別為1 263、1 641和2 230 mm,印花速度在 3 ~43 m2/h范圍內可調,印花精度分為360和720 dpi兩檔;中國宏華VEGA超高速數碼印花機,該設備中含有2 558個工業級噴頭和超凡的控制系統,最高印花速度達400 m2/h。

隨著快時尚的發展,零售商和品牌商將更加重視更短的交期以及更強大的瞬間生產能力和補充庫存能力,開發穩定性高和價格適中的數字噴墨印花機仍然是未來噴墨印花機發展的重要方向。

2 Single-Pass數字噴墨印花機發展現狀

以往的噴墨印花基本上采用掃描方式,即通過打印頭的左右往復移動,采用多次循環將墨水打印在面料上,這種印花速度慢,很難滿足現代快速印花的發展需求。2010年意大利MS公司推出了Single-Pass數字噴墨印花機,該機器噴頭橫向固定排列,并按所需墨水顏色數確定縱向排列,噴印時面料在噴頭下面傳送,實現高速印花,成為噴墨印花設備的最大熱門。

目前有數家公司推出Single-Pass數字噴墨印花機,如MS公司開發的LaRio型數碼印花機,印花幅寬1.8 ~3.2 m,最高打印速度為75 m/min。施托克公司開發的PIKE型數碼印花機,印花幅寬1.85 m,帶有 6 組全幅寬43個富士膠片Samba噴頭、Archer墨水準備和輸出系統,最高印花速度為75 m/min,印花精度1 200 × 1 200 dpi,印花圖案快速切換,無縫過渡;另外其噴頭能夠在離布面較遠的距離精準噴墨,在處理厚重織物及凹凸織物時,能夠減低對噴頭的損傷。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公司開發的Nassenger SP-1型數碼印花機,印花幅寬1.6 ~ 1.83 m,在 720×360 dpi印花速度為 6 400 m2/h。宏華公司開發的VEGA One型數碼印花機,采用富士膠片Samba噴頭,印花精度1 200×1 200 dpi ,印花幅寬1.6 ~ 3.2 m,帶有 4 ~ 8 個印花模塊,最高速度80 m/min,與前面 3 款機型相比,VEGA One還配有印制地色的圓網印花裝置,并且可以實現泡沫、金粉等特殊材料印花,這些特殊材料印花是目前數碼印花技術無法完成的。

Single-Pass印花機盡管在印花速度上可與傳統印花媲美,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一個噴嘴堵塞或斜噴,會產生局部留白或搭色,且Single-Pass印花機價格昂貴,穩定性不高。筆者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紡織印染節能環保問題要求日益迫切,傳統印染和印花作為污染和耗能大戶,必須向數碼印花方向轉型,Single-Pass無疑是其中一種非常好的解決方案。另外,噴墨印花+圓網/平網等傳統印花復合印花機,可以實現噴墨印花與傳統印花優勢互補也將是未來印花機發展的重要方向。

3 紡織品數碼噴墨印花機噴頭發展現狀

印花噴頭是紡織品噴墨印花機的核心部件,關系到印花的分辨率、印花速度和印花墨水的適應性。噴頭墨滴驅動方式主要有壓電式、氣泡式和閥門式等 3 種。其中,壓電式噴墨印花機是通過電信號來控制噴頭中壓電晶體在電場方向上收縮的同時,在垂直方向上膨脹,使得墨滴從噴嘴噴出,這類系統噴射頻率約為14 000滴/s,墨滴體積約為1.5×10-7 mL,可以印制高精細度的圖案,市場上主要制造商有愛普生(Epson)、Brother、Tektronix、XAAR(賽爾)、Spectra、Trident和Aprion等公司。

熱氣泡式噴墨印花機通過外加電信號加熱電阻(溫度大于350 ℃),墨水中揮發性組分氣化從噴嘴中噴出,這類系統噴射頻率約為10 000滴/s,噴出的墨滴體積約為1.5×10-7 ~ 2.0×10-7 mL,制造成本低,但壽命較短、印花速度慢。閥門式噴墨印花裝置利用裝置中閥門的開關來調節墨水在空氣流中的流動,墨水隨空氣流被噴射到紡織品表面,該類裝置印花精度僅為25 dpi。

高端噴頭生產方面,國內仍然處在研發階段,其制造的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上。當前,生產噴頭的主要品牌有英國賽爾、日本富士膠片、柯尼卡美能達、精工SPT、東芝(TOSHIBA)、理光(RICOH)、愛普生、京瓷(KYOCERA)和美國的TRIDENT,部分噴頭已經在數字噴墨印花機上得到了應用。如愛普生公司開發的Precision Core TFP高分辨率打印噴頭,該噴頭安裝在了Monna Lisa Evo Tre數碼印花機上,其特點是通過減小壓電噴嘴的尺寸,提高了噴頭的靈活性,適用于酸性、活性、分散和涂料墨水。

這些印花噴頭,雖然其噴墨墨滴大小可調,但必須統一調節,墨滴大小不能根據需要智能調節,噴印時噴頭整體降低精細度或整體降低顏色飽和度。可見,墨滴智能控制噴頭技術將會成為噴頭開發的一個重要方向。

4 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顏色管理系統

所謂顏色管理是指在紡織品印花過程中,通過對所用數字噴墨印花設備的管理、補償以及控制這些設備間的差別,從而得到精確的色彩復制和預測。目前所用的色彩都是依據計算機控制染料或顏料直接噴射到織物上,使印花不再受套色花回的限制,色彩表現更加細膩逼真。然而,由于如數字噴墨印花機系統的色域、計算機顯色系統的色域、掃描儀系統的色域、水洗處理、蒸化處理和固色處理等均會對印花顏色精準性產生影響,導致顏色復制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不理想,這依然是制約數字噴墨印花發展的主要障礙。

噴墨打印軟件和顏色管理體系不匹配是數碼噴墨印花品顏色變化的主要因素。數字噴墨印花是通過電腦控制色彩,而電腦顯示器上所展示的色彩與噴墨印花模式不同,顯示器色彩是 RGB 模式,數碼噴墨印花色彩是 CMYK 模式(圖 1)。這就需要操作者根據經驗通過反復打印修改與調整進行調色。任何一個參數的改動都會引起顏色的很大變化,從而導致印制出來的圖案與電腦顯示屏上看到的圖案相差較大。另一方面大部分數碼印花從業人員主要采用Photoshop軟件進行調色,因Photoshop軟件調色主要用印刷行業的油墨和紙張,從而使數碼印花調色變得更加困難。

總之,通過顏色管理把顏色信息轉換成數字形式,能夠減少顏色表達和傳遞中產生的各種問題,要做到“所見即所得”依然是數碼印花機軟件設備發展的方向,采用大數據驅動的技術思路將會有效解決數碼噴印顏色一致性問題。

5 數碼噴墨印花輔助設備

紡織品數碼印花墨水粘度低,噴射到織物表面會因毛細管效應發生滲化,從而影響印花的質量,為了保證噴印的精度、得色率和蒸化效果,數字噴墨印花織物需要進行預處理和后整理加工。目前常見的預處理設備,如上漿機、浸軋設備以及后整理設備,如汽蒸箱、熱轉移機等均是在傳統設備的基礎上,進行了縮小處理加工而成,缺乏真正針對數字噴墨印花工藝而開發的相關輔助設備,導致現有設備仍然存在較大的廢水和能耗。數字噴墨印花織物上染化料與傳統印花不同,因此前處理和后整理的要求也不同,可見開發數字噴墨印花專用輔助設備,對最大限度地實現噴墨印花的個性化、小批量生產,發揮其節能減排的優勢至關重要。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噴墨印花設備生產商的數量迅速增加,印花機性能和噴印速度不斷提升,噴頭等技術獲得突破都為噴墨印花技術的產業化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噴墨印花顏色管理系統和噴頭的普遍適用性方面仍然制約著噴墨印花技術的快速發展,并且噴墨印花預處理和后整理工藝優化及設備的配套也亟待進一步研究。因此,加強噴墨印花設備研發者、噴嘴設計者和軟件開發者之間的溝通與攜手合作,是未來噴墨印花技術得以更好發展的首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Park J and Moon J. Control of colloidal particle deposit patterns within picoliter droplets ejected by ink-jet printing[J]. Langmuir,2006,22(8):3506-3513.

[2] 付少海,關玉,吳敏,等.紡織品噴墨印花設備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 紡織導報,2012(11):52-54.

[3] 謝曉英,宋富佳.2015米蘭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預覽(三)[J].紡織導報,2015(11):45-63.

[4] 付少海,張麗平,譚瑩,等. 紡織品數字噴墨印花噴頭及整體設備的研究進展[J]. 紡織導報,2014(11):35-38.

[5] 樊俊耀. MS La- Rio超高速數碼印花機[J]. 針織工業,2012(11):34-36.

[6] 顧春霞. 2015 ITMA Single-Pass專題 [J]. 網印工業,2016(2):11-13.

[7] Watanabe S. High quality, high speed, next-generation inkjet technology with scalability from serial printheads to lineheads[J]. Proc. IS&T’s NIP30,2014:5-10.

[8] 郭開華. 數碼印花技術應用前景分析[J]. 染整技術,2014,36(8):43-45.

[9] Treadaway C. Developments in digital print technology for smart textiles, smart clothes and wearable technology[M]. Woodhead Publishing,2009:37-54

[10] Jurgen B,Alex M G. Piezoelectric shear mode drop-on-demand inkjet actuator[J]. 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05,101(3):371-382.

[11] Govekar E,Kuznetsov A,Jeri A. Drop on demand generation from a metal wire by means of anannular laser beam [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16,227(1):59-70.

[12] Mei S Q,Xu Q,Zhang Z M,et al. The control system and data transferring format of digital printing device[A]. ICIMA 2010 Proceedings Vol. 2[C]. Wuhan:IEEE Computer Society,2010:549-552.

[13] 宋富佳. 國際紡織機械設備的最新進展(二)――印花設備[J].紡織導報,2016(2):39-42.

[14] 萬捷,孟慶濤. 第17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針織印花機械述評[J]. 針織工業,2015(7):38-44.

[15] 楊衛平,郝建明,余鴻飛,等. 色貌與色貌模型[J].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3(6):49-54.

[16] 周群娣,龔蘊玉. 噴墨印花中的顏色再現分析[J]. 紡織科技進展,2006(5):18-20.

[17] Wu Y J. Reducing inkjet ink consumption with RIP software for POP display media[A]. Proceedings of NIP & Digital Fabrication Conference Vol. 1[C]. Society for Ima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108-111.

第6篇

關鍵詞:廣播電視 模擬發射臺 數字化 改造

中圖分類號: TN948.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4-0243-02

1 模擬發射臺站數字化改造的內容

1.1 信號源的數字化改造

信號源即信號發生器,隨著時代的發展,信號源也朝著寬頻率覆蓋、高精度、多功能、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廣播電視模擬發射臺站的信號源為兩路獨立的信號:圖像信號和伴音信號,這兩路信號分別輸入到激勵器的視頻輸入端口和音頻輸入端口。圖像發射采用調幅,殘留邊帶方式,伴音發射則采用調頻方式,圖像載頻和伴音載頻的頻差必須嚴格保持一定;數字發射臺站將數字基帶信號調制成中頻調制信號,該信號為一路信號輸入,采用中頻頻率將模擬圖像信號和伴音信號經過取樣、量化和編碼之后按MPEG- 2標準進行壓縮編碼,并與其他數據信息復用打包后成為一個傳輸碼流(TS流)。

1.2 激勵器的數字化改造

激勵器包括信號處理、調制、本振、變頻以及RF小功率放大器,是一種諧波發生器,它利用人的心理聲學特性,對聲音信號進行修飾和美化的聲處理設備。通過給聲音增加高頻諧波成分等多種方法,可以改善音質、音色、提高聲音的傳播質量和空間感,同時還可以降低信號的噪聲,進而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清晰度,是廣播電視發射臺站數字化改造的核心。模擬發射臺站的激勵器主要分為兩種:雙激勵器和單激勵器。目前,大多數廣播電視模擬發射臺站都采用雙激勵器。這種雙激勵器是指在廣播電視播出時,系統共有主備兩個激勵器,并機播出時可以采用一個為主激勵器。如果主激勵器故障時,為了防止停播事件,模擬發射臺站會配置相應的切換系統,操作人員可以自動或者手動切換到備激勵器,進而保證整個廣播電視節目的正常播出。而單激勵器只有一部激勵器,可靠性較低。模擬激勵器與數字激勵器的信號方式不同,因此必須進行一定的數字化改造。

1.3 射頻通道的數字化改造

廣播電視模擬發射臺站主要采用分放式(單通道)和合放式(雙通道)兩種結構,其射頻通道包括圖像放大通道、伴音放大通道、圖像濾波器以及雙工器。數字電視發射臺站與模擬電視發射臺站的射頻通道不同,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的輸入信號不是通常的視頻和音頻信號,而是視、音頻信號經過壓縮、編碼、打包后復用在一起的數據流,無論采用單載波調制標準還是多載波調制標準,都必須采用單一功率的放大通道。

1.4 輸出濾波器的數字化改造

濾波器是一種將有用頻率信號通過處理后抑制(或大大衰減)無用頻率信號的電子裝置。目前,廣播電視模擬發射臺站采用陷波式濾波器。這種濾波器是一種特殊的帶阻濾波器,其阻帶在理想情況下只有一個頻率點,因此也被稱為點阻濾波器,主要用于消除某個特定頻率的干擾,但是對于數字電視發射臺站來說并不適用。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的帶外無用發射是連續的,為了抑制二次諧波的干擾,數字電視發射臺站應該采用帶通濾波器。這種帶通濾波器是一種由低通RC環節與高通RC環節共同組成的,主要將特定頻段的波通過同時屏蔽其他無用頻段的設備,進而減少無用頻段信號的干擾。為了獲得更好的濾波效果,一般需要較高的階數。

1.5 功率放大器的數字化改造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將微弱的信號放大,是發射發射臺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廣播電視系統的性能。模擬電視發射臺站既可以采用分放式功率放大器,也可以采用合放式功率放大器。而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的音視頻信號總是復合在一起地進行調制解調,對功率放大器的線性要求較高,所以只能采用合放式功率放大器。目前的數字電視發射臺站大多應用大功率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LD—MOS)作為功率放大器。

1.6 發射臺站功率的數字化改造

改造發射臺站的功率,建立數字化的功率反饋系統,采樣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留出足夠大的線性余量以及動態范圍,以保證被傳輸的數字信號具有盡可能低的誤碼率與信雜比,同時還要要降低發射臺站的發射機各個功放單元的功率增益,進而減小輸出功率。發射臺站功率的數字化改造可以提高數字信號在傳播過程中的抗干擾能力,實現優質的信號傳輸。

2 模擬發射臺站數字化改造的實施

模擬電視發射臺站與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系統構成有一定的區別,新時期的數字電視發射機主要由六部分組成:激勵器、功率放大器、無源部件(包括分配器、合成器、帶通濾波器等)、電控單元、風冷系統和發射機監控系統。首先,發射臺站將接收信號源的視音頻信號送到電視激勵器形成合成射頻信號。通過附加器進行雙激勵器的自動切換。然后,功率分配器將激勵器的高頻信號分成多路送到各個功放單元中。高頻信號經過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采用功率合成技術輸出射頻功率。最后,經帶通濾波器至廣播電視輸出系統。由于模擬電視發射臺站與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的電控單元、風冷系統等部分大致相同,所以這兩個部分無需改造。想使廣播電視模擬電視發射臺站改造為數字電視發射臺站,可以實施以下步驟。

2.1 改造通道

激勵器是發射臺站中進行視頻、音頻信號處理,調制成射頻信號的一個重要功能部分。為了實現數字化的發射臺站,應該進一步改造激勵器,使之更好地完成從輸入的音、視頻信號到發射頻道所需要的射頻電視信號的轉換。同時,應該拆除原來模擬電視發射臺站的雙工器,改雙通道為單通道發射,在結構上要換下原模擬激勵器中的視頻校正處理器、中頻調制器、殘留邊帶和中頻校正單元,更換為與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制式相對應的上變頻器和數字激勵器,包含信道編碼、調制單元、上變頻器和本振單元以及相應的中頻或射頻校正單元等。同時利用計算機對于發射臺站的射頻頻響和自適應基帶預失真校正系統進行科學的校正,減少任何形式的非線性以及線性失真。

2.2 改造濾波器

模擬電視發射臺站與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的濾波器不同,所以應該改造目前模擬發射臺站的濾波器為輸出帶通濾波器,對帶外諧波進行抑制,確保發射機最終輸出信號頻譜指標、較低的插入損耗以及承受發射系統的最大峰值功率,即符合數字電視制式的要求。 同時,應該定期調整和維護改造后的濾波器,保證其運行的穩定性。

2.3 加裝合成器

更換原來模擬電視發射臺站的激勵器,可以將主備用激勵器都換成數字電視發射激勵器,從而構成雙激勵器主備自動切換的廣播電視數字發射臺站。為了減少成本,也可以在模擬電視發射臺站原有的激勵器后面加裝合成器,互調矯正電路,可以使信號在進入功率放大器之前有效合成,真正發揮激勵器的效用。

2.4 改造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決定了廣播電視發射臺站的功率輸出能力,是發射臺站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因此實現高功率、高線性度、高效率以及低噪聲是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是數字化改造的重中之重。模擬電視發射臺站與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的功率放大器的結構不同。因此,必須改造模擬電視發射臺站分放式功率放大器,使之適用于數字電視發射臺站。

2.5 減小功率

模擬電視發射臺站與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的各個單元的功率大小不同。只有進一步降低各個功放單元的功率增益以及輸出功率,才能使被傳輸信號具有盡可能低的誤碼率和信雜比,進而保證信號的有效傳輸。

2.6 調整其他參數

為了實現發射臺站的數字化,應該調整原有模擬發射臺站的整機功率,天線功率、監視界面以及風機的相關參數,最大程度地減少誤碼率,降低各部分的損耗,提高信噪比,使之符合數字電視發射臺站的運行標準。

2.7 升級監控系統

為了更好監測和控制射臺站的各部分的運行情況,應該進一步升級原來模擬發射臺站的監控系統,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使得對整個發射臺的集中控制與遠程控制成為可能,不僅可以保證發射臺站的穩定工作及運行指標,同時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數字化的監控系統包括主控單元、電控單元以及監控PC,同時該系統應該具備以下功能:收集和存儲發射臺站的資料、顯示和調閱資料、繪制發射臺站的狀態參數(模擬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監控整個發射臺站的運行狀態、自動生成數據報表、故障自動記錄以及對激勵器前面板進行調整和控制、實時數據采集和指令傳送功能、功放模塊的監測保護功能等。同時,監控系統還可以控制發射臺站各個發射機的開關機操作、同軸開關切換、發射機輸出功率、反射功率、激勵器輸出功率、各個功放的電流、電壓、輸出功率、反射功率、溫度等。該系統不僅可以快速的捕捉故障環節及時發出警報,還可以減少因操作人員疏忽而造成的播送事故,大大降低了廣播電視的停播率。

3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已進入數字化時代,而廣播電視發射臺站也將會實現由模擬到數字的過渡,提高數字化水平已成為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這種數字化改造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促進廣播電視的數字化發展,提高節目的播出質量,從而實現無失真傳輸。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數字化校園 可持續發展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21-02

如何保持數字化校園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教育信息化進程中亟待研究和實踐的問題。在眾多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三種持續發展的模式尤其引人矚目。本文借助對這三種模式的分析,嘗試找出其中的共性特征和各自特點,揭示影響數字化校園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設計理想狀態下數字化校園持續發展的模型,探討數字化校園持續發展的機制,希望能夠借此拓展思路,拋磚引玉,推動數字化校園的發展。

一、數字化校園可持續發展的三種主要模式

1.區域性整體推進和引領下的自主發展模式。數字化校園區域性整體推進的核心目標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多層次、創新型、開放式的校園。以科學的人才觀、教學觀和管理理論為指導,變革傳統的教育模式,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要求的創新型人才,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形成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學校管理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并在應用上有所創新,最終實現整個區域教育信息化的廣泛應用和均衡發展。具體實施步驟是理念任務流程行為習慣常態創新。

在區域推進模式中,有條不紊地分階段推進,當到達一定基礎后再實現整體層次遞進。 (圖1)

區域推進模式的特點是各學校分期分批創建、教育主管部門統領和協助、制定詳細的評估指標、借助行政執行力動員和推進、整合技術力量提供支持、使用統一的數字化校園平臺等等。

2.以學校為主導的商業化運作模式。蠡園中學地處江蘇無錫市郊,是一所普通的公辦中學。十多年來,蠡園中學借助數字化校園提升辦學品位,保持持續發展的上升勢頭,每幾年一次跨越,不僅在教學質量上成為地區的翹楚,還在“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教育特色網站”展評中榮獲全國一等獎,其與專業公司合作開發的蠡風網絡辦公平臺、蠢風系列教育軟件在江蘇省推廣使用,受到好評。

細探蠡園中學持續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重視以績效為導向統領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以外,以學校為主導的商業化運作模式成為其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泉。為了提高校園網的建設水平,克服通用軟件不能滿足教育個性化需求的弊端,學校與專業軟件公司合作成立了蠢風軟件工作室,針對教育改革與教學管理的實際需求共同開發軟件資源。這種合作開發方式既能充分依托公司的技術實力,又能根據學校的需求開發出具有高度適用性的軟件系統,不僅大大節約了學校的資金,提高了軟件的質量,還能享受到相關的后續服務,保證了校園網功能的更好發揮。

在這一過程中,邱華國校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經常和工作室的骨干教師開展沙龍式的研討,集思廣義,很多好點子就是在聊天喝茶的輕松氛圍中商量決策的。在蠢園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和發展的整個過程中都可以看到校長的身影,凝聚著學校領導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智慧。

無錫蠢園中學數字化校園創建模式的特點是現代教育觀念的領導者+志同道合的技術開發團隊+具備豐富市場經驗的企業=以學校為主導的商業化運作模式。

3.以信息化精英為主導的數字化校園發展模式。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小學至高中一貫制的全日制寄宿學校。該校較普通公辦學校有著顯著的特點:一是需求靈活多變;二是十分強調家校聯系,各項活動都需要及時全面地通過數字化校園平臺來;三是學校規模大,管理成本高,降低成本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平臺的支持。

該學校持續發展的特點非常明顯,即以小規模團隊、個別信息化精英主導數字化校園發展。分析其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可以看到,學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以信息化精英為核心,從基礎構建到信息化系統的設計和開發、各類應用系統的推廣與使用,以及數字化系統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和升級,事無臣細,都圍繞著信息化精英的小團隊,這好比劃出的一道道絲線,連接著數字化校園的方方面面(圖3)。

二、影響數字化校園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結合以上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影響數字化校園持續發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決策。教育部門制定的宏觀政策對區域數字化校園的發展具有強大的戰略導向作用,并會產生一定的環境壓力。在施加影響方面,社會、區域、學校擁有各自的特點(圖4)。

2.信息化精英的技術水平。中學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和維護離不開學校信息化精英。是否擁有一支適合實踐需求的、不斷實現專業發展的精英教師隊伍,是保障數字化校園持續推進的重要條件。一般情況下,信息技術專業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和創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技術相關的知識與技能,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革新。這是數字化校園成功的重要條件。

3.數字化校園主體(教師、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和學生是數字化校園的主體,他們的信息素養水平直接影響到數字化校園實際的使用效果。同時,教師和學生又是最活躍的因素,只有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才能讓我們的數字化校園真正活躍起來。

4.數字化校園現有的績效水平。隨著數字化校園的持續推進,過去所取得的成績可能成為發展的障礙。事實表明,在面臨變革之際,特別是當現有的數字化校園在應用中取得比較突出或明顯的績效時,這種阻力尤其巨大;相反,當現有技術應用不能滿足數字化校園的實踐需求或無法解決發展矛盾時,數字化校園的持續發展就會越順利。

5.硬件和軟件設施的經費投入。數字化校園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從硬件購置軟件配套,直至技術維護、人員培訓等等,支出費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擁有長期和穩定的經費來源和投入渠道,才能保障數字化校園的持續健康發展。

6.變革的成本。在當前條件下,數字化校園發展的變革成本主包括軟硬件設施、課程資源、人員培訓等所耗費財力投入,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信息技術支撐的教育變革面臨著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來承擔由采納新技術、新方法而帶來的變革代價。

三、數字化校園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模型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數字化校園的持續發展是由多個方面、多種因素決定的。未來數字化校園的發展充滿挑戰。結合前文所講的三種發展模型,我嘗試給出理想狀態下數字化校可持續發展的模型,以方便各學校結合自身特點,選擇地自主發展(圖5)。

在這個理想模型中,持續發展的動力包含“外部”、“內部”兩個部分。外部動力主要來自教育主管部門的行政行為和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社會力量,內部動力主要源自學校在實踐中信息化水平與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學校領導者和技術精英試圖變革的動力。有內外兩種動力的共同努力、協調促進下,數化校園才能排除干擾因素的不利影響,持續地發展。通過對持續發展的機制分析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具有動力來源的情況下,亟需建立積累、創新、決策、激勵、約束等機制。

四、數字化校園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1.積累機制。積累是指學校數字化校園在數量上的發展,如軟件和硬件設備的投資,逐步積累數字化校園資源(課件、教案、視頻以及人員素質的提升)。學校積累機制的形成依賴于學校決策者的積累動機,這種動機又來源于學校決策者對數字化校園長遠發展所作出的考慮。

2.創新機制。創新是指學校在數字化校園質量上的發展,主要涉及數字化校園的效率改進問題。

創新的具體內容包括:(1)制度創新,也稱組織創新,例如建立校園CIO(即首席信息官)制度等。(2)技術創新,例如根據自身情況建設數據中心。(3)管理創新,例如建立數字化校園區域合作的技術聯盟。

數字化校園創新機制的形成需要依賴于學校決策者的創新動機,這種動機同樣來源于學校決策者對數字化校園長遠發展所做的考慮。

第8篇

關鍵詞:數字化管理模式;供電企業;電力營銷;作用

一、數字化管理模式在供電企業電力營銷業務中含義和特征

數字化管理模式是以現代化信息管理模式為基礎的,利用計算機和現代化通信設備對信息進行處理和傳遞,將人體一機信息服務系統應用到了實際的營銷業務中,這不僅提高了我國電力企業的現代化建設,同時也提高了我國電力企業營銷業務的科技化管理進程。數字化管理是將企業中的供應鏈管理和信息管理有機的融合在了一起,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基礎,實行數字化的企業電力營銷業務。數字化管理模式不僅將企業中客戶資料、資源數據等一系列企業內部資料信息化、數字化,并且促進了企業營銷管理的可計算性,將企業中的所有管理的量化問題都以管理技術解決,形成一中快速有效的管理模式。數字化管理模式以定量化、綜合化、智能化、集成化、動態化、系統化的管理手段實現了供電企業電力營銷管理的科學化,這同樣是其他管理模式相比的。

二、電力營數字化管理的關鍵技術

1.服務系統創建

服務系統創建的實質就是電力營銷數字化服務系統的創建。該系統是將所需要的服務器結合在一起,利用應用系統設計的技術來創建的,系統的創建是由3方面進行創建的。(1)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通常是將兩臺小型的機器結合在一起運行數據服務器的,在運行的同時對磁盤陣列數據實行了儲存,這種方式能有效提高小型機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2)應用服務器以多臺個人服務器作為系統處理事務的保障,將系統的擴展性處于最大值。(3)將所有數據集中存放在中心數據庫服務器上,然后集中布置服務器,客戶端和數據庫的交互、對象級和數據級的訪問都是以信息通道為媒介的。

2.系統的體系結構

結構系統與服務系統存在不一樣的地方,它有自身獨特的特征,其中電力營銷數字化管理模式的系統結構是由業務處理、數據存儲和應用表示3部分構成的。其中應用表示和業務處理是針對系統的外在進行處理的,而數據的儲存是針對系統的內部研究和應用而進行的,無論是從外部還是內部的系統構建,都是為了使系統的結構更加符合要求。

3.中間件技術

中間件是一種系統軟件,系統是通過它來實現資源共享的,使用中間件能維持不同節點應用進程關系的關系、負載等平衡,還可以調度應用。

4.工作流技術

工作流技術是實現工作進行的更加快速的一門技術,它能快捷地創建和管理工作流,使計算機編程簡單化。

三、電力營銷業務中數字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和發展現狀

1.數字化管理的作用

將數字化管理應用于供電企業的電力營銷業務中,最顯著體現的作用有兩點。分別是經營管理者和員工工作效率兩方面。(1)經營管理者供電企業在電力營銷業務中采用數字化管理模式能有效地將信息資料進行整合,使供電企業的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并且以數字化掛歷模式為基礎的電力營銷業務實現了企業的物資設備等信息資源最優配置,在企業運行中降低了企業的運行成本,為企業搶得了市場的先機,贏得了市場。同時,數字化管理模式加快了企業運行的周期和運行的質量,對資金的流通控制更加緊密,使企業有足夠的流通資金實現資金循環利用。除此以外,數字化管理能迅速了解到顧客的實際需求,以顧客的實際需求為生產的目標,這樣不僅提高了顧客的滿意程度,還實現了按計劃生產的目標。(2)員工工作效率由于數字化管理模式是利用機體合一的方式對企業的電力營銷業務進行管理控制,因此大幅度地降低了企業員工的工作量,并且也大量地縮短了企業管理時間,使企業的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企業員工的工作質量,體現出了員工的工作核心價值。

2.發展現狀

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大部分企業都實現了企業管理的數字化,企業的各項管理體系和各項數據都是經過科學的數字化系統分析。但是相對于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利用和應用,我國的數字化管理模式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管理中的技術問題和管理層面上的問題。并且由于我國企業數字化管理模式發展水平不一,導致企業的數字化管理不能完整、系統地構建,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在近年的實踐中,江西供電局也不斷迎合現展需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現代化的數據管理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了信息化的建設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城市的農村的電網能力,以遠程監控等技術使電網供電操作更方便可靠,加快了當地的優質電網建設。此外,供電公司響應國家“智能電網管理模式”的號召,努力建立相關的電力營銷數字化管理模式,以新的管理模式來創造出更多的企業利潤,以強大的客戶群體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不斷地更新員工的價值理念,將企業帶入行政管理、人力資源、資金管理、客戶管理等方面的數字化管理模式中,使企業員工的工作軌跡、設備運行狀況、電網結構等信息通過數字化的管理實現高效率的運作,企業的決策能力、管理能力等都隨著數字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實現了質的飛越。利用數字化管理模式,通過實踐供電公司實現了公司內部的系統集成,外部與客戶的信息、供應商的星系等能保持持久的暢通,促進企業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決策。

四、供電企業數字化管理模式的發展策略

通過上述可知,在當前信息化技術時代,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已經產生了深入的影響,供電企業在信息化時代帶來的背景下,也應該積極迎合市場發展的需求,不管創新和改變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應該全面在電力營銷中引進數字化的管理方法。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完善數字化管理基礎設施

供電企業首先應該為銷售的數字化發展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為工作開展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當前供電企業已經逐步加大在數字化和信息化發展方面的投入,在早期已經逐漸推進并實現一體化發展模式,聯動的工作模式為用戶提供的便利,也為管理工作模式的創新提供的條件。因為,為了進一步實現電力營銷的數字化發展,還應該進一步開發并引進聯動項目的研發方案,對每一個環節做細致的檢查。例如現代先進的數據遷移工作中,由于工足量大,可以引進SPSS18.0等信息軟件,為龐大的數據處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幫手,減輕工作人員的任務量,提高工作的整體效率。

(二)建立并完善電力銷售數字化模塊

從新時期開始,供電企業逐漸開始注重信息網絡營銷方式的開發,供電公司已經積極推進一體化聯動收費電能表計量的改造方案,并且已經在全國各地推廣開來,已經實現9.8萬戶電能表計量工作的改造,改變傳統的人工服務工作模式,建立了一體化的數字化營銷模式,用戶再也不需要去供電局繳費,直接與現代銀行ATM機相連,繳費、充值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該繳費的模式已經深受廣大用戶的青睞,獲得一致好評。所以,企業應該進一步建立并完善電力營銷的數字化發展模塊,全面開發電力銷售系統的管理工作,實行一體化聯動管理模式。在實施數字化管理模式時,責任明確到個人,對工作人員和用戶的切身利益提供重要的保障,對事實項目中的自助終端刷卡流程、網絡加密機接口等都要開發到位,并且加強安全防范,防止用戶信息泄露。

(三)提升銷售人員數字化操作技能水平

在單位不斷完善數字化、信息化發展模式的情況下,現代化專業管理隊伍是必不可少的主體,任何信息化的發展都需要操作主體,因此,應該加強整個銷售及管理隊伍的培訓,提升其數字化技術和軟件的操作水平。例如常見的北京行電力軟件開發系統和力控元通開發的銷售軟件等,團隊都應該保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才能保證在敢做中能游刃有余的完成操作,確保工作的準確無誤,為供電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財富。總之,供電企業的數字化發展是未來的一個重要趨勢,目前經過實踐的推廣和應用,用戶已經可以持一卡通聯名卡在工行和建行的自助終端上刷卡購電,既方便了居民,也加強了對人、財、物的有序及有效監控管理,是電力專業化管理走向數字化、智能化的良好途徑。未來還應該進一步開展深入的系統提升研究。

五、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數字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和發展有廣泛的前景,更高新的技術必然會對企業各項業務的數字化管理帶來新的面貌,為企業的發展注入鮮活的力量。作為企業應該加強對企業管理操作人員的培訓,保證操作人員熟練地技術完成責任內的任務,以過硬的業務能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并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伴隨著我國電力市場的不斷改革,電力企業為了增加市場的競爭能力就必須轉變企業的營銷業務模式,以優化、先進的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的發展和持續進步,使企業在業績和職位上獲得雙贏。

作者:鄔小可 劉敏 單位: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鷹潭供電分公司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策略

21世紀的今天,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時代的進步,現代化城市進程加快的同時更加注重數字化的城管建設發展,在當前的城市發展中,傳統的城市化管理模式難以適當當前城市發展建設的根本需要,而數字化城管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模式,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時展的必然。

一、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的重要意義

隨著時代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逐漸加快,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難以和現代化城市發展要求相適應,而基于數字化城管建設發展模式作為一種新的形式,更是借助于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對整個城市的所有部件以及事情進行綜合性的處理分析和管理,并從根本上保障城市人流、信息流以及交通等的協調,并推進時代性先進的城市化建設,加強城市化的高效管理。

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不僅僅是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推進了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有著一定重要意義。

二、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雖然推進了現代化城市的發展,但是就其實質性而言,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中同樣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體現如下:

1.信息資源整合度差,共享度低

對于小城市而言,數字化城管建設中,對于信息資源的建設整合中,僅僅注重硬件設備的建設,往往將各個行業之間的信息連接加以忽略,同時各個系統間的信息資源以及業務的交換也難以實現共享,以至于信息建設僅僅流于形式,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的產生,信息網絡資源有著相對較低的利用效率。

2.缺乏高技術性信息人才

城市信息化進程的發展中,對于人才同樣也有著大量的需求,而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中,對于高技術性的信息人才有著一定的缺乏,人才的業務素質能力相對較低,數字化城市建設法制體系缺乏完善性,人們落后的思想觀念嚴重影響著小城市數字化城管的建設發展。

3.信息建設缺乏規范化和標準化

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發展中,同樣也缺乏規范化和標準化的信息建設,而數字化城市建設發展中,雖然有著相對成熟的地理信息,但是對于地理信息數字化的適應性和實際的變化有著一定的缺乏。我國政府在小城市網站建設中,有著普遍較低的電子政務水平。

總而言之,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存在的問題并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幾點,在數字化城市建設中,同樣也存在更多的問題,企業有著緩慢的信息化建設以及存在不完善的電子商務系統,同樣也嚴重制約著小城市數字化城管的建設發展。

三、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的具體策略

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涉及范圍相對較廣,企業、個人以及政府均有參與,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中,不僅僅需要結合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基于小城市實際情況,通過對小城市的各項信息資源進行全面的調查,并借助于先進的科技技術,綜合加強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就其實質性而言,做好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做好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

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發展中,就要對信息化數字化專業人才進行綜合性的培養,做好人才工程戰略的實施工作,為數字化城市的建設發展提供人才的支持。加快人才資源開發的進程,積極的引進人才,對信息化發展相適應的專門人才進行綜合性的培養,并將人才的作用充分發揮,進而推動現代化信息化社會的人才資源的相關準備工作。

2.做好已有資源的整合工作

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中,就要加強對建設的重視度,全面調查小城市已有的資源,保證資源的共享,依據于地理信息數據庫,并在數字化城管地理信息建庫中,對數據和坐標進行統一化的管理,并為數字化城管數據庫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對數據采集范圍合理的確定

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中,更要合理的確定數據采集的具體范圍,合理的規劃市區的面積,并對舊城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在對地理信息數據進行確定時,就要適當的調整正在建設區域內一些公共設施的相關處理工作,一旦舊城改造完成,對其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及時的補充,并實現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的實時管理。

4.做好系統平臺和中控大廳的合理建設

系統平臺建設中,就要對集中建設和集群發展模式加以采用,并做好資金的節省工作和系統的維護工作,保證有著相對較強的數據通用性,對不同城市的個性化管理需求加以滿足。在當前系統平臺建設中,更要對模塊化結構設計加以采用,對系統的開放性和可擴充性加以保證,做好系統的升級工作。而中控大廳的建設中,就要對大屏幕加坐席的形式加以采用,采取高清投影儀對資金投入進行合理的控制,將初期建設費用著重降低。

總而言之,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發展中,更要對系統建設加以避免,結合現代化數字化城管的具體要求,并做好小城市數字化城管的規范性和標準化建設發展。

四、結語

隨著信息化和數字化技術的日益成熟,當前城市管理形式也在處于不斷的轉變中,而對于小城市的城管建設發展而言,更要基于數字化的基本發展方向,順應時展的潮流,結合小城市城管建設的現狀,加強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的監督力度,做好數字化建設各個管理部門職能的有機整合工作,有效節約初期建設費用,進而推進現代化數字化城管建設發展,為小城市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鴻祥,王德峰.淺談鄭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5):132-134.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视频导航|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在线高清 | 久久艹国产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不卡一区 | 伊人精品综合 |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 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 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丁香八月婷婷 | 免费黄色小视频网站 | 你懂的国产| 天天拍夜夜爽 | 欧美国产在线看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成人久久 |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免费 |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久久电影 | 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 色婷五月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三级黄色小视频 |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 蜜臀免费视频 | 欧妇女乱妇女乱视频 | 男女www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天堂 | 狠狠五月天 | 欧美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 丁香狠狠 | 福利一二区 | 国产成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