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5 15:40:1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一篇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路徑探索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1引言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發展,易班是集“思想引領、教育教學、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為一體的網絡互動社區,它是新媒體時代凝聚學生、服務學生、教育學生的新探索,在高校學生管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廣府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高校易班平臺為例來探索廣府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路徑,一方面有利于將廣府文化與易班新媒體技術進行高度融合,更好地將廣府文化融入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廣府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揮廣府文化在學校網絡文化育人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廣府文化是中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屬于嶺南文化,在嶺南文化中個性鮮明、影響力大,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更好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2廣府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作用
2.1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高校育人的目標已經不僅僅只是使大學生學到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注重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能全面發展。廣府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文化育人的過程中,將其滲透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對大學生的熏陶和影響,有利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2.2能不斷促進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高校要構建文化育人質量提升體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將廣府文化中包括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筑、園林、民俗、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帶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引導大學生進一步了解和熟悉廣府文化,可以增強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將其與校園文化進行融合,能不斷促進優秀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2.3能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促進國家戰略的實施
隨著新媒體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環境紛繁復雜,在各種西方文化思潮、真假難辨信息的影響下,引導大學生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在傳承和創新廣府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有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和優越感,必能促使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不斷發展,進而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對文化軟實力的高度自信,使文化自信不斷增強,更好地激勵大學生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積極參與粵港奧大灣區建設,更好地促進國家戰略的實施。
3廣府文化在高校傳承與創新中的困境
3.1學校支持不夠
盡管學校多次提出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由于現實的壓力,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抓學業、抓就業等方面,導致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形式和支持力度不夠。在開展各種第二課堂活動時,也都側重于結合專業、日常教學等方面的內容來進行第二課堂活動的設計,與廣府文化及其他傳統文化方面的活動較少,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上對這塊內容的要求也較為缺乏,即便有相應的宣傳教育和活動,開展的形式也較為單一,未能在學校中形成大面積的覆蓋,沒有起到深層的文化育人的作用,相應的文化氛圍較為缺乏。
3.2教師的參與度不夠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能產生深遠的影響。但近年來大部分高校教師由于日常繁忙的工作、自身學歷和職稱提升等方面的現實壓力,教師本身沒有太多的時間去了解和熟悉廣府文化,在弘揚、傳承和創新廣府文化方面的參與度不高,主動性不強,很多時候會出現一種觀望的狀態。目前高校的很多社團組織的指導老師很多時候只是掛名,并沒有最大程度的發揮指導作用,在開展相應的傳統文化活動時并沒有很好地參與進來。
3.3學生的了解不夠
由于學校支持不夠,教師參與度及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導致學生對廣府文化缺乏了解,學生更多時候只能憑興趣靠自主學習和了解。但由于目前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各種信息魚目混雜,學生的識別能力和判斷能力有限,同時面向學生的新媒體太多,很多信息可能都不是出自官方平臺,資源未能達到有效的整合,難于做到取精華、棄糟粕,在弘揚和傳承廣府文化上就會出現一定的困難。3.4受外來文化沖擊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一個國家能完全脫離與其他國家的聯系而獨立發展。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外來文化,尤其是日韓歐美等國文化陸續進入我國,借助微博、微信等各種新媒體平臺,學生能了解到更多的外來文化,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目前不少高校的學生都存在盲目的過洋節、跟洋風的情況,使得很多學生都淡化了要積極弘揚和宣傳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及本土文化的意識,在引導學生對廣府文化傳承與創新上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和沖擊。
4廣府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對策——以高校易班平臺為例
4.1學校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并不斷創新支持方式
一方面要不斷提供人、財、物的支持。要使廣府文化能通過易班進行更好的傳承與創新,使文化精髓深入人心,讓學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學校需要不斷提供“人、財、物”的支持。加強加大易班的宣傳度和推廣度,使學生能對這個新平臺有足夠的了解和熟悉,并設置專門的辦公場地和開展線下活動的專屬場所,提供相應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并為“易班+廣府文化”的建設提供專項經費,由專人負責實施,支持校、院、班三級聯動,借助易班平臺結合線上線下開展廣府文化相關活動等,建立精品文化,同時要加強政策上的支持,給予政策上的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易班平臺,使其成為傳承與創新廣府文化的新陣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雖然新媒體網絡工具層出不窮,給高校在進行文化育人的過程中提供了很多資源,但很難將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自易班進駐各高校以來,已日漸成為各大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等一體化服務的全國性大學生網絡互動示范社區,目前已在全國高校實現了覆蓋。它已是新媒體時代凝聚學生、服務學生、教育學生的新探索,在高校學生管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它本身具有的“開放性、便捷性、安全性、功能多樣性”等特點,給高校在傳承和創新廣府文化的過程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高校應充分利用易班平臺,將廣府文化與第一第二課堂活動進行有效結合,使其成為傳承與創新廣府文化的新陣地,從學校層面入手進行大力的引導和支持,不斷創新支持的方式。
4.2鼓勵老師積極參與弘揚并不斷創新弘揚方式
出臺相應政策,鼓勵老師們多進行與弘揚廣府文化有關的教學設計,定期給老師們進行校內外的培訓,使他們能更全面了解如何運用易班來進行廣府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提供課程錄制條件和建設經費,支持老師借助易班的多樣功能,如易班優課和題庫等開設廣府文化相關第二課堂課程,并讓學生選修相關課程,給與一定學分。鼓勵成立相關組織社團,給與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并讓老師擔任實質性的指導老師,充分利用易班的便捷性、開放性、趣味性等特點,線上線下相結合指導學生舉辦與廣府文化相關的學術、文學、繪畫、攝影、音樂、美食等活動。用喜聞樂見的方式使廣府文化深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在校園內不斷渲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從而不斷促進優秀校園文化的發展。同時,在利用易班開展廣府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相關課程建設和活動中,要鼓勵和引導老師們多進行成果的總結和提煉,多形成相關優秀的工作案例、論文和科研項目,并在申報相關科研項目時,設置相關的研究專項,增添老師們深度利用易班傳承和創新廣府文化的動力,一方面使工作的效果能夠不斷的改進和提升,另一方面老師們有了更多的成果,也能更好地應對工作和職稱晉升的壓力。
4.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廣府文化傳承并創新參與方式
在學校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廣府文化滲透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廣府文化的傳承,在已有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平臺的基礎上,創新參與的方式,充分利用好易班這一集“思想引領、教育教學、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為一體的大學生網絡互動社區,組建一支強大的網絡文化建設學生骨干,鼓勵他們傳、幫、帶,在易班平臺開設“廣府文化專欄”,推送相關知識,充分利用易班的開放平臺、微社區、輕應用和高級功能等,將圖片、微視頻、公益廣告、動漫、微課等豐富多樣的融媒體學習資料借助易班進行傳播,使資源實現有效的整合,讓學生對廣府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時鼓勵學生借助易班將與廣府文化相關的所見、所聞、所想進行創作,激發創新思維,將所創作的作品做出實物,通過易班線上宣傳和線下展覽活動進行展示,增強學生在參與廣府文化傳承中的趣味性,同時可通過易班網薪商城將作品實物進行銷售,讓學生努力贏取易班網薪、經驗值等進行兌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進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4.4正確引導學生對待對外來文化并創新取舍方式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很多外來文化不斷涌入,利用好學生熟悉的網絡平臺來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做到客觀取舍非常重要。易班是由教育部倡導并在全國高校推廣建設的“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它的自動識別敏感詞匯和屏蔽功能能為學生過濾很多不良信息,給學生一個更加安全的網絡空間,鼓勵教師、學生借助易班平臺的問卷、投票、優課作業互評等功能發起外來文化相關主題的討論,深度發揮易班的“思想引領”作用,引導學生如何識別官方平臺與非官方平臺信息,如何更有效地獲取可信度高、影響力大的信息,在面對眾多的外來文化和各種信息時,能不傳謠不信謠,通過討論讓大家辨別外來文化的精華和糟粕,有取有舍,在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過程中,逐漸弱化盲目推崇外來文化的的風氣,引導學生更好地傳承和創新廣府文化,不斷提升傳承和創新廣府文化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旭科,陶柳潔.高校基于易班平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及路徑探索[J].教育觀察,2019,8(13):37-39.
[2]葉嘉琪.基于“易班”網絡思政的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以東華大學“紡古今韻”傳統紡織文化項目為例[J].高教學刊,2019,101(5):184-185.
[3]陳菲.廣府文化新媒體傳播的機遇與挑戰分析[J].新聞前哨,2020,313(6):50-51.
[4]黃獻紅,付玉春,藍小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中的傳播現狀調查與思考[J].品位經典,2020(5):45-46.
[5]廖偉陽.把廣府文化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J].新經濟,2017(1):10.
作者:歐舒馨 鄧霞 單位: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闡述了信息環境下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創新意義,介紹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以及弊端分析,從而提出了...
財務會計理論創新篇1 一、引言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經濟結構、發展方式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而傳統意義...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篇1 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目標由高速發展逐步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創新創業成為...
企業的經濟管理對于其自身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企業管理層應該以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衡量和...
小學武術教學篇1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從技擊實戰的軍事武藝轉向以表演和個人修煉為主的...
1信息通信工程質量監督方式和力量面臨挑戰 信息通信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質量監督人員是按照2002年原信息產...